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第三次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交流会
第三次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交流会

第三次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交流会

  • 召开年:2003
  • 召开地:长沙
  • 出版时间:

主办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

会议文集:第三次全国中医、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交流会论文汇编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葡萄膜炎是一种病因复杂,病程冗长,易于复发的免疫性疾病.近5年来,许多学者以中药为主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通过大量的临床和实验证明许多中药具有增强或抑制免疫反应的作用.展望近5年来,以中医为主,采用中西医结事方法对本病的临床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从文献综述观,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明显优于西药治疗,且副作用小,复发率低,具有广扩的应用前景,在近1~2年的国际及国内眼科会议上,国内外的眼科工作者已把目前瞄准了中医药对免疫功能的双向调节作用上.因此今后应着重加强对中医药治疗机理的探讨,加强实验研究,统一疗效标准,探索出一套完整的、行之有效的诊疗规范体系,使之更好地运用于临床.
  • 摘要:该院应用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治疗9例严重眼内炎,以得了较好疗效.在本组9例严重眼内炎行玻璃体切割时,我们的体会是:视网膜表面粗糙,可能存在坏死,切割时容易出现裂孔,玻璃体脓性的机化膜与视网膜粘连紧密,避免使用剥膜操作.依次切割前部中央部玻璃体后切割后部玻璃体.接近视网膜表面时应采用低吸力高切速切割,配合笛针使用.由于炎症细菌毒素作用,术中容易出现视网膜裂孔导致视网膜脱离,常需联合环扎术.巩膜环扎术不但能使术中发现的脱离视网膜复位,而且能对术后的牵拉性视网膜脱离起预防作用.总之对严重眼内炎患者,掌握手术时机,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 摘要:经过多年临床探索实践,体会到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玻璃体变性引起的玻璃体混浊有独到之处,疗效较好,现小结如下.玻璃体混浊的治疗效果分析,治疗效果与病员的发病时间有关.对新出现的玻璃体混浊,发病时间短的,一般疗效好.发病时间越长,疗效就差,疗效与职业无关,对较严重的玻璃体混浊病,用中西医结合进行辨证施治,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B超检查,裂隙灯或检眼镜下可见玻璃体混浊大部吸收或混浊明显好转.而陈旧性玻璃体混浊疗程就要长,疗效相对也差.无效者多为近视大于-1000度以上,并有严重玻璃体后脱离者.玻璃体变性混浊中有42.10﹪有不同程度的后部玻璃体脱离,以50岁中度屈光不正近视者居多.随年龄增加而上升(国外有报道达到62﹪),飞蚊症加上颞侧伴有闪光症的,玻璃体后部脱离发生率高.怎样才是中西医结合治疗玻璃体变性混浊,迄今为止尚无确切的定义和治疗标准,中西医两种理论体系不同,因此对疾病的观察与诊断方法也不同,由于同是研究一个病理过程,因而可以相互补充,辨证和辨病相结合可以更加全面的认识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规律,揭示疾病的本质.中药结合西药,中药与西药同用可以互相取长补短,有利于提高疗效.
  • 摘要:从1994年3月~1999年3月以滋阴明目汤治疗本院门诊患者100只眼获得了较好的疗效.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是眼科临床的一种常见眼病,虽有自愈倾向,便易反复,若反复发作,病程迁延,形成视网膜色素上皮失代偿,亦可导致视力严重障碍.目前,本病的确切病因虽不清楚,但中西医治疗疗效较好.经过多年临床观察,笔者从肝肾论治,以滋阴明目汤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100只眼,结果痊愈96只眼,占治愈率96﹪.滋阴明目汤由滋阴、活血、利水药物组成.滋阴是因本病属眼底病变,与肝肾关系最为密切,若肝肾阴亏,一可精不上承,目失濡养;又可阴虚化火,虚火上炎,灼伤眼底脉络而发本病,滋阴可补偏救弊,阴阳平衡,精津内生,虚火清降,目得濡养.活血是因黄斑部系全身终末血管的汇集处,属微循环组织,一有病变,循环障碍,血管痉挛,活血可改善微循环,使脉络畅通,痉挛解除.利水是因本病病理改变有水肿、渗出等症,若水湿潴留日久,玄府郁闭,视力功能严重障碍,利水可使水肿、渗出消退,黄斑组织免受损害.如此配合,正切病机,故疗效颇佳.
  • 摘要: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能清楚地显示微血管瘤、毛细血管无灌注区、眼底新生血管及毛细血管渗透性改变等DR的临床病理过程.为此,本文将就近年来FfA在DR诊断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1应用FFA早期诊断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NPDR);2应用FFA认识增殖前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PDR);3应用FFA判断DR进入增殖期;4应用FFA对糖尿病黄斑病变进行诊断与分型.该分法是在ETDRSRG分型标准的基础上,增加无渗漏型,即FFA自始至终黄斑区均无荧光素渗漏;提出黄斑囊样水肿型,即FFA晚期在黄斑形成花瓣状和/或蜂房状荧光素渗漏,但在统计时仍归为弥漫水肿型;将缺血性黄斑病变和黄斑水肿同时出现的情况,在统计时归为缺血型黄斑病变.
  • 摘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眼部并发症之一,可对患者造成严重的视力损害.目前中医、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已取得了定的疗效.以滋阴益气,化瘀通络的中药为主,配合眼部电控川芎嗪离子导入治疗本病.效果满意.应用具滋阴益气,化瘀通络功效的中药,配合眼部电控川芎嗪注射液离子导入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方法,具有治疗时间短,副作用少、疗效较好的特点.但本组病例数尚少,观察时间短,有待今后进一步完善.
  • 摘要:)、"目无见"(<秘传证治要诀·三消>).曾归属于历代眼病的"云雾移睛"、"视瞻昏渺"、"暴盲"等范畴.本病相当于西医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1祖国医学对消渴目病的认识;2消渴目病的治疗;3证治心得;4应用活血化瘀治疗.本病眼底积血时,要注意"活血而不破血,止血而不留瘀",常用养血活血之鸡血藤、丹参、田七、茺蔚子;止血则用旱莲草、大小蓟、仙鹤草、白茅根、炒大黄等;如出现虚寒体征,亦可用炮姜炭、陈艾炭等温性止血药,值得注意的是黄斑水肿在用车前子、泽泻、陈葫芦等利水药时,应酌加泽兰、益母草、桂枝等化瘀或温通之剂.">消渴目病指由中医"消渴"病引起的内障眼病.包括"雀目"、"内障"(<黄帝素问宣明论方·消渴总论>)、"目无见"(<秘传证治要诀·三消>).曾归属于历代眼病的"云雾移睛"、"视瞻昏渺"、"暴盲"等范畴.本病相当于西医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1祖国医学对消渴目病的认识;2消渴目病的治疗;3证治心得;4应用活血化瘀治疗.本病眼底积血时,要注意"活血而不破血,止血而不留瘀",常用养血活血之鸡血藤、丹参、田七、茺蔚子;止血则用旱莲草、大小蓟、仙鹤草、白茅根、炒大黄等;如出现虚寒体征,亦可用炮姜炭、陈艾炭等温性止血药,值得注意的是黄斑水肿在用车前子、泽泻、陈葫芦等利水药时,应酌加泽兰、益母草、桂枝等化瘀或温通之剂.
  • 摘要:近年来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激光全视网膜光凝术(PRP)已成为治疗PDR的唯一有效方法.该院于2002年2月至2003年4月间应用PRP治疗PDR162例254眼总结如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为目前发达国家重要的至盲眼病,在我国随着人们的生活逐渐提高,DR也有逐年增高.激光治疗PDR的疗效得到了广泛的共识,安全有效.从该院目前对患者的治疗情况,经PRP治疗后,几乎所有患者视网膜都形成中、重3级光斑,每眼总有效点数在1000点以上,部分患者因玻璃体积血、玻璃体视网膜纤维化等原因造成有效点数下降而需要多次追加光凝.但其效果相对没有玻璃体积血、玻璃体视网膜纤维化等屈光间质透过好的眼疗效较差,这也是我院以PRP治疗PDR无效的主要原因,占我院总治疗眼数的20﹪左右,其后多形成增埴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而需进一步治疗.多数患者(80﹪)因视网膜的出血、渗出、水肿的好转而出现视力的提高和稳定,具有明显的治疗意义.
  • 摘要:颈动脉阻塞性视网膜病变目前报道较少,还不为我们所熟悉,造成诊断上的困难或误诊.本例曾误诊为右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眼部缺血综合征常因颈动脉阻塞诱发,其常见症状是病情在视力下降前常有一过性黑朦,其症状发作短暂,然后视力可以自然恢复.约有40﹪的患者主诉眼疼痛特征为眼球眉弓钝痛常向颞侧放射.但是本例患者缺乏这些症状表现.可能与该例病眼视力尚属正常,是早期病例,故症状轻微,不为病人自觉之故.文献报告该病的眼底改变常被误诊为视网膜中央静脉不全性阻塞或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晚期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相混淆.但是,视网膜静脉阻塞出血遍布阻塞血管分布区域,一直达到眼底视网膜的极周边部为其特征.我们注意到本例右眼底无此特征.该例血糖正常,血压不高,无高血压病史,糖耐量实验亦为阴性.而且为单眼发病,显然可以排除视网膜静脉阻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晚期高血压视网膜病变.虽然本例后来失去联系,缺乏颈动脉、眼动脉超声多谱勒检查的客观资料.
  • 摘要:心血管疾病常造成眼底不同程度的循环障碍因此而产生各种视网膜血管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视网膜、脉络膜缺血改变.将近年我院部分心血管疾病患者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检查结果进行了总结分析.本文列举了部分心血管疾病的FFA检查的异常表现,虽以血管疾病为主但也提示了心血管疾病造成的视网膜循环障碍不容忽视,此项研究仍有待于深入细致的研究探讨.
  • 摘要:视网膜挫伤是眼部钝挫伤的常见病症.随着工农业机械化及交通事业的发展,发病率越来越高,但无有效治疗方法.我们自1996.5~1999.5配合急救中心,应用经过多年临床研究,经专家鉴定治疗中浆病有确切效果的黄斑复原汤治疗本病取得较好效果.本报告表明,中药黄斑复原汤治疗视网膜挫伤效果明显高于西药对照组,说明中药对视网膜挫伤能有效的缩短病程,能减轻视网膜组织的损害,对保存和恢复视功能有一定作用,有必要进一步发掘和研究.
  • 摘要:视网膜震荡是眼科常见病、多发病,是由直接挫伤或间接损伤所致,轻者一周内即可恢复正常,重者将造成严重的视功能障碍.近5年来,作者以验方活血利水明目汤治疗此病取得良好效果.讨论:视网膜震荡又称Berlin的水肿,主要为后极部及周边部某一象限视网膜增厚,呈乳白色雾样混浊,边界不清,严重者伴有出血、渗出等.其原因是视网膜动脉血管痉挛、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而导致视网膜渗出性水肿,也可为视网膜组织松裂及视网膜神经层受震压使微循环受累.作者活血利水明目汤治疗本病不仅活血利水改善血循环,而且补肝益肾,能恢复视功能.
  • 摘要:缺血性视神经病变是难治的眼病之一.本人自1994年4月至1997年12月采用中药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取得满意的近期疗效并进行了远期疗效观察.本文报告的19例(23只眼)AION16例(20只眼),PION3例(3只眼)均接受过西医治疗,但产果不理想,才来求助于中医治疗.因此本组病例病程均较长,平均5.3个月.根据对本病的认识及患者临床表现,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视神经萎缩,病程较长且多伴有全身乏力,头晕,面色姜黄,大便偏稀溏,喜热含,脉沉细无力,舌质胖嫩或胖暗,伴齿痕.据此应为气虚血瘀证.拟益气养血活血通络治则.本组方药中的生黄芪、太子参、白术益气健脾,丹参、鸡血藤、葛根、路路通养血活血通路,泽泻、车前子渗湿利水.配合葛根素静脉点滴以加强活血通络之力.经过3个月~6个月的治疗,取得疗效较满意,23只眼全部有效,其中治愈1只眼、显效11只眼、有效11只眼.视野也有较大好转.说明中药治疗本病确有好疗效.患者全身症状得到改善.经过1年至5年随访,平均2.65年,视力视野与治疗结束时的视力视野相同,有2例(4只眼)继发色盲,3例(5只眼)红绿色弱.
  • 摘要:视神经萎缩是眼底病中一种难治性疾病,该病病程缠绵,治疗棘手,但并非不治之症.作者经过多种的临床研究,对该病分别采用单纯针刺,中西医结合两种治疗,并对疗效进行对比,结果证明两者治疗均有疗效,且有一定差异.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2结果3讨论本研究结果表明,单纯针刺组与中西结合组疗效均超过50﹪,而中西结合治疗组疗效优于单纯针刺组(P<0.01).这可能在于药物与针刺二者协同促进网膜及视神经循环改善,增强视神经细胞的营养,从而使疗效增加.基础视力>0.1患眼的治疗组疗效均高于基础视力≤0.1者(P1<0.05、P2<0.025),这可能困为视力较低者视神经损伤范围较大、程度轻重,因此恢复较困难有关.在基础视力Ζ≤0.1患眼中,二治疗组疗效没有差别(P2>0.05),视力>0.1患眼中,中西结合治疗组优于单纯针刺组.以针刺治疗为主,利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配合中药汤剂,并以致病原因为主线,采用中医验方辨证加减药物.再根据视神经萎缩病程多长及中医"久病多瘀"理论,辅以活血祛瘀注射液,并且配合神经营养剂,综合治疗,从而增强疗效.
  • 摘要:视神经萎缩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轴索变性萎缩,观就近五年来中医治疗此病的研究给予综述.1病因病机的认识.肝肾阴虚、气虚瘀滞论:诸晓英认为本病常因用目过度或恼怒抑郁使肝失调畅、风阳夹火上扰于目、阻滞经络,日久肝肾精德耗损,气血淤滞,目失涵养.2辨证论证的研究.3专方专药的研究.4其它治疗的研究.
  • 摘要:暴盲为中医病名,即包括视网膜中央血管阻塞及急性视神经炎等.本文所论仅指视网膜中央血管阻塞的辨证施治,案举二例,以概述之.现报告于下:笔者对暴盲--视网膜中央血管阻塞的治疗,所选基本方:一为血府逐瘀汤;二为归脾汤.提纲契领,随症加减,变通运用于临床,每收良效.讨论:抓住"整体",入微入细,查清病源,寻源探脉.从宏观着眼,微观着手,进行辨证施治.前面提到:气虚血瘀、血虚血瘀、血热血瘀、血寒血瘀、阳亢血瘀等,乃致病之属性,其大纲也.然寒中有热,热中有寒,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包括四时八节、七情六欲、个休差异之不同.千差万别,治血难矣.又诸如视网膜血管硬化,糖尿病视网膜出血,高血压或全身血液病,包括眼外伤出血在内,吾黄氏眼科通常运用治血八法于临床.笔者用上述二方加减,融会贯通于治血八法之中,变通于阴阳表里寒热之内.运用于临床,使离经之血循经而行,则疾血愈矣.
  • 摘要: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eber'shereditaryopticneuropathy,LHON)是一种常见的线粒体遗传病,核甘酸位点11778、3460、14484是原发突变位点,其中11778位点突变一直是关注的热点,而14484位点突变患者的系统临床观察资料目前我国尚无报道.现将我院3个已经线粒体DNA(mtDNA)检测证实为14484点突变的LHON家系的临床资料予以报道.
  • 摘要: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LHON)是青春期男性发病为主的双眼视神经疾病.我国曾报告,11778位点是突变热点.为加深对本病的认识,规范诊疗过程,本文对较大样本的临床确诊或可疑LHON的患者,在完成基因检测基础上,归纳总结主要突变位点型LHON的临床资料.结论:LH0N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遗传性视神经疾病.Hwang统计435例视神经疾病中72例(17﹪)是LHON.国内报告病因不明的视神经炎中25﹪~40﹪为LHON,且均属11778位点突变.本文59例11778位点突变的LHON,占mtDNA突变患者的95﹪(59/62),进一步证实我国LHON中11778位点突变者占绝大多数.因此,熟悉掌握11778位点突变LHON的临床表现十分必要.为缩短LHON的排查过程,避免重复多项检查或滥用药物治疗,正确评价本病预后和药物干预的实际疗效.
  • 摘要:滴眼药是眼科护士常操作的一项技能,也是眼科治疗的一个重要手段.此操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为此,有必要强调滴眼药应注意的若干问题.现介绍如下:加强眼药的管理,防止交叉感染;不断提高专业素掌握操作技巧;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及疗效5加强工作责任心,严格查对制度,做到安全用药.滴眼中最常见的不安全因素有点错药,点错眼,漏点药.这是特别值得重视的问题.工作中加强责任心,严格查对制度,滴眼药时必须查对床号、姓名、眼别、眼药外称、时间,防止点错花、点错眼.让病人熟知点眼药的治疗时间,尽量在这段时间不要外出;对于点药频繁者,可实行点药卡登记.
  • 摘要:该科于2003年4月为一例患者进行球后、球周麻醉后,患者出现暂时性失明反应,经及时抢则转危为安,现将急救护理报告如下:1病例介绍.2急救护理.3讨论:当麻醉药中加有血管收缩剂时,可使视网膜中央动脉或供给视神经的动脉分支发生暂时的或较长的痉挛,造成血液循环障碍而出现暂时的失明,也有服道:用利多卡因作球后注射时发生暂时性失明5例,其中4例未加血管收缩剂.麻醉后反应程度与年龄、血压及心脏功能状态息息相关本例患者作球后、球周麻醉用药量属于常于剂量,但患者年龄大、并且有高血压病史,心电图有ST-T改变.有文献报道:随着高血压病情的演变,眼底血管就会逐步发生一系列血管径和管壁的改变,以致形成动脉硬化和相应的视网膜病变.当注射麻醉药物后,可引起眶内压突然升高压迫视网膜血管,更容易使视网膜中央动脉痉挛或阻塞,从而发生暂时性失明.
  • 摘要:对60例眼外伤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调查,并通过心理干预的方法使焦虑程度降至最低点,现将结果报道如下:心理评估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对60例眼外伤患者在进行心理干预前后各测评一次,60例眼外伤90﹪存在不同焦虑心理,其中严重焦虑16例占27﹪;明显焦虑24例占40﹪;肯定有焦虑14例占23﹪.通过对患者的主要心理问题调查,发现患者焦虑心理较强的主要原因:①深感身心受到重创,担扰失明及仪容损害后果,担心影响学习、工作、生活及婚姻.②对眼外伤手术缺乏了解,怀疑手术效果,担心麻醉及手术意外,害怕疼痛.③担发发生术后并发症,害怕眼部手术影响大脑.④担心受到歧视:由于眼外伤的后果不仅仅是视力的损害,部分病人还伴有面部毁容的存在,所以患者往往不愿与人交往.心理干预.要消除眼外伤患者的焦虑,帮助其克服心理障碍,应加强护患双向交流倾听患者最强烈的感受,真诚的表示理解和同情,帮助患者分析眼外伤发生后的心理过程,鼓励患者接受、正视现实,让患者明白,过度的焦虑只会加重自我伤害.鼓励和引导患者疏泄清感,给予针对性的疏导和治疗,启发患者乐观的心理来减轻焦虑程度,使其进入积极的心理状态.
  • 摘要:外伤性前房积血是眼外伤常见的并发症,一旦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力.反复出血,又极易引起角膜血染、晶体前囊血染、继发性青光眼、血影细胞性青光眼、溶血性青光眼等其他继发的并发症.临床护理工作的好坏及患者的情绪,直接影响着其预后及康复.该院眼科采用以护理程序和框架的系统化整体护理与祖国医学的整体观念相结合的中西医整体护理模式,对其此类病人加以护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 摘要:老年性白内障是眼科常见疾病,临床表明主要为视物模糊、视力下降,并随患者年龄增长进行性发展,成为老年人致盲的首要因素.目前临床广泛应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老年性白内障,已为越来越多的患者解除了痛苦.本文结合临床,介绍了针对此类患者进行整体护理的体会.
  • 摘要:上个世纪50年代,党和国家提出要开展中西医结合,半个世纪来,不少中医、西医坚持走结合之路,作出了可喜的成绩.但时至今日,对中西医结合仍然存在各种不同的认识.究竟应当怎样看待中西医结合,本文认为:要尊重历史,要正视现实,要放眼未来.中西医结合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每个中西医结合工作者应当引以为荣.但是,中西医结合工作的开展,光有党的英明政策还不够,需要政府加大支持的力度、计划、财政要有安排,经费要有保障,要有中西医结合的专项拨款,光靠课题的点滴经费是远无不够的.医疗、教学、科研要成龙的配套,要系统化、规范化.医疗要有医院、人才培养要有学校、科研要有基地.果能如此,中西医结合工作将会繁花似锦,硕果累累.
  • 摘要:作者从1990年开始根据家父汤子云老中医眼科之卓见,逐渐将中西医结合眼科四辨优化(简称四辨)即"辨病、辨证、辨病理生理、辨中西药理"作为指导临床的核心,先后对病毒性角膜炎、真菌性角膜炎、匐行性角膜溃疡、虹睫炎、干燥综合征、春季性结膜炎、糖尿病眼底病变等疾病变四辨治疗,其临床效果有明显优势,且缩短了疗程,节约了医疗费用,对发展中西医结合眼科有临床实际意义.1辨病和辨证(包括辨型)的优缺点评价2"四辨"的提出及其临床应用3四辨优化疗法3.3中西医结合眼科辨病、辨证和辨病理生理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辨中西药理的结合才是治疗眼病取得最佳效果的关键.因此,研究每一味中西药物对人体疾病的治疗作用以及药物相互之间,包括中药与中药之间、西药与西药之间、中西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与疾病病理之间的反馈作用,其中包括相反相成,相辅相成,相互抵消,相互对抗,药物的毒副反应等等,总之,以最优化为主要目标,对于中药的免疫调节作用,尤其是免疫平衡作用,均应遵循阴阳平衡原理,如清热明目、退翳明目、滋阴明目、健脾燥湿明目等,均能达到免疫双向调节,消除病理反应之效果.
  • 摘要:,将"六经辨证"循内科以研究眼科,将张仲景"伤寒六经分证"理论统率眼科五轮、八廓、经络,与内科八纲、脏腑、气血等辨证方法融合在一起,初步形成了"眼病综合辨证体系"并在此理论指导下建立了与现代眼底解剖相印证的内眼病诊治原则.以上眼病即使手术能切除,但恶性肿瘤术后复发、转移;良性肿瘤及病变术后的复发,仍是让人忧心,均应从中西医学结合去探索出路.笔者曾与中研究院高健生教授中西医学结合治愈一例四次手术后仍复发的儿童眶内淋巴管瘤,经B超检测观察十六年未复发.笔者也曾应用中药治疗严重的眼底静脉阻塞出血、眼球顿挫伤玻璃体积血机化的病人以及视网膜下出血的患者,全部收到良好的效果.">中西医学结合本身的本质是什么?笔者认为,"中西医结合"是手段、是方法,不是目的.目的是研究和发展中国医学.50年来眼科应用中西医学结合方法同整个医学系统一道取得了比较深入瞩目的成绩,进一步发展了传统中医,为发展现代中国医学打下了良好基础.首先,眼科中医理论方面,在20世纪70年代四川陈达夫教授著有<中医眼科六经法要>,将"六经辨证"循内科以研究眼科,将张仲景"伤寒六经分证"理论统率眼科五轮、八廓、经络,与内科八纲、脏腑、气血等辨证方法融合在一起,初步形成了"眼病综合辨证体系"并在此理论指导下建立了与现代眼底解剖相印证的内眼病诊治原则.以上眼病即使手术能切除,但恶性肿瘤术后复发、转移;良性肿瘤及病变术后的复发,仍是让人忧心,均应从中西医学结合去探索出路.笔者曾与中研究院高健生教授中西医学结合治愈一例四次手术后仍复发的儿童眶内淋巴管瘤,经B超检测观察十六年未复发.笔者也曾应用中药治疗严重的眼底静脉阻塞出血、眼球顿挫伤玻璃体积血机化的病人以及视网膜下出血的患者,全部收到良好的效果.
  • 摘要:中医药文化与中国文化哲学具有共同的思维起点、认知结构、行为模式和价值取向,中医学整个体系是孕育于中国文化母体中的.从而使得中医药文化既朴素又高深,既简单又复杂,许多时候只能意会,不可言传.这种"文化屏障"严重阻碍了中医药学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发展.
  • 摘要:中医病名回顾眼底病是指视网膜、脉络膜、黄斑部、视神经等组织的疾病,包括炎症、变性、萎缩、血管阻塞、肿瘤、先天异常等.祖国医学对内障眼病是怎样命名的?我们查阅了有关古典医籍,对眼底病的记载约有70余种.眼底病中医病名建议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眼底病的中医病名面临着挑战.如果仍用自觉症状命名,可它不能反应疾病的性质与部位.因一种自觉症状可出现在多种眼底病中,时至今日,许多现代仪器设备已引进了中医眼科,对眼底病的认识已远远超过了古代.作者认为可以像期刊杂志报导的论文那样,全部采用西医学病名,这绝不是中医西化,在西医病名下,用中医理论阐述其病因病机,辨证论治,这样不仅没有削弱中医,相反大大地发展了中医眼科学术.
  • 摘要:近视目前已成为影响我国青少年健康的重要问题之一,其患病率之高已引起社会的关注,青少年是防止近视的关键时期.青少年近视是由于持久用眼过度出现调节过度痉挛引起眼的屈折力增强而形成假性近视,如果及晨采取措施,使调节痉挛解除,视力可以恢复.鬃针治疗青少年近视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自1998年至今系统观察治疗511例,对资料完整的511青少年近视病例分析,其疗效与下列因素有关:1.治疗前视力:治疗前视力好者,疗效较好,反之疗效较差,经统计分析视力在0.3以上者疗效好.2.病程:随病程的逐渐增加,治愈率逐渐降低,但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2.真、假性近视:假性近视疗效明显优于真性近视.4.疗程:一般3个疗程的疗效最佳.5.年龄越小治愈倾向越大,其中10岁以下效果最佳.鬃针治疗青少年近视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具有操作安全,取穴容易,针感强,疗效快,是一种治疗青少年近视有效的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