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第四届中国急危重症论坛
第四届中国急危重症论坛

第四届中国急危重症论坛

  • 召开年:2004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04-05-28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会议文集:第四届中国急危重症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在人类的文明史中,有一段段曲折的医学发展的传奇故事。正是这些进步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人类不断发掘更多的治病新路,像战胜天花和有效控制糖尿病。本文回顾医学发展过程,可以概括为五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原始医学;第二层次是肉眼观察水平的认识;第三层次是指组织学和细胞学水平的检查;第四层次是电子显微镜下的观察;第五层次是分子水平的应用。纳米在医学上的应用大致有以下7个分支:纳米材料学、纳米电子学、纳米生物学、纳米物理学、纳米化学、纳米机械学(制造工艺学)、纳米加工等学科。在纳米生物学的发展中,纳米医学(nanomedicine)已经浮出水面。纳米医学的研究内容十分广泛,本文介绍了纳米在医学上的应用大致有以下7个分支:在纳米尺度上直接观察DNA分子;在纳米尺度上获取细胞的生命信息;安装纳米计算机的人脑;开创纳米量级的量子器件;组装新的DNA;开发纳米机器人;寻找生物兼容物质。
  • 摘要:近年来,ARF发病机理和防治的研究已取得不少进展。对ARF及其并发症及时作出正确的诊断与处理,是ARF临床处置过程中的最重要环节之一,也是降低ARF死亡率、改善其预后的关键之一。随着ARF临床诊断、防治水平的不断提高,ARF患者的预后将进一步得到改善。本文介绍了急性肾衰的基本概念与病因分类,对急性肾衰发病机制进行了分析,简述了ARF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对急性肾衰的严重并发症进行了论述。
  • 摘要:急性肺动脉血栓栓塞症(肺栓塞)是一心血管和心肺疾患。由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引起急性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是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及误诊率高,且可治好的国内外重要医疗保健问题,也是重要的急诊医学内容之一。近年,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的病因学、诊断学和治疗学的研究有了明显的提高,其病残率和病死率可望逐渐下降。不言而喻,这需各科医师共同努力才能得以实现。本文对静脉血栓栓塞症、肺栓塞、肺梗死等定义进行了介绍,对流行病学和病理生理学进行了分析,对临床类型及表现进行简述。
  • 摘要:本文介绍了机械通气的新技术:(一)机械通气时人-机协调技术上的进步;(二)通气新模式;(三)监测和报警技术的进步,对机械通气观念的转变和更新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通气的新策略,并就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论述。
  • 摘要:感染是最常见的手术后并发症。正确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有助于减少外科手术部位感染。本文介绍了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定义及诊断标准,对手术切口的分类进行简述,从手术部位感染的细菌学进行探讨,分析了SSI的抗生素预防,提出预防SSI的其他措施。
  • 摘要:严重感染及感染性休克多年来一直是危重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虽然经过彻底的清除感染灶、合理应用抗生素、积极的血流动力学支持及提高氧输送,感染性休克的死亡率仍然大于50%。对糖皮质激素在严重感染及感染性休克中的治疗作用已经争论了多年。人们早已认识到激素在应激状态中对机体的保护性作用。但对于在严重感染或感染性休克的强大应激因素作用下的机体是否需要补充激素,人们一直进行着艰难的探索。严重感染和感染性休克时机体表现出的应激反应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由于不同病人HPA轴的功能改变有所不同,对激素补充性治疗的反应可能会不尽相同。但不难看出,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激素在感染性休克治疗中的有益治疗作用。同时,也提出了新的问题需要更进一步的临床和基础医学的研究。
  • 摘要:动脉粥样硬化作为散在的、多系统的慢性疾病状态,可累及血管、代谢、免疫系统,有着不同的全身和局部的临床病理表现,所以,在总危险的评估方面不仅针对一个粥样斑块,要对其总的负荷进行复全危险计分和分层,不仅对要评价人群的远期预后,更重要的要针对个体近期的危险预警,以及可量化地评估近期发生ACS的危险性。本文介绍了易损的动脉粥样斑块、易损的致栓塞血液、易损心肌的概况。
  • 摘要:临床营养包括对营养不良及过剩(Obesity)的治疗。其中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是为临床上严重营养不良、不能进食或胃肠功能伤失的患者所用,起到维持患者生命及改善全身情况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循证(证据)医学的基本思想、循证医学(EBM)与肠外营养、循证医学《EBM》与免疫肠内营养的概况,提出共同提高国内的临床营养研究与实践水平。
  • 摘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NODS)是指在严重感染、创伤、大手术、病理产科、心肺复苏后,诱发全身炎症反应,引起机体同时或相继发生二个或二个以上器官功能障碍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本文介绍了近年关于脓毒症机理的研究,简述了当前MODS主要诊断标准,分析了重症感染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出中西医治疗发挥各自优势,互相补充,有机结合,比单一治疗会在更多层次、更多靶位上纠正脏器、系统功能失常,恢复机体稳态平衡,取得更好的疗效。
  • 摘要:中毒是当今临床上十分常见的一种疾病。其死亡率位居城市市民死亡率的第5位,已引起全社会的极大关注。尤其近年来已列人国家突发性公共事件应急处理事项之一。因此,加强中毒知识的普及,提高中毒救治成功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介绍了中毒的定义及中毒来源,对急性中毒的诊断要点与处理要点进行了简述。
  • 摘要:在急诊、危重病医疗工作中,常常会遇到危急、危重的各科患者,不论给他们何种生命支持、加强治疗;不论缓急。呼吸管理和循环管理都是急诊、危重病领域最为重要的两大基础医疗工作。其中,呼吸通路及循环通路的建立方法和原则,随着急危重症患者的临床医疗实践而不断完善和发展着。按照由低到高、由易及难;按上/下呼吸道;有/无创伤方法。按呼吸通路的建立方法和支持手段进行分类,便于实践工作中逐级应用,也有利用学习掌握上的循序渐进。我们把呼吸通路阶梯化管理,并用于医疗实践和教学工作。rn 本文简述了呼吸的阶梯化管理—”四阶梯-12类方法”,分析了静脉通路建立的方法和原则,并就非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方法进行了介绍,提出穿刺置管相关问题。
  • 摘要:近十年来,由于AIDS病的出现,危重病人的增多(APACHE Ⅱ评分高),接受免疫抑制性治疗(抗肿瘤或抗排异化学药物),患者住ICU时间延长,广谱抗生素的使用,血管内导管介入性治疗增多以及危重病人老龄化,使我们对深部真菌感染及诊治开始发生兴趣。rn 本文对流行病学进行了概述,对深部真菌感染的死亡率进行了介绍,分析了诱发深部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并对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进行了简述,提出了深部真菌感染的治疗策略。
  • 摘要:世界心脏基金会(WHF)是一个非常权威的全球性组织。WHF的宗旨是帮助全球各国人民通过预防、控制冠心病和脑卒中,延长人类的寿命,尤其关注发展中国家心血管疾病的防治。WHF将每年9乐29日定为世界心脏病日,唤起公众关注心血管疾病,通过举办世界心脏论坛,组建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多个相关学科参与的非政府机构与政府相应的职能部门组成的国际性广泛联盟,构筑心血管疾病的全面防线。这个全面防线包括五个层面(1)防发病。一级预防,防患于未然;(2)防事件。保持动脉粥样硬化板块稳定,预防血栓形成,预防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和脑卒中等可能致残、致死的严重事件;(3)防后果。发生ACS等严重事件后,及早识别,及早干预,挽救心肌,为救生命;(4)防复发。二级预防,亡羊补牢,为时未晚;(5)防治心力衰竭。本文对这五个层面进行了具体介绍。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