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2009江苏省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学术大会
2009江苏省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学术大会

2009江苏省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学术大会

  • 召开年:2009
  • 召开地:连云港
  • 出版时间: 2009-10-16

主办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中华医学会;江苏省康复医学会;江苏省医学会

会议文集:2009江苏省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学学术大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目的:探讨系统化康复护理及健康教育对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rn 方法:脑卒中患者132例给予系统康复治疗护理的同时给予患者及家属健康教育。rn 结果: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满意度大大提高,缩短平均住院日,减少了患者经济负担,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rn 结论:系统化康复治疗护理及健康教育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 摘要:目的:通过加强骨盆控制训练改善脑瘫患儿膝反屈的临床治疗分析。rn 方法:20例膝反屈脑瘫患儿随即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常规康复治疗)和实验组(康复治疗中加强骨盆控制训练)。rn 结果:两组的改善率有明显差异。rn 结论:加强骨盆控制训练对改善膝反屈有积极意义。
  • 摘要:目的:探讨对脑卒中偏瘫肢体早期康复训练的临床护理。rn 方法:选择我科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根据接受康复训练的时间先后,将患者分为早期康复训练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是在未出现明显并发症时即开始康复训练,对照组是在发病3个月后来我院治疗的患者。rn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5%,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rn 结论:脑卒中患者早期接受康复训练,对有效提高功能恢复,减少后遗症,缩短疗效,尽快回归家庭和社会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 摘要:本文对偏瘫患者的心理治疗进行了阐述。心理治疗又称精神治疗。是应用心理学的原则与方法,治疗患者的心理、情绪、认知和行为,治疗的目的在于解决患者所面对的心理困难、障碍,减少焦虑、抑郁、恐惧等精神症状,改善非适应性行为,包括对人对事的看法、人际关系,并促进人格成熟,更有效的来处理心理问题,来适应生活。心理治疗的成功,有利于脑功能重组,使肢体和语言等功能尽早恢复。心理治疗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前者是医务人员以自己的热情服务和精湛的技术及专业知识,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使他了解自己的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从而达到减轻病痛、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生活质量,恢复肢体功能的目的。后者指通过信息,即医务人员的言行、仪器、环境安排,应用心理学原则和技巧,通过改善患者的心理活动状态来改善症状,减轻和消除肢体功能障碍带来的痛苦。本文提出开展综合性康复、心理治疗能用最小的财力使偏瘫病人康复。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值得推广应用。
  • 摘要:脑梗死肌张力异常所致肢体功能障碍,是影响患者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致残率较高,治疗尤显重要。本文采用析因设计,选择脑梗死肌张力异常患者,在内科、康复等标准规范治疗基础上,加入针刺,研究针刺时机(分脑梗死病程1~5天、6~10天、11~15天内三水平),选穴配伍(分头穴+阴经穴、头穴+阳经穴、头穴+阴经与阳经穴交替三水平)两因素的不同水平间组合,于发病后第60天,观察改良Ashworth痉挛等级、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Barthel指数、NIHSS评分,初步优选出最佳组合方案。研究表明脑梗死肌张力异常针刺治疗方案的初步优选是:脑梗死病程1~5天内;选择头穴+阴阳经穴交替。
  • 摘要:目的:探讨对脑梗死失语患者实施语言康复训练的方法及效果。rn 方法:脑梗死失语患者4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24例,对照组22例,两组人院后均给予系统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训练;采用汉语失语检查表进行评定记分,于人院时及入院1月时进行疗效评定。rn 结果:入院时的两组汉语失语检查评分无差异(P>0.05);而入院后1月两组评分均有提高,研究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n 结论:对脑梗死失语患者实施康复训练有利于其语言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