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侯马盟书

侯马盟书

侯马盟书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99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汉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9篇、相关期刊74种,包括晋阳学刊、殷都学刊、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 侯马盟书的相关文献由88位作者贡献,包括张道升、王永平、赵瑞民等。

侯马盟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9 占比:100.00%

总计:99篇

侯马盟书—发文趋势图

侯马盟书

-研究学者

  • 张道升
  • 王永平
  • 赵瑞民
  • 余梅
  • 刘宗超
  • 张世超
  • 张守中
  • 张美艳
  • 杨吉平
  • 栗芳
  • 期刊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苏娥
    • 摘要: 我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许多极具艺术价值与收藏价值的文物大多被保存在博物馆内,其中侯马盟书便是珍贵的文物之一,记录的是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动荡起伏的历史风云。本文以馆藏的侯马盟书为例,就博物馆如何做好对其的保护与管理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 楊二斌
    • 摘要: 本文首先從"科斗書"的文獻著録出發,通過"隸古定"解析"科斗""古文"與隸書的關係,進而對于"科斗書"的歷史認知進行梳理,認爲"科斗書"應當略同"古文"之狹義之指稱,非廣義的"古文"與混稱的"科斗",即東周文字且特徵爲"頭粗尾細"的手寫體書迹.通過侯馬盟書同《説文》《三體石經》中的"古文"以及近現代出土的其他六國文字、金文等進行構型上的對比研究,從用筆、結體、章法進行書體特徵的分析,得出侯馬盟書的筆法以"倒薤""使轉"爲主;在結體上和其他六國文字同源,而離金文較近,在時間上當處于東周之世,比其他六國文字爲古,且《説文》《三體石經》中的"古文"有些是從侯馬盟書繼承而來的;在章法上以多行爲主,是東周文字重要的章法構成形式.
    • 劉瑞鵬
    • 摘要: 在侯馬盟書出土之前,世人對大篆之認識多爲刻鑄銘文,商周金文中平等若一之刻鑄綫條已然對當時手書墨迹之呈現大打折扣,雖然在某些刻鑄銘文中也有表現毛筆書寫之波磔及塊狀筆畫,但是距古人之真實書寫面貌相去甚遠.至侯馬盟書手書墨迹一出,當今書者纔得以從其點畫形態及運筆節奏上一睹古人篆書筆法,而商周篆文之"篆引"筆意也盡覽無餘.再者,從殷商爲數不多之墨迹與侯馬盟書相比可以看出二者具有一脈相承之關係.同時,晋國侯馬盟書書風之流變與南方楚簡文字風格之形成關係極爲密切,本文以楚簡文字與侯馬盟書中筆畫形態、運筆節奏進行比較,旨在探討侯馬盟書中"篆引"筆意之傳承與流變.
    • 刘宗超
    • 摘要: 对侯马盟书书法的研究,所考察的对象应该涵盖所有出土的作品,故首先要弄清楚所发掘作品的规模和数量.而关于侯马盟书出土数量包括文字可清晰辨识的原作数量,却存在相差悬殊的不同统计数据.本文认为诸多文献中『出土盟书五千余件』的常见说法是错误的,出土盟书数量应该是一千余件.此外,对侯马盟书书法的研究,还要考虑版本问题.
    • 杨吉平; 董孝庆
    • 摘要: 侯马盟书的价值并不局限于历史研究,其书法艺术价值值得肯定.侯马盟书所透露出的自然、大气、包容、自信的文化信息,正是其艺术价值所在.而这一切都是春秋战国时整个中国文化的总体特征.正是这个兼容并包的伟大时代造就了魅力无限的侯马盟书书法艺术.
    • 葛复昌
    • 摘要: 对侯马盟书的考察,可窥见春秋末期晋国文字的书写、用笔与章法排列的特性.其『钉状』起笔,是汉字书写史上重要的用笔方式.侯马盟书线条的粗细变化是鉴于其特殊的形制、载体而生成,是一种『被动的提按』.其笔画结尾处的『回钩』,说明书写中的牵引、顾盼已较为普遍.侯马盟书的章法也为后世行草章法的探索导夫先路.最后,从甲骨文朱书、墨书到侯马盟书再到汉代简牍、碑刻,可见笔法由简到繁的历程.
    • 于梦欣
    • 摘要: "兕"见于甲骨文和秦汉文字,楚文字中有一旧释"■"的字,现已改释作"兕"。本文据此将■夫人[女嚣]鼎中旧释"嬴"或"■"的字以及侯马盟书中一用作人名之字改释作"兕",并尝试梳理"兕"在古文字中的演变过程。
    • 王永平
    • 摘要: 文字学是高等书法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也是学生反映学习难度大的课程。如何尽快建立起符合书法专业特点的文字学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是高等书法专业必须思考的紧迫课题。数据分析法是目前常用的一种认识事物本质特点和发展规律的方法,也是把杂乱无章的信息进行集中和提炼,进而探寻研究对象内在规律的一种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侯马盟书进行数据解读,以期抛砖引玉,让学生能够从时代发展的高度对文字的发展变化有更直观、更具体的认知,推动高校探索建立符合书法学专业特点的文字学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
    • 王永平
    • 摘要: 文字学是高等书法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也是学生反映学习难度大的课程.如何尽快建立起符合书法专业特点的文字学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是高等书法专业必须思考的紧迫课题.数据分析法是目前常用的一种认识事物本质特点和发展规律的方法,也是把杂乱无章的信息进行集中和提炼,进而探寻研究对象内在规律的一种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侯马盟书进行数据解读,以期抛砖引玉,让学生能够从时代发展的高度对文字的发展变化有更直观、更具体的认知,推动高校探索建立符合书法学专业特点的文字学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
    • 黄玉岩; 王永平
    • 摘要: 侯马盟书的书写者似乎早有定论,张颔曾在《文字体例》一文中明确指出:是赵鞅的家臣"诅祝人"所为。然而,盟书出土5000余件,笔迹众多,仅是"诅祝人"怕难以完成这样艰巨的书写任务。本文从誓与盟、公盟与私盟、公臣与家臣三个角度分析,认为书写盟书的人员应包括但不限于"诅祝人"。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