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第十次全国麻醉学与复苏进展学术会议
第十次全国麻醉学与复苏进展学术会议

第十次全国麻醉学与复苏进展学术会议

  • 召开年:2015
  • 召开地:北京
  • 出版时间: 2015-03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会议文集:第十次全国麻醉学与复苏进展学术会议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支气管哮喘(下文简称哮喘)是一种以反复发作性咳嗽、喘鸣和呼吸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并伴有气道高反应性(AHR)的可逆性、梗阻性呼吸系统疾病.据统计,哮喘的全球发病率约为1%~20%,其中尤以西方生活方式者为著.综上,哮喘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应树立以麻醉医师为核心,多学科合作的理念,重视和强化术前风险评估及患者分级管理和阶梯式内科治疗,控制哮喘患者围手术期气道炎症和AHR,以降低支气管痉挛的风险、减少术后并发症并改善患者预后。以患者为中心,合理选择最优的麻醉方法和药物、避免诱发支气管痉挛因素、快速准确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以及积极有效的药物于预是术中管理的重要环节。
  • 摘要:目前我国每年进行的胸外科手术约20万例,并以每年5%~7%的比例在增长.统计显示,目前剖胸手术术后肺部并发症约为50%左右.如何减少剖胸手术肺部并发症、保护患者肺功能,成为临床医生面临的重要课题.围手术期并发症主要包括低氧血症、肺炎、肺不张、肺水肿、ARDS等.综上所述,围手术期肺功能保护方面应以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各种风险因素为依据,尽可能的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法和手段,多方面的进行术中肺功能保护。但是,所有的肺功能保护策略都应立足于患者的个体化情况,根据患者自身疾病情况、呼吸力学改变、手术类型等方面制订个体化方案,才能最大限度保护患者的肺功能。
  • 摘要:气管插管是临床中保障患者通气、氧合的一项基本技术.多年来,而普通喉镜下插管已经被证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成为麻醉科、急诊科、ICU等临床科室的标准气管插管术.而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总有部分患者由于解剖异常、病情及医源性因素导致标准喉镜下气管插管困难或失败,严重者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择期手术患者中约有0.8%的患者存在困难气管插管.综上,光导管芯插管技术简便实用,容易掌握、安全有效、成功率高,可作为麻醉科、急诊科常规气管插管技术,对于喉头高、声门显露困难的患者,尤其是对于术前预计正常,诱导后出现插管困难的紧急状态下,光导管芯具有独特的优点。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 摘要:气道管理是麻醉医师应熟练掌握的基本临床技能之一,对气道的处理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和患者的生命安全.据调查即使在英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不充分的气道管理仍然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如何在气道管理中做出正确决策以提高患者气道安全性,仍然是临床医师亟待探索的问题.越来越多的文献报道了超声在气道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因其具有移动携带方便、价格低廉、且分辨率高等优点而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目前超声在紧急气道的建立如环甲膜穿刺、经皮气管切开以及气管定位等方面的优势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在困难气道中的应用仍然还处于探索阶段,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
  • 摘要:隐神经是全身最长的皮神经,是股神经的终末支,为纯感觉神经,支配膝前区,小腿前内侧、内踝及足内侧的皮肤感觉.隐神经阻滞可以复合腘窝处坐骨神经阻滞完成下肢远端手术,也可以单独用于内踝和小腿内侧手术.隐神经阻滞是一项新的下肢阻滞技术,目前主要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膝关节镜术后镇痛及足部、内踝手术的麻醉及术后镇痛。此外,还可用于顺行性静脉造影术、静脉曲张剥脱术以及疼痛门诊收肌管隐神经痛、神经卡压的治疗。复合其他神经阻滞的方法,可以拓展隐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范围。与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广的股神经阻滞相比,隐神经阻滞不仅能保证良好的术后镇痛,且对股四头肌肌力影响较小,有利于患者早期活动,尤其适用于门诊患者。因此,可以预期隐神经阻滞将在临床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 摘要:围手术期胃内容物的误吸是十分严重的麻醉相关并发症.其在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发生率介于不足0.1%至19%之间,这取决于患者的状态和手术的复杂程度.吸入性肺炎会导致严重的术后并发症,甚至长期应用呼吸机而无法脱机,以及高达5%的院内死亡率.术前床边超声评估胃内容物的质和量对于减少麻醉带来的误吸风险意义重大,但还有很多问题值得探讨,例如,麻醉医师利用这一方法是否能够准确识别有误吸风险的患者。床边超声是否能在患者围手术期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是否还有其他因素影响胃内容物的反流误吸。上述种种疑问还需要更多更扎实的临床研究工作来回答。
  • 摘要:哮喘是儿童最常见的慢性疾病,学龄前儿童有近一半儿童都有过喘鸣的发作,给急诊和学习带来很大负担.哮喘儿童接受手术时围手术期呼吸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高,而优化麻醉管理方案则可以明显降低围手术期呼吸不良事件的发生,并可减少住院天数.
  • 摘要:围手术期脑损害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脑卒中(stroke)等脑缺血性损伤和谵妄(delirium)、术后认知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等神经功能性损害,是手术和麻醉中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在手术和麻醉状态下,大脑正常的自身稳态调节保护作用可能被削弱或破坏,围手术期缺血/再灌注、应激和炎症反应等因素可能导致大脑结构和功能的损害。虽然麻醉技术和监测手段日益进步,但围手术期脑损害仍有很高的发生率,目前尚缺乏有效的脑保护措施和药物。Dex由于其镇静、镇痛、抗交感等独特的药理学特性,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临床麻醉,其脑保护作用正受到广泛关注。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Dex是目前临床常用的唯一自身不具有神经毒性且有脑保护作用的麻醉药物,Dex可降低脑vR损伤,逆转麻醉药物的神经毒性,并可促进脑功能恢复,提示其可能在颅脑、移植及老年、小儿患者手术中有更好的应用前景。Dex脑保护作用的机制还不清楚,可能涉及多个病理生理因素和多种作用途径。深人研究Dex的脑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为完善围手术期脑保护策略提供新的有利选择。
  • 摘要:椎管内麻醉是将局麻药物注入蛛网膜下腔或硬膜外间隙从而阻滞脊神经的一种麻醉方法,包括蛛网膜下腔阻滞(简称脊麻)和硬膜外阻滞(包括骶管阻滞).
  • 摘要:靶控输注(target controlled infusion,TCI)以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原理为基础,以血浆或效应室的药物浓度为指标,由计算机控制给药输注速率的变化,达到按临床需要调节麻醉、镇静、镇痛深度的目的.TCI在麻醉过程中已得到广泛研究和应用.
  • 摘要:脑功能障碍常表现为意识改变,包括谵妄甚至昏迷,癫痫发作或局灶性神经症状.起决定因素的病理生理过程包括局部缺血过程,引起脑灌注损伤,神经炎症过程包括内皮细胞活化,血-脑屏障及神经介质通道的改变.在这两种过程中均存在微循环的功能失调.各种治疗方法均得到了实验证实。炎症反应的病理生理机制的不同阶段会导致神经元细胞凋亡和神经传导异常。阻断脓毒症动物iNOS可降低神经细胞凋亡,但是不能提高意识状态甚至会加重缺血性损伤的大脑。另一方面,LPS刺激的野生型老鼠发生认知损害较iNOS敲除的老鼠晚2个月。有趣的是,认知损害与神经胶质细胞有关,而与神经元死亡无关。
  • 摘要:输血,在现代医疗中已经是一项非常普及的医疗手段.多年以来,科研人员试图找到一种能够替代异体血的代用品,以期消除输血中存在的负面影响及用血紧张的局面.但就目前的研究结果和使用结论而言,尚无一个药物或产品可以完全替代人类同种的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G).综上所述,输血是当代医学无法替代的治疗手段。尤其是急诊患者在需要行手术时,急性失血仍需要补充RBC来提高机体携氧能力,避免缺氧后失代偿引起的不良后果。在面对输血并发症、血源紧张等压力下,合理用血、节约用血及循证用血是当代医疗科研人员不可逃避的问题。
  • 摘要:近来由于人们对舒适化,无痛化医疗的要求越来越高,用于无痛治疗的镇静技术也有了广泛的临床应用.从普通的拔牙术到种植牙术,根管治疗术,囊肿摘除术等口腔复杂操作及微小手术,如何减轻患者在口腔治疗时的疼痛及恐惧感也引起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视.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于舒适化、无痛化医疗的需要也越来越多,相比于国外学者在口腔治疗领域镇静技术的研究与进展,我国在这方面还属于起步阶段。相关研究人员应致力于寻找出新的镇静药物以及合理的联合用药途径以保证患者的适度镇静,减少术后并发症及疼痛,提高医师以及患者的满意度。未来的发展方向应为口腔科与麻醉科等学科联合起来打造舒适化口腔治疗体系,制定出适合中国人的合理镇静方法与用药准则,培训相关从业人员,使患者得到个体化,规范化的口腔镇静治疗。
  • 摘要:近年来,重症医学的进步使得重症患者的死亡率明显降低.但人们越来越认识到ICU重症疾病存活者可能发生明显影响日常功能活动的长期并发症.认知功能障碍(cognitive dysfunction,CD)就是其中之一.综上所述,在重症存活患者中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高,但重症疾病相关认知功能障碍的病理生理学机制仍不十分清楚,其发生可能与多种机制综合作用有关。有关其确切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尤其是谵妄导致重症患者长期认知功能损害的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摘要:有文献报道,60岁以上老年手术患者中,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发生率约为12.5%.降低老年患者的POCD发生率,在延长其生命的同时改善其生存质量是老龄社会面临的挑战;如何使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改善(Postoperative cognitiveimprovement,POCI)就成为围手术期医学追求的目标.本文综述POCI的研究进展.新兴证据提示老化的大脑仍有可塑性,术后认知功能有改善的可能性。成功的手术与减小创伤程度、减轻炎症反应和疼痛、消除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是发生POCI的可能原因。控制围手术期事件的发生、精细的麻醉管理、微创技术的采用以及增加脑血流的灌注是干预POCD实现PP-CI的重要措施。这些将有助于改善老年患者术后的长期生存质量。
  • 摘要:尽管年龄本身并不算是疾病,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常常伴随一些疾病的发生,如:心脏病、癌症及其他一些老年人常见的慢性病.在美国,大约有550万例阿尔茨海默病患者(Alzheimer's disease,AD),而该病的危险因素即是年龄.本文提供关于AD与POCD关系的基础研究和临床试验数据。如果AD与POCD的关联的确存在,就很有必要针对结局做出相应的决策。因为多数情况下,不施予麻醉便进行手术是不可能的,那么患者术后改变的是源于麻醉、手术、炎症效应还是源于患者本身术前已经存在的认知功能低下,这一点目前尚不明确。目前鉴定麻醉在POCD或AD中作用的最大困难可能是对照组的确立。除了最小的择期或整容手术外,多数老年患者经历手术均具有一定的目的性,而寻找具有相同健康状态,却选择不进行手术的患者,同样很困难。而将患者随机分为将要发生或不发生AD或进行外科干预时,也很困难。
  • 摘要: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自20世纪50年代产生以来,心搏骤停复苏率明显提高,但患者出院回归社会率仍在2%~22%的低水平状态.CBP(连续性血液净化)最主要的优势在于高效清除炎性因子,其次,CBP治疗能够稳定电解质、酸碱和细胞内外、血管内外渗透压的平衡,有效纠治患者内环境的紊乱;CBP治疗还可实现容量调控,有利于血流动力学稳定,减轻后期脑组织水肿,并有助于实施亚低温治疗。可见,CBP治疗有益于脑损伤后脑保护。但是目前科学研究局限于其对清除炎症因子或诱导低温等单方面的作用,因此,CBP应用于临床还需更进一步的相关试验和研究。随着CBP对治疗心脏停搏后综合征研究的推广和深入,相信能找到心脏停搏后脑保护的最佳方案。
  • 摘要:心脏手术相关急性肾脏损伤(cardiac surgery-associated acute kidney injury,CSA-AKI)以心脏手术后肾脏功能急剧恶化为特征,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文献中报道的CSA-AKI发生率是0.3%~29.7%.CSA-AKI是与高罹患率、高死亡率和医疗费用密切相关的主要围手术期并发症。预防策略有限且大多数干预治疗有效性不明确。随着对CSA-AKI认识的增加,将能更好地实施预防和治疗。目前的主要干预策略包括:发生肾脏损伤后推迟择期手术,以获得满意的肾脏功能恢复;对患者进行严格的手术前风险分级,并考虑对高风险患者减少有创操作;手术中的目标是通过靶向治疗使血流动力学达到理想化,包括容量补充洽理应用输血和正性肌力药物等。应特别注意避免与主动脉阻断时间延长、体外循环时间延长、血管内溶血或造影剂有关的肾脏损伤。最具前景的药理学肾脏保护是应用ANP和非诺多浮,但是尚需更多的临床试验数据。对于采用生物标志物获得AKI早期诊断的患者,早期进行肾脏替代治疗可改善预后。
  • 摘要:每年,输血治疗可以挽救或改善成千上万患者的生命.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我国普遍存在血液不合理输注的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约15%~20%的红细胞输注不合理,而血浆不合理输注现象尤为突出.近期研究表明限制性输血可以减少死亡率和患病率.因此,所有从事输血工作的相关人员都有责任确保血液的合理使用.
  • 摘要:采用诸如溶栓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实现阻塞冠状动脉快速血管重建的心肌梗死治疗明显减少了心肌缺血事件后的并发症,但矛盾的是缺血心肌的血流再灌注可对器官造成进一步的损伤,即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虽然缺血预处理和后处理干预在实验模型能够明显减轻IRI,但是它们尚未被完全转化至临床应用。缺血处理干预的主要问题之一是其很难在临床实践中有效地实施。相比而言,远隔缺血处理干预在临床实践中则更易实施,而且其临床应用亦显示出了喜人的前景。但是尚需进一步研究,以更好地理解远隔缺血处理的机制。
  • 摘要:肺保护性通气策略(lung protectiwe ventilation strategy)最初是在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和其他原因导致的呼吸衰竭的治疗中提出的机械通气策略,其目的是在进行机械通气支持的同时,保护肺组织免受呼吸机相关肺损伤(ventilator-induced lung injury,VILI).全麻手术中机械通气一直以大潮气量的间歇正压通气(rnPv)为主,随着重视和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在临床的广泛应用,麻醉医生也应当思考,全麻期间以何种通气模式将更加有利于患者呼吸功能的改善和恢复以及进一步减少VILI的发生。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在全身麻醉机械通气中可以发挥有益的作用。
  • 摘要:中医讲肺"娇脏",意指肺脏娇嫩,易受外邪的侵扰而致病.同样,西医的观点认为肺是机体遭受各种伤害时最易累及的器官之一.二者的不谋而合,也说明了肺组织在机体中所处的重要位置,那么围手术期对于肺脏的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小儿围手术期肺保护策略尚不完善,但相关的研究发现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和相关药物的使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儿肺损伤,改善患儿术中和术后的氧和状态,对肺功能的维护起到积极作用。围手术期影响患儿肺功能和预后的因素多种多样,期待单一干预措施收到满意效果是不现实的,各种干预措施都值得尝试。
  • 摘要:因为ICU病房的特殊环境、治疗疾病必需的各种干预措施和患者自身的病情,ICU的镇静治疗已经成为一项基本的治疗措施,尤其对于机械通气和交流困难的患者.总之,浅镇静策略必须发展成为ICU的文化和常规,必须针对每个患者的需要进行个体化处理,主要目标如下:首先进行有效的疼痛治疗;目标导向的浅镇静常规化,尽可能在镇静早期即达标;摒弃常规使用苯二氮草类药物,尤其对有谵妄风险或已经有谵妄的患者;用药物或非药物联合有效的方法预防和治疗躁动;将疼痛、躁动和谵妄三者的预防和治疗纳入ICU治疗规范,将浅镇静策略融合在其中执行,是避免过度镇静的可行方法,最终达到为ICU患者提供舒适环境和最大限度的改善预后的目的。
  • 摘要:有研究估计至2020年全球将新增1700万肿瘤患者,常用的抗肿瘤药物常伴随各系统的不良反应,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既然化疗患者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率居高不下,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未尝不是一个思路,前提是选择的治疗方案不能影响抗肿瘤效应,且不会造成额外的不良反应。正确及时地诊断CIPNP也是开展早期治疗的必要条件。CIPNP的临床表现多样,与不同的病理生理过程以及神经的受损程度有关,简单的对症治疗显然不能满足需要,按照机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如抗氧化治疗和抗感染治疗等,才有可能阻断CIPNP的发展。
  • 摘要:疼痛和瘙痒作为两种让人产生不愉快的感觉体验,生理状态下对机体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在数十年前,人们就知道了疼痛和瘙痒是由感觉神经元通过特殊的通路将信息从外周传递至脊髓背角,对信息进行处理加工后,再将信息传递至大脑的高级中枢.可能是揭开疼痛-瘙痒发病机制的重要窗口;外周神经损伤引起的局部皮肤对温度耐受不良现象是痛一痒并存性疾病的重要行为表型之一,目前的药理治疗及手术治疗均无满意疗效,这对临床医生和神经生物学家们都是一个重大挑战。疼痛与瘙痒并存性疾病与TRP离子通道为突破口,开展针对疼痛一瘙痒特异性相关的受体分子的神经元微环路信号转导机制的研究,有助于帮助人们进一步认识神经病理性疼痛、慢性疼痛和瘙痒、痛觉过敏或痒觉过敏性疾病的发病机制,或许能为人类消除疼痛与瘙痒性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手段。
  • 摘要:线粒体上的电压依赖性阴离子通道(voltage-dependant anion channel,VDAC),又称线粒体孔道蛋白,是线粒体外膜(outer mitochorial membrane,OMM)上最丰富的蛋白质.VDAC家族有三种亚型(VDAC1,VDAC2和VDAC3),有三个独立的基因编码.尽管已经明确VDAC调节线粒体与胞浆之间离子和代谢产物的流动,是外膜上ATP、ADP及其他呼吸底物通过的主要通道,但是该通道的大部分的特性,甚至通道的结构仍然有争议,这些已有文献重点综述.因此,本文重点阐述VDAC在调节线粒体膜通透性和细胞死亡中的作用.
  • 摘要: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参与的炎症反应与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进程相关.炎症的及时消退对内环境稳态的重建以及限制过度的组织损伤,都是必要的.它依赖于多种细胞表达的各种抗炎促消退介质发挥生物学作用,以及炎性细胞凋亡和非炎性地清除凋亡细胞.脂氧素是一类具有抗炎、促消退效应的内源性脂质介质,能有效的延缓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的发展,对炎症细胞、炎症因子等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脂氧素对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消退的作用及机制的研究,将为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方向。
  • 摘要: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是由躯体感觉神经系统损伤或功能障碍所激发或引起的疼痛.作为一种慢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有7%~8%的发生率,给医疗、社会和经济带了沉重的负担.
  • 摘要:从临床病史、症状、体征一般即可区分椎管内麻醉引发的坐骨神经痛与妊娠病理性坐骨神经痛,少数则需要辅助超声、MRI检查。结合本文3个案例,认为应当注意的内容。
  • 摘要:众所周知,国内麻醉医师严重短缺.最近,中华医学会麻醉分会提出要培养麻醉护士,为临床麻醉提供更多的人力资源,并缓解麻醉医师超负荷工作的现状.然而,此建议引起界内人士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总之,中国麻醉医师的严重短缺,迫使政府、学会考虑多种补救渠道。培养中层麻醉人才投入少,回报快,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然而,中层麻醉人才的定位、招生、保留,以及他们对麻醉质量、患者安全的影响等都还有待于探讨和研究。美国的政治家们不是医学专家,但他们是医疗卫生政策的制定者。有人说,他们会制定医疗的“最低标准”,而医师们努力在为患者提供“最高标准”的服务。认为,在麻醉医师领导下的麻醉团队分工合作,既可以补充麻醉医师的短缺,尽可能地满足患者对麻醉服务的需求,也可以使麻醉医师在关键时刻担当掌舵人的角色,保证麻醉质量和患者安全。
  • 摘要:随着内源性抗炎、促炎症消退介质脂氧素(lipoxins,LX)、消退素D(resolvin D,RvD)等的发现,人们了解到炎症消退是由这些促炎症消退介质介导的主动过程.LX通过与甲酰肽受体2(formyl peptide receptor-2,FPR2)结合而发挥生物学作用,因此FPR2也被称为脂氧素A4受体(lipoxin A4receptor,ALX).
  • 摘要:内毒素血症(endotoxemia),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的常见诱因,严重创伤、感染、胃肠道黏膜缺血坏死、机体免疫力下降,甚至机械通气均有可能导致内毒素血症的发生.而在围手术期,内毒素血症更是常见.对EGFR炎症反应信号通路机制的阐明,不仅能深入了解内毒素血症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而且对于炎症和肿瘤相互关系将会有全新的认识。目前发现的各信号通路并不是独立的,各信号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形成复杂的信号网及正反馈和负反馈环,使细胞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调控。发现目前关于EGFR参与炎症反应调控的机制,主要是通过TLR家族信号通路诱导TACE或者与TACE类似的金属蛋白酶表达增高促使TGF-+裂解并释放,之后TGF-α作为配体与EGFR结合,EGFR发生二聚体作用及磷酸化后激活下游的MAPK,PI3-K等信号通路,最终调节细胞因子的转录发挥作用。然而,EGFR是否能够不依赖于TLR家族参与炎症反应的调控?除了通过TACE金属蛋白酶途径激活EGFR,有没有其他新的途径激活?EGFR是如何激活下游的信号通路?很多问题目前尚未清楚,非常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相信随着研究深入,能够不断填补EGFR信号转导机制的空白,也对内毒素血症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 摘要:心脏、血管、淋巴管的最内层覆着一层薄薄的内皮细胞,呈多边形,通过紧密连接接合在一起.这些紧密连接通过调节内皮通透性而使特异性的大分子穿过内皮.内皮细胞除了组成血管的内皮,还有许多额外的功能.目前,调控EndMT或EMT的信号转导通道成为研究的热点,已证明很多信号转导通道与之相关,如TGF-β、BMP,Wnt,Notch。但是,在不同的病理生理下,调控EndMT的信号通道是不同的,可能还存在几条信号通道之间的相互交叉,需要进一步研究。EndMT或EMT得到的间充质细胞可以成为多种细胞的来源,如肌纤维母细胞、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软骨细胞、成骨细胞、脂肪细胞,肌纤维母细胞可以造成细胞外基质沉积导致器官纤维化,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可以导致肿瘤的发生发展,软骨细胞与成骨细胞异常堆积可以造成异位骨化,这些间充质细胞也可以为治疗某些疾病提供细胞来源,针对性的控制EndMT或EMT很有可能治愈这些疾病或延缓其进展,因此,对内皮细胞分化的信号转导通路进行研究将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 摘要: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性脂质运载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 associated lipocalin,NGAL),最早于1989年由Hraba-Renevey等从培养的感染类人猿病毒-40的小鼠肾脏细胞中纯化得到,是由198个氨基酸组成的糖蛋白,分子量为25KD,属脂质运载蛋白超家族成员。NGAL可敏感反映炎症反应及组织细胞缺血性损伤,在多种病理状态下表达增加,并且可分泌至血液及其他细胞外体液中而易于被检测。在围手术期,近年来大量研究关注于NGAL对AKI的早期预测作用,并证实其对AKI的早期诊断价值。然而,NGAL作为反映中性粒细胞激活或炎症反应的敏感分子,其围手术期表达水平的改变可能具有更多的信息价值,如早期预侧其他炎性术后并发症(如POCD)的发生、指示围手术期应激反应水平等石而同时不容忽视的是,由于NGAL反应的敏感性及激活的多源性,如何辨别NGAL表达水平变化的原因及机制可能是其临床合理检侧及解释的关键。对于NGAL价值及应用的进一步揭示,尚需更多的研究予以探索。
  • 摘要:丙泊酚滥用和成瘾资料药物成瘾是一个主要的社会和健康问题.尽管完全清楚它的后果,一些医师仍然滥用药物.医师药物滥用中趋向于比例最高的是麻醉医师.近年提出的二次暴露假说可能解释这种趋势:慢性接触少量雾化的静脉药物(如丙泊酚)可能导致敏化和后来滥用药物.然而,并不清楚这种暴露是如何导致成瘾的.
  • 摘要:体外循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发生率居高不下,严重影响患者预后生活质量.本文总结了体外循环术后POCD的发生机制,包括:炎性反应和氧化应激机制、Tau蛋白的过度磷酸化机制、大脑皮层中血容量和血氧降低机制,并根据其发病机制选择相应的POCD预警指标,以期通过不同技术手段所得结果的交叉印证,最终推进POCD的早期诊断和防治.
  • 摘要: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参与DNA合成、电子传递等重要的生命代谢过程,对维持细胞的正常生长及细胞的正常功能有决定性作用.在哺乳动物中,血红蛋白介导的氧气运输、多种酶的活性包括过氧化氢酶,都需要铁的参与并起重要作用。铁代谢异常不仅是心血管疾病、肝病、肾病等发病基础,同时也参与了肺部多种疾病及损伤:肺动脉高压、ARDS,COPD、肺肿瘤及肺移植肺损伤等的发生、演变过程。无论是铁缺乏引起的肺血管反应、高铁环境对肺肿瘤的促生长作用,还是局部及体内铁超载参与的氧化应激损伤,认识及深入研究铁代谢在不同肺部疾病中变化规律,对于寻找新的治疗靶点、提高围手术期安全性将起到重要作用。
  • 摘要:特发性肺纤维化(idiopathic pulmonary fibrosis,IPF)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病情逐渐恶化的纤维化性肺部疾病,中位生存率为3至4年,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接触粉尘或者金属、自身免疫、病毒感染和吸烟等因素有关,遗传因素对发病过程也有一定的影响.研究表明表观遗传学标志与吸烟相关以及特定基因表观遗传标志与促纤维细胞表型之间亦相关,因此表观遗传调控基因的表达在IPF的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上述研究为IPF的表观基因组学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针对miRNA表达模式的基因组学研究也确定了数种能够调节IPF发生过程中关键基因表达的miRNA,大量实验数据表明DNA甲基化、组蛋白乙酞化和miRNA表达变化在IPF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尽管有证据表明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之间有着相互作用,DNA甲基化可以调控miRNA的表达,但是缺乏将表观遗传学机制与影响转录和翻译的机制进行整合的研究。这三种表观遗传学机制各自就很复杂,如果将三种机制一起进行研究,则其复杂性将构成实验和分析的巨大挑战。这需要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才能完成。
  • 摘要:国际疼痛研究学会(IASP)对疼痛的定义是:"疼痛是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不愉快的主观感觉和情感体验".1995年,时任美国疼痛学会主席的JamesCampbell教授提出将疼痛列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四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五大生命体征.PFC在急慢性疼痛、炎性痛及神经病理性疼痛等过程中发生了结构和功能的可塑性变化,参与了疼痛的调节;刺激或药理学处理PFC可改变其功能进而调节疼痛的感觉或情感成分,这为疼痛在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机制的研究和疼痛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和靶点。进一步了解PFC参与疼痛调节的机制,可以从其各个不同亚区及细胞分层在疼痛中的作用以及复杂的纤维联系组成的神经环路在疼痛中的作用等方面入手,深入研究各种离子通道、信号通路等对PFC神经元兴奋性及生化改变等的影响。另一方面,非侵袭性手段tDCS和rTMSPFC产生镇痛作用,其改变神经元兴奋性的细胞机制及相关的环路机制也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
  • 摘要:瘙痒可由直接对皮肤进行机械和热刺激产生,或通过化学因子的介导发生.在没有外界刺激的情况下,中枢神经系统同样可以引起痒觉.近年来关于瘙痒的发生机制及治疗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没有确切的定论,目前对瘙痒与疼痛关系的研究有三种学说,即强度学说、选择性学说和特异性学说.综上所述,GRPR与痒觉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阿片类物质相关的中枢性痉痒,然而其引发与介导的具体机制尚未明确,需要未来进一步系统、深入的研究,比如GRPR活化的确切原因,GRPR与Nppb,Mrgprs彼此间的关系,以及TRPVI在其中的作用。但可以肯定的是,GRPR为痰痒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值得深入的方向,或许可以由此发现关于痰痒的全新通路,寻找新的靶点,对临床治疗提供指导意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