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工业技术>金属学与金属工艺>2009中国材料研讨会
2009中国材料研讨会

2009中国材料研讨会

  • 召开年:2009
  • 召开地:苏州
  • 出版时间: 2009-10-14

主办单位:中国材料研究学会

会议文集:2009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用气相充氢法研究了Ti-6Al-4V合金在初始氢气压力为0.012、0.04和0.07MPa;温度为800、850和900℃条件下充氢过程中的氧扩散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初始氢气压力和充氢温度下,合金中的平均氢浓度随充氢时间的变化呈抛物线关系,Ti-6Al-4V合金的充氢过程受氢原子的扩散所控制。通过求解扩散方程得到,氢在Ti-6Al-4V合金中的表观扩散激活能为32.80kJ/mol,此激活能为氢在Ti-6Al-4V合金相中的表观扩散激活能。
  • 摘要:提高装备性能需要高强度、高韧性、高吸能性的泡沫铝材料。本文论述了普通泡沫铝材料通过增大泡沫铝材料密度达到具有较高强度,然而可压缩应变区间缩小,吸能性又减小,用强度较高的变形铝合金发泡可以提高泡沫铝强度,但是幅度不大;对变形铝合金添加氧化物颗粒,制造氧化物颗粒增强的泡沫铝材料,可以提高泡沫铝材料的强韧性;对变形铝合金添加镀铜短碳纤维,制造碳纤维增强的泡沫铝材料,提高泡沫铝材料的强韧性更显著。氧化物颗粒和短碳纤维还可以提高气泡的稳定性,有利于制造90%以上的高孔隙率泡沫铝材料。
  • 摘要:本文采用搅拌铸造法制备石墨/铝基复合材料,其中基体合金为ZL111,增强相为氧化物包覆的石墨,并系统研究了复合材料的摩擦性能。结果表明,在干摩擦条件下,40N的压力,摩擦副的相对速度为2.62m/s,磨损时间为60min,添加6wt%石墨铝基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自润滑性能,而且摩擦系数与摩擦磨损量都小于基体合金。石墨/铝基复合材料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与摩擦磨损量随石墨的增加而减小,当石墨超过6wt%时摩擦系数增大。
  • 摘要:降低拉深成形连续矩形盒壁板的减薄率对于提高其结构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具有代表意义的双排六矩形盒壁板的拉深试验与ABAQUS有限元模拟研究了不同流动特征区的厚度分布,验证了有限元模拟结果的可靠性。结合模拟和试验结果,探明了此类盒形壁板拉伸成形不同区域的材料流动规律,提出了降低该类壁板拉深成形减薄率的矩形盒结构设计准则与工艺润滑措施。
  • 摘要:本文制备了具有不同SiO2含量的Al2O3-SiO2陶瓷型芯,在1350℃下烧结并保温2h。研究了Al2O3-SiO2陶瓷型芯的物相、形貌、气孔率、室温强度和腐蚀性。研究结果表明,Al2O3-SiO2陶瓷型芯的主晶相均为α-Al2O3,SiO2含量≥10%时有莫来石生成,莫来石的量随SiO2含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加成;Al2O3-SiO2型芯的气孔率随SiO2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室温抗弯强度随SiO2含量增加而明显下降,SiO2含量为10%的陶瓷型芯在40~60%的NaOH溶液中腐蚀速率最高。
  • 摘要:外窗是影响建筑能耗的主要因素之一,对外窗采取节能措施是建筑节能的重要手段。本文综合介绍了当今住宅建筑中较为常见的门窗节能研究现状,讨论了影响门窗热量损耗的因素及门窗的节能技术与措施,涉及到开启方式、窗扇比、框料、玻璃、密封材料以及遮阳设施等多方面的处理方法。
  • 摘要:锆合金在核电站中作为包壳材料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通过合金成分设计,利用电弧熔炼-水冷铜模铸造法制各了高Zr含量的Zr-Ni-Nb-Be块体非晶合金,采用X射线衍射(XRD)、示差扫描热分析(DSC)、扫描电镜(SEM)和室温静态压缩等实验方法,研究了高Zr含量块体非晶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和热稳定性,以及Zr含量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此外还对合金抗腐蚀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Zr69Ni6Be21非晶合金的过冷液相区△Tx=59K,屈服强度为1595MPa,压缩塑性可达1.1%;块体非晶合金抗酸腐蚀能力明显优于医用CERT316不锈钢,在核电站领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摘要:2:17型Sm-Co合金相变过程中无论形核与否、相变总需要驱动力会遇到阻力,相变能自发地进行,必须有新相自由焓减去旧相自由焓之差为负值。如果用Q代表相变的阻力,则Q=△G1+△G2,其中△G1代表界面能。界面能又分为化学界面能和结构界面能,界面的性质有理论共格、完全共格、部分共格和非共格四种。完全共格界面能很小,界面原子的错配度为零。非共格错配度最大。完全共格错配度δ=△a/a<0.05,部分共格则δ=△a/a=0.05~0.25。rn 在2:17相基体相中,由于1:5相沉淀引起的点阵常数与点阵错配变化,经研究得出:切变弹性畴变能与形状因素密切相关。对本实验样品的单位动态观察中发现,从析出的胞状胚芽粗化、发育到完整的组织结构为50nm的Sm2(Co、Cu、Fe、M)17主相被厚度为约为10nm的Sm(Co、Cu、M)5边界相包围的胞状结构仅有6min时间。证明上述的Sm(Co、Cu、Fe、M)5相得析出,转变不需要很大的成核功与孕育期(临界晶核锁必须越过的能垒即成核功),完成从1:5相胚胞到完整胞结构是很容易的。当扩散驱动自由能△G<0,或G=(d2G/dC2)<0,形成小的起伏,这类一定波长小的起伏,供上坡扩散,使浓度波幅连续增长,形成新相上坡扩散条件d2G/dC2<0。从本实验原位动态观察还发现,从700℃到840℃胞状组织非常稳定。从790℃富锆长片相贯穿时,到840℃完全穿过1:5相仍稳定,这一实验证明1:5相的析出要沿点陈错配为零的错面析出,形成长菱形胞状的结构,从本实验的样品动态观察中还发现840℃保温40-80min出现条状、块状、不规则的几何形状。
  • 摘要:综合利用废弃混凝土不仅可以解决大量的建筑垃圾,而且可以实现节能减排。本文主要研究粉磨废弃混凝土所得再生微粉的活性,应用平板法及圆环法进行再生微粉提高混凝土早期抗裂性能的试验研究,并将之与不同掺合料混凝土的早期抗裂性能进行对比。强度试验结果表明,再生微粉Ⅰ的活性与矿粉相当,再生微粉Ⅱ的活性低于矿粉;平板试验结果表明,再生微粉混凝土的初裂时间推迟,最大裂缝宽度及长度均减小,单位面积内的裂缝面积减小;圆环试验结果亦表明,再生微粉混凝土的初裂时间推迟,最终裂缝宽度减小。由此得出对再生微粉混凝土早期抗裂性能优劣情况的评价,再生微粉对混凝土早期抗裂性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并可为再生微粉作为一种掺合料提供试验支撑。
  • 摘要:温差发电技术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发电方式,可利用低品位能源进行发电。在当前的能源形势下,将温差发电技术应用于太阳热能发电成为能源技术发展的热点。作者选择了四种发电组件(TEP1-1264-1.5,TEG1-127-1.4-1.6.TEC1-12706M,TEC1-12708)进行测试,以寻求最适合太阳能温差发电的组件。根据太阳能集热器的集热温度,将测试温度范围设定为40~240℃。实验结果表明:温差发电组件TEP1-1264-1.5在温差145℃时,单片最大输出功率为2.66W,性能最好。其它三种组件最大输出功率分别为2.01W,1.04W和1.25W。而TEP1-1264-1.5在最佳负载时,单片输出功率为1.608W。而直流电源的加热功率为43W(20V,2.15A),因此,温差发电组件TEP1-1264-1.5的热电转换效率为3.74%。
  • 摘要:以对甲苯磺酸(p-TSA)为掺杂剂兼作软模板,三氯化铁为氧化剂,采用化学氧化聚合法制备纳米纤维状导电聚吡咯(PPy-p-TSA)。采用FTIR、EDX和SEM对PPy-p-TSA的结构及形貌进行表征,四端法测量导电性能。实验结果表明,p-TSA在水溶液中形成的胶束为纤维状的聚吡咯合成提供软模板作用并能有效地对聚吡咯进行掺杂,PPy-p-TSA纤维直径约为200—300nm,样品的电导率为12.5S/cm。进一步将氯化锌(2M)、氯化铵(0.5M)的混合水溶液作为电池的电解液,分别以PPy-p-TSA为正极材料,锌为负极材料组装成二次电池。在10.4mA cm-2的电流密度条件下进行恒定电流充放电实验,该电池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58.6 mAh/g,经过100次循环后下降为45.4mAh/g,库仑效率均在97%以上。经循环伏安(CV)和交流阻抗(EIS)电化学性能测试,基于对甲苯磺酸掺杂的聚吡咯电极具有良好的掺杂-脱掺杂可逆性及电化学活性,是一种理想的锌二次电池的正极材料。
  • 摘要:采用化学氧化原位聚合方法以多壁碳纳米管为“模板”,制备导电聚苯胺-碳纳米管复合材料。运用SEM、FTIR对样品形貌及成分进行表征,采用四端法测试样品电导率。将得到的复合材料制备成电极并组装成超级电容器,通过循环伏安法研究复合材料电极的电化学特性,利用恒流充放电考察超级电容器的储能特性。实验结果表明,电流密度为3 mA/cm2时,基于聚苯胺-碳纳米管复合材料为电极的超级电容器在1M H2SO4电解液中放电比容达到255.8 F/g,远远高于同等实验条件下聚苯胺超级电容器(124.4 F/g)以及MWCNT超级电容器(46F/g)的比容。此外,这种复合材料超级电容器还具有良好的大电流放电(HRD)性能,在电流密度高达20mA/cm2时,放电比容量仍旧达到224 F/g。经历100次充放电循环后比容仅下降6%,库仑效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表现出优良的循环稳定性。
  • 摘要:对挤压态Mg-10Gd-2Y-0.6Zr合金在350℃和400℃进行了二次热挤压,挤压比为9,研究了二次挤压对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二次挤压后合金的晶粒得到明显细化,350℃和400℃挤压以后的平均晶粒尺寸分别约为3μm和5μm;225℃峰值时效后合金在强度提高不多的情况下延伸率得到明显改善,而200℃峰时效后,合金在400℃挤压后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分别达到352MPa、400MPa和5%,大大优于一次挤压态合金。同时还发现,在室温拉伸条件下,二次挤压态合金在未时效状态下出现了明显的稳定变形区域,即应力平台,经过时效以后应力平台消失。非基面滑移开动、晶界的协调变形是出现应力平台的主要原因;而析出相对位错的有效阻碍使得基面和非基面滑移都难以开动,强化效应大大增强,致使应力平台消失。
  • 摘要:使用等离子活化烧结(Plasma Activated Sintering,PAS)技术在高压下制备了块体纳米二氧化钛,通过X射线衍射(XRD)表征了不同样品的物相组成,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观察样品的断口形貌,研究了压力对二氧化钛烧结过程中物相转变及致密化过程中晶粒生长的影响。实验过程中在500MPa压力,650℃条件下获得了相对密度在95%以上晶粒尺寸分布在100nm范围内的致密纳米二氧化钛烧结体,实验结果表明外加压力有助于促进二氧化钛从锐钛矿向金红石相的转变,作为烧结过程中的额外驱动力,压力有助于降低烧结温度,促进烧结过程中粉末颗粒传质的进行,因而能有效地促进坯体致密化而同时使晶粒不过分长大,得到烧结后晶粒尺寸仍然在纳米级的块体纳米二氧化钛材料。
  • 摘要:钢包是炼钢过程中储运和精炼钢水的重要设备,铝镁碳砖是其工作衬的主要耐火材料之一,随着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废弃的钢包铝镁碳砖因为组成相对复杂大量积压而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已成为业内所关注的焦点。rn 本文以废弃铝镁碳砖、刚玉和碳化硅为主要原料,以酚醛树脂做结合剂,制备高炉出铁沟用Al2O3-SiC-C耐火材料,主要研究了废弃铝镁碳砖加入量对材料的体积密度、强度以及抗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废弃铝镁碳砖的加入会降低材料的体积密度和强度,但能明显提高材料的抗渣性能,其加入量为60%时,材料的工作性能最优。
  • 摘要:以Cu(NO3)2、In(NO3)3和Ga(NO3)3的混合溶液为原料、NaOH为沉淀剂,采用共沉淀法经沉淀、干燥、煅烧等工艺制备了CuO/In2O3/Ga2O3复合纳米粉末,并采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BET等分析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沉淀煅烧温度从450℃升高到750℃,产物从CuO、In2O3、Ga2O3的混合物转变为含有Cu、In(Ga)元素的IB-ⅢA族复合氧化物;同时粒径明显增大,团聚严重。以水为溶剂,550℃煅烧产物与Orotan1124分散剂共混球磨,制得具有良好分散性纳米氧化物墨水,Zeta电位仪测得平均粒径约80nm。
  • 摘要:本文先采用机械化学法合成了光伏材料CuInSe2(CIS)化合物粉末,然后以此为镀料,通过真空蒸镀法在玻璃甚底上制备了CuInSe2薄膜。使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等方法,研究了CIS粉末及薄膜的结构,形貌与成分。采用分光光度计检测了薄膜的透过率,并计算了带隙。采用四探针测试仪检测薄膜的方块电阻。结果表明:采用机械化学法可以得到黄铜矿型的CIS粉末,粒径小于10μm。采用不同的电流蒸镀该粉末得到贫Cu的CIS薄膜,退火后得到了多晶薄膜,其光吸收系数约为10 5cm-1,带隙在1.76-2.08eV范围内。
  • 摘要:利用基于分析型嵌入原子势的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纳米单晶旺α-Fe丝在拉伸及压缩负载下的屈服强度非对称性。研究结果表明:拉伸负载下的屈服强度远远小于压缩负载下的屈服强度,根本原因在于滑移系的不同。rn 在两种负载下,弹性模量和屈服强度均随着应变率的增大而增大,压缩负载下物理量对应变率的依赖性更大。
  • 摘要:为探讨铝在阳极氧化过程中多孔型氧化膜的形成机理,本文分别研究了铝在阳极氧化过程中的电流效率及氧化铝形成效率,探讨了铝阳极氧化过程中电子电流的产生及氧化膜的溶解。跟踪研究了铝在不同种类的电解液中电压变化规律。通过SEM表征了铝阳极氧化后形成的氧化膜形貌。分析认为,铝阳极氧化过程中电压-时间变化规律可以有效表示氧化膜形成的类型,氧化膜形成过程中多孔孔道的形成与铝阳极氧化过程中氧化膜内电子电流的产生有重要的关系。
  • 摘要: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极化曲线测试仪等手段研究分析了1050 PS版铝板基中间退火工艺对其电解腐蚀性能的影响。实验采用正交实验法得到优化的中间高温退火及低温退火制度。实验结果表明:在退火温度为350℃,退火时间为3h和升温速率为300℃/h的退火制度下,AA1050铝合金的晶粒及第二相尺寸细小均匀;电化学腐蚀性能优异,腐蚀速率高,且腐蚀均匀性好。
  • 摘要:本文研究了不同掺量的碳纤维水泥基材料(CFRC)电阻率随压应力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单调加载的初始阶段,CFRC试件电阻率随应力的增加而下降;当应力增加到一定数值,试件电阻率随应力增加而下降的速率趋缓,并在80%的破坏应力附近呈现一个平台;当临近破坏应力时,试件电阻率随应力的增加而上升;当达到破坏应力后,试件电阻率急剧增大。CFRC材料的电阻率变化规律与应力水平存在很好的对应关系,具有很好的力敏特性,因此可用于应力水平的监测。基于试验结果,对力敏机制做了初步探讨,并对不同碳纤维掺量CFRC材料用于应力监测的灵敏性进行了比较,建议了适宜的碳纤维掺量及保证其灵敏性的监测应力水平,为CFRC材料力敏特性步入应用奠定了基础,展示了碳纤维水泥基复合材料在重要混凝土结构中进行智能性诊断与监控的广阔应用前景。
  • 摘要:以AR中间相沥青为前驱体、硼酸粉末为添加剂制备泡沫生料,经高温热处理后,获得掺硼泡沫炭,研究了硼酸对泡沫炭结构和导热性能的影响及作用机理。采用SEM观察泡沫炭的微观结构,采用XRD和拉曼光谱分析泡沫炭的石墨微晶结构。结果表明,硼酸的添加有利于泡沫炭韧带和结点处有序度的提高。高温热处理过程中,硼酸分解的硼对泡沫炭起到了有效地促进石墨化作用,提高了泡沫炭的石墨化度,增大了其石墨微晶的尺寸,改善了其韧带片层的排列状况,从而泡沫炭的热导率得到明显提高。
  • 摘要:针对连续盒形件壁板拉深成形的苛刻减薄率要求。本文从探索凸模底部润滑对拉深成形的影响入手,运用ABQUS有限元软件模拟了在不同凸模底部摩擦的情况下,连续矩形盒壁板的拉深成形过程。结果表明:凸模底部达到极限润滑(摩擦系数接近于零)时,成形壁板的最大减薄率会明显降低,模拟结果与样件拉深试验结果十分吻合,将此结果运用于实际产品的工艺与模具设计,取得了良好效果。
  • 摘要:本文研究了热处理对Gd5Si2Ge2合金相变行为和磁热效应的影响。rn 研究结果表明:高温热处理能改善Gd5Si2Ge2合金的相结构组成和磁热效应。当热处理制度为1573 K/1h时,合金倾向于生成Gd5Si2Ge2单斜结构,一级相变容易发生,合金在0-1.5T外加磁场下,等温磁熵变(△SN)从热处理前的5.03J/kg·K(276 K)迅速提高到到20.4J/kg·K(278 K)。实验证明,高温热处理有利于合金在外加磁场较低情况下获得巨磁热效应,使Gd5Si2Ge2合金在低场下磁热效应大幅度提高。
  • 摘要:合金熔炼快速凝固法,此工艺技术方法是将钕、铁、铝、铜、镝、钴、铌、硼原料在高频电炉内熔化后,喷射到水冷的铜板上急冷,等到厚约20μm的合金带,再经过磨碎制成细粉进一步加工成为要求的制品。粉末冶金方法,其工艺流程即原料→合金熔炼(中频感应炉)→制粉→在磁场中成形→高温烧结→ 时效(热处理)→磁化→各向异性的(Nd,Dy)-Fe(Co,Al,Cu,Nb)-B永磁合金,由于钕非常易氧化,因而此工艺中能有效地防止氧化是此工艺的技术关键。此合金熔炼和烧结时必须先抽真空再以惰性气体保护。在工艺中大胆创新。
  • 摘要:本文利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复印纸从制浆到一级经销商范围内所涉及的资源能源消耗、环境排放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采用KCL-ECO软件得到了制浆、抄纸、能源生产、污水处理、运输5个过程单元的生命周期清单,利用Eco-indicator 99的影响评价方法,对5个单元过程的环境影响潜值进行了量化计算,得出了该产品系统对气候变化、无机物呼吸影响、化石资源开采、酸雨富营养化4类环境问题的影响程度,并得到了LCA指标值为52.953。本研究为造纸企业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及复印纸产品的Ⅲ型环境标志认证提供科学依据。
  • 摘要:本文采用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方法,对聚碳酸亚丙酯(propylene carbonate,PPC)以及聚乙烯(Polyethylene,PE)从原材料开采、聚合物生产直至最终废弃的全生命周期过程进行研究。定量评价PPC整个生命周期过程各阶段的环境负荷大小,辨识主要环境负荷阶段以及各阶段的主要环境负荷类型。并通过与聚乙烯生命周期评价结果的对比分析PPC在环境方面的优势所在。
  • 摘要:本文阐述了真空绝热板(VIP)的一种新的制造方法,利用硬质酚醛泡沫塑料的废料加以粉碎、过筛后,得到一定粒度分布的硬质酚醛泡沫塑料粉末,再将该粉末与超细玻璃棉等无机纤维以一定配比混合均匀,制成VIP板。同时也对该制造工艺过程、条件及参数等做了相应的实验分析与验证。上述这种真空绝热板(VIP)的制造方法,不仅能有效地解决工业硬质酚醛泡沫塑料边角废料问题,提高硬质酚醛泡沫塑料综合利用率,还可以降低真空绝热扳的成本。这样既为企业解决了废料处理问题,节省开支,又有效地保护环境,促进优质保温材抖的循环利用,创造经济和社会效益。
  • 摘要:本文通过改进的溶胶-凝胶法制备F掺杂TiO2,将其负载到磁性活性碳上,制得易分离回收的高效催化剂(F-TMAC)。通过XRD,VSM对样品进行表征,并选择模拟废水苯酚进行紫外光降解试验,采用365nm的紫外光对100mg/L苯酚降解5小时,降解率为94%。并进行了重复试验,证明催化剂很容易经外加磁场分离,去掉外加磁场催化剂经搅拌冲洗后可重复使用。
  • 摘要:在应变速率可控电子万能试验机上对不同氢含量TC21合金进行超塑拉伸试验,研究了在800~920℃,应变速率为5×10-4~1×10-2s-1条件下氢对TC21合金超塑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加入适量的氢可显著降低TC21合金的流动应力。随着氢含量的增加,合金的流动应力先降低至最小值然后逐渐升高,并且,随着变形温度的增加,与流动应力最小值相对应的氢含量减小。少量氢的加入可大大减小高应变速率的流动应力,而对低应变速率下的流动应力影响不大。尽管加氢后TC21合金的延伸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最大延伸率1010%却出现在880℃,1×10-3s-1条件下,此时氢含量为0.1%。金相观察发现该组织为均匀的等轴(α+β)组织,其中β相比例约为40%。TEM分析表明,由于氢的加入,超塑变形后位错密度减小,说明氢促进了位错运动。
  • 摘要:采用常温和高温力学性能测试、X射线衍射分析、金相和透射电子显微分析,研究了均匀化处理后5A01合金的热塑性。结果表明:随试验温度升高,铸棒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单调下降,而延伸率则呈现先升而后降的趋势。不同试验温度下合金铸棒变形机制不同,较低试验温度下,变形以位错运动为主,断口扫描呈穿晶断口特征,较高试验温度下,晶界弱化,晶界上出现晶界滑动现象,断口逐渐显现出沿品断裂。410~420℃铸态合金变形抗力小、塑性好,为铸态合金合宜的热加工温度。
  • 摘要:采用光学显微镜(OM)、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X)、维氏硬度计、电子万能试验机等方法研究了固溶处理对7050铝合金厚板T6态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7050铝合金厚板材料分级固溶(室温→475℃/48h+475℃/2h+490℃/2h)处理与常规(475℃/4h)固溶处理相比,组织不但没有发生过烧现象,而且再结晶程度也没有明显提高;常规固溶处理后基体中存在大量的Al2CuMg和Al7Cu2Fe粒子,分级固溶处理后基体中仅存部分Al7Cu2Fe粒子;分级固溶处理使基体中第二相的百分含量由常规固溶处理后的1.14%降低到0.42%,T6态板材沿厚向延伸率由5.2%提高到7.8%。
  • 摘要:为了提高Mg-Li变形合金的耐腐蚀性能,本文研究了添加稀土钕的Mg-Li-Al-Zn-Nd合金的制备及其性能。rn 合金试样自腐蚀电流的研究结果表明,添加稀土Nd合金的自腐蚀电流密度可以降低到36μA/cm2,明显低于传统的AZ91D的自腐蚀电流密度(54.50μA/cm2),其自腐蚀电位为-1.442V,高于传统镁合金AZ91D的自腐蚀电位(-1.566V)。稀土Nd的加入明显提高Mg-Li合金耐腐蚀性能。Mg-Li合金的延伸率随着Li含量增加而提高,Mg-Li-Al-Zn-Nd合金试样的延伸率可达到10%,合金具有很好的塑性变形性能,可以满足挤压和轧制加工的要求。
  • 摘要:利用光学显微镜、SEM和XRD等分析方法,研究了含稀土铈的AZ91D镁合金固溶时效过程中组织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420℃固溶处理时,AZ91D镁合金经12小时保温,β-Mg17Al12相分解基本完成;而含稀土铈的AZ91D镁含金,其β-Mg17Al12相分解的时间增长,稀土铈含量为0.8%的镁合金,分解的时间在20h以上,可见稀土稀土铈有延缓β-Mg17Al12相分解的作用;含稀土铈镁合金组织中的针状铝铈相在该温度下不发生分解。rn 175℃时效处理时,首先在晶界处析出片层状的β-Mg17Al12相;时效约18小时时,组织全部转变为α-Mg相与βrn 相相间的的片层结构;当时效时间延长时,组织中出现块状的β-Mg17Al12相。稀土铈对整个时效过程影响不大,硬度测定表明,当时效组织全部为片层组织时硬度值最大,稀土铈减少合金时效前期的硬度,但对18小时的时效处理的硬度影响不明显。
  • 摘要:材料的改性研究已经成为当今材料科学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其中,选择性置换固溶是一种重要的改性手段。本文在详细了解化学剂量组成纯堇青石微晶玻璃的晶化行为及红外辐射性能的基础上,运用DTA、XRD、SEM等现代分析手段系统研究了过渡金属离子Zn2+掺杂对堇青石微晶玻璃的晶化行为及红外辐射性能的影响,研究通过异质离子固溶来提高堇青石微晶玻璃的红外辐射性能,为开发与研制新型高辐射率红外材料提供理论与技术基础。研究结果表明:Zn2+固溶到堇青石晶体结构中显著提高了微晶玻璃的红外辐射性能,其法向全波段的辐射率达到0.90以上。ZnO掺杂促进了α-堇青石的析出,抑制μ-堇青石的形成。
  • 摘要:采用镍铁尖晶石基金属陶瓷材料制作铝电解的惰性阳极耐腐蚀性能很好,但是,由于这种阳极抗热震性低和抗冲击韧性低,在铝电解过程中易碎裂。为了提高镍铁尖晶石基金属陶瓷材料的强韧性,本文研究了先合成镍铁尖晶石,破碎以后筛分成不同粒度,再进行不同粒度颗粒配比,提高材料韧性和强度;研究添加碳纤维对镍铁尖晶石基金属陶瓷的增韧作用;研究添加镍铁尖晶石纳米粉对镍铁尖晶石基金属陶瓷的增强增韧作用。由于强韧性提高,用镍铁尖晶石基金属陶瓷材料制作的铝电解惰性阳极可以满足铝电解工艺要求
  • 摘要:本文探讨了AlN膜和渐变Al-AlN选择性吸收涂层的中频溅射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增大铝靶电流或减小氩气流量有助于改善AlN反应溅射的工艺稳定性;随着氮气流量的增加,AlN膜的氮铝原子比增大,增大氩气流量或减小铝靶电流使AlN膜成分更难满足理想化学计量比要求;AlN膜的致密性随着氮气流量和铝靶电流的增大而得到改善,但氩气流量对AlN致密性没有明显影响;制备的渐变Al-AlN选择性吸收涂层可见光反射率低于6%,具有很好的光谱选择性。
  • 摘要:由于水冷铜坩埚存在很强的侧向散热,而定向凝固则必须保证单向热流,因此采用数学分析的方法,分别从电磁力、温度场及传热三方面来分析冷坩埚定向凝固的可行性。rn 结果表明:在三相点焦耳热最大,感应焦耳热弥补了侧向散热,保证在下驼峰与坩埚接触点Z0附近区域等温线近乎平直,能够利用冷坩埚实现钛合金的定向生长。增大电磁压力,提高熔体过热度,可以减小坩埚壁的侧向散热,有利于冷坩埚实现定向凝固。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