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经济财政>亚太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国际研讨会
亚太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国际研讨会

亚太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国际研讨会

  • 召开年:2011
  • 召开地:杭州
  • 出版时间: 2011-04-26

主办单位: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浙江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会议文集:亚太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国际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上越来越多的人们都已经认识到食品安全对于健康的重要性,FAO/WHO国际营养会议宣称“获得营养足够且安全的食品是一项人权”,由食品安全引发的社会、政治、健康和贸易问题时有发生,农产品中化学投入品的残留允许限量及加工食品中食品添加剂使用,是国际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及为关注的问题,为了解和掌握各国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的动向及食品标准化相关研究,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体现以人为本,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是中国食品安全管理和食品标准化体系建设面临的主要挑战。
  • 摘要:举办“亚太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国际研讨会”,是亚太地区探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活动,对于亚太各国充分沟通与交流,共同深入探讨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和建设现代农业,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我希望与会的中外专家能够充分利用这个平台,积极交流成功的经验,共享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为探寻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和途径发挥积极的作用。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我国逐步提出了加快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积极发展绿色食品、因地制宜发展有机食品的发展战略,并启动了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工作。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三品一标”品牌为主体的安全优质农产品发展格局。绿色食品是我国优质农产品的精品品牌,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未来五年,是我国建设现代农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强化生产过程质量控制,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主要任务。
  • 摘要:中国的农业经历了5000多年的发展,从农耕农业到近代农业,融入了社会、经济与生态发展的全过程。尤其近些年中国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满足了人类生存的需求,提高了人民生活的质量,促进了全球经济发展。但是,由于人口的快速增长、各种化学物质的投入、土地的扩大化利用以及各种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农业生态环境受到较大的损害。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投入管理、农产品加工与销售已难以适应目前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中国绿色食品协会积极倡导下,在各地、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提出的“绿色食品”理念和相应的管理办法,为中国食品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广泛调研和专家论证,近年来又提出“绿色农业”的新概念。中国的农业生产、农业经济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一直被党中央、国务院予以高度关注。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绿色食品协会与地方、企业合作,在全国各地建立了一大批“绿色农业示范基地”,同时也组织专家积极开展了绿色农业理论研究,并取得一定的成效和进展。
  • 摘要:本文首先对我国绿色食品的产生背景进行了阐述,进一步分析了绿色食品生产与农业标准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探讨了实施农业标准化对绿色食品发展的功能与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绿色食品农业标准化生产,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政策建议。
  • 摘要: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以创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为契机,通过构建完善茶叶生产的组织管理体系、生产管理体系、投入品管理体系、技术服务体系、基础建设体系,加强品牌建设与培育专业市场,以提高华安铁观音茶叶的质量安全度、社会认知度、品牌知名度、消费接受度、百姓放心度、市场占有度,促进企业增效和茶农增收,闯出一条以品牌带动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新路子。
  • 摘要:绿色食品质量检(监)测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一项重要工作,自农业部从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进绿色食品以来,把建立健全绿色食品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管理体系,实行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质量监控,作为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重要任务之一。结合农产品检测机构发展现状,就如何加强农产品检测机构建设,发挥其技术支撑作用的关键环节进行探讨。
  • 摘要:召开亚太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研讨会,是我中心根据农业部的总体要求,为促进亚太经合组织经济体共同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而组织的一项重要活动。其目的是总结和交流农业可持续发展经验,共同分享可持续发展成果,研究探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和途径,促进APEC成员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绿色食品是中国政府立足中国农业实际而推出的一项开创性事业,是在实践中探索出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成功典范。通过中外专家的广泛交流和深入研讨,必将有效地促进亚太地区国家共同探索和相互借鉴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模式和途径,有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 摘要:绿色食品是上世纪90年代初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由农业部推出的。绿色食品是指出自优良生态环境,按照规定的技术标准生产,实行全程质量控制,产品安全、优质并使用专用标志的食用农产品及加工品。发展绿色食品的基本理念和宗旨,一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二是提高农产品及加工食品质量安全水平,增进消费者健康;三是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中国正处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和建设现代农业的关键时期,绿色食品注重生产经营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符合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和消费结构升级加快,人们更加注重农产品的质量和品牌,绿色食品的发展具有广阔的前景。当前,绿色食品的发展已经进入了重要的机遇期,分析总结了发展推进的基本方向和目标。
  • 摘要:中国的绿色食品事业发端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到今年,已经是第21个年头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方面依据中国国情,形成了一整套科学的认证管理制度;另一方面,通过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传播了绿色食品理念,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并吸取了许多好的经验,对绿色食品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最近几年,在发展中国特色现代农业的大背景下,我们以绿色食品事业多年成功实践为基础,发展出了绿色农业理念,开展了绿色农业科研与示范工作,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也得到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认可与支持。
  • 摘要: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农业受到资源制约和环境承载压力越来越突出,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可持续发展,更加有赖于有限资源的节约、高效、循环利用,有赖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纵观世界农业发展历程,经历了从传统农业向石油农业、化学农业跨越的发展阶段,虽然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力,但化学物质的过度使用已成为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的重要因素。在资源环境约束、消费需求升级、市场竞争加剧的多重因素制约下,正面临着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转型升级的重大任务。在生产生态化、消费绿色化的趋势下,加快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走资源节约、生态保护的发展路子,既有利于改善农产品品质,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绿色消费需求,又有利于防治农业污染,推进节能减排,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运用可持续发展理念、循环经济理论和生态工程学方法,以资源高效循环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核心,综合生态农业和循环农业的优势特征,通过调整和优化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的生产、消费结构,建立农业资源利用、农业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动态均衡机制,达到降低资源消耗、物质循环利用、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实现农业经济活动与生态}J性循环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所以,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是现代农业建设中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几年来,我省按照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紧紧围绕生态循环农业发展,在建设现代农业中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 摘要:总体来讲,工业化、城镇化在我们国家已经进入了一个非常快速的发展阶段,尤其是最近几年,工业化和城镇化至少在速度上超出了我们的预期,但是农业现代化难度却是最大的。在中央的农村工作会议中强调这么一句话有很深远的意义的。,正是这样的背景和社会环境条件下,我们的农业现代化难度会更大、任务更重、标准更高。农业作为弱势产业和战略性基础产业,面临着社会、自然以及市场的多重风险。这句话更深的用意还是要强调农业现代化跟城镇化和工业化具有同等重要的战略意义,更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生态是现代农业内涵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农业生态化的趋势会越来越重要。另外一个方面,从产业发展看,中国农业现代化最关键的是农业的组织形式的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水平之所以差就是因为农业的组织化和产业水平低。新的阶段,在满足以前现代化要求的前提下,面临着两个特殊的问题,一个就是生态化的问题,另外一个是中国小规模、分散式的生产跟庞大的社会需求的矛盾的协调,这跟任何其他国家相比都是非常特殊的。
  • 摘要:成丰县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处内陆山区,没有突出的区位和交通优势,市场发育滞后,人才、资金匾乏,全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农业增长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大动能,为农业可持续发展谋求优势积累。在生态建设上,作为全国最早的退耕还林试点县和天保工程实施区,我们科学规划和实施了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城区绿化以及乡集镇、道路、水系绿化五大工程,早在1992年,全县即消灭了宜林荒山,1994年实现了绿化达标,目前,全县林地保有量达到272.5万亩,被评为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绿色小康示范县。在基础设施上,围绕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农田水利等基础建设,全县农村公路通畅、通达率分别达63%, 82%,农田水利设施日臻完善,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5万亩,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升。在产业培植上,始终把结构调整放在首位,特色优势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形成了烟叶、茶叶、林果、畜牧、蔬菜、中药材六大支柱产业,农业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以创建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县为抓手,强力推进品种特色化、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投入科技化建设,切实转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提升农业比较效益,最大限度带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成功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生态高效农业的转变。
  • 摘要:进入21世纪,资源和环境对农业发展的约束更为突出,特别是人类不合理的耕作加之气候环境等外部因素制约,农业发展难度进一步增大。黑龙江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如何在确保国家粮食数量安全的同时,实现质量安全、收入安全和生态安全的有效统一,并最终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我们必须面对和必须解决的问题。黑龙江省的实践表明:通过几年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不仅使黑龙江省成为全国最大的标准化生产基地,满足了绿色食品加工企业对原料的需求,而且成为黑龙江省的又一大形象品牌,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农产品竞争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转变生产方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增加企业和农户收入、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 摘要: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以来,各国都在从理论与实践结合上不断探索,尤其是在系统性和发展模式方面,不断总结经验、相互学习借鉴。从标准化和比较研究角度,农业大体可分为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在现代农业建设中,又有多种模式(如生态农业、循环农业、有机农业、绿色农业等),且绿色农业应成为现代农业的主要模式。从国际范围看,一些发达国家基本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新兴经济体国家正在加速这种转变。中国就属这种情况,中国正在进行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对加快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加强与亚太地区合作提供了机遇。在建立系统分析框架基础上,即把农业分为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现代农业分为常规现代农业和绿色农业;并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重点研究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绿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以及绿色农业发展模式(有机、绿色、无公害食品);发展趋势,绿色农业发展中取得的成绩、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并从标准化和推进合作的角度提出对策;在研究方法上,所采用的是系统研究和比较研究、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以及典型剖析法。
  • 摘要:发展绿色农业是一场新的产业的革命和技术革命。本文认为绿色农业是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导模式。论文从现代农业绿色生态化发展入手,阐述了绿色农业具有开放兼容、持续安全、全面高效、标准规范等特征,是现代农业建设的最佳模式,通过对绿色农业发展模式的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补偿、生态资本运营等多维度论述了绿色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级层次。在此基础上,从绿色农业的生态发展、经济发展、产业化经营、营销与贸易、组织与管理等方面探讨了绿色农业是现代农业建设的最佳选择,提出了通过减化肥、减农药,增产、增效,低能耗、低排放,高品质、高安全性、国际化等途径与措施来实现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思路。
  • 摘要:宁海县地处浙江东部沿海,濒临象山港和三门湾,面积1843平方公里,人口60万。近年来,宁海县坚持“生态立县”的战略思想,成功地将循环经济转化为“生态生产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助推器,总结出的一、二、三产资源共享的混合型三级模式,成为全国县域循环经济发展的五大模式之一,引领宁海走上了现代农业发展之路。2010年,实现农业增加值29.7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744元,全国综合百强县和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排位第63位,相继获得国家卫生县城、省级生态县等称号,并被列为国家级可持续发展试验区。
  • 摘要:目前绿色食品产业发展遭遇了瓶颈,即绿色食品虽名气大但却没有得到大多数消费者的普遍认同与接受因而阻滞了其健康快速发展,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绿色食品的公众信任度仍然不高。为此,本文分析了绿色食品质量信息管理的必要性——信息不对称的种种类型、危害及原因,提出了加强绿色食品质量信息管理的若干举措。
  • 摘要:绿色食品为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开发绿色食品对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质量,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满足人们日益需要,增进人民身体健康具有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在分析了新时期开发绿色食品的有利条件的同时,探讨了新时期开发绿色食品所面临的农业结构不合理以及农产品加工水平低等问题,同时指出,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促进农民增收,必须增强机遇意识、责任意识,把握机遇,应对挑战,解放思想,开拓创新。
  • 摘要:绿色食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简要介绍了绿色食品的产业结构以及发展现状,概述了农业标准体系情况,同时归纳了提高农业标准化的途径。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