首页>中文会议>经济财政>四川省土地学会2013年学术交流年会
四川省土地学会2013年学术交流年会

四川省土地学会2013年学术交流年会

  • 召开年:2013
  • 召开地:成都
  • 出版时间: 2013-11-21

主办单位:四川省土地学会

会议文集:四川省土地学会2013年学术交流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文通过对成都、绵阳、眉山、广安等地预防化解征地拆迁突出社会矛盾纠纷的专题报告进行分析,并结合赴基层座谈调研和督导掌握的相关情况,提出了征地拆迁领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有效预防化解突出矛盾纠纷的对策措施.应坚持以严格依法规范管地用地为目标,着力落实征地补偿安置各项政策措施。积极推进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探索建立被征地群众利益保障长效机制。坚持以源头治理和“事要解决”为关键,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化解征地拆迁矛盾问题。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政务服务软环境建设,加强政府政务信息公开工作。
  • 摘要:本文从行政效率角度分析现行征地制度问题,分析征地与效率、征地行政成本,并提出对策性思考,望能以此抛砖引玉.应进一步发挥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作用,坚持传统的好的征地原则,为让地方政府有职有权有责,调动地方政府保护耕地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性,应当适当下放土地征收审批权。为了确保中央宏观调控政策落实到位,必须建立和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并明确具体权限。通过立法规范政府征地审批,防止“旧戏重演”,还要采取必要的行政手段,规范约束地方政府领导,促使其承担相应责任。
  •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深入,土地资源紧缺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用地需求矛盾日益凸显.本文分析了农村宅基地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几点建议.应建立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在此基础上,建立相关补偿标准;建立多元化的农村住房保障体系,切实提高对农村居住保障的层次和水平,建立宅基地有偿使用制度,增加宅基地保有环节的留置成本,使得持有宅基地的成本高于预期收益,形成经济上的压力。允许各地根据地域特征,因地制宜地选择符合本地特色的宅基地流转方式。宅基地流转方式采取试点先行,分区域、分步骤,逐步推进的办法分步实施。
  • 摘要:文章从宅基地价值出发,借鉴一些已有的地方政府补偿方式和标准,尝试建立农村宅基地使用权退出的补偿标准,对温江区已退出宅基地的农户进行了相关实证研究,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宅基地退出的实施,应该遵循“符合规划、自愿参与、稳定渐进、合法合理补偿”等原则。宅基地使用权的主体—农户的补偿,应该得到保障。补偿的方式和内容,也可以根据农民意愿来区别对待(高级阶段)。宅基地上的房屋和构(附)着物的补偿标准,可以参照当地征地补偿标准执行,但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价值的补偿必须以宅基地使用权价值为基础,参考同区域国有建设用地价值,再经过充分慎重的评估来综合确定。由于宅基地相关统计资料短缺、实证资料搜集困难等因素影响,本研究还存在很多不足,有待进一步探讨和深入。
  • 摘要:本文分析了面向对象信息提取技术的原理,重点介绍了面向对象技术中的多尺度影像分割方法以及影像分割的两个基本准则:基于颜色信息的同质性度量准则和基于形状信息的同质性度量准则.选取WorldView-20.5m的高分辨率影像为数据源,采用两种分割准则相结合的方法对其进行多尺度分割,并对比了不同尺度情况下的分割效果.利用面向对象信息提取方法对实验区高分辨率影像数据进行了信息提取,并对提取结果进行了精度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通过选择合适的分割尺度,面向对象的信息提取技术其分类精度高,避免了传统分类方法中"椒盐"现象的产生.
  • 摘要:本文以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为例,根据《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对其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进行了评价,分析了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促进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对策与建议.应严格按照《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中关于各项指标的要求对建设项目进行预审,严禁不符合标准的企业用地项目进入开发区,对超过实际用地需求的项目坚决核减面积。针对开发区内部分企业用地结构不够合理现象,应及时予以调整,逐步提高生产经营性用地比重,提高开发区用地水平。依据母城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开发区管委会应组织多部门编制开发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专项规划,细化各类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要求,引导产业用地紧凑布局、集约发展,从而不断提高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
  • 摘要:征地是城市扩张的重要环节,是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的基础和关键,同时征地也被喻为新时期"天下第一难"的工作,是城市建设永恒的主题,也是在建设发展中绕不过、躲不开的一道难题.农民是弱势群体,他们的利益应该受到保护,他们的合理诉求应该得到重视.应对农民做好解释宣传工作,对征地的相关政策法规尤其是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的政策法规要作详细的讲解,既不损害农民的利益,也要防止个人对国家财产的侵占。充分保障被征地农民的知情权,规范征地程序,增加征地透明度。完善、细化征地补偿方案,实现可操作性,避免操作过程中的随意性。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切实搞好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加强对失地农民的就业引导,想方设法解决失地农民的生计问题。政府在征地时按百分之几的比例为农民预留机动地,这样既能调动开发商的投资热情,还可以参股分红的方式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
  • 摘要:在我国现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开发模式下,村集体及农户无法分享土地开发的增值收益,从而导致政府及开发建设单位与村集体及农户双方极易产生冲突和对抗,导致城中村改造难度大,且容易诱发群体性社会矛盾.汶川县威州镇积极探索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体的城中村改造新模式,从而构建农户长期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的有效机制.但这一创新模式却面临着集体建设用地开发政策体系的若干限制,因此,建议在政策风险可控的条件下,鼓励和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开发的政策改革试点,有效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建议改革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开发制度,充分激励村集体及村民参与城中村改造的积极性;积极推进基层改革探索,鼓励支持经济相时落后的民族地区开展政策试点;科学评估土地制度变革的政策风险,合理设计风险规避机制。
  • 摘要:所谓经营城市土地,是指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有形土地市场,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将城市土地转让、流转进行市场化运作,实现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并将所获取的土地收益用于城市建设,走出一条以地建城,以地兴城的城建新路.经营好城市土地,其意义是有效地筹集城市建设资金,优化配置土地资源;改善城市环境,促进招商引资,有利于城市规划的实施.建议对城市体系布局、空间布局、城市特色等方面进行科学规划,为经营城市提供基础;尽快建立和完善城市土地经营的各项制度和配套措施,运用市场手段配置社会资源的机制,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把城市建设与工业发展结合起来,壮大产业集群,培育城市经济竞争主体;充分利用新闻媒介、网络和招商会等一切机会,加强城市形象宣传,扩大区域影响力,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提高区域土地价值。
  • 摘要:本文首先阐述了巴中市的自然地理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其次较为详细地论述了巴中市进行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背景及意义,然后分别从资源条件、经济条件以及政策条件三方面对巴中市开发利用低丘缓坡资源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最后选取了与巴中市市情相近的湖北省十堰市作为借鉴对象,通过对其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的学习,总结出可供巴中市低丘缓坡开发利用借鉴的有益启示和实践经验.要摸清家底,学编制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专项规划。要逐步确立对已确定开发的低丘缓坡资源实行精耕细作的利用方针,促使低丘缓坡的开发利用走上节约集约的发展之路。在集聚发展工业的理念指导下,按照打造现代化工业园区的要求,集中连片大规模开发,实现产业集聚效益和土地规模经营效益。应加大资金投入,必要时给予政策性补助,实施规范化管理,建立长效监督机制。
  • 摘要: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6·30"政策取消后,土地及矿产资源卫片执法检查难度更大,压力更大.按照国土资源部要求,要将土地变更调查与卫片执法检查紧密结合,全面做好土地资源利用和管理.认真做好土地变更调查是顺利接受卫片执法检查的重要前提,二者相辅相成.而采用"语""重""心""长"的工作办法,抑或能较好地做好基层土地变更调查工作.基层局要清醒认知“6·30”政策取消后卫片执法检查的形势,积极探讨新时期土地变更与卫片执法检查“同步同效”机制和办法。要把两者有机结合,日常抓、长期抓。有效严肃部门和乡镇联动责任纪律,共同为地方经济发展依法建好言、服好务、出好力。土地变更调查和卫片执法检查已成为基层国土部门的重要工作,甚至是基层业务管理主线和主战场。基层局务必统一思想,提振意识,严肃责任,兢兢业业地抓好抓实土地变更调查和卫片执法检查工作,确保基层土地及矿产资源利用和管理有序良性开展,以突出业绩将十八大精神落到实处。
  • 摘要:本文通过对乐至县重点建设项目用地供需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找准存在问题及形成原因,提出破解乐至县重点项目建设用地保障瓶颈的对策措施.应加强协调,用活政策,提升重点项目建设用地保障能力;实施土地整理项目,积累耕地占补平衡指标,盘活存量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高度控制土地一级市场,将有限土地用在培育经济发展支撑上来;大力实施“节约优先”战略,统筹资源保护与发展保障,积极探索工业发展、商住开发、旧城改造、农村建房节约集约用地新机制、新途径和新模式。完善工业用地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工业节约集约用地激励机制和低质低效利用土地退出机制,严格落实工业企业投资强度、容积率、单位GDP建设用地消耗水平等硬性指标,提高资源利用水平;商住开发、旧城改造向上向下发展,实现空中要地、地下捞地新突破;强力推进新农村民居定点规划、集中建设、旧宅基地复垦等工作,千方百计保护耕地资源。
  • 摘要:随着现行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出现的一些问题,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势在必行,然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过程中会受到相关制约.本文主要从流转收益的来源和形成的分析出发,理清农民集体、农民和地方政府三者之间各自享有的收益分配比例,从而探索建立合理公平的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分配机制.在收益的使用方面,集体土地所有者取得的土地收益应当纳入农村集体财产统一管理,并需要建立一套公开透明的监督、管理机制。集体经济组织获得并控制的流转收益,主要用于建立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医疗、养老、失业等社会保障体系,还可按一定比例用于兴办集体公益事业,改善集体土地的投资和生活环境,也可进行新的投资,兴办乡镇企业,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再就业的问题,同时使集体土地保值、增值,繁荣农村经济,保障农民的长期收益。
  •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发展速度不断加快,所需的建设用地不断增加,在这样的局势下,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模式的创新,成为盘活农村建设用地,有效缓解建设用地供需紧张的重要出路.但在当前,该模式的推行仍存在一些问题.指出增减挂钩规模的确定应当以试点地区的资源状况作为依据,与试点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相结合,通过挂钩项目对新农村建设的区域应尽可能做到全覆盖,还可以有效防止新农建设中的大片或大面积违法用地,保护农民权益。增减挂钩规模应考虑试点地区城市化、工业化发展态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在低丘缓坡、废弃工矿地方面要大胆做好调查摸底以及专项规划工作,为在国家层面争取到试点政策奠定基础,创造条件。
  • 摘要:相对于传统农户的农业经营模式,家庭农场的经营模式具有一系列明显的发展优势和潜力.家庭农场发展面临的土地配置与流转机制问题为:农村家庭土地的财产化观念影响集体内部流转方式的家庭农场土地集中经营模式实现;农地有偿流转影响家庭农场发展对土地规模扩大的利益驱动力;家庭农场集约化经营面临实现集中土地和开发整理土地的投入费用支付问题;家庭农场长期稳定发展的土地产权交易关系缺乏法律和制度保障.应当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对策,实现有利于家庭农场发展的土地流转机制和制度改革.通过申报、登记、注册等程序,确立家庭农场的从事独立经营的法人资格,实行扶持发展的优惠政策。积极解决家庭农场实现规模经营面临的转包、租赁土地的费用负担问题;政府可以通过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宅基地复垦耕地和市场出售土地指标的机制,使农户的宅基地财产化,转变为农民定居城镇的资金或资本。
  •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市闲置土地和低效用地的现状和成因的分析,提出了解决闲置与低效用地的办法和对策,旨在为政府与企业充分有效利用土地资源以获得社会经济的更大发展提供决策和参考依据,把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科学发展落到实处.应组建具有法定权威的低效用地界定工作小组。由市政府再开发领导小组负责人牵头,国土、规划、建设、监察、发改、工商、税务、金融等相关部门参与,认真彻底清查和界定我市低效用地的基本情况和范围。制订鼓励二次开发的优惠政策和具体措施,成立由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组成的监管机构,加强对低效用地的监管,建立健全集约节约用地的共同责任机制和联动机制。只有如此,我市整治低效用地工作才会出现一个崭新局面,全民集约节约用地,保护耕地红线的意识才会不断提高,我市实现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次级突破”的目标也将为期不远。
  • 摘要:工矿废弃地复垦是通过复垦项目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是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重大举措.本文以广安市华蓥市的工矿废弃地复垦为例,通过分析工矿废弃地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和复垦措施,提出了若干搞好工矿废弃地生态环境恢复重建的建议.政府应加大对工矿开发区生态保护意识的宣传力度,使工矿企业采取边开发边治理的运行模式,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落后观念。在工矿废弃地复垦的过程中,实行责任与义务一一对应的方针政策,明确“谁破坏,谁复垦”。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工矿企业的环境影响监管,实行不定期的检查,加强各部门间的联合执法和综合管理。
  • 摘要:本文从耕地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现阶段我国耕地保护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以及在此背景下对如何实现我国耕地有效保护做更深层次的探讨.分析了美国、日本、英国的农地保护政策,指出我国应在明确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耕地保护关系,在耕地保护区建立补偿机制,在耕地保护上明确耕地产权主体,让广大农户在耕地保护中扮演主人翁的角色,增加农户在土地上获得的经济利益,明确耕地保护责任,这些工作都在某种程度上是以农户为载体而开展的,所以现阶段做好这一工作对耕地的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 摘要: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耕地保护的作用日益突出,基层国土资源所作为耕地保护工作的基础与前沿,作用显著.本文以基层国土资源所为研究视角,探讨了国土资源所在耕地保护中发挥作用的四条途径:与乡镇党委、政府密切配合,切实强化全民耕地保护意识;严格把好非农业建设用地报批的审批关,杜绝非法占用耕地行为;建立监管信息网络,加大动态巡查力度,消灭土地违法行为于萌芽状态;加强用地后续管理和闲置土地管理,确保耕地面积不减少.通过上述方法与途径的运用达到提升耕地保护的质量与效率的目标.
  • 摘要:为了实现原有耕地质量等级成果及时准确更新到最新的变更调查成果上,本文研究了符合四川省耕地图斑破碎、耕地质量类型区复杂等特点的数据库建设方法.将原有耕地质量成果和现有耕地图斑叠加,如果图斑没有变化则进行空间属性传递,如果存在图斑发生变化、有新增耕地图斑等情况则结合最新土壤资料、土地整治和外业调查情况完成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数据库建设.实践表明,该项技术流程和方法符合我省耕地质量等级成果补充完善县级数据库建设工作,并且最终完成了所有县级数据库建设.
  • 摘要:本文对当前耕地占补平衡工作中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当前实际情况对完善耕地占补平衡政策进行了探讨.建议国土资源部对已出台的关于耕地占补平衡文件进行梳理规范后颁布一个系统性的文件,对新增耕地合法来源地类、投资标准、资金来源合规范围等基层关心的问题做出明确的规定,对不合理、不符合工作实际的规定及时废止。改革耕地质量评价体系,根据对应补充耕地项目的耕地质量等级和全国统一的等级折算系数,核算对应补充的耕地面积,以此尽量避免占优补劣现象的出现。改革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将耕地占补平衡从目前的数量平衡逐步向耕地生产能力平衡过渡。将土地开发整理重心从重数量的开发整理上逐渐转向加大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加大对耕地基础设施和质量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通过耕地质量提高和生产条件的改善来增加粮食产量,从而弥补耕地面积减少造成的粮食减产,逐步改革耕地占补平衡的模式。
  • 摘要:抛荒地,即农村中未进行耕种的耕地。通过对成都平原区域的显性抛荒地调查,发现成都平原耕地抛荒存在总体抛荒较少,季节性抛荒占绝大多数的特点.成都平原耕地抛荒的主要原因在于农业收入低以及农业生产意识的转变,对于这种特定区域的"非典型性抛荒",关键在于解决流转问题,并提出应该加强农户利益保障,搞活市场机制,落实政策决议三个对策.
  • 摘要:本文阐述了国土资源信息化内涵、安岳县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安岳县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发展思路做出了分析,以实现全面推进国土资源调查评价、行政管理和社会服务三个工作主流程的信息化的目标.国土资源管理将继续“以信息化带动管理现代化”。通过信息技术的支撑,进一步提升各股室水平,促进各类业务的协调、衔接,提高整个行业管理的科学性和前瞻性;进一步促进各项管理的标准出台,并逐步建立和完善动态调整机制,提高整个行业管理的精细化;进一步对行业管理的共性问题,加强管理,形成机制,提高整个行业管理的规范化;进一步加强行业整体和各类数据信息的综合利用,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更好地辅助决策和科学发展。安岳县国土资源局将在各级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二五”规划》的要求继往开来,扎实进取,努力开创国土资源信息化工作的新局面。
  • 摘要:构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共同责任机制,就是要在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通过横向上建立部门之间协调配合和纵向上各级政府间实行责任目标管理.从源头上防范土地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改变重事后查处轻事前防范的做法.能否卓有成效,根本在执行,关键在政府,构建共同责任机制还要赖于行政体制.建议县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执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法律和政策的通知》(国办法〔2007]71号)和国务院《关于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通知》(国办法C2008]3号)的有关要求,出台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监管细则,对不按照要求落实的相关部门主要责任人,加大实施行政追责力度。建议政府尽快实施审批环节,要疏堵结合。由政府牵头,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监察机关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保持经常性的工作联系,建立信息共享机制,互通情况,密切协作。
  • 摘要:本文从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的特征出发,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主要土地问题,并从根本上找出了出现问题的原因,最后针对性地提出有效解决问题的建议.要汲取过去城镇化的历史教训,创新土地管理体制机制,完善利用管控体系。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加强法律体系建设。深化征地制度改革,建立符合市场规律的征地补偿机制,杜绝城市盲目扩张。严格限制政府的土地配置行为,规范转变政府职能,实施新的财税体制。在快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阶段,抑制农地配置效率低下的一条有效途径就是不断建立和完善土地市场体系,修正扭曲的土地价格。
  • 摘要:一年一度的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工作已经连续开展3年,对保护土地资源,遏制土地违法行为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是,土地违法行为仍高居不下,形势仍较为严峻,究其原因应该深思.笔者在本文中对此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作为引玉之砖,仅供参考.在对当前土地卫片执法检查“自下而上”自查申报和上级督查、验收的组织方式方法进一步改进完善的同时,应加强上级重点督查和核查的力度,真正发挥土地卫片执法检查的作用。土地卫片执法检查不能仅为警示约谈,而是应把严格依法处理作为执法重点,按照《刑法》有关规定,对涉嫌触犯《刑法》的,应把追究违法用地直接或有关责任人员的违法刑事责任作。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工作必须依法进行,严格执法。将每年的土地变更调查与卫片执法检查同步进行,或者合二为一,可以大大减少工作量,避免重复工作,节约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
  • 摘要:本文基于土地管理制度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作用及面临的问题,以成都市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为例,总结其成功的实践经验,并结合各地域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土地问题,提出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的建议,以期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建议完善规划计划管理制度,改进农用地转用与土地征收审批制度,强化节约集约用地制度,促进建设用地空间布局合理配置;缩小征地范围,完善征地补偿安置机制,减少征地对杭性矛盾,促进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改革农村集体土地使用制度,建立相应的土地收益分配机制,探索建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宅基地)的退出激励机制;同步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为城镇化健康发展莫定坚实的制度基础,深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建立事权与财权相对称的财税体制,完善党政领导干部考评制度,统筹推进其他相关配套改革。
  • 摘要:本文分析了"两个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之间的理论矛盾及其问题症结所在,并提出了"以静制动"的破解路径和政策思路.“两个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具有各自不同的制度属性,“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其制度属性是国家管制目标,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是市场配置目标,两者在目标设计、实施战略上有本质的差别。“两个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实现的核心思路就应该是政府和国土管理部门要做好土地制度架构建设,让市场发挥配置资源的能力。从制度设计的思路模块来讲,就是要将耕地保护在空间上实现“固定化、静态化”,节约集约用地才能够有效实现,即“以静制动”。从“两个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实现的政策层面分析,“管住一头,放开一片”是政策设计的方向。总之,只有将“两个最严格”土地管理制度内在逻辑关系、各自的约束目标和边界界定清楚,“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才能从“口号”变为现实。
  • 摘要:研究目的:分析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建库过程中产生的碎面处理问题,并利用ArcGIS Engine设计并实现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碎面批处理工具,以期解决该问题,提高规划数据库的数据质量和建库人员的工作效率.研究方法:基于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建库工作的实践,对该工作进行分析研究,总结解决规划数据库碎面处理问题的方法,并利用AE解决该问题.研究成果:利用AE设计并实现了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碎面批处理工具,利用该工具能够解决规划数据库碎面处理问题.研究结论:利用AE能够解决土地利用规划数据库建库过程中遇到的碎面处理问题,能提高规划数据库的数据质量和建库人员的工作效率.
  • 摘要:征地工作敏感性强,涉及面广,极易诱发矛盾纠纷,调处不当既有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也容易引起新闻炒作.因此,如何搞好征地矛盾纠正调解工作,值得人们认真思考.首先,应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规范征地程序,做好安置补偿工作。切实加强征地工作的领导,强化矛盾纠纷调解力度,加大宣传力度,深入开展国土资源法律宣传教育,提高广大群众遵纪守法的自觉性和依法维权的意识,引导群众把调解作为群众矛盾纠纷的主要选择,营造良好氛围,促进社会秩序稳定。
  • 摘要:通过对我省2001-2011年已竣工验收的各类土地整治项目进行分类和统计,分析了我省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任务,提出了我省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总体思路.目前根据我省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推进我省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有关建议,以及加快我省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几点措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责任主体为各级人民政府,将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年度计划,纳入各级人民政府年度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内容。应分级负责,明确各部门职责;落实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进展情况月报制度,每季度督查进度,并将督查情况在省国土资源厅网站公布。充分利用部农村土地整治监测监管系统,实行集中统一、全面全程监管,确保建设进度和建设质量。创新机制,鼓励民间资金投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不断拓宽资金渠道,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开展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在强化政府主导和完善制度、明确责任、监管到位的前提下,优化、简化项目申报和前期工作程序。
  • 摘要:针对当前我县的土地信访诉求新形势与新特点,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具有极强的社会意义与现实意义.建议完善征地制度,保障群众合法权益;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消除群众对政策法规的误解;加强土地动态巡查工作,建立健全信访责任工作机制,加强与基层部门的协调配合,做好信访案件化解工作。对收集反映的各类问题,进行认真分析研究,有针对性地制定化解方案,成功规避风险,真正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不稳定因素。
  • 摘要:本研究以成都市土地综合整治的现状和政府行为存在的问题作为切入点,通过实地调研并结合相关理论进行深入分析,提出改进和完善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政府行为的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成都市进一步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工作提供有效的指导建议.应建立系统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有效运作的体制和机制,创新整合步农资金的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和完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制度,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交易市场,将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与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对农用地的整理,实现农村土地的规模化利用,为发展现代农业奠定重要的要素基础。
  • 摘要: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是计算征地补偿标准的主要依据.本文着重从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修订的背景、技术方法以及数据来源等进行分析.从结论来看,本次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修订程序科学合理,测算方法科学严谨,标准修订时效性强,有效保障了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 摘要: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近年来,我国在征地制度的改革、规范和完善土地征收补偿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例如,各市、州、县按照当地的发展水平和生活水平相应提高征地补偿标准,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征地中听证、告知、"两公告一登记"等征地相关工作程序,与被征地失地农民签订补偿安置方案,建立被征地失地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切实保证了失地农民的利益最大化.然而,在实际的征地过程中,时常还是会出现十分严重和突出的问题,造成社会舆论和与失地农民之间的矛盾,从而造成征地上访事件不断增加,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因此要及时有效地开展征地工作,必须切实维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解决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问题,要做到统筹规划、改善征地机制、加强法律法规与征地政策的学习,实施征地的主管部门一定要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文件精神执行,坚决制止违法行为,规范和完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以及对被征地涉及村、组的各项征地补偿资金进行安全监管,避免资金被他人挪用、截留、补偿费用兑付不到位的情况发生.
  • 摘要:本文就当前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取得、流转做出分析,提出宅基地自流转的建设与分析,并对具体实施过程提出建议.建议完善宅基地使用权的创设方式,解除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限制;完善农村集体与农民、国家之间的收益分配制度,完善价格管理、用地指标以及征地制度等相关法律制度。
  • 摘要:本文通过对农村宅基地现状的调查,分析了目前农村宅基地在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建议在保障农户对宅基地的合法权益、不增加合法占用宅基地农户的经济负担的前提下,建立农村住房保障、实施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健全农村宅基地整理、置换、复垦等一系列可行性制度,提高农村宅基地的利用率,减少闲置情况.建立农村宅基地退出机制,制定合理的补偿标准,探索相关宅基地换住房、换社保等激励政策,实现宅基地的有序退出。
  • 摘要:为了快速获取界址点,考虑到无人机影像具有高分辨率、包含地物信息丰富及获取方便快捷等特点,提出了基于无人机POS数据快速提取界址点的方法.利用检校场纠正后的无人机POS数据,根据共线方程理论及像对前方交会法快速求解出界址点坐标.根据共线方程理论,利用校正过的无人机POS数据求解界址点坐标,以便快速了解地籍情况并迅速作出判断或科学决策。通常,POS数据误差主要来自无人机受气象环境、不能搭载高精度的GPS,以及操作过程中的影响等。但是随着航空摄影技术的发展,无人机POS数据将越来越精确,获取的界址点位精度也会逐步提高。需要继续研究的主要问题是进一步改善POS数据的精度,还可以利用像控点进行后方交会求解外方位元素,提高外方位元素的精度。
  • 摘要: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建设互动发展、进程加速,重点项目增多,征地拆迁量逐年增加,如何有效防范和化解征地拆迁矛盾纠纷,是党和政府关注的重点.本文通过分析四川泸州江阳区征地拆迁矛盾纠纷专业流动模式的做法及成效,提出了关于化解征地拆迁矛盾纠纷的几点建议.应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遵循“稳步推进、规范完善、扩展延伸、提升经验、典型示范”的工作思路,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创新理念思路,加大领导力度,发挥现有“专业流动调解团”工作体系作用,着力构建常态运行、精细管理、规范操作、高效实用的征地拆迁矛盾纠纷“大调解”长效机制。注重完善专业调解机制,着力抓好源头预防、调解引导、调解运行、联动联调、调解延伸、考核奖惩、评选表彰等机制建设。重进一步落实共同责任,强化属地管理,整合执政资源,细化责任分工,完善联动机制,着力构建“大小事不出乡镇(街道),重点疑难问题不出县(市、区)、矛盾不上交”目标统一的共同责任体系。
  • 摘要:本文以区县为研究单元,通过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了南充市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采用索罗模型和SPSS软件,探讨了南充市城镇用地集约利用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得到南充市城镇用地集约利用度与经济发展的能力呈现先负相关再正相关的二次线性关系.建议大力发展科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速达到城镇用地集约利用度临界值,使城镇用地集约利用助推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 摘要: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都成立了城市国有土地储备中心,相继建立了城市土地储备制度.随着我国房地产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土地出让方式的不断深化,在实践过程中,土地储备机制也暴露出不少问题.对此,应完善和细化土地储备的有关法规政策,强化政府调控一级土地市场的功能,加大规范土地市场力度,制定合理的土地补偿标准,探索建立城市土地基金的融资渠道,使其逐步完善和健康地发展。
  • 摘要:土地是城市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其利用水平的高低会给城市带来不同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受历史、人为及管理体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乐至县城市化进程起步较晚,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及土地利用率均较低,但随着近年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乐至县将面临土地资源稀缺的挑战.因此必须牢固树立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观念,通过科学规划用地、优化土地结构、提高用地容积率等手段挖掘土地利用潜力,从而达到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目的,实现城市化工业化建设的科学可持续发展.建议制定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政策措施,使用经济手段管理土地市场,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作用,调整地价;加强用地项目后期管理,改革现行土地闲置费为土地闲置税,发挥税收的强制功能,有利于促进企业或个人节约用地,促进土地的合理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 摘要:笔者尝试探讨生态文明建设与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生态文明建设如何指导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工作的开展,以及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如何促进生态文明的建设.从宜林低丘缓坡土地资源的开发与发展林业的角度出发,采用因子分析法对低丘缓坡土地资源进行宜林适宜性评价,得到广安市适宜宜林开发的低丘缓坡土地资源19164.24公顷,建议通过加强立法、生态景观重构、兼顾生态建设与林业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治理来保障宜林低丘缓坡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有序进行,有力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 摘要:2007年颁布的《物权法》规定,“国家对不动产实行统一登记制度,统一登记的范围、登记机构和登记办法,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把不动产统一登记的问题作为物权立法的一个重点问题来解决。从目前不动产登记的现状出发,对不动产统一登记面临的机遇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提出了几点建议.应统一不动产登记的程序,在制发登记证件时,规定不动产登记机关制发全国统一的不动产权属登记证,而非现在诸如林权证、土地证、房屋产权证等等在一物上并存的现象。建立不动产错误登记赔偿制度,让不动产登记的风险由社会分担,同时加大不动产登记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建立不动产登记信息的公开查阅制度以及不动产登记代理人制度,必须另外建立审查机制。
  • 摘要:本文旨在对绵阳市土地供需现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国土资源利用和管理工作实际,对绵阳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进行探索,从而破解两难、保障发展.应明确土地流转原则,加强法规政策引导;建立公平、合理的收益分配及监管机制,坚持把保障农民土地权益和发展农民利益作为衡量土地流转成败的最重要标准;积极培育和发展统一、开放、平等的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市场,最终实现“两种产权、一个市场”。
  • 摘要:为了保证城乡统筹用地,同时改善农村发展,政府探索出一条以加快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治的方式来满足城市化用地需求的路子.基于这一思路,探讨了在这一过程中,各级部门应该如何实施、实施效果控制,以及可能注意的问题,为实践提供了理论指导.在农村集体用地整治工作中要以统筹城乡发展为目标,以优化用地结构,广泛征求和听取农民意愿,做好政策宣传工作,让农民自愿参与到集体建设用地整治中来,所获取的级差收益要坚决反哺农村,维护农民的财产权益。各地在“巴山新居”工程建设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整治项目用地审批中一定要严把审批关,节约集约利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
  • 摘要: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索阻碍农村建设用地流转问题,促进和规范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指出土地管理法律制度不科学是影响农村土地流转的根本原因.最后提出了探索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建议.建议突破现行法律,探索农村建设用地使用权的流转问题。参照城市国有土地出租(出让)、转租(转让)分配财产权利,建立农村土地流转体制,在农村土地克权和分等定级基础上,建立基准地价体系,确立农村基地价,完善土地评估机制,对农村土地流转逐步实现招、拍、挂方式,最后向城市土地同地同价过渡。
  • 摘要:本文以土地经济学等基础理论的研究为基础,围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剖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内涵,从可行性建立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合理性评价模型,以指导试点的推广.通过对乐至县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合理性评价,指导挂钩试点的合理选取,避免不符合规划、资金链断裂、侵犯农村利益的现象发生.在此基础上对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的完善提出建议.应做好项目规划编制工作,明确指标流转方向;加大城乡土地增减挂钩项目的宣传工作,做好项目所在村农民的动员工作,加强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完善投入机制。以县财政投入为主,项目资金投入为辅,为项目推进提供可靠的资金保障。向先进县市取经,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法,为我县城乡土地增减挂钩项目推进打下坚实的机制基础。
  • 摘要:近年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试点工作正在全国各地推行,该项目以保护耕地,保证城市建设和地为目的,得到各级政府的支持与响应.从"巴山新居"项目的具体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出发,分析此项目的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并提出几点建议,以期实现"增减挂钩"项目的真正目的,使理论意义与现实效果达到统一.建议县政府成立增减挂钩项目领导小组,明确各乡镇人民政府为实施挂钩项目的主体,将挂钩项目纳人考核乡镇政府的年度目标。严格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确定聚居点,并根据实际聚居人口按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控制聚居点总规模。尽快规范巴山新居工程建设与实施增减挂钩项目的关系和责任,明确拆旧复垦主体,加强目标考核,激励主动复垦。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组织的民主机制,按一户一宅的原则,管好用好宅基地。
  • 摘要:本文运用递进因素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AHP)分析绵阳市14个产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情况.结果表明,绵阳市国家级产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的综合程度最高,指数值为0.00973.市级园区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综合效果较好,指数值为0.00914.县级产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综合评价排名靠后.最后,针对绵阳市产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方面,提出合理化建议对策.应制定和提高高新技术企业入园标准,发展高质量园区经济,加强园区知识创新能力,借以创新能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成园区土地管理手段的法制化,推进园区环境的生态化建设。
  • 摘要:本文从法律制度改革的角度为突破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制度"瓶颈"提出相应的一些意见.应完善法律体系的建立,尤其是集体土地所有权制度,运用管理制度设置拓宽集体建设用地来源。建立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两级市场,实现农民集体土地与城市国有土地的“同地、同价、同权”。国家可以通过征收营业税、增值税、所得税等方式,对流转收益进行合理的分配,保证土地流转的利益分配最终主要落实到农民手中,而不能以各种名义转为国家各级地方财政或单位所得。进行土地利用规划制度改革,细化农村土地利用规划,打破城乡分割的管理体制,协调城乡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
  • 摘要:近年来,由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耕地被城市占用.本文在分析我国城市化与耕地保护二者之间的关系和当前城市化进程中耕地减少原因及耕地保护现状基础上,提出了城市化进程中保护耕地的应对措施及城市化发展的新思路.应建立责任约束机制,增强耕地保护意识;建立合理的耕地保护补偿机制;加大土地整理力度,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完善相关制度建设,杜绝盲目扩大用地规模,提高集约节约用地率;对城市用地结构进行优化调整,科学编制城市土地利用规划。把耕地保护与城市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保护资源和保障发展双赢。
  • 摘要:"4·20芦山地震"使原本耕地资源稀缺的泸定县的耕地数量和质量面临更加严重的威胁.本文从中国耕地保护面临的普遍问题出发,分析了泸定县灾后耕地保护面临的几大问题.地震灾区的耕地保护关系到灾区的粮食安全、生态健康和社会稳定,严格加强耕地保护是泸定县灾后重建乃至以后的一项长期工作,并从提高耕地保护认识、严格耕地占补制度、健全耕地质量监督体系,提高耕地质量、大力开展土地整理和完善耕地保护经济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出促进灾区耕地保护的对策和建议.
  • 摘要:本文介绍了我国现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由来及其在耕地保护中所起的作用,分析了实行异地占补平衡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以湖南省湘西自治州与株洲市进行异地耕地占补平衡为例,分析了异地占补平衡取得的成效与不足,并提出了跨省域实施耕地异地占补平衡等相关政策建议.应根据《耕地占补平衡考核办法》相关规定,严格按建设用地项目考核,确保补充耕地数量与质量。采用“一张图”和国土资源综合信息监管平台、3S技术等手段,依法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形成有力的监管机制。同时,为防止土地管理体制中缺陷所造成的“经营者与监督者同为一体”的可能,应进行公众监督。我国耕地后备资源分布不均,各省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相差较大,应放宽政策,允许跨省域占补平衡,但同时也应对其规模进行控制,防止建设用地大量扩张。土地的利用与管理应该兼顾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耕地保护应该体现耕地分布特性,实行分区域差异化政策,并实行土地弹性化管理。
  • 摘要:本文介绍了当前耕地质量平衡的研究进展,并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加强耕地占补质量平衡的必要性,分析了耕地质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及建立过程,最后对加强耕地占补质量平衡政策提出了创新建议,尤其是针对当前耕地占补平衡中的数量—质量折算体系作出了全新的诠释.建议增加耕地质量评价因素,考虑构建“占差补好”的等级折算系数体系;加强耕地质量监控信息化建设;科学地确定耕地开垦费的数量和改造中低产田的数量及标准,通过改善耕作条件,抓好中低产田的改良,取得由质变到量变的效果。从中长期来看,必须坚持把整理复垦和改造中低产田作为我国未来实现占补平衡的重要手段和方向,考虑构建占差补好的等级折算系数体系,在耕地占补平衡上用“以质抵量”替代“以量抵质”,即允许通过中低产田改造等基本农田建设提高耕地质量和产量,以此按一定比例来换算折抵被占用的耕地。
  • 摘要:地籍资料是国家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计划、农业区划和城市区划,以及正确研究土地对策的基础资料和重要的客观依据,因此,地籍管理已成为国家进行土地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地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难点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以发挥地籍管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地籍管理工作人员应学好基础理论,掌握专业技术,以应对国土资源事业发展的需要,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发挥地籍的产权优势,为维护权益服务。同时继续抓好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工作,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推动建立健全土地产权管理法律体系,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制度保障。在管理上实现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通过提高地籍管理信息化程度,提高地籍精细化管理水平,因此要通过公开招聘、在职培训等途径,培养一批有较强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的高层次专业队伍。
  • 摘要:为消除像点投影差对土地利用变化监测航空影像配准精度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贝叶斯决策理论的像点投影差消除方法.在分析像点投影差的变化规律及其对影像配准影响的基础上,采用设置样本区训练的方式,通过分析大量特征匹配的投影差变化规律,获取像点投影差消除准则.为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选用KIT AIS数据中像点投影差变化最大的一对影像进行实验,比较分析投影差消除前后的配准影像差分视觉效果和信息熵变化.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获得更好的影像配准效果,可用于提高土地利用变化航空影像配准的精度.
  • 摘要:国土资源信访工作是与群众沟通的桥梁,是构建和谐社会重要组成部分,土地信访工作需要保障畅通信访渠道,随着土地利益的重新分配,引发越来越多的矛盾,大量信访问题凸显出来.新形势下对如何做好土地信访工作进行探讨,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积极推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应畅通信访渠道,扩大宣传,使老百姓掌握政策动态;工作人员应具有爱心、耐心、细心,提高信访工作效率。只有不断加大信访问题的督查办理的力度,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强化措施,才能依法办信办访,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疑难信访问题,为民办实事,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所以切实抓好国土资源信访各项工作,才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积极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 摘要:为了实现基本农田数量、质量、分布、保护责任、利用"五位一体"的全面监管,开发了基于GIS的省域与县域永久基本农田精细化数据库管理应用系统.系统使用MapGis K9、Windows Server2003平台开发,开发环境:Microsoft Visual6.0;采用了客户端/服务器(Client/Server)结构。采用超大分布式GIS平台,使用组件式开发和动态表单搭建技术;在.NET开发框架上,运用动态搭建设计模式、元数据、软件构件、数据库管理等技术完成了开发工作。实现了基本农田数据管理、信息查询、统计分析、汇总、成果输出、数据备份和更新等功能.实践表明,该系统达到了将基本农田定量、定质、定位、定责"四定"的精细化监管要求,已经成功应用在我省部分区县的永久基本农田划定与精细化监管中。
  • 摘要:2012年2月,德阳市被列为宗地统一代码编制工作的省级示范区.2012年7月,德阳市已全面完成编码工作,实现了全市"双码运行、成熟并轨".为确保宗地统一代码编制工作的顺利进行,德阳市从建立机制入手,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保证了宗地统一代码编制工作的有序推进.政府主导、部门联动是保证宗地统一代码编制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德阳市城镇地籍调查用1:500比例尺调查,并于2008年建成城镇地籍数据库,全市全部实现城镇、农村登记信息化管理。今后,将以宗地统一代码编制工作为基础,抓好成果应用,着力加强地籍信息化基础建设,实现全市地籍管理工作全域化、精细化,促进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
  • 摘要:土地执法监察就是对行政相关人士的守法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便于对违法行为进行有效处理,便于维护土地法律、法规的实施。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这一基本国策,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既保发展,更保红线",加强土地执法监察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建议加强对地方党政机构和农村基层组织国土资源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以全国土地卫片执法检查为契机,以消除违法用地状态为标准,由政府牵头,相关部门协同配合,切实加大对目前土地违法案件的查处整改力度。将土地管理列入各级地方政府绩效考核,进一步完善土地管理法律法规,加强土地执法监察机构建设,建立健全土地执法监管长效机制。
  • 摘要:本文按照城乡统筹发展要求,借鉴当前国外土地利用规划和农村建设的积极成果,对新一轮乡级和村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编制理念、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应建立以人为本、公众参与的规划理念,创新编制方法,加强“3S',技术在乡级和村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中的运用。改变原来自上而下的规划编制方法为“上下双向互动”的办法,这样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也更为灵活,乡镇间的土地利用具体情况才更能反映到上级规划当中去,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才更能体现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要求。
  • 摘要:本文在分析乐至县本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实施管理效果的基础上,指出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本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管理的建议.应根据乐至县未来发展的客观要求,适时启动乐至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适时修改,调整中心城区和乡镇建设用地空间布局。严格规划管理,坚持项目跟随土地走的用地原则,非极特殊情况一般不调整规划,杜绝选址随意性,确保规划的严肃性。利用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有利契机,调整新村建设占用的基本农田;同时在乡镇规划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中落实规划指标,原则上不跨乡镇,经局部规划调整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以满足新农村建设需要。
  • 摘要:本文结合四川省实际情况,从土地整治数量潜力、质量潜力、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生态等方面选取了15个指标,采用聚类分析、GIS空间分析等进行了四川省土地整治分区.对每个分区的整治潜力、整治方向等做了探讨.成都平原地区应结合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推进土地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盆地丘陵地区应保护耕地,保持农业可持续发展;盆周山地土地应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山、水、田、林、路综合整治,治理坡面和河流水系,实施秦巴山区土地整治重大工程和生态建设区农田综合整治工程,建设良好的土地生态环境,形成环境宜人、风景优美的田园风光。攀西安宁河谷土地整治区应大力加强以安宁河谷平原为重点的土地开发,建设优质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国家级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基地和亚热带农业基地。川西南山地土地整治区应实施战略后备区集中补充耕地工程,建设国家级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基地。川西北高山高原土地整治区不适宜进行大规模土地整治,应安排“牧民定居行动”居民点用地,通过小城镇、移民村建设,点状发展,引导农牧民向县城和重点镇转移。
  • 摘要:土地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更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问题.本文结合平昌县实际情况,论述如何规范实施农村土地整治,挖掘农村建设用地潜力,盘活农村土地资源,促进要素的优化配置.应重点研究土地流转和指标流转的收益分配机制,稳定农民收入,增加农户参与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有效解决项目建设的持续推动力。坚持“以城带乡”的统筹理念,保护耕地;要立足于土地的规模效益和基础设施改善,发展特色效益农业,走“公司+基地+农户”“园区十业主+农户”路子,推行循环农业发展模式,通过产业发展带动,最终实现城乡统筹和共同富裕,同步建设全面小康社会。
  • 摘要:本文就我省目前在土地利用上仍存在的主要问题做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应建立健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新机制,包括完善共同责任机制;强化工业用地节约集约机制,严格控制项目用地规模,建立履约保证金制度,加大项目履约监管力度,建立低效用地退出机制;完善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机制,建立相关考核与激励机制;加大农村建设用地整理,盘活并利用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有序推进农村居民点合并,提高城乡建设用地节约集约用地水平,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因势利导,因地制宜,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
  • 摘要:随着农村土地综合整治规模逐步扩大,涉及集体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土地权属问题日益增多,农民集中居住区用地补偿和土地权益保障成为日益凸显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成都市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农民集中居住区土地补偿的主要做法进行分析,找出了利弊,并提出了一些思考及工作建议.笔者认为区(市)县采用哪种方式对集中居住区用地进行补偿,不必做硬性规定。但应在充分尊重农民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对这几种办法加以总结提升,尤其是一次性支付土地补偿费的办法,建议形成政策,以解决因政策缺失造成的遗留问题。建议对农民集中居住区土地所有权可根据农民意愿决定,可上收一级,也可研究是否办理征收收归国有,总之要虚化土地所有权,强化土地使用权。从政策上允许集中居住区房屋流转,通过房屋流转调剂新增人口的住房问题。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