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第一届全国中青年颈椎病专题论坛
第一届全国中青年颈椎病专题论坛

第一届全国中青年颈椎病专题论坛

  • 召开年:2007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07-06

主办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

会议文集:第一届全国中青年颈椎病专题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目的:探讨颈髓嵌夹型颈椎病的病例特点,观察颈椎后前路联合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例颈髓前后方均受压的颈椎病患者,先行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再行前路病变椎间盘切除植骨钛板内固定,术后颈托固定3个月。结果:平均随访15.6个月,疗效评定采用日本整形外科协会JOA标准,平均改善率65.2%,所有病人能自主行走,步态稳定。结论:颈椎后前路联合手术是治疗颈髓嵌夹型颈椎病的理想术式选择。
  • 摘要:目的:探讨脊髓型颈椎病手术治疗方法及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的优点、必要性及手术适应症。方法:自2004年6月-2005年8月,该科手术治疗颈椎病68例,其中行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14例,男13例,女1例。年龄50岁-74岁,平均55岁。手术前行颈椎正侧位,过屈过伸位X片检查,颈椎MRI扫描,术后X片检查。采用JOA 17分法进行术前和随访时的评分。结果:本组14例均进行了随访,平均12个月以上。14例患者手术后一周内四肢麻木、酸困明显好转。手术时间平均4小时,术中出血平均250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5天,术前JOA评分11(9--12)分,术后随访时JOA评分15(14--17)分。术后6个月X片显示前路植骨愈合。结论:对于脊髓多节段受压(三个或三个以上节段),如发育性和退变性颈椎管狭窄,同时合并前方单节段或两个节段受压,椎管侵占率达50%以上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采用前后路联合手术具有术后效果好,费用少,病人痛苦少的优点。
  • 摘要:目的:分析和比较颈前路两个和/或两个以上椎体次全切除脊髓减压、钛网植骨支撑融合内固定术与颈后路脊髓受压段全椎板切除减压、植骨加侧块螺钉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对36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分别采用颈前路两个和/或两个以上椎体次全切除脊髓减压、钛网植骨支撑融合内固定术(21例)及颈后路脊髓受压段全椎板切除减压、植骨加侧块螺钉内固定术(15例)治疗,术后根据JOA评分及X线表现比较两组病例的改善率、植骨融合率及颈椎生理弓度恢复情况。结果:平均随访12个月,前路手术组平均改善率70%,优良率为81%,后路手术组平均改善率62%,优良率78%,两组疗效无显著差异,A组1例植骨未融合,植骨融合率95%,B组3例植骨未融合,植骨融合率80%,两组颈椎生理曲度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两组术式疗效相近,但前路多个椎体次全切除脊髓减压、钛网植骨支撑融合内固定术疗效更优,且植骨融合率高、术时短、出血少,较之后路术式更安全有效。
  • 摘要:目的:评价云南白药胶囊在脊髓型颈椎病颈后路手术的围手术期应用的价值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符合入选标准的1 97例患者随机接受云南白药胶囊500mg或安慰剂治疗,每日4次,共5天。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并对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云南白药组术中失血量350.12±190.23ml,安慰剂组术中失血量443.87±266.00ml。术后引流量及服药后的不良反应两组间无差异。结论:口服云南白药胶囊可以明显减少脊髓型颈椎病颈后路手术中的失血量,安全有效。
  • 摘要:目的:应用皮层体感诱发电位技术,观察颈椎脱位颅骨牵引复位过程中患者脊髓功能的改变,用以避免因过度牵引造成的脊髓损伤。方法:12例颈椎脱化患者在全麻下颅骨牵引复位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中进行皮层体感诱发电位监测。观察皮层电位潜伏期及波幅变化。牵引重量从5Kg开始,每间隔5-10min增加重量2.5Kg直至复位成功。12例中,牵引重量5-20Kg,平均13.5Kg。在牵引前(麻醉后)、牵引过程中,复位后进行皮层体感诱发电位监测。将电位信号分为改善(波幅增加50%和或潜伏期缩短10%)、异常(波幅下降50%和或潜伏期延长10%)、无变化。结果:10例牵引复位过程中皮层电位潜伏期,波幅改善,且临床复位效果满意;2例牵引过程中曾出现皮层电位波幅下降50%,波形改变,立即减轻重量,改变体位。5分钟后波形、波幅恢复。12例患者术后神经损害均未加重;3~6个月随访8例,按FranKle分xe转变情况为:术前B级4例,术后转成C级2例,2例无变化;术前C级2例,术后1例无变化,1例失访;术前D级4例,3例转成E级,1例失访。8例中有3例于术后6个月复查体感诱发电位,皮层电位潜伏期缩短,其中2例恢复至正常标准,波幅、波形改善。结论:应用皮层体感诱发电位监测颈椎脱位颅骨牵引复位前路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避免了大重量过度牵引可能带来的脊髓损伤问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摘要:脊髓损伤(SCI)后神经源性膀胱(NB)是骨科及康复临床的常见问题,根据不同损伤类型及程度可以采取自主排尿、手法辅助排尿、反射排尿、留置导尿、间歇导尿、清浩导尿、外部集尿器、骶神经根电刺激置入、重建排尿反射弧等一系列治疗方法。为了尽快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很多临床工作人员致力干研究如何快速、安全、有效地恢复患者的自丰排尿或辅助排尿。笔者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对某些病人,视觉反馈参与的膀胱功能训练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治疗手段,本文就已有小样本病例作一疗效观察。
  • 摘要:目的:探讨颈椎后路钛合金内固定系统对术后MRI成像的影响。方法:对6例行颈椎后路钛合金脊柱内固定的患者术后进行MRl检查,所用MRI为1.0T及1.5T的超导MRI系统,患者均进行矢状位的快速自旋叫波序列(TSE)T1加权像(T2-W1)和TSE T2加权像(T2-W1)以及轴位的TSE T1加权像扫描,然后对术后钛合金内固定的伪影的特点及其对椎管内结构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 MRI伪影的大小为内固定大小的2-3倍,基本能够辨认出原来内固定物的形状,钛合金内固定植入物本身在T1和T2加权上都表现为低信号,其边缘在T1和T2加权上都有明确分界线的高信号区。在矢状面T1和T2加权和轴位T1加权上均可清晰显示脊髓和椎管内的结构。后路系统的连接棒伪影较小,只对紧邻的椎板和小关节处图像辨认有影响,对术后图像观察的影响较小。椎板钩的伪影较大,会影响对椎板附近结构的观察,特别是伸入椎管内的部分会影响对脊髓后部的观察。椎弓根螺钉钉尾部伪影较大,对紧邻的椎板和小关节处图像辨认有影响;正确植入的颈椎弓根螺钉伪影也较大,主要会影响对邻近部位椎管侧方、椎动脉、椎间孔、脊神经和后外侧突出的椎间盘等结构的观察。结论:颈椎后路脊柱钛合金内固定术后患者进行MRI检查时,应该尽量选择快速自选回波序列进行扫描,当使用常规自旋回波序列扫描时,应尽量减少TE。医生在分析术后MRI图像时应该充分认识到钛合金内固定的伪影对图像的影响,以去伪存真,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作出正确的判断。
  • 摘要:目的:探讨颈性眩晕患者的症状和功能的评估方法。方法:在对179例颈性眩晕患者临床资料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参考有关康复评定资料,制订出《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该量表包括五大项:眩晕、颈肩痛、头痛、日常生活及工作、心理及社会适应。每项均分为5个等级,全表满分为30分。并试用于46例颈性眩晕患者的评估,对该量表的效度及信度进行初步的研究。结果:该量表有可以接受的重测信度(r在0.6~0.9间,p<0.01)及准则效度(r在0.8~0.9间,p<0.01),内容及结构基本合理口可行。结论:该量表可用于评价颈性眩晕患者症状与功能状况,但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及研究。
  • 摘要:目的:探讨脊柱后路手术切口深部感染的治疗方法。方法:对3例脊柱后路手术切口深部感染的患者,2例采用清创术后灌注冲洗,手术后三天改为开放引流治疗;另1例因清创时伤口分泌物镜检未见脓球,采用清创术后伤口内放置引流管闭合引流治疗。结果:治疗中2例病人发生脑脊液漏,但经过2-3周的治疗后3例患者伤口均愈合,病人痊愈出院。结论:脊柱后路手术发生切口深部感染时,应彻底清创,并尽可能行开放引流术。当硬脊膜缺损较大无法修复时,在彻底清创的前提下可以采用伤口内放置引流管闭合引流,通过脑脊液的冲洗达到有效引流的目的。
  •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三维固定技术治寰枢椎不稳症的疗效。方法:2002年7月~2005年7月,采用(1)寰椎侧块螺钉+枢椎椎弓根钉固定13例患者;(2)枢椎经关节突螺钉+寰椎后弓钩固定12例患者;两种方法其中Vertex 16例、Summit 9例。结果:25例患者共植入寰惟侧块螺钉26牧,枢椎椎弓根钉26牧,枢椎经关节突螺钉24牧,寰椎后弓钩24牧。术后无一例发生脊髓和椎动脉损伤,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0~36个月,平均16.7月,术后JOA评分13.6~15.9.平均14.8分,改善率89.5%。骨折的齿状突骨性愈合,植骨块全部融合,无内固定断裂,松动。结论:两种三维固定技术可靠,疗效肯定。
  •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减压和Window钢板内固定治疗外伤性颈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的作用。方法:采用Window钢板对38例颈脊髓损伤患者行颈前路减压、取髂骨植骨内固定。本组在伤后24h内手术者12例,伤后24~72h手术者20例,伤后72h~1mon手术者6例。患者神经功能根据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损伤系统分级法,其中7例患者为完全性脊髓损伤,31例为不完全性损伤。患者平均年龄是35.5岁(16~69岁),平均随访时间28个月(12~60个月)。结果:手术后12个月随访发现38例患者中36例颈前路减压植骨获骨性愈合,植骨融合率是94.7%。术后椎间高度及生理弯曲维持满意,无一例发生内固定器械并发症。24h减压组Frankel分级平均改善1.56级,24~72h减压组Frankel分级平均改善0.82级,72h~1mon延迟减压组Frarlkel分级平均改善0.64级;24h减压组与24~72h减压组和72h~1mon延迟减压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结论:采用Window钢板对颈椎骨折脱位脊髓损伤患者行颈椎问融合,能充分保证固定节段的稳定性,植骨愈合率高,有效地维护了伤椎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研究结果表明早期手术减压将明显改善神经功能,延期减压同样也能获得较好的神经功能结果。建议对于颈脊髓不完全损伤神经症状进行性加重的患者应急诊手术减压治疗。
  • 摘要:目的:以龙氏治脊正骨复位治脊手法纠正脊椎错位的颈胸小关节治疗颈胸椎失稳引起的脊椎性心律失常的目的,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792例药物疗效不佳且伴有颈、胸椎错位的心律失常患者作为治疗组,临床观察脊椎错位有五种类型(前后滑脱型、左右旋转型、侧弯侧摆型、倾位仰位型及混合型),在继续口服抗心律失常药物基础上,应用治脊正骨推拿手法纠正错位的颈椎或上胸椎,消除脊椎或椎旁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以及稳定脊柱,巩固疗效。对照组常规口服药物治疗。结果:治脊正骨推拿治疗组优良率和总有效率(80%,95%)均较对照组(40%,73%)高。结论:与脊椎相关的心律失常多由颈椎或上胸椎小关节错位而致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常规药物疗效不佳,而应用治脊正骨推拿手法纠正固定错位的相关脊椎,恢复其植物神经功能,有效治疗此类心律失常。
  • 摘要:目的:探讨静点灯盏花素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采用静点注射用灯盏花素配合手法治疗3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结果:痊愈17例,占56.67;好转11例,占36.67;无效2例,占6.67,总有效率93.33。结论:通过静点注射用灯盏花素配合推拿手法改善椎一基底动脉的供血功能,可有效的缓解眩晕等临床症状。
  • 摘要:目的:观察自拟活血利咽汤治疗颈前路手术后咽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入选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对症处理,治疗组在常规对症处理的基础上予以自拟活血利咽汤内服。两组同时治疗3周,观察手术后用药前后两组症状改善的综合疗效。结果:治疗组咽痛症综合评分值改善及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结论:自拟活血利咽汤治疗颈前路手术后咽痛症有较好疗效,且安全副作用少。
  • 摘要:目的:观察针刀闭合松解术配合金葡液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75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5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给予针刀闭合松解术加金葡液注射,对照组单用针刀治疗;分别治疗2个疗程,随访3个月判定疗效;对两组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积分变化及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差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观察组对改善症状、体征积分方面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间总体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说明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刀闭合松解术配合金葡液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比单用针刀治疗疗效确切,并且安全无副作用,可以获得较好临床效果。
  • 摘要:颈椎病是骨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较常见,约占各型颈椎病的50~60%。神经根型颈椎病由于其临床症状的轻重不同,治疗上亦有差别。为方便临床治疗和教学,笔者从1999年以来依据临床症状将其分为三期,采取不同手法分步施治100余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进行介绍。
  • 摘要:颈椎病在脊柱病变中发病率最高,而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分型中较常见的一种类型,约占50%-60%。由于发病原因和病变机理的不同,各人临床症状和体征也不尽相同。余从事推拿临床拾数年来,采用牵引配合手法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980例,疗效满意、可靠,现进行总结报告。
  • 摘要:目的:研究超声电导靶向透皮给药治疗对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46例交感神经型颈椎病患者进行本临床研究,分别进行超声电导靶向透皮给药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46例患者中,有39例治疗后获得明显的治疗效果,治愈率71%;结论: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发生与颈部的交感神经受激有关,超声电导靶向透皮给药治疗是交感型颈椎病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摘要:目的:探讨颈椎关节突退变的发病机理以及康复治疗对策。方法:据抽样颈椎病200例有颈椎斜位片的资料,45%有轻重不同的关节突退变,其中单纯关节突退变而无椎间盘病变者占颈椎病的26%,年龄在31~76岁,以中老年居多,占80%,男女无明显差异。结果:发现颈椎关节突退变有三种原因:(一)关节突生理性退行性病变。(二)急慢性外伤,尤其挥鞭性损伤。(三)医源性损伤,其中医源性损伤甚为常见,长期被忽视。当椎间关节不稳定时,慢性劳损或急性损伤将不可避免地产生症状,临床表现出神经根型,椎动脉型、乃至二者混合型颈椎病的症状。结论: X线斜位片可见上关节突刺入椎间孔,致该椎间孔缩小,其缩小程度与仰头伸颈成正比。科学的辨证治疗是关键,屈颈位扩孔手法整复有明显的针对性,起到了标本兼治之功,特殊病例应拍过伸、过屈位X线片。
  • 摘要:作者在支援西北其间,于1968年救治一位吞咽完全不能,靠鼻饲进食的重患者,开始用小剂量定向气脑造影,排除后颅窝肿瘤后,疑颈枕部畸形,作颈1、2正位开口相X光平片时,发现枢椎旋转半脱位(RAS)病,用手法复位治疗一次后,即见吞咽动作有所恢复,拔除鼻饲管,试行自已进食。其后每天手法复位治疗一次,一周后,患者头晕头痛,心慌气短,四肢无力等症状、亦日渐好转消失。经支持疗法及加强营养,很快转危为安。追问患者病前曾有冰场滑倒,后枕部着地的外伤史。住院20天,精神恢复良好,步行出院。患者戏剧性的效果,给人以振撼大,事实证明:治疗符合了“病因治疗”正确规律的结果,说明RAS才是“脑震荡后遗症”的正真病因。本文对RAS发生发展机理的研究进行介绍,简述了慢性、间歇性脑血流灌注不足、低下的病理改变。
  • 摘要:目的:探索大鼠脊髓慢性压迫性损伤的病理形态改变极其细胞凋亡情况。方法:应用平头不锈钢螺钉从大鼠第4颈椎椎体前侧钻入压迫脊髓腹侧,制作大鼠慢性压迫模型。术后保留螺钉28天,运用行为学、HE、免疫组化、Tunnel等方法,了解动物行为学变化,受压节段脊髓病理学改变以及损伤脊髓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随着压迫深度的不同,大鼠出现不同程度的瘫痪及形态改变,在各时段可见脊髓缺血范围,与压迫时间及压迫强度相关;压迫后,脊髓出现组织水肿、神经元空泡化、白质疏网状改变及退行性变,以及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凋亡随压迫的增大呈现凋亡率上升的趋势。结论:慢性持续性压迫能引起脊髓不同程度的组织病理形态的改变,慢性缺血性损伤过程中,不仅可出现神经细胞的凋亡,而且还可出现神经胶质细胞的凋亡,总结其变化为进一步研究脊髓慢性压迫损伤病理机制,研究有效治疗方案奠定坚实的基础。
  • 摘要:目的:观察螺旋CT分析颈椎的横断面、正中矢状面图像重建各椎体间隙高度,各椎体间宽度以及颈长肌间宽度,为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移植物的选择、钢板和螺丝长度的选择提供相关解剖学依据。方法:选择2004-12/2005-01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骨科收治怀疑颈椎损伤患者60例,男30例,平均年龄(41.5±15.1)岁,女30例,平均年龄(36.5±12.1)岁。排除颈椎病理改变。60例患者行颈椎CT、扫描,扫描范围C2~T1,扫描电压140 kV,200~250 mA,横断面扫描层厚3 mm。矢状面和冠状面重建。在横断面图像中测量:①C3~7各椎体正中平面的颈长肌内侧缘距离,精确到0.1 mm。②测量各椎体正中平面的椎体横径。在正中矢状面重建图像中测量:①C3~7各椎体的上终板,椎体正中、下终板的最大前后径。②C3,C4,C5,C6下终板正中分别至C4~7,C5~7,C6~7,C7各椎体上终板正中距离。③C3,C4,C5,C6下终板前缘分别至C4~7,C5~7,C6~7,C,各椎体下终板前缘距离。结果:纳入患者6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男女性患者C3~4,C4~5,C5~6,C6~4,平均椎间隙高度分别为(5.6±1.0),(5.1±0.8)mm,女性低于男性。②男女性患者平均椎体间宽度分别为(26.6±4.1),(24.1±3.1)mm。男性最窄的椎体是20.3 mm,位于C3,最宽的椎体是36.0 mm,位于C7。女性最窄的椎体为19.2 mm,位于C3,C4,最宽的椎体是32 mm,位于C7。在每一椎体水平,女性比男性的更窄。③男女性患者椎体正中颈长肌内侧缘宽度平均为(14.3±2.7),(13.0±2.3)mm,女性低下男性。④男性在正中矢状面中椎体上终板、正中、下终板前后径平均为(17.4±1.5),(1 7.0±1.3),(18.1±1.5)mm。除C3椎体外,所有椎体平均正中前后径比上下终板前后径略小,C3椎体正中前后径比上终板前后径稍大,但比下终板前后径小。椎体前后矢状径最小13.9 mm,位于C6中矢状径,最大21.5 mm,位于C5下终板矢状径。女性在正中矢状面中椎体上终板、正中、下终板前后径平均为(14.9±1.3),(14.7±1.2),(15.8±1.3) mm。椎体前后矢状径最小12.5 mm,位于C,上终板,最大19.4 mm,位于C4下终板。结论:颈前路手术,术前需行CT测量以上数据,有利于术中减少脊髓、椎动脉损伤等并发症,有利于术中选择长度合适的移植物,钢板、螺丝。
  • 摘要:目的:探讨青年出现非创伤性颈椎生理弧度异常的可能病因和机制。方法:收集门诊非创伤性颈椎生理弧度异常的青年患者123例,通过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了解职业类别、工作生活环境、睡眠姿势和枕头高度、每天低头时间的长短和每次低头时间长短等情况。同时在颈椎侧位片上测量颈椎弓深,以评价颈椎生理弧度异常的严重程度。结果:青年颈椎弓深与每天低头时间、每次低头持续时间、工作生活环境,睡眠枕头高度等存在密切相关性。结论:青年非创伤性颈椎生理弧度异常与职业性质、工作环境、生活习惯等有关,颈椎动力性平衡系统失调是导致青年非创伤性颈椎生理弧度异常的主要机制之一。
  • 摘要:目的:旋转复位手法治疗颈椎病已被得到重视及广泛采用并获好评。但其有关实验及基础研究不多,临床应用存有诸多争议,安全性及治疗作用受到质疑。本研究旨在为旋转复位手法的安全操作及治疗作用机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50例颈性眩晕患者(眩晕组)及25例年龄性别与之匹配的健康者(对照组)在实施旋转复位手法使头颈受极度旋转时、以及接受旋转复位手法治疗后椎一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结果:眩晕组转颈后双侧椎动脉流速明显下降,基底动脉流速有所下降,对照组转颈后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流速均下降不明显。眩晕组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流速均明显较对照组快,TCD提示椎动脉痉挛或狭窄;经旋转复位手法治疗后颈性眩晕患者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双侧椎动脉及基底动脉流速均明显降低,TCD提示椎动脉痉挛或狭窄减轻或消失。结论:旋转复位手法潜伏着导致椎一基底动脉急剧供血不足或损伤椎动脉的危险,值得重视。但如果选用得当,手法正确娴熟,不但能避免损伤和意外,而且能改善椎一基底动脉供血,疗效肯定。
  • 摘要:目的:探讨等离子刀装置对椎间盘突出症的射频消融方法和治疗效果。材料与方法:对35例常规保守治疗无效的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用等离子装置进行椎间盘髓核射频消融治疗,在C型臂血管造影机监测下穿刺病变椎间盘后1/3处,经穿刺针管置入射频消融电极,透视下调整射频头在椎间盘纤维环以内区域,连接射频发生装置,根据突出程度和病程长短,利用100~150Vrms功率进行髓核消融处理2-5分钟,直至髓核焦化和气体溢出后终止手术,卧床休息1-2天。结果:椎间盘穿刺顺利,一次穿刺成功率100%。射频消融作用时间平均3.5分钟,症状消失21例,明显好转7例,中度好转5例,有效率91%,2例无效。除6例患者手术后1-3天腰部胀痛加重外,无明显并发症。结论:等离子装置射频消融是治疗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具有损伤轻微、手术时间短和疗效显著的优。保障手术成功率的要点主要是严格选择适应证、适当剂量射频消融和手术前后积极的保守处理。
  • 摘要:目的:探讨颈椎管狭窄症者其黄韧带肥厚的临床意义。方法:对68例颈椎管狭窄症患者肥厚的黄韧带进行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染色研究。结果:(1)58例(85.3%)肥厚的黄韧带内有血管增生及大量炎细胞浸润;58例免疫组化染色KP-1均为阳性,49例LCA染色阳性。10例(14.7%)肥厚的黄韧带组织内未见炎细胞浸润,其免疫组化染色KP-1及LCA染色均阴性。(2)11例(16.2%)肥厚黄韧带中发现了钙化或骨化灶。结论:颈椎管狭窄症患者其肥厚黄韧带组织中出现了炎症反应,其是黄韧带肥厚的原因之一;颈椎不稳定可能是造成黄韧带内炎症反应的原因之一。
  • 摘要:目的:提出枕项部肌筋膜劳损引起颈性眩晕的观点,并分析其临床特点,观察肌筋膜微创松解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2例颈性眩晕患者进行临床症状和X线表现进行分析,并用针刀肌筋膜微创松解术为主进行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该型患者以眩晕、颈肩痛、记忆力下降、头痛、视物障碍症状为特征,治疗后患者头痛、视物障碍、眩晕和颈肩痛等症状改善率达90%以上,随访期患者眩晕、视物障碍和记忆力下降改善率仍达90%以上。X线表现示有46例出现寰枢关节紊乱、40例出现生理曲度异常,治疗后改善率分别是86.7%和55%。总体疗效评价示痊愈3l例,占59.6%,好转19例,占36.5%;无效2例,占3.9%,总有效率96.1%。结论:枕项部肌筋膜劳损及其继发的颈椎生物力学失衡是颈性眩晕尤其是中青年颈性眩晕患者患病的主要成因,枕项部肌筋膜微创松解术是治疗本病一种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 摘要:目的:观察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后假关节形成对神经功能和颈部症状的影响。方法:对109例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后患者进行平均11.1年的随访,常规拍摄颈椎屈伸侧位X线片,判断是否有假关节出现。采用JOA 17分法对手术前后的神经功能进行评定,观察术后患者的颈部症状并进行分级。对部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09例患者的假关节发生率为26.61%(29/109),单节段融合无假关节发生,而4节段融合的假关节发生率为36.36%。术后平均神经功能改善率为68.49%,颈部症状的发生率为35.78%。有假关节者与无假关节者比较,其神经功能改善率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其颈部症状发生率相近。结论:假关节形成是颈椎前路手术后的常见远期并发症,其发生率与融合节段的多少有关。假关节形成可对术后远期神经功能恢复造成影响,但与患者术后颈部症状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
  • 摘要:目的:为经皮射频热凝治疗颈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20具(40侧)成人尸体的颈神经后支走行、分支及其与颈椎周围骨性标志的解剖关系进行观测。在此基础上,对2具新鲜成人尸体先行影像学定位下经皮穿刺到达颈神经后支处,然后对该技术进行解剖学研究验证。结果:(1)颈神经后支自椎间孔处发出后,穿过由项部肌群附着于颈椎关节突关节囊的交叉纤维,上下关节突关节和内侧椎板组成的骨纤维管,然后发出内侧支和外侧支。(2)经颈后入路,在荧光屏监视下沿关节突关节外缘的切线位可将经皮射频热凝电极插入颈神经后支处。结论:颈神经后支在穿骨纤维孔(管)处紧贴颈椎关节突关节腰部,位置相对固定,可以利用荧光屏监视定位下进行经皮射频热凝治疗颈神经后支卡压综合征。
  • 摘要:目的:探讨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脊髓潜行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颈椎病的疗效和近期并发症。方法:采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脊髓潜行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32例,术后根据日本JOA评分及X线动态观察判定临床疗效和融合情况以及近期并发症。结果:32例病人均获随访10~36月,平均16月,骨性融合时间3~8月,平均4.2月,优良率86%,改善率96%,无脊髓、神经根、椎动脉、食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脊髓潜行减压自体髂骨植骨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手术安全、操作简单、脊髓减压充分,症状改善明显。内固定牢靠、融合率高、近期并发症少,疗效优良。
  • 摘要:目的:观察颈椎前路术后融合节段的曲度变化,探讨其变化与患者颈部轴性症状和神经功能改善率的关系。方法:对67例颈椎前路手术患者随访3~16年,平均10.5年,在于术前和随访时对患者进行神经部轴性症状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神经功能改善率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颈椎前路手术后多数患者融合节段的后凸程度加大,有一半左右患者出现后凸。融合节段后凸明显者,其出现颈部轴性症状的比率增加。融合节段曲度和神经功能改善率之间无相关性。
  • 摘要: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椎间短节段自体骨融合治疗颈椎病附加内固定的必要性。方法:将81例需行颈前路短节段自体骨融合手术治疗的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单纯植骨及附加钛板内固定两组,随访55例患者,单纯果、椎间高度变化和颈椎生理曲度变化。结果:JOA评分改善率单纯植骨组68%,内固定组58%。植骨融合率单纯植骨组93%(27/29),内固定组100%。椎间高度单纯植骨组下降(0.7±1.0)mm,内固定组增加(1.2±0.6)mm。颈椎生理曲度单纯植骨组术后较术前减少(0.5±3.2)°,内固定组术后较术前增加(2.7±7.8)。结论:颈椎前路椎间短节段自体骨融合附加内固定治疗颈椎病有一定意义。
  • 摘要:目的:脊髓型颈椎病(CSM)常见于老年患者,了解高龄CSM患者手术治疗的伴发疾病、并发症及疗效。方法:从1993年1月至1998年10月该院共收治70岁以上(平均72.3岁,70~84岁)CSM患者43例。43例患者中有全身伴发疾病者26例,其中糖尿病4例,高血压病12例,心律失常12例,冠心病6例,脑血管疾患4例。前路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5例,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38例。结果:术后心率失常2例,应激性溃疡1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例,硬膜外血肿2例,伤口延迟愈合1例,脑脊液漏2例。术前JOA评分平均6.7分。其中29例随访6~60个月,平均24.6个月,平均改善率65.2%。结论:只要认真处理伴发疾病及并发症,高龄CSM患者能够平稳渡过围手术期,并取得良好效果。
  •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BRYAN&人工椎间盘系统治疗颈椎病疗效。方法:2003年12月--2005年2月应用BRYAN&人工椎间盘系统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和神经根型颈椎病17例。结果:随访5月~15月,平均10月。无伤口感染病例,神经系统症状均有不同程度改善,颈椎活动大部分接近正常。有一例术后3月发现假体有轻度位移,但不超过2mm,没有明显的症状。JOA评分由术前的平均8.5分提高到15分,平均改善率为75%。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时门诊随访,拍摄颈椎正侧位和过屈过伸侧位X线片显示颈椎稳定性好,运动功能无明显丢失。未见假体周围异位骨化。结论:人工颈椎间盘置换为颈椎病的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
  • 摘要:目的:通过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的临床应用,探讨其手术方法和观察其疗效。方法:应用颈后路单开门术式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15例、颈椎管狭窄症6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5例、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症5例和无骨折脱位型颈髓损伤合并椎管狭窄10例。术前JOA评分平均为7.8分。结果:4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24个月,平均12个月,手术优良率为85.4%,术后JOA评分平均为1 2.5分。结论: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戍形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但要注意开门大小及并发症的防治。
  • 摘要:颈椎病十分多见,人们多把注意力集中在下颈段,而忽略上颈段,部分患者疗效不佳。作者自2002年9月至2004年3月采用角度牵引、手法治疗以眩晕、头痛为主要症状的寰枢关节错缝患者79例,获得满意疗效,现进行总结。
  • 摘要:目的:探讨交感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选取1989~1998年应用颈前路间盘切除加植骨融合术治疗的交感型颈椎病患者18例;分析了患者术前及术后颈椎伸、屈侧位X光片。结果:18例患者术前均有颈椎不稳,不稳定节段为1个者6例,2个者9例,3个者3例;颈椎不稳丰要发生于C3~C4和C4~C5,偶见于C5~C6和C6~C7。14例患者术前行颈椎高位硬膜外封闭,11例有效;于不稳定节段行颈前路间盘切除加植骨融合术,18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年9个月,术后有效率为88.9%。结论:颈椎不稳定是交感型颈椎病发病的重要因素;颈椎高位硬膜外封闭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颈前路间盘切除加植骨融合术是治疗交感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散刺法加本体感觉促进技术在踝扭伤后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将64例踝扭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单纯应用中医散刺法治疗,观察组综合应用中医散刺法加本体感觉促进技术治疗。治疗一月后对其临床有效率和半年后再损伤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临床显效率为93.75%,半年后再损伤率为6.25%;对照组临床显效率为71.88%,半年后再损伤率为25%。结论:在踝扭伤的治疗中,中医散刺法加本体感觉促进技术比单纯中医散刺法疗效显著,也可以有效地降低再损伤率。
  • 摘要:目的:探讨脑外伤后综合征中颈椎损伤的致病作用。方法:68例脑外伤后综合征患者接受颈部体查及X线检查并被随机分为治疗组(n=34)和对照组(n=34)。治疗组同时接受脑损伤治疗及颈椎损伤治疗2个疗程(每疗程4周),对照组第一疗程仅接受脑损伤治疗,第二疗程接受与治疗组相同的治疗。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及每个疗程后均接受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量表(ESCV)及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结果:68例患者均发现有颈椎损伤。第一疗程后治疗组ESCV评分明显提高,SCL-90评分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第二疗程后两组ESCV及SCL-90评分接近,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颈椎损伤是脑外伤后综合征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应颅颈兼治,才能提高脑外伤后综合征的疗效。
  • 摘要:目的: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症(AIS)患者凸凹侧椎旁肌表面肌电比值与相应的Cobb角度进行相关关系分析研究。方法: AIS患者25例,男7例,女18例,年龄11~21岁;所有患者均执行BST实验,采用芬兰ME6000型表面肌电仪记录患者凸、凹侧椎旁肌表面肌电信号时域指标平均肌电值(AEMG),计算凸凹侧AEMG比值,并与相应Cobb角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平均肌电(AEMG)比值与Cobb角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534,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AIS患者AEMG比值与Cobb角呈正相关,表明Cobb角度越大,凸凹侧的肌力差异越大,失衡越明显。
  • 摘要:目的:观察体外冲击波治疗腰脊神经后支损伤综合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32例腰脊神经后支损伤综合症进行本临床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7例。分别进行体外冲击波冲击腰脊神经后支损伤部位和电脑中频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体外冲击波的治疗在改善疼痛症状方面近期作用显著。结论:体外冲击波治疗腰脊神经后支损伤综合征是腰痛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
  • 摘要:目的:观察星状神经节阻滞配合推拿疗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制。 方法:将82例椎动脉型颈椎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观察组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配合推拿治疗;对照组单纯用推拿治疗。4周治疗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进行TCD检查观察血流速度变化。结果:两组病例经相应方法分别治疗4周后,观察组中26例患愈,14例显效,治愈显效率为88.89%;对照组中11例患愈,7例显效,治愈显效率为48.6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两者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椎-基底动脉血液循环的作用得以相互补充,促进了脑部的供血及受损组织的新陈代谢。这不仅提高了疗效,而且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易被患者接受。
  • 摘要:目的:报道颈肩肌损伤的诊断和手法推拿的临床经验。方法:运用龙氏正骨手法治疗颈肩部肌肉损伤的治疗方法。结果:470例中3次手法治愈300例,占总数63.8%,5次治愈150例,占31.9%,七次治愈20例占4.3%,总有效率100%。结论:龙氏正骨手法治疗颈肩肌损伤,方法简便,效果好,易于推广,若拖延误治形成"慢性颈肩肌损伤"或"颈椎病、肩周炎",单纯推拿治疗效果不理想。
  • 摘要:目的:探讨"康复单元"程序治疗法在颈椎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近期和远期治疗效果。方法:将40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康复单元"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按康复单元(干扰电一牵引一"组合手法"→超短波)程序依次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法配合牵引治疗。治疗前后评定患者的临床疗效,项目有VAS、Mckenzie运动缺失度等。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即时和治疗后10个月的评定分值及治疗后10个月的复发率。结果:两组临床治愈率都高,疼痛明显减轻;颈椎活动范围明显增加;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治疗后10个月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颈椎活动范围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康复单元"治疗法对颈椎病患者在临床症状改善、疼痛减轻和颈椎活动度增加方面,有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缩短治疗时间、提高远期疗效、降低复发率有明显作用,并有较好的依从性。
  • 摘要:目的:观察颈夹脊穴位注射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及对ET、CGRP含量、椎动脉内径和流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穴位注射组和电针治疗组各30例,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并于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患者血浆ET、CGRP的含量、椎动脉彩超。结果:颈夹脊穴位注射组总有效率为96.7%,电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血浆ET水平降低、CGRP水平有明显升高,椎动脉内径和血流量增加,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颈夹脊穴穴位注射和电针疗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良性调节患者血浆ET、CGRP的水平,扩张椎动脉内径,增加椎动脉血流量。但由于穴位注射疗法隔日一次操作简便,节省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摘要:目的:应用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与胶原酶直视下溶盘术治疗因椎管狭窄合并颈椎间盘突出导致的脊髓型颈椎病。方法:对20例因颈椎管狭窄合并颈椎间盘突出导致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然后在直视下将胶原酶注入突出的颈椎间盘,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24个月,结合症状,体征,影像学资料,观察手术效果。结果:联合治疗有效地缓解了患者的症状,体征。影像学资料显示突出的间盘缩小。结论:联合治疗不仅通过后路单开门扩大了椎管的容积,而且通过溶盘术缓解了颈髓前面的压迫,从而达到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 摘要:目的:研究椎孔外颈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机制及其与颈椎病的鉴别方法。方法:对椎孔外颈神经卡压综合征和后期经手术证实的颈椎病患者各20例先联合应用肌肉松弛药物、扩血管药物、神经营养药物和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进行诊断性治疗,对于无明显效果的病例进行诊断性局封,随访1年以上,观察临床疗效。结果:15例椎孔外颈神经卡压综合征的患者经诊断性治疗后获痊愈,5例经治疗后短期内症状缓解,复发后给予诊断性局封,随访至今未见复发。20例后期经手术证实为颈椎病患者,对诊断性治疗,近期虽有一定疗效,但不理想,后期均采用手术治疗。结论:椎孔外颈神经卡压综合征的病因是以前、中及小斜角肌为主的颈前肌群和颈后肌群的腱性交叉纤维压迫颈丛、臂丛及颈神经后支所致,采用减轻软组织对椎孔外颈神经卡压的诊断性治疗,有助于同颈椎病相鉴别。
  • 摘要:目的:探讨后路钛缆与钢丝治疗少儿寰枢不稳的临床应用。方法:63例15岁以下少儿寰枢椎不稳患者,男性38例,女性25例。施行后路钛缆32例,或钢丝内固定31例,两者均颗粒状自体松质骨植骨的寰枢椎后路融合术治疗。术后对两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手术出血量、平均骨性融合时间和术后骨性融合病例教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钢丝同定组(110+35.6)min,钛缆固定组(70±25.4)min;平均手术出血量钢丝固定组(160±55.8)ml,钛缆固定组(120±35.3)ml;平均手术时间及平均手术出血量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2~12.9)个月,平均随访时间6.1个月。术后平均骨性融合时间钢丝固定组(3.8±0.3)个月,钛缆同定组(3.1±0.2)个月,两组之间的差0异无统计学意义。钢丝固定患者中钢丝断裂4例,钢丝松脱2例,25例获骨性融合;钛缆固定患者中钛缆松脱1例,31例获骨性融合,未发乍钛缆断裂,脊髓损伤等其它并发症。术后骨性融合病例数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治疗方法均具有良好的固定效果。钛缆内固定系统下术操作更安全,钛缆植入更方便,可减少手术时间及手术出血量,植骨融合率高。
  • 摘要:目的:探讨陈旧性胸腰椎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材料和方法:该院自2000~2004年收治陈旧性胸腰椎骨折15人,其中9例行侧前方入路、骨折椎体次全切、VentroFix前路钉棒系统内固定。男性7例,女性2例;年龄范围在18~38岁,平均27岁。病程为伤后1个月~8个月,平均3个月。伤后均在当地医院对症治疗,卧床休息。其中1例患者曾行Steffee钢板固定,术后半年因螺丝钉断裂,腰部疼痛加重,双下肢无力未改善而住院。9例病人按Frankel分级:C级3例,D级4例,E级2例.屈曲压缩型骨折4例,爆裂骨折5例。T11骨折1例,T12骨折2例,L1骨折3例,L2骨折2例,L3骨折1例。据椎管侵占率分:侵占率为30%的3例,侵占率为20%的3例,侵占率为10%的3例。本组手术时间150~210min,平均185min。手术中出血600~1000ml,平均820ml。结果:平均随访时间为12个月。C级3例恢复至D级,D级4例其中2例感觉明显恢复,2例恢复至E级。E级2例术后腰痛酸困症状消失。结论:对于陈旧性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神经损伤及存在脊柱不稳定者应尽早手术治疗。侧前方入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具有术野开阔,减压彻底,有利于矫正脊柱侧凸或后凸畸形,且不干扰脊柱后柱的优点。
  • 摘要:10o者为脊柱侧凸。分析各年龄段脊柱侧凸患病率年龄分布和性别分布。结果:7-11岁小学生6062名中,第一检结果阳性195名,男83名,女112名。第一检阳性者中192名进行第二检,摄全脊柱X射线片cobb角>100者160名,患病率为2.64%。各年龄段脊柱侧凸患者患病率随年龄增长无显著性差异,7-11小学生脊柱侧凸性别分布,男性患病率为1.83%,女性患病率为3.4%,男女比例0.51:1。结论:通过进行普查,可以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早发现,早诊断、早防治,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目的:调查上海市部分在校小学生脊柱侧凸患病率,对阳性患者进行追踪复查,指导治疗,降低脊柱侧凸手术率和病残率。方法:于2005年7月至2005年11月联合上海市华东医院对上海市部分学校7-11岁在校小学生进行调查研究。采用"两检法"进行普查,第一检云纹摄像,若有背部两侧条纹不对称,其同一条纹相差一个间隙以上为阳性,进入第二检,第二检摄全脊柱X射线片,cobb角>10o者为脊柱侧凸。分析各年龄段脊柱侧凸患病率年龄分布和性别分布。结果:7-11岁小学生6062名中,第一检结果阳性195名,男83名,女112名。第一检阳性者中192名进行第二检,摄全脊柱X射线片cobb角>100者160名,患病率为2.64%。各年龄段脊柱侧凸患者患病率随年龄增长无显著性差异,7-11小学生脊柱侧凸性别分布,男性患病率为1.83%,女性患病率为3.4%,男女比例0.51:1。结论:通过进行普查,可以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早发现,早诊断、早防治,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
  • 摘要:目的:观察针刀松解对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 80例病人随机分为针刀组、药物组,治疗组40例在颈项部敏感点做针刀松解术;药物组40例服散利痛及通天口服液。结果:随访2个月至5年,治疗组有效率92.5%,痊愈率60.0%;药物组有效率70.0%,痊愈率2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颈部针刀松解分离,能解除神经血管卡压,促进神经传导功能的恢复,缓解疼痛。
  • 摘要:不良生活方式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自2000年开始,对临床中每一位就诊颈椎病患者均进行生活方式调查,发现不良生活方式是影响颈椎功能的重要原因,是诱发颈椎病的主要因素,采用生活方式干预的脊柱康复治疗方案(尤其是和手法治疗结合),取得了见效快、复发少的良好效果。为此,本文选择了近1年46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介绍。
  • 摘要:脊髓型颈椎病(CSM)被认为是颈椎病各种类型中危害最严重的一种,多发于中、老年人,作者临床发现近年有年轻化的趋势,30岁以下的年轻患者也屡见不鲜。本文收集了作者自2001年6月-2004年6月共收治的218例CSM患者中以颈项部剧烈疼痛为突出症状且MRI显示脊髓信号未发生改变共6例(占2.75%)患者的资料,因为症状重痛苦大,作者经过多次实践,摸索出一套可能是较好的非术手术处理方法,现进行报告。
  • 摘要:目的:掌握某重工业污染地区中小学教师颈椎病患病情况,了解中小学教师颈椎病与环境污染、职业因素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武钢10所中学和8所小学共计603例教师进行问卷表形式的调查,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一般情况、职业史、颈椎病症状和体征等。对通过问卷调查发现的可疑颈椎病患者进行体检和确诊。结果:603例调查对象中,总患病人数285例,患病率47.3%。每日伏案工作超过5小时的颈椎病患病率高于伏案工作少于5小时的。有咽喉炎的调查者颈椎病患病率高于无咽喉炎者。31~40岁患病率最高,为60%。结论:环境空气污染、教师职业特点可能为中小校教师颈椎病高发的主要原因;教师颈椎病患病出现年轻化趋势。
  • 摘要:目的:肌肉抑制即肌肉对强刺激无能,已经在关节病理学和下腰痛时发现。虽然慢性颈痛与肌肉恢复及肩臂协调相关,但是否会对肌肉抑制未见研究。本文是通过对16位慢性颈痛患者进行研究,测量颈痛患者行颈脊柱推拿前后功能量和主观疼痛改变情况。方法:用插入颤搐方法和肌电描记法评定肘屈肌在最大范围内随意收缩时二头肌激活作用。颈活动度和压痛阔用关节角度计和痛觉计进行测最。颈脊柱推拿选定C5/6/7水平,功能评价是可重复的。结果:治疗前,患者表现典型的二头肌抑制,颈部活动侧面受限,压痛敏感性增高。颈脊柱推拿后,二头肌抑制明显下降并伴随二头肌力增强,颈部活动度和压痛阔显著提高。结论:慢性颈痛患者存在典型的二头肌激活功能失调,显示这些肌肉群不能完全发挥作用。脊柱推拿术可以减轻肌肉抑制同时至少可以在短期内增强肘屈肌力量。慢性颈痛患者二头肌抑制在先前的文献中未见报道,进一步研究肌肉抑制与临床症状和功能表现的关系是必要的。脊桂推拿术可以提高肌肉功能,颈部活动度和疼痛敏感性,这些对慢性颈痛患者的治疗是有益的。
  • 摘要:目的:探讨颈椎病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总结中医药治疗理筋手法,药物治疗,牵引,练功活动等。结果:均取得良好效果。结论:中医药综合治疗颈椎病具有安全、有效的优势,适合运用于大多数患者。
  • 摘要:目的:评估电针结合耳针治疗急性脊髓损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该院1999年1月~2004年5月期间急性脊髓损伤患者56例,入选标准符合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SIA)损伤分级A级和B级,随机分为针灸治疗组和对照组。针灸治疗组采用双侧后溪和申脉点电针;耳针选用与脊髓相关的耳穴选用与脊髓相关的对耳轮,耳轮和耳背下部区域(主穴:脑点、皮质下、交感、神门;配穴:臀、坐骨神经穴),治疗时机在受伤早期(急诊入院时或专科手术后),同时配合康复治疗。对照组仅仅采用康复治疗。分别记录入院时、出院时及出院后1年ASIA损伤分级及ASIA神经(运动、感觉)功能状况评分及FIM功能状况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治疗初始时ASIA损伤分级、受伤到接受治疗时间等指标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在神经(感觉和运动)、功能和FIM评分方面针灸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大部分高ASIA损害分级患者恢复满意,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早期采用电针结合耳针治疗急性脊髓损伤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不良反应少。
  • 摘要:目的:交感神经型颈椎病其症状表现复杂,特异性表现较少,所以在临床上经常被误诊。本文旨在探讨临床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方法:(1)推拿手法:治疗时患者取坐位,头部置毛巾,术者立于患者前面。头部推拿:术者一手固定头部,一手由前向后用指尖推督脉经,擦两侧足少阳胆经,掌根揉后枕部,一般5 min左右。"推三把"方法步骤如下:拇指由下向上推印堂穴,再沿眉弓上方两手均匀用力分到太阳穴,共三次,揉太阳穴100次左右。第一把:由印堂起沿眉弓上方分开推至太阳穴处,沿两侧发际推至颈项中间,双手合拢。第二把:从前额中央部起两手分开向上至发际,沿两侧足少阳胆经,推至枕部,两手合拢向下推颈后部到大椎穴止。第三把:由前额中央发际部向两侧分开推到前额边角,再两手向中间合拢,沿督脉经从前向后推至大椎穴止,两手取风池穴,压内关穴。治疗以"推三把"为主,同时揉捏颈项部肌肉,用滚法、擦法拿法等松解肩背部肌肉,治疗时手法要均匀,缓慢、深达,不损伤皮肤和扯痛头发。每日1次,每次10分钟左右,20~30次为1疗程。(2)其他方法: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配合颈椎牵引、药物、颈肩部理疗等。①颈椎牵引:采用枕颌带坐位下牵引,嘱患者颈部及全身肌肉放松,牵引重量为3~10Kg,且以患者自我感觉舒适为度,15~20min/次, 1~2次/d。②药物治疗:主要选用平衡植物神经功能的药物如谷维素片30~50mg,3次/d、VitB6、10mg,3次/d、安定2.5~5rag,每晚1次。需持续服用1月左右。同时还配用该院制剂室生产的颈椎I号(颈椎I号主要由活血化瘀的中药配置而成)。③理疗:使用南京炮兵学院生产的NPD-482型骨质增生治疗仪,在颈肩部做局部治疗。结果:近期疗效,优良率达88.89%,有效率达96.30%;经3个月到29个月的随访,优良率达59.26%,有效率达88.89%。结论:以推拿为主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疗效明显,安全无创,是交感型颈椎病治疗的可行方法。
  • 摘要:目的:观察4步自然疗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12例颈椎病患者采用中医4步自然疗法--牵引、针灸、按摩、熏蒸进行治疗。结果:治疗112例2个疗程,1个疗程15天,痊愈54例,显效35例,好转1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4.74%。结论:4步自然疗法对于颈椎病疗效可靠。
  • 摘要:颈椎间盘突出症是推拿科门诊的常见病。运用提升法为主的推拿手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对缓解由其引起的颈项痛取得较好疗效。中医认为颈椎间盘突出症是因为感受风寒湿邪或跌仆闪挫等外伤所致,脱出之髓核压迫经脉,以致气血不能畅达,气滞血瘀,经脉受阻发为颈项痛,属于“头颈痛”的范畴。推拿手法治疗能舒筋通络,活血化瘀,使经脉畅通,解除脱出髓核对颈神经根的压迫,消除颈项痛。
  • 摘要:目的:研究以综合物理治疗、运动疗法、颈椎药枕和健康教育为主的整体康复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远期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将150名颈椎病患者按随机分为整体康复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每日均接受常规的牵引、关节松动术、针灸以及微波、激光、低中频电疗等物理治疗,整体康复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以健康教育和运动疗法,ADL指导、颈椎药枕等为主的整体康复治疗,出院后保持。治疗前、治疗1月、6月、1年后采用姜氏疗效评分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及1月后,两组患者疗效无明显差异,治疗6月及1年后,整体康复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整体康复方案可以明显降低颈椎病的复发率,有效的提高远期疗效。
  • 摘要:近年来由于MRI的应用,对颈椎间盘及其对脊髓影响的观察更加直接,引起了广泛重视。但在临床实践中,也经常会出现一些临床表现与MRI影像学改变不甚相符的情况。尤其是针对MRI发现脊髓高信号(ISI)的问题,经常会产生一些争议,其临床症状的意义,一直是中西医治疗方法或手术与保守疗法之间争论的焦点,有的认为MRI发现脊髓高信号的患者需要早期手术,而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其中相当一部分患者应以保守疗法为主,针对这个问题,本文将颈椎间盘突出50例的临床表现和MRI影像进行了分析和观察。
  • 摘要:脊髓型颈椎病(CSM)是指由于颈椎小关节及椎间盘退变为基本病理基础,继发形成椎体缘骨赘,并以此压迫脊髓或支配脊髓的血管,导致的颈脊髓受压或(相)脊髓血供障碍井引起与之相关的脊髓助能障碍的脊髓病。病情的反复发作在功能上表现为患者步行能力、平衡能力、活动耐力及生存质量等方面的下降。目前,在患者的功能评定方面包括徒手肌力测定、关节活动度测量、疼痛评定、生存质量等,随着乍物医学工程口新月异的发展,许多先进的测评仪器和技术如测力仪,平衡仪、以及速度编码相位对比磁共振(VE-PC MRI)都被引进到康复医疗的诊断和评定系统中来,这些仪器和技术相对于常规的检查(如徒手肌力评定)和主观性的等级量化功能评定最表等来讲,为功能结局(Outcome)的评定提供精确的定性和定量的数字化指标,可以发现用以前定性或半定性的方法未能发现的问题,使康复医学的临床与科研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本研究针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下肢运动生物力学方面的改变,采用脊髓型颈椎病脊髓的相关功能评定、等长肌力测试仪,探讨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脊髓功能、下肢的最大等长肌力,从运动生物力学的方面探讨脊髓型颈椎病发生和发展的规律,对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下肢运动功能及日常活动的影响,寻找康复评定的方法与干预的途径。
  • 摘要:目的:探讨磷酸钙人工骨在颈椎前路椎间融合治疗颈椎病的效果。方法:83例颈椎病须行颈前路融合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应用磷酸钙人工骨和自体骨两组进行前瞻性研究,成功随访64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19.7±7.9个月。JOA评分判定手术疗效, X线片判定融合效果、椎间高度变化和颈椎生理曲度变化。结果:应用磷酸钙人工骨的患者(32例)术后未见任何过敏或毒性反应,无皮疹、高热及深部感染。应用自体骨的患者(32例)中2例取骨区伤口感染,8例有长期的取骨区疼痛、麻木。JOA评分两组患者的改善率分别为61.2%和58.4%。术后X线片未见人工骨及自体骨塌陷、移位或脱入推管,无钛板或螺丝钉松动及折断。磷酸钙人工骨组48个节段中47个节段获得椎间融合,平均融合时间15.6±7.4个月,自体骨组47个节段完全融合,平均融合时间4.9±1.8个月。结论:磷酸钙人工骨可替代自体骨应用于颈椎前路手术。
  • 摘要:目的:研究颈前路间隙减压与开槽减压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0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肢体疼痛26例,麻木89例,无力58例,步态不稳42例,胸腹束带感26例。主要临床体征:肌力减弱73例,Hoffmann征阳性78例,腱反射亢进72例,降低8例,感觉减退58例,踝阵挛阳性62例。实施颈前路间隙减压与开槽减压自体髂骨植骨钢板内固定术,单间隙减压植骨融合42例,单椎体次全切除减压植骨融合51例,单椎体次全切除加单间隙减压植骨融合15例。采用电话,信函随访及门诊随访方式,共随访86例,随访时间9个月~3年1个月,平均20.9个月。随访结果参考贾连顺的评定方法,优:上下肢运动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自我感觉良好,无痛苦,排便功能正常,可参加轻体力劳动并能自理生活;良:四肢运动功能有明显改善,自我感觉较好,容易疲劳,有时肢体无力,生活能力可自理;可:运动功能仍有限制,手指无力,下肢常无力,易跌倒,仅能借助手杖行走,生活尚可自理,有时需他人帮助;差:步态不稳,双手握物无力,不能作精细动作,常需卧床。结果:本组108例无术中并发症,术后一过性咽痛29例,术后神经症状加重1例,经脱水等治疗后缓解。术后1周、6周、3月、半年常规拍颈椎正侧位X线片,术后颈椎生理曲度得到改善。术后3月植骨融合率107/108(99.07%)。未融合1例为3节段病变者。本组改善结果,优:40/86(46.51%),良:32/86(37.22%),可:13/86(15.12%),差:1/86(1.15%),优良率为83.73%。结论:颈前路间隙减压与开槽减压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疗效满意,是较好的手术方式。
  • 摘要:目的:观察颈椎前路融合术后相邻节段的退变情况和颈部症状的关系,以及颈椎各节段和整体活动度在手术前后的变化。方法:对66例颈椎前路融合术后的患者随访1-20年,平均10.5年,观察融合相邻节段在过伸过屈侧位X线片上的活动度和成角、滑移程度,探讨其和颈部症状之间的关系。将其中59例患者的手术前后整体颈椎和未融合节段的活动度进行对比,寻找其变化规律。结果:在随访期内观察到的相邻节段不稳定发生率为72.73%,有明显颈部症状者占40.9 1%。融合相邻节段不稳定的患者中有明显颈部症状者占48%,相邻节段稳定者中出现明显颈部症状者占18.75%,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轻度不稳定和显著不稳定者发生明显颈部症状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患者手术后整体颈椎的活动度明显变小,相邻节段活动度显著增大,非相邻节段活动度无明显变化。结论:颈椎前路融合术后多数患者将在较长时间后出现相邻节段不稳定,但是多数颈部无症状或症状甚轻,相邻节段的稳定与否和颈部症状的轻重有一定关系,前路融合后颈椎整体活动度和相邻节段活动度变化明显,而非相邻节段无明显变化。
  • 摘要: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手术并发食道瘘的原因,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对1985~2003年诊治的13例因行颈前路手术出现食道瘘的病例进行分析。结果:颈椎前路手术后食道瘘的发生原因:(1)术中拉钩长时间压迫食道,致牵拉处食道缺血坏死6例;(2)颈椎内固定物松动脱落致损伤食道3例;(3)颈椎植骨块松动脱落,致食道损伤2例;(4)手术中器械直接损伤食道1例;(5)手术中颔椎内固定物将食道嵌入,致食道损伤1例。诊断:术后出现高热、咽部疼痛、伤口肿胀、进食时伤口内有食物残渣或液体流出等,即考虑食道瘘的发生。行食道造影可明确诊断。治疗:禁食、水,下胃管;拆除切口缝线,敞开切口引流,换药;待伤口炎症反应消退,行食道修补术。结论:颈椎前路手术致食道瘘的发生原因较多,应采取措施预防其发生,并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处理已经出现的食道瘘,总体来说,其治疗效果良好。
  • 摘要:目的:评价前路开槽减压固定加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期间,采用前路开槽减压固定加人工椎间盘置换治疗15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术后、随访时的颈椎标准侧位X线片,观察植骨融合、内固定及人工椎间盘的情况,以JOA评分评价神经功能改善情况。结果:经过3-24个月(平均13个月)随访,所有病例内置物无松动、移位,植骨融合时间在3-7个月(平均4.5月)。术后1年置换间隙术前平均活动度为12.80±5.70,术后为11.20±5.40,无统计学差异。术后JOA评分改善率为74.3%,其中优7例占46.7%,良5例占33.3%,中2例占13.3%,差l例占6.7%。结论:前路开槽减压同定加人工椎间盘置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能达到彻底减压同时减少固定融合节段,可有效减缓相邻节段退变过程,有效保证颈椎活动性和功能以及避免其他并发症。
  • 摘要:目的:评价颈椎椎弓根螺钉徒手植入技术(无须术中影像技术引导)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作者应用Axis内固定系统(美国枢法模公司)对62例颈椎疾病患者进行颈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术,共植入螺钉314枚。 椎弓根螺钉植入要点为:1.术前仔细观察颈椎的侧位和双斜位X线片经CT扫描评估螺钉进针点在颈椎侧后面的位置,并测量颅计置钉节段的椎弓根内外径。2.术中清晰地显露颈椎侧块和突间关节,用直径3.2mm高速球形磨钻去除侧块外上象限处骨皮质,然后用2.0mm的手锥沿椎弓根事先确定的方向轻轻钻入,若遇阻力则需略改变方向和高度,使其自然置入,深约2.5cm-3.0cm.确定无误后,则安置Axis钛板和置人长度合适的椎弓根螺钉。3.安装完毕后,即用C型臂作双斜位透视,无误后关闭切口。结果:从C3到C7,共植入根弓根螺钉314枚,其中21枚(6.8%)钉初次置入后感觉松动,经校正后二次置入成功,11枚(3.5%)钉道钻孔后出血较多,但及时处理后血停止并无不良结果。术后X线斜位片显示,6枚(1.9%)螺钉穿破椎弓根上侧皮质,3(1%)枚钉穿破椎弓根下侧皮质,CT扫描显示12枚(3.6%)螺钉穿破椎弓根外侧皮质,7枚(2%)螺钉穿破推弓根内侧皮质。随访未发现与螺钉置入穿破椎弓根皮质有关的神经血管损伤问题。结论:本研究提示,在事先充分的对每个患者颈椎椎弓根X线及CT解剖结构了解的情况下,徒手置入椎弓根螺钉行颈椎后路内固定是可行的,安全的。
  • 摘要:现代社会,人们工作紧张、生活压力大,各种“文明病和办公室综合征”也接踵而来。最近的统计资料表明,脊柱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并逐渐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为什么脊柱会出现这么多问题就要从脊柱的进化史和结构上找原因。本文介绍了脊柱的进化史和力学结构特点,并简述了脊柱保健具体方法。
  • 摘要:肱骨外上髁炎又称网球肘,是软组织损伤中的常见病,多发病。长期以来虽有多种治疗方法,但无一有令人满意的效果。该科于2005年9月引进体外冲击波治疗仪(HESW),临床治疗了69例患者,有效率98%,本文阐述了治疗方法,并对治疗中具体注意事项及治疗机理进行了探讨。
  • 摘要:肩关节周围炎简称肩周炎,是由于各种急慢性损伤等原因所致的肩关节周围的滑囊炎,从而出现肩关节周围广泛性的疼痛和广泛性的功能障碍等症的一种疾病。本病多发于50岁左右,故又称五十肩。常由于年老体虚、气血不足,或肩部外伤、慢性劳损所致;也可继发干颈椎病、心脏病和胆囊炎之后。近两年笔者采用臭氧配合关节松动术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效果满意。
  • 摘要:目前腰椎间盘突也后的自然吸收得到相关证明。针对其自然吸收机制,众多学者通过临床观察及动物实验提出了多种假设:炎症免疫因素,新生血管因素,基质金属蛋白酶降解作用等。最近,国内外学者在研究影响椎间盘突出后自然吸收的因素时,多从细胞因子与MMPs的关系着手。本文着重对影响自然吸收过程中的细胞因子及MMPs的作用作一概述。
  • 摘要:目的:采用表面肌电图(sEMG)检测技术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症(AIS)患者脊柱旁椎旁肌肌电活动频域指标变化规律进行初步探讨。方法:AIS患者25例,男7例,女18例,年龄11~21岁;所有患者均执行BST实验、抬物实验,采用芬兰ME6000型表面肌电仪记录患者凸、凹侧椎旁肌表面肌电信号频域指标中位频率(MF)、平均功率频率(MPF)、过零点率(ZCR)。结果:AIS患者组顶椎区凸、凹侧MF、MPF、ZCR波形曲线波幅较其他测试部位低平、数值降低,MFslope、MPFslope、ZCRslope随运动负荷时间的延长均呈线性递减。结论:AIS患者脊柱旁顶椎区椎旁肌耐力较差,容易疲劳,表面肌电图可用作评定AIS脊柱旁凸、凹侧肌电活动差别的客观指标之一,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摘要:眩晕是临床中常见的主诉症状,它涉及到耳鼻喉科、内科、神经内科、脑外科、骨科、儿科、妇产科及精神科等临床学科,是平衡系统(前庭、视觉、本体感觉系统)功能障碍所出现的一类复杂症状,是平衡障碍的一种主观感觉,空间定位障碍的运动错觉及体位障碍的错觉,颈椎病引起的眩晕已成常见病,本文对比较特殊的病例予以报告。
  • 摘要:颈椎病系指颈椎及附属结构退行性改变,刺激或压迫相关组织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体征。依病变部位和临床表现可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及混合型等。近年来,笔者采用针灸配合定位旋转复位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7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进行报告。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