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低渗口服补液盐

低渗口服补液盐

低渗口服补液盐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2年内共计70篇,主要集中在儿科学、临床医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5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212115篇;相关期刊48种,包括东方食疗与保健、中国社区医师、实用临床医药杂志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医杂志》特邀心血管专家学术座谈会暨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疾病临床经验会议、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等;低渗口服补液盐的相关文献由104位作者贡献,包括于莹、孔霞、张锦聪等。

低渗口服补液盐—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5 占比:0.03%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12115 占比:99.97%

总计:212183篇

低渗口服补液盐—发文趋势图

低渗口服补液盐

-研究学者

  • 于莹
  • 孔霞
  • 张锦聪
  • 李东
  • 杨宁
  • 王斌
  • 苏绍斌
  • 何华
  • 何雪
  • 依拉热·沙吾提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魏莹亚
    • 摘要: 轮状病毒肠炎多在秋冬季节起病,临床上常常以急性腹泻、发热、呕吐等症状为主[1],引起大量的水分和电解质的丢失。部分病情严重患儿可出现严重的脱水及电解质紊乱、酸中毒,对患儿的健康及生命造成威胁[2]。因此,补充水和电解质是轮状病毒肠炎治疗的基础,低渗口服补液盐已经在本病的治疗中获得了广泛应用且取得了确切的疗效[3]。近年来随着对轮状病毒肠炎发病机制认识的深入,肠道菌群功能紊乱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4]。本研究以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口服补液盐Ⅲ联合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在本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 杨宁
    • 摘要: 目的:分析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干预中低渗口服补液盐的作用.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7年3月-2020年4月期间收治的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共120例,按照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低渗口服补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腹泻持续时间、大便排出量和脱水纠正时间比对照组显著较短,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的血钠水平比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结论: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干预中给予低渗口服补液盐干预,能够明显地减少补液量,改善患儿的肠炎症状,促进患儿疾病的恢复.
    • 王敏
    • 摘要: 目的:本文主要探究低渗口服补液盐在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所收治的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中的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患儿实施抗病毒与补液等对症支持治疗,对照组口服补液盐II,观察组口服补液盐III.就两组患儿治疗后的病程持续时间、血钠水平、脱水症状改善、不良情绪发生率等指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儿的病程持续时间、血钠浓、脱水纠正所用时间、大便排出量以及不良情绪发生率等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治疗上,可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低渗口服补液盐,令静脉补液量明显减少,患儿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痛苦程度减轻,患儿的精神状况也得以改善,不良情绪发生率明显降低,因而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 刘丽影; 梦颖; 苏雪莹
    • 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轻中度脱水采用低渗口服补液盐治疗方式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在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间,本院收治了9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轻中度脱水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补液治疗,对照组使用补液盐散口服治疗方式,观察组采用低渗口服液补液盐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在腹泻持续时间、呕吐腹泻次数、脱水纠正时间、大便排出量等指标方面,观察组的治疗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2%,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对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轻中度脱水患者进行临床护理中,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通过给予低渗口服补液盐治疗方法,可以明显改善了患者的相关指标,还能预防并发症,具有应用价值.
    • 张亚妮
    • 摘要: 目的:观察低渗口服补液盐联合硫酸锌口服液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0年12月前来我院诊治的82例轮状病毒性腹泻婴幼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41名婴幼儿接受常规对症处理及低渗口服补液盐治疗,观察组的41名婴幼儿在此基础上联合硫酸锌口服液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症状恢复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症状恢复时间比对照组更短,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结论:低渗口服补液盐配合硫酸锌口服液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可明显缩短病程,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 杨宁
    • 摘要: 目的:分析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干预中低渗口服补液盐的作用。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7年3月-2020年4月期间收治的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共120例,按照随机等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低渗口服补液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腹泻持续时间、大便排出量和脱水纠正时间比对照组显著较短,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的血钠水平比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结论: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干预中给予低渗口服补液盐干预,能够明显地减少补液量,改善患儿的肠炎症状,促进患儿疾病的恢复。
    • 袁建胜
    • 摘要: 目的:探究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给予低渗口服补液盐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目标选取10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其在本院门诊进行诊治的时间为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将患儿按照门诊号取随机数字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处理措施,研究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低渗口服补液盐进行治疗.本次观察指标为脱水纠正时间、腹泻持续时间、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以对照组作为参照,研究组的脱水纠正时间、腹泻持续时间明显更短,数据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为92.0%,数据之间不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对照组为20.0%,数据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低渗口服补液盐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进行治疗,能有效缩短患者腹泻持续及脱水纠正时间,值得在临床上使用.
    • 郭润国
    • 摘要: 目的 分析小儿急性腹泻实施低渗口服补液盐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于本院治疗的患儿180例,全部属于小儿急性腹泻患儿,划分成研究组、参照组,分别实施低渗口服补液盐、传统口服补液盐治疗方案,比较治疗成效.结果 通过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患儿的总体治疗有效率,结果显示研究组明显的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小儿急性腹泻患儿实施低渗口服补液盐治疗的方案,可以促进临床症状尽快的恢复,提升治疗效果.
    • 左娜颖; 张思思; 李珍; 何雪; 赵艳丽
    • 摘要: 目的:将低渗口服补液盐运用于轮状病毒性肠炎轻中度脱水患儿的临床治疗中,并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择于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期间来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9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AB两组,其中A组患者常规口服补液盐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取低渗口服补液盐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儿症状改善状况、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血钠水平进行对比.结果:通过研究发现,B组患儿腹泻持续时间以及脱水纠正所需要的时间均短于A组患儿,大便排出量少,并且B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22%)明显低于A组患儿(8.88%),另外B组患者的血钠水平明显高于A组患者,两组之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低渗口服补液盐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引起的轻中度脱水,可有效缓解患儿临床症状,缩短腹泻之间,同时减少并发症的产生,且不会对血钠水平产生影响,有着较高的安全性,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为此具备一定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 何华; 马艳; 刘明明
    • 摘要: 目的:研究低渗口服补液盐对小儿急性腹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扶沟县周口永善医院就诊的90例急性腹泻患儿,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标准口服补液盐,观察组给予低渗口服补液盐,观察两组患儿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患儿的腹泻症状缓解时间、大便成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治疗后3 d内呕吐次数及3 d内排便次数较对照组患儿明显要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高于对照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渗口服补液盐在治疗小儿急性腹泻方面有较为确切的效果,能够促进患儿腹泻症状的早期缓解。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