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2005北京西部医学论坛
2005北京西部医学论坛

2005北京西部医学论坛

  • 召开年:2005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05-03-30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首钢医院

会议文集:2005北京西部医学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本研究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VEGF-A和VEGF-C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测定胃癌组织中CD105及CD34标记的微血管密度,旨在探讨VEGF-A、VEGF-C在胃癌淋巴结转移、血行转移等中的作用及与微血管密度,肿瘤分期等的关系。
  • 摘要: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肾功能在短期内迅速减退,从而导致体内代谢产物储留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如不能及时诊断和治疗死亡率高达80%。虽然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临床医生对ARF的警惕性已大大提高但至今死亡率仍高达50%以上。大量实践证明,积极预防及时纠正可逆因素、早期诊断、及时透析,可明显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因此加强对ARF的防治工作刻不容缓。本文对医院1999 - 2004年收治的69例ARF病人的病因、治疗措施、预后及影响预后因素等进行回顾性分析。
  • 摘要:目的:根据某院15年胃镜检查资料,分析十二指肠溃疡(DU),胃溃疡(GU)、胃癌(GC)及反流性食管炎(RE)的变化趋势并探讨其总检出率、年度检出率、年龄高峰分布、平均发病年龄及性别差异等。材料和方法:选择1990年1月-2004年12月在某院接受胃镜检查患者的资料为研究对象。诊断标准:十二指肠溃疡及胃溃疡按消化内镜学标准诊断,包括活动期、愈合期及瘾痕期溃疡不包括胃、十二指肠复合溃疡;胃癌诊断均经胃粘膜病理证实反流性食管炎病例按1994年洛杉矶标准重新确定。结果:15年间接受胃镜检查者共,8340例,男12680例,女5660例,男女比1.7:1;检查者平均年龄47.2岁,男46.7岁,女49.1岁。结论:某院15年RE总检出率为1.1%且1999年—2004年连续6年均高于平均检出率检出率呈上升趋势。RE发病年龄高峰为大于70岁年龄组与胃癌一致,发病年龄有明显后移倾向,但病例数过少需继续观察并总结。多数研究表明Hp根除后,GERD的发病率明显上升有人将Hp根除后GERD发病率上升归结为氨中和作用的消失、胃内酸度上升、患者饮食的改变及体重的增加。也有许多研究得出相反的结果认为Hp根除与GERD之间无明显关系。对Hp根除前后GERD的发生报道不一可能与GERD的发病机制不单一有关。这些研究几乎没有比较Hp根除前后的食管下端括约肌压力及食管下端括约肌的短暂松弛的不同而这才是GERD发生的主要机制。 GERD发病率上升的原因尚需大规模临床及实验研究进一步阐明。
  • 摘要:目的:探讨抗原肽运载体1(TAP1)基因在天津地区汉族人中的分布及其与Graves病、GD甲亢肝损害的关联性。方法:用扩增阻碍突变体系(ARMS)检测TAP1基因多态性位点在106例天津地区汉族正常人、66例GD肝功正常患者、66例GD肝功异常患者中的分布。结果:(1)研究人群的TAP1等位基因分布、基因型分布均符合Harding-Weinberg定律;(2)天津地区汉族人TAP1333和TAP1637基因型、等位基因型、表现型频率在正常人与GD肝功异常患者、GD肝功正常患者间无显著性差异,按性别、年龄分层后仍无显著性差异:TAP1单倍体型在三组间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TAP1基因型不能作为预测中国天津汉族人发生GD及GD肝损危险性的遗传标志。
  • 摘要:目的:分析210例单纯胆囊结石胆汁需氧菌培养结果。方法:210例单纯胆囊结石患者均行微创保胆取石手术,所有患者术前均经B超检查明确诊断为单纯胆囊结石,行口服胆囊造影检查可见胆囊显影(不吃油炸鸡蛋),术前3天均未使用抗生素。术中无菌注射器穿刺胆囊内胆汁5毫升后送化验室行需氧菌培养加药敏检查。结果:所有210例患者细菌培养结果均回报为无细菌生长,行微创保胆取石手术后患者均恢复良好,伤口一期愈合,未发生胆漏或腹腔感染等并发症,三天后即可出院。结论:单纯胆囊结石胆汁需氧菌培养210例无细菌生长,与文献报道明显不同,表明微创保胆取石手术有临床应用价值,对指导临床术后用药有意义。
  • 摘要:目的:探讨后腹腔镜手术在泌尿外科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IUPU法建立腹膜后间隙,行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20例,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3例.肾上腺肿物切除术3例。结果:26例手术全部成功,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肾上腺肿物切除术手术平均时间分别为65min、195min、90min,平均出血量分别为30ml、150ml、50ml,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7天、12天、7天。术后1~2天排气进食,术后1~3天下地活动。1例轻度皮下气肿,1例皮下淤血,1例有囊肿残余。结论:后腹腔镜手术治疗泌尿外科疾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势,对于肾囊肿、肾盂及输尿管癌、直径小于6cm的肾上腺良性肿瘤可考虑为治疗的首选方法。
  • 摘要:近20年来,应用各种颈椎推管扩大手术治疗颈椎后纵韧带骨化引起的颈椎管狭窄症已有了大量的报告,其手术效果一般良好。但是椎管的扩大作为症状改善的必要条件在一部分扩大不充分的病例术后效果不明显也是临床上散见的事实。为此,调查人工椎弓的位置(PS)以及侧沟(LG)的位置等技术因素对扩大率的影响是很重要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椎管扩大率与术后效果的关系通过对推管扩大面积的理论的计算来确定人工椎弓的大小,从而为手术术式提供技术性依据。
  •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采用fMR1的方法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男孩在执行抑制任务中额叶、基底节和小脑等部位的激活特点。rn 方法:应用基于血氧合水平依赖的事件相关的功能磁共振脑成像(BOLD-fMRI)方法,采用箭头侧翼干扰任务作为认知任务,结合功能连接的手段,以符合DSM-IV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诊断标准12例ADHD男孩和按年龄匹配的11例正常对照男孩为研究对象,功能磁共振脑成像的数据采用SPM2软件包进行预处理,用AFNI软件包对因素间的比较进行描述性成组分析。rn 结果:rn (1)行为结果:ADHD组和对照组两种任务间反应时的差异均不显著;ADHD组对一致任务和冲突任务的反应时均长于对照组男孩,其中一致任务的反应时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两组被试冲突任务的错误率均大于一致任务的错误率,ADHD组冲突任务的错误率大于正常对照组。rn (2)脑激活情况:双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任务间(一致任务与冲突任务)脑激活差异的统计学意义不显著,组间(ADHD组与对照组)脑激活差异统计学意义显著,无论是执行一致任务还是冲突任务,ADHD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岛叶、纹状体、额中回、小脑和枕叶等脑区的激活均减低,而在一致任务的条件下,ADHD组的辅助运动区比对照组的激活减低;而在冲突任务的条件下,ADHD组的前扣带回比对照组的激活减低,右侧额上回及左侧额内侧回的活性比对照组增强。rn (3)ACcd功能连接:两种任务之间功能连接的统计学差异不显著。ADFHD组ACcd的功能连接一致性左侧前扣带回、右侧颞上回、右侧海马旁回、左侧楔叶BA、左侧梭状回、左侧额中回、左侧顶叶角回、左侧顶下小叶、左侧额内侧回及左侧辅助运动区比对照组增强。rn 结论:rn (1)ADHD男孩额叶、前扣带回、纹状体、岛叶、小脑等脑区的活性降低,额上回及额内侧回的活性代偿性增强;在功能连接中前扣带回认知分区与眶额叶、辅助运动区以及顶下小叶等结构的连接增强。这种异常与ADHD执行抑制功能缺陷有关。rn (2)ADHD男孩的辅助运动区和前扣带回的功能活性呈现出与反应冲突有关的双分离现象。
  • 摘要:ICU的急危重症状况不仅使患者身心状况受到严重影响.同时也把其家庭成员带入一种危机状态,给家属带来很大影响, 尤其是在精神上和心理方面所产生的压力是不可忽视的。家属所经历的痛苦甚至比病人还要严重。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医护人员应该对ICU患者家属这个特殊群体在心理上给与足够的关注,尽可能满足病人家属的需求,以减轻家属压力,使其为患者提供更多支持。主动地研究患者家属的心理状态及需求,能指导医护人员在较短的时间内与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rn 本研究拟对该院ICU患者家属的焦虑状况进行调查,以了解该院ICU患者家属的心理焦虑水平,提高ICU护理人员对加强患者家属心理支持的认识,为该院ICU护理人员对患者家属这个特殊群体进行心理支持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本研究为描述性研究,应用Zung(1971)编制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自制问卷,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对该院70例患者家属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在所调查的70例患者家属中,有焦虑情绪者70人,达到100%。其中男性26人,女性44人。结果显示,性别、自负医药金额承受能力不同的患者家属之间焦虑程度有差异性,而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家属之间焦虑水平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提示ICU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家属的心理问题并采取措施给予心理支持。
  • 摘要:目的:探讨静脉滴注阿奇霉素和碱性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90例患儿按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A(静滴阿奇霉素):共30例,观察组B(静滴碱性红霉素):共30例,对照组(静滴红霉素):共30例。均于治疗的第10d进行疗效判定,并对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A和对照组的临床痊愈率分别为43.33%和1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A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63.33%,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观察组B的临床痊愈率为40.00%,有效率为86.67%,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观察组A与观察组B比较,其临床痊愈率和有效率均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A的不良反应率和明显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观察组B的明显不良反应率与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而观察组A的明显不良反应率与观察组B比较统计学差异。结论:在静脉滴注红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时加入小剂量碳酸氢钠,不仅可以明显提高疗效,而且使不良反应明显减轻,其疗效和明显不良反应与静脉滴注阿厅霉素相近似。
  •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对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影响。方法:86例新生儿,分为观察组A(母为轻度PIH):共29例,观察组B(母为中、重度PIH):共27例,对照组(母无PIH):共30例。均于出生后3d采集静脉血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及血红蛋白(HGB)、红细胞压积(HCT),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A的TBIL、DBIL、ALT、AST均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A的HGB、HCT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B的TBIL、DBIL、ALT、AST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B的HGB、HCT高于对照组。观察组B的TBIL、DBIL高于观察组A,而且观察组B的ALT、AST明显高于观察组A,然而观察组B的HGB、HCT与观察组A无显著性差异。观察组B的TBIL超过正常值的例数明显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A的TBIL超过正常值的例数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两观察组的TBIL与ALT、AST、HGB、HCT均具有非常密切的正相关性,而对照组的TBIL与ALT、AST、HGB、HCT均无的相关性。结论:作为围产期慢性缺氧原因之一PIH,可致新生儿胆红素增高,并且其程度愈重新生儿胆红素水平愈高。
  • 摘要:目前,治疗银屑病的方法很多,医院采用UVB(短波紫外线)光疗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38例。取得较好的疗效。本观察发现UV100L型光疗机具有治愈率高、照射时间短、短期副反应少、操作简便等优点。但是UVB的长期副作用包括光老化和致癌性有待进一步积累资料研究分析。
  • 摘要:目的:为防止该院抗菌药物的滥用,延缓耐药菌株的形成,研究采取有效措施,以加强对医院临床科室感染病原菌的监控,预防医源性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采用纵向分析方法,对2000年下半年度(7-12月)与2002年下半年度(7-12月)的医院报表及住院患者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该院该阶段院感菌种类、数量以及临床科室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并前瞻性针对抗生素使用不合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采取相应措施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结果:该院抗菌药物的使用部分科室几乎包括了所有住院患者,而医院感染例次中,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导致院感发生占较大比例:为此医院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以控制院感的发生。结论:通过定期监控及纵向同期分析比较,医院中对抗菌药物的控制管理应强化监控措施,重点从抗菌药物的采购、临床应用指征,监测及信息反馈4个环节来抓,从而有效提高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率,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率。
  • 摘要:临床药学始于上世纪60年代,80年代一些发达国家医院纷纷开展。目前,随着我国生活水平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身健康,医院药师的任务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从以前单纯保障供应型逐步转向药学服务型,从用药的全方位为病人服务包括是否用药,用何种药最恰当,药品与食物,药物间相互作用、药物与特殊生理周期,是否达到预期疗效,是否会产生意外不良反应、特殊药品长期随访等。但由于药学工作及药学教育的长期滞后,临床药学工作进展缓慢。本文现结合实际工作对临床药学具体工作开展进行归纳及设想。
  • 摘要: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药在临床上的应用日趋广泛,人们对药源性疾病认识水平不断提高,认识到“中药无毒副作用无过敏反应”的观点是片面的中药不良反应屡有报道。本文概述中药不良反应的主要表现和临床症状,分析中药发生的不良反应的原因。
  • 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冠脉钙化积分在冠心病的诊断及早期风险性预测中的临床价值。材料和方法:总结90例受检者资料,分析多层螺旋CT冠脉钙化积分与其年龄,血脂及心电图的关系。结果:多层螺旋CT冠脉钙化积分与受检者的年龄、血脂及心电图的缺血改变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年龄越大、血脂越高,钙化发生率、钙化的程度及平均钙化积分值越高;随着钙化积分的增高,心电图缺血改变的发生率逐渐增高。结论:多层螺旋CT冠脉钙化积分检查经济、方便、无创,适用于冠心病的筛查及风险性预测。
  • 摘要:目的:通过快速床旁检测心力衰竭患者血中脑钠素(BNP),对比研究BNP对心力衰竭患者早期诊断、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价的价值。方法:入选2002年7月-2003年2月心力衰竭患者32例, 非心衰患者(心功能NYHA 1级)13例。即刻床旁抽血查血浆BNP浓度并行心脏超声检查。同时观察入院时血压、心率、肺部罗音和住院期间及出院后一个月内不良事件。结果:1)冠心病、高血压、风心病导致的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浆BNP浓度都明显增高,但互相之间无明显差别;2)BNP浓度增高程度与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成正相关;3)BNP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显著负相关;与左室舒张末径(LVDD)呈显著正相关;4)BNP值为97.5 pg/ml时,其预测心力衰竭的敏感性为90.6%,特异性为100%;5)BNP浓度严重升高患者,死亡率及再住院率明显升高。结论:快速床旁检测血浆中BNP浓度是早期诊断心力衰竭的一项重要的检查手段;血浆BNP浓度高低可能是对心衰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及预后评价的一项重要指标。
  •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理念认识水平的提高对于患子宫肌瘤的患者,尤其是年轻患者,在手术治疗方面不仅要求微创,还要求保留子宫。从1999年作者采用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的腹腔镜手术对52例年轻的患有肌壁间及浆膜下子宫肌瘤的患者施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为了进一步研究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优越性。本文现将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两者之间的一些指标进行比较。
  • 摘要:目的:对椎管内肿瘤病人的诊断治疗特点进行分析。方法:调查椎管内肿瘤病人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效果等项目,并进行分析。结果:23例病人中髓内肿瘤1例,硬膜内髓外肿瘤11例,硬膜外肿瘤11例。发生率大于文献报告水平。手术治疗18例,非手术治疗5例,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结论:椎管内肿瘤的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手术仍然是椎管内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
  • 摘要:目的:探讨胎儿羊水Ⅲ度污染对新生儿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1999年9月至2004年3月清华大学附属玉泉医院发生胎儿窘迫256例,其中羊水Ⅲ度污染119例为观察组,其余137例为对照组,观察产后新生儿窒息等不良结局的发生率。结果:羊水Ⅲ度污染组新生儿窒息率(16.8%)、新生儿肺炎率(13.5%)、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生率(2.5%)均高于对照组(8.0%、6.6%、0.7%),羊水Ⅲ度污染组的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缺氧缺血性脑病等发生率与其分娩方式无关。结论:羊水Ⅲ度污染,对新生儿有严重不良影响,须高度重视并尽快结束分娩,以减少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率。
  •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医院咨询就诊者的述情特征及有关因素。方法: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20).明尼苏达多相个性调查表(MMPI),调查了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心身医学科的咨询就诊者148人和正常对照组76人。结果:(1)大专就诊组的F1因子高于对照组。(2)低文化程度就诊者的TAS总分及因子分高于高文化程度就诊者;男性与女性的TAS总分及因子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控制年龄、教育程度的偏相关分析显示,MMPI的各因子与F1、F2和F3、TAS总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211~0.511、0.171~0.277、0.304~0.415。(4)以TAS为因变量,以性别、教育程度(Ed)、MMPI的13个量表分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进入回归方程的因子有F、Si、Ed、K。结论:(1)综合医院的咨询就诊者具有较多的述情障碍,尤其是缺乏识别情感的能力。(2)述情障碍与病理个性测量具有低至中度的相关性。(3)述情障碍与性别、年龄无关而与文化程度关系密切。
  • 摘要:目的:验证三维脑血管造影(3D-DSA)在颅内动脉瘤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对28例临床疑似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二维(2D)和三维脑血管造影结果进行比较,并进一步与手术中所见对比。结果:3D-DSA确诊动脉瘤20例,动脉瘤22个。2D-DSA确诊动脉瘤17个,可疑动脉瘤5个。3D-DSA在动脉瘤的形态,瘤颈的位置和宽窄、以及周围血管解剖关系等方面,显像的清晰度和精确度等均明显高于2D-DSA,14个手术动脉瘤中,13个动脉瘤的术中所见与3D-DSA影像极为吻合。仅一例动脉瘤显示有夸大效应。结论:三维脑血管造影对颅内动脉瘤及周围血管结构显示清晰,有助于提高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 摘要:超早期溶栓治疗,已经证明可以使许多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获益,但由于该病所具有的高发病率、高复患率特点,如何在发病或复患前对各种危险因素进行有效地干预和控制,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目前,脑卒中二级预防主要针对的目标包括对有高血压、高血脂及高血糖患者进行饮食调节和药物干预,戒烟、忌酒,对心房颤动和严重颈动脉狭窄患者的治疗等。然而,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有相当一部分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缺血性脑卒中的患者,患病前既无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也没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及高血脂病史。研究发现,这部分患者动脉粥样硬化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e)有关,后者是一个需要引起临床神经科医师足够重视的独立危险因素。
  • 摘要:目的:研究经桡动脉途径对各种患者行冠脉造影和PCI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入选2003年12至2005年1月经桡动脉途径行冠脉PCI的疑诊和确诊冠心病患者1135例,其中疑诊心绞痛患者976例需择期做冠脉造影和PCI,急性心肌梗死159例行急诊冠脉造影和PCI(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76例、急性前壁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56例,急性下后壁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27例)。Allen's试验阴性者入选。冠脉造影和PCI及支架后均立即拔除动脉鞘管。观察经桡动脉途径的成功率和并发症。患者出院随访1月,评估术侧桡动脉波动情况。结果:入选患者年龄为55.2±14.1岁,桡动脉穿刺成功率为98.2%(1125/1135例),穿刺不成功10例(其中男/女为4/6例)。冠脉造影和PCI成功率均为100%。冠脉造影成功率为100%; 冠造正常475例,冠造异常650例,其中行PCI患者302例,行CABG患者68例,药物治疗患者280例。术后并发症:皮下淤斑面积大于5cm×5cm的发生率27例(2.4%),均发生在PCI患者中。假性动脉瘤、全身大出血、桡动脉栓塞、手静脉栓塞、手神经损伤的发生率均为0,迷走反射5例(0.44%),桡动脉痉挛4例(0.64%),穿刺部位皮肤发生荨麻疹169例(15%),一过性眼睛辨色能力下降3例(0.27%),并发脑梗塞1例,与穿刺相关的死亡0.1月后术侧桡动脉波动减弱10例(0.9%),1例桡动脉波动消失。100%患者愿意选择桡动脉穿刺途径;冠造正常患者中269例患者寻住院1-2天出院。结论:经桡动脉途径对各种患者行冠脉造影和PCI是可行和安全的。在临床和门诊应大力推广这一技术。
  • 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内镜微创保胆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文对86例内镜微创保胆手术治疗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超声术前诊断:胆囊结石48例;胆囊息肉38例。符合率:96.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内镜微创保胆手术术前诊断及提供手术依据具有重要的价值。
  • 摘要:目的:探讨经桡或尺动脉径路诊断性冠状动脉造影及肾动脉造影的可行性。方法:选择136例经桡或尺动脉途径同时行冠状动脉造影、左心室造影及肾动脉造影的病人并观察其手术成功率。结果:冠脉造影及左心室造影的成功率为90.4%(123/136);肾动脉造影的成功率为86.7%(118/136),18例失败;2例出现前臂水肿。结论:经桡或尺动脉途径冠脉造影及肾动脉造影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介入诊疗路径。成功率高,具有止血容易、术后无需卧床、无体位活动限制,病人痛苦小和局部并发症少等优点。
  • 摘要:目的:提高对肺栓塞的认识及治疗水平。方法:对8例肺栓塞病人进行诊断分析。结果:通过分析8例病人的病史、临床表现、血气分析、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肺灌注扫描、螺旋CT诊断明确。通过溶栓抗凝治疗均好转出院,无1例死亡。结论:肺栓塞是一种急症、危重症,应引起医务人员高度重视,早诊断早治疗可减少死亡率及改善预后。
  • 摘要:恶性淋巴瘤(malignant lymphoma)是来源于造血淋巴组织的一组异质性肿瘤,包括霍奇金氏淋巴瘤(HL)和非霍杰金淋巴瘤(NHL)两大类型。本文将近些年来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治疗上达成共识的观念进行回顾。
  •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的诊治情况对母儿预后的影响。方法:根据控制血糖情况将98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分为单纯饮食控制血糖正常者Ⅰ组(52例)和饮食控制加胰岛素调整血糖者11组(46例),并与同期住院分娩的无内科合并症的糖代谢正常52例患者作为对照。结果:两组在早产、妊高征、胎儿窘迫、胎膜早破、产后出血方面的发病率以及新生儿病率及围产儿死亡方面与正常对照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而Ⅱ组中剖宫产率、巨大儿的发生率及新生儿出生体重,高于对照组,三组均无NRDS发生。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经孕期严格控制血糖和产科管理,母儿预后得到极大改善,但在饮食加胰岛素控制血糖组巨大儿的发生率及新生儿出生体重仍高于正常人群。
  • 摘要: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1.6-二磷酸果糖、胞二磷胆碱三种药物联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及预后。方法:119例HIE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9例,对照组60例。采取统一的支持治疗和对症处理,统一NBNA评分、统一发育商评价,统计治疗满1个疗程或更长时间,随访达24mo的HIE患儿资料。结果:HIE总的预后不良率为16.81%,其中重度HIE预后不良率为42.31%,中度为13.04%,轻度为0。治疗组中度HIE预后不良率2.94%,重度为21.43%,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两组NBNA评分,中度HIE患儿从生后12~14d到新生儿期结束均有显著性差异;重度HIE患儿至到26~28d才有显著性差异。随着日龄的增加,NBNA评分对预后不良评估的价值逐渐增大;生后19~21d开始,NBNA评分评估预后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均大于85%。结论:联合应用促进脑细胞代谢药物或改善脑血流药物治疗HIE的疗效明显提高,生后满3wk的NBNA评分更能准确评估预后。
  • 摘要:目的:通过临床疗效观察,对鼻窦内窥镜电视显示系统辅助支撑喉镜在喉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经全麻在鼻窦内窥镜电视显示系统辅助支撑喉镜下治疗喉部疾病17例。结果:鼻窦内窥镜电视显示系统辅助支撑喉镜下手术可将病变经喉内完整切除,经过术后3-12月随访,临床效果良好,治愈10例,有效7例。结论:鼻窦内窥镜电视显示系统辅助支撑喉镜下手术视野清晰、直观,提高了手术的精度,进一步减少了患者的手术创伤。
  • 摘要:“风”与寒、暑、湿、燥,火六种自然中的现象并称为六气在一年之中随着春夏秋冬的四季更替而出现不同的气候特点。在《黄帝内经素问》中有篇“风论”在本篇中讨论了由风邪引起的21种病变,本文就中医渊源的古籍中对“风”病的论述进行介绍。
  • 摘要: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成像技术已越来越多地被使用。某院使用已有四年多了积累了一些经验,特别是对一些行动不便的且不宜搬动或术后病人的摄片,由于DR机器有一定的局限性也没有移动的片盒,必须要用固定的探测器也就是说必须要将病人抬到检查床上才能完成摄片工作。对此作者从投照方法上进行了一些探索,结果表明:用此投照方法所获胶片的部位,结构显示清晰且病人无任何痛苦。
  • 摘要:为了解某院现有护理人员总体能力和素质是否与当前护理任务和病人需求相匹配,作者对全院护士长、医生和病人进行调查访谈,通过不同人群对现有护理人员的评价,找出存在问题,以便在将来的护理管理和培训中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强护理人员薄弱点的管理,提高护理人员整体水平和整体素质,改进和完善护理服务。调查对象:分别是病人、医生和护士长。内容与方法:采取问卷调查法与现场访谈法相结合、请该院有护士长设置科室的所有护士长共30名,对下属护理人员的素质与能力进行评价打分,同时抽样问卷调查了175名病人和68名医生,请他们对现有总体护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服务意识、沟通协调能力,职业道德、仪表形象以及总体素质情况进行评价打分。结果:护士长的评价为94.2%的现有护理人员胜任当前护理工作任务,医生和病人的总评价结果显示有98.5%和99.4%的被调查者对现有护理人员的总体素质表示满意,但在对护理人员不同方面的能力和素质评价上,医生和病人存在显著性差异。总结分析:总的来说,该院护理人员总体素质基本令人满意,但还应在服务工作主动性、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少数年轻护士的业务水平方面加以改进,以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 摘要:目的和意义:抑郁是一种情绪低落的消极状态,如果长期受抑郁情绪的困扰,则易患抑郁症。全世界范围内,抑郁症患者高达3.4亿,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身体的衰老给老年人带来了生理方面的问题,如:记忆力减退、行动迟缓、精力不足、食欲和体重下降、睡眠障碍等。同时,心理防御和心理适应能力逐渐减退。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达,社会高速发展.家庭结构的改变,抑郁情绪的发生率有明显增高。本研究对某社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调查,以了解抑郁情绪在本小区老年人中的发生情况,探讨在新社会生活条件下其可能的影响因素,为改善老年人的精神卫生状况,促进健康老年生活方式的形成提供一些科学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为描述性研究,应用美国BRINK等人1982年制定的老年抑郁量表(GDS量表)和自制的生活事件调查表,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对石景山区古城首钢家属区120例60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所得调查数据用Foxpro建立数据库,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检验。结果:在所调查的120例老年人中,有抑郁情绪者(GDS得分≥11分)58人,占48.3%。其中男性25人,抑郁情绪发生率46.3%。女性33人,抑郁情绪发生率50%。运用二元变量秩检验将各个调查项目与GDS得分进行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职业、身体状况、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与老年人抑郁情绪的发生密切习相关。结论:本研究中,老年人抑郁情绪的发生率为48.3%。说明抑郁情绪是本社区较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它的发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尤其是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要关注老年人的躯体健康,同时更要重视由躯体疾病引发的对日常生活的影响。
  • 摘要:近年来,随着心脏介入诊疗患者的逐渐增加,要求在护理的过程中,改进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转变服务观念改变服务方式调整服务角色对病人进行全方位的系统化整体护理,可有效的减少和防止因介入诊疗术造成病人的不适感及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本文介绍了介入诊疗的护理情况,以及介入诊疗术对护理队伍的素质培养和管理要求等问题。
  • 摘要:目的:评价辛伐他汀加用Omega-3脂肪酸对冠心病及具有冠心病等危症患者合并混合性血脂异常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脂及纤溶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方法,40例冠心病及冠心病等危症合并混合性血脂异常患者经6~12周辛伐他汀10mg或20mg治疗后,分为试验组(n=20)和对照组(n=20),加用Omega-3脂肪酸3克/日或安慰剂,治疗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对HsCRP、血脂及纤溶的影响。结果:Omega-3脂肪酸组治疗后HsCRP、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基线分别显著降低(2.16±2.77)mg/dL(38.5%).(94.0±65.4)mg/dL(31.1%)、13.3±22.3 mg/dL(6.3%)、0.78±1.60,Omega-3脂肪酸组较安慰剂治疗组HsCRP及TG降低更为显著。Omega-3脂肪酸组TG降低的数值及百分数分别与HsCRP降低的数值及百分数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在辛伐他汀应用的基础上加用Omega-3脂肪酸不仅可能使二者各自的调脂优势协同配合,而且可能增加二者的非调脂优势。
  • 摘要:目的:为了扩大腹腔镜治疗子宫肌瘤的适应症。方法:应用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对52例子宫肌瘤的患者,分别为子宫增大18~20余周,因子宫底平脐,所以采取剑脐之间切口放置腹腔镜,腹腔镜采用30度角镜,扩大视野,便于暴露膀胱子宫反折腹膜易于操作;有剖宫产史的子宫肌瘤患者,将宫颈前筋膜剪开分离膀胱,露出峡部下宫颈约1cm,可以减少膀胱损伤;阔韧带内子宫肌瘤患者,先切断圆韧带,将阔韧带前叶打开,再将固有韧带及输卵管切断,将肌瘤与宫旁组织及阔韧带后叶分离,减少输尿管及盆腔血管的损伤机率,以便更安全的施行腹腔镜下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结果:52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切除了子宫,无1例并发症。结论:只要熟练掌握腹腔镜手术技巧及盆腔解剖结构,腹腔镜完全可以完成复杂性子宫切除手术。
  • 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CAG)并发症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和防治方法。材料和方法:收集自2000年9月~2005年2月间行冠状动脉造影且资料完整的患者共1650例,其中男1026例,女624例,年龄31~82岁,平均58.3±17.6岁。其中经桡动脉径路737例,男448例,女289例,年龄37~78岁。经尺动脉10例,男8例,女2例,年龄42~68岁。经股动脉径路903例,男570例,女333例,年龄35~80岁,平均年龄57.2±10.5岁。结果:747例经桡动脉或尺动脉CAG有1例轻微出血,13例动脉痉挛,心肌梗死1例,室颤1例,903例经股动脉CAG患者中室颤3例,心肌梗死4例。出血或血肿15例,迷走反射9例,假性动脉瘤3例,动静脉瘘1例。结论:经桡动脉或尺动脉冠状动脉造影并发症较经股动脉径路症状轻微且易及时处理,预后良好。
  • 摘要: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和人文医学的发展,微创伤的概念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在临床上。如何使用尽可能小的创伤来达到医生的治疗目的,便成为目前经常涉及到的话题。就胆道外科而言其微创技术日臻成熟,已涉及到诊断、治疗各个方面。本文现就医院肝胆外科所开展的微创介入技术进行综述。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