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农业机器人

农业机器人

农业机器人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3年内共计574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农业工程、农业基础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50篇、会议论文19篇、专利文献379942篇;相关期刊165种,包括河北农机、南方农机、农机化研究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2014年“农业电气化与信息化工程与学科创新发展”学术年会、2011收获机械技术及装备国际高层论坛、第七届国际葡萄与葡萄酒学术研讨会等;农业机器人的相关文献由1251位作者贡献,包括周俊、姬长英、杨福增等。

农业机器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50 占比:0.09%

会议论文>

论文:19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79942 占比:99.90%

总计:380311篇

农业机器人—发文趋势图

农业机器人

-研究学者

  • 周俊
  • 姬长英
  • 杨福增
  • 王元杰
  • 王秀
  • 冯青春
  • 王涛
  • 张强
  • 宫金良
  • 张彦斐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孙叶丰
    • 摘要: 日益增长的农作物需求与农业资源和农村劳动力之间的急剧减少之间的矛盾已经取代农作物产量成为了农业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之一。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出现以及不断更新,农业机器人被开发并用来完成复杂的农业工作农业机器人可以兼顾农作物质量以及农作物产量在农业科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针对农业机器人在农业工作的现状进行了综述,并讨论了当下农业机器人技术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挑战。
    • 摘要: 近期,湖南省工信厅、省农业农村厅发布《湖南省智能农机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着力建设全国一流的丘陵山区专用农机“智”造中心、全国领先的智能农机研发创新中心。“十四五”期间,以智能农机为主攻方向,湖南省将着力培育农机装备人才,攻克农机装备关键核心技术,重点发展基础通用农业机械、农业机器人、粮油作物农业机械、畜禽水产设施农业机械、特色经济作物农业机械等农机产品。
    • 摘要: 牲畜个体差异化管理在大规模养殖中需求呈快速增长态势。目前畜牧养殖环境中对动物身份的识别主要依靠人眼识别或是侵入识别的方式,人眼识别效率低下且极容易误判,而侵入识别需要给动物加施标识,易感染和引起应激反应。基于面部识别的无损化动物身份识别方法,既可高效管理又有利于动物个体行为分析判断。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机器视觉与农业机器人创新团队在动物面部智能识别方面取得新进展,提出一种多尺度对比图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解决非限定条件下的动物面部识别问题。
    • 张华光
    • 摘要: 社会正在从工业化时代、信息化时代快速地进入到智能化时代,智能农机的发展面临着良好的机遇。《“十四五”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在强化支持发展政策举措中明确指出,要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开展智能农机装备、农业机器人等重点项目研究,推动智能农机装备技术重点实验室和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加大对智能、高端安全农机装备支撑力度,持续提升政策实施精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
    • 韩守振; 柳洪芳; 柳洪德
    • 摘要: 文章从国内外智慧农业的发展现状分析出发,重点对比国内外智慧农业生产作业模式、智能农业机械应用情况,分析我国智慧农业的发展制约因素,并提出建议。从而研讨符合我国国情的智慧农业发展模式,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实现智慧农业的长远发展。
    • 刁智华; 闫娇楠; 赵素娜; 贺振东
    • 摘要: 可靠的作物行识别是智慧农业机器人可靠导航的基石,可以有效减少农业机器人对农作物的损伤。基于图像处理的传统作物行识别技术包括图像预处理、特征提取、作物行拟合。综述了Hough变换法、最小二乘法、垂直投影法等传统作物行识别方法,并对其他的传统作物行识别方法进行了总结。随着智慧农业的发展,深度学习在农业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更好地采集图像的各种特征,并与农业机械有效结合是深度学习作物行识别与传统方法的不同。从上述2个方面,对国内外的作物行识别算法研究做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指出基于图像处理的作物行识别算法目前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现在的研究状况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做出展望。
    • 杨云; 刘婷婷
    • 摘要: 以农业机器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农业机器人运动学模型,对其运动过程中的滑移量进行分析计算,并研究了基于滑移量的农业机器人避障策略,最后采用Q-learning的机器学习算法实现了农业机器人的路径规划。Matlab仿真实验表明:是否考虑滑移量,对农业机器人路径规划影响较大,考虑滑移量的行走路径更优。
    • 宋大海; 卢智琴; 李江龙; 孟庆伟
    • 摘要: 针对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低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设计一种高地隙移动平台。移动平台可以实现一机多用、多行作业、轮距地隙便捷调节、灵活机动。结合农业种植模式和农艺要求,确定适合作物田间管理作业需求的高地隙移动平台总体方案。对折展机构、轮距调节机构、地隙调节机构、减震机构、动力与控制系统进行设计。分析移动平台行进、转向性能,确保整机行驶性能良好。以理论计算、倾覆仿真的方法分析移动平台的稳定性,两种方法结果基本一致,得到移动平台上下坡与横向倾覆角分别为20.22°、19.50°、23.22°,验证了农业机器人移动平台的稳定性。
    • 刘浩; 宫金良; 张彦斐
    • 摘要: 针对基于视觉导航的农业机器人在导航基准线提取过程中易受杂草、缺苗干扰的问题,提出一种在玉米3~5叶期大田环境下快速、准确提取玉米行中心线作为小型农业AGV导航基准线的方法.采用超绿色灰度法以及Otsu法实现作物信息的实时获取;利用条形框模拟作物行长度、像素、走向特点,实现作物行位置初步定位,通过梯形模拟作物行在图像中呈现的上窄下宽的形状特征,实现作物行位置的最终定位;利用Hough变换统计特性实现作物行直线检测,并将当前帧导航基准线与上一帧导航基准线做夹角偏差对比(第一帧图像不做对比),偏差超出一定范围则继承上一帧导航基准线.试验数据表明,处理一帧640×480像素的图像平均耗时78 ms,导航基准线的提取准确率在94%左右.
    • 杨睿; 王应宽; 王宝济
    • 摘要: 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进步,全球农业机器人研究迅速发展。为了解全球农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该研究基于Web of Science(WoS)核心数据,利用知识图谱可视化软件,绘制农业机器人研究领域知识图谱。研究表明:农业机器人研究大致可以分为4个发展阶段,当前农业机器人研究进入加速发展期,逐步向多功能、智能化自主无人系统发展;中国与美国,美国与西班牙以及中国和日本之间的合作最为密切;中国农业机器人相关研究“量质齐增”,尤其是水果采摘机器人,取得较多成果。最后对中国农业机器人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加强基础研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升农业机器人的智能化水平,适应不同作业环境,保证作业性能的稳定性、高质量和高效率;制定扶持引导政策,加大投入,加强研发和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农业机器人技术与装备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与应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