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分离系数

分离系数

分离系数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190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化学、冶金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5篇、会议论文15篇、专利文献246521篇;相关期刊119种,包括膜科学与技术、石化技术、核技术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中国有色金属冶金第三届学术会议、第十二届全国放射性药物与标记化合物学术交流会、第十三届全国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学术研讨会等;分离系数的相关文献由510位作者贡献,包括吴文远、常宏涛、赵中伟等。

分离系数—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5 占比:0.07%

会议论文>

论文:15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246521 占比:99.93%

总计:246701篇

分离系数—发文趋势图

分离系数

-研究学者

  • 吴文远
  • 常宏涛
  • 赵中伟
  • 刘卫
  • 张兴
  • 李剑虹
  • 杨幼明
  • 涂赣峰
  • 边雪
  • 曹连英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廖颖敏; 张静
    • 摘要: 将煤层气中的CH_(4)排放至空气则易造成能源浪费以及温室效应,因此开发具有高CH_(4)吸收容量和高选择性的新型多孔碳材料并用于煤层气变压吸附分离技术至关重要。分别阐述活性炭、碳分子筛、碳纳米材料等碳材料在分离、富集CH_(4)领域的应用现状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汇总相关资料分析可知:经KCl改性的商用活性炭对CH_(4)/O_(2)的分离系数达7.9,即商用活性炭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经过硝酸/尿素改性的混合煤活性炭有望成为有效分离、富集煤层气中CH_(4)的碳材料;选择合适的生物质前驱体、改性剂,获得具有较高CH_(4)吸附容量和高选择性的新型多孔碳材料以用于煤层气中CH_(4)的富集和分离,同时实现节能减排;为提高对CH_(4)的吸附容量,可通过调整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参数提高氮磷掺杂的碳分子筛对CH_(4)/N_(2)的分离系数,选择合适的改性剂和改性条件对碳纳米管等碳材料进行改性;金属负载的碳材料催化剂将成为CH_(4)催化转化方面具有巨大前景的备选材料。
    • 丛蓉(摘译)
    • 摘要: 据报道,传统DDR型沸石膜非常适合从不同大小的分子中分离出二氧化碳,例如伴生气或天然气中的甲烷。然而,DDR型沸石膜对于将二氧化碳与氧气或氮气分离效率低。日本NGK Insulators公司开发的新型DDR型沸石膜可高效分离二氧化碳与氧气或氮气,比传统DDR型沸石膜效率高五倍。与传统DDR型沸石膜不同,新型DDR型沸石膜利用分子的不同吸附特性(亲和力)将二氧化碳与氧气或氮气分离。由于陶瓷在恶劣条件下性能稳定,该公司正致力于进一步提高高温工业废气的分离系数;其目标是经过更多测试和开发,2030年实现新兴DDR型沸石膜商业化。
    • 汪晋兴; 孙丹; 田巨云
    • 摘要: 在级联系统工况转换时,流体状态很容易达到新定常态,而丰度分布却需要更长的时间才可达到新定常态。通过理论推导,给出了特定情况下估算小分离系数和大分离系数级联系统平衡时间的表达式,并简要分析了可行的工况转换方法。研究表明:在相同工况下,大分离系数的级联平衡时间远远小于小分离系数的级联平衡时间,即分离系数越大,其级联平衡时间越短。
    • 袁标; 沈鹏
    • 摘要: NaA分子筛因其主孔道的尺寸介于大多数有机溶剂与水分子的动力学直径之间,对水分子具有很高的选择透过性。因此,基于NaA分子筛开发的NaA分子筛膜被广泛应用于渗透汽化。但NaA分子筛膜陶瓷载体上的无机结晶膜在制备过程中易形成非分子筛孔,这些缺陷导致膜的分离系数较低。本文通过在NaA分子筛膜表面原位生长富含羟基的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修复NaA分子筛膜在制备过程中产生的缺陷,同时提高NaA分子筛膜表面的亲水性,膜表面的接触角从36.8°降低至19.0°,最终实现大幅度提升NaA分子筛膜对乙醇/水的分离系数
    • 秦世利; 张永涛; 马溢; 张强
    • 摘要: 随着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的快速发展,为了最大限度采出油田剩余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曾经不具备继续开发价值的已经弃置的油田被二次开发。而油田在二次开发的钻井作业过程中新井眼轨迹和老井眼轨迹不可避免面临着不同程度的防碰问题,分离系数、井眼中心距、椭圆距等均较小,甚至不满足标准要求。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寻找一种可以有效规避井眼碰撞问题的技术手段,以保证油田能够再次焕发生机,这也是当前钻完井行业一直以来在追求和竭力解决的问题。文章以南海东部某油田二次开发为例,介绍海上油田丛式井的分类和防碰设计,重点介绍水平段“主动找标志层”综合防碰控制技术,为海上油田二次开发面临的防碰问题提供一种新的解决思路和方法。
    • 郑卓; 王建立; 夏良冰; 刘广明; 张弘
    • 摘要: 埕北低凸起油气成藏构造是受燕山、喜山期多次区域性抬升影响而形成,埕北油田东二上亚段构造高部位区域气层发育,经过二十余年生产开采,气顶区已非原始气层状态,气藏规模变小且分布不均,常规录井、测井方法难以判别气油界面。在油田综合调整过程中,为了确保水平井着陆在纯油层中,规避混合油气层对产能的影响,收集埕北油田12口井的气测数据,运用高斯混合模型进行数据关联性分析,得出关键分离系数α值,将分离系数与经验公式相结合,建立了适用于埕北油田气顶区的混合油气层解释方法,其在钻井过程中应用能实时判别并解释混合油气层,从而指导水平井准确着陆。
    • 张晓明; 陈德照; 陈磊; 麻宇杰; 刘智伟; 黄蒙; 徐占军; 赵军辉
    • 摘要: 气体在井下抽油泵中脱出是影响抽油泵效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井筒中增加气锚可以有效减少气体对抽油泵的影响。螺旋式气锚由于采用了滑脱效应和离心分离原理,相比重力式气锚,分气效率进一步提高,但由于自身结构限制,螺旋式气锚对于油气混合液中小气泡分气效率较差,对气油比高、小气泡多的油井,不能有效解决气体影响的问题。为了提升螺旋式气锚的分气效果,在气锚下部安装破泡短接,井均泵效提升了9.3%,较好地解决了螺旋式气锚对小气泡分气效率不高的问题。
    • 赵国海
    • 摘要: 分析防碰技术表层规则和OSF分离系数准则,利用极坐标图优越的直观性和指导性特点强化防碰设计,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多种现场防碰措施,制定出一套系统化防碰方案,形成了基于槽口优选、钻井顺序优化的防碰设计及措施优化技术,在埕岛西合作区应用效果较好,为解决同类型丛式井组防碰问题积累了宝贵经验.
    • 孙昱东; 赵小宁; 冯祎
    • 摘要: 以大庆催化裂化油浆为原料,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与反抽提剂复配作为抽提溶剂,研究了复配比对催化裂化油浆抽提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溶剂复配比增加,抽出油的收率增加,芳烃含量先增加后降低,芳烃的分配系数α和分离系数β均先增加后降低,说明合适的溶剂复配比有利于催化裂化油浆的抽提分离,溶剂复配比为2.3左右时,达到较优的抽提效果.
    • 刘鑫博; 唐建峰; 胡苏阳; 李光岩; 花亦怀; 孙永彪; 许涛
    • 摘要: 选择4A、5A、13X、13X-APG和JLOX-500这5种沸石分子筛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气体吸附实验对其进行性能研究.介绍实验装置的组成和流程、实验方法及操作步骤、实验指标的计算方法.通过静态吸附CO2气体、动态吸附CO2和CH4混合气体的实验方式,对比分析5种沸石分子筛的吸附脱碳性能,并对其循环使用性能进行实验验证.结果 表明:在25°C、0 ~4 MPa下,相比于4A和5A这2种A型沸石分子筛,JLOX-500、13X和13X-APG这3种X型沸石分子筛对CO2气体的静态吸附能力更强.在25°C、4 MPa下,5种沸石分子筛动态吸附CO2体积分数为3%的CO2和CH4混合气体时,JLOX-500沸石分子筛对CO2的吸附量达到4.02 mol/kg,分离系数达到59.95,均高于另外4种沸石分子筛,动态吸附脱碳性能最好.JLOX-500沸石分子筛在280 °C高温再生条件下重复使用时,吸附脱碳性能稳定,具有良好的循环利用性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