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工业技术>2017年北部湾冶金高峰论坛
2017年北部湾冶金高峰论坛

2017年北部湾冶金高峰论坛

  • 召开年:2017
  • 召开地:广西北海
  • 出版时间: 2017-05-16

主办单位: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冶金交流杂志社

会议文集:2017年北部湾冶金高峰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湛江钢铁1号高炉2015年9月25日点火投产,2号高炉2016年7月15日点火投产。湛江炼铁在传承宝钢股份炼铁厂大型高炉操作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湛江钢铁高炉自身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以及全厂的物流特点(原料场储存能力相对小)、原燃料资源等因素,积极探索高炉操作制度,保证了2座高炉投产后的炉况持续稳定顺行,利用系数、喷煤比等多项操作指标快速提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高炉配置完善的环境除尘系统、均压煤气回收系统,可以保护环境、降低噪音、回收能源。
  • 摘要:广西锡铟锑冶炼产业产量与探明的锡铟锑资源储量相比,产量和比例都明显偏低,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锡市场经济走“L型”,锡价呈“箱型”振荡;铟行业正酝酿厚积薄发,价格低迷和环保严控,精铟“地板”产量显现,进出口贸易活跃提升,净出口大幅增加,价格趋涨;锑市场产量呈下降态势,锑价总体呈现震荡回升。应着力在产业布局、结构优化、技术指标、质量效益上下大功夫,增强内生动力,夯实发展基础,带动广西锡铟锑的快速发展,努力走出一条产业结构合理、人才储备充足、技术效益领先的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
  • 摘要:对比分析钒钛烧结矿和普通烧结矿面绘制三维重建图,并直观上观察两种烧结矿各矿相分布及含量,发现有明显差异,与传统二维分析方法相比,三维重建图更能全面地反映烧结矿中真实存在的矿相形貌。钒钛烧结矿中钛赤铁矿含量高,多以骸晶状菱形存在,钛磁铁矿主要呈颗粒状,铁酸钙晶粒细小,连接性较弱,多与硅酸盐和钛磁铁矿胶结在一起形成交织熔蚀结构,气孔大小不一,分布不均匀,大气孔较多。普通烧结矿中赤铁矿含量较少,且多为颗粒状,主要矿相为磁铁矿和铁酸钙,铁酸钙主要以针状和树枝状形态存在,分布较多,纵横交错,与自形晶板块状磁铁矿形成大量交织熔蚀结构,同样地,少量硅酸盐附着在铁酸钙上,气孔多为小气孔,分布均匀,连通性较好。钒钛烧结矿中矿相的显微硬度由高到低依次是:钙钛矿-钛赤铁矿-铁酸钙-交织熔蚀结构-钛磁铁矿-硅酸盐。普通烧结矿中矿相的显微硬度由高到低依次是:赤铁矿-铁酸钙-交织熔蚀结构-磁铁矿-硅酸盐。其中,钒钛烧结矿各矿相总体显微硬度要比普通烧结矿高,但钒钛烧结矿的断裂韧性总体比普通烧结矿差。
  • 摘要:广西铁合金有限责任公司2014年前存在战略管理缺陷、“大而不强”、管理思路和管理方式缺乏创新、生产效率低、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革滞后、企业负债较高等问题。2015年,广铁公司新领导班子坚持问题导向、服务发展大局、立足自身实际、注重创新实效等原则,围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推进管理创新的第三次创业,采取了强化战略思维、组织结构“扁平化”、实施技术创新、加强资金管控、传承国企精神、创新企业文化等措施。经过实践,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
  • 摘要:对2016年废钢铁、冶金渣资源利用情况进行总结,预测了“十三五”废钢铁、冶金渣产业的前景;指出2017年协会应加快废钢铁加工配送工业化体系建设,尽快实现社会废钢铁资源的回收、拆解、加工、配送、利用一体化,为钢铁企业多用废钢,节能减排搭建绿色通道;加大冶金渣(转炉钢渣)和其它固体废弃物的深度处理,高效利用,减少污染,力争零排放;配合工信部继续搞好废钢铁加工行业准入,不断加强和完善行业监管和行业自律,迎接废钢铁产业重大转折期到来。
  • 摘要:介绍了国产有色金属火法冶炼用吊挂式、座地分体式、座地一体式的开堵口机。指出在有色火法炉前,烟气袭人,因此减少人力投入是未来的大趋势。国内设备厂家与设计院进行结合,提升我国有色冶炼技术工艺水平,将可靠实用的设备用于有色炉前,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实现开堵设备的小型化、遥控化、自动化。未来的有色炉前作业必将实现炉前无人、画面监控、远程值守的终极目标。
  • 摘要:陕西龙门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现有1800m3炼铁高炉3座,2012-2014年,由于对铜冷却壁的维护和水系统的管理经验不足,3#、4#高炉铜冷却壁水管损坏13根,严重威胁着炉缸的生产安全。2015年运用综合管理技术,通过采取增加高炉本体监测点、定期压浆、水质净化、增加高炉热流分析系统、优化日常操作等措施,自2015年9月后,龙钢3#、4#、5#炉冷却壁没有再发生损坏,3#、4#炉修复的冷却壁运转基本正常,目前各炉碳砖温度保持稳定,炉皮温度控制60℃以内,炉缸中心温度稳定在550℃以内,3#炉缸侧壁温度稳定在510℃以内,炉缸炉底侵蚀情况得到有效遏制。指出高炉本体适时监控和控制炉缸中心、圆周温度稳定,操作制度和控制标准的优化,是高炉长寿的基础;冷却壁在线修复和后期维护、监控是高炉指标稳定和提升的主要保障。冷却系统的管理必须从冷却制度的规范做起,把冷却制度做为高炉安全生产的重要工作来抓。
  • 摘要:2号高炉是柳钢自己设计的大型高炉,年产生铁230万t,目前运行正常,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在进步。采用球式热风炉,采用单烧高炉煤气情况下,风温达1200℃以上。煤气处理系统的净煤气反吹布袋清灰工艺代替N2反吹,除尘效果长期<1mg/m3,为TRT透平机运行奠定了基础。改进型因巴渣处理系统,采用气力提升技术,很好地解决了细渣处理难题,实现了环保清洁生产。TRT透平机两端采用蜂窝密封技术,降低了消耗,同时有利于机体稳定运行。
  • 摘要:介绍了我国不锈钢产业和铁合金产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提出做好不锈钢产业的发展规划,优化不锈钢的品种结构。推广和应用新工艺新设备。铁合金产业要制定铬系、锰系、镍系等合金的发展目标,并合理安排布局,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开发金属锰、金属镍新品种,以尽量满足不锈钢产业的需要。建议鼓励不锈钢与铁合金企业联合重组,上下游深入合作,地区强强联合或者异地同步建设改造。实现地区合作或者统一产业园布局。加快实施海外矿业资源开发战略;加快淘汰不锈钢与铁合金的落后产能。总之,在国家“一带一路”政策下,不锈钢产业与铁合金产业协同创新发展是市场发展的需要。通过协同创新发展,不锈钢与铁合金产业必将迈上新的台阶!
  • 摘要:内蒙古鄂尔多斯电力冶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鄂尔多斯集团棋盘井工业园区)隶属于鄂尔多斯集团,是内蒙古自治区循环经济示范企业。是一个集煤炭产业、电力产业、冶金产业以及化工产业等于一体的大型企业。通过构建起多个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了资源转换最大化和经济效益最大化;初步实现了资源综合利用,变废为宝,环保节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三废的排放量;实现了产业装备水平高起点、集群化、大规模、高科技,在国内同行业具有示范作用。
  • 摘要:随着我国钢铁工业近十多年的迅猛发展,烧结技术也走过了从落后到先进的嬗变之路,从基础理论研究、工艺方案设计、核心装备开发、大型化工程应用都已经跃居世界前列。特大型烧结机通过采取厚料层大型化烧结、高效液密封环冷机、系统能源循环高效利用以及智能控制技术,实现烧结过程中的节能环保。通过采用直联炉罩式余热锅炉和活性炭多污染物协同治理技术,实现烧结末端治理中的节能环保。
  • 摘要:随着镍铁产量快速增加,低品位红土镍矿生产镍铁成为趋势;但红土镍矿结构复杂,难以处理,火法工艺是处理红土镍矿的主要工艺之一。针对褐铁矿型红土镍矿,产率低,烧结矿强度差,固体燃耗高的缺点,通过延长点火时间,增加铺底料,调节碱度,加压烧结,热风烧结和增加保温等措施显著提高其烧结性能。针对红土镍矿还原-熔分工艺,开展了红土镍矿预先还原-磁选富集,提高金属品位,减少电炉渣量,降低电炉熔炼负荷,节约能耗;开发了褐铁矿型红土镍矿—压块—预还原—熔分工艺,能够很好应用于Tecnored炉型,产品镍品位高达12%,回收率85%以上,拓宽了预还原—熔分工艺的原料来源。针对红土镍矿直接还原-磁选工艺,开发出了高效的复合添加剂,提出了优化配矿新方案,利用预热等手段实现镍的选择性还原,强化晶粒长大,从而提高镍品位和回收率。火法处理红土镍矿获得高品位镍铁仍然是现阶段主要手段,其中直接还原流程短、能耗低、环境友好、原料适应性强等特点,将成为红土镍矿制备高镍铁的主要工艺。目前,已有回转窑,结圈严重、作业率低、成本居高不下、单位生产能力低,通过加强回转窑热工制度(温度及分布、一次风、二次风分配及窑头窑尾密封)的控制,改善耐火材料和提高炉料强度等措施改善。
  • 摘要:广西高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国有控股的有色金属采选企业。开发了尾砂及废石无害化处置,采矿废水深度处理,采掘机械化工艺转型升级,千米竖井替代多级斜井提升改造,深井通风系统高效节能改造,深井分区移动式供风系统改造,开采装备机械化、自动化,高度自动化、清洁化选厂建设等绿色开采工艺。基于先进的数字信息技术,通过相关系统平台,将人员、事务、流程、设备、应急处置等,全部纳入该应用平台,结合三维模型技术,实现对整个矿山生产运行的过程、安全管理的过程进行全方位、透明化的管理。
  • 摘要:介绍了微细粒级锡钨选矿常采用的浮选法、重选法、浸出法、焙烧、选择性絮凝、选冶联合等选矿工艺及设备。指出选矿用离心机应采用物料分散的卧式,改进筒体形状,实现给水、给料、排料的自动调节,可以进行完全的连续作业。
  • 摘要:为了实现钒钛磁铁矿资源合理利用,河钢承钢从提高入炉原料质量和提高钒钛矿冶炼技术两方面出发,不断探索和研究钒钛矿冶炼新技术和新工艺,实现高炉生产的稳定顺行和高产低耗。未来应优化高炉富氧系统改造,提高富氧率至5%以上,目标煤比达到年平均160kg/t。
  • 摘要:自1998年7月考察乌克兰帕布什镍铁厂开始,笔者和同事们合作,完成了多条RKEF工艺镍铁生产线的设计,有些体会。从原料供应系统、入窑料的条件、焙烧窑的参数控制、焙烧料的还原性、矿热炉设计参数的确定、炉体尺寸的确定、矿热炉炉衬材质及寿命、降低矿热炉冶炼电耗、降低矿热炉冶炼电耗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指出未来应向着炉子的大型化,镍铁水的精炼,开发工艺控制软件等方面发展。
  • 摘要:近年来,钢铁市场持续低迷,尤其2015年是酒钢公司最为艰难的一年,为了提高酒钢的市场竞争力,炼铁厂作为"枢纽"单位,承担起了降本的重要责任,在全厂职工的努力及上下道工序的配合之下,采取了开发周边资源、提高烟煤配比、小粒级烧结矿利用、干熄焦除尘灰喷吹等一系列降本措施,实现了2015年、2016年生铁成本持续降低,生铁成本从2014年的1760.6元/吨降低至1323.2元/吨,为2016年酒钢公司扭亏为盈做出了突出贡献.酒钢炼铁未来应做好党建工作,实现数字化炼铁,以降本增效,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设备保障能力以及节能降耗。
  • 摘要:太钢通过建立绿色发展战略,累计投资130多亿元,建成完整的固态、液态、气态循环经济产业链。采用烧结机烟气多种污染物协同处理、焦炉煤气脱硫制酸酸再生工程钢渣资源化铬铁渣综合回收冶金除尘灰资源化利用高炉冲渣水余热回收等环保创新工程,实现节能减排,取得了良好的环保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 摘要:PT Sebuku Iron Lateritic Ores(PT SILO)是一家印尼民营铁矿,由三林集团控股.公司在五年前建设了两条用于干燥褐铁矿的干燥窑,由于市场的变化,项目无法实施,故决定将它改造为直接还原镍铁的生产线。公司计划于2019年底建成第三条窑生产线及2*10MW发电机组,2020年底前形成四条窑生产线。由于矿山以低镍铁矿为主,将继续探索建设耐蚀钢生产线的发展规划。
  • 摘要:日照钢铁于2003年3月31日开工建设,9月28日第一座高炉竣工投产,目前有16座高炉,高炉炉容在450m3~1080m3,具备年产1700万吨生铁的能力.对炉料结构与燃料质量进行分析,对高炉燃料比、高炉入炉焦比和煤比等技术指标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从薄壁炉型成功应用、低硅冶炼技术、大富氧经济煤比冶炼技术、有害元素控制和定期排碱技术、提高烧结矿实物质量攻关、焦炭烘干技术、出铁组织优化与量化管理等方面分析了日钢铁炼铁的技术进步。
  • 摘要:通过在同一厂家不同结构高炉的使用比较,相同条件下采用碳复合砖内衬结构的高炉显现出明显的长寿性和炉缸安全性。碳复合砖结构炉缸传热体系稳定,热量传输通畅,很好地发挥了冷却系统的作用;实际使用表明:碳复合砖能够有效防止冷却设备漏水、高碱锌负荷对传热体系造成的影响,保持结构完整,有效提高炉缸的安全性和长寿性。
  • 摘要:八钢在COREX的基础上结合高炉炼铁原理和成熟技术进行大量优化改造,并命名为欧冶炉。欧冶炉增加槽下筛分设备,首次采用干法除尘,充分利用煤气资源,采用汽动制氧,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由于欧冶炉的设备复杂程度和工艺操作难度均比高炉高,八钢欧冶炉在生产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最终形成八钢欧冶炉稳定运行操作、管理技术标准体系。
  • 摘要:新常态下高炉炼铁应遵循低碳,低能耗,低成本原则组织生产。高炉炼铁原燃料的质量决定着高炉能否稳定顺行,因此,精料始终是高炉炼铁的重要议题。通过对铁矿粉烧结经济价值的评价,确定烧结原料配比。科学和正确的提高高炉生产效率要转变观念,利用高炉与冶炼条件相适应的炉腹煤气量、炉腹煤气量指数和炉缸面积利用系数等指标评估高炉生产效率。此外,应注重对高炉的维护,尤其是高炉中部的炉身下部,炉腰炉腹部位和高炉下部炉缸侧壁部位的维护,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 摘要:介绍了铅精矿熔炼技术发展主要历程,分析了梧冶公司铅精矿熔炼技术与装备现状、与先进水平的差距,通过技术改造,年节能16608吨标准煤,加工成本约下降220元/吨铅产品。梧冶公司拥有优秀的技术人才队伍和管理经验,为梧冶公司的技术发展提供支撑。通过技术改进降低生产成本,提升公司的生存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