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加里东期

加里东期

加里东期的相关文献在1972年到2022年内共计182篇,主要集中在地质学、石油、天然气工业、地球物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7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9735篇;相关期刊78种,包括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岩石学报、地质通报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十五届学术年会、2011年华东六省一市地学科技论坛、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2007年博士后学术论坛等;加里东期的相关文献由580位作者贡献,包括付建明、陈懋弘、周立同等。

加里东期—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7 占比:1.78%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9735 占比:98.16%

总计:9917篇

加里东期—发文趋势图

加里东期

-研究学者

  • 付建明
  • 陈懋弘
  • 周立同
  • 李文杰
  • 杜云
  • 樊晖
  • 王敬元
  • 田磊
  • 侯可军
  • 张桂林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邓飞; 杨晓聪
    • 摘要: 华南大陆南缘的加里东期构造演化过程尚不清晰,同期岩浆岩研究为探究其构造过程提供了窗口。对云开地块北缘粤西广宁地区花岗闪长岩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所采样品的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440.1±6.4)Ma和(442.0±8.6)Ma,具有低钾、富钠、贫镁特征。花岗闪长岩富集Rb、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等高场强元素,总体表现出I型花岗岩的特征。本区花岗闪长岩是由华南大陆陆陆碰撞造山阶段后期伸展环境下岩石圈地幔拆离导致软流圈上涌,使得古老(变)砂岩基底部分熔融形成。
    • 杜云; 田磊; 郑正福; 陈剑锋; 张小强; 王敬元; 周立同; 樊晖; 李超
    • 摘要: 落家冲钨锡矿床白钨矿中Sm、Nd含量高,Sm/Nd值小,Sm-Nd等时线年龄为401.5±9.4 Ma(2σ,MSWD=0.90),^(143)Nd/^(144)Nd初始值为0.5120214±0.0000098,表明该矿床形成于加里东晚期。白钨矿εNd(t)值为-1.91~-1.99,暗示矿床成矿物质主要来自地壳。对矿区主要赋矿花岗岩进行了锆石LA-ICP-MS定年,获得成岩年龄为423.7±2.7 Ma(2σ,MSWD=0.61),属于加里东晚期第一侵入次花岗岩,其主量元素含量及特征参数变化范围较大,源岩主要为古—中元古代基底地壳的砂屑岩和泥岩,并且可能还同化混染了部分晋宁期富Ca、Mg的岩浆岩。结合前人资料,认为苗儿山及整个华南地区发生了多旋回构造-岩浆活动与成矿作用。苗儿山岩体北段和南段的主要成岩成矿时代分别为加里东期和印支期,整体具有“北加里东、南印支”的成岩成矿格局。研究结果可为指导区内找矿工作与完善华南地区成岩成矿理论提供依据。
    • 刘远栋; 苏小浪; 程海艳; 张建芳; 李翔; 刘风龙
    • 摘要: 龙泉岩体是浙南地区少有的加里东期花岗质岩体。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年代学研究显示,龙泉岩体由花岗岩-二长花岗岩组合(花岗岩类)和英云闪长岩-奥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组合(TTG)组成,两类岩石组分普遍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Th、U、K,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Ti,显示岛弧岩浆岩的特征。TTG岩石的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属于典型的高压型TTG,其岩浆来源于受俯冲板片流体作用的基性下地壳的重熔作用,而花岗岩类岩石则主要源于古老地壳沉积物的部分熔融,两者均未受地幔的明显混染。锆石SHRIMP U-Pb和锆石LA-ICP-MS U-Pb测年结果表明龙泉岩体的形成时间为443±3~410±3 Ma,结合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指示晚至泥盆纪早期,龙泉地区还存在着洋壳的俯冲作用。
    • 黄玉凤; 谭伟; 包志伟; 何宏平; 梁晓亮; 黄健; 王珩
    • 摘要: 近年,在赣南加里东期上犹复式花岗岩体风化壳中首次发现了离子吸附型重稀土矿,这一找矿突破受到广泛关注,但其成因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对上犹复式岩体中产出重稀土的剖面中的基岩开展了岩相学、矿物学、元素地球化学及锆石LA-ICP-MS U-Pb定年研究。结果显示,重稀土矿的风化母岩为中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强绢云母化黑云母花岗岩,(含)稀土副矿物主要为磷灰石、锆石、磷钇矿等,均富中重稀土元素。新鲜基岩的主量元素具高硅、富钾特征;稀土元素总量(∑REE)为258μg/g,LREE/HREE为0.84,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整体以富重稀土为特征,具强烈的Eu负异常;微量元素亏损Ba、Sr、Ti、Nb、P,相对富集Rb、U、Ta、Y,这些特征与上犹复式岩体中的晚期侵入体——陡水岩体的地球化学特征相似。锆石U-Pb年龄结果为412.7±1.2 Ma,成岩时代与陡水岩体一致,也证实重稀土的成矿母岩为上犹复式岩体中的晚期侵入体。对比重稀土剖面的蚀变基岩和新鲜基岩发现,蚀变形成的强绢云母化花岗岩稀土总量显著降低至46~140μg/g,而且主要(含)稀土的副矿物磷灰石发生分解,形成次生的磷钇矿、独居石等耐风化矿物,表明基岩的蚀变不利于后期的风化成矿。通过研究指明了在上犹复式岩体中呈岩株、岩枝产出的晚期侵入体的风化壳为重稀土矿找矿范围。
    • 高爱洋; 时毓; 刘希军; 赵增霞; 刘明辉; 黄椿文
    • 摘要: 均洞花岗岩体出露于钦杭结合带西南部,对揭示桂东北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其岩石组合为石英黑云母闪长岩、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和黑云母二长岩。文章运用LA-ICP-MS锆石U-Pb测年方法,获得均洞岩体的结晶年龄为423~430 Ma,为加里东期造山作用的产物。均洞岩体的SiO;含量较低(55.47~62.95 wt%);其中一个样品属于钾玄岩系列,其余均属高钾钙碱性系列,铝饱和指数A/CNK为0.70~1.18,样品为准铝质或过铝质,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Rb、Ba、Th、U),亏损高场强元素(如Nb、Ta、Sr、P、Ti)。结合邻区壳幔混合特征及地球化学数据,认为均洞花岗岩体岩浆源岩具有多样性,可能存在不同来源的岩浆混合作用,为陆内碰撞造山后伴随软流圈的高温上涌,导致部分基性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后,随着幔源物质的加入形成母岩浆,后经历不同程度的分异演化最终成岩。
    • 张素梅; 汪洋; 任纪舜; 张敏杰; 于灵艳; 井天景
    • 摘要: 桂东岩体位于诸广山—万洋山花岗质岩浆岩带的中部,沿NE向呈不规则条带状分布于湘赣交界处,该岩体作为诸广山—万洋山加里东期花岗质岩浆岩带的核心部分,记录着该岩浆岩带的形成时间、岩浆物质来源、壳幔相互作用等典型特征。在详细地质调查基础上,本文对桂东岩体主要岩石类型进行了岩相学、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Hf同位素组成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桂东岩体是一个复式岩体,岩浆活动持续>60Ma(474—411Ma),经历了4个脉动阶段:474—464Ma、452—442Ma、435—425Ma、415—411 Ma,其中,474—464 Ma、452—425 Ma、415—411 Ma期间的岩浆活动与华南加里东造山运动三个构造幕密切吻合。4个阶段岩浆活动对应岩石类型分别为黑云母花岗岩-花岗闪长岩、黑云母花岗岩-二云母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二长花岗岩及角闪黑云花岗岩-黑云母花岗岩。原位锆石Hf同位素特征表明,大部分样品εHf(t)值位于球粒陨石演化线下方,主体集中于–2.20~–9.84之间,Hf同位素两阶段模式年龄TDM2为1969~1577Ma。其岩浆物质主要由华南造山带下地壳物质的一次或多次重熔而成,且幔源物质参与程度经历了由弱—强—弱,并与研究区太古宙—古元古代发生的重要地壳增生事件时间相呼应。
    • 李功振; 陈志洪
    • 摘要: 文章以赣南遂川地区的基性岩脉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地质观察和室内岩石学、地球化学以及锆石LA-ICP-MS U-Pb年龄测定分析,并对其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形成时间、岩浆成因及构造环境等有关问题进行探讨。基性岩脉测年结果为446 Ma±6.6 Ma—422.3 Ma±7.3 Ma,属加里东晚期区域性伸展环境的产物。主、微量元素分析显示基性岩墙为拉斑碱性系列,属于富钠基性岩类;稀土配分曲线与地幔岩浆型稀土元素曲线模式相似,说明岩浆来源与地幔岩浆有密切关系。赣南存在加里东期的酸性和基性侵入岩,反映了地壳构造环境由早期挤压环境渐变为后期伸展环境的演化过程。
    • 韩品龙; 肖敦清; 王居峰
    • 摘要: 应用"地层尺度"方法,通过在区域地层框架下的岩性组合和电测曲线特征,将大港探区奥陶系峰峰组划分为若干小层,并在全区开展小层对比,研究不同小层经加里东运动改造后在奥陶系顶部不整合面的出露情况,以期还原加里东运动后的古地貌形态.研究结果表明,大港探区加里东期不整合面是小层(十~几十米)级别的低角度不整合,加里东运动改造后地势总体呈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地貌形态,峰峰组小层出露具有由低向高逐渐变老的特点;该低角度不整合的存在改变了以往的认识,还原了加里东运动对奥陶系地层的影响,同时在峰峰组小层框架下,揭示了受第5小层控制,上、下碳酸盐储层在纵向上具有不同的发育规律,其上发育岩溶喀斯特及团块状白云岩储层,其下发育层状白云岩储层,在黄骅坳陷中南部地区连续分布,具备较好的储集性能.上覆煤系地层沉积覆盖后与下伏奥陶系储层形成多类型的源-储配置关系,具有捕获后期生成油气的条件.
    • 李功振; 陈志洪
    • 摘要: 文章以赣南遂川地区的基性岩脉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地质观察和室内岩石学、地球化学以及锆石LA-ICP-MS U-Pb年龄测定分析,并对其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形成时间、岩浆成因及构造环境等有关问题进行探讨.基性岩脉测年结果为446 Ma±6.6 Ma-422.3 Ma±7.3 Ma,属加里东晚期区域性伸展环境的产物.主、微量元素分析显示基性岩墙为拉斑碱性系列,属于富钠基性岩类;稀土配分曲线与地幔岩浆型稀土元素曲线模式相似,说明岩浆来源与地幔岩浆有密切关系.赣南存在加里东期的酸性和基性侵入岩,反映了地壳构造环境由早期挤压环境渐变为后期伸展环境的演化过程.
    • 邓平; 张斌辉; 曾超; 何玉璠
    • 摘要: 横跨中-越两国的都龙-Song Chay穹隆的核部杂岩发育了混合岩化作用。对穹隆核部的混合片麻岩和浅色花岗岩脉中锆石CL图像、U-Pb年龄和锆石微区微量元素组成的研究表明,锆石发育复杂的内部结构,可分为:继承锆石、深熔锆石、变质增生锆石。锆石核部为原岩继承锆石,一般较明亮且具有最高的Th/U比值,最低的U含量和较高的∑REE、LREE含量,获得的年龄为前寒武纪年龄,代表了混合岩的原岩年龄;深熔锆石具有振荡环带,次高的Th/U比值和最低的∑REE、LREE含量,在混合片麻岩和浅色花岗岩中获得的~(206)Pb/~(238)U年龄分别为(422±6) Ma、(423±6) Ma,代表了都龙-Song Chay穹隆发生深熔作用的时间,与区域上碰撞-岩浆事件时间一致;变质增生锆石产于锆石边部,颜色较暗且不具环带,具有最低的Th/U比值,最高的U含量和较高的∑REE、LREE含量,获得的年龄反映了后期区域变质作用事件。因此,都龙-Song Chay穹隆核部的花岗质杂岩大部分实为前寒武纪地壳物质在加里东期深熔作用的产物,并受到了印支运动的影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