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工业技术>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召开年:2016
  • 召开地:沈阳
  • 出版时间: 2016-09-24

主办单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会议文集: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在编制武汉市东湖绿道规划过程中,深化绿道公共产品属性这一基本认识,同时结合“市民参与梯子理论”对公众参与进行了重点研究,探讨了东湖绿道规划中公众参与的应用方式,包括建立公众参与的网络平台和公众意见先导的设计应用.在前者中实践了全国首例先行先试的武汉“众规平台”,以新闻发布会、高校推介会、微信公众号等方式进行推广,以问卷调查、在线规划、规划建言等形式进行意见收集;在后者中实践了公众关注重点在规划策略中的应用、公众规划意向在规划方案的应用、公众建言在管理决策中的应用.总体而言,整体实践效果明显,但反思全过程仍发现一些问题——公众参与难以覆盖各年龄段群体以及公众参与未涉及规划实施监督阶段.因此在后续应用中需加强多渠道的公众参与平台建设,避免规划参与的偏差,并增加规划实施监督阶段的公众参与.
  • 摘要:公共基础设施欠账多、产权不清晰、利益分配机制模糊是阻碍半城市化地区规划实施与原农村社区转型发展的症结所在.本文以深圳为例,借鉴GIS数据分析平台,通过剖析原农村社区实际使用土地的利用特征、产权状态、规划情况等,并模拟土地增值收益过程,以用地、规划和地价政策作为切入点,建立“底线+基准线”土地整备利益共享机制,促进社区转型、推进深度城市化.其中底线为规划的公共基础设施用地,需要刚性控制,优先保障;对于规划经营性用地,通过划定基准线的方法弹性调节,综合运用规划、土地、资金等多种政策合理分配收益.此外,结合原农村社区特点,系统研究了以土地整备单元规划为平台,编制主体多方参与、编制过程各方协商、编制内容规土融合、编制成果面向实施的规划实施机制,以推进原农村社区用地整合,加强规划实施,并探索构建“技术理性+政策导向”的容积率管理规则.
  • 摘要:医疗卫生设施建设水平是民生发展和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从医疗资源的配置到医疗结构的调整,涉及国家战略、国民健康、产业链条、医患关系等社会各个层面,并随之产生大规模的人流集聚和复杂的空间关联.在我国,城乡分离的医疗保障制度与传统城市化进程的城乡关系相对应,城乡发展的普遍问题在与医疗设施建设相关联的背景下具有其特殊性,其中可达性是同时衡量空间组织与公共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准,现代医疗设施信息化建设的趋势与大数据构想的提出能够为可达性研究提供较为精确的数据支持.本文以济南市为例,运用空间句法对土地资源和医疗资质限制下的现有医疗资源进行拓扑分析,结合患者出行特征,研究空间结构与医疗水平、医疗周期、患者所属群体等因素对时间成本和交通方式选择差异化的影响,制定针对高效就医的可达性优化方法.
  • 摘要:无锡市历史上的旧城改造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从政府为解决民生问题的简易棚户区改造到市场的引入和参与,更新涉及的主体不断丰富,关系也越来越复杂.新时期,随着外来人口大量迁移、城市空间与设施老化,城市转型发展需要新的空间,这些都使土地资源利用面临越来越大的空间和环境压力,人地矛盾和土地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在十三五规划提出供给侧改革的宏观要求下,无锡市以城市更新作为调节土地供需的重要手段,探索技术及管理层面“更新侧改革”的途径.本研究着重从多主体利益平衡的角度,调整供需关系和供需导向,并结合城市存量优化和内涵提升,利用gis分析平台落实更新空间,明确空间内在的更新需求.最后,研究从多个方面提出供给侧改革的尝试,以推进供需双方的自由选择,实现公平公正.
  • 摘要:在大数据时代,规划工作者有机会从多个角度、多个渠道获得与城市空间、居民活动有关的知识.然而,数据之间信息重叠,相互关系错综复杂,反而会增加问题分析的复杂性.本文利用多源数据对居民的活动区域特征进行分析.一方面,利用移动通信数据,提出了居民个体活动的识别方法;另一方面,通过百度LBS云服务检索获取兴趣点详情信息、交通可达性信息,利用因子分析法,确定了区域特征的表征维度以及测度方法.在以上海市三个居住社区为研究对象的案例分析中,利用13项原始指标变量萃取出三项公共因子,从一般城市建成环境、公交设施分布、交通可达性等维度对区域特征进行了测度与评价.其次,利用移动通信数据识别居民的个体活动,通过空间连接,将居民活动所在区域的公共因子得分附加到居民个体活动的属性集中,对居民活动区域的特征进行分析.案例分析的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能够支持居民活动区域特征的定量分析,在不同的分析场景下,分析方法具有普适性,分析结论能够较好地反映不同社区居民活动区域特征的共性与差异.
  • 摘要:政府是住房保障中不可或缺的角色,本文从政府这项公共职能出发,厘清保障性住房政策的发展历程,透析政府在其中的角色转型,有助于明确保障性住房改革的方向,坚定政府所要承担的历史责任,进而实现新常态下“居者有其屋”的人居梦想.探索发现,新中国建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保障性住房的政策演变过程就是一个渐进的市场化适应性过程.根据保障性住房的保障力度及其主要特征,可以将保障性住房政策大致分为三个阶段:计划体制下的固化保障期(1949-1978年)、市场化探索中的住房保障动荡期(1978-2012年)以及新常态下的保障性住房“量体裁衣”期(2012年至今).与之相对应的,政府在保障性住房政策中的角色也出现了明显的转型变化.从无限权责的全能型政府,到以经济建设为主的效率型政府,进而转化到公民本位的服务型政府,政府通过不断调整政策、转变角色,积极探索建立一个能够真正保障住房弱势群体的、可持续的保障性住房市场.
  • 摘要:随着电子商务行业的飞速发展,居民对快递服务的需求加速增长,快递行业进入全面繁荣时期,但快递业务量的过快增长为快递行业的发展带来了非常严峻的问题——即快递分拨中心的严重不足,快递分拨中心成为影响快递业发展和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的决定性因素.由于快递行业受市场影响,且为近年来迅猛增长的行业,城市规划往往未能预先考虑和预留其选址.本文以珠海市为例,从城市规划角度出发,对珠海市快递业未来发展规模进行预判,运用层次分析法、GIS技术,创建珠海市快递分拨中心最优选址点,在此基础上与珠海市相关规划对接,选择快递分拨中心选址备选库,结合分拨中心发展规模需求,在满足空间服务半径的前提下,最终确定珠海市快递分拨中心选址,并提出建设建议.
  • 摘要:针对目前中国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公共服务供给遇到的问题,借鉴日本生活圈规划的实践经验,基于政府、市场、社会合作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指出生活圈的构建有利于充分发挥城乡管治中各主体的积极作用,通过区域合作实现共赢发展.以江门市鹤山的生活圈规划为例,尝试通过打造生活圈体系应对公共服务供给低效不足的情况,形成宏观、中观、微观层面上多元有效的公共服务配给方式,为中国开展基于生活圈的公共服务均等化建设提供基本思路.
  • 摘要:都市区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化发展的主导形态,并作为参与区域竞争的基本空间单元,越来越受到重视.构筑都市区需要规划好关键的空间体系,处理好其轨道交通与功能空间组织的一体化发展至关重要.杭州都市区在区域发展中处于龙头地位,在当前轨道交通进入快速、集中建设阶段,开展基于轨道交通的功能空间组织研究,对于杭州及其周边城市的规划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提出了界定“都市区”的通勤因素,借鉴国际都市区基于轨道交通的功能空间组织的相关实践经验,总结都市区轨道交通系统构建经验、功能空间组织特征以及轨道交通与功能空间一体化组织规律,进而探讨杭州都市区基于轨道交通的功能空间组织策略,依托轨道交通系统,实现功能空间的圈层、扇形、轴向布局优化,以期引导都市区功能空间的理性发展,提升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 摘要:交通缓堵成为当前大城市普遍面临的规划难题,本文以重庆主城区为例,基于其山地城市特征,从总体层面、片区层面和组团层面,运用多个指标,深入分析了主城区职住关系和交通出行特征.研究结论表明,尽管重庆主城区职住平衡总体处于合理区间内,但由于部分组团城市功能布局不合理、职住关系的错位,较小的跨组团通勤交通引发了核心区域交通的严重拥堵,加之部分地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不合理,引发了较长距离的非通勤交通出行.针对上述问题;从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改善职住平衡和完善城市交通等角度提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综合策略.
  • 摘要: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垃圾分类回收试图从源头上入手,在垃圾减量的同时实现资源再利用.中国垃圾处理技术已逐渐成熟,但在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方面还处在不断探索阶段,各地也制定并实施了垃圾分类回收政策,但成效不尽显著.从国际上看,发达国家在垃圾管理方面.有较为成熟的经验和做法.本文介绍了旧金山、日本、德国和巴西的垃圾分类回收的做法,并总结了发达国家垃圾管理的经验,结合中国现存问题,对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管理的模式进行探讨.从城市生活垃圾管理较成熟的案例分析中不难发现,可持续的垃圾管理需要全过程参与者的共同协作。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作为垃圾减量化、资源化的前提,需要居民积极参与,培养垃圾分类回收的意识;垃圾收集、运输、处理需要政府及私营企业资本投入和高效运营。居民扮演着垃圾生产和分类的角色,政府更多的是公共政策制定者、协调者和监督者。为了提升居民垃圾分类回收意识、完善垃圾管理体系,政府应转变管理理念,从源头上实现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而不是在缺乏严格监督的情况下片面追求垃圾管理末端的无害化处理率。政府的职责不仅仅是公共服务的提供者,而是制定更加有效的公共政策,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的投入,让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私营企业参与到公共事业建设上来。
  • 摘要:新城作为新型城镇化战略下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重要载体,其数量众多,对其就业与居住空间展开研究具有广泛的实际意义,有助于推动地方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本文将引导新城就业与居住空间平衡发展的措施体系归纳为两个方面,即规划引导措施和政策引导措施.其中,规划引导措施主要包括规划体系(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引导以及交通规划引导两方面;政策引导措施主要包括就业增长政策、居住平衡政策和投资建设三方面.通过研究发现,新城的空间治理不仅仅是政府部门的行政行为,也需要市场、居民等不同力量的共同参与.本次研究针对对象主要为各类新城地区,还缺乏对开发区等其他城市载体的深入研究,这些应在后续的研究中加以完善.
  • 摘要:色彩是感受一个城市整体形象的首要视觉要素,良好的城市色彩景观能够展现城市魅力,对城市色彩进行规划控制意义重大.日本的色彩发展经历了从自然到无序混乱,再到现在色彩有序引导的过程;其色彩控制管理体系,从法律机构、管理机构和制度、色彩规划、色彩教育和民间团体等方面实现.本文以奈良为例,详细介绍了日本色彩景观规划的具体内容,包括总体定位和目标、色彩技术路线、具体的控制与引导方式等.随后,回顾了中国城市色彩规划的发展历程,并以哈尔滨、武汉和温州为例,说明色彩规划的探索实践.最后将中日的色彩景观规划管理研究进行了对比,并从法律、规划、监督管理和公众参与方面总结日本色彩景观控制对中国的启示.
  • 摘要:随着近年来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空间扩张也随之加剧,而对于包围式的风景名胜区,如何准确的划定边界,减少土地浪费,合理的解决边界处的冲突问题是亟待解决的.本文分别选取了鼓浪屿-万石山地区对风景名胜区边界划定具有影响的:坡度、地质灾害、保护区分布、林地覆盖、道路网络等多类要素,通过对以上点、线、面三个层级的要素进行综合叠加得出该风景名胜区的边界范围.并将其与名胜区总体规划编修后的边界对比,发现道路网络对边界的确定影响度最小,用地评价的影响度则最高,林地覆盖因素具有一定的弹性,对边界的变化起到了一定的影响作用,本文在最后选取了主导要素、行政边界、大型工程等对边界进行检验,进一步找出与边界划定有关的影响要素,反复验证完善要素因子,实现对土地的集约化利用.
  • 摘要:本文从对城乡生态空间的价值观与规划理念演变过程入手、及对当前城乡生态空间规划采用的生态本底分析方法与生态格局构建技术方法进行分析,并提出技术方法既需要传承也有待创新,而创新的重点应侧重于对生态空间规划的模拟与多情景的预景分析决策方法.同时对于城乡生态空间的法定规划编制内容提出完善需求.由此,基于价值观、规划理念、技术方法与规划编制分析基础上,本文提出了PSSC模式的城乡生态空间规划途径,为区域(市域)城乡生态空间规划提供创新性优化方法.
  • 摘要:随着网络时代虚拟空间的出现并完善,为公众提供了新的话语平台,城市规划中公众参与的新方式——网络公众参与也逐渐出现了,自发性的网络参与成为其中的重要组成.本文运用微博分析工具对几个典型的规划中参与案例进行分析,跟踪新媒体中网络公众参与事件的传播状态,从而总结出由对特定事件的共鸣反应而爆发、精英引导下的多元参与主体、阶段递减与低效协商的参与过程、政府意志主导的参与结果、引入新技术与自助组织的发展趋势等方面的自发性网络参与特征,并提出事先公布、界定权益,适应趋势、主动对接,多方协商、规范程序的规划应对措施.
  • 摘要:建立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制度是村庄规划的最大成就,实施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制度则是村庄规划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当前,村庄要改善人居环境,关键是推进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的实施,以扭转村庄规划建设所面临的“有规划,无许可,乱建设”尴尬局面.然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的实施不仅面临制度性的难题,更缺乏技术性的支撑.因此,文章结合广东省的实际,经过分析研究,认为村庄规划要成为乡村建设规划许可的技术依据,应该创新规划编制,形成“三化一体”的编制框架,即编制体系的层次化、编制内容的差异化和编制成果的规范化.
  • 摘要:居住小区制在国家经历了长时间大规模的推广应用,街区制的提出让人们对于居住小区模式开始思考.小区制并不是一无是处,街区制亦不是万能良方.本文对于两者的差异进行了客观辩证的分析,在肯定街区制对于城市建设的重要意义之外,也分析了居住小区模式的优势特征,并提出当下中国推广的窄路密网街区制应符合中国当前城市发展现实、居民居住习惯,同时兼顾城市交通出行需求,据此提出街区制尺度规模控制的几点原则.
  • 摘要:本文以珠海市第一批幸福村居规划实施评估为基础,结合现有的“新常态”发展背景,试图对现有的村居建设工作以实施成效的角度进行思考,以评估体系的建立、评估过程的整理以及评估结果的分析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以期对珠海市第一批幸福村居建设规划工作进行工作总结和对以后的村居建设工作提出一定的建议.本次评估体系是以参考国内相关的村庄规划实施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估方法的基础上,通过量化指标评估的定量分析方法以及回顾反思法、公众满意度调查法等定性分析法,建立两大子体系——绝对指标体系和主观指标体系,全面涵盖村居规划实施的相关内容.评估体系在运用中并不是一概而论,而是通过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获得基本权重,并结合珠海市村庄类型特点,对农业村、涉农村居、城郊村、古村落村居、海岛型村居等五类村居进行了差异化处理,建立了适应珠海市村居建设的评估体系.最后各村的绝对指标、主观指标得分,体现在定位目标、社会经济发展、土地利用与建设、特色产业发展工程、环境宜居提升工程、民生改善工程、特色文化带动工程、社会治理工程和固本强基工程等9个方面的指标,通过对各类型村庄中的各项评估指标的折线分析,总结出各村实施的不足和优点.最后作者基于评估的结果分析为基础,对现有的规划背景下的村居建设工作提出一些改进建议.
  • 摘要:常熟市进入存量规划时代,面临城市转型和产业转型的双重挑战,剖析传统“多规合一”工作模式在常熟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多规合一”与“三优三保”融合的新路径.提出常熟“多规合一”的规划策略,对常熟城市空间治理机制创新思路进行思考,探索苏南地区存量时代基于城乡统筹的规划转型方向.
  • 摘要:产业集群是发达经济体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本文针对当今产业集群研究中空间维度缺失的现象,从空间研究视角出发,以浙江横店影视产业集群为例,首先对其空间发展过程进行了分析;然后利用波特的“钻石模型”,从机遇和政府,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五个方面总结了横店影视产业集群的空间特征;最后结合现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 摘要:目前,对我国高铁通勤现象的研究较少,为此,选取了当前我国3个较为典型的具有一定通勤性的高铁站点,利用百度POI、房价、高铁OD以及高铁余票等数据,从站点周边居住地与生活性配套服务设施的集聚情况、站点周边二手房的价格分布以及高铁班次与客流量等3个方面进行了影响高铁通勤的要素评价分析,并与国外轨道交通通勤案例做了比较分析,发现:我国高铁通勤已经存在,通勤距离主要体现在30~50公里,与建设时序紧密相关,促进了区域同城一体化发展.高铁站点的周边环境优越对通勤影响显著,其中,公交可达性、生活服务设施配套等要素关系到高铁通勤能否实现的关键.一般而言,我国高铁通勤城市区别于日本的高铁新城建设,但TOD开发模式同样是高铁通勤的关键因素.铁路通勤在我国需要打破行政体制的限制,通过区域间的协作才能发挥最大效益.
  • 摘要:文章以国内枢纽机场空港地区为研究对象,选取南京禄口空港地区为典型案例,在借鉴国内外知名空港地区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分析该类地区在城市化进程中呈现出的空间特征与发展潜力.从产业与空间融合发展的视角出发,初步探讨了以南京禄口空港地区为代表的国内枢纽机场空港地区产业空间布局的模式与思路.
  • 摘要: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Zone,FIZ)是在主权国家或地区的关境之外,划出特定的区域,准许外国商品豁免关税自由进出,实质上是采取自由港政策的关税隔离区.中国推行自贸区实质上是对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和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的应对,是为了探索更开放、更便利的国际投资贸易规则,以适应全球变局的高标准.本文就以即将建设的襄阳自贸区为例,从自贸区建成之后可能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影响、自贸区的产业方向与城市产业发展关系探讨、自贸区建设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分析三个方面对内陆自贸区与城市及区域发展的关系进行了一系列的总结.
  • 摘要:以2000年至2013年间浙江省、福建省城市为研究对象,以市区非农业人口、建成区面积、市区GDP来表征城市规模,运用位序-规模法则和帕累托公式,分析浙江、福建两省城市发展规模的分异及演变规律.发现:两省各年的判定系数均大于0.868,位序-规模法则能够较好地模拟两省的城市规模分布;两省3种指标表征的城市规模分异的均衡度均呈现出减弱的态势,大城市的集聚程度越来越强;以市区非农业人口、建成区面积、市区GDP表征的浙江省、福建省各序位城市的规模差异呈逐步递增的趋势;两省城市化的“经济”成就大于“空间”成就,而城市的“空间”拓展又快于城民“人口”集聚.浙江和福建的城市规模发展及分异除了受到地域性因素的影响外,还受到资本投入、科技水平、产业结构、对内外交通、外资投入等的不同程度的影响.
  • 摘要:首先提出青岛市南北部空间发展不平衡现象,之后将其置于新马克思主义的视角下理解,探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通过梳理青岛市受德国影响以来资本积累及其循环与城市空间拓展的历程,发现城市每个时期的空间生产都是为资本积累循环中剩余资本进行空间修复的主要载体,每一步空间的拓展都是资本作用的结果,这个过程中还伴随着资本积累循环在不同回路中的调整过程.一直以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盈余资本都以物化在南部空间为主,近年来才逐渐向北转移.正因为长期资本物化的空间不平衡,才造成了越来越难以弥合的南北部空间发展不平衡的现象.
  • 摘要:2012年,上海市城乡建设用地比例超过40%,突破现行总体规划中确定建设用地、生态用地、农用地1∶1∶1的格局;2013年,国务院批复上海未来城市空间扩展用地指标必须来源于已有建设用地整理,并将上海市列入集体建设用地减量化试点之一.存量土地的增量转化成为上海未来城市发展、用地供给的核心问题.本文选择存量土地盘活潜力最大的上海大都市边缘区为研究对象,构建土地存量判定指标体系,从宏观层面论证大都市边缘区土地使用存在较大存量指标;在地区中观层面落实土地存量判定指标体系在国有建设用地存量评定的应用;从微观操作层面实践集体建设用地增量指标转化方式;从土地管理角度探讨大都市边缘区土地存量指标到增量指标转化的可能方式及保障体系.
  • 摘要:通过对全市金融业发展的历程、业态、布局以及就业情况进行评价,得出上海金融业还存在一些制度性和结构性的缺陷,如整体门类与布局系统性弱,重点地区的集聚度不足.结合对世界、全国与上海金融业发展趋势的判断,认为上海应进一步增强金融中心的金融集聚度,聚焦金融创新发展,提供更多特色化的金融产业载体,积极应对全球产业变革,进一步强化创新对城市发展的引领作用,从人才、机构、产业、空间环境四个方面引导全市金融设施健康发展.
  • 摘要:中国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使沿线的高铁新城建设也随之展开,高铁新城的开发建设成为推动疏解大城市人口,推进城市化发展的动力,但是不同规模等级下的高铁新城发展状况却截然不同,如何引导大中小城市的高铁新城健康发展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因此文章以京沪高铁沿线的南京高铁新城作为大城市研究的案例,以宿州高铁新城作为中小城市研究的案例,综合运用ArcGIS空间分析方法,对高铁新城周边用地演变进行分析,了解大城市和中小城市高铁新城建设的状况,进而剖析城市规模等级对于高铁新城建设的影响机制.最后指出应该从区域层面进行高铁新城的定位和关系协调,高铁新城规划与城市规划相衔接,加强产业、交通和基础配套设施,实现高铁新城的产城融合发展,以期为实现大中小城市高铁新城协调健康发展和区域统筹提供借鉴意义.
  • 摘要:快速城市化地区是人文因素最密集、人文因素与自然因素交互作用最复杂、各类地理空间转换最频繁、空间冲突最激烈、空间风险最突出的地区,也是一个边界动态变化明显,各种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高度活跃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是地球表层最复杂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快速城市化地区人地相互作用的空间效应有利于揭示该类区域的演变机制并引导其健康发展.本文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冲突理论、博弈论等为指导,以正处于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典型地域——长株潭城市群为研究区域,基于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土地利用现状数据、遥感影像数据2和城乡规划数据,借助遥感图像处理软件(ENVI4.0)、GIS分析软件(ArcGis10.0)和数理统计软件(SPSS),利用生态足迹、脆弱性分析方法对长株潭城市群人地相互作用的空间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长株潭城市群人地相互作用的空间效应可从空间功能的进化与退化、空间资源的集聚与扩散、空间趋同与分异、空间稳定与变化、空间冲突与协调等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引导空间资源的有机集聚与扩散、协调空间趋同与分异、促进空间功能的进化、在多样性和异质性的基础上提高空间结构的有序性,是化解空间冲突、促进空间协调、优化人地相互作用空间效应的根本途径.
  • 摘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应当充分重视和发挥中小城市尤其是经济社会发展有较强优势的中小城市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吸纳作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求政府和企业具备相应的服务能力,并承受相应的城镇化成本.对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成本分担的测度,有利于为政府间事权和支出责任的划分提供决策依据,保障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仅以国家第二批新型城镇化试点城市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为例,在2016-2020年试点期内,如需实现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人均每年所需的成本约为4.05万元.为了更好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工作,本文探索了以政府为主导、家庭为主力、企业为主体的成本分担清单,并对如何科学提升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分担能力提出引导性建议.
  • 摘要:本文分析了深圳市1987-2014年城市土地价格历年的变化,并利用地统计学和反距离权重法研究了2000、2005、2010和2014四个时间点深圳市土地价格土地价格空间布局特征的演变.主要研究结论包括:深圳市土地出让价格总体上经历了一个大幅增长的过程,中间历经几次波折;深圳市大部分交易地块位于龙岗、宝安和南山区,而罗湖、福田和南山区的平均土地价格显著高于其他区域;商业类土地价格分别是居住类用地的6.6倍,工业用地的18.4倍,同时商业类土地价格波动较大;深圳市土地价格空间分布在上述四个时间点经历了“单中心”、“双中心”、“2+X中心”和“四中心”的发展演变.
  • 摘要:多省交界的省际区域总是会巧合的存在一些在本省属于“经济洼地”的城市,这些城市共同组成了省际经济洼地区域.本文就鄂豫陕三省交界地区的襄阳、随州、十堰、荆门、安康、南阳六座城市进行分析,认为在这六座城市中,襄阳市从经济实力、产业体系、交通便捷度与创新能力以及创新环境等方面均处于领先地位,适宜作为中心城市建设发展,以促进和带动整个省际经济洼地区域的腾飞.最后,综合分析结果,对襄阳建设为省际经济洼地中心城市发展路径提出以下四大建议:产业发展注重量与质的结合;完善区域城镇体系、统筹城乡发展;优化发展环境、注重绿色开发;扩大开放、改革创新.
  • 摘要:互联网深刻地影响着现代生产生活各个领域,互联网经济是互联网时代经济发展与转型的强大动力,但其对于城市的作用已远远超出经济的范畴.本文试图通过对互联网经济发展对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各方面的影响进行系统分析,探讨互联网经济推动城市的经济、空间、社会文化、城市形象等方面转型的方式与效果.杭州市的互联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逐步迈进了互联网经济与城市的高度互动共生发展阶段.本文以杭州做个案研究,分析互联网经济及其对于城市发展与转型的作用,解读互联网经济作为城市发展与转型推力的具体作用机制.本文得出了互联网经济对于城市转型的推动作用的实现是建立在城市与互联网经济双向促进的关系之上的结论,并对城市构建互联网经济提出了策略建议.
  •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愈演愈烈,世界经济的变化对于城市造成的影响也在加剧.在这样的情境下,城市的发展以及城市空间结构势必受到经济波动的影响,也存在波动的变化关系.本文以上海为例,通过定义经济变化变量、城市发展变量及划分城市空间结构发展阶段,来分析三者之间波动变化的互动关系.本文使用GDP的变化来描述经济波动;使用基础设施投资、城市人口以及固定资产投资来描述城市发展;使用阶段划分法划分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过程.首先分别分析三者的变化过程,并识别变化的波峰波谷点,然后再通过标准化的方法,综合比较三者的变化过程,并发现三者之间的前后关系,探索三者更深层次的相互影响关系.
  • 摘要:传统的城市规划往往围绕空间展开,合理布局各类要素活动是规划的主要任务.在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背景下,工业化不再是城市化的唯一动力,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成为城市发展的新动力.传统空间先行的规划思路已不再满足新时期的需求,逐渐向产业先行的新思路转型.特色小镇是浙江省在转型发展过程中提出的创新模式,是培育新兴产业和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载体.本文以台州无人机特色小镇为例,探讨产业先行的规划要点.首先,在城市发展背景下进行产业的选择,通过目标性与可行性的论证来确定发展动力.接着,在对产业进行深入研究后确定具体发展的产业环节,进行目标定位,构建产业功能体系.进一步细化项目策划,结合不同产业功能的空间需求,进行空间布局,落实方案.最后,从产业的发展时序出发合理制定实施计划.本研究分析了空间先行与产业先行规划思路各自的特质,尝试构建产业先行规划的基本思路框架,对于规划前提条件相似的项目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对于浙江省其他特色小镇的规划建设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摘要:在新的经济社会环境下,全球范围内城市收缩的现象日益普遍.开发区这一政策性产物往往被视为克服经济衰退、推动经济发展的一剂“猛药”,然而本文认为开发区并非万能的“灵药”,尤其是当收缩主要源于政治体制方面的社会转型时,开发区未必能够克服衰退、扭转局势,如果不进行彻底有效的改革,可能会消耗城市优质资源,却产出不足,使得城市收缩不可避免.本文以朝鲜罗先自贸区这一应对收缩的失败尝试为案例,研究其历版规划与失败原因,探讨经验教训,并结合我国现状进行反思,提出相应对策.本文提出,我国的政策制定者和规划设计人员需要转变传统增长主义价值观,做好应对收缩的准备,推进谨慎稳妥的转型.我国开发区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众多开发区将走上收缩的道路.为此我国需要探索收缩型的规划模式,践行“精明收缩”的理念.以期引以为鉴,增进对于开发区收缩的认识,推动相关规划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 摘要:同城化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空间上邻近的城市打破行政壁垒,实现区域产业、空间、市场、制度等一体化的发展战略,旨在降低交易费用,提高资源整合和配置效率.文章构建交易费用的理论解释框架,解读同城化推进过程中的制度约束及内涵要素配置问题.以太榆同城化为实证对象,通过宏观制度分析,解读太榆同城化的宏观制度约束和诉求;继而测算太榆同城化的总量交易费用、政治型交易费用,解读其波动变化的制度机制,通过比较分析太榆同城化的微观制度约束和要素配置问题.结果表明,在同城化系列政策综合作用下,太榆同城化的总量交易费用上升,政治型交易费用下降,两者变化趋势相反,政治型交易费用过高成为太榆同城化的主要约束之一.基于上述制度约束提出规划统领、市场共建、创新驱动和制度创新等对策.
  • 摘要:中国目前已进入新型城镇化推进的新阶段,旅游是一种城镇化的重要推动力.广西东北部的桂贺地区旅游资源品位高,适宜走一条以旅游为导向的城镇化道路.本文在总结国内外旅游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研究桂贺地区的旅游城镇化动力,抽象归纳出旅游城镇化推进过程的三个主体(乡村、城镇、景区),并根据三者相离、相邻、相容的空间关系,综合分析得出六种类型旅游城镇化类型,进而给出不同类型地区的城镇化发展策略.望通过本研究,对城镇化理论及旅游城镇化健康发展提供一点启示.
  • 摘要:由于发展背景和时代的差异,我国产业空间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服务产业空间作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新常态”背景下的必然发展趋势.本文以沭阳县南部片区为例,从生态、功能、空间和产业等四个方面阐述了服务产业空间的核心内涵,并提出了南部片区规划编制行之有效的方法.
  • 摘要:岭南乡土建筑是中国传统地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州传统村镇民居则是岭南乡土建筑重要的代表之一,其文化符号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而建筑屋顶及山墙形式是传统民居建筑文化特征中最突出的部分.笔者通过文献综述、田野调查、建筑实测等研究方法,总结出广州传统民居建筑的屋顶及山墙形式类型,主要可分为“人字硬山式”、“镬耳硬山式”、“悬山式”等三种,各自在空间上分布具有比较明显的规律,并且同类型在不同地域间也存在一定差异,既反应气候、环境特征对乡土建筑文化特征的影响,也体现了岭南不同民系文化在传统民居建筑屋顶及山墙形式上的烙印.在此基础上,笔者建议通过完善传统民居保护制度、引入传统建筑修缮技术、扩大文物保护范围、推行民居建筑活化计划等策略,达到对广州传统村镇民居文化符号保护和传承的目的.
  • 摘要: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是完善城市空间治理体系的要求,是切实提高城市空间治理能力的有效手段.文章首先梳理城市增长边界的起源、发展、方法及实践,指出存量规划背景下的由“增长边界”到“开发边界”内涵转向机制,并在空间管制分区的基础上构建完善的城市开发边界体系;其次,就开发边界的划定理念及方法转型进行探讨,指出应当在合理预测城市人口规模、统筹增改用地的基础上科学划定城市开发边界;最后,指出新时期应当完善开发边界的保障机制与配套政策,推进城市更新,增强城市开发边界实施性与管控性,促进城市发展转型.
  • 摘要:公益性服务设施用地是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直接受到政府行为控制与调节的一类用地,它的分布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间发性的重大事件均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应当符合城市发展的“底波率”原理.本文通过研究南京市公益性服务设施的建设规律以及其与城市空间发展的互动关系,发现南京市公益性服务设施的建设总体是波动式展开的,具体可以分为伴随型开发模式、引动型开发模式以及突发型开发模式.其用地类型、设施数量、用地面积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均体现出了一定的差异性,并在空间分布上表现出了“圈核式”的不平衡分布的规律.通过总结目前公益性服务设施布局模式的空间效应,希望对城市公益性服务设施建设模式的优化提供支持.
  • 摘要:随着“大城市病”的出现,北京市“摊大饼”式单中心发展模式的弊端也愈发显现.《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提出构建“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试图打破单中心模式.本文通过研究北京市就业空间格局反映城市空间结构的现状与变迁;利用1996年、2001年的基本单位普查数据,2004年、2008年和2013年的经济普查数据,研究就业空间格局的总体变化趋势;重点使用“二经普”数据研究北京市就业空间格局现状,以及使用“五普”、“六普”数据进行就业分布和居住分布的横向比较,得出北京市就业人口的空间分布与变化规律.以其反映出的城市空间结构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得出北京市多中心结构尚未形成,且多中心性在进一步降低的结论.
  • 摘要:鄂尔多斯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在二十一世纪初经历过一段以经济飞速发展、空间快速扩张为特征的超常规发展阶段.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背景的变化,原来重规模速度、轻质量品质的发展路径难以为继.本文在对鄂尔多斯面临的宏观经济形势变化、新常态下城市发展的主要特征和问题解析的基础上,对现行总规的实施路径、调控手段和阶段性目标进行重新审视和谋划,提出从“产城分离”到“产城融合”,从“增量扩张”到“减存并举”,从“结构失衡”到“品质提升”,从“多头管理”到“统筹协调”的四大发展策略,探索从“增量”到“存量与减量”、从“重规模”到“重品质”的规划转型路径,旨在为同类型地区规划转型的理论探索和规划建设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
  • 摘要:从'多规合一'的视角切入,关注城市空间扩展存在的实现矛盾和技术缺陷,通过对现有相关研究的解析,总结'多规合一'存在的三个问题:'多规合一'固有逻辑导致'一次偏差'的继延、缺乏调控方法造成'二次偏差'、目标不明扩大'二次偏差'.针对问题,提出'跳出'多规'看'多规''的全新思维模式,运用PSR模型建立对原规划影响因子的评价体系,通过'评价-修正-反馈'机制,明晰解决问题的方法路径,构建一套完善的城市空间扩展调控策略——规模框定、战略引领、生态文明和边界控制,实现内涵式发展目标.
  • 摘要:2016年各地结合供给侧改革的思路,针对房地产过剩的问题,出台了相关“去库存”的政策来去地产存量.城市用地功能的确定是通过系统规划研究和程序确定的,如果一拥而上的修改调整,不但不能解决地产过剩的库存问题,反而会是饮鸩止渴,导致更严重的过剩、库存、烂尾,甚至影响城市的合理功能配比,造成城市发展失衡.本文以城市土地功能调整中最常见的“商改住”为例,结合公共选择理论中的三种经典理论模型来揭示了盲目“商改住”易导致的合成谬误,并结合昆明商改住中碰到了实际问题,加强商改住监管应从严从紧,城市规划部门应统筹考虑,通过系统的梳理,科学的规划研究,制定合理的配套政策。
  • 摘要:采集上海政府官方微博“上海发布”2014年6月和12月所发布的所有信息进行文本分析,构建城市治理事务的数据库.公众对城市治理事务的关注程度用他们对“上海发布”所发布信息的响应来呈现,并用被转发量来测度.由此辨识出公众对城市事务的关注热点,为城市治理的事务侧重和资源分配更好地贴近民意和回应民需提供决策依据.研究发现:(1)事务内容方面,与休闲活动、城市交通有关的事务最受关注,其次为日常生活类事务,公众对治理政策方面的事务关注较低;(2)事务属性方面,公众最关注的是活动告知性事务、辟谣通知性事务、生活服务性事务,最不关注的是政策发布性事务,但与高考中考、放假、住房、车牌拍卖等相关的政策除外;(3)具体事务方面,公众最关注的是高考中考、休闲活动、健康卫生、天气转换、城市形象亮点、电影电视、美食、交通、车牌拍卖、体育、放假等事务.
  • 摘要:“多规融合”即是国家确定的规划改革方向,也是地方政府在实际管理中的迫切需求,其中城乡规划与国土规划是空间层面两大核心规划.本文选取常州市新北区春江镇作为研究对象,以被撤并镇镇区在用地管理中遇到的问题为切入点,从事权结构、修改机制、管理方式、空间层面对话机制、城市发展阶段等多个方面找寻问题的成因,并尝试从基础数据、规划编制、规划管理三个层面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
  • 摘要:土地整备利益统筹是在深圳进入存量发展阶段之后,针对原农村集体土地存量挖潜过程中所提出的一种新的利益分配模式.通过对于土地整备利益统筹试点项目相关政策和实际情况的分析,可以发现土地整备利益统筹最根本的目标是为城市的发展赢取空间,在此过程中需要统筹解决原农村土地历史遗留问题,通过构建更加合理的利益统筹方式调动股份公司参与整备的积极性.基于这一目的,在土地整备利益统筹试点项目的管理过程中,市区两级政府需要进行权力分配结构的调整,强化市政府的统筹和指导作用,进一步释放区政府的能动性和协调力度,共同推动整备项目实施,并保证城市发展的空间供给.具体而言,需要重点关注协商式工作机制的建立、整村统筹和片区统筹两类试点项目有机结合、丰富利益统筹实现路径和形式,以及妥善涉及利益约束机制.
  • 摘要:从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的困境及其转型与棚户区改造的辩证关系谈起,以资源枯竭型城市枣庄中心域棚户区改造为例,分析了棚户区改造规划管理控制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增强规划审批管理的刚性,严肃查处违法建设,完善规划管理的协调工作机制及完善规划决策和监督机制方面提出了相应对策.
  • 摘要:安徽省作为经济后发地区,区域内经济呈现明显差异,这种差异在县一级更加凸显.基于对皖北三个代表城市的研究,试从中微观研究的发现为着眼点,拓展观察范围,通过必要的数据分析和情景推演,辨析皖北地区的真实状况,进而探讨该地区城镇化特征、趋势与挑战.从而提出皖北地区的城镇化发展,需要充分考虑区域内流动人口影响因素,分析流动人口流向和构成特征,以“异地城镇化”和“就近集中城镇化”为基本形式,重视和发挥中小城市(包括县城)将成为皖北地区城镇人口主要承载地的作用.同时,需要正视区域内发展阶段的差异性,分析其问题和特征提出差别化的政策引导.
  • 摘要:珠三角地区传统的专业镇依托“放水养鱼”的模式充分调动村集体、镇街等发展主体的积极性,推动本地工业化及城镇化发展,但行政管辖的壁垒导致“产业集群与诸侯管治”并存的局面,各专业镇镇无法单独解决经济发展与城镇建设中的问题.进入转型期,城市在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城镇建设等方面亦对各专业镇提出了自上而下的管控要求.改变割据发展的局面,协调自下而上的发展需求与自上而下的管控要求,实现区域协同发展是专业镇集群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总结专业镇集群现时所面临的发展困局,分析专业镇集群在转型期的发展特征及其对规划管理和设施的影响,借鉴国内外统筹发展的经验,探索规划引导专业镇集群实现协同发展的路径,提出“分层规划一片区协同一事权下沉”的规划策略及规划管理措施,以突破行政壁垒,推动专业镇集群实现统筹发展.
  • 摘要:随着全球化、市场化与分权化进程,城市群的发展日益呈现出多中心趋势,位于城市群内两个中心城市中间区位的城市,在双向的“阴影区”效应叠加下往往受到更大的制约,呈现出“城市群阴影区”特征.本文初步揭示了“城市群阴影区”对城市带来的负面效应,总结出国内外位于阴影区城市的一般特征及消减阴影区效应的共性措施,并以江苏省镇江市作为实证研究对象,针对性地提出了“生态立市,谋求高层跃迁”、“区域联动,实现功能提升”、“交通引导,推动空间优化”的发展策略.
  • 摘要:选取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企业数据,从企业组织的角度测度京津冀城市群的网络结构特征.依托京津冀区域金融企业分支机构数量等数据,构建企业网络服务值、企业网络连接通量、连锁连接数等多个指标分析京津冀区域网络结构的网络性、中心性和功能性特征.研究表明,首先,京津冀区域已初步形成基于金融业网络化格局,城市间通过企业流的作用建立了不同程度的网络联系且层次分明;其次,区域中心城市发展差异化明显,北京的金融服务能力和中心性远高于其他城市,作为区域双中心之一的天津,对外辐射能力明显较差,城市群多中心发展趋势仍然有待加强;再次,区域功能极化明显,一半以上的产业功能集中于北京、天津、石家庄,相比之下中小城市的金融产业功能有较大差距.最后,结合京津冀区域的基础,从金融产业层面提出促进京津冀城市群网络协同发展的政策措施.
  • 摘要:深圳作为全国改革开发的前沿城市,在面对有限的资源环境的现状条件下,通过逐步完善的城市更新改造措施,城市空间形象与功能结构都获得改善.而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创意城市建设成为当下如何提高城市竞争力与增添城市活力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与模式,深圳积极探索创意城市建设的路径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简要回顾深圳城市更新的历程和创意城市建设情况,然后从空间、产业和社会三方面,运用波士顿矩阵分析的方式评析深圳产业发展状况,评述深圳在空间与社会方面的发展状况,从而总结出深圳创意城市建设的基础条件.
  • 摘要:探索县域发展转型是新型城镇化的应有之义.都市区化与全球城市区域构建,交通条件的改善和信息技术的提升以及后工业化社会消费经济兴起构成县域发展转型的外在条件,县域自身的区位和发展基础构成内在动力,在内外部条件的共同作用下,东部发达地区县域分化为都市区一体化型、轴线联动型和山区据点型三种模式,并形成了差异化的转型路径.本文以浙江省德清县、三门县和天台县三个典型县域为例,从发展战略、功能组织、空间布局和对外联系四个方面梳理了其转型策略,具有一定的先发借鉴意义.
  • 摘要:城乡建设速度的减缓和城乡发展模式的转变,为都市农业在长春市城郊地区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本文据此提出都市农业是推动长春市城乡发展的新动力,并提出发展都市农业具有“服务都市,改善乡村”的双重意义.本文通过研究分析都市农业与城乡建设、城乡产业融合的耦合关系,分别从空间规划和产业规划两个主要方面提出长春市都市农业的规划策略.在空间规划方面,提出都市农业发展区的划定要充分考虑城市建设时序,根据未来城市建设所能占用到的用地时限,来确定在不同区域发展都市农业的时限,并对应选定适合发展的都市农业类型,据此将长春市主要都市农业发展区划分为城市已建区域、都市农业不宜发展区域、都市农业一般适宜发展区域和都市农业适宜发展区域.此外,根据都市农业在空间上呈“圈层式发展”的特征,提出将长春市都市农业发展区划分为三个圈层.在产业规划方面,提出都市农业通过融合城乡产业形成具有完整产业链的产业集群,并据此提出长春市现代都市农业产业体系.
  • 摘要: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从时空两个维度对山东半岛城市群在全国城市群竞争力格局中地位进行评价.研究表明,2013年山东半岛城市群综合竞争力排第4位,但人均竞争力仅排第10位,整体实力处于第二档次;2005-2013年,综合竞争力排名未变,但经济发展及投资、外资速度趋缓,低于中西部城市群;与三大城市群尚存在较大差距.
  • 摘要:区域空间联系是以区域之间各种要素的相互作用为基础而形成的地区之间的联系,其直接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效率,而空间相互作用是空间中的城市之间、区域之间的相互联系的表现.本文以山东省为例,从多维视角去构建空间相互作用模型对其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发现,当前山东省域呈现出“T”字形轴线的联系格局,且省域内部各片区呈现出差异化的空间联系特征.在此基础上,本文再结合相关文献,对山东省域实际城镇空间关系组织的总体特征进行总结,以期在制定区域发展策略方面提供有效支撑.
  • 摘要:本文基于深圳前海蛇口自贸区的项目实践,试图从自贸区对城市生产、生活方式所产生的影响和变化出发,借鉴国际上类似的自贸区与城市联动发展案例,分析自贸区核心功能外溢的规律,借助自贸区政策红利不断扩大的优势,提出自贸区与城市内外联动的发展趋势,探索自贸区带动的城市中心体系、科技创新网络、商业消费格局、城市治理方式等方面的转型升级要求,使自贸区在政策不断深化创新的同时,城市空间规划更好的与之相匹配,推动自贸区成为所在城市及更大区域的管理服务和生产组织者,并进而带动城市公共事务领域整体系统的改革.最终,以自贸区建设为契机,加强自贸区内外合作和区域一体化进程,构建更加开放的城市空间体系.
  • 摘要:“就业空间”和“居住空间”是城市居民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的直接空间载体,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也直接影响城市的运行质量和效率.作为较高的区域空间发展形态以及全球高新技术产业中心,旧金山湾大都市区在1990-2010年间外部经济环境发生较大波动,其职住空间结构演变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本文利用ArcGIS、Surfer、SPSS等相关软件,对旧金山湾大都市区1999-2010年的就业人口和居住人口分布进行空间表达和相关模型拟合,主要研究结论表明:1990-2010年旧金山湾大都市区就业空间结构呈现先单中心增强、后多中心增强的特征.1990-2010年旧金山湾大都市区整体职住比持续下降,整体就业可达性先减弱后增强.2000年后湾区内建筑业、电子产品制造及其相关行业受经济下行的影响较大,对郊区城市的就业影响显著,而中心城市的科研管理、金融、信息服务业等比重较大,受经济下行影响相对较小.最后本文基于旧金山湾大都市区职住空间结构的外在表现特征与内在影响因素的分析,提出在新常态下提高我国大都市区职住平衡关系的相关建议.
  • 摘要:既有实践和研究对于城市圈发展规划,侧重城市圈一体化、协同化发展,并且追求城市圈各个城市能力的提升,武汉城市圈也有着同样的发展理想.但通过对现有发展情况的评估,武汉城市圈发展至今依然呈现强中心、弱区域的空间格局,城镇之间同质化竞争、功能一体化不足,差异化的对接方向以及倒金字塔的城镇结构.再从武汉城市圈特质去看,武汉城市圈千湖之地、历来是低人口密度、低城镇格局、低经济格局基本决定了其现有的空间分散格局.最后,试图从类似的国外城市圈中寻找规律,分别是空间方面的都市区、城市圈层次划分,阶段方面的核心城市集聚、周边地区集聚、分散布局的扩散规律,以及差异化的关注方向的功能规律.基于此,提出武汉城市圈未来应转变思路,更加关注多层次的空间划定,关注都市区层次的功能一体与设施同城,关注城市圈围绕特定功能的协同发展、围绕功能节点的特色城市培育.
  • 摘要:本文以河北省所辖132个县(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发展背景,剖析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典型特征,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科学评价地区综合竞争力.以此为基础,提出实施分类指导的发展路径,将河北省所辖县(市)划分为提升型、协调型、培育型三种发展类型.综合竞争力位列前20强,且区位优势突出的8个县(市),确定为提升型;与北京协调发展的环首都县(市)和与中心城市构筑1+X的都市区格局县(市),共41个县(市),确定为协调型;综合竞争力偏弱,但具有自身特色的83个县(市),确定为培育型.最后,根据不同的发展类型县(市)分别制定发展策略,以期实现综合竞争力提升,城镇体系结构优化的目的,为建设京津冀世界级城镇群奠定坚实“底座”.
  • 摘要: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和知识时代的大爆炸,高校对区域发展的经济社会影响力逐渐凸显出来,同时在发展模式多元趋势的区域背景下,高校区域融合发展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文章借助了系统学、区域经济学、城市社会学等相关理论,解析了高校与区域融合的关系机制和影响因素.之后通过现场调研了解了武汉东湖高新片区高校与区域的空间布局和土地利用互动需求特征,指出其联动发展效应.为使东湖高校片进一步加强融合互动发展,本文基于调研情况和空间异化问题,提出了构筑科技联姻为纽带的合作、规划设计手段创新和多样化开发方式的革新的实施策略.
  •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市场化、分权化进程不断加快,地方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区域协调成为促进区域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长三角区域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地区,也是我国区域协作领域的创新龙头.当前长三角区城市间的协调合作越发频繁,并呈现出新区域主义的相关特征:首先,协作逐步打破行政区划形成了整体的经济区域;其次,合作的主体更加多元,形成了多层次的合作机制;最后,长三角区域内城市在长期的协作中形成了共同的发展愿景.然而当前的长三角区域发展依然存在着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外资和产业发展布局方面的竞争,对此提出未来的长三角地区区域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最高决策层间的协作合作,同时改变现有的政绩评价体系,建立起以区域整体为对象的综合指标评价体系.
  •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空间发展的进一步区域化,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区域协调机制已相对成熟,而内陆欠发达地区区域协调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路径仍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本文以关天城镇群为例,从行政、经济、空间发展等方面解析推进欠发达地区区域协调机制建设的迫切性,分析其协调机制特征及面临的困境.本文认为,关天城镇群不仅存在与发达地区类似的协调困境,还呈现出与其欠发达特征相匹配的独特性问题,包括区域内外不同发展阶段城市的诉求差异、协调机制建设动力不足、协调平台与手段单一等.本文在发达地区协调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关天城镇群发展特点,从明确协调领域与协调事项、构建分工明晰的协调组织架构、强化协调制度框架与保障机制等方面提出完善策略,以促进关天城镇群的区域协调发展,探索欠发达地区的区域协调路径.
  • 摘要: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服务业比重的不断提升,商务办公功能已成为表征地区生产力水平和区域职能地位的重要方面.而作为承载这一生产性服务活动的重要载体,商务办公空间的发展与演变往往与城市经济、社会、空间的发展密切相关.对于无锡而言,其发达的经济条件和积极的政策引导为商务办公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并不乐观的市场现状也持续影响着城市商务办公空间的演进.因此,本研究通过对无锡市主城区的商务办公建筑进行全面细致的摸底调研,基于ArcGIS的空间分析平台,梳理主城区商务办公空间的演进拓展历程,分析其现状空间分布特征,并得出相应的结论,以期为城市产业转型、空间建设与管理等工作提供基础资料支持和战略决策支撑.
  • 摘要:城市第五立面作为俯瞰视角下城市整体风貌的反映,承载了城市文化和地域特色,是城市面貌和空间形态的立体化展示.城市“第五立面”的营造不仅能形成良好的城市景观,彰显地域特色,还能起到调节城市微气候,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作用,具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山地城市地形的复杂性导致城市第五立面形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城市整体风貌,且相比平原城市,山地城市第五立面更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使得第五立面空间营造对山地城市具有更重要的意义.研究以山城重庆为例,通过对城市第五立面现状进行调研分析,结合区域背景和城市用地条件,探讨山地城市第五立面空间规划的有效策略.
  • 摘要:夏热地区室外空间风热舒适度对于城市生活品质有直接影响,合理的城市设计可有效提升风环境热舒适度.选取广州南沙新区明珠湾起步区横沥商务办公中心前期城市设计方案为案例进行研究,利用数值模拟手段,以两个评价层面(区域整体风热场和不同活动类型场所空间风场)为出发点,对横沥商务办公中心风热舒适度进行评价;结果发现北部下游建筑群内存在较大风影区,办公围合街区人行道上风热舒适度较差.针对现存设计的风热环境问题,从街区风道调整、建筑群高度控制、建筑单体优化三方面调整方案缺陷并模拟验证其有效性,实现城市设计方案实施前可能带来的潜在风热影响评价,为未来城市气候可持续性建设提供辅助决策支持,以全面提升商务街区环境品质、整体优化微气候.
  • 摘要:在解析公共服务设施布点内涵的基础上,分析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布点的现状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基于交通网络模型的公共服务设施布点多情景分析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以实际距离的服务半径作为公共服务设施布点的评价指标;以村庄道路出行频率作为公共服务设施候选点的筛选条件;按公共服务设施配置能力确定公共服务设施布点的多种情景.并以湖北省黄梅县宛大村体育活动场地的布点为例进行实践研究.
  • 摘要:由于手机信令数据记录了每一个用户的日常行为信息,具有海量、实时动态、位置精确等特点,现已成为采集城乡居民时空行为变动的重要数据来源.本文通过对重庆联通手机信令数据的分析,识别居住地、就业地及O-D流,突破了传统交通出行调查数据量小、费力、更新慢等特点.目前,手机信令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职住空间识别方面,而对于识别出来的职住状况与交通运行系统之间的关联,以及出现这种职住状况背后的原因等方面缺乏系统的研究,本文尝试性地在这些方面有所突破.重庆主城区的职住状况总体上较好的,77%的通勤交通发生在组团内,但局部区域职住关系不够平衡、通勤潮汐现象显现等,如中部槽谷的跨江交通呈现常态拥堵,东中西槽谷之间的穿山潮汐现象(特别是在西部槽谷与中部槽谷之间),而至于内环以内区域交通拥堵严重的原因是,和山地城市的交通可替代性差(次支路网毛细血管缺乏,导致几乎所有的组团内短距离出行和组团间长距离出行挤压到主要干道上)、重要交通节点组织不畅有关。规划如何从源头促进产城融合与职住平衡,特别是出现了问题的组团,出台相应的规划管理策略。
  • 摘要:传统城市规划编制模式中存在着信息共享弱、协同工作差、智能化水平低、公众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已无法满足现代城市规划的转型要求.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城市规划需要在工作模式、技术手段与组织方法等进行信息化创新与变革.本文与深圳为例,探索城市规划编制与“互联网+”的结合,分析规划编制在线模式内涵与主要特点,提出规划编制在线平台的四大建设内容,即基于“大数据”的规划编制信息云平台、规划编制在线协同工作平台、面向“智慧规划”辅助决策支持平台、多维度公众参与云平台,并提出平台的总体设计方案.
  • 摘要:2014年,众创空间的蓬勃发展开启了创新时代,同时也对城市用地内涵与分类产生了冲击.多样化的需求、节约用地的要求使得混合用地将成为未来的趋势.在具有一定规模的众创空间聚集的情况下,新的用地类型——“众创用地”应运而生.“众创用地”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必要性,它要求可调整的指标体系与混合化用地功能.本文将从北京市中关村创业大街实例入手,分析众创空间与城市用地分类的冲突,以此来证明“众创用地”必要性.除此以外,服务半径的确定与评价方式需要更新,本文提出应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灵活调整服务半径,并采取以大数据——POI数据为基础的科学方法对其进行评价.
  • 摘要:文章以北京旧城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历史地图的矢量化处理,根据北京市城市工业用地65年间的发展情况进行专门研究.通过对1949年、1980年、1991年、2003年、2014年等五张北京旧城功能与用地区划图纸及其他规划图纸展开深入分析,将数据抽象处理为直观成果,以探索历史变迁背后的变化.文末,笔者对工业用地在城中变化的规律及动因展开讨论,认为国家工业运动的推行和消隐是这个时期工业用地急速扩张的根本动力,这也是北京市从封建王朝的帝都转变为近现代城市的城市化进程中,并不可少的工业化补课.同时笔者对未来其发展趋势做出了判断,认为将来的大型工业区域将淡出旧城,优质的商业服务业设施会占用原有的工业用地.笔者也对北京旧城的未来规划提出了建议和展望.
  • 摘要:街区的活力及文化多样性是城市独特魅力之所在,也是当代城市规划者所提倡社区融合、多元参与的理想.然而,街区活力多样性在学术界较少有具象化的定义:是否有可量化的指标以定义社区的活力多样?是哪些因素促进了街区活力多样性的形成?这些具有活力多样性的社区与其他社区的区别在哪里?本文作者在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大数据分析方法对纽约曼哈顿区日本料理餐厅及时尚商店进行空间分布分析,尝试找出该地区具有活力多样性的街区,同时通过与区内类似的街区的社会及物质空间进行对比研究,提出设置多元化、开放的公共设施以及小街区、高密度的空间构造的规划建议,以提高城市社区活力多样性.
  • 摘要:城市发展造就了越来越多的大城市、城市群,城市本身也越来越复杂.规划学科必须采用新手段,借助定量分析,把握城市发展实质.大数据时代来临了,手机信令数据分析在城市规划、交通分析、城市运营管理应用中崭露头角.也是广大规划工作者追求定量分析、返璞归真的时代来临了.
  • 摘要:现代城市的发展使得商业中心职能愈发多元,如今已然成为集餐饮、购物、文化、娱乐、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空间.作为城市居民重要的活动场所,对商业空间布局和商业中心服务效能进行评价有着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本文运用大众点评网(南京站)各类商户的点评数据,首先通过建立分类型商业设施口碑热度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各类商业设施的口碑综合得分和热度值,对南京商业空间分布格局进行评价.其次,从商业设施的多样性和口碑热度两个方面对南京市商业中心的体验度进行评价,并将其结果与南京市域商业中心体系规划定位进行对比分析,以此验证南京市总体规划关于商业中心体系规划的内容是否落实,并提出相关建议.
  • 摘要:针对以往城市土地开发强度研究存在片面性、整体缺乏体系指导的问题,本文从试图在密度分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土地开发强度研究对城市土地开发强度研究方法进行梳理,并建立可定量的研究模型,从科学的角度,提出城市土地开发强度特别是旧城改造的土地开发强度研究方法,对目前国内城市土地开发强度研究方法进行有益的思考和探索.
  • 摘要:研究试图从“乡村建设主体”这一视角来思考“美丽乡村”建设中的问题.本文以江宁美丽乡村建设实践为例,分析大都市近郊地区的乡村建设和复兴模式.本文首先回顾了江宁三代“美丽乡村”的建设历程,从“主体变迁”的视角重点分析了各个建设阶段的乡村其建设模式和治理机制.研究总结江宁三代美丽乡村在建设过程中的主体演变规律,即建设主体从单一走向多元,从“政府主导”走向“多样综合”的过程,并剖析其对近乡村复兴的启示和意义.
  • 摘要:本文以“坚持农民主体地位”的农村发展观为指导,探讨以农民主导乡村旅游建设为原则,保护农村生态基底为基础,农村产业深度融合为策略,增进农民福祉为落脚点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2016年的农业新政强调了“农民主体地位”和“农民福祉”的重要导向,提出了“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发展要求.坚持“农民主体地位”是保护农民利益的应有之义,也意味着农民是农业旅游发展的内生动力;蓬勃发展的农业与美好和谐的农村环境是“农民福祉”的重要载体,而深度的产业融合是新时代下推动农业现代化和激发农村活力重生的有效途径,不仅限于浅层次的业态叠加,还要实现总体经济价值链的提升,以及城市与农村文化的交融和渗透.本文以福建省晋江市龙湖镇田野风光休闲农业园规划为例,探讨了当前形势下休闲农业园的理性发展模式,包括:保护农村生态基底;建立深度融合的现代化农业产业集群,扩大经济价值链;活态传承传统农耕和民俗文化;建立保障农民主体地位的有效机制等.该发展模式旨在实现农业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并使农民成为发展成果的最大受体.
  • 摘要:乡村是人类生存繁衍的一种聚落形式,是农耕文明的沉淀和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承载着丰富的自然生态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在新型城镇下进程的推进中,传统乡村正在遭受各类建设发开性、旅游性的破坏,丧失了原本的活力性、文脉传承和乡土特色建筑风貌.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路径,而美丽乡村建设是推动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力量之一,因此,重塑乡村面貌,打造具有特色型美丽乡村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本文以浙江省开化县田畈村1为例,首先,探索“五态共融”规划理念在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理论层面中的应用,即集“生态优村”、“业态兴村”、“形态美村”、“文态活村”和“熵态链村”的五位一体化体系.同时,将规划理念落实在具体的规划设计层面,以小美农业+生态渔业激活“业态”;以空间肌理梳理和节点设计美化“形态”;以适老型服务配套、村居和环境设计突显“文态”;以空间管制区划分优化“生态”;利用大区域范围内村镇体系的农务“电熵”网络平台构建来链接“熵态”,以创新理念与实践相结合来建设浙江省“五态共融”型的省级美丽宜居村庄试点,并希望能以此来探索省内乃至全国的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方式与实践新路径.
  • 摘要:当前,中国乡村面貌在乡村空间形态、农业发展形式、村民生活条件上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然村庄的锐减、传统村庄的衰落、村庄空心化等一系列问题引发了乡村复活的构想.新时期协作经济趋势以及“多重身份”阶级人群的产生为乡村复活提供了有利的契机.乡村复活也并非盲目的全部保留,是基于特色地理环境下的集中聚落、有一定基础设施、具有丰富传统文化特色的村庄,以及其他具有现实存在意义的村庄.主要包括相对集中的空心村、传统型村庄、“钟摆型”村庄、特殊位置孤立型村庄四大对象类型.由此,文章详细构建了复活策略框架,在多方协作的基础上,明确了复活的目标与定位,延伸了相应复活功能,以期实现乡村生态价值、乡村家园精神、人文关怀的体现等多种新型要素的输出.
  • 摘要:在我国城镇化进程持续推进的背景下,乡村的收缩是社会变迁的必然结果.本文首先从乡村收缩的角度入手,对其产生的原因、现状以及发展趋势进行总结,然后从“精明收缩”理论的视角出发分析其与我国现阶段乡村规划的契合性,最后从多个角度探讨了“精明收缩”理论导向下乡村规划的相关策略,以期引导乡村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 摘要:本文以《青岛市农村新型社区发展规划(2015-2030年)》为例,提出服务融合、组织融合、居住融合、产业融合、经济融合、文化融合的农村社区发展策略.通过“六个融合”策略,强化措施保障,逐步开展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打造由社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经济、政治、文化、生活建设等组成的有机整体,实现农村社区可持续发展.
  • 摘要:村庄绿化是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途径,宅旁和庭院作为村民住宅的私有空间以及村庄的重要空间单元,其绿化不仅重要,且具有一定特殊性.在绿色村庄建设开展的背景下,本文以村庄宅旁和庭院绿化为研究内容,通过调研分析,总结造成宅旁和庭院绿化方式与水平差异的影响因素,发现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其成因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未来建设目标与建议.
  • 摘要:由于平潭千年的发展以及海岛独立的空间特性,保留了独具特色的村落风貌和众多的石头厝建筑.目前,平潭正处于快速的城镇化时期,许多具有历史传承意义的村落及建筑保护面临危机,传统的乡村脉络有可能消失殆尽.当原始的村落风貌面临快速的城镇建设,如何保护和利用村庄传统风貌,使其成为彰显平潭气质的重要风景,是本次研究的关键.本次研究通过对平潭村庄石头厝建筑风貌、自然景观以及海岛文化景观的综合价值评估,将村庄进行分为三类,包括历史风貌型、风貌混合型和一般风貌型.对于历史风貌型这类风貌最突出的村庄,提出了强制性控制内容与引导内容相结合、保护与利用相结合、建设实施与规划管理相结合的建设路径,对接实验区对于这类村庄的管理.
  • 摘要:开化县作为国家公园试点和国家主体功能区试点,力求实现全域景区化、景区公园化和生态经济化,从而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而开化县山多地少,农村用地广袤,村庄旅游发展基础较好.在此背景下,本文以3A景点村桃溪组团为例,研究探讨如何挖掘村庄特色,将自然环境与文化传承进行结合.同时遵循以村民致富为蓝图,以经济为宗旨,以实用为原则等理念对村庄观光与体验式休闲产品进行设计,寻求村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富民之路,对村庄特色保护和乡村发展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 摘要:如今乡村人口流失严重、“两栖”现象普遍、价值迷失、产业凋敝、教育落后、空心化、老龄化严重、乡村发展“千村一面”.社区营造较好地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兼顾营造乡村社区共同意识、改善设施、美化景观、振兴产业、发展经济等多方面.从提升乡村活力角度看担任着重要的角色,笔者借鉴了日本古川町社区营造及山西永济蒲韩乡村社区思想,通过对南湾村发展社区营造摸索探究社区营造如何提升乡村活力,希望为后期从事乡村规划、乡村建设提供研究素材.首先应该集合各种社会力量与资源,通过乡村社区中人的动员和行动,从乡村社区生活出发,完成自组织、自治理和自发展。村民自发组织小团体,自我治理并解决诸多社区问题,又能融入大集体并在其中和谐共存,发展并提升村民的多种能力。培养村民的参与感和使命感;更深层次的目的是挖掘村民自我价值,增加村民信心和社区自组织的权利,改善乡村环境,并促成其自我价值的实现,形成乡村社区自治,建立永续发展的活力乡村。
  • 摘要:以西安市长安区祥峪口村为案例区,通过对游客和村民的问卷调查与访谈,从游客与村民对乡村的意象地图入手,分析承载乡愁记忆的乡村社区的空间结构与功能分区认知的特征.从乡愁的文化心理本质出发,运用乡村社区治理相关理论,借鉴国内外乡村社区治理的经验与方法,探讨基于乡愁记忆的乡村社区的治理方法与优化路径.研究认为: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村社区建设可融入乡愁记忆要素,注重乡愁记忆要素的情感性、社会性、物质性,注重承载空间的集体记忆,注重呈组团状乡村社区布局的整体性.
  • 摘要:从2012年评选第一批传统村落工作以来,尽管经过了数年的努力,但传统村落仍是新事物.传统村落规划还存在问题,急需针对现有的规划策略进行反思并改进.笔者借由参与创新村庄规划传统村落规划试点,北京市房山区南窖乡南窖村的保护发展规划工作,对传统村落规划策略分享几点实践中的见解.针对建设用地指标盲目减量、产业发展同质化、原住民协同规划意识模糊和规划成果死板、不与实施对接的问题.提出制定差别化用地策略、产业规划特色化,原住民参与规划编制,大胆创新鼓励实施的规划策略.希望能为第四批以及以后的传统村落规划工作提供新的思路.
  • 摘要:川西林盘是农业社会的产物,是成都平原独有的聚居模式,是人与自然和谐融合的典范.在城乡统筹的背景下,传统乡村聚落正在大量消失,成都市提出了“小组生微”新村建设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着问题.本文依据2012年郫县花园镇筒春村村庄规划,基于2005年和2015年共两年Google earth遥感卫星影像以及郫县国土局下载的2012年1∶5万郫县土地利用现状图,以2015年7-12月野外调查成果为辅助数据,运用arcgis分析筒春村格局演变,结合25户村户及周边还未改建村落村民的调研数据进行分析,汲取“小组生微”模式优点,探索乡村建设发展途径.最后提出对乡村建设发展规划的一些启示:规划强调功能复合、突出产业支撑、延续乡村地域特色以及加强后期管理.
  • 摘要:乡村公共空间作为村民日常交往的媒介,是乡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村落文脉传承和村民精神寄托的关键所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首先对乡村公共空间的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研究了城镇化背景下村民生活方式的变迁,及由生活方式变迁带来的乡村公共空间需求的变迁.论述了顺应生活方式变迁的乡村公共空间规划原则,并以经历过新农村规划的桂坝村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其新农村建设过程对乡村公共空间建设的忽视,最后基于桂坝村美丽乡村规划实践,提出了顺应生活方式变迁的乡村公共空间规划策略.对乡村建设如何顺应村民生活方式变迁,规划更适宜的乡村公共空间有较强的指导性意义.
  • 摘要: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十二年聚焦“三农”,表明了村庄是我国发展的重中之重,村庄的发展是当下重要任务,然而,村庄贫困仍旧是现状大多数村庄的共有难题.解决贫困的首要路径是实现村庄产业的发展,从现阶段村庄规划编制中产业发展规划存在的问题入手,借鉴城市产业发展的相关理念,结合村庄现状产业发展存在的客观条件与问题,提出一定地域范围内,多各村庄主体合作实现群体产业共同发展的区域协同理念,并在区域协同发展理念下,对现有村庄规划中产业发展规划存在问题进行思考与解决.最后通过临洮县洮阳镇沿洮村庄带产业发展规划,阐述了区域协同理念下产业发展规划实践中的具体产业发展策略,指出村庄产业发展规划应在区域协同理念下进行实践与实施.
  • 摘要:乡村旅游能有效地促进我国农村社会和经济的良性发展,区域型乡村旅游更是如此.区域型乡村旅游由于涉及多元主体,区域协调,以及消费空间和生产生活空间高度融合等问题,运营模式的选择是乡村旅游区域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本文主要探讨区域型乡村旅游的整体运营模式问题.通过对四个国内外区域型乡村风情旅游地的运营模式进行研究,提出由“政府监督引导,企业主导整体运营”是当前区域型乡村旅游运营的理想模式.并通过在珠海斗门乡村风情带运营模式框架设计和实践,探讨了整体运营的多方面内容,为我国区域型乡村旅游的运营提供一个可借鉴的经验.
  • 摘要:西柏坡是全国五大革命圣地之一,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乡村田园风光,旅游资源丰富.然而在西柏坡地区红色旅游一枝独秀,周边村庄并没有在旅游的带动下得到发展,地方产业经济依旧十分落后.面对这种“灯下黑”的现象,西柏坡地区亟须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全面发展旅游业.西柏坡片区美丽乡村建设以“旅游+”为核心理念,探讨了“旅游+美丽乡村”的一般实现路径.规划首先梳理区域内红、黄、绿、蓝资源,在此基础上对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线路、旅游营销、旅游运营等相关要素进行整合,然后对红、黄、绿、蓝四大核心旅游资源进行全方位提升,最终形成以红色旅游为核心,乡村旅游为依托,绿色生态环境为背景的旅游体系,实现该区域从内部活力到外部形象、从乡村建设到产业发展的全面提升.
  •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根植于民族土壤的活态文化,它的成长、变化、凝聚是人类历史生活的凭证.我国广袤乡村留存有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以村庄为载体,记载并传承着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印记.而今在城市进化和快速发展中,村庄建设较为盲目,乡村文化丢失严重,直接破坏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环境,显然不利于民族文化的延续.如何将乡村文化特色优势与乡村发展建设结合,协调农村建设与文化保护的关系,是本文研究的初衷.太极拳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家沟是陈氏太极拳的发源地,笔者以陈家沟村庄规划的实践为例,研究陈家沟村庄建设与非物质文化的影响关系,分析其达到共鸣的途径,提出“建设中的文化保护、保护中的产业升级”,以求实现非物质文化保护与新农村建设的相互促进、和谐共生之道.
  • 摘要:闽南地区因地理位置优势,海外移民较多,现存较多海外华侨联系密切的村落.这些侨乡古村落的社会结构、民众信仰仍保持着鲜明的闽南地域特征,乡村景观与建筑风貌则较多受到华侨所在地的风格影响,形成了独特的侨乡文化景观.近年来,随着老一代华侨的老去,回故乡建设私宅的现象减少,曾经繁荣的侨乡文化逐渐式微.本文以晋江梧林古村落为例,研究在“侨乡文化”的背景与视角下,“侨乡文化”与侨村发展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结合闽南地区侨乡文化的特色,对侨乡村落进行有针对性的保护和整治建立相应的保护与发展体系,提出切实可行的保护发展策略.
  • 摘要:当前苏南地区经济面临增速换挡、产能过剩、外部环境低迷等阶段性问题,依靠城镇建设与工业项目带动拆迁的既有城镇化模式基本陷入停滞,探索“以人为本”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路径,既是苏南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课题,也是苏南小城镇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契机.本调查以无锡市锡山区为典型样本,采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统计数据与调查表格相结合、现场踏勘访谈与问卷数据分析相结合等多种方式,重点分析乡村人口的职住结构、年龄结构和人口流动性等特征,反映苏南农民真实的城镇化意愿,并从流动性即为城镇化生命力、城镇化“空间转移”向“属性转换”演变、苏南小城镇的城镇化想象力三方面浅谈“以人为本”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方向.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