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偏心受压

偏心受压

偏心受压的相关文献在1956年到2023年内共计595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公路运输、水利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07篇、会议论文50篇、专利文献20226篇;相关期刊237种,包括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低温建筑技术、混凝土等; 相关会议40种,包括第二届大型建筑钢与组合结构国际会议、2012年全国砌体结构领域基本理论与工程应用学术会议、2012年全国土木工程研究生学术论坛等;偏心受压的相关文献由1270位作者贡献,包括徐亚丰、程才渊、吴明舜等。

偏心受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07 占比:2.44%

会议论文>

论文:50 占比:0.24%

专利文献>

论文:20226 占比:97.32%

总计:20783篇

偏心受压—发文趋势图

偏心受压

-研究学者

  • 徐亚丰
  • 程才渊
  • 吴明舜
  • 陈宝春
  • 陈梦成
  • 刘洪
  • 张云峰
  • 施成华
  • 欧智菁
  • 王连广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清富; 郭威; 匡一航; 张炎龙
    • 摘要: 为了研究不锈钢筋混凝土(SSRC)柱偏心受压荷载下的力学性能,设计8根SSRC柱和1根普通钢筋混凝土柱进行偏心受压加载试验,以偏心距和配筋率为变化参数。通过试验,观察了SSRC柱的开裂及破坏模式,分析了变化参数对纵筋应变、混凝土应变、侧向位移和峰值荷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偏心荷载下,SSRC柱与普通钢筋混凝土柱的破坏模式相似,延性表现更好;SSRC柱侧向位移曲线沿柱中呈对称分布,在达到峰值荷载后,小偏心试件荷载迅速下降,大偏心试件仍能保持一定的位移增长;计算承载力时,采用双折线模型作为不锈钢筋的本构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值吻合良好;按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计算SSRC受压构件最大裂缝宽度时,受力特征系数建议采用2.7。
    • 游先辉
    • 摘要: 灌浆连接是海上风电基础中的常见连接形式。受海上施工条件的影响,钢套管与钢管桩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定的偏心。国内外灌浆连接段偏心受压性能研究较少,现有规范的计算方法均未明确评估偏心受压对灌浆连接段承载性能的影响。为研究偏心对海上风电灌浆连接轴向承载力的影响,设计2个缩尺试件进行静力加载试验,试件按1∶4比例对6.7 MW风机导管架基础灌浆连接进行缩尺。试验与数值分析结果表明:尺寸偏心提高了灌浆较薄侧应力,降低了灌浆连接极限承载力;尺寸偏心未改变灌浆连接受力机理,但改变了灌浆破坏模式;根据参数分析结果,提出了考虑偏心影响的灌浆连接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为尺寸偏心灌浆连接承载力计算提供理论基础。
    • 王成刚; 袁泉; 张泽阳
    • 摘要: 文章以再生粗骨料取代率、钢管壁厚、长细比和偏心率为变化参数,通过对15根方钢管再生混凝土长柱进行单向偏心受压试验,研究了方钢管再生混凝土长柱偏心受压的受力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钢管再生混凝土长柱偏心受压破坏分为端头压曲破坏和整体弯曲失稳破坏2个大类,方钢管对受压膨胀的再生混凝土有很好的约束作用,方钢管再生混凝土偏压长柱与普通钢管混凝土偏压长柱同样具有良好的承载力和变形能力;试件的承载力和初始轴向刚度随着长细比和偏心距的增大而减小,随着钢管壁厚的增加而提高;添加再生粗骨料导致试件承载力和初始轴向刚度降低,添加粉煤灰后试件承载力总体有所提高,添加膨胀剂试件的承载力有一定提高。
    • 曹玉贵; 李龙龙; 刘沐宇; 张强
    • 摘要: 为明确钢筋轻质超高性能混凝土(LUHPC)偏心受压柱力学性能,文中设计制作了配筋率为0%、1.39%、2.05%、3.57%的四种试件,进行偏心距为0,30,60和120 mm的加载试验,研究了配筋率和偏心距对钢筋LUHPC偏心受压柱破坏形态、极限承载力、荷载-侧向位移曲线的影响规律.试验表明:在相同配筋率下,当偏心距从0~120 mm时,其钢筋LUHPC偏心受压柱的极限承载力下降68.6%~86.2%.在相同偏心距下,当配筋率从0%增大到3.57%时,其极限承载力增加了18.0%~51.4%,考虑受拉区LUHPC拉应力的作用,基于LUHPC的等效应力矩形系数α_(1),β_(1)和偏心距增大系数η_(L),建立了大、小偏心钢筋LUHPC偏心受压柱极限承载力计算修正公式,计算结果与试验值比较吻合,平均误差为3%.
    • 李亮翔; 刘清; 韩霞; 谭鑫宇; 殷芳
    • 摘要: 针对12根不同偏心距的新疆杨木柱进行了偏心受压试验,分析了其破坏形态、荷载-位移曲线、荷载-纵向应变曲线及极限承载力.结果表明:轴心受压木柱中部发生局部褶皱和压弯破坏,偏心受压木柱典型的破坏形态以中部压弯破坏为主;随着偏心距的增大,荷载-位移曲线峰值点对应的竖向位移和侧向挠度均增大,但侧向弯曲变形更显著;荷载-应变曲线峰值点对应的受压侧压应变随着偏心距的增大而增大,偏心受压试件的受压侧木材的受压变形能力及强度得到充分发挥;在不同偏压荷载作用下,木柱中部横截面应变沿截面高度的变化规律基本满足平截面假定;随着偏心距的增大,极限承载力降低幅度呈现减小趋势.拟合给出了偏压承载力计算式中的相对偏心率折减系数,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 张向冈; 杨俊娜; 丁亚红; 薛建阳; 王兴国
    • 摘要: 为研究方钢管玄武岩纤维再生混凝土短柱的偏压性能,以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玄武岩纤维掺量、再生混凝土强度等级、偏心距为变化参数,设计并制作8个短柱试件,进行偏压静力加载试验。观察了试件破坏过程及形态,获取了荷载-位移、荷载-应变等重要关系曲线。分析了设计参数对试件承载力的影响趋势,建立了试件偏心受压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建议了试件偏心受压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方法。结果表明:方钢管玄武岩纤维再生混凝土短柱受力过程均经历了弹性、弹塑性和塑性-下降阶段,所有试件荷载-柱中侧向挠度曲线形状较为相似,在达到峰值荷载之后,柱中侧向挠度增加较快;试件的峰值承载力随着取代率或偏心距的增加而减小,随着核心再生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增大而增大;该文所建立的方钢管玄武岩纤维再生混凝土短柱有限元模型能够有效地对其偏压力学性能进行全过程分析。
    • 张广泰; 张路杨; 陈勇; 姚继涛; 陈柳灼
    • 摘要: 为研究在荷载-硫酸盐共同作用下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柱的偏心受压性能,对8个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柱和1个普通混凝土对照柱进行了偏心受压静力试验,获取了荷载-变形曲线、荷载-钢筋应变曲线以及截面应变,分析了应力比和腐蚀时间对试件破坏形态、延性以及峰值荷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丙烯纤维的加入,可有效抑制硫酸盐的侵蚀作用;峰值荷载随应力比的增加呈先提高后降低趋势,随腐蚀时间增加亦呈先提高后降低趋势,150 d时承载力较120 d降低了15.83%;位移延性系数随应力比的增加而减小,随腐蚀时间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150 d时位移延性系数较60 d降低了15.79%.同时考虑应力比及硫酸盐对混凝土的损伤,引入损伤因子,建立经历荷载和硫酸盐作用后的混凝土抗压强度计算公式;考虑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抗拉强度对受拉区的贡献,采用等效矩形应力图简化计算方法,引入受拉区等效系数,建立荷载与硫酸盐共同作用下聚丙烯纤维混凝土柱承载力计算公式;并考虑聚丙烯纤维和硫酸盐腐蚀的影响,建立了最大裂缝宽度计算公式.理论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
    • 王尚远
    • 摘要: 利用四节点减缩积分壳单元模拟了椭圆空心截面柱,研究了单轴偏压下高强钢热轧椭圆空心截面柱的力学性能,讨论了热轧椭圆空心截面柱的长外径、短外径、厚度、偏心距及高强钢材料属性对单轴偏压下热轧椭圆空心柱承载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现有的设计规范如EN 1993-1-1、BS 5950-1、AS4100和Gardner公式等都可以用于单轴偏压下高强钢热轧椭圆空心柱的保守设计。
    • 赵翔; 徐寒亭; 杜赛赛; 王倩; 杨大海
    • 摘要: 为进一步研究桥梁常用钢筋混凝土墩柱的受力性能,快速计算桥梁墩柱偏心受压状态下承载力,辅助设计人员进行桥梁墩柱的快速选型,本文根据对几种常用空心墩柱截面偏压计算理论公式进行总结,给出截面静力计算理论公式,并研究了基于Visual C#.NET环境下开发一套墩柱N-M曲线的自动绘制工具软件。该软件界面简单,操作便捷,与有限元软件计算结果对比表明该理论和软件计算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较吻合,满足实际需求。
    • 周绍朋
    • 摘要: 为研究型钢活性粉末混凝土(reactive powder concrete, RPC)偏压柱的承载性能,考虑偏心距和加载角2个因素的影响,对6根型钢RPC柱试件进行偏压试验,并利用Abaqus软件进行模拟,将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偏心距和加载角的增大,试件极限载荷逐渐降低,偏心距对试件极限承载力的影响较明显;试件的极限位移随偏心距的增大而增大,随加载角的增大而减小;偏心受压试件的刚度随偏心距的增大而减小。有限元模拟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可为型钢RPC偏压柱的承载性能设计提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