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经济财政>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
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

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

  • 召开年:2010
  • 召开地:济南
  • 出版时间: 2010-10-22

主办单位: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

会议文集: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为应对气候变暖变化问题,我国政府做出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的承诺。地方政府是碳减排工作的管理者和实施者,本文以沈阳市和平区创建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为契机,研究城市中心区碳排放格局,提出如何将碳减排纳入到实验区建设的建议措施。研究结果显示,能源消耗是和平区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其格局以原煤、电力和汽油的燃烧排放为主。从碳排放构成来看,原煤比重逐年下降,汽油比重逐年上升,电力部门的排放总量缓慢增加,但排放比重缓慢下降。以和平区目前的发展状况进行情景预测,到2015年和2020年和平区碳排放强度将分别达到0.91tC02/万元和0.85tC02/万元,下降趋势明显。与2006年相比碳排放强度可分别下降37%和41%,基本能实现我国承诺的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量下降40%-45%的碳减排目标。
  • 摘要:低碳经济是当前世界上的热门话题,发达国家及部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寻求本国的低碳发展道路。rn 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差异较大,发展低碳经济应考虑到地区性差异。本文选取200B年各省市区的部分与低碳经济紧密相关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通过因子分析对指标进行归类,对因子得分进行系统聚类,找出各省区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的差异性。结果显示,各省市区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能耗及碳排放水平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状况存在较大差异,对不同类型的地区分别提出发展低碳经济途径的建议。
  • 摘要:二氧化碳排放量是衡量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利用碳排放系数对山东省2000-2008年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计算和分析。一个结果表明:2000年以来山东省二氧化碳排放量逐年增加,碳排放强度2005年以后逐年下降,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逐年增加,2008年达7.34吨/人,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6倍;二氧化碳排放与终端能源消费、GDP、人口数量、城市化率密切相关,相关系数均高于0.975,二氧化碳排放量从高到低依次为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生活消费、第一产业。
  • 摘要:节能减排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低碳经济社会的必由之路。“十一五”期间,我国节能减排目标是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当前,农业农村节能减排任务艰巨,推广农业农村节能减排技术需要大量资金支持。本文针对目前普遍存在的农业农村节能减排金融支持不足的现状,提出加快促进农业农村节能减排金融服务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
  • 摘要:从我国的国情和甘肃的省情看,节水节能是利在当代、惠及子孙的大事,亦是可持续发展的永恒主题。节水节能涉及农业,工业、建筑、生活等各方面,形式多样,潜力很大。节水节能是人们精神面貌的一个反应,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一个标尺,而且人人有责,个个可为。
  • 摘要:低碳经济是未来中国发展转型的重要导向,本文以广西为具体分析对象,提出了广西发展低碳经济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认为正在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广西,应当紧密围绕“发展低碳产业,建设低碳城市”的总体战略思路,以“低碳产业”(尤其是工业)和“低碳城市”为两大主线,重视全过程控制、碳等级管理、投入产出比和系统优化等创新思维,建设能源、产业、技术、投入等相关支撑体系,制定适宜对策,使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从“浅绿”走向“深绿”。
  • 摘要:在“低碳经济”全球呼声四起的背景下,湖南要实现新型工业化战略目标,发展低碳经济是一种必然选择。rn 低碳经济的发展会催生一些带有低碳性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导致产业资本的重新配置,也能加快湖南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湖南要发展低碳经济,必须要有选择地承接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在发展低碳能源战略上注重节能和提高能效,努力打造低碳产业群,同时还应加强对低碳经济的科普宣传,才能实现由制造经济向低碳创新经济的转型。
  • 摘要: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以降低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的碳足迹为目标的低碳发展模式得到各方重视。rn 低碳城市是在当今气候变暖、能源危机条件下为维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在介绍低碳城市内涵的基础上,运用STIRPAT模型构建四平市低碳城市的发展模式,分析了四平市轻重工业比重失调、城市化过程等带来的能源需求,最后为低碳城市的营建提供一些政策建议。研究认为营建低碳城市可从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采用低碳技术、营造良好的产业发展的低碳政策环境等方面入手。
  • 摘要:建设低碳城市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最有力的突破口。本文认为银川市由于向低碳经济调整和转型的难度相对要小,若能在对外开放中提前布局,不仅有可能会在国内低碳经济市场竞争中抢得先机,而且会有效推动该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本文通过分析银川市率先建设低碳城市的优势后,就该市利用对外开放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项目选择提出了若干建议。
  • 摘要:面对青海省生态地位的极端重要性及经济社会发展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现实,该省在确立生态立省战略之后,全省上下都在积极探索绿色发展的模式,以期能够尽快转变发展方式,促使产业优化升级,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然而,学术界对青海的绿色发展关注度却明显不足。因此,对青海绿色发展的理论探索就很有必要。基于此,本文对绿色发展的概念进行了辨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绿色发展的内涵,结合青海的客观实际条件及对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情况,提出了青海绿色发展的路径选择。
  • 摘要:我国正处在快速城市化的时期,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对我国的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中国的发展必须摒弃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发展模式,转而遵循环境友好型的低碳模式,是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北碚区作为重庆“一圈两翼”、“两江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庆主城新的增长极,如何因地制宜地探索出一条低碳城市发展到路,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任务。本文以北碚作为个案研究对象,从经济发展模式,市民生活方式和城市规划建设等方面做出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
  • 摘要:城镇是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空间支撑。保持城镇可持续发展需采取扩大开放、拓展腹地,提高城镇辐射能力;培育中心城市,优化城镇布局,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陆海统筹、城乡一体,促进区域城乡和谐发展; 保育生态环境,集约利用资源,大力发展绿色城镇和完善城镇设施,提升城镇功能,夯实蓝色经济区发展基础五大战略。城镇群体要强化五级等级结构,形成有机体系;空间布局要积极培育沿海城镇带,推进形成青岛-潍坊-日照、烟台-威海、东营-滨州三个城镇组群。
  • 摘要:兰渝铁路是国家“十一五”规划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是继青藏铁路后西部地区又一条主干线。它的修建必将为沿线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改善沿线地区的交通条件,提高沿线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点轴理论是研究以铁路交通等线性发展纽带对经济发展作用的成熟理论。本文以点轴理论为基石,系统分析了铁路沿线主要城市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的现状,指出沿线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经济带的构建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提出了以兰渝铁路沿线为主轴,建立更为发达的交通运输体系、培育增长极、发展特色经济、加快城镇化发展的建议;对于可能出现的区域剥夺行为、生态环境问题提出了初步的建议。
  • 摘要:本文以低碳经济的概念为切入点,在总结国内外低碳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简要分析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在的能源与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落后等方面所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了实施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战略,调整能源结构与发展低碳产业,加强低碳技术创新与国际合作,完善低碳法律体系与加强财税支持等发展我国低碳经济的策略。目前我国面临着履行减排义务和争取发展权利双重任务,为了实现经济与环境,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发展低碳经济成为我国未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 摘要:碳捕获与封存技术(CCS)是把工业生产中化石燃料燃烧产生的CO2进行收集并将其安全地存储于地质结构层及其它可以封存CO2的地方,从而达到减少CO2排放、防止气候恶化的目的的技术。目前世界各大国十分重视CCS的研发与试验,各种政府,私人机构,高校和科研机构对CCS项目各环节提供了大力支持,努力推进CCS商业化可行性研究。虽然CCS在中国的商业化进程中面、临着资金,机制因素和法制障碍等问题。但在目前世界大趋势,CCS是一个良机,加快参与CCS的研发是未来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契机。本文将从市场机制,企业商业模式等方面对CCS在中国商业化进行探索。
  • 摘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是由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四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各要素之间是否协调影响到实验区可持续发展的状态。文章首先构建了协调度的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指标的标准化与相应权系数方法,提出了协调度评价模型,最后以四平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四平市从2005-2008年协调度呈现“倒V字型”化趋势,并针对协调度降低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 摘要:发展低碳经济应审视我们的生活方式、消费模式如何向低碳经济的目标转变,保持整个城市体系节能源、低排放,保持其发展的可持续性。大量矿石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为标志的工业化使人类生存仍面临着挑战。建设低碳生态城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低碳生态城市发展与管理需要发挥政府、市场和公众的共同作用,实现政府管理制度创新,增强城市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积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共赢。
  • 摘要: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恶化的矛盾尤为突出,发展低碳经济势在必行。本文运用1983年-2008年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对我国CO2排放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能源消耗强度以及FDI是碳排放强度增加的主要因素,而技术进步则可显著降低碳排放强度。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加大科技投入,发展低碳技术,扩大外商直接投资规模,提高外资使用效率。
  • 摘要:低碳经济的发展是碳排放约束目标下的经济发展。充分挖掘碳减排的潜力并选择有效的碳减排途径将有利于减小碳减排对经济的负面影响。本文分析了云南省发展低碳经济的潜力与途径。结果表明,云南省的产业结构以资源型产业为主导,能源使用结构以煤炭为主导,这决定了云南省经济的高能耗、高排放特征;云南省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开发可再生替代能源创造了条件,目前的能源使用结构和效率及自然资源禀赋决定了云南省实施碳减排的巨大潜力和发展低碳经济的多样化途径,但是由于市场失灵的原因,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政府政策的推动。
  • 摘要:发展低碳经济是我省面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当前我省既有发展低碳经济的自身区位优势,和众多良好机遇,又有来自国际国内和自身传统发展方式的众多挑战。抓紧机遇,勇于突破挑战,通过低碳经济实现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 摘要:在全球气候变化日益迅速的挑战下,低碳的经济发展模式首当其冲成为了世界关注的焦点。本文将国际低碳发展与中国现今低碳发展状况进行对比,探讨了中国式低碳之路的途径,并对中国低碳道路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rn 研究表明:我国正处于城市化与工业化的快速发展途中,在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变化之间,低碳发展成为了中国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中国提高国际竞争力,实现经济增长发展的重要途径。同时,根据中国国情及产业结构等因素,中国需要走一条特色化低碳道路,即:未来的发展中充分重视改变生产结构,发展低碳产业,引导低碳消费,进一步通过开发低碳技术和利用可再生资源等途径实现低碳城市的建设。
  • 摘要:在全球携手应对气候危机的今天,低碳社会给中国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本文通过比较研究法和定性分析法对当下中国低碳社会发展困境及其特殊发展国情进行剖析后认为:rn “全球结构”中的低碳社会构建问题不仅是一个事实性问题,而且是一个规范性问题,更是一个话语争夺问题。中国低碳社会发展新模式不应在“内发型低碳社会发展模式”和“外源型低碳社会发展模式”之间做非此即彼的选择,而应经由“关系性视角”和“共同性视角”rn 建立中国自己的“低碳社会理想图景”,并以此来引领中国低碳社会建设和指导中国主动参与“世界结构”中的低碳社会规则制定。本文建议,中国应将低碳社会纳入国家战略,并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参与国际低碳社会的规则制定。
  • 摘要:随着人类社会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人类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大。近年来,随着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急剧增加,全球温室气体效应问题越来越凸显,人类的生存环境越来越面临考验。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会议召开之后,加大对环境的保护力度成为了世界各国及人民的共同愿望.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通过对杭州市民的问卷调查与统计分析,探讨了在现实生活中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 摘要:在众多气候保护政策中,碳税是公认的最有效的减排措施,也是我国税制改革的发展方向。在现有的经济分析中,碳税更多是基于效率最大化的目标进行设计,但是依据税收优化理论,我国碳税设计中还需要考虑公平、收入、成本等政策目标,在不同目标问进行权衡与协调,实现碳税税制改革的次优选择。
  • 摘要:煤炭资源由于自身的耗竭性和开采利用对环境不可避免的负经济效应,需要一套完善的税费制度来约束其开采利用行为,从而确保资源开采的有序性及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我国煤炭采选业现行税费结构是在1994年税制改革后逐步形成的,由普适税费、资源税费和环境税费三部分组成。2003-2007年,我国煤炭采选业总体税费负担率分别为20.33%、18.37%、17.68%、16.88%和15.85%,其中资源、环境税费负担水平低于普适税费负担水平。煤炭采选业应交资源税费额基本能够完全补偿4%和5%贴现率下煤炭资源开采的使用者成本,部分补偿3%贴现率下的使用者成本。2003-2004年,煤炭采选业应交环境税费额略低于开采煤炭资源的环境恢复治理成本,但自2005年起,二者的逐步拉大,2007年应交环境税负额尚不到环境恢复治理成本的五分之一。
  • 摘要:随着《京都议定书》陆续在各国生效,碳交易应运而生并迅速得到发展。我国是国际碳排放权的主要供给方,但参与交易尚处于CDM项目阶段,没有形成自己的交易体系,这不利于在碳国际市场上争夺定价权。低碳和减排是目前国际趋势,因此,开展我国的碳交易问题研究尤为必要和迫切。本文对Putty-Clay Vintage这一碳交易生产函数模型进行述评,揭示该模型的主要观点、贡献和缺陷,并结合我国国情,从企业生产优化、金融市场发展、国家宏观经济和排放配额分配等四个角度探讨该模型在我国碳交易中的应用。本文的研究旨在为我国企业将来参与碳交易提供分析框架,有助于他们在考虑碳减排成本时制定最优生产安排。
  • 摘要:碳排放是当前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如何评估各种因素在碳排放中的贡献程度对于抓住其中的关键因素,促进碳减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构建了一个基于经济总量、经济结构、能源利用效率、能源消费结构,碳排放系数的碳排放恒等式,运用LMDI分解技术,对中国1995-2007年的碳排放从产业层面和地区层面进行了分解。结果表明:经济规模总量的扩张是中国碳排放继续高速增长的最主要因素,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则是抑制碳排放增长最主要的因素,产业结构或者地区结构的变化、传统能源结构的变化对碳排放影响有限,潜力还没有发挥出来。本文最后据此提出了我国碳减排需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 摘要:低碳城市正在成为世界城市发展的新亮点,增加城市碳汇是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举措之一,城市绿地具有强大的生态服务功能,也是重要的碳汇,不同的城市绿地类型生态效益差异巨大。综合国内外近年来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建设的研究认为:近自然森林生态系统的构建是城市绿化的良策,并以雁鸣湖生态文明示范区近自然森林生态系统建设规划为例探讨了区内近自然森林的构建模式,提出建设以松类和落叶栎类为主要优势种的落叶阔叶森林一草地生态系统的建设规划,并通过后期的跟踪研究为周边区域近自然森林的构建提供理论支持和实验参照。
  • 摘要:城市环境问题的生态学实质在于资源代谢在时间、空间尺度上的滞留和耗竭,系统耦合在结构、功能关系上的破碎和板结,社会行为在局部和整体关系上的短见和调控机制上的缺损。城市是一类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的共轭生态调控包括人和水、土、气、生以及地球化学循环等自然生态因子的自然生态和谐;人的社会生产、流通、消费、还原和调控方式的经济生态和谐。人的温饱、功利、道德、信仰、天地等人类生态境界的和谐,以及社会的技术、体制、文化在时、空、量、构、序层面的系统生态和谐。调控的核心是开拓、适应、反馈、整合。文章以门头沟共轭生态修复为案例,介绍了共轭生态调控方法的实践。
  • 摘要:针对目前我国生态社区评价体系构建过程中存在的参与性不足的问题,确定了以专家咨询和公众参与两者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构建方法。通过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整理生态社区评价的相关指标69项;设计问卷,采用网络调查和入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指标体系的公众意愿调查;同时通过问卷和访谈分析建筑学、生态学、社会学、健康医卫等多学科专家对生态社区指标体系的重要性评判。综合考虑指标体系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公众参与性等因素,构建生态社区评价的指标体系框架,初步完成了生态社区评价指标的筛选,为生态社区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 摘要: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反暖化,正逐渐成为主要国家应对危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2009年10月21日,中国与印度在印度首都新德里签署了一项为期五年的应对气候变化协议,即《中国政府与印度政府关于应对气候变化合作的协定》,它标志着中印双方气候变化合作登上新台阶。本文是从微观层次探讨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印应对气候变化合作机理的一种尝试。这里将简要讨论后金融危机时代中印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合作的必要性和合作具体内容,具体用博弈论分析中印博弈的静态过程和动态过程,并通过讨论影响猎鹿博弈结果的几个要素:时间问题、数目问题和收益分配问题来寻求双方成功实现国际合作的契合点。
  • 摘要: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先后引入我国,旨在解决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由于对资源环境的共同关注,人们很长一段时间来更多地注重它们的生态特征。而相同的理念、交叉的内容和类似的观点主张,也极易造成彼此的混淆,但低碳经济绝对不是对循环经济的替代。本文从理论基础、研究角度和侧重点、制度安排和技术创新、价值计量和统计问题、国际合作和区域协调以及推广视角等方面追溯了二者的经济理论渊源,明确了彼此的范畴,并试图在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之问“搭桥铺路”,以达到相互借鉴和共享发展成果的目的。
  • 摘要:发展小城镇,是更好地向广大农民开放经济社会资源的重要途径,有利于乡镇企业相对集中,更大规模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入小城镇务工经商,发展第三产业。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增加农民收入。有利于解决农村发展中的一系列深层次矛盾,缩小城乡差别。有利于带动投资和消费需求增长,拓宽城乡市场,优化国民经济整体结构,有利于集中治理污染,改善和优化生态环境;有利于加快城镇化步伐,促进农村现代化。
  • 摘要: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的严峻挑战,发展低碳型经济的理念逐渐进入人们关注的视野。rn 低碳经济将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但信息化发展与低碳患息相关,作者从信息产业结构升级、技术进步、政策制定、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动员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发展信息化与低碳经济的关系,以及当前发展信息化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发展信息化的对策以及措施建议,旨在为呼应低碳经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出科学决策,使得信患化在低碳经济中发挥先导作用,并使信息化和低碳经济有机对接,从而促进我国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型,构建信息产业的发展新战略。
  • 摘要:生态系统是生命支持系统,人类经济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rn 目前,人们过度利用和滥用生态系统服务的现象极为普遍,如果人类对生态系统服务的消费方式不发生根本性转变,生态系统受到的压力将进一步加强而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人类对自然界的索取和废弃物的排放必须控制在自然界的承受范围之内.而这一切的起点和终点就是消费。人类必须从自身的活动--消费角度探寻适合人类自身发展需要的消费方式来解决人类所面临的生存危机,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生态消费是以科学发展观为依据、以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的全新的消费理念和消费模式。大力推行生态消费,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针对生态消费的现实依据、基本原则、实现途径与措施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
  • 摘要:汽车共享作为国外较为成熟且流行的一种介于私人汽车和公共交通系统之间的出行方式,对降低私人汽车的出行,减少机动车出行总里程,降低环境污染,减少停车占用空间有积极的意义。论文对汽车共享服务的概念、发展,应用现状和产生的作用与影响进行综合的归纳与介绍,说明了汽车共享服务的特点与适用人群。统计和分析了我国私人汽车的使用与发展现状及趋势,说明私人汽车有其固有的使用需求和合理的使用范围。汽车共享服务是满足出行者对机动化及个性化出行需求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应将汽车共享与单纯的私人汽车管理一起纳入到机动化管理体系中,并使其成为出行者日常出行的方式选择项,共同解决城市交通需求与供给的矛盾。
  • 摘要:为了探讨低碳经济环境下低碳城市的发展模式,在分析学者们在低碳城市领域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按照视角对成果进行分类,针对研究视角的不足提出了以系统科学的角度全面的研究低碳城市,给出了低碳城市系统的定义与模型,分析了低碳城市系统运作的规律与子系统问要素之间的耦合,并根据低碳城市系统的系统运营规律给出了低碳城市系统发展的建议,以期低碳城市系统朝着城市人类群体希望的方向发展。
  • 摘要:国内外研究发现,碳排放与城市化过程相交织,低碳城市遂成为遏制全球增温的首要选择。基于学者对低碳城市概念的定义,本文总结低碳城市概念的历史沿革,对各学者定义的低碳城市概念进行总结比较,对低碳城市、生态城市和生态文明城市三种城市形态进行比较和区分,最后将国内外典型低碳城市的特点进行总结概括,对我国的低碳城市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摘要:本文主要就政府如何激励居民实施低碳行为和政府如何激励企业参与低碳经济建设这两类问题,通过建立模型,用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的思想来讨论激励机制设计,得出政府的主要任务在于制定相应机制,使得在碳排放减少量一定时候,改善居民的效用函数和企业的成本函数及额外收益函数,并给出了具体建议。
  • 摘要:城市在气候变化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尤其对于处于快速城市化、工业化与机动化中的中国。全球范围内多样的低碳城市实践提供了气候变化下解读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全新视角。本文提出城市低碳发展的空间性、技术性与社会性的三大路径选择,阐明由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多元目标取向,低碳城市的发展实质上不仅仅局限于“低碳城市”标签下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行动,不可能脱离城市自生长的本原及其内在规律。
  • 摘要:我国的能源消费量居世界第二,当前全球的碳减排压力已经制约着我国经济按传统模式发展。本文为探寻低碳经济模式下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对近20年来全国以及西部地区能源消耗强度、碳排放强度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对比,发现西部地区无论是在能源消耗强度,碳排放增速上都明显高于全国,而碳排放强度下降的速度低于全国水平,究其原因则是由于西部地区近10年来的经济快速发展及其高耗能的资源开发型产业结构所至,此现状无法实现低碳经济模式下的可持续发展。考虑到既要保证西部经济发展规模,又要兼顾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本文最后从构建循环经济型产业集群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增加碳汇和合理利用环境容量、大力发展新能源的角度对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几点具体建议。
  • 摘要:资兴市作为湖南省唯一的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通过率先在全省建立低碳产业园区,为县域经济发展起到示范性的作用。通过积极吸收各级政府,部门的合理意见和建议。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法,探索具有资兴特色,符合资兴发展特点的规划模式。资五路低碳产业园主要思路是以低碳经济所要求的“3E”和“3R”原则为指导,着力于低碳产业的引进和园区低碳产业链的形成。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园区清洁生产,使不同企业间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以达到相互间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和产业的协同进化。
  • 摘要:产业政策是一种宏观调控的重要措施,产业政策法是宏观调控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全球化的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已将“培育和发展新兴战略产业”提升到应对经济危机的战略高度,而仅以“纯粹的”政策指引是难以实现战性新兴产业率先突破的,目前亟需建立健全新兴产业法律规范和体系、提升产业执法权能、明晰产业法作用范围、借鉴采用相宜的立法模式实现战略新兴产业政策的法治化,通过优势立法资源保障并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稳定、可持续发展。
  • 摘要:本文以江苏苏州、无锡、常州三市的212家工业出口企业为案例,基于二元Logistic模型,研究了工业出口企业的低碳生产意愿与主要影响因素。研究表明,78.8%的工业出口企业具有低碳生产意愿,而企业的R&D投入能力(R&D占销售收入比重等于或大于5%),销售规模、管理者年龄(31-45岁)、所有制性质(港澳台资与外商投资企业)等企业特征,强制性的制度安排和引导企业低碳生产的政策体系等政府作用与工业出口企业低碳生产的现实意愿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验证了目前国外研究结论对中国工业出口企业基本具有普遍的适用性。本文虽然是以出口工业企业为案例,但由于出口工业企业的层次总体高于非出口工业企业,因而研究结论是在较高的层次上更准确地揭示了影响工业企业低碳生产现实意愿的主要影响,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 摘要:技术、组织和区域关系三重螺旋模型相对以往测度经济知识基础的理论不仅在方法论上进行了创新,提出与原来思路完全不同的分析工具,而且该方法能够解释知识的配置和系统进化的动力问题,但Leydesdorff等却没有在他们原来理论基础上对经济的知识基础与创新的表现进行研究,而这个问题对政府政策的制定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基于技术一组织一区域关系三重螺旋模型,利用多元回归方法和中国统计年鉴数据实证研究了经济知识基础和创新表现之间的关系。该模型中,因变量是区域创新的表现,这里选择年授予专利数,自变量方面,用中、高技术企业数代表技术因素,用大中小企业数来表示组织因素。结论显示:技术-组织-区域关系的三重螺旋关系作为经济知识基础对中国的创新表现有显著影响;在三重螺旋关系中,“企业所有制”不能代替“企业规模”作为其中的一个螺旋,但对创新表现有问接影响;当经济知识基础系统中交互协调机制起作用时,中技术部门比高技术部门更有助于创新的表现。
  • 摘要:资源型经济运行及良性发展机制一直是区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研究的重点问题。丰裕的自然资源非但没有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反而成为“诅咒”。关于资源型经济的研究有很多实证分析和理论文献,主要关注资源型经济运行特点、形成机制以及良性运行和转型机制分析,本文对现有研究进行了总结和梳理。
  • 摘要:“气候变化”和“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热点. 由“气候门”事件引发的“气候变化阴谋论”导致一些人对“低碳经济”产生了质疑。本文从矿产能源的“明日机会成本”和“代际托管原则”角度论述了。低碳经济”更深层次的重要意义,目的在于强化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代际公正”原则的惟一选择。rn “低碳经济”带动相关的科技进步,如提高能源效率、降低对矿产能源的使用力度和大力发展绿色能源等科学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了矿产能源“明日机会成本”理论,同时也担负起矿产能源“代际托管”的责任。
  • 摘要:我国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综合反映了经济增长的成果,但是没有反映取得这些成果而付出的成本,尤其是自然资源损耗及环境污染的代价。绿色GDP使资源、环境成本核算凸显出来,可真实反映国民经济发展状况。rn 低碳发展成为当前的共识,绿色GDP是核算低碳发展成果的有效手段。本文在低碳发展背景下讨论绿色GDP核算与循环经济、低碳发展的关系,选取产业生态系统进行绿色GDP核算实证研究,指出绿色GDP核算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 摘要:面对日益紧缺的石油储备和扩大的石油需求,不少能源专家开始呼吁建设节能性社会。而燃油税替代公路养路费是我国保护环境、长期节能战略的一个重要步骤。本文针对这一情况,由燃油税开征的背景和意义入手,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开征燃油税对社会和个人造成的影响,并结合开征燃油税一年来的情况,提出应该注意和解决的几个问题。
  • 摘要:针对目前国内关于中国碳排放峰值预测的研究相对较少,学者们主要依托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曲线)对进行预估的现状,本文利用STIRPAT模型对未来中国碳排放峰值进行相关预测。首先,通过对中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分析展示目前我国各地碳排放的基本情况,其次,对中国1980-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回归,从中得出我国总体碳排放趋势,再次,在先前回归的基础上对今后我国碳排放的峰值出现时间进行预测,同时提出一些减排措施与建议。
  • 摘要:近年来各种灾害性天气频发温室气体效应日趋明显,人类正常的生存和发展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和挑战,减排温室气体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由此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碳排量第二大国,碳减排也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视。温室气体的主要组成部分为CO2,我国CO2的排放量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文中统计了工业各部门的CO2排放量状况和发展趋势,以及高碳排量和高碳强度的具体行业,并结合现实分析了这些部门和行业碳排量高的政策环境及产业组织结构和技术方面的原因。最后通过灰色相关分析检验出化石能源消费同总体碳排量,各工业部门产值同碳排量的相关关系,并提出建设低碳工业,实现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针对性政策建议。
  • 摘要:论文采用IPCC和ORNL提出的碳排放计算方法,综合计算了1996-2007年江苏省化石能源消费与水泥工艺过程的碳排放量。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得出不同驱动因子对碳排放的关联度,并对关联度排序结果进行分析。rn 结果显示:江苏省经济发展对碳排放交动具有增量效应,是推动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由于产业结构演变具有重化工趋向,其结构调整并没有对碳排放产生减量效应,反而成为碳排放量增加的拉动因素;城市化对碳排放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对碳排放的增量效应远远大于人口数量对碳排放的增量效应,江苏省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未发生根本性变化,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对碳排放的抑制作用不明显;能源强度的下降抵消了部分碳排放量,是江苏省碳排放最主要抑制因子。
  • 摘要:以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生态系统内部各种温室气体排放源,得到2005-2008年广东省主要排放源CO2排放量估算结果,2005年为6.19亿t,2008年达到7.4亿t。首要排放源是化石燃料燃烧,其次是土壤呼吸。两者占总排放量的77%-79%。其中土壤呼吸的排放量比较稳定,基本上保持在2.27亿t左右(或6200万t碳),而化石燃料燃烧的排放量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从2005年的2.57亿tCO2(或7021万t碳)增加到2008年的3.44亿tCO2(或9375万t碳),4年增长了33.52%。其他排放源由大而小依次为:生物质转化、工业过程和人畜呼吸。rn 2005-2008年全省主要碳汇总的二氧化碳吸收量变化于2.53-2.56亿t(CO2)之间。2008年,全省最大的碳汇是林地,年固碳量达4831万t碳,约合17715万tCO2,其次为耕地。年固碳量为1418万t碳,约合5201万tCO2。rn 这两类固碳地吸收的CO2占了全省碳汇的90%。源汇相抵后,全省净排放量从2005年的3.63亿t增加到2008年的4.86亿t。人均CO2排放量从2005年的3.95t/人增加到2008年的5.09t/人。单位GDP排放量则从2005年的1625kg/万元下降到2008年的1361kg/万元。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增加碳汇的潜力。其中推广冬种绿肥每年可增加吸收二氧化碳2155万t。将全省现有未成林地全部实行封山育林,约2年后每年可以增加吸收二氧化碳1000万t。同时还建议利用海洋的生物生产力增加碳汇。
  • 摘要:能源问题和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突出使得节能与新能源产业受到了当今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以低碳技术为中心的国际科技经济竞争已悄然展开。作为一个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大国,节能与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在中国更为重要,更为迫切,同时也更具有市场前景和带动能力。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推进过程中,节能与新能源产业应当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并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主导产业来抓。
  • 摘要:生态工业园是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实践形式,工业共生是生态工业园建设的核心要素,对工业共生复杂的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机制的了解则是发展生态工业园的前提条件。本文通过选取典型的综合类工业园为案例对象,构建了分析影响因素的3种框架模式,利用企业实地调研的方法,刻画出案例园区的工业共生体系,初步识别出其发展过程中的各类影响因素,为今后探索我国生态工业园区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普遍问题和制定相关措施提供对策依据。
  • 摘要:在任何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下,产业都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国民经济增长的推动力。低碳产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低碳技术的创新,而且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和低碳生产力的提高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低碳产业还将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来源。本文通过分析低碳产业研究理论、实践与发展模式,从中得出我国低碳产业的发展策略。而低碳城市是以城市空间为载体发展低碳经济,实施绿色交通和建筑,转变居民消费观念,创新低碳技术,从而达到最大限度地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 摘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作为后发区域,具有后发优势。其实质是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具有的静态比较优势转化为动态比较优势,进而形成竞争优势。区域后发优势具有相对性,为后发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和可能,但这只是后发区域潜在的、并非实际拥有的。后发区域要使其潜在的后发优势变为现实的后发利益,需要各种不同后发优势的共同发挥和组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发展生态产业的同时,可以将后发优势和产业发展相结合,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六个设区市三次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分析,结合各自的后发优势,对发展城市生态经济提出思考。
  • 摘要:从绿色经济的角度,分析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绿色经济产业发展现状、发展机遇、优势条件及面临的困难,对高新区的未来绿色经济产业发展重点进行研究,认为依托丰富的资源、能源、军工、劳动力、自然生态、气候、政策等优势基础条件,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依托,大力发展新材料、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生物与医药制造、节能环保等五大绿色经济产业是引领贵阳市从传统工业体系向现代工业体系转变,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拓展新的城市功能空间,走创新型城市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和打造以生态科技为主体的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原生态科技新城的主要道路。
  • 摘要:以低碳城市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索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低碳城市的发展模式与建设途径。首先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创建低碳城市的必要性进行评析,然后提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南北钦防四个城市所采取不同的低碳城市发展模式取向,即南宁建设生态优先发展型的低碳城市,钦州和防城港建设低碳临海产业型的低碳城市,北海建设低碳旅游发展型的低碳城市,最后,提出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低碳城市的建设途径,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申请建设低碳城市示范区和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提供决策参考。
  • 摘要:居于云南经济发展的现实,滇中城市群的构建有利于促进云南经济发展。文章在对滇中城市群的由来及现状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剖析了滇中城市群发展条件,并对滇中城市群一体化的发展进行探讨。
  • 摘要:低碳园区运用先进的技术,将能源效率提高、使能源结构优化,是中国低碳经济建设的重点领域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天津市碳排放现状以及天津南港工业区建立低碳工业园区的优势,提出了低碳工业园区建设途径及建议。
  • 摘要: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对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生态与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农村占据了重要的角色。从中国“三农”的实际国情和村镇是农村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出发,本文提出发展以农畜结合、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培肥土壤、开发生物质能等为主要内容的低碳产业,推广清洁能源改善农村人居,培育农民低碳发展意识,是解决食品安全、增加农业收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现代农村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资源高效、农民增收、环境友好、食品安全和低碳排放”为内涵的低碳村镇概念,建议了提升村民低碳意识、增加土壤碳汇、改善农居环境和提高植被面积等4个方面的解决途径,并结合典型案例进行了简要效益分析。
  • 摘要:对目前我国农村发展模式进行了综述,提出了农村传统建设模式存在共性问题,通过分析国外生态村建设对我国农村建设的启示,提出基于生态学原理对农村建设模式进行优化,对农村建设资源要素进行了分析,对农村村庄建设模式分别从规划设计、建造实施、运营管理、拆除改造等阶段提出了优化方案,对农村产业发展提出了农业循环经济模式、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和产业发展模式优化策略等建议。以湖北省堰河生态村建设为例,从堰河村村庄建设和经济发展等方面论证了本文提出的农村建设优化模式。
  • 摘要:全球变暖已经是国际社会越来越关注的问题,低碳经济的概念应运而生,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路径就是建设低碳城市。低碳城市是未来城市发展中的一个必然趋势,研究低碳城市的发展模式以及减排成本,对经济布局的合理化,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区域的竞争优势和建立空间创新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以森林城市模式为切入点,探索北京如何建设森林城市。
  • 摘要:生态城指标体系是评价指导生态城建设的必要手段。现有的生态城指标体系编制思路缺乏对城市建设过程的指导及地方特色的体现,限制了其在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中的作用。rn 本文以曹妃旬指标体系为例,探讨了包含管理型和技术层两大体系的生态城指标系统,并通过具体案例分析了生态城指标体系如何体现地方实际和城市规划预设目标。
  • 摘要:城市既是人口、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活的活动的中心,也是资源、能源消耗、碳排放(碳耗)的集聚区域,研究城市的低碳发展,既有理论价值,也有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低碳城市产生的背景、低碳城市概念、城市碳排放主要影响因素,如工业碳源、楼宇建筑碳源、移动碳源,家庭碳源、绿化碳汇及推进低碳城市发展的重点领域,如低碳产业、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技术、低碳社区、低碳消费的分析,提出了建设低碳城市的主要路径,包括保障政策机制、调整产业结构、发展低碳交通、构建绿色建筑、打造低碳环境、推广低碳技术等。
  • 摘要:在全球气候变暖问题日益严峻的大背景下,通过建设低碳城市,减少人类碳足迹,以最少温室气体排放获得最大社会产出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和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rn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增长、城市化加速、碳排放日益增加的特殊时期和社会转型的关键阶段,努力构建低碳城市,走低碳发展模式,已是我们应对气候变化、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积极实施适合低碳发展模式的政策、环境、技术、理念、能源和合作条件已成为低碳城市建设重要路径。
  • 摘要:目前“低碳”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全世界范围内的热点问题,但以往的研究主要从各个领域多角度地进行分析,对低碳城市经济评价指标构建研究较少。设想通过研究低碳经济的核心要素,对CO2排放的主要来源、影响CO2排放的主要因素进行考察,以国际上衡量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各种可能指标为基础,从生产、消费、资源和政策四方面入手,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以东部、中西部城市为主要构建体系研究对象,探讨构建我国东、西部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衡量指标体系。
  • 摘要:随着气候变化问题急剧升温,我国经济发展、能源安全和快速城市化都面临巨大挑战,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不断走向深入,低碳城市理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以低碳城市为主要研究对象,阐述低碳城市的概念,简要介绍国内外典型低碳城市的发展现状。最后,从传播学的角度出发,详细论述了了低碳城市发展的整合传播策略。rn 印刷媒介、电子媒介、新媒介和户外媒介等将为低碳城市的发展提供更多、更为便捷的传播路径,扩大低碳城市宣传影响力,提升低碳城市文化内涵。
  • 摘要:交通是人类生存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和载体,但它同时也是仅次于电力行业的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作为“低碳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低碳交通”以高能效、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低碳交通和绿色交通存在很多的相似之处,但低碳交通的目标较绿色交通更明晰,更加注重减少温室气体(GHG)的排放和相关的减排措施。本文评述了低碳交通的丰富内涵,分析了低碳交通的实现途径,提出我国实现低碳交通的工作重点。
  • 摘要: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并进行实地采访,本文以迈阿密-戴德县(Miami-Dade County)为案例,分析评价了美国县市级地方政府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研究表明,由于缺乏国家的支持政策,以自愿参与为主要特征的地方行动尽管在自身能力建设方面有了一定提升,但在减排方面的效果非常有限。研究美国城市在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特别在机构能力建设、政策与项目安排,公众参与等方面取得的经验,对今后推进我国气候变化治理活动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 摘要:“发展低碳经济,向低碳社会转型”是国际社会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作出的战略选择。发展低碳经济必须在调整能源结构和提高能源效率上着力。我国风能,太阳能和地热等低碳能源资源非常丰富.近几年,风能、太阳能发电产业发展迅速,但是地热的开发利用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随着全球气候问题日趋严峻,地热能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地球内部的热量每时每刻都在源源不断地传向地表,地热在维持地表能量平衡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地热能比太阳能还要丰富,地热能的利用方式比太阳能更简单、更直接、更便利。地热制冷、地热供热、地热发电以及各种地源热泵系统的技术日趋成熟。地热能作为一种廉价优质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潜力非常大。用地热来解决住宅的空调问题:夏天降温,冬天增温.可以大大减少住宅的能源消耗,是优化人居环境,走向低碳生活的有效途径。
  • 摘要:通过太阳系星球运动与近五千年来的气候变化对应关系研究,认为地球气候变化主宰是太阳系的巨行星。是星下点对应地球的‘赤道效应区’,加速地核热能向海洋传输致使天气变暖;是巨行星对月球的摄动,引发地轴的“章动、极移和转速变化”及全球性天气变化。预测未来气候将进入类似‘大禹治水’时的气候异常时期。需调整我国的发展思路与对策。
  •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盟一直将自己视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领导者.近年来,欧盟的领导地位受到了来自美国和以中国为代表的基础四国的挑战。哥本哈根会议后,欧盟接连颁布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用以首先提出“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一系列政策目标和措施,希望能在气候谈判中重塑其领导地位。基于此,文章从三部分对欧盟近期气候变化政策进行分析,首先,介绍欧盟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2013-2020)减排目标及政策,然后,对这些政策目标进行解读,最后,对后哥本哈根时代,欧盟气候谈判政策立场的转变进行了概括和总结。
  • 摘要:“气候变化”概念本身是含糊、不明确、无标准、无意义的,是个伪命题。温室气体不能决定气候变化。西方发达国家炒作“气候变化”的目的是向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挥舞大棒,压制其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使用,大量投资于所谓新能源,进口西方技术.消耗财力国力,确保西方能源安全和世界霸权。西方大国以气候变化为旗号借机占领气候政治的道德制高点和气候经济的主导权以及最大市场份额才是气候变化政治的实质和真正推手。西方大国说气候变暖就变暖,说变冷就变冷,变来变去.总是有理.其他国家只能鹦鹉学舌。这是打着科学和全球利益旗号的气候霸权主义,是以气候变化为名行侵犯发展中国家生存权和发展权之实,其目的是谋取最大垄断利益。rn 气候变化问题已经从限于科学家问的争论发展成为国际政治博弈和经济竞争的焦点,有关气候变化的国际谈判变成对温室气体排放空间和发展权益的争夺。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要认清气候变化问题的本质,从国情和发展阶段出发,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关系,权衡利弊,量力而行,不能人云亦云,超前消费。
  • 摘要:气候变化正在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构成挑战,国际社会的重视程度和应对策略还有待完善。生态系统法以其固有的内涵优势,理所当然成为气候变化背景下生物多样性国际法保护的基本原则。景观连结,通过生境廊道设置,将碎片化的栖息地连结成网络,促进物种在更广阔的景观范围内运动。实践中的保护实例也给生物多样性国际保护策略的制定带来启发。
  • 摘要:目前国际社会所讨论的气候变化问题,主要是指大气温室气体增加引起的气候变暖问题,其实质是人地关系问题。经历漫长的上下求索,对于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当代人越来越趋向一个观点-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本文以广东畲族为例,通过田野调查方法和社会研究,发现广东畲族生产习俗的变革:从原始狩猎-刀耕火种-丘陵稻作-退耕还林,对区域人地关系的演变和气候变化存在一定的响应,他们从过去“狩猎者”“伐木者”变成了现在“添绿者”和“守护者”,为应对气候变化和建设广东的生态屏障做出了贡献。
  • 摘要: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各国正通过推行低碳相关技术和政策获得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中国更是应该发展低碳经济来解决当前的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问题,以便为将来的可持续性发展打下基础。通过SWOT分析,归纳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四种策略,进而结合当前中国经济体系具体阐述了使用的策略。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低碳经济导入国民经济的选择途径。认为应该从国民经济管理的供求角度出发,从建立供给保障、纳入市场交易、加强消费控制和注重结构调整四个途径,将低碳经济导入国民经济发展轨道。
  • 摘要:低碳经济是以“低开采、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高利用”为原则的发展模式,其为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契机和新的发展模式。本文从理论依据论述了政府扶持低碳经济发展的必要性和必然性。在国际低碳经济政策扶持的经验和做法中,从提供政府性投资、提供担保融资、投资补偿和税收激励等四个方面论证了各国政策采取的一般扶持政策。进而指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直接和间接扶持机制所存在的定位、管理,缺失等问题,最后提出构建相应扶持机制的建议:合理界定低碳经济政策扶持的定位; 明确政策性投资定位,充分发挥税收激励的作用;加强融资担保支持和专业中介机构培育;建立有效的风险补偿机制。
  • 摘要:我国国土幅员辽阔,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差异很大。rn 在全国尺度上,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切实贯彻区域统筹原则,这就需要对中国区域问的碳排放转移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本研究利用10-LCA方法及1997年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来核算中国八大区域间产品(服务)以及隐含的碳排放在区域之间流动和转移总量。研究发现,经济拉动作用收支方面,东北区域、京津区域、南部沿海区域、西北区域和西南区域对区域经济拉动作用总量大干其承接其他区域拉动作用的总量,北部沿海区域,东部沿海区域和中部区域反之。区域间隐含的碳排放转移收支方面,北部沿海区域和中部区域碳排放转入量大干转出量,承接了其他区域的高碳负荷产业转移,其他六个区域情况相反。另外,本研究还采用万元碳排放量表示区域问经济拉动的碳负荷系数,来衡量经济拉动作用的碳环境友好程度。
  • 摘要:建设广东省全球气候变化与低碳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可以产生很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环境效益是平台建设的初衷,因而是应有之义。经济效益主要体现在它对广东省产业适应潮流发展的结构调整方面:提高能源效率,调整能源结构,降低能源强度;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低碳产业,控制高碳产业发展速度。气候变化与低碳产业政策咨询平台、节能信息平台、清洁生产信息平台、搭建碳交易平台,气候变化与低碳培训信息平台的建设将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它们直接影响到低碳技术-经济-文化体系在广东省的根植性。
  • 摘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建设生态省的根本举措,不仅是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而且要解决工业革命以来,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尖锐冲突,这就需要转变传统的线性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深刻的环境革命、经济革命和技术革命。循环经济就是解决这种尖锐矛盾,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先进经济模式。
  • 摘要:节能不仅是我国的三大基本国策之一,而且节能减排成为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低碳经济发展将作为我国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经济发展方向。通过努力天津市顺利实现了“十一五”节能减排,但通过与北京、上海等城市对比发现,在节能法规政策,监督机制、经济激励和约束机制、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和重点领域节能减排等方面仍存在明显差距,下一阶段,可以在加大长效机制建设和执行力度,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强化重点行业的节能减排;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低碳技术的科研开发力量等方面继续努力。
  • 摘要:地球物理检测技术是CO2封存选址、检测CO2地下封存状态,分布范围,证实CO2是否泄露,即证实CO2注入量与地质封存量相同的核心技术。在CO2地质封存完成后,还需要长期的地球物理检测,以便监测CO2长期封存的安全性。本文通过作者参加加拿大Weyburn Phase II CO2Sequestration and Monitoring Project项目的实践,总结了当前CO2地质封存的地球物理检测技术现状与面料的技术挑战,提出了我国开展地球物理检测研究的建议。
  • 摘要:低碳消费是指消费者在消费时追求物质、能源以及废弃物排放的减量化,是着眼于未来的有责任心的消费新理念,是一种健康,自然、简单、简约和简朴的全新生活方式,蕴含着环保和道德责任。低碳消费模式的形成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文化、技术、政策与法律多种措施的共同支持。中华民族的节俭文化是建立低碳消费的文化基础;环境友好型产品和基础设施的供给是低碳消费的技术保证;补贴与惩罚的微观政策,放弃单一GDP增长目标以及有选择地拉动消费需求的宏观政策是低碳消费的政策支持;法律、法规是规范和引导人们低碳消费的法律保障。
  • 摘要:全球的气候变化问题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后工业化时代,低碳城市的建设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首选,全球各个国家都在积极提高能源效率和降低能源强度,同时积极引进先进低碳技术,并寻求制度与技术创新,探寻低碳城市的发展路径。本文分析了城市化发展给能源需求带来的影响,从而反过来进一步的影响到城市的发展。同时论述了低碳城市发展历程和标准,认为低碳城市应当具备低碳能源是基础,清洁技术是核心,绿色规划是抓手,持续发展是目标这几个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设低碳城市的六个重要方面,即从低碳能源、低碳生产、低碳交通、低碳建筑、低碳环境、低碳社区方面入手,走一条构建起系统化的低碳城市建设模式。
  • 摘要:以降低城市运转能耗(低碳城市)和减少平均出行时间基础,综合生产、生活等多种因素,提出了最佳城市规模为20-100万人的概念。我国城镇化应调整城镇规模结构体系,以大力建设最佳规模城市为主的方向发展。对现有的特大城市应调整城市规划,避免建设单一功能的纯居住型的大型社区,以减少交通潮汐现象所带来的拥堵、减少城市能耗和CO2的大量排放。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