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GGE双标图

GGE双标图

GGE双标图的相关文献在2006年到2022年内共计140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农学(农艺学)、农业基础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5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382730篇;相关期刊63种,包括种子、中国油料作物学报、作物学报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中国棉花学会2015年年会、第23届全国大豆科研生产研讨会、中国草学会牧草育种专业委员会第十一次学术研讨会等;GGE双标图的相关文献由582位作者贡献,包括许乃银、李健、李亚杰等。

GGE双标图—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5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82730 占比:99.96%

总计:382870篇

GGE双标图—发文趋势图

GGE双标图

-研究学者

  • 许乃银
  • 李健
  • 李亚杰
  • 任丽
  • 张志芬
  • 邓丽
  • 郭敏杰
  • 付晓峰
  • 苗建利
  • 冯佰利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博; 杨帆; 秦琴; 钟晓媛; 李秋萍; 曾玉玲; 卢慧; 陈勇; 王丽; 陶有凤; 李娟; 冯炳亮; 任万军; 邓飞
    • 摘要: 【目的】明确播期对再生稻次适宜区杂交籼稻食味品质的影响,为再生稻次适宜区种植结构调整和优质栽培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以川优6203、宜香优2115和F优498等3个杂交籼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四川再生稻次适宜区的隆昌和犍为设置播期试验,通过对稻米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测定,以及米饭气味、外观、适口性、滋味、冷饭质地和综合评分等指标的分析,研究播期对再生稻次适宜区杂交籼稻食味品质的影响。【结果】(1)杂交籼稻食味品质受生态点、播期、品种及其互作共同调控。(2)在再生稻次适宜区,播期对不同品种食味品质的影响在不同生态点有差异,2年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和滋味,以及2018年适口性和综合评分均表现为隆昌生态点显著低于犍为生态点。与常规播期相比,适当推迟播期能使水稻灌浆结实期避开高温胁迫,提高直链淀粉含量、改善适口性和滋味,进而提高综合评分,使食味品质更为接近再生稻。(3)相关分析表明,直链淀粉含量、适口性和滋味与抽穗后20 d至成熟阶段的日均最高、最低和平均温度,以及日照时数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综合评分则与日均最低温度呈显著负相关。(4)GGE双标图分析表明,隆昌生态点采用第3播期,犍为生态点采用第2、第3播期具有较好的综合评分且稳定性好。【结论】在确保水稻产量基础上,隆昌生态点在第3播期(5月初)进行播种,犍为生态点在第2播期(3月20日至25日)进行播种,可以使水稻灌浆结实期避开高温胁迫,改善杂交籼稻的食味品质,优质食味品种宜香优2115、川优6203与适当推迟播期结合效果更好。
    • 赵青; 孙杰; 王朋; 张志高
    • 摘要: 通过基于R语言的GGE双标图法分析了15个玉米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同时分析了8个试验点对参试品种的区分力和代表性。结果表明,先玉1980(G10)高产且稳产;而DJ1803(G09)较高产,但稳产性稍差。综合各试验点的区分力和代表性,如皋(E6)试点的区分力和代表性最好,是理想的试验点。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E2)、江苏省农业科学院(E3)之间以及大华育种研究院盐城研究所(E5)、江苏神农大丰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盐城基地(E7)之间存在紧密正相关,表明有些试验点也许是重复设置的,应该剔除冗余的试点,以减少试验成本。
    • 戴习彬; 周志林; 李荣德; 邱永祥; 杨新笋; 肖世卓; 孙书军; 王远; 曹清河
    • 摘要: 为深入挖掘市场潜力大的菜用甘薯品种,通过分区多点生产试验,跟踪评价4个菜用甘薯登记品种的特征特性、食味品质和产量等,采用GGE双标图法对其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及试点鉴别力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福菜薯18食味品质最好,薯绿1号次之;薯绿1号丰产性最好,鄂薯10号次之;鄂薯10号稳定性最高,薯绿1号次之;福州最适宜种植福菜薯18,武汉最适宜种植薯绿1号,徐州最适宜种植福薯7-6。武汉试点的代表性和鉴别力最好。GGE双标图为研究不同环境下菜用甘薯丰产性、适应性提供了直观的分析方法,为品种的推广利用提供了参考。
    • 乔银桃; 孙世贤; 赵素琴; 杨晓妮; 许乃银
    • 摘要: 在农作物多环境品种试验中基因型与环境互作(GE)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品种生态区划分和试验环境评价与选择是提高品种选择效率的有效方法。西北内陆棉区是我国目前最重要的主产棉区,探索该棉区棉花品种生态区划分和品种试验环境科学评价与选择,有利于试验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棉花品种试验效率的提升。本研究基于2011—2020年西北内陆棉区国家棉花品种区域试验产量数据,采用LG双标图和GGE双标图方法探索了试验环境间的相关性模式,并对各试验环境的代表性、鉴别力和理想指数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LG双标图揭示了西北内陆早熟棉区除乌苏外的沙湾、五家渠、奎屯、石河子、敦煌、博乐和精河等试点均属于同一品种生态区;南疆早中熟棉区除麦盖提外的巴州、阿拉尔、莎车、库车、拜城、库尔勒和图木舒克等试点属于同一品种生态区。2)各试验环境的鉴别力差异不显著,而早熟棉区的乌苏试点和早中熟棉区的麦盖提点的代表性及理想指数显著差于其余试点,其他试点间的差异不显著。3)早熟棉区各试验环境依据理想指数的综合优劣排序为沙湾>精河>五家渠>敦煌>博乐>石河子>奎屯>乌苏,早中熟棉区各试验环境的理想指数综合优劣排序为巴州>图木舒克>阿拉尔>库尔勒>莎车>拜城>库车>麦盖提。可见,乌苏和麦盖提点在品种试验方案优化中应当考虑更换,以提高试验的总体效率。本研究充分展示了LG双标图和GGE双标图在区域试验环境评价中的应用效果,为西北内陆棉区棉花品种试验方案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也可为其他作物和其他目标区域的类似研究提供参考。
    • 崔同霞; 张保军; 姚友旭; 柳娜; 虎梦霞; 李怀德
    • 摘要: 【目的】为准确评价春小麦新品种在区域试验的丰产稳产性、适应性及各试点的代表性和辨别力。【方法】利用基于Genstat的GGE双标图对2015~2016年甘肃省西片水地小麦区域试验的20个参试小麦品种(系)在5个不同生态区的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陇春39的丰产稳产性好,地域性较强,适合在白银和武威等生态类似区域种植;甘育4号适应性较强,可在在甘肃省西片区域各试点种植,尤其适宜在甘肃黄羊和张掖类似区域进行推广。同时,对甘肃省西片区域春小麦各试点进行分析,发现酒泉试点的辨别力和代表性最强,是较为理想的试点;武威试点对品种的辨别力较弱,并且它与其它很多试点之间存在负相关,建议适当调整武威试点。【结论】本文展示了Genstat软件中GGE双标图在小麦品种的丰产性与稳产性分析和适宜种植区域划分等方面的应用效果,为甘肃省西片区域春小麦新品种和试点的综合评价提供了参考方法。
    • 于沐; 李盼; 胡延岭; 杨海棠; 刘软枝; 石彦召; 朱桢桢; 韩艳红
    • 摘要: 对连续两年全国北方片花生多点试验小粒组的13个花生品种(系)农艺、经济及品质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和通径分析,探讨主要农艺、经济性状对产量的影响,并运用基因型主效应及其与环境互作双标图综合评价参试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及19个试点的代表性、鉴别力。结果表明,两年产量性状的总变异值(主成分因素PC 1与PC 2变异之和)变异幅度为73.95%~78.63%,初步明确了泰安、石家庄试验点对产量性状具有较强辨别力和较高的代表性,郑农花23号丰产稳产性均较好,适宜在河南、山东、河北、辽宁等省区大面积推广种植;变异分析结果显示,油酸含量和亚油酸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生育期、油脂含量和出米率的变异系数小,14个性状的变异系数为0.7%~35.3%;通径和相关系数结果表明,出米率、总分枝数与荚果产量之间分别呈显著正相关和显著负相关,主茎高的直接通径系数最大,是影响小粒花生荚果产量的关键性状,说明选育高产小粒花生时应侧重出米率的选择并控制株高。
    • 李建武; 李高峰; 文国宏; 张荣; 王树林
    • 摘要: 为全面评价甘肃省马铃薯品种多点联合试验中参试品种(系)产量要素性状在不同环境中的丰产性、稳定性、适应性和各试点的代表性、鉴别力,利用R语言的GGEBiplot GUI程序包对参加2017-2018年甘肃省马铃薯品种多点联合试验的8个参试品种(系)‘L1036-34’(P1)、‘F80’(P2)、‘201106-7’(P3)、‘D0602-10’(P4)、‘天11-8-2’(P5)、‘天11-8-24’(P6)、‘西和蓝’(P7)和‘陇薯6号’(P8)在6个试点的产量要素性状进行双标图分析。结果表明,在两年6个试点中小区产量适应性、丰产性、稳产性最强的参试品系均为P1;商品薯丰产性、稳产性较好的品系为P1、P5;单株产量丰产性、稳产性较好的品系为P1、P5;单株结薯数丰产性较好的品系为P2、P1,稳定性好的品系为P1、P5;商品率丰产性、稳产性较好的品系为P6。综合产量要素分析,参试品种(系)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的综合排序依次为P1、P5、P6、P2、P4、P8、P7、P3。双标图能够简单直观有效的评价参试品系和试点,较为理想的品系为P1,较为理想的试点为会川、天水、临夏。
    • 陆光远; 陈晓婷; 余珠; 付桂萍; 张宗急; 赵永国
    • 摘要: 为了筛选鉴定适宜我国南方地区种植的早熟油菜新品种,利用AMMI模型分析了国家油菜区域试验早熟组14份参试品种的丰产性并用GGE双标图方法探讨了这些品种在8个试验点的稳产性,同时还测定了代表性品种的越冬期生物学指标和光合参数,以期解释南方早熟油菜丰产性形成的气候和生理成因。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的丰产性差异较大,其中S0013的平均产量居第一位(2191.021 kg/hm^(2)),而282081的产量最低(1328.512 kg/hm^(2)),仅为前者的60%。联合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来源于环境(E)的平方和占主导地位(82.27%),而来源于基因型(G)的平方和占比最小(4.93%);来源于基因型与环境的互作(G×E)虽然偏小(10.17%)但仍然达到极显著水平。利用AMMI模型可解释G×E互作平方和的92.63%。品种的丰产性主要受降雨量影响,而品种的稳定性主要与气温有关。14个参试品种的稳定性从高到低依次为:黔杂ZW9001>黔杂J9002>C868>05V11>黔杂J9001>WB203>川杂09NH014>S0013>云油杂2号>杂1613>08SH60>282081>荣华906>131(CK);其中,S0013、C868和WB203产量最高,而282081的产量最低。各试点鉴别力依次为:玉溪>保山>吉安>南昌(宜春)>桂林>长沙>安顺。阳光131在桂林试验点的越冬期单株鲜质量最高,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胞间CO_(2)浓度(Ci)也较高并且与小区产量的相关系数较大,表明较强的光合作用可促进丰产性的形成。通过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对参试油菜品种和不同试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评估,为早熟油菜新品种选育及试点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 肖继兵; 刘志; 辛宗绪; 陈国秋; 吴宏生
    • 摘要: 为探讨谷子全生育期耐旱性鉴定的有效方法,筛选谷子全生育期耐旱性鉴定指标,加快谷子耐旱育种进程,2019—2020年以30份谷子种质为试材,采用随机不完全区组设计(alpha-格子设计),设干旱胁迫(DS)和正常供水(CK)2个处理,考察相关农艺性状和产量指标的耐旱系数。联合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土壤水分环境对千粒质量影响显著,对其他指标影响极显著,基因型对单株穗质量和单株粒质量影响显著,对其他指标影响极显著,基因型与土壤水分环境互作极显著影响谷子的生长性状,对产量性状的影响不显著(千粒质量除外)。在干旱胁迫下,各指标性状值较CK均发生不同程度下降,且各指标性状对干旱胁迫反应的敏感性不同。t检验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处理效果显著(千粒质量除外)。GGE双标图解释了数据总变异的71.15%,各指标耐旱系数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株高、穗长、茎叶干质量和倒二叶叶面积的耐旱系数显著正相关,穗质量、穗粒质量、穗粒数和产量的耐旱系数显著正相关。谷子的耐旱性可以通过不同的农艺性状体现。依据与理想耐旱品种和理想耐旱鉴定指标的距离对供试谷子材料耐旱性和耐旱评价指标进行了排序,其中太选26号、朝谷62号和朝谷13号等材料耐旱性较强,株高和穗质量可作为谷子全生育期耐旱性鉴定首选指标。GGE双标图为谷子耐旱品种选育提供了一个客观有效的新的可视化鉴定方法。
    • 李建国; 刘军; 吕军; 史鸿儒; 解文孝
    • 摘要: 为分析辽宁省水稻区试参试品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及各试点的代表性和鉴别能力,利用Genstat的GGE双标图分析2017~2018连续两年进入省区域试验晚熟组的14品种(品系)在8个试点中的产量数据.结果表明:花粳12H47、锦稻糯325的丰产性和稳产性较好,辽粳1540产量较高但稳产性差,但在特定区域仍能发挥其高产优势.8个试点被划分为2个类型区,在这2个类型区域内表现最好的是辽粳2501、辽粳1540.东港市示范场是理想的试点具有较好的区分能力和代表性.同时东港市农业中心、丹东农业科学院前阳所、大连特种粮所和东港市种子管理站相关性较强,可以酌情降低上述试点的密度.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