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2014科学研究与结核病防治高峰论坛
2014科学研究与结核病防治高峰论坛

2014科学研究与结核病防治高峰论坛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陕西延安
  • 出版时间: 2014-06-28

主办单位:中国防痨协会

会议文集:2014科学研究与结核病防治高峰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目的:鉴定结核分枝杆菌多重感染的存在.方法:在山东省胸科医院2011年1月到2013年11月的临床患者中,挑选同一患者存在2个或2个以上分离株,且一线药物(利福平、异烟肼、链霉素、乙胺丁醇)药敏结果耐药表型不同的作为研究对象.利用VNTR方法,对46例患者共103个分离株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46例患者中,8例患者的分离株存在不同基因型.结论:本研究中存在多重感染现象,了解多重感染对于药敏结果的判断和治疗方案的评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临床医师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 摘要:目的:了解结核分枝杆菌、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堪萨斯分枝杆菌、戈登分枝杆菌、瘰疬分枝杆菌液体培养早期的蛋白质代谢与分泌活动,以进一步加深对它们致病性的理解,并初步分析由此途径寻找准确、快速鉴定这些菌种的新型标志物的可能性.rn 方法:采用Middlebrook 7H9液体培养基对目的细菌临床分离株进行培养,应用表面增强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SELDI-TOF-MS)技术对7天培养滤液和Middlebrook 7H9液体培养基蛋白质组进行检测,描述性分析其蛋白质组.rn 结果:在Middlebrook 7H9液体培养基与结核分枝杆菌、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堪萨斯分枝杆菌、戈登分枝杆菌、瘰疬分枝杆菌7天培养滤液中分别检测到106、164、118、124、109、210、106种蛋白质/多肽,依据质荷比(m/z)其相对分子量范围分别为1045~3938、982~9329、1035~4579、1052~9109、1035~3940、998~9329,其表达丰度分别在86~7838、7~210、63~5730、58~5559、74~6866和6~190之间;与Middlebrook 7H9液体培养基蛋白相比,结核分枝杆菌、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堪萨斯分枝杆菌、戈登分枝杆菌、瘰疬分枝杆菌7天培养滤液中分别存在157、106、114、99和205种差异蛋白质.rn 结论:结核分枝杆菌、鸟-胞内分枝杆菌复合群、堪萨斯分枝杆菌、戈登分枝杆菌、瘰疠分枝杆菌在繁殖生长早期即存在活跃的蛋白质代谢与分泌活动,而且此5种不同分枝杆菌早期培养滤液中的蛋白质种类与表达丰度差异明显.
  • 摘要:目的:评估实时荧光核酸恒温扩增检测技术(simultaneous amplification and testing,SAT)在结核病患者的痰液、体液及病灶组织等标本中结核菌检测中的价值.rn 方法:收集在广州市胸科医院就诊疑似结核病患者的痰液734份、体液标本94份(包括68份胸腔积液、21份脑脊液、5份关节积液,以下统称"体液")及病灶组织标本76份,共计904份标本.同时采用SAT法、改良罗氏培养法进行检测,培养阳性者进行基因芯片菌种鉴定.SAT法与改良罗氏培养法结果不相符的标本,用结核分枝杆菌聚合酶链(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technology for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PCR-TB)荧光诊断试剂盒进行检测.采用,检验比较SAT法与罗氏培养法对结核病患者的阳性检出率.rn 结果:以改良罗氏培养结果为金标准,则SAT法在痰液、体液、病灶组织标本的敏感度、特异度、符合率分别为90.2%(230/255)、92.5%(443/479)、91.69%(673/734);94.74%(18/19)、81.33%(61/75)、84.04%(79/94);100%(14/14)、77.42%(48/62)、81.58%(62/76).以扩大金标准(培养+PCR法)比对,则SAT法在痰液、体液、病灶组织标本的敏感度、特异度、符合率分别为96.3%(260/270)、99.35% (461/464)、98.23%(721/734);96.97%(32/33)、100%(61/61)、98.94%(93/94);100%(27/27)、97.96%(48/49)、98.68%(75/76).罗氏培养和SAT在痰液、体液、病灶组织标本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4.7% (255/734)和36.23%(266/734)、20.21%(19/94)和34.04%(32/94)、18.42%(14/76)和36.84%(28/76);痰标本两者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x2=0.36,P>0.05).体液与病灶组织标本中,SAT法较罗氏培养法的阳性率高出13.84%和18.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55、6.44,P值均<0.05).rn 结论:SAT法检测痰液、体液及病灶组织标本中的结核分枝杆菌,具有快速、敏感度和特异度较高的优点,可提高结核分枝杆菌的检出率.
  •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对肺结核合并肺部感染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rn 方法:检测临床确诊为活动性肺结核合并肺部普通细菌感染、合并肺部真菌感染和未合并感染患者血清PCT浓度,并用SPSS软件对三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用MedCalc V软件进行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ROC)分析,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获得最佳临界值.rn 结果:合并普通细菌和真菌感染组患者PCT中位浓度分别是0.44 ng/mL和0.30 ng/mL,均明显高于与未合并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9.49,P=0.00和Z=-3.51,P=0.00),合并普通细菌和真菌感染组PCT的AUC分别为0.89和0.69,以PCT=0.31 rig/mL为截点,鉴别诊断合并细菌感染的灵敏度为79.81%,特异度为83.16%.以PCT=0.27ng/mL为截点,鉴别诊断合并真菌感染的灵敏度为59.46%,特异度为73.68%.rn 结论:血清PCT对早期诊断肺结核合并肺部普通细菌感染有一定价值,最佳临界值为0.31ng/mL.
  • 摘要:目的:评估结核分枝杆菌可变串联重复序列(VNTR)高变位点在结核菌传播过程中的克隆稳定性.方法:对上海市松江区及黑龙江省五常县2009-2010年收集的结核菌株进行9位点VNTR分型;对鉴定的32个来自两个最大簇的菌株进行3个高变位点(VNTR 3232,VNTR 3820和VNTR4120)分型及全基因组测序;通过分析高变位点和基因组成簇的一致性评估高变位点的克隆稳定性.结果:32个菌株的高变位点及全基因组呈现较高的多态性;基因组成簇(基因组差异≤5突变)的菌株中,高变位点的一致性达100%.结论:高变位点具有较好的克隆稳定性,适合用于研究结核菌的近期传播.
  • 摘要:目的:观察利福布丁对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multi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MDR-TB)的抑菌效力及其与利福平的交叉耐药性,了解对利福布丁与利福平交叉耐药菌株rpoB基因突变特征,为应用利福布丁治疗利福平耐药结核病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提供依据.rn 方法:选取2007-2008年全国结核病耐药基线调查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菌株131株.用微孔板alamar blue法测定MDR-TB菌株对利福平和利福布丁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采用直接测序法检测MDR-TB菌株rpoB基因突变,分析rpoB基因突变对两者交叉耐药性的影响.rn 结果:通过测定MIC的方法,在131株MDR-TB菌株中,利福平与利福布丁交叉耐药率为76.47% (91/119).利福布丁MIC低于利福平,利福布丁抗菌活性优于利福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MDR-TB菌株中,发生rpoB基因突变113株(86.26%,113/131),包括531、526、516、513、511、522、533等7种单位点突变,其中以密码子531 (56.49%,74/131)、526 (16.03%,21/131)突变最为常见.526、531位点突变易出现RIF与RFB交叉耐药,在同类型突变菌株中出现交叉耐药的比例最高,分别为90.48%(19/21)、78.38%(58/74),516位点突变不易出现RIF与RFB交叉耐药(占22.22%,2/9).rn 结论:利福布丁与利福平存在交叉耐药性,但利福布丁有更强的抗菌效力,可用于临床治疗耐利福平结核病.不同rpoB突变类型,利福平与利福布丁交叉耐药性不同.
  • 摘要:目的:分析中国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MDR-TB)菌株对吡嗪酰胺(PZA)和莫西沙星(MFX)二种抗结核药物的敏感性,为耐多药结核病防治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rn 方法:选取全国2007-2008年耐药基线调查289例MDR-TB菌株,使用MGIT960方法对其进行PZA和MFX二种抗结核药物的敏感性试验,计算两种药物耐药率并分析耐药发生的影响因素.rn 结果:MDR-TB中PZA耐药率为38.8%(112/287),低浓度MFX和高浓度MFX耐药率分别为13.1%(38/289)和3.1%(9/289),性别、初/复治、诊断前是否用过相应药物等因素对于PZA及MFX耐药率没有明显影响.rn 结论:中国MDR-TB菌株对PZA及低浓度莫西沙星具有较高的耐药率,但对高浓度MFX耐药率较低,提示部分患者应用现有标准化方案治疗会影响后续治愈率,治疗MDR-TB时应选择适宜的药物和方案.
  • 摘要:目的:构建结核分枝杆菌Rv2190c DNA疫苗,并评价其免疫原性.rn 方法:以基因H37Rv基因组为模板,PCR扩增Rv2190c基因,插入pGEM-T载体中,经酶切鉴定与序列测定证实后,再与真核表达载体pVAX1连接,构建真核表达质粒pVAX1-Rv2190c.5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生理盐水(A组)、pVAX1载体(B组)、微卡菌苗(C组)、Ag85A DNA疫苗(D组)和Rv2190c DNA疫苗(E组),每2周肌肉注射1次,共3次,以研究Rv2190c DNA疫苗的免疫原性.最后1次免疫后3周杀死小鼠.用ELISA法检测小鼠脾细胞培养上清中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 4,IL-4)水平;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泌IFN-γ的Th1细胞百分比和分泌IL-4的Th2细胞百分比以及Th1/Th2细胞比值.rn 结果:PCR扩增获得长1177bp的Rv2190c基因片段;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VAX1-Rv2190c经双酶切及DNA测序证明构建成功.E组[(126.03±221.46) pg/ml]IFN-γ水平高于A[(15.69±17.57) pg/ml]、B[(10.23±17.78) pg/ml]、C组[(8.25±23.87) pg/ml](P<0.05),略高于D[(77.22±153.92) pg/ml]组,但无统计学意义.E组Th1细胞百分比(3.01%±2.07%)显著高于A组(0.19%±0.12%)和B组(0.22%±0.09%)(P<0.01),但与C组(2.44%±1.17%)、D组(2.56%±0.86%)无统计学差异;Th1/Th2细胞比值E组(1.86±2.03)高于A(0.32±0.19)、B(0.48±0.22)和C组(1.13±0.41),但无统计学意义,显著低于D组(3.47±3.11)(P<0.05).rn 结论:成功构建了结核分枝杆菌DNA疫苗,并且证明此疫苗有较强的免疫原性,主要刺激Th1型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 摘要:目的:探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及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rn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在淋巴结结核病理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rn 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3年7月之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病理科淋巴结结核石蜡包埋组织标本48例,其他淋巴结疾病石蜡包埋组织标本21例.IHC检测采用一步法,用Ag85B抗体进行.PCR采用Taqman荧光定量检测法进行.同时作抗酸染色进行对比研究.rn 结果:IHC、PCR及抗酸染色的阳性率分别为52.1%,60.4%及27.1%.IHC及PCR阳性率显著高于抗酸染色(x2=6.272,p=0.012;x2=10.836,p=0.001).IHC不使用油镜,可大幅提高病理医师阅片诊断速度;PCR具有较好的客观性和重复性,可以提高淋巴结结核病理诊断速度和准确性.rn 结论:IHC及PCR方法简单易行,与抗酸染色法相比可提高阳性检出率,在淋巴结核的病理学诊断中具有良好应用价值.
  • 摘要:目的:探讨使用绝对浓度法药敏试验时,含异烟肼培养基上37℃培养4周没有菌落生长,而6周后有菌落生长的原因.rn 方法:收集到来自11名患者的13株含异烟肼培养基上生长的菌株,同时收集11株空白对照培养基上的菌株.对上述菌株分别进行菌种鉴定,基因分型,比例法药敏试验,耐药突变检测和人工混合感染的药敏试验.rn 结果:经比例法药敏试验,所有13个单克隆均对异烟肼耐药且11个空白对照均为异烟肼敏感.24个菌株均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在所有13个INH耐药菌株,10株(10/13,76.92%)存在S315T突变.11名患者中有3个在接下来的药敏试验中对INH耐药.4个患者在空白对照和含药培养基上的结核菌属于不同分型.rn 结论:6周后含INH培养基上生长的克隆经比例法药敏试验确定为INH耐药.对于INH敏感的菌株延长至6周,将获得更多的耐药信息.
  • 摘要:目的:通过免疫磁珠分离技术(immunomagnefic beads separation techniques,IMBS)富集痰液中的结核分枝杆菌进行培养,提高痰液培养的阳性率,用于快速诊断结核病.rn 方法:从兔结核模型血清中制备抗结核IgG抗体,并将其结合于免疫磁珠表面.以传统的改良罗氏(L-J)培养和痰涂片抗酸染色检查为对照,71例结核科确诊的结核病患者痰液通过免疫磁珠分离技术捕获、富集吸附结核分枝杆菌后进行改良罗氏培养.rn 结果:71例结核病患者痰液中,痰涂片抗酸染色阳性26例,阳性率36.7%;传统的改良L-J培养阳性34例,阳性率47.9%;而免疫磁珠分离技术捕获、富集结核分枝杆菌后进行的改良L-J培养阳性48例,阳性率67.6%,三者阳性率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免疫磁珠分离技术捕获后改良L-J培养阳性率>传统的改良L-J培养阳性率>抗酸染色阳性率.免疫磁珠分离技术捕获后改良L-J培养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改良L-J培养和痰涂片检查(p均<0.05),而改良L-J培养和痰涂片检查之间没有显著性意义(P>0.05).rn 结论:通过免疫磁珠分离技术捕获、富集痰液中的结核分枝杆菌进行培养,可显著提高痰培养的阳性率,为结核病的诊断提供实验依据.
  • 摘要:目的:探讨结核性心包炎(tuberculosis pericarditis,TBP)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预后.方法:收集医院40例TB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TBP继发于心包外的结核而发病,渗出性TBP和缩窄性TBP的临床症状有所不同,心包液的化验检查对TBP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结核菌在心包液中难以检出,PPD皮试、心电图、超声心动图、X线胸片、胸部CT对TBP的诊断均有一定的参考意义,TBP的预后远较其他浆膜结核恶劣.结论:提高对TBP临床特点的认识,积极完善相关检查综合分析,以提高对TBP诊治的成功率.
  • 摘要:目的:评价和分析2009 2013年全国抗结核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熟练度测试结果,了解中国结核病实验室药敏试验能力.rn 方法:2009-2013年对全国有能力开展药敏试验的省级、地市级结核病实验室每年寄发30株结核分枝杆菌菌株进行八种抗结核药物(异烟肼、链霉素、乙胺丁醇、利福平、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卷曲霉素、氧氟沙星)的敏感性试验熟练度测试.共计收到508个实验室报告的一线抗结核药物敏感性试验熟练度测试结果,444个实验室报告的二线抗结核药物敏感性试验熟练度测试结果,结果统一由国家结核病参比实验室进行比对.评价指标为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和一致性.2009-2013年各指标总均值差异采用卡方检验,变化趋势采用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rn 结果:对于各个药物敏感性、特异性、重复性、一致性各指标总平均值的范围是:异烟肼:91.88%~97.62%、92.01%~98.33%、86.55%~95.27%、91.40%~97.60%;链霉素88.79%~94.14%、87.59%~91.36%、77.37%~93.13%、88.20%~92.45%;乙胺丁醇:66.24%~85.17%、83.22%~97.87%、63.46%~89.76%、75.78%~90.80%;利福平:78.54%~96.34%、96.19%~98.07%、79.11%~95.66%、90.72%~97.21%;卡那霉素81.12%~95.46%、95.35%~98.86%、94.12%~96.84%、90.23%~97.77%;阿米卡星:93.14%~98.94%、96.16%~99.00%、93.52%~97.94%、95.59%~98.19%;卷曲霉素:52.45%~95.68%、89.68%~97.85%、89.48%~92.99%、89.08%~95.61%;氧氟沙星:84.75%~94.38%、96.21%~98.90%、88.01%~94.41%、93.01%~96.90%.除链霉素的特异性、卡那霉素的重复性、卷曲霉素的重复性外,其他各指标各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卡那霉素、阿米卡星、卷曲霉素的重复性,阿米卡星、卷曲霉素的敏感性,氧氟沙星的特异性外,其余各药物的各指标呈逐年提高趋势,趋势有统计学意义(P<0.05).rn 结论:长期连续的做好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并开展药敏试验培训和熟练度测试工作可使全国结核病实验室药敏试验能力逐年提高.
  • 摘要:目的:探讨传染病医院分枝杆菌实验室(P2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及防护措施.方法:定期对实验室进行生物风险评估,通过制度建设、硬件提高、人员优化等措施对分枝杆菌实验室进行管理和运行.结果:严格施行分枝杆菌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增加防护措施,可以有效的避免生物安全事故的发生.结论:对分枝杆菌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进行规范后可以有效地减少实验室工作人员的风险,同时也有效避免了病源微生物的外泄,最大限度的保障了实验室的生物安全.
  • 摘要:当前结核病仍然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为了控制结核病在全球的蔓延,迫切需要更快捷、便利的结核病诊断技术,特别是涂阴及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早期诊断;要加强耐药的分子机理的研究;要加快研制高效的结核病疫苗科学技术的发展为结核病控制带来了新的前景,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等新技术的应用推动了结核病研究的不断深入,人类对结核分枝杆菌的认识将更加全面深刻。如何将科学研究的成果与临床应用相结合,把科研领域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是摆在人们面前的新桃战。
  • 摘要:目的:通过对55例培养管内浑浊生长抗酸杆菌的分析,了解其特性,得到相关信息帮助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通过传统染色、鉴别培养、菌种鉴定、抗结核药敏实验、PCR、荧光杂交等方法对这55例病例进行分析.结果:得出其中54例有NTM生长,并找出存在与MTB混合感染的病例.结论:可初步判定浑浊生长的培养管内,约98.2%存在NTM的生长.在排除管内NTM生长后,才能判断MTB单独感染.NTM、MTB混合感染的及时发现能帮助临床对病情做出正确的诊断,病人病情得到控制及临床治愈.
  • 摘要:结核病是当今全球范围对人类最具威胁的传染性疾病之一。本文对医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就诊患者分离的5361株MTB的一线和二线药物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为制定安徽省合理的耐多药结核病化疗方案和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说明安徽省从1992年就开展了结核病控制项目,现在又将耐药结核病防治列入全国结核病防治时二规划,说明病人耐药发生率高,提示安徽省结核病防治形势严峻。应该加强结核病人的督导管理,减少耐药菌的产生和传播,逐步实施耐药结核病患者免费诊断和管理的全覆盖,加强结核病网络实验室建设,提高对耐药结核病的诊断能力,特别是对患者标本中分离的菌株进行准确的传统药物敏感性试验(DST)的结果将成为指导患者用药的重要依据,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制定耐多药患者的化疗方案,将对提高耐多药患者疗效、减少二线药物耐药情况的发生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治疗的规范性对患者的治疗转归情况有重要影响。分析上述耐多药患者的治疗方案及患者后续随访情况,将有助于不同地区制定有效的耐多药患者管理方案。
  • 摘要:三峡库区多为山区,交通不便,贫困人口多,外出务工人员多,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万州区、开县、忠县、梁平县、云阳县、奉节县等库区6个区(县)是重庆市最早开展分枝杆菌分离培养工作的地区之一,是许多研究项目的现场实施地区,基础设施设备较完善,项目工作经验丰富。“十一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结核病发病模式”课题实施期间,重庆市结核病防治所对库区6个区(县)进行了2年多的连续监测,共检测了1525例患者对4种一线抗结核药和2种二线抗结核药的药物敏感性情况,获得了一些监测数据,对该地区结核病防控有一定的参考意义。rn 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三峡库区6个区(县)整体结核病耐药结果虽然总体低于全国水平,但高于2005年重庆市结核病耐药监测水平。尽管近年来随着DOTS策略的实施,三峡库区结核病防治工作获得了一定成效,但是耐药结核病疫情不容忽视,及早发现、治疗和管理耐药结核病也将是今后库区结核病防治工作的重点。因此,应当加强政府承诺,加大对库区耐药结核病的投入;根据三峡地区特点,整合库区医疗资源,设立耐药结核病定点医院;加强库区结核病实验室能力建设,采用推荐的结核病和耐药结核病新诊断技术,缩短耐药结核病的发现时间,为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可靠实验结果;对耐药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加强库区耐药结核病的监测和管理。
  • 摘要:目的:调查昌平区耐利福平(RFP)结核分枝杆菌rpoB基因突变的突变类及发生率.rn 方法:本研究所用65株结核分枝杆菌取自2003-2006年临床样本,其中耐利福平株35株,敏感株30株;应用DNA测序法对包括利福平耐药决定区(RRDR)81个碱基在内的rpoB基因286个碱基测定序列.rn 结果:30株敏感株无突变发生;94.3%(33/35)耐利福平临床分离株存在rpoB基因突变.其中531位氨基酸突变率为57.1%(20/35), 526位氨基酸突变率为22.9%(8/35),516位氨基酸突变率为8.6%(3/35),511位氨基酸突变率为2.9%(1/35),联合突变发生率为2.9%(1/35),未检测到发生缺失碱基突变的菌株.rn 结论:昌平区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突变率与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之间有明显相关性,利福平耐药表型与rpoB基因突变的符合率为94.3%,并提示密码子531、526突变为本地区常见突变类型.
  • 摘要:目的:评价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MDR-TB)菌株对环丝氨酸(CS)和对氨基水杨酸(PAS)两种二线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性并分析耐药表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关联,为中国耐多药结核病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rn 方法:从2007年全国耐药基线调查点收集的菌株中选取196株MDR-TB株,采用微孔板Alamar blue显色法分别测定对环丝氨酸和对氨基水杨酸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并采用间隔区寡核苷酸分型法(Spoligotyping)对其进行基因分型.rn 结果:196株MDR-TB中CS耐药为44株,耐药率为22.4%; PAS耐药为34株,耐药率为17.3%.北京基因型菌株162株,占82.7%,非北京基因型菌株34株,占17.3%.在耐CS的MDR-TB菌株中北京基因型为34株,耐药率为21.0%,非北京基因型为10株,耐药率为29.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5,P>0.05).在耐PAS的MDR-TB菌株中北京基因型为26株,耐药率为16.0%.非北京基因型的菌株为8株,耐药率为23.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10,P>0.05).rn 结论:中国MDR-TB对二线抗结核药物CS和PAS的耐药率处于较高水平.北京基因型家族是中国MDR-TB中主要流行的菌株,北京基因型与非北京基因型的MDR-TB菌株对CS和PAS两种二线药物耐药性无明显相关性.
  • 摘要:目的:研究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群内NK细胞比例及自发凋亡率特点.rn 方法: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和体检正常的正常对照各20例,年龄和性别无显著差异,密度梯度离心分离PBMCs,用流式细胞仪分析CD3-CD16+CD56dimNK细胞和CD3-CD56highNK细胞在淋巴细胞群的比例,培养24小时后用Annexin V-PI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自发凋亡率.rn 结果: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外周血NK细胞比例显著下降,CD3-CD 16+CD56dimNK细胞比例下降尤为显著(p<0.0001),其自发凋亡率显著升高(p<0.0001).rn 结论: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外周血NK细胞比例显著下降,尤以具有细胞毒作用的CD3-CD 16+CD56dim NK细胞为主,提示初治菌阳肺结核患者体内NK细胞的细胞毒功能可能显著下降,对抗结核分枝杆菌活化的力量被消减,NK细胞自发凋亡率升高与比例下降的关系、机制及与结核免疫的关系尚需进一步研究.
  • 摘要:目的:评估Xpert MTB/RIF对肺结核患者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及其利福平耐药性检测的应用价值.rn 方法:收集151份肺结核患者痰标本,分别进行痰涂片荧光染色显微镜镜检、BACTEC MGIT 960液体培养联合MPT 64抗原测定、以及Xpert MTB/RIF检测,分析Xpert MTB/RIF方法对于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及其利福平耐药性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rn 结果:Xpert MTB/RIF方法检测痰标本结核分枝杆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5% (69/73)和93.6% (73/78),和BACTEC MGIT960液体培养联合MPT 64抗原测定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P=1.000);检测利福平耐药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5%(19/21)和100.0% (48/48),和基于BACTEC MGIT 960液体培养药敏试验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P=0.500);经Xpert MTB/RIF检测为利福平耐药的19份标本,其分离菌株均为MDR (multidrug resistance)菌株.rn 结论:Xpert MTB/RIF方法对于肺结核患者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及其利福平耐药性的检测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且快速、生物安全性高,在中国结核病实验室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摘要:目的:评估半巢式全自动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Xpert MTB/RIF)快速诊断肺结核及利福平耐药的可靠性.rn 方法:在四个县(区)级结防机构,门诊医生连续纳入初诊肺结核可疑患者,实验室工作人员收集患者痰标本完成涂片镜检、固体培养和Xpert MTB/RIF检测,省级实验室完成比例法利福平药敏试验,国家参比实验室完成测序菌群鉴定,临床医生填写患者临床信息,定期完成随访.以随访后临床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涂片镜检、固体培养和Xpert MTB/RIF检测结核菌的灵敏度.以传统药敏试验结果为金标准,分析Xpert MTB/RIF检测利福平耐药的效能.rn 结果:在2142例肺结核可疑患者中,以临床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涂片镜检、固体培养和Xpert MTB/RIF检测结核菌的灵敏度分别为25.68%、51.44%和58.82%.Xpert MTB/RIF检测利福平耐药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10%和97.95%.rn 结论:Xpert MTB/RIF检测能够提高涂阴和培阴肺结核患者的检出,同时可以快速诊断患者是否对利福平耐药,在条件相对薄弱的中国县(区)级实验室具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
  • 摘要:目的:评价荧光定量PCR探针熔解曲线法(探针熔解曲线)检测耐乙胺丁醇链霉素结核杆菌突变基因诊断耐乙胺丁醇、链霉素结核病的检测效能.rn 方法:由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集的涂阳肺结核病人痰标本进行培养和鉴定,对鉴定为结核杆菌培养物同时使用金标准比例法传统药敏试验和荧光定量PCR探针熔解曲线法进行结核杆菌耐乙胺丁醇和链霉素检测.使用SPSS11.0统计软件比较金标准和探针熔解曲线检测结果.rn 结果:759例涂片阳性痰标本经培养和菌种鉴定获得了754株结核杆菌,360株和394株结核杆菌分别进行了金标准比例法(乙胺丁醇、链霉素)药敏试验和探针熔解曲线检测,与金标准比较,探针熔解曲线检测乙胺丁醇和链霉素的灵敏度81.97%(50/61)和88.46%%(115/130),特异度96.66%(289/299)和97.35%(257/264),一致率94.17%(339/360)和94.42%(372/394).rn 结论:荧光PCR探针熔解曲线检测痰分离培养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耐乙胺丁醇和链霉素突变基因有较高的灵敏性和很高的特异性,且检测快速、操作简便,适用于结核病实验室对耐乙胺丁醇和链霉素结核病的快速筛查.
  • 摘要:目的:探讨肺结核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和临床特点.方法:收集医院70例肺结核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结核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为:老年、长期应用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肺结核复治、肺结核病灶广泛、合并糖尿病、低蛋白血症,临床表现不典型,主要病原性真菌为白色念珠菌.结论:肺结核继发肺部真菌感染诊断困难,临床医生要高度重视,及时完善检查、诊断及治疗.
  • 摘要:Pup-蛋白酶体系统(Pup-proteasome system)是存在于分枝杆菌中的与真核生物中的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类似的蛋白降解系统,该系统应该和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理功能和致病性等息息相关.为了验证耻垢中Pup-蛋白酶体系统对其生长活力的影响,通过分别敲除耻垢分枝杆菌中的类泛素分子(Pup)和蛋白酶体β亚基(prcB)后,测定野生型耻垢和敲除后的耻垢在正常培养条件和低氧培养条件下的生长活力变化,结果发现耻垢分枝杆菌中的Pup基因被敲除后将会对菌的生长发生影响,而蛋白酶体β亚基(prcB)基因的敲除却对菌的生长没有发生显著的影响.Pup和蛋白酶体β亚基基因对耻垢分枝杆菌的生长活力影响不同,正说明了Pup--蛋白酶体系统对耻垢分枝杆菌的作用和影响。
  • 摘要:自噬-溶酶体途径和泛素-蛋白酶体系统是真核细胞内的两条主要降解途径,都是通过对底物的泛素化标记后进而被溶酶体或者蛋白酶体降解,其中泛素连接酶Parkin(泊蛋白)发挥着关键作用.Parkin蛋白是由PARK2基因编码的一种泛素连接酶E3,其介导的线粒体自噬与帕金森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不仅如此,它在抵御胞内菌如结核分枝杆菌等的感染中也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对入侵的结核分枝杆菌进行泛素化标记后运送到溶酶体内进行降解.Park2阴性的小鼠或者人类巨噬细胞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敏感性明显增加,同时,Parkin蛋白也是一种高度保守的蛋白,在多细胞生物的先天性免疫防御反应中发挥着关键作用,Park2缺陷的小鼠和果蝇也对胞内菌的敏感性增加.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