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工业技术>化学工业>2002年辽宁省生物技术新兴产业发展与策划论坛
2002年辽宁省生物技术新兴产业发展与策划论坛

2002年辽宁省生物技术新兴产业发展与策划论坛

  • 召开年:2002
  • 召开地:沈阳
  • 出版时间: 2002-08

主办单位: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辽宁省生物技术学会

会议文集:辽宁省生物技术新兴产业发展与策划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2001年2月12日,包括中国科学家在内的6国科学家联合公布人类基因组全部DNA序列的初步测序结果,紧接着人类基因组又在各国同时宣布:"蛋白质组的研究将是生命科学领域继人类基因组之后最重要、最前沿的战略课题",生命科学进入了"蛋白质组学"新时代,是生物技术时代的第二个里程碑,由于生命活动的真正执行者是蛋白质,蛋白质组比基因组在生命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更为直接,更加复杂,更加接近于产业化开发应用.生物技术的重大成果及其应用,标志着人类进入了"生物经济时代",它将深刻影响农业、医药、食品、饲料、环境、能源、信息、设备制造等产业的发展. 我国已经加入WTO,专家们预料我国农业将受到严峻挑战,因此发展高科技农业产业是当务之急.我国在当前形势下如何应对,本文提出思考。
  • 摘要:纳米技术(Nano scale technology)自80年代初西方国家的科学家们意识到该技术的来临,并着手研究,预期纳米材料的发展可能给物理、化学、材料、生物、医药等学科的研究带来新的机遇.自1990年在美国召开了纳米技术第一届国际学术会以来,各国多次举行纳米技术国际研讨会,纳米技术即将成为21世纪前20年的主导技术.许多国家包括我国均将纳米研究列入国家重点发展领域. 纳米技术是一门在0.1~100nm空间尺度内操纵原子和分子,对材料进行加工,制备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或对某物质进行研究,掌握其原子和分子的运动规律和特征的崭新高技术学科.它涉及面广,不仅涵盖了纳米电子学、纳米材料学、纳米生物学、纳米显微学和纳米机械加工技术,同时是多学科交叉的横断学科.其精髓是从原子、分子层面出发操纵它们构成新的材料.当然纳米的内涵不仅指空间尺度,更重要的是建立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即人类将采用越来越小,越来越精确的物质和越精细的技术生产成品,以满足更高层次的要求. 本文仅对近年国内外纳米技术在生物医学和药学领域中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 摘要:血小板生成素(Thromobopoietin,TPO)是一种新发现的造血生长因子,通过与其特异性受体MPI结合而产生生物学效应,即调节巨核细胞增殖、分化、成熟并分裂形成有功能的血小板.TPO增加循环血中血小板的作用十分类似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刺激红细胞的生长.1994年以来Nature,Blood等许多国际学术杂志上发表的研究论文证实重组人TPO能够刺激哺乳动物体内生成血小板,特别是1997年Genentech公司公布了其TPOⅠ、Ⅱ期临床试验的结果,进一步证实TPO能明显刺激血小板生成,增加外周血血小板计数,TPO也作用于早期干细胞,扩大定向巨核系祖细胞池,TPO还与红细胞生成素(EPO)、干细胞因子(SCF)、白介素-3(IL-3),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等协同作用,促进红系和粒系祖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干细胞进入增殖周期.上述结果显示TPO将成为临床治疗血小板减少的特异性最强、最有效的药物. 目前研究TPO领先的包括美国Amgen公司、Genentech公司和沈阳三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生公司),其中Amgen公司为E.coli表达的截短TPO分子(MegakaryocyteGrowth and Development Factor,MGDF),由于在分子结构上与天然TPO存在较大差异,MGDF在进行血小板动员试验的患者体内产生了中和性抗体,于1998年暂停了这一试验.Genen-tech公司和三生公司研制的TPO为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的糖基化全长TPO,临床效果很好,目前都在进行Ⅲ期临床试验. 三生公司自1995年起对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进行了细胞株构建、产物表达、纯化、检定及一系列临床前试验,1997年被国家科委列入国家"863"计划,此后在产品研制、报批和临床实验等多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截至2002年2月,已完成Ⅰ、Ⅱ期临床试验,试验结果良好.本文是,1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简介,2.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的研究,3.应用前景。
  • 摘要:现代海洋经济已经开始进入了依托高新技术的知识经济时代,作为高新技术重要组成部分的海洋生物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建立和开创了一个崭新的经济领域.大连市邻近黄、渤海,不仅具有广阔的海域和丰富的海洋资源,而且还具有雄厚的智力优势和优越的区域优势.因此,优先发展海洋生物技术,大力促进海洋生物技术产业化,应成为大连市发展海洋经济的重中之重.基于这一思想并结合大连实际,笔者从几个方面谈谈对大连市发展海洋生物技术产业的思考。
  • 摘要: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第一个重组DNA得到正确表达之日起,过了仅仅十年,于1982年世界上第一个基因工程重组胰岛素药物便在美国问世.之后,到2000年底FDA已批准了175个基因重组药物.在这19年中后6年是前13年的三倍,后4年批准的基因药物是前15年的总和,仅2000年1年就批准了基因药物32个,相当于最初11年的总和.2001年上半年美国FDA就批准了27种基因工程新药,现在正处于临床试验的和等待FDA审批的基因工程新药有369种,共治疗200多种疾病.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美国在基因工程药物的研究和产业化方面发展速度非常迅猛.现在除了美国在全球生物技术产业舞台稳居龙头宝座之外,发展最快的是日本、英国和德国.日本大部分基因药物是与美国合作的产物,自己也有一些创新.据报导,2000年以前,日本有39种基因药物上市,到2001年上市基因药物品种可能超过50种以上. 本文探讨,1 国外基因工程制药的快速发展,2.大力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工程创新药物,3.辽宁沈阳发展基因工程药物有基础。
  • 摘要:蛇毒是自然界酶的丰富宝库,目前在各类蛇毒中能够提取到的酶达30余种.远在中国明代,李时珍在他的《本草纲目》中有蝮蛇能治半身枯死等疾病的叙述. 国外60年代由Reid和Esnoff从马来西亚蝮蛇的蛇毒中,分离、提取出"类凝血酶"的单体.1978年经联合国卫生组织正式命名为"类凝血酶"Ancrod.国际市场相似制剂的专利商品有10多种,如Batroxobin(美)Defibrol(英)Defibrase(德)Stago(法)Richter(瑞士)Pentaphairm,Kramer(荷兰)等,当时因蛇毒资源有限,价格都非常昂贵.1987年日本学者利用先进的检测方法(PA,PA1),测出Batroxobin制剂,有间接纤溶活性.并通过完全闭塞的血栓模型证实Batroxohin可使闭塞动脉再通.90年代初中国进口了Batroxobin,很受欢迎. 国内70年代先后有人开始从事蛇毒酶的提取研究,1982年管利丰等提出蛇毒类凝血酶的研究报告.88年肖长华等由尖吻蝮蛇提取凝血酶样酶,并做了纯化和理化特性的测定,80年代里先后有昆明杨靖华、辽宁中国医科大学郝文学、清原覃公平等,分别由不同的蝮蛇蛇毒中,分离、提取出去纤酶、精制抗栓酶、清栓酶等.应用到临床上,都取得了一定抗凝溶栓效果.本文介绍 蛇毒酶(抗凝溶栓)制剂的进展及其评价。
  • 摘要:在欧盟-中国辽宁综合环境项目办的精心安排下,辽宁省医药行业协会、辽宁省生物技术协会赴欧盟考察团,全团一行八人从四月十四日到二十八日顺利地完成了为期十四天的考察活动,这次考察活动同欧盟德国、英国、比利时、法国生物技术相关企业进行了广泛接触.因而对欧盟四国生物技术产业有了较好地了解,本文简介欧盟四国生物技术基本状况。
  • 摘要:沈阳市生物技术产业增长势头良好, 技术研究与开发能力不断提高,生产能力不断扩大近几年来,我市研制、生产的生物技术品种有40多种,红细胞生成素、高聚生、两步法Vc、降纤酶、精制狂犬疫苗等已成为国内知名产品.本文对沈阳市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现有基础条件以及沈阳市发展生物技术产业的对策进行了介绍。
  • 摘要:苷(甙)是环状单糖半缩醛羟基和其他物质的羟基,胺基,巯基脱水形成的物质.皂苷(皂甙)是萜类或者甾醇类的糖苷,皂苷是地球上一半植物含有的生理活性物质,是几百种中草药主要有效成分.皂苷具有亲水糖侧链和疏水甙元侧链部分、类似于表面活性剂,可当作洗涤剂;皂苷又具有生理活性,因此皂苷广泛用于医药和保健食品、高级化装品、洗涤剂. 本文研究生物转化法生产高附加值生理活性物质的开发,包括,1 皂甙生理活性与其糖链。2 改变皂苷糖链的方法。3 市场需求、产业化前景和社会经济效益。
  • 摘要: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是1957年被Margoshes和Vallee首次发现的.他们在马的肾皮质中分离出一种Cd结合蛋白,这种蛋白后来因其结合有大量金属及富含硫而被命名为MT. MT是一种低分子量(6000~7000Da)的富含半胱氨酸的金属结合蛋白质.每摩尔蛋白可结合6~12个Zn、Cd、Cu、Hg或Ag等这样的重金属原子. MT广布于各种真核生物中,甚至一些原核生物.啮齿动物表达四种MT,即MT~1~4.前两种在所有组织中都有表达,后两种分别表达于脑组织和鳞状上皮组织(如皮肤、舌).典型的哺乳动物的MT含有60个氨基酸残基,其中20个为半胱氨酸,半胱氨酸残基的排列具有保守性,没有二硫健.分子中不含芳香族氨基酸和组氨酸.MT以硫醇键可结合7个金属离子.本文重要研究内容:1.MT的一般特征,2.MT的功能,3.MT在医学方面的应用,4.MT研发的意义。
  • 摘要:高粱红素是采用专利技术《01114059·3》从红高粱的种皮或其黑、红颖壳中提取出来的,亦称异黄酮半乳糖甙.高粱红素不仅在食品、饮料、化妆品和纺织品中可用做天然着色剂,还可以入药,对降血糖、降血脂和降血压等医疗保健方面也有较好的作用. 1993年本研究对从红色高粱颖壳中提取的高粱红素做了结构和理化性质分析;1994年做了毒理试验。本文介绍,1 高粱红素是天然的类黄酮药物,2.加酶提取解决了产品产量低、质量差的问题,3.降低了成本,增加了利润。
  • 摘要:植物组织细胞培养技术是应用生物工程研究成果,在细胞水平上生产植物生物制品的技术.自从Tabata M.由紫草细胞培养提取出紫草宁成为第一个植物细胞培养技术商品至今,国内外动、植物细胞大规模培养研究很快遍布各个医药领域.运用工程细胞培养生产有价值的新型药物和分离有效成分的技术越来越得到了医药界广泛关注和认可.该技术尤其适合于资源短缺、采集困难、种植要求高的名贵药材.运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研制与开发现代天然产物是当今国际细胞培养技术产业化的热点问题和主要发展方向之一,也是我国实现中药现代化,开创低成本、高产出、无污染的工业化生产天然植物药的新路子. 本文探讨,1 植物细胞培养技术概况,2.植物细胞培养技术的理论与实践,3.植物细胞培养的研究进展,4.天然药物的细胞培养现状,5.运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开发新药的特点和优势,6 药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对辽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意义。
  • 摘要:用现代的自然科学、生物学、化学及工程学原理大规模采用现代生物技术开发生物资源,构筑高科技工业群体,发展绿色农业,推动经济可持续高速发展,这就是新一轮的产业革命. 生物工程主要包括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和基因工程.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主要产业为生物农业、生物食品工业、生物制药等.本文探讨采用生物技术发展绿色农业生产绿色食品。
  • 摘要:生物芯片技术是顺应生命科学发展要求的产物,是近年来在高新科技领域中出现的极具时代特征的重大进展,是物理学、微电子学与分子生物学综合交叉形成的高新技术,既具有重大的基础研究的学术价值,又具有喜人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前景.基因芯片集成了大量的密集排列的基因探针,通过与被检测基因的碱基序列进行互补匹配,实现核酸序列的分子识别.基因芯片能够在同一时间内分析大量的基因,实现生物基因信息的大规模检测.基因芯片重要性可以与50年代把单个晶体管组装成集成电路芯片相比,基因芯片技术必将会对二十一世纪生命科学和医学的发展产生无法估计的影响.基因芯片可以大大推进包括人类(后)基因组计划在内的各类基因组研究;通过比较各种状态下基因转录及其表达的差异,寻找和发展新的基因;研究基因的功能以及生物体在进化、遗传、发育等过程中作用;基因芯片还可为研究基因调控网络及其机理,揭示不同层次多基因协同作用的生命过程提供手段,还将在研究人类重大疾病如癌症、心血管病等相关基因及作用机理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基因芯片有可能为现代医学科学及医学诊断学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手段,促进医学和药学更快地进入"基因和蛋白质的分子层次". 另外,在法医学、药物设计、环境保护、农业等各个与生命科学密切相关的领域,基因芯片均有很多的用武之地.国际上一些著名科学家和投资者均看好这一技术前景. 本文介绍,1 生物芯片简介基因芯片(gene chips)又称DNA芯片、生物芯片、DNA微探针阵列(microarray),2.生物芯片发展趋势,3.国内外进展,4.我省生物芯片技术研究及其产业化发展战略。
  • 摘要:生物技术产业是全方位、多层次、高投入、高回报、高科技的朝阳产业.她对药业、医疗、农业、林业、轻工业等相关行业的高速发展,起着本质性的催化作用,反过来这些相关行业的发展也促进生物技术本身的不断完善、提高和创新,并使其进入一个良性的可持续发展的时空.生物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已成为一个国家、地区当今和未来发展的标志性窗口和动力源泉,而生物技术在相关行业的应用范围和程度更能体现这一国家、地区经济发展的脉搏.与生物技术息息相关的行业中,以药业最为活跃,其中基因工程药物不仅产生深远和革命性的社会效益,更重要的是为一个国家、地区的繁荣产生巨大经济效益.基因工程药物也称生物技术药物,是新生物制品的一大重要门类,是指以DNA重组技术生产的蛋白质、多肽、酶、激素、疫苗、单克隆抗体、细胞生长因子等药物,应用生物技术研究开发的反义药物和用于基因治疗的基因药物也属于这一发展领域. 本文探讨,1 基因工程药物的主要品种类型,2.基因工程药物的发展重点,3.基因工程药物的发展趋势,4.基因工程药物产业可持续高速发展的人力资源,5.药物生物技术产业可持续高速发展的产品、技术资源,6 基因工程药物产业可持续高效发展的加速平台。
  • 摘要:核酸存在于生物体的每个细胞里,是决定生物体生命特征,调整新陈代谢,特别是可影响和决定人体健康与长寿的核心物质,是生命的基本物质之一. 近年来,核酸药物和核酸保健品发展十分迅速,特别是一些新的抗病毒化疗药物多为核苷系列产品,多种核苷、核苷酸也是发展基因芯片、基因治疗和生物技术转基因不可缺少的药物中间体,因此,国家计委提出十五期间将重点发展核酸规模化生产. 本文是,1 核酸简介,2.核苷、核苷酸类药物,3.核酸产业化的若干方向,4.对核酸系列产品产业化发展的建议。
  •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目前,各种流派的经济学家及其理论都已承认,新产品与新工艺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与增长的主要力量源泉.综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可以发现,当从重商主义社会进入工业社会时,政治经济中心就从"贸易"转向"生产";当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演变时,政治经济中心开始从"生产"转向了"发现、发明和创新".可见,创新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创新是企业经济增长、提高竞争力的制胜法宝。 本文研究生物制药企业的创新,包括,1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2.企业观念是一切创新的源泉,3.制度和管理是企业创新成功的保证,4.企业要关注创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 摘要:欧盟-中国辽宁工业可持续发展项目与辽宁省医药行业协会的合作是从2001年下半年开始的.合作后的第一项工作就是在省医药行业协会的配合下,由欧盟-辽宁工业可持续发展项目办组织中外专家对生物技术与制药行业的企业、科研单位和涉及生物技术与制药的高等学校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2001年10月形成《辽宁省生物技术与制药产业群相关情况报告》之后,又广泛征求医药行业协会的意见,于2001年12月完成了《辽宁省生物技术与制药产业群调研报告》,编印出辽宁生物技术与制药行业的英文交流材料. 在两个报告的形成过程中,省医药行业协会又进一步掌握了以往由于人力和财力不足而未能掌握的关于生物技术与制药产业的情况,对省医药行业协会的工作是一个很大的支持.本文介绍欧盟生物技术考察报告。
  • 摘要:现代生物技术,作为影响人类未来的三大科学技术支柱之一,其影响已涉及到各种生物新种苗、新产物的出现;涉及到农业、医药、食品、冶金、轻化工以及能源开发、信息科学、环保技术和整个生物圈的重大变革.近年来,现代生物技术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一直保持25%的经济增长速度,20%的融资率,12.5%的就业增长率和8.76%的平均股市涨幅.随着人类基因组的破译和DNA计算机的同世,现代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融合,正在掀起工业革命的第三次浪潮,不久的将来,人类将进入一个"人机世界".因此,科学家预言:"二十一世纪是生物技术世纪".本文介绍,1 现代生物技术与医药工业现代化,2.辽宁医药工业现代化面临的挑战, 辽宁省应采取的对策。
  • 摘要:随着预防医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各种疫苗在疾病防治过程中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以防为主,以治为辅,既可以降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又可以防患各类传染性疾病的大面积暴发与蔓延. 辽宁成大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最近引进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狂犬病疫苗生产技术,这是世界卫生组织和洛克菲勒基金会集全世界专家的智慧与技术专门为发展中国家开发的疫苗生产技术--始于1984年,完成于1999年. 本文介绍,1 狂犬病疫苗的历史发展轨迹,2.低成本高效率的疫苗生产技术,3.高起点的技术平台,4.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与BHK细胞疫苗的比较。
  • 摘要:近年来,我辽宁省生物技术产业有了显著发展.初步形成了医药生物技术、农业生物技术、海洋生物技术等门类齐全的生物技术研究、开发、生产的体系,并取得了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成果,基因工程、酶制剂、精细化工产品和保健品等一批生物技术产品已经投入市场.如降纤酶、促红细胞生成素、重组胰岛素、精制干扰素、白细胞介素2等,这些科技成果不仅给企事业单位带来了经济效益、技术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为科技兴企提供了物资保障,有利地推动了辽宁省生物技术产业向纵深发展.本文通过辽宁省生物技术产业的初步调查,总结了全省生物技术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