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
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

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09
  • 召开地:烟台
  • 出版时间: 2009-07

主办单位: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

会议文集: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肝豆状核变性是常染色体隐形遗传性铜代谢障碍疾病。是由于铜沉积于豆状核、角膜、肾脏、骨骼等组织而引起。此病多数在本例青少年起病,正常人胆汁是铜排出的重要途径,而肝豆状核变性的病人体内铜代谢发生障碍,肠道吸收铜增加,胆汁排铜减少,尿铜增加。由于铜代谢紊乱,体内大量的铜首先沉积于肝脏,当肝脏内铜饱和后,铜又可在脑及肾脏等组织内沉积,从而引起一系列病变。由于体内过量铜蓄积导致肝细胞坏死,继发慢性肝脏病变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豆状核变性。多伴有锥体外系体征,患者眼角膜周边与巩膜相邻部位出现棕绿色色素环(角膜K-F环)。血清铜氧化酶及血清铜蓝蛋白降低,符合肝豆状核变性的诊断,可确诊。作者所遇4例均以精神症状为首发症状,多年来被误诊为功能性精神病。本组4例患者均伴有神经或精神症状,血铜蓝蛋白均低于正常,其中3例有K-F环,由于经验不足,尽管出现较为典型的临床表现,但仍被误诊。所以,笔者认为青少年有肝损害、锥体外系或精神症状者应鳌惕本病的可能,若有本病家族史者,更应高度怀疑本病,及时查角膜K-F环及血清铜蓝蛋白等。目前国内研究己达到基因诊断水平,可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 摘要:目的:了解精神病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理变化,预测病人危机状态发生。rn 方法:采用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计算机诊断系统,对307例住院精神病人进行测试。rn 结果:自杀自伤、暴力行为的风险倾向高的病人年龄分布在20~40岁之间,疾病类型以情感性精神障碍最为明显(48.39%)。rn 结论:对住院精神病人进行MMPI测查,及时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制订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减少自杀自伤、暴力行为等危机事件的发生。
  • 摘要:目的:探讨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作为内科住院患者抑郁障碍常规性筛查工具的可行性。rn 方法:首先对符合入组条件的371例内科住院患者进行SDS的初步筛查,然后采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轴Ⅰ障碍定式临床检查(SCID)作为金标准进行诊断,将SDS抑郁障碍的筛查效能与SCID对抑郁障碍诊断的金标准进行比较。rn 结果:资料完整的316例患者用SCID诊断抑郁障碍的发生率为46.84%,内科医师对抑郁障碍的识别率仅为4.78%。SDS总诊断符合率为87.34%,阳性预测值为95.76%,阴性预测值为82.32%,灵敏度76.35%,特异度为97.02%,而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分别为2.98%和23.65%。rn 结论:SDS对抑郁障碍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假阳性和假阴性率均较低,可作为内科住院患者抑郁障碍的常规性筛查工具。
  • 摘要:目的:明确临床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探讨其与应对方式和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rn 方法:对本院的148名临床护士进行症状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特质应对方式问卷调查。rn 结果:①临床护士的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得分高于健康成人常模,但差异不显著性。②临床护士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与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症状有显著负相关;消极应对方式与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症状有显著正相关。积极应对方式与症状量表各因子成负相关,与焦虑因子的负相关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n 结论:一般自我效能感和消极应对方式是影响临床护士的心理健康的重要变量。
  •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乳腺癌患者心身特点及产生焦虑情绪的相关因素以及时进行干预,帮助患者度过心理应激障碍。rn 方法:通过入选病例,进行心理测定,采用统计学数据进行对比研究。rn 结果:乳腺癌患者组检出焦虑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乳腺癌组HAMA总分高于对照组,乳癌组经济状况好、较好、差,HAMA评分差异有显著性。焦虑组客观支持因子分高于非焦虑组;但社会支持利用度焦虑组显著低于非焦虑组。乳腺癌焦虑组不成熟防御机制分高于非焦虑组,乳癌组HAMA总分与不成熟防御机制因子分呈正相关。rn 结论:焦虑性情绪是乳腺癌患者突出的症状之一。提示乳腺癌患者焦虑水平不仅与躯体症状、治疗副反应、经济等因素有关,还与病人的个性防御方式、社会支持密切相关。因此应根据患者不同治疗阶段在配合躯体治疗的同时,给予合理心理干预。
  • 摘要:目的:了解济南市心理健康素质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不同组别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的差异,rn 方法:采用"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调查表"对419名大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状况进行调查研究。rn 结果:①济南市青少年在适应状况、人际素质、动力系统、认知风格、应对方式得分上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1),自我维度得分显著低于常模(P<0.001)。②济南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多数维度呈现出初二较高,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下降,高三或大学阶段有所回升的发展趋势。③除自我维度外,男生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女生(P<0.001),城市均高于农村(P<0.01),家庭收入水平中等和较好者高于较低和较高者,父母受教育水平较高者高于较低者。rn 结论:济南市青少年心理健康素质状况良好;各类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的发展模式不同。
  • 摘要:目的:追踪小学生攻击、情绪问题的发展趋势,及其与自我控制的关系。rn 方法:教师填答问卷收集资料,用多层线性模型进行统计分析。rn 结果:二到五年级,攻击、情绪问题都存在显著的个体差异。攻击问题的线性模型与数据拟合程度高,情绪问题与二次增长模型拟合程度高。自我控制分数低的儿童两种问题行为的分数都高,自我控制分数低的男孩比女孩情绪问题分数高。二到五年级,男孩和女孩在攻击、情绪问题上的斜率无显著差异。二年级时的自我控制能显著预测后期的问题行为。rn 结论:二到五年级期间,攻击问题表现为线性下降趋势,情绪问题表现为U型变化趋势。在不控制其他因素条件下,二年级的攻击行为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情绪问题不存在性别差异。近期的自我控制对两种问题行为都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两种问题行为都与控制不足关系密切,自我控制水平低的男孩的情绪问题比自我控制水平低的女孩更突出。二年级自我控制分数低的儿童,在后期攻击行为下降速度较快、情绪问题上升较快。
  • 摘要: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城乡间的差异及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rn 方法:对某市城市、农村4所中学的1937名初中、高中生,应用中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进行调查。rn 结果:城乡父母养育方式存在显著性差异,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城市中学生,父母养育方式与中学生心理健康密切相关。rn 结论:积极的教养方式有利于中学生心理健康。
  • 摘要:为调查我校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现状及其内部差异,随机抽取我校1966名大学生,进行人际关系心理诊断量表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轻度人际关系困扰者占38.51%,严重人际关系困扰者占15.06%。在人际关系的各个维度上,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性别、年级、专业等差异。
  • 摘要:本研究以济南市550名高职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使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个人自我评价量表(PE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分别测查被试的家庭环境状况、自我评价特点和心理健康水平,采用T检验、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及路径分析等多种统计分析方法,考察了我国高职大学生家庭环境、自我评价和心理健康状况以及三者之间的作用关系。
  • 摘要:目的:检验自我接纳在完美主义与交往焦虑之间关系的调节和中介作用。rn 方法:采用中文版完美主义量表(CFMPS)、自我接纳问卷(SAQ)、交往焦虑量表(IAS)对1477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rn 结果:自我接纳是"担心错误"、"行为的迟疑"、"条理组织度"、"个人标准"、"父母期望"、"适应不良完美主义"与交往焦虑之间的完全中介变量,而不是调节变量。rn 结论:提高大学生自我接纳水平,将有利于降低大学生适应不良完美主义对交往焦虑的影响。
  • 摘要:目的:考察认知行为互动团体辅导对大学生学业倦怠的干预效果。rn 方法:对19名大学生(分成两个小组)进行为期4周8次的认知行为互动团体辅导,并建立对照组和榜样组,用定量和定性的方法评估干预效果。rn 结果:团体辅导后,实验组在学业倦怠总分及情绪衰竭、讥诮态度、低个人成就感三个分量表的后测结果显著低于前测,对照组的前后测分数没有显著差异;实验组在后测和追踪测试中学业倦怠及分量表的分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与榜样组在后测和追踪测试中分数没有显著差异。组员量化报告和定性分析也支持这一结果。rn 结论:认知行为互动团体辅导能有效降低大学生的学业倦怠。
  •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伴发抑郁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抑郁状况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rn 方法:将符合入组条件的60例病患家属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心理干预组于第一次测试时即开始实施为期半年的连续心理干预,包括支持性心理治疗、健康教育、个别深入的心理治疗、家庭和社会支持治疗等;对照组无特殊干预措施。两组均于开始时测试一次和半年后测试一次,其两次进行抑郁自评量表及生活质量量表的测验。rn 结果:半年后心理干预组的抑郁因子较对照组抑郁因子低(p<0.01)。对照组生活质量有下降,心理干预组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有改善,主要表现在生理、心理、社会功能方面。rn 结论:积极进行心理干预有助于减少病患家属的抑郁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精神分裂症是一组病因未明,病程迁延,社会功能下降明显的精神障碍,给家属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慢性迁延性疾病,疾病复发对家庭是一个强烈的精神创伤.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给社会、家庭造成的经济负担呈上升趋势。由于疾病的特殊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常受歧视,有自卑感,使他们自觉不自觉地回避了原有的社会活动或改变了生活方式,这无疑对患者家属的生活质量造成很大影响。患者家属缺乏对疾病的了解,心理压力较大,加上传统观念对精神疾病的歧视,患者家属容易产生自卑、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本文目的在于探讨心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伴发抑郁症状的生活质量的影响。
  • 摘要:本文结合正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的三个案例,分别就家长如何处理孩子的不合理的要求、如何疏导孩子的情绪以及如何肯定孩子做了自己的分析和解释。通过这三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习以为常的,甚至是自认为正确的做法都是很不科学的。面对孩子的那些不合理的要求,家长的反应一般是直接或者间接的否定;对于孩子的一些情绪方面的问题,家长往往会忽略孩子的感受,只凭自己的价值观去进行价值判断;对于孩子的行为,家长们往往只看到孩子不足的地方,不能够对孩子进行及时的肯定。
  • 摘要: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网瘾康复培训基地即山东网康教育培训学校为帮助网络成瘾的青少年尽快摆脱网瘾,组织研发创制了"六位一体"康复法"70余项措施,为帮助网络成瘾的青少年走出沉迷绿色导航,两年来已成功教育培训康复网瘾青少年22批810人。其中,大学生78人,高中生347人,初中生人385;女生68人,男生742人;13岁以上634人,20岁以上176人;本省市342人,外省市468人。前21批已于2009年4月底结业,成功回归和谐家庭与社会,第22批80余人正在教育培训中。经SCL-90量表测查和跟踪调查,学员戒除网瘾总有效率100%,赢得了学生家长信赖与爱戴,树立了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网瘾康复公益事业的品牌形象。
  • 摘要:目的:观察肾上腺素能受体拮抗剂普奈洛尔和哌唑嗪对慢性轻度不可预知应激模型(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大鼠行为学及急应激暴露后血清皮质酮水平(corticosterone,CORT)、中枢海马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应激保护作用。rn 方法:健康成年Wistar雄性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CUMS组、普奈洛尔组和哌唑嗪组。CURS造模前后,用旷场实验测各组大鼠的行为学变化。造模结束后,应激动物接受1.0 mA,5 s,持续60次的急性电击刺激,2h后断头处死。放免法测大鼠血清皮质醇含量换算成皮质酮含量:Western blot测中枢海马中iNOS表达量。rn 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普奈洛尔组大鼠水平运动得分、竖立次数和修饰次数减少(P<0.05),中枢海马iNOS表达量明显增加(P<0.01);哌唑嗪组大鼠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血清CORT水平明显高于普奈洛尔组(P<0.05)。rn 结论:哌唑嗪可明显改善CUMS模型大鼠的行为学改变,有利于应激个体再次遭遇急性应激时CORT的调动,减轻应激导致中枢海马损伤的程度。普奈洛尔可缓解应激时的焦虑水平,但不能扭转应激对中枢海马的损伤。
  • 摘要: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对急应激暴露下的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模型大鼠行为、内分泌、免疫功能的影响。rn 方法:29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UMS模型组、应激加有氧运动组、应激加拉贝洛尔组。应激组采用21 d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造模,应激加有氧运动组、应激加拉贝洛尔组分别给予有氧运动和药物抗应激,造模结束后进行急应激暴露。以旷场实验评价大鼠行为反应,以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皮质醇和IL-1β水平。rn 结果:CUMS模型组大鼠行为学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呈抑制性改变。有氧运动可改善应激大鼠行为学表现,并能使血清皮质醇水平接近正常对照组,且皮质醇水平较拉贝洛尔组、CURS模型组升高。拉贝洛尔改善应激大鼠水平活动得分,其他行为学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呈抑制性改变。血清IL-1β含量各组无统计学差异。rn 结论:有氧运动对应激大鼠起到保护作用,且有氧运动对应激大鼠的保护作用比阻断肾上腺素能受体更为有效。
  • 摘要:目的:比较丙戊酸镁缓释片与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躁狂发作的疗效及安全性。rn 方法:采用入院顺序分层随机法,将60例躁狂发作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用丙戊酸镁缓释片系统治疗)与对照组(用丙戊酸钠缓释片系统治疗),疗程共3周,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1、第2、第3周末采用躁狂量表(BRMS)及副反应量表(TESS)分别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rn 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BRMS评分在第1周末[分别为(21±3.6)分、(20±4.3)分]、第2周末[分别为(11±2.3)分、(12±3.5)分]、第3周末[分别为(6±1.7)分、(5±2.4)分]时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在第1周末,研究组的TESS评分[(3.12±2.3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4.574±2.83)分],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研究组和对照组的TESS评分在第2周末[分别为(2.95±2.26)分、(3.15±2.01)分]、第3周末[分别为(1.43±2.04)分、(1.72±2.31)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rn 结论:丙戊酸镁缓释片具有疗效价高,不良反应小等优点。
  • 摘要:目的:分析精神分裂症患者与焦虑障碍共病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rn 方法:随机选取2003-10/2004-06在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一至四科住院且检查合作的19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为观察对象,全部病例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其中男99例(51%),女95例(49%)。rn 偏执型123例,未分化型47例,单纯型7例,青春型4例,紧张型4例,无法归入上述类型者9例。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调查患者的一般情况:家庭经济状况、家庭关系,住院时间等。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评定患者的焦虑程度,由20项条目组成,采用4级评分(1-4),界定值50分,得分越高,提示焦虑越严重.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定精神病症状严重程度,由20项条目组成,采用7级评分(1-7),结果分总分、单向分和因子分,总分越高,提示疾病越严重。副反应量表评定药物副反应的严重程度,由36项条目组成,采用5级评分(0-4),得分越高,表明副反应越严重。精神分裂症患者与焦虑障碍的共病率及相关因素,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t检验、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rn 结果:所调查的19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与焦虑障碍的共病率及其相关因素:本次调查精神分裂症患者与焦虑障碍的共病率为12%,焦虑障碍的发生与住院时间呈显著负相关(r=-0.24,P<0.01),与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总分及其焦虑抑郁、思维障碍因子呈显著正相关(r=0.15-0.68,P<0.01-0.05),与副反应量表及其化验异常和其他项目同样呈正相关(r=0.14-0.20,P<0.01-0.05)。②精神分裂症共病焦虑障碍相关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焦虑障碍的发生与住院时间、安坦、药物副反应、氯硝安定密切相关。rn 结论:焦虑症状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较为常见,焦虑障碍的发生除与本身病情有关外,住院时间及药物的毒性及副反应也是很重要的因素,应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
  • 摘要:目的:比较开放与封闭两种住院方式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rn 方法:对63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配到开放病房和封闭病房,采用Kay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对调查对象分别于治疗前和出院1月后进行疗效和生活质量评定。rn 结果:两组经过治疗PANSS分值均较疗前有非常明显的下降(P均<0.01),两组治疗前后组间比较则无显著差异(P均>0.05)。但开放病房组在心理功能维度和社会功能维度方面明显好于封闭病房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05)。rn 结论:开放病房的管理模式,有利于提高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其更好的回归社会。
  •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CNP)在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训练中的作用。rn 方法:将72例我院康复科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6例,研究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康复训练,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采用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OSIE)和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对两组患者分别于入组时和三个月后进行评定。rn 结果:三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的NOISE量表总分及总积极因素分明显高于入组时的分值,而总消极因素分和BPRS总分则明显低于入组时的分值,差异具有显著性(P1<0.05)和非常显著性(P1<0.01);研究组和对照组比较:NOSIE量表总分及总积极因素分、总消极因素分和BPRS量表总分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2<0.01).rn 结论:在长期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训练中实施CNP,可提高康复训练效果,规范护士行为。
  • 摘要:对精神分裂症复发因素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对策降低复发率方法采用自编半定式问卷对119例反复住院患者就服药依从性、不良生活事件、家庭支持情况、病前性格等多方面进行调查。了解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的主要复发因素为服药依从性、家庭支持情况、不良生活事件、病前性格等结论导致复发的因素主要为服药依从性、家庭支持情况、不良生活事件等。精神分裂症的复发相关因素是可以预测和干预的。
  • 摘要:文拉法新(化学名:Venlafaxine商品名:博乐欣胶囊)是新型的抗抑郁剂,治疗抑郁症安全、高效,国外报道治疗强迫症有效,笔者为观察文拉法新对强迫症的疗效,于2005年对5例强迫症患者,给予文拉法新治疗,现对其疗效进行介绍。
  • 摘要:目的:了解男同性恋者的心理健康状况。rn 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00名男同性恋进行测查。rn 结果:男同性恋者的总分及10个因子得分均明显高于常模,且差异非常显著(P<0.01);志愿者的总分及9个因子(强迫因子除外)得分均低于非志愿者,且差异非常显著(P<0.01);志愿者的总分、强迫、抑郁、敌对、精神病性因子得分高于常模,且差异显著(P<0.05):男同性恋学生的偏执因子得分高于其他男同性恋者,且差异显著(P<0.05).rn 结论:男同性恋者的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较低,存在着普遍的心理问题,需要社会各界的帮助。
  • 摘要:目的:调查高中生睡眠质量现状,对比城乡高中生睡眠质量差异,探讨影响因素。rn 方法:应用抑郁自评盘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自拟基本情况调查表,抽取山东省济南市某中学和曲阜某中学高二年级各12个班学生共1407名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睡眠质量、焦虑、抑郁和学生家庭、学校相关因素调查及统计分析。rn 结果:收回资料完整有效问卷1383份,其中城市685人(49.5%),农村698(50.5%)人。高中生睡眠障碍检出率为14.61%,其中城市为14.01%,农村为15.19%;PSQI总分为4.21±3.02,城市为3.87±3.12,农村为4.55±2.89,农村高于城市,差异具有极显著性(P<0.001)。实际睡眠时间平均为7.41±0.71,城市平均为7.47±rn 0.93,农村平均为7.34±1.56,差异无显著性(P=0.074).PSQI总分与SAS与SDS标准分总分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与学习成绩里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影响城市高中生睡眠质量的家庭因素主要有父母健康状况、父子关系、母子关系、父母关系、教养一致性、家庭学习环境、家庭周围风气(P<0.05或P<0.01),农村高中生主要有父亲健康状况、父子关系、父母关系、教养一致性、家庭学习环境、家庭周围风气、经济状况(P<0.05或P<0.01)。影响城市高中生睡眠质量的学校因素主要为学习计划、作业完成情况、学习时间、师生关系、学校风气(P<0.05或P<0.01);农村高中生主要为学习计划、学习负担,完成作业情况、学习时间、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学校风气(P<0.05或P<0.01)。rn 结论:1.高中生睡眠障碍检出率高,其中睡眠障碍农村高于城市,2.影响高中生睡眠质量的因素有焦虑抑郁情绪、学习成绩、家庭因素、学校相关因素等。城市与农村高中生影响因素具有一定差异性。
  • 摘要: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焦虑、抑郁及社会支持情况对其睡眠的影响。rn 方法:在151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应用自评焦虑量表(SAS)、自评抑郁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及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评估他们的焦虑、抑郁、社会支持和睡眠情况,分析其相关性及前三者对睡眠的影响。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进行4周内科治疗的同时,对伴有焦虑或(和)抑郁症状的给予帕罗西汀治疗,并评估治疗对睡眠质量影响。rn 结果:151名患者中单独出现焦虑、抑郁症状的机率分别为39.1%、17.2%,二者共存的发生率为11.9%;存在睡眠障碍的(PSQI>7)占67.5%。PSQI与SAS、SDS、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得分均存在相关性(r=0.68、0.52、-0.40、-0.39,P<0.05),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SAS、SDS、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均可影响睡眠质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治疗后发作次数、SAS、SDS的减少和对支持的利用度增加有利于睡眠障碍的改善(OR=0.214、2.350、1.946、0.318,P<0.05)。rn 结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存在较广泛的睡眠障碍,焦虑、抑郁和社会支持情况是导致其睡眠障碍重要因素;改善焦虑、抑郁症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其睡眠质量。
  • 摘要:0.05)。部分量表呈现高或低于划界分,男女之间有显著差异;rn 结论:心理咨询师培训班的学员群体心理符合常模,但部分存在偏离倾向,应在培训前给予心理评估。">目的:了解心理咨询师培训班学员的人格特征和心理状态;rn 方法:采用纪术茂修订的"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量表(MMPI-B)"对80名心理咨询师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测试分析。rn 结果:男、女被试者的基本量表与5个附加量表原始均分与常模相应原始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部分量表呈现高或低于划界分,男女之间有显著差异;rn 结论:心理咨询师培训班的学员群体心理符合常模,但部分存在偏离倾向,应在培训前给予心理评估。
  •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复习探讨医护人员职业紧张来源、流行病学特征及干预方法。护士职业紧张的来源工作超负荷、工作压力、工作上缺少社会支持(特别是监督者、护士长、管理者)、暴露于感染性疾病、针刺伤、暴露于工作相关的暴力和恐吓、睡眠剥夺、角色模糊或冲突、人员配置不足、职称晋升、处理疑难、危重的病人。医生的职业紧张来源为长时间工作、工作超负荷、处理死亡或即将死亡的病人、与同事的冲突、病人的期望、惧怕因治疗不当(或玩忽职守)而产生的纠纷。职业紧张对心理的影响:激动易激惹,对工作不满、抑郁情绪;职业紧张对行为影响:睡眠障碍、旷工;职业紧张对躯体上的影响:头痛、胃部不适、血压改变;一种突发创伤事件可导致创伤后应激障碍。医护人员的职业紧张有各自不同的流行病学特征。通过教育干预、改善护患及医护关系、改变医院管理理念、家庭社会支持、心理干预等改善职业紧张状况。
  • 摘要:人到中年后,性功能在很大程度上都会下降,人们又不甘心这种现状,便想到了伟哥类产品。在我做《幸福俏俏话》节目9年多的时间中,每天都有接入直播间的电话18个左右;听众咨询的总人数,保守计算约为3万多人次,谈功能性阳痿的几乎能占30%,而女人咨询性冷淡的占10%,女性谈性感受体会的也能占20%,其它类问题约占40%。从市场角度来看,伟哥从1998年进入市场以来,在这11年期间,作者一直在大量的长时间的做调查与研究,对5000余进行了跟踪调查,虽然伟哥类产品很好,但从我的临床实践来看,功能性阳痿与性心理、身体壮况以及环境、饮食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 摘要:目的:探讨医学生的情绪稳定性现状及其相关因素。rn 方法:采取横断面调查与前瞻性随机同期对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应用EPQ等量表对医学生进行情绪稳定性状况调查及其与人格、心理健康水平等因素的相关研究。rn 结果:EPQ量表统计结果显示,N量表分数为9.47±5.70;E量表分数为10.79±5.58;P量表分数为4.76±2.73。情绪稳定性与性别有关,女性情绪稳定性低(p<0.01);不同专业及年级情绪稳定性无差异(p>0.05);情绪稳定性分量表N与所有SCL-90因子分及总分呈正相关(p<0.01或p(0.05),相关系数0.13~0.39。提示情绪稳定性越低的个体心理健康水平越低。rn 结论:教育工作者应重视医学生情绪稳定性,以提高其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 摘要:目前,贫困生群体及其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日益为高校和社会所关注,而如何应对生活中的事件将影响到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研究发现,应对方式的选择与个体的心理健康呈显著相关。本文在某驻济高校随机选取375名大学生被试,采用肖计划修订的应对方式问卷(CSS)和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探讨了贫困大学生与非贫困大学生在应对方式、心理健康水平上的差异,以及两变量在贫困大学生群体中的关系.
  • 摘要:非理性信念是一个人对事件不合理的认知或评价,大学生非理性信念的程度影响着大学生思维模式和认知方式,影响着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就业观念,影响着其自身成长与身心健康。本研究通过自编大学生非理性信念评定量表,以山东师范大学和青岛大学的部分学生为样本,调查当前大学生的非理性信念状况,探讨大学生非理性信念的矫治方法,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提高大学生的适应能力提供参考依据。
  • 摘要:本研究以283名9岁儿童和他们的班主任老师、母亲为被试,使用同伴提名的方法,共有97名被鉴别为退缩儿童,其中82个为有效观察值。聚类分析后他们被区分为四个亚类型,分别被命名为"行动迟缓与情绪不稳定型"、"学习差型"、"消极情绪型"和"灵活型"。在这四种退缩亚类型中,灵活型型退缩儿童所占比例最多,行动迟缓与情绪不稳定型退缩儿童所占比例最少。9岁退缩儿童在性别比例上不存在差异,四个退缩亚类型的划分也与性别没有关系,这四种退缩亚类型的行为特征是不同的。
  • 摘要:目的:观察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社会康复的疗效。rn 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法,将284例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43例)和对照组(141例),对干预组进行健康教育、用药指导、技能训练、家庭治疗等综合干预,持续1年;对照组仅进行门诊随访。在入组时、半年末、一年末分别对两组患者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评估和比较。rn 结果:入组时干预组与对照组的SDSS、PANS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干预1年后,干预组SDSS评分(7.54±2.11)明显低于对照组(9.77±2.74),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干预组PANSS评分(38.88±9.58)、阳性量表评分(7.40±1.12)、阴性量表评分(11.32±5.92),一般精神病理量表评分(20.16±5.19)均低于对照组(46.88±16.37、8.60±3.19、13.52±7.81、24.76±8.08),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干预组复发率18.18%(26例)低于对照组34.75%(49例),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10.03,p<0.01)。rn 结论:综合干预措施有利于出院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会康复。
  • 摘要:目的:医院如何满足四川地震后住院伤员的如马斯洛心理需求理论的几个重要部分,伤员的心理评估,临床心理干预,为灾后心理干预提供资料。rn 方法:年龄4-89岁,37名伤员、36名陪人,收集资料,结合临床表现等做出心理评估。rn 结果:特殊心理状态1名,有心理疾病倾向者15名,其他人均有不同程度的情绪障碍、心理问题。rn 干预:特殊干预、个别干预、一般干预。建立干预手册、病历、纪录,通过交谈法、绘画法、解疑法、梦的解析、关爱关注、应用改善情绪的药物,使其心理恢复常态。rn 讨论:心理干预需医院、医护人员协同参与,心理工作人员的作用是多重的,做好出院伤员、陪人的心理评估,做好参与救治伤员的医护人员心理评估,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rn 2008年5月12日四川大地震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同月22日医院接受救治37名四川重灾区伤员及他们的陪人,临时组建爱心病房,心理危机干预做为重点工作参与其中,亲历了72个同医护人员疗伤员身心之痛的日子,做了遭遇重大灾难后,集中收治伤员,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尝试。rn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心理需求层次理论被医学界广为重视,人首先要满足生理需求其次是安全需求,爱与被爱,被尊敬,最后是实现自我的需求。突如其来的地震使灾区人们用以支撑生存的心理构架轰然倒塌,陷入极度茫然、恐惧、震惊、丧失之痛中,受灾群体的情绪不稳定,情感表达复杂,单一的心理干预是不能解决好问题的,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参与。医院在此次救治过程中体现了大量心理危机干预元素,做到了如马斯洛理论所述的人类心理需求的几个重要部分,顺利完成任务。
  • 摘要:目的:了解三鹿毒奶粉事件后,来院查体的0-3岁婴幼儿家长的心理状态,根据心理状态分析结果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 方法:对169名0-3岁,婴幼儿家长采用问卷调查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设计与三鹿毒奶粉事件相关的躯体、情绪、行为、认知等相关项目,对来院查体的0-3岁婴幼儿家长进行调查。rn 结论:三鹿毒奶粉事件,不仅给婴幼儿的身体造成伤害,也给其家长带来心理影响,以及与该事件相关人群心理也会受到波及,及时地采取针对性心理干预技术,配合人工喂养宣教和健康教育,达到维护该群体心理健康之目的。
  • 摘要: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在这一阶段,许许多多的矛盾和冲突摆在每个社会成员面前,如新旧观念的混杂,竞争机制的引入和生存压力等,这些将不可避免地对人们的心理产生强大地冲击,而且这种新的社会转型特点势必也将影响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本文从我国独生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出发,谈谈独生子女的教育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以及走出误区、变革现状的思路。
  • 摘要:一、"知心屋"形成时间和背景。rn 二、实施过程。成立服务团队,创设知心屋。制度:《座谈交流制度》、《知心互动制度》、《知心话吧》、《知心员工作记录表》、《知心员培训制度》,《知心员评优制度》。知心屋活动:知心话吧、知心热线、知心档案、知心快递等。rn 三、实施效果与成绩。rn 四、创新之处:一种理念,二种精神,三种态度,四种意识:团队、服务、专业、创新意识。队伍建设创新。学生、老师、班级、家庭、学校五位一体的教育格局创新。工作过程的突破与创新:由咨询师一人负责全局的为知心师服务团队……由咨询师只解决现有心理困惑为有知心员提前预防患于未然的超前模式。rn 五、发展设想.知心快乐宣泄室、知心智力玩具大比拼、知心魔术变变变.
  • 摘要:目的:探讨吸烟是否可以减少抗精神病药物的副作用,缓解精神分裂症所带来的阴性症状。rn 方法:共纳入776例男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使用Fagerstrom尼古丁依赖量表(FTND)检查尼古丁依赖严重程度。同时对病人检查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锥体外系副作用量表和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AIMS)。rn 结果:男性慢性精神分裂症吸烟患者PANSS阴性症状和帕金森症状比不吸烟患者显著减少(p=0.005;p=0.04),而吸烟和非吸烟者在PANSS阳性症状、一般精神病理症状和总分以及异常不自主运动量表(AIMS)均无显著性差异(所有p>0.05)。rn 结论:吸烟能显著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的阴性症状,并减轻药物所致的椎体外系副作用,这些研究结果支持吸烟是精神分裂症进行"自我治疗假说"。
  • 摘要:目的:探讨常规治疗与常规治疗合并西酞普兰治疗两种方法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rn 方法:对48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S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并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4例,治疗4周,治疗前后进行SSS、HAMD评分比较。rn 结果:西酞普兰治疗组抑郁和神经功能改善均优于对照组。rn 结论: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西酞普兰治疗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抑郁及神经功能。
  • 摘要:病理性半醒状态是一种特殊的睡眠后的觉醒障碍,是精神病司法鉴定中较为罕见的例外状态之一,多发生于过度疲劳、长期睡眠不足、大量饮酒、恶梦、激情状态、不愉快体验等情况下出现一种异常的深睡眠后的觉醒过程。1791至1968年间汇集世界各国资料共47例,因而很少引起医务工作者的注意。本病常发生在睡眠至觉醒过程中,都是在意识障碍影响下,发生了冲动伤人或凶杀行为,清醒后对其行为过程不能完整回忆。由于意识模糊,对周围事物感知歪曲,可伴有幻觉、错觉、妄想性感知体验、残留梦境以及强烈的惊恐反应而发生冲动性危害行为。作者遇到3例,案发前7至10天均有连续失眠、疲劳、做恶梦的情况,从病情、诊断、责任能力等方面作出相关分析。
  • 摘要: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现代护理由过去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发展为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它是一种现代科学的工作方法。护士只有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精湛的技术,全面的知识才能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服务。在实施整体护理的过程中,与病人的交流贯穿于整个护理程序。与病人良好的交流与沟通,获得病人的健康资料,制定护理计划。利用良好的沟通技巧,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使病人处于接受治疗的最佳身心状态,有利于病人早日康复。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