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出版模式

出版模式

出版模式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483篇,主要集中在信息与知识传播、科学、科学研究、财政、金融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91篇、会议论文91篇、专利文献62452篇;相关期刊188种,包括出版广角、新闻研究导刊、中国出版等; 相关会议62种,包括第十五届(2017)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第15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华东地区高等院校自然科学学报编辑协会2014年学术年会等;出版模式的相关文献由634位作者贡献,包括杨兆弘、宋立荣、李丹等。

出版模式—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91 占比:0.62%

会议论文>

论文:91 占比:0.14%

专利文献>

论文:62452 占比:99.23%

总计:62934篇

出版模式—发文趋势图

出版模式

-研究学者

  • 杨兆弘
  • 宋立荣
  • 李丹
  • 李武
  • 王健
  • 谭伟
  • CAI Fei
  • 万安伦
  • 余溢文1
  • 余茜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达道安
    • 摘要: 一部《丛书》,一本《手册》,书写了一门学科的百年发展。一期杂志尽显了研究技术人员创新的收获。《真空与低温》创刊四十年来,不忘初心,担当使命,全力为科学技术人员办好创新成果交流的平台。1982年,中国科学院兰州物理研究所创办了《真空与低温》期刊。经过四十年发展,由内部发行到省内发行,直到国内外公开发行。由季刊到双月刊,由64页增至104页。出版模式由纸媒体增加了数字媒体。主管单位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主办单位为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
    • 熊艳枝
    • 摘要: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国内有很多行业都开始注重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因此,现阶段编辑出版行业一定要认清发展形势,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在以往的传统出版模式的基础上增加了数字化的出版模式。基于此,文章将主要分析数字化出版技术的优势,并着重探讨其在编辑实务工作中的具体应用以及影响,以此促使其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 万安伦; 王涵秋
    • 摘要: 维多利亚时代是英国经济和海外扩张的巅峰时期,也是英国文学发展的黄金时代。我国对维多利亚文学的译介与维多利亚文学的产生相距不久,可观的汉译出版让维多利亚文学广泛传播,作品再版与重译频次极高。在维多利亚文学汉译出版的同时,我国出版界也对维多利亚时代的出版模式进行了学习借鉴。维多利亚文学汉译出版作为新文学的重要思想启示、内容资源和形式技巧,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发展影响极为深远。同时,对维多利亚文学的文化吸收还伴随着国人知识谱系的重构和出版模式的创新。维多利亚文学汉译出版推动现代思想意识在中国的蓬勃生长,并为中国出版的近现代转型提供助力。
    • 严晓慧
    • 摘要: 随着现代科技的多元快速发展,智慧媒体应运而生,数字出版产业也在不断进步和发展。数字出版模式相比于传统的出版模式具备更加先进的技术,打破了传统出版的单一模式。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为数字产业发展提供了有效载体,为人们进行数字化智能阅读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各种电子设备和产品的不断更新,促使数字产业协同社会进步而不断发展。将传统出版产业与现代化数字出版产业相结合,不仅可以保证数字出版的效率和质量,同时还能提高相关信息的传播效率和质量。在信息知识大爆炸的现代社会,各种信息的时效性尤为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智慧媒体的影响下,借助各种电子设备,通过数字出版可以有效地将各种信息和内容传递给需要的人,从而实现信息数据的高质量传播,这为推动社会的发展以及经济的进步奠定了一定基础。对现阶段智慧媒体下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促进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有效策略。
    • 达道安
    • 摘要: 一部《丛书》,一本《手册》,书写了一门学科的百年发展。一期杂志尽显了研究技术人员创新的收获。《真空与低温》创刊四十年来,不忘初心,担当使命,全力为科学技术人员办好创新成果交流的平台。1982年,中国科学院兰州物理研究所创办了《真空与低温》期刊。经过四十年发展,由内部发行到省内发行,直到国内外公开发行。由季刊到双月刊,由64页增至104页。出版模式由纸媒体增加了数字媒体。主管单位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主办单位为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
    • 袁雅琴; 胡晓彦; 佟继周; 邹自明
    • 摘要: 阐述国内外数据开放共享与出版背景,分析我国的科学数据出版现状,探讨我国国家空间科学数据中心的科学数据出版实践,提出科学数据出版中存在的大部分期刊尚未对论文数据做出要求、数据利益相关者积极性不高、缺乏数据权益保护机制、数据仓储的国际认可度低且经费存在可持续等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 侯超韡
    • 摘要: 科技进步改变人类的生活体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纸质图书产业正在向电子图书产业转变。电子图书出版模式的主要因素有:运营出版商、电子阅读设备的制造生产商和运行服务商。电子图书出版模式包括常见的面向图书馆模式、面向个人模式、混合模式,还包括创新发展的几种模式,比如,按需印刷模式、即时发行模式。电子图书出版最大的问题在于产权保护问题,为了更好地保护原著作者和运营出版商的正当权益,可以采用法律手段、技术手段、版权保护许可证等方式,这些方式都可以对电子图书的版权进行维护,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更好地发展电子图书出版市场,使其长期良性发展,整个市场结构和法律法规还有待完善。
    • 李茜
    • 摘要: 主题出版在宣传党和国家政策方针、弘扬主旋律、引导社会风气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主题出版物由于其属性和固有出版模式,与大众阅读之间存在一定距离。主题出版只有走向大众,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凝聚人心的作用。因此,新时代的主题出版不能再固守传统的出版模式,而应积极探索实现大众化的方法路径。当前,主题出版存在选题思路受限、表现形式不接地气、装帧设计不够精良、营销策略不足等问题。出版者应从主题出版的全方位出发,探索大众化策略,立足人民需求,进行选题策划,转变传播观念,创新表现形式,突出装帧特色,重视大众营销,努力打造一批展现时代风貌、回应民众关切、赢得大众认可的优秀主题出版物。
    • 李渊博
    • 摘要: 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有效地促进了移动数字出版模式的发展,使得我国出版行业也朝着数字出版的方向发展。但是我国移动数字出版依然面临着许多挑战,比如数字版权保护力度不足、缺乏复合型的出版人才等,这些问题都影响了数字出版的发展。因此,为了进一步推动移动数字出版与我国出版行业的持续发展,文章就对移动数字出版所面临的挑战进行分析,并结合挑战来探讨相应的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 张丽
    • 摘要: 从知识演进的维度对出版发展进行审视,可以脱离“就出版论出版”的传统出版研究进路,重新看待出版融合的本质和功能。技术引致时代出版业融合发展已经走向深处,但依然面临内容创新匮乏、盈利模式单一等问题,因此,在后疫情时代,需要走品牌化道路、加强自主创新、打造全媒体出版模式,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方能实现出版融合的高质量发展。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