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中国针灸学会2009学术年会
中国针灸学会2009学术年会

中国针灸学会2009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09
  • 召开地:杭州
  • 出版时间: 2009-09-18

主办单位:中国针灸学会

会议文集:中国针灸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从中国古代文化、中医学、现代医学的观点探讨微针系统的理论根据。具体主要从有两个方面:rn(1)中医局部和整体理论;(2)现代生物学原理及全息理论,以上理论可能对微针系统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解释和帮助。
  • 摘要:脑梗死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但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对该疾病的治疗还无明显突破,相对而言,针药结合在治疗中显示了较好的疗效。文献显示:针药结合治疗脑梗死的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或单纯药物组,但该结合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对其治疗的规律性尚不十分清楚。为此,作者探索性地提出了针药结合治疗脑梗死的思路:1.超早期(6h内)应以溶栓药物为主,神经保护剂与针灸为辅;2.急性期(48h内)治疗应神经保护剂与针灸并重;3.恢复及后遗症期(48h后)治疗应以针灸为主,改善大脑代谢药物及中药为辅。
  • 摘要:本文将面瘫后遗症的临床表现,根据“寒性收引”、“热性松弛”的病理特性,将其归纳为“寒盛型”与“热盛型”两种类型,并分别采用了针刺、艾灸、穴位敷贴、火针、穴位放血以及中药等相应的治疗方法。指出对于该病,医患均要树立坚持治疗的信心,并同时治疗伴发症可提高疗效和缩短疗程。
  • 摘要:目的:观察电热砭石对手背局部皮肤血流灌注的影响;探讨砭石疗法的作用机制。方法:45℃电热砭石刺激健康受试者右手第三四掌骨间,运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系统观察刺激前和刺激后不同时间段右手皮肤血流和脐周血流。结果:在接受电热砭石刺激后,右手血流显著上升。在30分钟内,升高的血流未见明显衰减,和接受刺激前比,P<0.01;对照组在接受刺激后30分钟内,脐周血流无明显变化。结论:电热砭石刺激能显著提高刺激局部手背皮肤血流,而对脐周血流无明显影响。
  • 摘要:探讨新砭石疗法的临床治疗疾病的特点,总结归纳新砭石疗法的临床应用范围和规律,找出存在问题,展望新砭石疗法的研究方向。通过检索2000-2009年281篇砭石的相关文章,对其中新砭石疗法治疗疾病的方法及疗效进行分析、归纳。结果表明新砭石疗法在古砭石疗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中医经络理论,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多种疾病并可配合中药、针灸、拔罐、康复理疗等方法使用,临床疗效显著。今后应加强临床作用机制研究的科学分析,临床操作规范与疗效评价标准,临床治疗范围及禁忌,以及砭具的选材和研制开发。
  • 摘要:本文结合具体文献简要回顾了砭石医病的历史,讨论了砭石的产地,分析了泗滨浮石的成分、结构和治病机理,并简单介绍了山东的“九砭”和“砭仓”疗法的应用。
  • 摘要:本文结合颈肩背痛、胃痛三年;左侧肩背因受风寒疼痛半年,诊为“颈肩综合征”;高血压头晕头痛10余年三个病例就砭石经络保健的技法问题作了一些探讨,并提出了操作时的注意事项。
  • 摘要:笔者发现要充分提高和发挥砭石与刮痧的医疗保健作用,就必须对中医学的相关知识有一个基本的掌握和了解,尤其是对中医学中的经络腧穴规律和作用及其影响经络腧穴规律和作用的相关因素等知识的掌握和了解更为关键。本文下面就提高和发挥砭石与刮痧的医疗保健作用必须掌握和了解的知识进行简述,包括中医学的基本知识、经络规律和作用的掌握和利用、影响经穴规律和作用的相关因素以及相关疗法的结合和应用四个方面。
  • 摘要:刮痧疗法与传统的针灸、按摩疗法相比,在治疗骨伤科疾病方面具有更加明显的疗效,刮痧可以就地排出毒素,防止毒素转移,在中医经络学说指导下治疗颈肩综合症,上肢酸痛,手指麻木,颈肌僵硬棘突压痛,颈型高低血压等具有显著疗效。刮痧排出外邪所伤后再通过正骨手法矫正偏歪,旋转的椎体,效果更佳。刮痧与正骨相结合,达到了骨肉齐治的目的,实践证明治疗效果很好,且疗效稳定。本文将结合笔者多年临床经验,对刮痧与正骨疗法的过程,治疗机理及效果加以讨论,希望该疗法能够得到推广。
  • 摘要:气血循环砭疗法是在中医整体冶疗的基础理论指导下,采用砭石手法与砭石产品和温熨并用的治疗法。本文分别论述了气血循环砭疗法的手法、操作程序及辅助手法等,并给出了具体病例。
  • 摘要:采用开颅法烧灼闭塞大脑中动脉,制作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动物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探讨手十二井穴放血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后脑组织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的再生及分布规律的影响。证明手十二井穴放血法对大鼠脑缺血后中枢神经的再生修复以及对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明显。
  • 摘要:目的:探索针灸“大椎穴”调节肿瘤免疫抑制的作用机制。方法:将雄性Balb/c小鼠48只随机分为电针治疗组、艾灸治疗组、荷瘤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2只。左腋皮下接种H22肿瘤细胞,建立小鼠肿瘤模型。电针、艾灸大椎治疗。观察生存率、抑瘤率、脾脏指数、胸腺指数。AlamarBlue法检测ConA刺激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增殖能力以还原值表示。RT-PCR方法检测脾淋巴细胞Foxp3mRNA、Stat5a mRNA、Stat5b mRNA以及胸腺Foxp3 mRNA表达。结果:艾灸治疗组荷瘤小鼠生存率高于荷瘤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艾灸治疗组抑瘤率:39.3%;电针治疗组与艾灸治疗组荷瘤小鼠脾脏指数较荷瘤对照组升高;电针治疗组与艾灸治疗组荷瘤小鼠胸腺指数较荷瘤对照组胸腺指数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AlamarBlue法检测电针治疗组、艾灸治疗组、荷瘤对照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还原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艾灸治疗组还原值均高于荷瘤对照组;荷瘤对照组小鼠脾淋巴细胞Foxp3 mRNA、Stat5amRNA、Stat5b 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增高;艾灸治疗组、电针治疗组小鼠脾淋巴细胞Foxp3mRNA、Stat5a mRNA、Stat5b mRNA较荷瘤对照组表达降低;荷瘤对照组小鼠胸腺Foxp3 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增高;艾灸治疗组小鼠胸腺Foxp3 mRNA表达较荷瘤对照组降低;电针治疗组小鼠胸腺Foxp3 mRNA表达较荷瘤对照组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艾灸治疗具有抑制H22荷瘤小鼠瘤体生长、提高H22荷瘤小鼠生存率的趋势;电针和艾灸治疗能提高H22荷瘤小鼠脾脏指数、增强H22荷瘤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针灸调节肿瘤免疫抑制效应与电针和艾灸下调H22荷瘤小鼠脾淋巴细胞Foxp3 mRNA、Stat5amRNA、Stat5b mRNA表达,胸腺Foxp3 mRNA表达有关。
  • 摘要:目的:观察四关穴电针对偏头痛模型大鼠颅外血流的影响,探讨其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制。方法:参照Cristina法制备偏头痛模型大鼠。将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四关穴组、合谷昆仑组和太冲外关组。病分别于造模前、造模30分钟、电针治疗结束3个时间点以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检测各组大鼠颅外血流。结果:经电针治疗后,各组大鼠颅外皮肤血流量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其中四关组升高最明显,与合谷昆仑组、太冲外关组比较,差异具显著性意义。结论:四关穴电针对偏头痛大鼠颅外血流具有较好的调节作用,该效应可能是四关穴电针治疗偏头痛的机理之一。从调节偏头痛模型大鼠颅内外血管舒缩效应这一角度证实,合谷、太冲的“四关穴”组合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 摘要:目的:通过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蛋白、caspase-3mRNA表达的变化,观察针刺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大脑皮层线粒体敏感性钾通道(mitoKATP)的开放情况;及电镜观察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线粒体超微结构的改变。方法:线栓法闭塞Wistar大鼠大脑中动脉,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电针组、5-羟葵酸+针刺组(5-HD 10mg/kg 静脉注射,30min后再行MCAO n=8);实时荧光定量PCR观察caspase-3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线粒体肿胀混浊,呈空泡化,线粒体内嵴断裂和膜破损,大鼠大脑皮层caspase-3、caspase-3mRNA表达增高;针刺组大鼠大脑皮层caspase-3蛋白及caspase-3mRNA表达明显下调,线粒体仅有轻度肿胀,基本结构完好,内膜间隙可见;5-羟葵酸+针刺组与模型组基本相似各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针刺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针刺百会、大椎穴后激活mitoKATP,使其开放增加,从而达到减少或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 摘要:目的:通过针刺激活下丘脑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相关神经元的研究,探讨调节生殖内分泌功能的最有效部位、奇穴、经穴及经脉。方法:用雌性生殖龄SD大鼠。通过模拟性刺激及反馈性调节作用在体研究下丘脑GnRH相关神经元。并以该神经元放电为指标,研究与生殖内分泌相关的脏腑所属经脉上的穴位及不同部位的奇穴对该神经元的激活效应。结果:就经脉及经穴而论:任脉的关元穴、脾经的三阴交能特异性激活下丘脑GnRH神经元;就奇穴而论:下腹部的子宫穴、下肢的胆囊穴、下背部腰眼能特异性激活该神经元;就经脉线上两个不同穴位对该神经元激活效应的平均值而论:胆经上的穴位对该神经元的激活效应的平均值最明显,依次为脾经、胃经/膀胱/任脉、肝经/肾经、督脉。结论:针刺调节生殖内分泌功能的选穴原则以与生殖器官有相同神经节段的穴位为主穴,同时结合脏腑经络辨证也是非常必要的。关于穴位的协同作用,本研究未能涉及,将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验证。
  •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对局部皮下筋膜和肌肉中ERK1/2和P38的影响,从筋膜角度进一步探讨针刺对机体的影响机理。方法:20只SD大鼠通过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未加任何处理,针刺后三里和非穴组分别针刺后三里和非穴并捻转,电针后三里组针刺得气后连电针。治疗结束后分别取针刺点局部浅筋膜和肌肉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和免疫印迹实验。采用SPS13.0软件包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免疫组织化学结果:针刺后ERK1/2与对照组相比染色程度均有所增加,但以非穴针刺组增加明显。针刺后P38的染色只有非穴针刺组增加较为明显。免疫印迹显示:针刺后筋膜结缔组织ERK1/2、p-ERK1/2和P38表达均有明显增加,但以非穴增加明显。结论:针刺作为一种损伤性刺激,对局部浅筋膜的ERK1/2和P38MAPK有上调作用,本实验猜想针刺对机体除了神经调节外,与经络高度相关的结缔组织支架的存在可能在微观的信号转导层面对机体局部细胞分化与增殖具有促进作用。
  •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十二井穴对煤气中毒昏迷小鼠有无促醒作用。方法:将小鼠置于充满家用煤气的容器中制作煤气中毒昏迷小鼠模型,针刺十二井穴记录昏迷小鼠苏醒时间。结果:治疗组苏醒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结论:针刺十二井穴放血疗法对煤气中毒昏迷小鼠有促醒作用。
  • 摘要:目的:察电针累积性镇痛效应与大鼠海马胆碱能神经活动变换化的关系。方法:Wistar雌鼠9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10),慢性压迫损伤(CCI,n=10),CCI+EA2天(D)组(n=10),CCI+EA2周(W)组(n=10),去卵巢(OVX)+CCI(n=8),OVX+CCI+EA2D(n=10),OVX+CCI+EA2W(n=10)组。OVX+D-半乳糖皮下注射动物的学习记忆能力。结扎坐骨神经造成CCI慢性痛模型,电针双侧“足三里”-“阳陵泉”穴(2/15Hz,1-2mA,1次/D)。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囊泡乙酰转运体(VAChT),用酶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乙酰胆碱酯酶(AChE),用RT-PCR的方法来检测M1受体mRNA。结果:CCI+EA2W组VAChT、AChE、M1受体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CCI组、CCI+EA2D组;OVX+CCI+EA2W组VAChT、AChE、M1受体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OVX+CCI组,AChE、M1受体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OVX+CCI+EA2D组,说明EA2W可以上调VAChT、AChE、MI受体mRNA的表达,且具有累积性作用。OVX+CCI+EA2W的VAChT、AChE、M1受体mRNA表达均显著低于CCI+EA2W组,OVX+CCI+EA2W的VAChT与OVX+CCI+EA2D组的表达没有显著差异,这提示EA累积上调VAChT、AChE、M1受体mRNA的作用在记忆损伤动物上明显减弱。结论:电针镇痛具有累积效应,其累积效应可能与海马细胞囊泡乙酰转运体(VAChT)、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M1受体mRNA的表达上调有关,并且与大鼠的神经记忆有密切的关系。
  • 摘要:就近10年CNKI关于中医刺络放血疗法的论述,从临床和实验研究两个方面进行分类整理,加以总结,论述刺络放血疗法的发展近况。
  • 摘要:目的:探讨经穴效应特异性及其基本规律。方法:运用循证医学方法和数据挖掘研究相结合的文献研究方法从偏头痛、功能性消化不良古代文献和现代文献挖掘、提炼经穴效应特异性及其基本规律;运用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以偏头痛为载体,从临床的角度证实经穴效应特异性及其基本规律;运用PET/CT扫描功能神经影像方法及基于磁共振的代谢组学方法,以偏头痛、功能性消化不良为载体探讨经穴效应特异性及其基本规律的生物学基础。结果:古代、现代文献研究结果显示,经穴效应具有特异性,其基本规律为循经特异性和经气会聚特异性;180例偏头痛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证实经穴与非经穴比较,具有特异性;偏头痛、功能性消化不良PET/CT扫描结果显示,经穴针刺在脑内特定的反应较非经穴显著;偏头痛、功能性消化不良代谢组学结果显示,经穴针刺对机体的代谢产物影响较非经穴显著。结论:经穴效应具有特异性,且具有循经特异性和经气会聚特异性基本规律;影像学和代谢组学机理研究提示经穴效应特异性具有一定的生物学基础。
  • 摘要:目的:评价上海地区针灸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文献(RCTs)的质量。方法:根据Cochrane中心指南,机检和手检相结合检索2003年1月至2007年12月国内生物医学期刊发表的上海地区各级医院临床医师为第一作者的有关针灸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文献。结果:共纳入RCTs文献53篇。核心期刊发表17篇,占所有文献数的32.08%;Medline收录文章7篇,占所有文献的13.21%;有45篇提及纳入标准,占84.91%;有12篇文献提及排除标准,占所有文献的22.64%;有44篇文献提及研究场所,占所有文献的83.02%;有48篇文献提及资料来源,占所有文献的90.57%;所有文献均对干预措施有详细介绍;所有文献均没有对样本量的估算方法进行说明;所有文献均对主、次结局指标测定方法有详细描述;有26篇文献提及测定时间,占所有文献的49.06%。共有15篇文章提及使用的随机方法,占所有文献的28.30%;无一篇文献提及随机实施。仅有3篇文献提及使用盲法,占到5.66%;所有文献均没有以示意图表示受试对象纳入试验各阶段的数目和流失情况;有19篇文献提及对象纳入时间段,占所有文献的35.85%;提及随访的文献5篇,占所有文献的9.43%;提及基线资料的文献为46篇,占所有文献的86.79%;所有文献均给出纳入分析的病例数;提及失访病例的文献仅1例,占1.89%;所有文献均未提及伦理学要求;提及不良事件的文献为6篇,仅占所有文献数的11.3%;提及推广应用性的文献为13篇,占所有文献数的24.53%。结论:上海地区针灸RCTs文献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 摘要:回顾1985年至2009年4月的针灸治疗肿瘤的临床研究文献,介绍针灸疗法在缓解癌性疼痛,治疗顽固性呃逆、呼吸困难,减轻放化疗引起的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疲劳、口干、潮热等方面的临床效应,述评此间的主要临床试验,指出针灸在提高恶性肿瘤患者生存质量方面存在巨大潜力,值得深入研究和临床推广。
  • 摘要:目的:评价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有效性并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方法:通过计算机和手工检索获得近10年内关于针灸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并按照循证医学原则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并对文献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有效性的异质性检验,χ2=9.32,无统计学意义,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说明研究间效应量是同质的。二者合并效应量的估计,RR=1.28,其95%可信区间为(1.20,1.38),经Z检验,Z=7.13,试验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菱形位于垂直线的右侧。结论:针灸治疗组疗效优于西药对症治疗组。
  • 摘要:针灸疗法因其副作用小、疗效好,是目前在更年期妇女的治疗中比较常用的一种手段。它通过针刺、电针、艾灸、拔罐、耳穴等手段,对局部穴位进行刺激,达到调节阴阳、疏通经络的目的,从而改善患者的症状。国内对此也有不少的临床报道,但临床研究的水平参差不齐,选用的诊断标准及评价标准不一,给疗效的评价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本文现将国内用针灸方法治疗更年期综合症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系统回顾,为针灸治疗更年期的临床规范化研究提供思路。
  • 摘要:感针是现代传感器技术与传统针灸结合的产物,它是以中医针灸针为基体加工而成的针形传感器,是针灸医术与传感器技术的结合。传感针能无损或微损地实现在体、定位、定点、实时、动态测量,能用作传感器,还可用作执行器。本文通过文献检索详细介绍了现有各传感针的设计原理及其应用情况,并提出来传感针可应用于吸引的在体检测,促进中西医结合的医学发展。
  • 摘要:目的:从基因、蛋白水平研究“内关”穴位埋针对缺血损伤小型猪心肌VEGF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32只小型猪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内关组和膈俞组,采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结扎建立心肌缺血模型,假手术组穿线不结扎,内关组和膈俞组分别在模型组基础上进行内关、膈俞穴埋针治疗,用real time 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VEGF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内关穴埋针能上调VEGF mRNA和蛋白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膈俞也有促进VEGF mRNA表达上调的趋势,但与模型组比差异无显著性,膈俞与内关同样具有促进VEGF蛋白表达上调的作用,与模型组比,但膈俞组与内关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内关穴位埋针可能通过上调VEGF基因和蛋白表达,增加毛细血管密度,促进侧枝循环建立,增加缺血心肌血流,实现对心肌组织的保护作用。
  • 摘要:根据阿是法检出的痛性阿是穴并非经脉体系中的腧穴,应称阿是刺灸点,其实质应是经筋体系申的结筋病灶点;从经筋理论分析阿是刺灸点,其各有其固定的解剖定位,因定位确切固定就可以给予分别命名;阿是穴遵循经筋的点、线、面、体规律分布,掌握这些规律,可以指导整体辨证选取刺灸点;阿是穴在病程中后期,因其特殊的病理转归,治疗原则是解结法;解结针具是《灵枢》提出的长针(包括保持长针基本特征的改良针具);解结法是《灵柩》提出的关刺法、恢刺法、短刺法。
  • 摘要:通过分析《灵枢》对针刺补泻的记载,以针刺补泻的立意、原则、诊断、操作到疗效的思路,勾勒《灵枢》针刺补泻的完整框架,较详实反映《灵枢》针刺补泻的整体风貌。通过研究发现,《灵枢》针刺补泻以调气为根本目的;在以补虚泻实为针刺补泻总则的基础上重视先治本后治标,先补虚后泻实;以经脉循行,脉象虚实,皮肤寒热为诊断依据;迎随补泻是补泻施术的时机;以徐疾,开阖,深浅及留针时间为补泻手段;在施术的过程中重视“神”的体察与调护;以患者感觉、脉象及皮肤温度的变化为针刺补泻施术后的疗效评价标准。
  • 摘要:本文简要回顾了放血疗法的发展历程,分析了常用放血的部位,并从微循环的角度探讨了放血疗法的机理。并得出结论:人体体表存在特殊的治疗远端疾病的点,而这些点在不同医学体系中均有反应。而刺络放血疗法的特点就是改善这些疾病治疗点的局部微环境,从而达到治疗远端疾病的目的。
  • 摘要:本文阐述了针刺手法量学的概念、内容与研究核心,探讨了捻转补泻针刺手法量学的四大要素,即针刺作用力方向、大小、施术时间、两次针刺间隔时间,并简要论述了针刺手法量学研究的方面,如针刺手法量学的实验研究、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中风病的临床及基础实验研究等。
  • 摘要:激痛点理论认为,每一块肌肉中的激痛点均可产生特征性疼痛与感传痛。通过平滑式触诊、钳捏式触诊及深部触诊方法,系统地检查,可准确地定位激痛点。针刺时,在固定激痛点的基础之上,使用较粗的针具,顺着肌纤维方向进行快速提插,可以快速、彻底地灭活激痛点。针刺后再辅以全方位的关节肌肉运动,及冷喷或热敷等措施,一般1~3次即可灭活激痛点,解除疼痛。笔者认为,这一方法可丰富传统的刺灸法内容,提高临床针灸疗效。
  • 摘要:目的:了解透穴的历史与现代临床应用,以期将透穴更好应用于临床。方法:从透穴的历史渊源、方法、作用和临床应用等方面分析,评价透穴的学术价值。结果:透穴刺法就是以同一针作用于两个以上穴位,采用不同的针刺放向,针刺角度和针刺深度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具有取穴少、针感强、疗效好的特点。透刺法最早见于《灵枢.官针》,但透穴之名则始见于《玉龙歌》,透穴刺法的分类有竖透法、横透法、斜透法,围透法。结论:透穴刺法选穴精,扩大了一针的作用。在本经穴透刺有加强通经接气,增强针刺强度,使针感易于循经传导,提高疗效;在表里穴位间透刺可起到沟通两经的作用,加强表里两经的联系。在手足同名经透刺,对于手足同名经循行的共同部位上的病证,有良好的调治作用;异经透刺,可扩大主治范围,沟通经脉间经气。
  • 摘要:针刺治疗时押手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笔者参照古今医家经验对其进行了系统总结,其作用主要体现在:针刺前和进针时,可定位揣穴、暴露穴位、激发经气、缓解紧张情绪,减轻疼痛、协助进针、分散卫气;行针过程中可催气或加强针感、控制针感方向,使气至病所、体察针感,准确把握针刺方向;出针时可扪按针孔,完成补泻、解除滞针、防止不必要出血、固定皮肤、消除不良针感。
  • 摘要:目的:采用非线性检测方法,对健康人穴位伏安曲线进行检测,观察其基本特征;对穴位与对照点伏安面积进行比较,观察穴位低电阻特性是否存在;对穴位伏安特性与穴位感受刺激功能之间关系进行一些探讨。方法:采用自行研制的高灵敏穴位伏安特性检测系统,检测健康志愿者双侧太渊、神门、合谷、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太溪、太冲、太白穴和相应的非经非穴对照点0~20μA间的增减双程伏安曲线。结果:健康人穴位伏安曲线具有非线性特征,此特征在扫描电流从0μA线性递增至20μA的增程曲线的小电流处(0-5μA)更加明显而随扫描时间的增加逐渐呈准线性;穴位伏安特性还具有类磁滞特征,即增程曲线与减程曲线明显不重合。定量比较显示,穴位增程伏安面积显著大于减程伏安面积;穴位与对照点比较,在所检测的双侧9个穴位个18个检测点中,有10个检测点增程伏安面积显著小于对照点,有11个检测点减程伏安面积显著小于对照点、2个检测点的减程伏安面积则显著大于对照点。结论:人体穴位具有非线性及类磁滞两大特征;与对照点比较,穴位低电阻特性并非普遍存在。
  • 摘要:中风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三大流行病之一,其发病急骤,变化迅速,病情凶险,症见多端,死亡率极高,且后遗症多,有复发可能,宜未病先防。治疗中风先兆对中风发病的预防有着重要的意义。“阴阳调衡透刺针法”能够改善中风先兆的临床症状,降低中风的发生率。随着疾病医学向健康医学的转变,针灸将以其独特的疗法和特色在中风病预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 摘要:目的:旨在引起大家对针灸的文化内涵以及传统针灸之道的思考与重视,并提出若干设想与建议。方法:运用本体论哲学分析法,探寻当代针灸文化迷失的自我因素,及其文化回归的理论构建与临床发展模式。结果:针灸技术特点与文化内涵的剥离以及现代针术与古典针道的脱离是导致当代针灸文化迷失的重要因素;针灸理论与临床“和而不同”、并行并重的发展模式是当前针灸文化回归的有效途径。结论:以针灸自身的文化命脉为根基,增强传统意识、文化观念,让文化在和谐中回归针灸理论与临床。
  • 摘要:腧穴是脏腑经络气血运行输注的特殊部位,是经络系统通达的外属部分;是人体和外界沟通的转输站,既可以反应体内脏腑经络气血的生理病理变化,也是接受刺激并传至经络-脏腑以调节其功能的“刺激点”,是针灸临床取效的关键环节之一。腧穴定位,不仅在于体表的“点”,其内涵在于腧穴是“神气游行出入”之所,而针刺的关键在于“神机”的捕捉与调节,因此深刻领会腧穴的内在涵义,并正确使用是针刺疗效的关键所在。本文从腧穴本义、腧穴定位、神气与腧穴的关系、神机与针刺的关系等方面加以阐述,以期帮助理解腧穴的概念,加深对腧穴的认识,并为针灸术语国家标准的制定打下良好的基础。
  • 摘要:本文论述了五脏神的涵义,分析了五脏神的功能,如整体调控功能,探讨了调五脏神法针刺治疗失眠症的立法依据,并阐述了依五脏神分型辩证论治不寐的观点。
  • 摘要:薛立功教授从事临床、科研、教学三十余载,擅治经筋痹痛,学验俱丰。而其经筋理论,独树一帜。其中包括经筋病的概念,经筋与经脉的区别,十二经筋的解剖学基础,经筋病因病理,经筋病的特殊治疗原则,治疗针具及其操作方法。薛教授的长圆针疗法对临床经筋痹痛(软组织损伤),疗效卓著。
  • 摘要:本文阐述了针刺补泻手法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论述了针刺补泻手法的分类,包括徐疾法、呼吸法、开阖法等,探讨了针刺补泻手法的应用原则,并讨论了杨长森教授的几点应用心得,如针刺输穴的多少,与补泻效应有关、补泻手法是否成功,除明确诊断、熟练技巧外,最主要是体验针下反应(得气)等。
  • 摘要:目的:应用16排螺旋CT和计算机三维重建技术研究经穴分布与人体筋膜汇集区相关的解剖学证据及其规律,探讨针灸经穴可能的作用机制,为针灸经穴研究以及临床应用筋膜汇集区经穴提供解剖影像学参考。方法:成年男性尸体上、下肢标本各1具,由2名以上资深针灸专业人员对尸体上下肢标本共82个国标穴位进行经穴位置定位后,取0.5寸至4寸长度华佗牌30号不锈钢针(苏州),按第六版《针灸学))教材描述方法进针,取平均常见针刺深度值针刺并留针标记,应用德国西门子公司16排螺旋CT扫描荻取图像数据,对获取的CT图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可视化浏览,并与尸体解剖结果参照作对比分析,观察筋膜汇集区与经穴解剖学分布的相关性。结果:对按常见得气深度进行经穴针刺标记处理的尸体四肢标本CT扫描并三维重建,结果显示四肢部十二正经经穴标记针体或针尖大部分落在肌间隔、肌间隙等筋膜汇集区与骨膜上,与尸体解剖观察结果一致,四肢部经穴与人体筋膜汇集区在解剖学分布上呈密切相关。结论:对按常见得气深度进行经穴针刺标记处理的新鲜尸体四肢标本CT扫描重建结果显示,传统中医针灸刺激部位在肢体主要集中于肌间隔与骨膜等筋膜结缔组织汇集区,这与此前在尸体上进行的大体解剖学观察结论相一致。研究结论认为,中医针灸经穴与筋膜汇集区在解剖学分布上密切相关,中医经络穴位的解剖学基础可能存在于全身的筋膜类结缔组织中。结合大体解剖学观察发现人体大部分经穴密集分布于全身筋膜类结缔组织中,推测针刺该类经穴产生治疗效应的动力学基础可能与针刺等物理刺激牵张穴区筋膜有关。研究结果在解剖学和影像学方面部分支持了原林教授等原创的筋膜学假说中关于中医针灸经穴的理论观点,有必要深入进行中医针灸的筋膜机制探讨。
  • 摘要:《伤寒论》是阐述外感热病的专书,其辨证施治的原则和方药,古今医家沿用至今,疗效卓著。《伤寒论》的方药多用于各类内科病,临床用于妇科也同样行之有效。笔者在针灸科临床实践中,经常用针灸结合《伤寒论》方治疗妇科病,本文现归类并举例予以分述,包括桂枝汤类方、柴胡汤类方、承气汤类方及四逆汤类。
  • 摘要:基于嵌入式ARM技术对针刺手法实时信号处理,并采用AR参数模型的模式识别方法,提取提插捻转等针刺手法信号模型的若干系数表征,构造特征矢量识别各种针刺手法模式,为针刺手法的量化和数字化研究提供新的手段。
  • 摘要:目前,针灸意外事件的发生率不如其他医疗手段高,而且大部分是比较短暂及轻微的,但是也不排除因医生操作失误及患者方面的原因导致严重后果,甚至死亡的发生。因此,加强针灸安全性的认识对针灸临床和研究人员都是非常必要的。本文论述了针灸安全性的研究现状,然后从医者和患者自身两个方面分析了针灸意外发生的原因,最后探讨了提高针灸安全性的方法,如加强责任心、提高专业水平等。
  •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波长激光照射C57黑鼠的犊鼻穴对骨关节炎模型关节软骨损伤的效应及对热休克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10.6μm CO2激光和650nm激光及二者的复合激光分别照射C57黑鼠骨关节炎模型的犊鼻穴,分析其效应及其休克蛋白70表达情况。结果:10.6μm CO2激光、650nm激光、复合激光三组治疗90秒后,关节软骨Mankin分数均低于模型对照组;复合激光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而10.6μm激光、650nm激光、假对照组及模型组仍高于正常对照组。与正常组比较,复合激光组、10.6μm激光、650nm激光、假对照组及模型组关节软骨的HSP 70阳性表达均有增强,但复合激光组的HSP 70阳性表达增强较其他组更为明显。结论:650nm、10.6μm和二者的复合激光针灸对膝关节软骨退变均有明显治疗效应,复合激光较单一激光更为明显。复合激光对关节软骨中HSP 70阳性表达的增强亦较650nm、10.6μm单一激光明显。激光针灸对骨关节炎的治疗效应可能与HSP 70蛋白的表达有关。10.6μm与650nm激光具有协同作用。
  • 摘要:目的:观察低强度复合和单激光照射急性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足三里穴的镇痛效应及其与肥大细胞脱颗粒效应的关系。方法:采用清洁级SD大鼠66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假照射组、10.6μm激光照射组、650nm激光照射组和复合激光组,治疗时各照射足三里穴30min。除了空白组,其他5组通过左踝关节腔内注射完全弗式佐剂0.05ml建立急性佐剂性关节炎模型。采用辐射热缩爪反射的方法,以大鼠缩爪反射的潜伏期为观察指标,比较各组的镇痛效果;通过穴位组织切片和甲苯胺蓝染色,离体对照激光照射前后穴位处局部肥大细胞脱颗粒率的变化。结果:激光照射后,650nm组和复合激光组的痛阈显著高于模型组和假照射组,650nm组与复合激光组的肥大细胞脱颗粒率也显著高于模型组和假照射组。10.6μm组的痛阈和肥大细胞脱颗粒率与模型组、假照射组无显著差异。肥大细胞脱颗粒率与缩爪潜伏期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7 37。结论:低强度复合650nm+10.6 μm激光和单650nm激光照射急性佐剂性关节炎大鼠足三里穴有显著镇痛效应,穴区中的肥大细胞脱颗粒率与镇痛效应呈正相关,在激光针灸镇痛效应的产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 摘要:目的:探讨经穴效应特异性的存在性及针刺参数对经穴效应特异性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水沟”穴组及针刺非穴组,后两组根据针刺时间及频率组合形成的不同参数随机分为9小组,各针刺组于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模型复制成功后,根据其所属组别进行第1次针刺治疗,之后每间隔12小时针刺1次,共6次,余组只做同等时间的抓握,各组于末次干预后,进行脑血流量及海马区病理形态学的观察。结果:①采用大部分参数针刺“水沟”穴均可以增加MCAO大鼠脑血流量,改善海马区的病理形态学,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②采用不同参数针刺非穴对MCAO大鼠脑血流量、海马区病理形态学的影响或零散不归类,或呈恶性干预效应,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③采用大部分参数针刺“水沟”穴对MCAO大鼠各效应指标的影响较采用相同参数针刺非穴显著。结论:①针刺“水沟”穴能治疗脑梗死,而非穴无此作用,证明了经穴效应特异性的存在性;②不同参数针刺对脑梗死的效应不同,说明针刺参数是影响经穴效应特异性的关键因素。
  • 摘要:目的:观察井穴放血和薏苡仁对实验性脑缺血大鼠存活率、存活时间及脑水肿的影响。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115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三棱针组(即井穴放血组)、毫针组和5个不同剂量的薏苡仁灌胃组,Longa法建立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测定48h后各组的脑含水量、脑密度和脑系数,同时统计各组大鼠的存活率及存活时间。结果:井穴放血和薏苡仁干预后,大鼠48h内的存活时间延长,病变侧的脑含水量、脑系数降低,脑密度增高。结论:井穴放血和薏苡仁有提高脑缺血大鼠48h存活率的趋势,可延长脑缺血大鼠48h存活时间,对缺血性脑水肿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 摘要:“经气”一词最早来源于《黄帝内经》,但是《黄帝内经》所涉及的“经气”一词涵义并不统一,兹就经文中涉及“经气”本义进行探讨,大致分为在经之气;经脉气血;真气、正气;得气现象;rn脉诊反应;虚邪和虚风;“常”规气也等七类情况。
  • 摘要:在两千多年前问世的中医经典著作——《内经》中,记载着一种非常独特的针刺治疗方法——刺络放血法。这一方法通过使用器具刺入“络脉”,使之流出一定量血液的方法,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本文对刺络放血的名称、针具、针法、取穴、主治范围、禁忌症和治病机理等内容作了论述。
  • 摘要:对《内经》补泻手法中相关要素的深入研究,对于全面、整体上把握针刺手法的内涵十分关键,同时对于针灸临床疗效的提高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有鉴于此,本文现就《内经》补泻手法中的相关要素进行分述,包括时间因素、力度因素、空间因素以及幅度的变化和医者的用意。
  • 摘要:成书于康熙年间的《疹胀玉衡》是中医古籍中第一部比较系统的痧症专著。文中对痧症的治疗,提出了治痧三法:①刮痧;②放痧(刺络放血);③内服治痧之药。放痧与刺络放血相关。本文将从治法的放痧着手,探讨《痧胀玉衡》的放痧机理、放痧部位、放血针具与方法、放血量、放血禁忌以及病后调养。
  • 摘要:刮痧是一个操作性很强的一种中医非药物疗法,有些细节性问题对学好刮痧却是至关重要,本文就刮痧中常遇到的模糊与精确问题进行论述,从模糊与精确,病灶点与穴位、病灶点是动态中的静态,模糊中的精确两个方面进行展开。
  • 摘要: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有关穴位的基本知识,其次说明穴位的治疗作用,从而揭示了刮痧、按摩、针灸、拔罐、药物外用等都离不开经络理论和穴位知识之理。
  • 摘要:观察砭石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临床疗效。对20例眩晕患者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进行检查明确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均采用砭石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基底动脉血流变化情况,是收缩期还是舒张期血流速度显著减慢,其治疗较前收缩期-舒张期血流速度差值显著减小,证实脑血流外周阻力减低,血流速度减慢,有利脑血氧供给治疗眩晕证。观察疗效,并总结。总有效率100%。通过观察与疗效分析、总结,砭石疗法是一种有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摘要: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回顾性分析自2006—2009年公开发表的有关“靳瑞”或“靳三针”疗法的文献。通过计算机检索、手工检索,查询原文,剔除重名作者,确认其内容与“靳瑞”或“靳三针”有关,查到符合要求的论文共100篇,然后进行纪年和内容分类统计分析,从不同角度分析了其文献特征,提出“靳三针”疗法应向多元化综合康复方向发展,并且应开展对靳瑞教授教学方面的研究,挖掘他的教学特色,继承和发扬靳瑞教授教学专长。
  • 摘要:艾,又名冰台、医草、黄草,艾篙,其临床应用历史悠久,既可外用做灸法,亦可做煎剂内服,广泛应用于临床多种疾病的治疗。本文对艾化学成分的生物学作用及安全性进行探讨,为临床艾的安全、有效使用提供一定依据。
  • 摘要: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复合药物全麻行控制性降压对丘脑血流的影响。方法:成年健康雄性比格犬随机分为单纯药物全麻行控制性降压组(对照组)和TEAS复合药物全麻行控制性降压组(实验组),每组7只。对照组采用常规异氟烷吸入全麻联合硝普钠静脉泵注行控制性降压,实验组在常规全麻行控制性降压时复合经皮穴位电刺激,经皮穴位电刺激强度8-10mA,频率2/100Hz,取双侧“曲池”、“合谷”、“足三里”、“三阴交”穴位。两组动物均将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下降至麻醉前的40%水平,并在40%-45%MAP水平维持1h。在血压下降至基础MAP的70%(T1)、60%(T2)、50%(T3)、40%(T4)及在40%-45%MAP水平维持10min(T5)、20min(T6)、30min(T7)、40min(T8),50min(T9)、60min(T10)时刻,观察丘脑局部脑血流(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od,rCBF)的变化。结果:在控制性降压开始时,实验组的rCBF(161.80±73.65PU)明显高于对照组(84.33±50.65PU),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在控制性降压过程中,对照组rCBF前后比较无明显变化,但实验组有明显上升趋势。结论:血压降至40%MAP水平维持1h时,TEAS复合药物全麻行控制性降压能明显增加丘脑血流,改善血氧供应,从而可能利于脑保护。
  • 摘要:目的:选择北京海奥思凯科技公司生产的电热砭石仪与传统的艾灸进行对比研究,观察两者对体表微血管血流灌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名志愿者(平均30岁)为受试对象,分别在下腹部接受传统艾盒灸与电热砭灸两种不同的刺激,利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仪观察体表微血管灌注量的变化。结果:在相同作用时间内,传统的艾盒灸对全身微血管灌注量的即刻升高效果以及被灸局部的远期升高效果要优于电热砭灸仪,但电热砭灸对被灸局部的体表微血管灌注量升高效果与传统艾盒灸相同。结论:电热砭灸不能完全代替传统艾灸,在一些疼痛局限性的疾病治疗上,可能效果接近。
  • 摘要:目的:观察电针“关元”穴对脊髓不完全损伤大鼠膀胱尿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采用重物坠落法建立大鼠脊髓不完全损伤模型,术后每日电针“关元”及其对照穴“天枢”。造模后,每日按压大鼠腹部协助排尿,并记下膀胱挤压排尿量;2周后,行尿动力学检查。结果:电针“关元”穴可降低脊髓不完全损伤大鼠挤压排尿量,尿动力学分析发现电针“关元”可增加恢复期膀胱内压、降低膀胱容量、提升排尿效率,但电针对照“天枢”穴则无此效。结论:电针“关元”可改善脊髓不完全损伤大鼠排尿功能、促进下尿道功能恢复。因而,临床上应用电针改善脊髓不完全损伤患者排尿功能有其尿动力学基础。
  • 摘要:目的:观察电针与埋线不同方法治疗抑郁症大鼠的疗效差异。方法:将32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电针组和埋线组,每组8只。应用孤养和长期不可预见的中等强度刺激应激造成抑郁大鼠模型,同时对各治疗组进行治疗。造模前后测定各组大鼠体重、行为学以及糖水消耗量的改变。结果:造模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大鼠的体重明显下降,糖水消耗量、行为学评分明显下降。与模型组相比,电针组大鼠的体重明显增加,糖水消耗量显著增加,行为学得分显著提高。埋线组大鼠与模型组相比,糖水消耗量及行为学垂直运动得分较模型组显著增加。电针组与埋线组大鼠比较,电针组大鼠的体重较埋线组高。结论:电针与埋线方法干预均可以改变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异常,电针疗法在治疗抑郁症方面有一定优势。
  • 摘要:目的:观察电针对阿尔茨海默病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Meynert核注射微量A β1~40制备动物模型,选取百会、太溪、足三里电针治疗,以Morris水迷宫评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结果:模型组逃避潜伏期延长,原平台象限游泳时间比、原平台象限跨越次数比均降低,池壁10%区域和30%区域游泳距离百分比明显增加。经电针治疗后,均有所改善。结论:电针可显著改变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提示电针对AD有显著的防治作用。
  • 摘要:目的:观察电针天柱穴对大鼠颈椎间盘退变组织bcl-2、bcl-XL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动静力失衡性颈椎间盘退变模型,运用TUNEL法观察电针天柱穴、大杼穴对大鼠椎间盘组织bcl-2、bcl-XL表达的影响,并设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西药对照组(300mg/Kg/d芬必得药液灌胃)、模型对照组。结果:bcl-2在模型对照组中表达极低,与其他各组之间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其余各组之间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bcl-XL在正常对照组中表达较高,与其余各组之间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电针组与西药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之间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电针可以提高大鼠退变椎间盘组织bcl-2、bcl-XL的表达,是其延缓椎间盘组织凋亡,发挥治疗作用的可能途径之一。
  • 摘要:目的:研究电针刺激对一次性力竭运动大鼠骨骼肌α-肌动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电针刺激提高运动能力,延缓运动性疲劳发生的分子生物学机理。方法:将SD雄性大鼠分为4组(空白组、模型组、力竭组、电针组),空白组饲养3周后处死取材;模型组进行3周的游泳训练后处死取材;力竭组3周的游泳训练后进行一次性力竭游泳后处死取材;电针组在一次性力竭运动前进行电针刺激,力竭运动后处死取材;记录力竭游泳时间,RT-PCR测定骨骼肌α-肌动蛋白基因表达。结果:电针组的平均力竭游泳时间明显长于力竭组,3周游泳训练结束后,模型组大鼠的骨骼肌α-肌动蛋白基因表达明显高于空白组,而力竭组大鼠骨骼肌α-肌动蛋白基因表达相比于模型组明显降低,电针组的α-肌动蛋白基因表达虽低于模型组,但较力竭组表达高。结论:3周游泳训练可以提高大鼠骨骼肌α-肌动蛋白的基因表达,而电针刺激有助于促进力竭运动大鼠的骨骼肌α-肌动蛋白基因的表达,延长大鼠力竭游泳时间,提高大鼠的运动耐力,延缓运动性疲劳的发生。
  • 摘要: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隔药灸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结肠黏膜和脊髓热休克蛋白70(HSP70)及mRNA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学方法并加局部刺激制备大鼠实验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四组:正常组(n=6)、模型组(n=6)、西药组(柳氮磺胺吡啶肠溶片)(n=6)和隔药饼灸组(n=6)。药饼组成:附子(四川)研为细粉,过100目筛,加黄酒拌成厚糊状,用自制相同规格的药饼模具制成直径为0.5cm,厚0.3cm大小的药饼。选用特制细艾条为0.6cm艾段。每次每穴隔附子饼灸2壮,每壮约燃5min,每日1次,共灸8次。治疗结束后,立即处死大鼠。大鼠结肠HSP70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采用RT-PCR测定结肠粘膜和脊髓的HSP70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结肠粘膜的HSP70蛋白和mRNA的表达降低,隔药灸与西药治疗后,HSP70蛋白和mRNA的表达升高。模型组脊髓HSP70 mRNA的表达降低,隔药灸与西药治疗后,HSP70的表达升高。结论:隔药灸可能通过促进HSP70及mRNA的表达从起到对结肠粘膜的细胞的保护作用。
  • 摘要:近年来,“贺氏针灸三通法”理论在国内广泛传播应用,取得了良好疗效。至2008年文献检索发现,国内其他各级医院医师共发表相关论文73篇,内容涉及内、外、妇、儿等各科疾病67种,作者分布于全国59家各级别医院。本文下面对“贺氏针灸三通法”理论体系及国内应用概况进行简要叙述。
  • 摘要:目的:回顾急症针灸发展历程,对当前急症针灸发展提出战略性思考,以冀引起医疗界同仁的关注,促进急症针灸学的发展。方法:概述急症针灸各个时期的发展情况及其特点,针对急症针灸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分析应对策略。结论:针灸治疗急症由来已久,疗效肯定。在新的时期为了这一学科能健康发展,更好地造福人类,应该从观念、方法、政策上给予其应有的关注。
  • 摘要:头针治疗中风偏瘫效果显著,其取穴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本文介绍头针治疗中风偏瘫的取穴历史沿革,就其取穴规律及目前不足作一探讨。唐朝以前,针灸治疗偏瘫的取穴以体针为主,重视头部腧穴治疗中风偏瘫的文献始于唐朝。此后,随着中医学的繁荣,诸医家逐渐认识到了头部腧穴在治疗中风偏瘫中的重要作用,随着针灸头部腧穴治疗疾病的广泛应用,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20世纪50年代后期形成了一门自成体系的新兴针刺技术--头针法。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相继有多种头针法用于临床。1984年《头针穴名标准化方案》标志着头针疗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90年代以来,头针技术逐渐向更科学、更可信的方向发展。
  • 摘要:目的:探讨迷走神经中枢孤束核在针刺“内关”对胃运动异常大鼠胃内压影响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神经电生理学方法,用微电极细胞外记录大鼠孤束核单个神经元的活动,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及经血管注射抑制胃运动的药物阿托品或促进胃运动的药物胃复安后,观察针刺“内关”对孤束核神经元放电及胃内压的影响。结果:针刺各组大鼠“内关”30s,NTS神经元单细胞活动均比针刺前有明显增加,且这种神经元放电的激活均具有统计学的极显著性差异。无论是在正常大鼠、阿托品后胃运动低下大鼠,还是胃复安后胃运动亢进大鼠,针刺“内关”均能引起大鼠胃内压的显著升高,与针刺前相比,这种胃内压水平的增加具有统计学的显著性差异。结论:针刺“内关”对不同胃运动状态的模型大鼠NTS神经元活动均有明显的激活作用,针剌“内关”对胃功能的调节作用以促进胃运动为主。针刺“内关”对胃运动的这种调节作用可能是通过激活延髓内与内脏传入信息相关的中枢核团神经元而实现的。
  • 摘要:目的:探讨电针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坐骨神经calpainⅡ调节作用的机制。方法:本研究将Wistar大鼠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诱导DPN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非经穴组和电针经穴组,与正常组比较,电针经穴组取大鼠肾俞穴、足三里进行电针治疗,非经穴组选用尾尖进行电针治疗,电针参数均采用连续波,频率2HZ,通过神经电生理检测电针对坐骨神经功能的调节作用,免疫组化和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坐骨神经calpainⅡ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4w后DPN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显著,calpainⅡ蛋白和mRNA的表达与正常组比较表达降低,电针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恢复,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电针非经穴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不明显,电针组大鼠坐骨神经calpainⅡ蛋白和mRNA的表达均上调,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电针非经穴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不明显。结论:固本通络电针肾俞、足三里穴能够使DPN大鼠坐骨神经calpainⅡ蛋白和mRNA的表达上调,促进坐骨神经传导功能的恢复,是电针足三里、肾俞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作用机制之一,体现经穴区别于非经穴的特异性的治疗作用。
  • 摘要: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运动大鼠血浆色氨酸(TRP)和支链氨基酸(BCAA)以及中缝背核(DRN)细胞外液5-HT含量的影响,初步探讨TEAS抗运动性疲劳的中枢5-HT机制。方法: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运动组(n=10)和TEAS组(n=10)。TEAS治疗选穴右侧“足三里”,电针参数:施以连续波,频率2 Hz,强度5 mA,时间30 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6d。所有大鼠完成1h跑台运动(24m/min,坡度0),记录毛刷激频次;应用脑微透析采样技术和高效液相电化学法(HPLC-ECD)连续观察运动前后大鼠DRN细胞外液5-HT水平动态变化;血浆氨基酸含量检测采用高效液相紫外法(HPLC-UY)。结果:(1)TEAS组毛刷刺激频次显著低于运动组。(2)与运动组比较,TEAS组血浆T-TRP和BCAA含量变化不明显,而血浆f-TRP含量、f-TRP/T-TRP和f-TRP/BCAA比值则显著降低。(3)运动组大鼠运动后即刻DRN细胞外液5-HT水平显著高于基础水平,在随后2h内降低,而在运动后3h和4h时又呈升高趋势,显著高于运动后2h时;TEAS组在运动后各时段均低于运动组,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TEAS“足三里”穴可有效抗运动性疲劳,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浆TRP游离度和f-TRP转运入脑,进而减少脑内5-HT合成实现的。
  • 摘要:《内经》多篇章曾明确提出腧穴数目有365个,就与现今匹配的实名穴而言,据笔者统计仅有154个。针灸学说在其形成及演变过程中,往往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当时哲学、文化等因素的影响。“365”也必然有其特殊涵义。现今通行的362腧穴及其归经有漫长的演变过程,《内经》中所言365穴也并不仅指现今十四经腧穴总数。
  • 摘要:平衡针法经过40余年的临床验证,在治疗颈肩腰腿痛形成自身的取穴、针刺特色,以其快速针刺,无需留针,良好的临床疗效活跃在基层。从《内经》经典剌法巨刺、缪刺分析平衡针法针刺健侧的原理;从“神”的角度思考,剖析平衡针起效迅速的原因。
  • 摘要:针灸是国务院2006年5月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9个传统医药项目之一,王雪苔和贺普仁教授为本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通过调研了解针灸传承人现状及其所传承项目的保护状况,发现针灸项目传承队伍仍显单薄,没有形成人才梯队,应建设老中青结合的传承队伍;有效保护传承人的权利和义务,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制度;制定确实可行的传承方法,做到科学传承;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建立有效的工作协调机制;完善征集和保管制度,保存传承人相关文物、著作,建立传承博物馆。
  • 摘要:通过《内经》有关缪刺和巨刺的论述,认为只是以“左刺右、右刺左”来定义缪刺刺法是不充分的。又通过《辞海》考证缪刺的“缪”字,发现“缪”通“”或“”,有绞结的意思。并且根据颜师古训“缪”为“绞”的观点。认为缪刺刺法是一种用绳索缠绕、捆绑、扭结人体肢体、或者四肢指端,使其肢体血液回流受阻,局部的浅表血管怒张,或者指端出现瘀血现象;并以针具刺激怒张的血管、或瘀血的指端,同时配合挤压等手法,充分令所刺激的部位出血的方法。而且根据《类经》、《痧胀玉衡》等书,以及民间常用的放血方法,认为这种具有刺含义的缪刺方法自古至今都在运用。最后简要介绍笔者在临床使用具有刺含义的缪刺放血方法的状况;阐述了明确缪刺刺法的意义。
  • 摘要:本文结合砭石的结构和特点简要讨论了其治病的功效和机理,论述了发明家罗坤生老师在《宇宙统一场论》一书中对中医学的和经络学的解释,并介绍了笔者做的几个砭石试验。
  • 摘要:透灸法是指通过艾灸使灸感透达深部组织的施灸方法。灸量充足、火力均匀是其取效的关键,透灸法有透达脏腑组织、和缓扶助阳气、充分疏经通络、全面调节气血的作用,其适应症为气血瘀滞、气虚、阳虚及湿邪阻滞所致的急重症、疑难病及亚健康状态。
  • 摘要:本文围绕近年来有关经络研究进行综合分析的同时,通过蛋白质表达后修饰在生命现象的作用机制,说明经络与蛋白质表达后修饰的关系,望能给经络本质研究工作带来新的启示,探寻经络研究的新道路。
  • 摘要:背景:失眠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针灸用于临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近几年来,大量文献报道针刺治疗本病的临床疗效,但文献报道许多都是回顾性的,其试验结果存在主观偏差的可能性。目的:系统评价针刺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系统检索1997年-2008年10月发表的中、英文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随机对照试验;纳入标准:针刺治疗与用于治疗失眠的药物或各类非针刺治疗的理疗方式对照。以针刺治疗为基础加其他治疗与单用其他治疗对照。针刺与假针刺治疗失眠作对照。结局指标:睡眠的综合指标。质量评价与信息提取方法:在《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随机对照试验的质量评价及信息采集表》的基础上修改,收集与评价内容包括:随机化分配方法、盲法的应用、退出与失访记录、不良反应记录、随访情况、伴随的干预措施等6个大项。用RevMan4.2进行Meta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比值比(OR);连续性变量资料采用加权均数差(WMD);异质性检验采用Q检验,效应值合并选用随机效应模型,用漏斗图分析分析发表性偏倚。结果:21个RCT共1705名病人纳入研究(960:745),单纯针刺与中药组的临床疗效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77,95%CI(0.64,4.89)];针刺组与西药组比较,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59,95%CI(1.29,10.01)],6项研究具有明显的异质性。针刺组与中西药结合治疗组比较,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 7.40,95%CI(0.81,67.20)]。针刺合并西药与单纯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 1.56,95%CI(0.20,12.06)],两组具有同质性,针刺合并中药与中药组比较,两组具有较好的同质性,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3.94,95%CI(1.03,15.17)]。合并静脉滴注与单纯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治疗具有较好的同质性,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好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 3.80,95%CI(1.70,8.52)。结论:多种针刺治疗方案能有效治疗失眠症。国内大多数临床研究质量较低,研究普遍采用的综合疗效标准,故存在偏倚影响的机会较大,需要多中心的随机交叉对照试验以进一步检验其来源。
  • 摘要:作者从经络学说入手,进一步分析研究八脉交会穴相合理论,发现八脉交会穴中,归属手足阴经穴相合于胸腹部;归属手足阳经穴相合于头面、颈项及肩部,与十二经脉循行交接规律基本一致,并从八脉交会穴的临床治疗上验证了这种相合关系。八脉交会穴两两相合配穴应用作为上下配穴法的代表,因此在应用上下配穴法时必须根据腧穴所属经脉循行联系并结合腧穴的主治特点作为选穴依据。
  • 摘要:注家的注释是经典针灸理论传承的重要形式,也是当下学习、理解针灸理论的重要帮助。本研究拟从杨王两位重要注家对于《素问》针灸理论解释思路的角度入手,探讨经典针灸理论解释所可能涉及的思路模式,希冀为针灸理论的传承、理解提供有益的借鉴。研究表明,两位注家的解释思路大致可分为:经络理论、经脉脏腑联系、语境、引证他书他说、知人论世、不作解。如果对《内经》的历代注释进行系统考察、研究,将大大拓展当下理解针灸理论的维度,进而充分挖掘、呈现其中蕴含的丰富的学术资源与科学价值,从而有利于实现经典的当代传承。
  • 摘要:本文在对中老年人血液瘀滞状况认识的基础上,通过系列课题研究,应用温和灸方法,对瘀血证、血液流变学性质、血脂情况、血液尿素氮、肌酐、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脂质、睾酮、雌二醇、红细胞膜ATP酶活力、微循环、血小板聚集性、高脂血症调脂作用、血液载脂蛋白、抗心磷脂抗体等诸多指标的检测,分析,提出艾灸具有良好的祛瘀净血治未病作用,且呈现临床多层面的效应特点。
  • 摘要:通过分析传统电针的特点及临床和实验中应用单穴电针时存在的问题,并基于传统针刺疗法的特点,提出“单穴电针”和“单穴电针疗法”的概念,并设计“单穴电针”的制作方法和治疗方法,建立一种具有传统针灸特色的电针疗法。
  • 摘要:中风痉挛性瘫痪一直是困扰广大医疗工作者的一个难题,本文通过以往临床经验和大量文献查阅,为燔针劫刺治疗中风后痉挛性瘫痪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为进一步临床研究的开展建立良好的基础。
  • 摘要:放血疗法曾是世界范围内广泛应用的一种古老治疗手段,它体现了人类对于疾病的最初认识。本文通过对比医学起源,运用合理逻辑推理细致分析放血疗法的起源。
  • 摘要:中医药标准化正在逐步开展,而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的针灸标准化也正按照自己的步伐稳步前进着。本文以针灸标准化过程中的一个方面-古代文献为切入点,讨论了这一重要的部分在标准化过程中的从文献检索到结果分析等一系列应用过程、分析体会,以及对于所产生的困惑所进行的初步探讨和探索。以期对古代文献在标准化中所产生的作用有一个相对客观的认识。
  • 摘要:目的:为临床合谷穴针刺、穴位注射提供解剖学参考资料。方法:在100只成人手标本上解剖观测合谷穴局部。结果:合谷穴直刺进针时,针尖穿经层次由浅至深依次为皮肤、皮下组织、第一骨间背侧肌、拇收肌横头。拇指呈伸位时,针体经手背合谷穴皮肤至第一骨间背侧肌掌面的组织厚度是1.26±0.46cm,至拇收肌掌面的组织厚度是2.38±0.34cm,该厚度均超过合谷穴手背至手掌面皮肤组织厚度的一半。桡动脉末端位于针体近侧端,皮肤进针点与桡动脉末端穿第一骨间背侧肌入肌点的距离是3.14±0.22cm。掌深弓亦位于针体的近侧端,伴尺神经深支走行,穿拇收肌后与尺神经深支终末段逐渐分开,行向掌背近侧端与桡动脉末端相接。针尖刺中掌深弓时,针体与掌背平面所成的远侧角最大为28.3±4.5。尺神经深支终末段穿拇收肌横头与拇收肌斜头之间入拇收肌后间隙,并在此间隙内发出各肌支。结论:合谷穴针刺时,拇指应呈伸位,直刺进针,深度以不超过患者皮肤进针点至手掌面皮肤组织厚度的一半为宜。垂直手背平面直刺或透向后溪、劳宫方向斜刺为针刺的安全方向。应尽量避免在合谷穴进行穴位注射治疗。
  • 摘要:通过对损容性疾病的经筋病理因素研究,探讨经筋理论及其现代应用与损容性疾病的内在关系,并以经筋理论为指导总结出治疗损容性疾病的针灸处方、治疗规律、治疗工具的优化。
  • 摘要:目的:笔者试从纵横多维的全新角度来探讨经脉表里关系,并通过两种经脉模式的构建,梳理、分析经脉表里关系的真正内涵与核心要义,为后续原络穴研究、井穴研究等腧穴研究奠定基础,也为脏腑表里关系的研究提供新身体观的参本。方法:运用历史分析法对古典经脉源流进行积极爬梳与对比分析;运用诠释学方法对比研究《内经》经脉理论的不同体系。结果:初始经脉模式的表里关系以及脏腑一经脉模式的表里关系各具不同的内涵与意义。结论:经脉表里关系在两种经脉模式的构建下,突破了传统观点,形成了新的认识。
  • 摘要:本文根据针刺过程中毫针针体在人体穴位中的运动特点,发现毫针针刺过程中有先后次序出现的5步操作是必不可少的:透皮进针、透皮后进针、行针、留针和出针,其它一些手法如各种补泻手法都是在此5步基础上进行的,其中根据毫针的实际操作,将进针过程明确分为透皮进针和透皮后进针,并且把毫针针体在穴位中的运动特点作为一条主线贯穿,内容交代清楚,这样概念更为明确易于学习和掌握。从而对毫针刺法基本操作进行了界定,便于学生学习与针刺手法研究。
  • 摘要:针灸的效应特性是指针灸所特有的作用性能。前人早就通过与药物的效应特性相比照来认识针灸效应特性,现代研究则通过与效应相对清楚、作用单一的西药比较中,在二者的作用差异中,更深刻地认识针灸的效应特性。本文分述了针灸的效应特性,包括整体性调整、双向性调整、快捷性调整及生理性调整。
  • 摘要:灸法是用艾绒或其他灸材在体表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温和的热力和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温经散寒,行气和血,扶正祛邪,以治病保健的方法。灸法在医疗保健中有重要的作用,现代实验研究证明灸法可调整脏腑功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本文现就如何提高艾灸疗效进行探讨,包括合理选穴、灸量充足及辨病选灸三方面。
  • 摘要:穴位温度传感针既能实施针灸治疗,又可检测出经穴中的温度参数,因此具有传感和治疗的双重功用。本文将主要阐述温度传感针的基本知识及测温仪原理、温度传感针的研究及应用现状、温度传感针的前景和趋势。
  • 摘要:本文从整体观念、辨证论治、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等方面概述和展望中医传统理论在运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 摘要:目的:探讨针刺手法的临床应用规律。方法:从临床常见的脑病,面瘫,风湿病等几方面针灸适应症入手,综述针刺手法的临床应用的文献报道。结论:从临床去研究针刺手法有助于深刻理解其内涵,发觉规律,探索建立针刺手法体系的规范和标准。
  • 摘要:干眼症又称干燥性角结膜炎,是由于泪液的量或质的异常引起的泪膜不稳定和眼表面损害,从而导致眼不适症状的一类疾病。本文分析了干眼症发生的原因,论述了干眼症的临床症状,探讨了针灸治疗干眼症的优势,并给出了针灸单元疗法治疗干眼症的具体方案。
  • 摘要: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针灸治疗骨质疏松症疗效肯定,具有很大的潜力且应用前景广阔。本文针对近年来针灸治疗该病研究的现状,从疗效的肯定性和疗法的多样性两方面进行综述,并就针灸更好的发挥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作用阐述笔者的一点的想法。
  • 摘要:本文选取了历代共18本中医名著有关失语的针灸处方45首(其中包括中风失语、失言、失音等几种言语语言障碍),对其取穴进行了统计和总结。五输穴中经穴对失语及与发音有关病变的治疗,是本次针灸治疗失语的古方分析的一大收获,笔者可以通过今后的临床工作给予进一步的观察验证。
  • 摘要:足三里系足阳明胃经之合穴、胃下合穴,也是四总穴和马丹阳十二穴之一。被历代医学家所重视,是临床上极为常用的穴位,为了更好地挖掘和扩大此穴的临床应用范围和价值,故将其相关的文献资料进行了收集整理,供读者参考。
  • 摘要:目的:选择北京海奥思凯科技公司生产的电热砭石仪与传统的艾灸进行对比研究,观察两者对体表微血管血流灌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名志愿者(平均30岁)为受试对象,分别在下腹部接受传统艾盒灸与电热砭灸两种不同的刺激,利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仪观察体表微血管灌注量的变化。结果:在相同作用时间内,传统的艾盒灸对全身微血管灌注量的即刻升高效果以及被灸局部的远期升高效果要优于电热砭灸仪,但电热砭灸对被灸局部的体表微血管灌注量升高效果与传统艾盒灸相同。结论:电热砭灸不能完全代替传统艾灸,在一些疼痛局限性的疾病治疗上,可能效果接近。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