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工业技术>建筑科学>第47届国际规划大会
第47届国际规划大会

第47届国际规划大会

  • 召开年:2011
  • 召开地:武汉
  • 出版时间: 2011-10-24

主办单位:中国城市规划学会

会议文集:第47届国际规划大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随着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住房保障制度已经提上日程.目前,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和住房公积金政策共同构成了我国城镇住房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这三项政策在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上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住房保障制度改革、体系、问题及策略等方面综述国内住房保障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今后研究的改进策略,为我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的发展提供建议。
  • 摘要:对照区域经济梯度转移的相关理论,提出实现区域经济梯度转移需要具备产业梯度差、环境资源条件、较低运营成本、人才科技优势、地方政策支持等基本条件.在当前我国经济由东向西梯度转移的宏观背景下,按照中央批准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国家自主创新区的发展要求,基于所处的中部地区条件和既有的自主创新优势和动力,建议东湖开发区要进一步提升服务功能、创新管理体制、培育创新型人才、构建合理空间框架、构筑宜人生活工作环境、完善硬件设施、创造良好社会氛围.
  • 摘要:随着中国城市化发展,住宅的需求量持续上升,在不断增加的城市住区中倡导低碳的规划设计结构,帮助居民形成低碳的生活方式,将对低碳城市发展产生积极作用.本文总结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住区模式特征和相关实践,在规划设计的层面,从住区的选址、规模、结构、功能布局、密度入手,研究低碳住区应具备的结构特征,在其基础上运用模式语言构建低碳住区结构模式图。
  • 摘要:宜居城市的核心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即要满足人们对城市生活安全、舒适、健康、便利的需求.街区作为城市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形象特征和功能品质都与城市整体密不可分.而当前以追逐大街区甚至超大街区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土地的扩张模式,导致了一系列如土地利用效率低、交通可达性差、城市空间肌理破碎、居住环境变差等问题.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出,如何在城市街区层面,促进城市土地利用的内生增长,恢复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使人们生活的更舒适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因此,本文以城市街区作为研究对象,从当前街区建设存在的现实问题出发,提出在节约用地、减少交通、提升活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优势的宜居尺度下的街区规划,即提倡街区土地的混合使用、形成一个紧凑、多功能的城市;鼓励公共交通方式,从而减少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消减温室效应,约能源,从而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进程;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注重人性化街道、设施、景观的营造,塑造充满活力的城市空间.本文认为,城市街区在经历规划重塑之后,才能重生成为适于人们居住的街区.
  • 摘要:低碳时代背景下,轮渡交通这一特殊的城市交通模式逐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以武汉市轮渡交通运营项目为例,利用POE法(文献查阅、问卷调查、调查访问法)以及灰色关联分析法,系统分析了轮渡在便捷性、环保性、舒适性以及环保节能方面的优势,进而针对其调度管理、接驳优化以及设施建设层面的相关问题提出改进策略,旨在使武汉传统的渡江交通方式重新焕发活力。
  • 摘要:对城市环路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对特大城市设置环路的案例进行梳理,对内、外环路的局限性进行分析,提出对策.针对中心区的不断扩大造成了内环线的不稳定,通过规划建设环路的切向道路来实现环路的生长,逐步克服环路自身的封闭性,实现"破环成网".采用开放式的城市空间结构,避免中心区无序蔓延式发展.同时通过交通管理手段、调整通行成本、建设货运通道、周边路网的加密和射路的建设,才能避免环路间的恶性竞争、避免拥堵在不同环路间的简单转移,更好的实现环路功能.
  • 摘要:宜昌平湖半岛处于长江三峡门户地段,是推进宜昌世界水电旅游名城和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核心城市建设的最重要的项目,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如何在减轻建设对宜昌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的冲击和破坏,保持三峡地域特色的基础上,构建旅游新区未来的形象主题、功能结构和空间布局,成为"两坝一峡"旅游圈的核心服务区是研究的首要问题.依托低冲击开发理论的应用,通过对宜昌平湖旅游新区进行优化布局,将低冲击理念融合到规划中,为创造区域综合品质,维持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实践基础和技术支持.
  • 摘要:"八七"会址片位于汉口原租界风貌区(俄、法租界),是武汉市展现光荣革命传统、传承革命文脉的重要代表历史街区.由于历史原因,街区内建筑及设施物质衰败明显,部分土地价值与承载的功能不相匹配,面临改造和更新的压力.本文以武汉"八七"会址片保护规划的编制为例,对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规划进行探索,提出历史街区规划应充分考虑历史遗存保护、城市物质更新、居民生活条件改善等多重需求,通过"多重再现"、 "拼贴拟合"与"虚拟模块"等方面进行规划控制引导,在"历史遗存保护"与"城市更新发展"之间取得平衡,以形成各方面多赢的良好局面,实现历史街区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 摘要:宜居城市是现代城市建设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它主要受到自然环境、城市化进程、文化水平、生活成本等多重因素的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向深层次扩展,区域城市空间结构正处于深刻的转型阶段,中小城市在强化区域间协调发展的同时,越来越注重宜居城市的建设.本文旨在以湖北省汉川市为例,在实现城市产业、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同时,为中小城市探寻一条合理保护和利用生态资源,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安全性和舒适度的科学规划模式.
  • 摘要:从新时期武汉市工业发展布局政策的主要思路回顾入手,本文对快速工业化背景下,各远城区工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规划发展要求进行分析,探讨了近郊区的区级工业园的主要发展模式及其主要成因,提出了近中期规划建设思路.在工业空间布局上,新版总规采取了“相对聚集、分层布局”的总体发展思路,即将全市工业布局由内向外划分为严格限制区、控制发展区、重点发展区、引导发展区四个层次。
  • 摘要:以澳门半岛为超高密度城市环境的研究对象,对其城市绿地的空间布局进行调研分析,探索适应此类城市环境的绿色空间拓展途径,促进其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澳门半岛绿地空间布局,对于探索适应超高密度城市环境的绿色空间拓展途径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通过对国内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案例的研究分析,结合澳门半岛实际,设定了绿地斑块破碎度、绿地布局均匀度、公园绿地服务等距线及公园绿地实用可达性四项研究指标,力求充分揭示和科学表达在澳门超高密度城区中绿地空间布局的特点和规律。
  • 摘要:本文试图从两个不同时期、两轮总体规划的变迁中,对近20年来武汉城市总体规划的演进过程进行了系统的整理,总规选择空间形态、人口规模,解析在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发展背景下的城市规划关注重点和编制方法的不同,探寻蕴含在规划文稿和画卷中的思想火花,和国内同仁一起探讨新时期城市总体规划的发展方向.两轮城市总体规划都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反映了时代发展的背景和认识要求,对当时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较为积极的促进作用。
  • 摘要:Orestad新区是目前丹麦乃至整个斯堪地维亚区域最大的城市建设项目,这是哥本哈根继1947年开始的指状规划,经过多年来规划深化的又一次重大的战略突破.可称之为哥本哈根城市空间发展的"第六指"规划.本文试图从"第六指"规划产生的背景、发展历史、用地布局、生态建设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该规划的特色以及对中国新区发展的启示意义。
  • 摘要:面对全球气候的持续恶化,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切入点,低碳倡导的生活方式、发展理念已进入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本文通过对低碳理论及案例的研究,以及在四新生态新城规划中的探索和实践,提出了与地域特征紧密结合的,在规划目标、功能布局、交通组织、绿化建设、技术经济指标等方面的规划方法和控制内容;旨在以节约资源、减少碳排放量、最大限度地维系生态格局的低碳模式推进生态新城的建设和发展,寻求缓解发展需求与可持续生存的矛盾、优化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关系的有效路径。
  • 摘要:城市绿道建设规划一直是保护生物学、景观生态学、城市规划和景观设计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热点和前沿.笔者在探讨绿道建设规划的起源和发展的基础上,调研了国内推进绿道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总结了武汉市的历史资源,并针对目前创建"两型试点城市"的大背景和大环境,针对武汉市的建设发展现状,特别是交通拥堵问题,分析了绿道建设对武汉市的自然环境保护、城市绿地系统和开放空间、文化遗产保护、旅游休闲等方面的巨大作用,强调了武汉市建设绿道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然后,进一步提出武汉市绿道规划的原则与策略.最后,抛砖引玉,提出了为武汉市打造"绿满江城"生态城市绿道建设规划空间布局和选线方案的建议。
  • 摘要:本文结合南京南站案例,对高速铁路的枢纽站点地下空间展开低碳模式植入的相关研究和思考.首先从地下空间的优质低碳属性分析入手,通过研究地下空间开发和城市高铁枢纽站点建设的相互关系,提出枢纽站点地下空间在土地开发、建设规模、功能布局和节能技术等四方面对低碳型高铁枢纽站的建设起到的重要作用,最后基于此研究总结该类城市地下空间的低碳开发模式并应用于南京南站的相应规划中。
  • 摘要:本文从空间差异性的角度研究世界遗产城市地区地理区划:土地覆盖,在对国际上土地覆盖相关研究综述的基础之上,概要介绍了世界遗产城市、城市地区等相关概念以及本次研究的数据来源.研究首先从两个方面:土地覆盖结构与土地覆盖特征出发对世界遗产城市地区作介绍;并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世界粮农组织(FAO)的土地覆盖分类系统(LCCS),将世界遗产城市地区归纳为四大类:陆地植被覆盖(VT)类型、水域植被覆盖(VA)类型、陆地非植被覆盖(NVT)类型以及水域非植被覆盖(NVA)类型;最后选取各类中典型的世界遗产城市地区作概要介绍.结论部分对研究进行了总结,并对后续将要开展的工作进行展望。
  • 摘要:2007年,中国政府批准武汉城市圈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两型社会"建设的核心是把经济社会发展所耗费的资源环境代价降到最低,实现全社会的可持续性、科学发展.面对"两型社会"建设的时代背景,规划方案的国际征集作为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手段之一,也应适应新的时代要求.本文拟从"两型社会"建设思想对于规划方案的国际征集工作的指导和启示入手,直面当前方案征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针对影响征集工作的若干关键点进行分析,结合《武汉龟北地区规划方案》国际征集工作的实践,初步探索提升规划方案国际征集工作实效的思路和策略.
  • 摘要:宜居城市是自然物质环境和社会人文环境综合的复杂系统.而滨水城市是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相结合的典型,具有宜居城市的代表性特征.城市的宜居性还体现在对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的满足.本文基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从物质景观环境、人文景观环境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从物质景观环境的营造方面,对滨水城市的打造主要从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以及其他因子等方面对滨水城市的空间环境进行分析,探讨满足居民生活舒适度的基本条件和要求.从滨水城市人文景观环境的角度,主要体现在个性与普遍性的统一、紧凑与疏散性的统一、整体与局部的统一等方面,体现滨水城市特色空间的保护与建设的协调统一.本文主要从案例分析、对比以及环境心理学理论研究等方面,分析满足滨水城市物质景观环境和人文景观环境的人性需求的条件和要求,实现宜居城市的目标.
  • 摘要:通过梳理大都市边缘区域工业化发展历史演变历程,提出当前新型工业化发展是中国特色工业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大都市边缘区域是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要载体。深入分析大都市边缘区域新型工业化发展条件,结合我国当前国情和大都市边缘区域发展态势,提出相应的新型工业化发展对策,并将其应用到武汉市汉南区新型工业化发展规划中。尝试将新型工业化理念与规划实践相结合,使得区域空间规划科学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 摘要:研究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平台,构建了区域生态敏感性分析模型,对成都市新都区域生态敏感性进行了分析,得到新都区域生态敏感分区图,并以此为基础开展了区域绿地系统的空间布局.在传统的绿地系统规划中,区域绿地规划部分往往采用定性的方法来分析区域绿地结构与布局,对区域绿地的生态敏感性分析缺乏定量分析。区域绿地系统规划应在充分考虑区域生态资源保护及其关联度的因素同时,还需统筹协调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资源保护利用等各种关系。尝试在区域绿地系统规划中提供一种新的方法与思路,通过对多种潜力因子和阻力因子的叠加分析,更加全面、量化的方法识别出新都区域内生态资源系统完整性强弱、景观敏感度高低、居民建设活动的强弱,从而判断出区域生态敏感性强弱,以此作为区域绿地规划中控制区域划定的重要依据。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