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储罐

储罐

储罐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3年内共计18486篇,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工业、化学工业、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013篇、会议论文85篇、专利文献15388篇;相关期刊709种,包括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石油化工建设、石化技术等; 相关会议67种,包括第二届中国管道完整性管理技术交流暨标准宣贯大会、新疆油田第四届油气储运技术与管理研讨会、第五届国际防腐蚀涂料及海洋防腐技术研讨会暨第25次全国涂料工业信息年会等;储罐的相关文献由31193位作者贡献,包括张超、扬帆、刘洋等。

储罐—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013 占比:16.30%

会议论文>

论文:85 占比:0.46%

专利文献>

论文:15388 占比:83.24%

总计:18486篇

储罐—发文趋势图

储罐

-研究学者

  • 张超
  • 扬帆
  • 刘洋
  • 刘全桢
  • 陶彬
  • 陈团海
  • 张博超
  • 张玉平
  • 李伟
  • 段品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宋炳亮
    • 摘要: 近年来,煤化工产能持续增长,行业迅猛发展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优化能源结构和促进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但火灾、爆炸事故时有发生,导致巨大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并引发巨大社会关注。应急管理关乎企业发展、人民福祉和国家安全,生产安全事故的控制面临巨大历史性挑战。以煤化工企业为例,分析在事故应急处置方面存在主要问题和应急管理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对策和建议。
    • 王波
    • 摘要: 全球首艘液化氢运输船抵达澳大利亚1月20日,日本川崎重工建造的全球首艘液化氢运输船“SUISOFRONTIER”到达澳大利亚,停泊在哈斯汀港(Hastings)。“SUISOFRONTIER”号全长116m,宽19m,约8000总吨,定员25人,由川崎重工神户工厂建造。船上搭载了川崎重工播磨工厂制造的椭圆形氢气储罐。该储罐长25m、高16m,能够储存1250m^(3)液化氢。
    • 王萍; 崔晓飞; 乔海平; 王银娜
    • 摘要: LNG储罐在LNG接收站中占据核心地位,由于存在低温、火灾等危险,因而属于重大危险源,一旦发生分层与翻滚事故,后果不堪设想。从LNG储罐设计建造、投产准备、运行检测,LNG船舶接卸以及LNG组分五个方面展开,提出预防LNG储罐储液分层与翻滚的措施:(1)LNG储罐设计建造要严格按照储罐的设计和建造标准来执行,保冷材料的选择满足LNG储罐的特殊需求;(2)LNG储罐投产准备时,对储罐的内罐空间、内外罐环形空间的保温材料、罐底保冷层进行干燥置换以达到投产标准要求,排尽保冷材料中的水分等导热系数高的杂质,确保整个储罐的保冷性能;(3)LNG储罐运行时要时刻检测储罐内的温度、密度、压力、液位、易燃易爆气体浓度,LNG存储时间较长时可采用罐内潜液泵定期搅拌避免分层;(4)LNG船舶接卸尽量使罐内液体处于最优充满率上下,而且要避免不同密度、温度等新旧LNG的混装;(5)LNG组分中要严格控制其含氮量,一般要求LNG组分含氮量(摩尔分数)不大于5%。
    • 戴婧
    •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领域对石油能源的需求量猛增,与此同时,石油储运工程建设规模在随之扩大。鉴于全球性油价不稳定因素影响,在综合各种安全、政治经济因素的之后,不少国家开始朝着油气储罐大型化方向迈进。着眼国内,已经从原来的石油出口国转变到油气进口国,为实现节约成本、提升油气储量等发展目标,未来的中国,石油化工油气储罐的大型化发展将成为必然。基于此,本文将通过对油气储罐大型化发展中的应用优势分析,结合笔者多年的实践工作经验,在研究其可行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油气储罐大型化发展中将面临的问题,本文浅见,仅供参考。
    • 陈博远; 梁民; 朱华平; 梁洪; 陈中华; 杨金鑫
    • 摘要: 喷涂聚脲是由异氰酸酯组份(简称A组份)与氨基化合物组份(简称R组份)反应生成的一种弹性体物质,其性能优越,广泛用于防水、防腐等领域;。本文以喷涂改性防腐聚脲快速固化、优良的防腐性能为基础,阐述了改性防腐聚脲在石化防腐中的应用。并以茂名石化115#原油储罐防护工程为实例,详细介绍改性防腐聚脲在储罐施工过程的难点和解决方案。
    • 李剑
    • 摘要: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针对我国的能源产业建设提出了更要的要求。其中,石油资源作为我国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石油工程的发展也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中,石油化工储罐作为石油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考虑到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各类不稳定因素,这就需要企业和工作人员进一步做好石油化工储罐的管理工作,对焦其中存在的质量隐患问题、安全隐患问题来进行科学、有效地把控,构建起完善的石油化工储罐安全运行模式,从而促进我国石油工程的持续稳定发展。因此,本文立足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以备后续参考。
    • 杏长鑫
    • 摘要: 某单位加工的原油以涠洲、陆丰、西江等海洋油品为主,油品性质复杂,原油中的重质组分易在储罐底部沉积,随着生产周期的增长,罐底积累的油渣造成原油罐区有效库容下降、输送泵故障频发及检修清罐损失等生产难题。企业联合科研院所开发了1种用于防止原油沉降、降低原油粘度、凝固点的阻降粘剂(ZC-11型),工业应用表明,在正常工况下,该阻降粘剂能较好的改善原油运动粘度,使得原油罐底重油的低温流动性增强,罐底油渣去除率达到100%,对下游常压装置、催化装置生产不产生负面影响,具有非常好的经济效益。
    • 刘世达; 侯栓弟; 刘忠生; 廖昌建; 王宽岭; 赵磊
    • 摘要: 石化是我国有机液体储存量最大的行业。有机液体储罐除大、小呼吸产气外,还有高温重油储存热裂解产气现象。现有国内外标准存在以下问题:(1)允许储罐排放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浓度较高;(2)选用浮顶罐或固定顶罐+罐顶排气处理装置均符合标准,但允许排放的VOCs浓度差别很大。2019年,我国有机液体储存源VOCs排放量为392~904 kt,主要发生在石化行业。要提升我国环境空气质量、减少VOCs排放,储罐深度减排是关键。提出了“储罐VOCs深度减排”判据,将储存柴油的固定顶罐改为内浮顶罐可实现深度减排,现有固定顶罐、浮顶罐增加罐顶气治理可实现深度减排。介绍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大连(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以“低温柴油吸收-脱硫及总烃均化-蓄热氧化/催化氧化/热力焚烧炉”为核心的Tg系列储罐废气处理技术及应用实例,以及近年开发的内浮顶罐内置气袋VOCs减排技术。最后提出了储罐VOCs深度减排标准建议。
    • 李良建; 李冬梅; 黄志远; 熊丽芳
    • 摘要: 介绍了某企业冶炼烟气制酸副产液体二氧化硫项目的工艺流程及液体二氧化硫储罐设计要点。从设备类别划分、材质选择、强度计算、相关要求几个方面进行简述,并指出相关注意事项。工程现场实际制作和安装中必须按图施工,才能确保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 何远新; 熊珍艳; 王红星; 袁蛟; 吴慧敏; 刘国柱
    • 摘要: 为满足某项目小体积液氢储存需求,研制了容积为4 m^(3)的小型液氢储罐。该液氢储罐罐体采用高真空多层绝热结构,内外容器间支撑结构采用了两端金属支撑结构并采用Ag400吸附剂控制夹层真空度。在液氢储罐主体材料方面,储罐内容器采用S31608不锈钢,储罐外壳采用S30408不锈钢,并采用“等离子弧与钨极氩弧”(即“PAW+GTAW”)复合焊接工艺、实时成像及悬臂式套装等制造工艺。装载液氮工况下的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的小型液氢储罐罐体夹层真空度为3.5×10^(-3)Pa,静态日蒸发率为0.82%。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