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教科文艺>上海市第七届“3+1”档案论坛
上海市第七届“3+1”档案论坛

上海市第七届“3+1”档案论坛

  • 召开年:2013
  • 召开地:上海
  • 出版时间: 2013-11-19

主办单位: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市档案局;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

会议文集:上海市第七届“3+1”档案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封装是一种管理策略,由于它有利于建立起电子文件与元数据的紧密联系、方便电子文件在不同运行环境中使用及固化电子文件内容信息,因此在电子文件管理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介绍了电子文件封装的概念及电子文件封装模型,之后介绍了电子文件封装的作用,如建立起电子文件与元数据的紧密联系,方便电子文件在不同运行环境中使用,固化电子文件内容信息等。当前世界各国的档案机构对电子文件的封装一般都基于XML(eXtensibleMarkup Language,可扩展标记语言),因为XML在国际范围内具有广泛的认同和丰富的实践。XML是规范化文件,易于理解和使用。XML的语法要求相当严格,它经典模型。国际上许多国家的档案机构以OAIS和AIP概念模型为基础,在电子文件管理中结合本机构所收集和保管的电子文件的特点定义相应的逻辑封装模型,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将电子文件内容信息与元数据作为一个整体封装在一起,以便于长久的保存和利用。
  • 摘要:重要档案是我国特有的宝贵财富,它与国家的重大转折、民族的重要发展和文化的历史演变紧密相关,如何保护重点档案是档案界亟须研究的问题.本文以上海市浦东新区档案馆数模影像整合技术应用为例,对重要档案影像化保存的必要性、数模影像整合技术在重要档案影像化保存中的适用性进行分析,进而提炼出重要档案影像化保存的管理策略,并对未来应用领域与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 摘要:我国档案馆建筑设计,应当遵循低碳环保节能理念,实现档案馆建设转型发展.本文论述了低碳环保节能诉求下档案事业的发展思路,从档案馆建筑的功能需求、转型发展出发,阐述了我国档案馆建筑功能需求及环保节能理念下的拓展模式,并提出了低碳节能环保与档案工作者的关联性,从档案这个侧面推动低碳经济和环保节能理念的普及与提高.
  • 摘要:随着跨学科管理的发展及有效性被不断验证,如何将档案学与其他学科有机融合,成为档案管理创新的重要契机,量化管理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就是这种创新成果之一.量化管理作为一种从目标出发,使用科学、量化的手段进行管理设计和为具体工作建立标准的理论,是指以数字为基础,用数学的方法来考察和研究事物的运动状态、性能、关键的决策点及操作流程,以求对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模、程度等做出精确的数字描述和科学控制,实行有效化操作的管理模式.2013年上海市档案馆在全市范围内首次进行了接收档案单位室藏档案情况调查,第一次获得了本市列入接收范围单位不同时期各种门类、各种载体档案情况的第一手信息,并通过数据汇总分析形成报告,为本市未来的档案接收工作相关决策和工作开展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石,使通向国家档案资源建设的路径更为科学、可靠和有效.
  • 摘要:上海租界研究历来是中国近代史的一项重要课题,租界档案则是研究这段历史最为重要的第一手资料,而发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档案改革运动对于保存这些宝贵档案史料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不应为人们所忽视.本文以这场档案改革运动的关键人物与重要文件为切入点,简单梳理一下上海公共租界档案事业的历史,着重叙述此次档案改革工作的内容、方法和成果,并探讨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档案工作的意义.笔者认为,工部局档案改革运动的意义可分为历史文化和档案事业两大层面。无论是从历史还是文化抑或是档案事业本身,上海公共租界档案和工部局的档案管理活动都具有值得深入研究的价值。租界历史档案不仅可以为重大历史课题提供宝贵的一手资料,为今天的档案事业和城市管理的创新提供借鉴,还是上海城市记忆乃至中国近代历史记忆的重要载体之一,具有宝贵的记忆遗产价值。而工部局的档案改革运动无疑为人们保存、利用和开发这些记忆遗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摘要:本文从电子文件凭证性保障概念模型入手,阐述了电子文件凭证性保障各要素的内涵,同时从时间、空间角度对五要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最终得出电子文件凭证性保障应遵循的四原则,即法规先行原则、身份认证原则、业务流程规范原则、元数据保障原则.
  • 摘要:大数据时代的数字档案馆已经基本具备大数据的特征,分析大数据时代数据档案馆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以及利用服务信息,伴随着档案大数据的组织和管理,发现和分析档案馆数据中隐含的关联知识资源,揭示和关联数字档案馆进行知识服务过程中预测用户的知识需求推送知识资源,成为进一步提升数字档案馆知识管理和知识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
  • 摘要:本文研究国际数字档案馆建设顶层指导OAIS模型的概况,深入分析其对数字档案馆建设的指导意义,并指出其在应用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如功能结构复杂和庞大、功能结构需求不明确、功能结构的一致性问题等。为我国数字档案馆建设应用OAIS模型提供思路和有益借鉴.
  • 摘要:本文对比分析了数据化和数字化两个概念;指出军队档案数据化有利于提高军队档案的管理水平,有利于推进军队档案的深入利用,有利于拓展军队档案的研究领域,有利于加速军队档案信息化进程;针对军队档案数据化现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从管理、建设、使用和法规四个方面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随着军队档案信息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军队档案数据化必将成为军队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下一个里程碑.
  • 摘要:大数据是当前数据存储与数据分析的热点。在大数据时代,军队数字档案馆的建设和发展将面临新的形势。无论是数字档案库的建设还是数字档案的利用服务,都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数字档案馆拥有大量数字化的档案资料,如果按照大数据的建设思路进行数据组织,借助大数据的处理平台进行数据分析,将可以实现数字档案馆在数字档案管理手段及服务水平的飞跃.基于大数据架构的数字档案馆建设与利用,不是推翻现有的数字档案馆软硬件设施和服务利用模式,而是从大数据的角度重新审视数字档案馆,利用现有的大数据研究成果,在现有基础上,向大数据架构靠拢,更好地实现数字档案的管理和利用。
  • 摘要:电子文件管理系统需求主要是为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标准的制定提供基础.因此,该研究非常有必要.近年来,国际上对于电子文件管理系统需求的研究仍在继续深入,陆续发布了多个需求标准,本文主要针对欧盟《文件系统模块化需求体系》——MoReq2010和美国《数字档案馆需求标准》进行了比较分析,主要介绍其在需求模型、需求类目及需求分析方法上的区别。通过比较分析可以看出:欧盟和美国对于电子文件管理元数据的需求研究都十分重视,这两份需求标准的提出对国际整个电子文件管理都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新思路、新方法。为我国电子文件管理需求标准建立提供参考.
  • 摘要:本文在概括和归纳大数据概念和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数字档案资源与大数据的关系,并重点探究数字档案资源微服务的基本范畴:个性化、专题化、特殊化和差异化,提出微服务的实现途径:微博、手机短信、电子邮件推送、在线咨询和档案资源定制等服务方式.
  • 摘要:随着移动服务在图书馆领域的普及和应用,数字档案馆移动服务作为一种新型的服务方式也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在介绍数字档案馆移动服务含义的基础上,分析了开展移动服务的可行性和意义,提出了数字档案馆移动服务模式,包括用户层、服务平台层、服务内容层和服务资源层和技术支撑层五部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移动服务的优化策略:树立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加强数字档案馆移动服务宣传;加大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深度,结合特色馆藏开展移动服务;加强档案服务人员素养,提升移动服务质量.
  • 摘要:云计算作为一种全新的计算模式对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功能实现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在对云计算环境下的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优势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其面临的新型安全风险,如电子文件数据存储安全风险、云计算服务的持续可靠性风险、用户权限及用户数据保密风险等,并从云计算服务商的选择、云计算环境下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的研制及安全功能要求、云计算环境下用户终端计算机的安全功能要求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
  • 摘要:为了充分发挥档案的利用价值和保存价值,许多档案馆开展了档案信息载体的转换工作.实现档案信息载体的转换,通常有两种不同的技术路径,第一种技术路径是先将纸质档案数字化,再将数字档案打印成缩微品;第二种技术路径是先将纸质档案转换成缩微品,再将缩微品转换成数字信息.本文从两种技术路径的工作程序、工作量;所用设备投入;档案原件受损情况;两种技术路径所生成缩微品质量、法律凭证性;所涉及技术的标准化程度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本文认为,采用第二种技术路径实现档案信息载体的转换,主要技术成熟、标准化程度高,设备投资较少,对档案原件可能造成的损坏较小,传统拍摄方式制成的缩微品具有法律凭证作用且经实践的检验能够长期保存.
  • 摘要:无论是民众还是专业的档案从业人员,都对档案文化的地位认识存在偏差,档案文化意识薄弱.档案文化认识的不到位,直接导致了人们对于档案工作的忽视,即便是档案工作人员对自身的工作也缺乏认同感,单纯地将它看作是一份生计,这无疑极大地阻碍了档案事业更好更快发展.笔者提出,应发挥及重视档案干部的主体作用,充分认识推动档案文化建设的意义,努力建设富有档案部门特色及符合时代特征的档案文化。总之,强化档案文化意识,不仅使工作人员正视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并且也要让上级部门认识到档案工作的不可或缺性,更要让民众认识到并且积极利用档案文化成果,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档案事业不断发展.
  • 摘要:本文阐述了信息伦理的内涵,分析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信息伦理问题,并提出通过制定相关信息伦理规范、加强档案工作者以及用户的信息伦理教育、努力推进高新技术的研发力度等途径加强信息伦理建设,以提升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质量.
  • 摘要:本文介绍了美军档案业务管理三种主要模型(文件生命周期模型、开放档案信息系统模型及联邦机构文件管理框架模型)的概况,描述了美军档案业务的一般管理流程,评析了不同业务管理模型的特点,为全面了解和把握美军档案业务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
  • 摘要:在信息化条件下进行军队档案信息资源整合,是当前军队档案信息化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任务,对于发挥军队档案信息资源的作战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军队档案信息资源建设面临的问题出发,探讨了军队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的基本意义与具体目标,提出了加强管理、搞好顶层设计,注重实效、抓住作战重点,培养人才、提升服务效能等信息资源整合的对策.
  • 摘要:目前档案利用权与公布权的分离存在一系列的弊端,致使实践工作陷入困境,严重影响利用效果。本文对档案利用权、公布权分离弊端的分析,指出档案法规实施办法与档案工作基本原则相悖,与其他法律法规存在冲突,这加剧了信息垄断,不利于发挥档案资源价值不符合政务公开的要求,有碍阳光、透明政府建设。在此基础上笔者对档案利用权、公布权合一的优势阐述.笔者认为,实现利用权与公布权的合一不仅可以避其害,还可以长其利。利用者可以放心地查阅、利用、公布档案,社会公众乐于发掘档案信息资源,而档案部门也不必由于怕惹上麻烦而在具体开放、公布工作中畏首畏尾、重藏轻用,极大地促进了档案价值的发挥。这也有利于法律制度的完善,明确相关权利、义务,克服制度缺陷,使档案法规建设日趋成熟。同时赋予利用者公布权也减轻了档案工作者的工作量,避免了执法困境与监管困难,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总之,实现档案利用权、公布权的结合,赋予利用者公布权,在扩大社会主体权利的同时也促进了档案工作的发展以及档案信息资源的广泛传播。
  • 摘要:本文在梳理档案记忆观历史脉络、明确档案记忆观思想基础的前提下,阐明了档案记忆观认同的意义,明确了档案记忆观的思想内核.笔者认为:档案是承载与传递社会记忆的工具,是建构社会记忆重要且不可替代的要素;但档案不是一般的记忆材料,不是社会生活中一切具有记忆功能的材料都可称为档案;档案工作者是建构社会和历史记忆的积极因素,档案工作者有责任通过自身的业务活动积极主动地参与社会记忆的建构、维护与传承;但档案工作者只是建构社会和历史记忆的积极因素,不是也不可能成为社会记忆的主宰者;档案馆是社会记忆的保存场所,但不是社会记忆的唯一保存场所。因此,提升公众档案意识、改善公众档案认知水平、提高公众积累保管自身档案的能力,促进档案保管主体的分层次化和多元化,有可能成为今后档案工作实践的一项重要内容。
  • 摘要:本文分析讨论了档案工作与企业文化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深化企业档案工作质量的具体建议和措施:首先应该充分履行好档案工作的基本职责,这也是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应重视企业档案工作人员现代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做好企业档案信息化规划和计划,加大硬件、软件投入,重视库藏档案的电子化工作,逐步实现文档一体化,切实推进企业档案信息化建设;应该重视常态化的培训和宣传,让档案人员不断提升职业荣誉感和使命感,让其他企业员工不断提高档案意识;档案人员有责任在扎实推进本职工作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把档案部门建设成为企业信息数据的集散地,探索开展以知识管理为核心的企业档案、图书资料和企业竞争情报一体化工作;要不断增强全员的档案意识,不断提升企业档案工作水平,还应该注重加强考核评价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 摘要:政府信息公开的深入开展不仅推动了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建设,同时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开放存取"与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具有条件、理念、特性等方面的契合,在建设档案信息共享过程中,应借鉴"开放存取"理念,倡导高度合作精神,拓展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途径.
  • 摘要:国家档案局发布的《全国档案馆设置原则和布局方案》对全国的档案馆设置做出了具体的规定,一定程度上对档案馆网建设起着规范作用.但是随着我国档案馆事业的快速发展,国有档案馆网建设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只有更好地解决了这些发展中的问题,才能不断推动国家档案事业持续健康的发展.本文回顾了我国档案馆网建设的历史发展,继而对当前我国档案馆网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包括综合档案馆与专门档案馆关系问题,企、事业单位档案馆的定性问题,部门档案馆的定性问题等内容。最后对如何建设档案馆网作出一些建议:建设公共档案馆,明确部门档案馆、国有企事业单位档案馆为过渡性档案管理机构.
  • 摘要:档案法制宣传教育是档案法制工作的重要内容和基础环节,对促进档案法治乃至档案事业的整体发展,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保障作用.本文结合上海市档案宣传工作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新时期下档案宣传存在的问题,如宣传比较被动、手法较为单一等,笔者提出相关解决策略:增强档案法制宣传内容的实效性和现实性,建立多元化档案普法宣传工作形式,不断增加档案法制教育宣传工作的资金投入等。希望能给从事档案宣传工作的人员提供一些借鉴.
  • 摘要:档案馆档案的划控鉴定工作是档案馆履行法律责任、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服务社会的重要方式和内容,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划控鉴定工作现状、问题等的分析研究,寻求与信息化工作、档案其他业务工作的相互联系、密切配合,不断改革创新,发挥服务中心、服务大局、服务社会的独特作用.
  • 摘要:本文研究的是地市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的安全体系.从我国行政体系来看,地市级本义是指行政区划中的行署、地级市、州.由于我国行政体系的调整,不少县升级为县级市,一些直辖市的县也升级为区,原有的一些行署撤销后改为地级市.从馆藏数量和档案年份来看,县、县级市、直辖市的区、自治区的州的国家综合档案馆有相似性.馆藏档案安全保管,既包括传统的纸质档案、声像档案、照片档案、实物档案,也包含了数字档案即电子文件.由于传统档案和电子文件的载体不同,所以传统档案的保存空间是电子文件保管空间的千倍、万倍甚至几十万倍.从地市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的馆库容量来看,传统档案占馆库面积的90%以上.两者之间的保管要求也有巨大的差异,电子文件的安全保管在技术含量上要求更高.所以在课题研究时,必须分类研究,但是两者之间也有互补性,电子文件和纸质档案可以互为备份,纸质档案数字化后,可以减少对原件的利用,延长原件的寿命.安全保管的研究.安全包括两方面:一是档案实体的安全;二是档案信息安全.档案安全体系指档案安全保管是一个系统工程,包括档案从形成、接收、整理、保管直至利用的全过程.同时,又指保管场所、保管条件以及影响档案实体和电子文件安全的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各种危害因素等等.本课题从体系上对档案安全保管进行调查、分析、研究,提出加强档案安全保管体系建设的可行性、操作性方法.本文力求对地市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的档案安全保管体系的建设,有一个较全面、较深刻的认识,提出可行性、适用性的档案安全保管体系建设的思路,从而为"全国档案安全体系的迅速建立和不断完善"作出一定的贡献.
  • 摘要:在新形势下,通过努力挖掘历史档案,积极强化档案文化意识,对于当下重新认识和研究档案工作并推动档案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深刻的现实意义.本文研究目标的提出是在笔者对馆藏江南制造局档案进行文件级著录及相关整理工作的基础上,以起止时间从1851年至1933年、数量约90卷的江南制造局珍贵档案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江南制造局的历史沿革、馆藏档案内容、土地契约、业户田单以及与上海道、上海县的行政关系等进行归纳总结和历史科学研究,研究成果必将为现今关于江南制造局的研究开辟新的研究路径,从而达到积极推进档案文化建设,促进档案文化发展繁荣的目标。
  • 摘要:本文从选择微博作为档案信息传播新窗口的意义说起,将档案局(馆)利用微博传播档案信息分为在微博平台单独开设微博和依托微博平台上的区域性政府微博两种模式,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目前这两种模式的现状,并列举三个使用档案政务微博传播档案信息的优秀案例,探究更好地发挥微博在档案信息传播中作用的策略.
  • 摘要:本文对我国公务档案工作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剖析,结合当前档案工作的实践,提出档案工作的发展方向,即文件档案一体化、档案信息数字化、档案利用多层次化、档案服务多元化。因此,笔者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就档案工作改革提一些对策:让管理者管理,开展绩效管理,引入竞争机制,以顾客为导向,树立服务意识,重视效率和效益,运用现代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
  • 摘要:充分提供档案信息资源、实现跨地域超时限检索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是数字档案馆建设的目的之一.在档案数字化过程中,应注意作为作品的档案与其他档案信息资源的区别,尊重与维护著作权人的权利,这是数字档案馆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 摘要:近几年我国各地档案馆新馆筹建日渐增多,为体现档案新馆节能、环保、智能化的理念,本文从库房设计、建筑节能等方面论述库房建筑功能需求.通常库区应该是一个封闭的独立空间,其设计应符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在独立型库房设计中需要注意节能问题,涉及建设地下库房的利弊、节能型库房的顶层应该达到的设计要求、节能型库房墙体的设计要求、节能门窗的设计要求等方面。另外,在库房建设中使用的各类材料也要追求“绿色化”,无毒无害、节能环保是基本要求。总之,新馆库房建筑的绿色节能不是简单的问题,不能采取了一个或几个节能方案就认为是绿色建筑了,一定要进行谨慎的较为全面的考虑,才可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一项好的节能技术,必须有相应的各种技术与之配合,才能达到较好的节能效果。在设计时,只有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才能使一座建筑成为真正的绿色节能建筑。
  • 摘要:本文针对十年来企业档案资产问题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评述,主要涉及肯定论、部分资产论、否定论三个观点。本研究旨在揭示继20世纪90年代大讨论之后人们的思想转变,企业档案资产论已经逐渐渗透到档案学界和企业界,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档案学的普遍观点.
  • 摘要:民国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和国家的宝贵财富,不仅备受档案学者、历史学者、情报学者的重视,而且人类学者、医药学者等也对其垂青有加.因此,就其中蕴涵的信息进行开发利用对于发挥档案价值、弘扬民族文化大有裨益.本文通过对上海市档案馆民国档案开发利用工作开展调查研究,探讨近30年来民国档案研究的整体态势和进展情况,指出档案工作的理论研究有待提高,开发利用有待深入,人才培养有待加强。对此笔者提出,增强横向沟通,引入多种方式提高理论研究基础;面向社会,加强合作,将民国档案信息开发利用引向深入;注重人才培养等相关解决措施,以期能对该领域工作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 摘要:本文从档案工作转型发展、服务社会的实践,提出了档案工作应该转变观念,主动融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以满足社会公众需求为导向加快档案资源整合,以提升公共服务能力为重点加强档案开发利用,发挥档案工作在社会建设和管理中的独特作用,为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努力作为.
  • 摘要:近年来,对于档案馆的社会教育功能,各级各地档案馆都有一定的认识,但大多停留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基本范畴.而上海市档案馆在实践中突破了这一局限,在全国率先将档案馆建成科普教育基地、廉政文化教育基地、领导干部研究型教学培训基地,并成为浦东干部学院现场教学点、东方讲坛举办点,实现了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向"综合型教育基地"的全方位、深层次、多元化发展,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也意识到目前"综合型教育基地"建设略显被动,缺乏前瞻性和整体性的综合规划,组织与各个基地称号相对应的活动不够多等问题.本文全面回顾总结近些年来上海市档案馆建设"综合型教育基地"的具体实践、发展特点、局限因素,并进一步提出完善"综合型教育基地"建设的思路和对策,以充分发挥档案馆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承城市优秀传统文化体系、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的重要作用.
  • 摘要:长宁区民生档案便民查询服务启动于2011年10月,截至2013年8月1日,共接待社区查档者1394人次,查阅婚姻、知青等民生档案1394卷.这一服务受到社区群众普遍好评,还被评为长宁区机关"优秀服务品牌".运行近两年来,长宁围绕"利民生,赢民心"的工作要求,面对工作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勇于摸索、大胆尝试,总结出"一个优化,四个加强"的方法,即针对查档效率和服务质量问题,优化查档流程;针对档案安全问题,加强监管;针对从业人员业务能力问题,加强教育培训;针对社区群众知晓问题,加强宣传引导;针对馆藏档案资源问题,加强整合、优先进馆。在注重工作实效,为民生档案便民查询实践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 摘要: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可以具体到政治一体和文化多元,中国领域内各族群发展过程中民族文化的固化则形成了丰富的民族档案,管理这些档案需要尊重其形成机制和分布状况,又要考虑到档案管理的发展趋势和档案利用的需求,民族档案集成管理应运而生;而档案资源的条理化和系统化需求促使民族档案集成管理不断深化,民族档案资源集成管理既立足于我国历史悠久、民族多元、档案分散的基本现状,同时又实现了民族一体、档案整合的目标和宗旨.
  • 摘要:本文以解决当前信息检索系统普遍存在的检索满意度和评价指标不高的问题为目的,通过对个性化检索技术的研究,提出了一个基于用户兴趣反馈的档案信息检索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系统由用户行为采集、用户行为分析、个性化检索、检索用户界面、用户兴趣库和搜索引擎六个子系统组成。该系统搭建在开源的Lucene搜索引擎之上,通过获取、记录、分析不同用户的兴趣行为特征,来建立用户兴趣模型并理解用户检索意图,从而实现对用户原始查询的扩展,对源检索结果的个性化重排,以期提高Lucene搜索引擎原有的检索指标。大大改进了档案信息的检索质量,提升大数据时代档案信息化服务水平.
  • 摘要:本文对《国际标准——档案规范记录著录规则》提高标准化意义深入的分析,并指出建立档案规范记录是档案著录工作中一个必须要有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建立档案资源体系与利用体系中一个重要而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在档案信息化建设中不能不抓紧档案规范记录的体系建设,而《国际标准——档案规范记录著录规则》的制定,正好是为国际档案界建立规范记录体系提供了一个标准的规范化文件,值得我国档案界重视与研究.
  • 摘要:本文对中美国家档案馆网站的检索功能进行了对比,主要通过对比网站检索功能的开发情况、检索项的设置情况以及检索结果差别,总结出国内档案网站在检索功能上存在的一些不足,然后针对这些情况的分析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即要加强国家政策的支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实现档案网站从展示型向互动服务型转变;整合档案网络资源,加快档案数据库建设;开发检索工具,优化检索界面;重视信息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 摘要:本文以数字档案馆建设理论为基础,从数字档案馆的概念、特征和职能入手,阐述了数字档案馆建设与云计算的关系,分析了云计算在数字档案馆建设中的意义、原则和问题,并结合闸北区信息化项目的近期规划,提出在闸北区的政务云平台上,建设一种可以实现档案的“收、管、存、用”的数字档案馆系统。系统将建设成以馆藏档案数据库为基础的“档案信息资源管理子系统”、以基层档案数据为根源的“虚拟数字档案室子系统”、以公务网收发文为源头的“电子文件接收管理中心子系统”、以查档利用为目的的“查询接待子系统”、以便民服务为目标的“服务大厅自助查询子系统”、以方便管理为核心的“档案综合信息门户”等功能的新型数字档案馆。本文为目前正在兴起的云计算在数字档案馆建设中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 摘要:云计算以其特有的优势,在实践中获得了推广应用.我国档案部门已经开始档案信息资源云服务平台建设的试点工作,这势必会对档案利用服务工作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在结合分析云计算本质和特征的基础上,紧密联系时代需求和我国档案利用服务现状,对云计算环境下我国未来的档案利用服务发展趋势做出了分析和预测,包含大数据和本体理念的运用、服务集成化等诸多方面,以期对档案馆(室)创新档案利用服务工作提供参考作用.
  •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北京卫视《档案》节目入手,简析历史纪录片对于档案资源的利用对档案编研开发利用的几点启示:要善于紧紧抓住社会关注点和大众兴趣点,同时最大程度发挥产品载体的独特性,并充分契合不同媒体平台宣传的特点.
  • 摘要:当今社会社交媒体蓬勃发展,其在带来网络变革的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档案工作.本文通过列举社交媒体在档案工作中的应用案例,剖析了社交媒体对档案工作的影响。笔者认为,社交媒体的应用,有助于档案管理主体的社会化,将极大地提升社会档案意识,有助于档案资源社会化,实现了档案信息服务方式的个性化。并进一步反思社交媒体时代档案工作的机遇和挑战,借此提出了当代档案工作的应对策略:加强信息档案价值的鉴定,融入多方合作;转变档案信息服务理念,改变档案信息服务方式;重视公民的参与,提供服务利用的新途径;以计算机技术为支撑,以计算机网络为管理工具;提升工作人员素质,重点引进相关技术人才.
  • 摘要:本文围绕档案宣传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对策思考,认为准确定位是做好档案宣传工作的基本前提,多渠道多方式的宣传形式是做好档案宣传工作的有效途径,提升服务质量是达到档案宣传效果的实效保证,评估与监督机制是做好档案宣传工作的有力制约机制,高素质的档案宣传队伍是做好档案宣传工作的根本保障.
  • 摘要:十八大指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应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重点领域立法.近年来,伴随着依法治国理念的深入,依法治档能力的提升,我国档案法制建设逐步趋向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但目前我国档案法制建设工作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主要以上海市档案管理为例,从档案法制建设现状出发,探讨了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立法、执法监督层面原因其分析,进一步提出相关对策,即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完善档案法律法规体系、强化执法监督力度。本研究详细诠释了新时期我国档案法制建设的目标及任务,并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档案立法情况及特征进行解读.
  • 摘要:本文试图从档案文化信息资源的储备、挖掘、宣传及档案馆建筑四个方面论述档案馆文化形象的打造,以树立档案馆的文化品牌形象.
  • 摘要:本文以国内三大招聘网站一个月内发布的岗位信息为调查对象,得出在沪企事业单位对于学历水平为大专的档案专业人才需求最为旺盛这一结论并分析了有关原因,同时结合沪高校档案专业教育现状,提出恢复上海地区档案专业大专学历教育的设想,最后从招生渠道、开设院校、师资力量、课程设置及就业实习保障五个方面阐述了恢复大专学历教育的具体做法.
  • 摘要:档案文化是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是对档案与档案工作认知、积累、选择、沉淀的结果,是一个由相互作用的诸多要素构成的有机体系.档案文化伴随着社会活动而产生,伴随着档案工作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它萌发于形成者的档案意识,形成于档案管理实践,发展于档案工作创新.本文探讨了档案文化的内涵和功能,提出了档案文化建设应着力于培育档案观念文化、发展档案制度文化、开发档案文化资源、营造档案文化环境.
  • 摘要:本文首先探讨了后保管时代下档案馆馆藏资源建设在积累、鉴定、利用三个方面的新走向;其次分析了后保管时代档案馆馆藏建设面临的困境,指出当前存在缺乏相应的政策指导和支持,档案资源较为分散,不易集中,馆藏档案资源的利用水平受限等问题;最后对后保管时代档案馆馆藏资源建设提出了几点想法:制定具体政策,提供实践指导,加快观念突围,适应时代发展,加强激励与合作.
  • 摘要:档案具有多方面的属性,但是档案的属性是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背景下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的.在当今时代由于人们对档案不同方面的需求,激发了档案不同方面的属性,致使人们提出了具有时代性的档案概念.通过对档案概念的研究,笔者认为这些具有时代性的档案概念反映出以下五个方面的趋势:社会上的某些领域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重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新的研究领域,产生了新的档案价值形态;学科分支越来越细化,学科外延扩大;社会对档案的认识更加宽泛、深化;档案与社会生活结合得更加紧密。档案工作者应该顺应那些有利于档案工作发展的趋势,时刻紧跟时代的步伐,保持档案工作的与时俱进。
  • 摘要:档案鉴定是档案工作的重要环节,档案鉴定人员应具备较高的职业水准,目前关于档案鉴定人员的专门培训尚欠缺.本文结合军队士兵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标准,探讨了军队档案鉴定人员资格培训的问题.在试行的军队保密档案专业士兵职业技能鉴定考核标准中,文书档案鉴定知识点理论和操作技能的测试设置在高级技能鉴定范围之内,这就给开展档案鉴定资格培训提供了切入点。档案鉴定培训,可以分为初级培训和深度培训两个层次。初级培训应当是普及型的,深度培训对参训对象要有所甄别。同样有初级和深度之分。初级培训内容,包括介绍档案鉴定基本理论、档案鉴定指导性文件并辅之以一定课时的实际操作。初级培训可以和其他档案工作基本知识、基本环深度培训内容,宜根据主攻方向设置。
  • 摘要:口述历史档案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经过对我国口述历史档案研究现状的总结梳理,笔者发现档案界口述历史档案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针对这点,笔者觉得应当要认清口述历史档案本质,把握口述历史档案研究重点,找准自身定位。口述历史档案研究的重点应该是理论联系实践并指导实践,更多的是推动口述历史档案工作的开展。口述历史档案研究不仅是档案领域的新兴视角,同时也是历史学和图书馆的研究热点和研究方法。口述历史档案的特性和价值以及国外图书档案事业的运行模式造就了这种合作交叉的局面。在内外环境的影响下,我国也存在着多方研究口述历史档案的现象。笔者认为我国有必要改变各自为政、运作方式多元的局面,统一标准规范,制定长久规划,实现强强联合,高效率推进口述历史档案工作。
  • 摘要:我国的档案学术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第一代档案学术共同体、第二代档案学术共同体、第三代档案学术共同体和新时期档案学术共同体四个阶段,本文对这四个阶段档案学术共同体的时代性、群体性进行分析并提出档案学术共同体的当代培育。针对当代档案学术共同体发展演化中存在档案学人缺乏主体意识和批判意识、档案学术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档案学术成果知识转化率低、档案学术创新匮乏等问题,笔者提出相关变革途径:即正确发挥档案学人的主体意识,培养档案学人的自律和自治,建立严格的档案学术评价机制,加强档案学术交流。本研究有利于掌握学术脉络和档案学发展历程,旨在丰富我国的档案学研究.
  • 摘要:本文阐述了企业文件控制实施对于企业档案管理的意义与作用,辨析了企业文件控制与企业档案管理的关系,分析了企业文件控制与管理工作的特点,讨论了企业文件控制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 摘要:本文在分析我国档案资源建设中出现的"国家档案资源""馆藏档案资源""档案资源整合""档案信息资源整合"等四个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地区档案资源体系"这一概念,并从"地区档案资源体系"的含义、建设的意义和途径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最后指出"国家档案资源""馆藏档案资源""档案资源整合""档案信息资源整合"和"地区档案资源体系"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 摘要:按照档案事业"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服务为先"战略要求,有针对性、有效地提供档案信息是做好档案服务的重要任务之一,档案文化资源的不断沉淀传承也有赖于档案信息的有效传播,档案部门应将受众放在档案信息传播过程中的核心地位,为此,本文首先介绍了档案信息传播的基本模型,之后就档案信息分众传播的产生背景进行讨论,并提出档案信息分众传播的原则,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关对策与建议:从丰富传播环节上有效提升档案利用服务,有效提高档案信息的分众传播技巧,与公共媒体建立合作共贏机制,有效拓展对新媒体的驾驭能力.总之,在档案信息资源日益丰富、受众需求日益分化的大背景下,档案部门为受众提供服务时应做好档案信息的内容细分和受众细分,即考虑对受众群体进行区分,选择合适的媒介,在特定的场合传播合适的档案信息,还应倾听受众对档案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改进传播方案,以此提高传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更好地为受众提供档案信息服务。
  • 摘要:面对新形势下社会对档案工作的新要求,不断推动档案事业创新发展成为档案工作的重中之重.长宁区档案局始终坚持以服务群众为根本,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建设三个城区,实现五个提升"的奋斗目标,聚焦文化发展,紧扣民生要务,创新管理方式,加强信息建设,强化安全理念,深化创先争优,不断提升档案管理工作水平,为民生服务工作提供保障.
  • 摘要:档案展览是开发档案信息资源的一种有效手段,对于传播档案文化、提高公众档案意识、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共同记忆意义重大.它以形象性、生动性、直观性、广泛性等特征在档案馆开发利用档案信息资源、服务社会中发挥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和强有力的宣传、教育作用,为越来越多的档案部门所重视.本文试对档案展览展陈方式的发展进行研究,探讨档案展览中档案资源与现代科技融合,以及档案展览向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演变的趋势,通过多层次、多元化的档案展览构建现代的档案文化传播体系.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