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Lab颜色空间

Lab颜色空间

Lab颜色空间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98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轻工业、手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2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89803篇;相关期刊66种,包括科学技术与工程、江苏农业科学、电子世界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十届中国智能机器人会议、2010年全国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信息学术年会、2009年全国模式识别学术会议暨首届中日韩模式识别学术研讨会等;Lab颜色空间的相关文献由291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宏伟、李鹏飞、丁海林等。

Lab颜色空间—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2 占比:0.09%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89803 占比:99.91%

总计:89888篇

Lab颜色空间—发文趋势图

Lab颜色空间

-研究学者

  • 张宏伟
  • 李鹏飞
  • 丁海林
  • 任洪娥
  • 余粟
  • 刘丹
  • 吴玉环
  • 唐俊
  • 崔世钢
  • 张凯月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于国庆; 李宏哲; 张倩; 杨东瀚
    • 摘要: 针对视频监控下运动人体目标分割,传统的简单线性迭代聚类(SLIC)分割算法经常会受到光照变化的干扰,易产生欠分割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降维的改进型SLIC融合算法。首先,在Lab色彩模型转换过程中只对L分量进行转换,剔除对光照及迭代聚类贡献度低的色彩分量a,b,并进行降维简化;其次,引入灰度特征向量g以增强图像的特征信息,弥补因降维导致的特征损失问题;最后,将灰度信息、L分量和位置信息融合成一个4维特征向量[l,g,x,y]用于分割。与传统SLIC算法的实验对比结果表明,改进型SLIC融合算法不仅适用于一般场景,对于光照干扰下的场景,也能准确地分割出人体目标,且该算法的各项评价指标均优于传统的SLIC算法,其平均运算效率比传统SLIC算法提高约9.075%,能够很好地应用于监控视频帧图像中受光照干扰较为严重情况下的超像素分割问题,可为后续图像的进一步处理提供更好的基础。
    • 张英楠
    • 摘要: 针对传统清水砖筛选方式因依赖人眼视觉与经验判断,容易发生的色差分辨难、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和图像掩膜提取算法,设计了一种自动选砖算法,搭建了视觉系统,建立了清水砖选砖机器人系统及运行流程。与传统方式相比,新方法建立了清水砖数字化筛选标准,实现了高标准清水砖自动筛选,显著提升了选砖效率与品质,为后续类似工程精益建造提供了技术支撑。
    • 徐武; 文聪; 唐文权; 郭兴
    • 摘要: 针对通过RGB空间各个颜色分量高度线性相关会导致分割过程处理速度慢、分割结果不准确的问题,以及二维Otsu算法实时性差,计算量大的缺陷,提出一种基于Lab空间的融合改进二进制量子PSO和Otsu优化算法。将RGB空间转换为Lab空间,减弱不同颜色分量的相关性;利用改进的二进制量子粒子群算法搜索最优阈值,作为改进二维Otsu算法的分割阈值,然后对图像进行分割。通过实验证明改进算法与其他算法相比,分割速度和分割精确度都有很大的提升。
    • 赵磊; 李振伟; 杨晓利; 杨彬; 贾蒙丽
    • 摘要: 传统盲道边界模型对提示盲道的预警作用不足,因此提出一种基于颜色信息的提示盲道检测算法.将摄像头采集到的盲道图像从RGB颜色空间转换为Lab颜色空间,对具有不同干扰颜色的盲道,结合盲道分割常用的颜色空间以及提示盲道的特征,分别提取a分量和b分量,综合利用Otsu阈值分割、形态学处理分割盲道区域,得到分割后的二值图像.通过分析二值图像中盲道区域像素点的数量与像素点中心位置的关系,实现提示盲道的检测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分割出大多数盲道图像,并实现提示盲道的准确检测和分类,将其应用在导盲设备中,利用声音或者物理振动的反馈,提醒盲人提示盲道的存在,帮助盲人寻找更好的行进方向,不仅能够极大地保证出行安全,而且还可以提供更加全面的盲道信息.
    • 吴俊雄
    • 摘要: 针对光学字符识别中被红色印章覆盖的字符难以识别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Lab颜色空间的方法,分离被红色印章覆盖的字符图片与正常字符图片.该方法考虑到图片的颜色特征,取图片在Lab颜色空间中的a分量,依据像素值和像素数目设计分类器.实验表明,该分类器具有较好的分类效果,较SVM方法效果更佳,识别正确率达到98.33%.
    • 陈梦涛; 余粟
    • 摘要: 为解决传统K均值算法在RGB空间处理彩色图像分割时,出现分割精度低、色彩表现差、初始聚类中心位置和数目难以确定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一种基于Lab颜色空间的自适应K均值彩色图像分割方法。首先将图像由默认的RGB空间转换到色彩表现更符合人眼机制的Lab空间;其次引入DBI指数作为聚类是否进一步分裂的判别依据,与改进的最大最小距离方法相结合,获得全局初始聚类中心点;最后运行k均值算法,进行彩色图像分割。实验结果显示,改进算法的平均运行时间较传统算法快6.316s,误差概率下降18.712%。该方法不仅解决了分割图色彩饱和度不足问题,并且获得了更快的分割速度和更准确的分割精度。
    • 侯培国; 张铮; 宋涛; 祁继辉
    • 摘要: 传统的多投影颜色校正和亮度融合在RGB颜色空间下进行,存在校正过程中亮度和色度相互干扰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Lab颜色空间的颜色校正和亮度融合方法.将亮度与色度单独提取出来,用B样条曲线模型建立起各投影仪原图像与投影显示画面的亮度、色度转换关系,以消除各投影仪投影显示画面之间的颜色差异,并采用融合B样条曲线的伽玛校正对画面重叠区域的亮度进行调节.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RGB颜色空间,在Lab空间进行颜色校正使两个投影显示画面的颜色强度差异在Lab三通道分别减少了4.14,2.41,2.44;相对于RGB颜色空间的伽马校正,在Lab空间将伽马校正与B样条曲线融合进行亮度调节使投影显示画面重叠区域与非重叠区域的颜色强度差异在Lab三通道分别减少了6.12,4.64,3.47.基于Lab的多投影颜色校正及亮度融合技术可对投影显示画面亮度与色度进行更准确的校正,并且给予不同颜色强度对应的伽马系数.
    • 胡飞凡; 徐杭甬; 肖霄; 陈泽; 毕美华; 周雪芳
    • 摘要: 针对植物叶片病害实时性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在树莓派OpenCV上的植物叶片病害识别的方案.针对如何提取植物叶片褐斑病害区域的问题,利用一种在Lab颜色空间下运用K-means聚类算法的方法.K-means聚类方法可以在目标区域和背景区域的差异比较明显的情况下,有效的提取叶片 目标区域.同时结合Lab颜色空间,利用植物病害区域的褪绿特点以及Lab颜色空间颜色分布的均匀性,从褐斑病区域中提取相对容易对比的叶片颜色特征和纹理特征.然后根据已有的少量褐斑病叶片样本和正常叶片样本,凭借KNN(K nearest neighbors)分类器识别叶片是否患有褐斑病.通过在树莓派3b+上的Python-OpenCV实验,K-means聚类结合Lab颜色空间的病害提取是可行的,且KNN分类器可以正常识别.
    • 陈梦涛; 余粟
    • 摘要: 为解决传统K均值算法在RGB空间处理彩色图像分割时,出现分割精度低、色彩表现差、初始聚类中心位置和数目难以确定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一种基于Lab颜色空间的自适应K均值彩色图像分割方法.首先将图像由默认的RGB空间转换到色彩表现更符合人眼机制的Lab空间;其次引入DBI指数作为聚类是否进一步分裂的判别依据,与改进的最大最小距离方法相结合,获得全局初始聚类中心点;最后运行k均值算法,进行彩色图像分割.实验结果显示,改进算法的平均运行时间较传统算法快6.316s,误差概率下降18.712%.该方法不仅解决了分割图色彩饱和度不足问题,并且获得了更快的分割速度和更准确的分割精度.
    • 龚瑞昆; 刘佳
    • 摘要: 为了提高玉米叶部病害图像分割的准确率,提出一种基于Lab颜色空间的改进K-means聚类算法.针对叶部病害图像中病斑区域与正常区域存在的颜色差异性,选择在Lab颜色空间进行分割处理.采用K-means聚类算法在分割过程中会存在初始聚类中心点难以确定、分割时间较长、边缘信息分割不完善等问题,文中通过两方面对K-means聚类算法进行改进:首先是在Lab颜色空间中的a,b两个颜色通道搜寻波峰,确定初始聚类中心点的位置和数量;其次是用马氏距离替换欧氏距离进行距离度量的优化.应用改进后的K-means聚类算法对60幅玉米病害图像进行分割,平均误分率为5.72%,平均分割时间为6.69 s,与传统的分割方法相比,分割准确率提升,分割时间缩短.实验结果表明,改进K-means算法能实现玉米叶部病害图像的快速、准确分割.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