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仰卧位

仰卧位

仰卧位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3年内共计895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外科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35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69485篇;相关期刊421种,包括上海针灸杂志、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全科护理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八届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 、中华护理学会2017全国护理管理改革创新高层论坛、“嘉思特”杯第十一届《中华骨科杂志》论坛等;仰卧位的相关文献由2049位作者贡献,包括潘铁军、钱卫红、李功成等。

仰卧位—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35 占比:1.05%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69485 占比:98.95%

总计:70224篇

仰卧位—发文趋势图

仰卧位

-研究学者

  • 潘铁军
  • 钱卫红
  • 李功成
  • 文瀚东
  • 张加桥
  • 杨春凤
  • 叶菲
  • 周庭捷
  • 封志云
  • 方泽钧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雪; 王正雪; 张蓓
    • 摘要: 目的探讨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重度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术后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等症状的患者行影像学及痰液培养检查,按肺部感染发生情况分为发生组、未发生组。设计患者基线资料调查表,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分析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86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发生肺部感染40例,未发生46例;发生组合并糖尿病、有吸烟史、行机械通气、仰卧位排痰患者占比高于未发生组(P1,P<0.05)。结论合并糖尿病、有吸烟史、机械通气、仰卧位排痰是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
    • 于晨; 孟庆峰; 何承炊; 郄朝华; 曹阳
    • 摘要: 目的比较仰卧位下牵引床牵引与侧卧位下无牵引床人工牵引,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医院2015年7月至2020年7月收治的20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对照组(仰卧位)100例和观察组(侧卧位)10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优良率、并发症及Harris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侧卧位髓内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比仰卧位更有优势,可提高手术效率,缩短手术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 杨晓慧
    • 摘要: 目的:比较右侧卧位与仰卧位在行脐静脉置管(UVC)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于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行UVC的74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按置管体位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仰卧位,观察组采用右侧卧位,比较两组置管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和家长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置管成功率为91.89%(34/37),高于对照组的72.97%(27/37);并发症发生率为5.41%(2/37),低于对照组的21.62%(8/37);家长满意度为91.89%(34/37),高于对照组的72.97%(27/3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仰卧位相比,在早产儿行UVC时采用右侧卧位效果更好,能够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家长满意度,安全可靠。
    • 金小慧; 黄漫芳; 胡孙宽; 林晓晓; 董娇娇
    •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体位对无痛支气管镜检查的影响及操作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镜中心选取2019年3月至5月行支气管镜检查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操作时患者的体位,分为头部后仰位组与去枕仰卧位组,测量每例患者的颈部与下颌夹角角度。比较两组操作过程中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支气管镜进声门成功率及操作时间;患者呛咳反应、鼻咽喉黏膜损伤情况。同时应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支气管镜进声门的操作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最终共有200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头部后仰位组103例,去枕仰卧位组97例。两组操作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头部后仰位组进声门顺利率高于去枕卧位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操作时间与颈部与下颌夹角密切相关(P<0.05)。结论头部后仰位组的支气管镜进声门成功率比去枕仰卧位组高。颈部与下颌夹角角度是影响无痛支气管镜进声门操作时间的重要因素。
    • 罗晓萍
    • 摘要: 目的:探讨自制水袋在全麻下仰卧位妇科肿瘤手术中预防枕部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2月拟行腹腔镜手术的妇科肿瘤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给予防压疮的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制水袋预防压疮。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压疮危险评分、手术时间、术后6 d皮肤潮湿程度、压疮发生情况及压疮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前压疮危险评分、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 d皮肤潮湿程度、压疮发生率、压疮面积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压疮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水袋在全麻下仰卧位妇科肿瘤手术中能有效预防枕部压疮的发生。
    • 闻广; 张实; 李强; 钱爱民
    • 摘要: 患者,男性,65岁,因“反复黑矇1年,晕厥1次”于2021年1月10日入院。患者24 h心电监测提示窦性心动过缓,小于50次/min,入院诊断为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入院后完善术前准备,于2021年1月14日在心导管室拟行永久性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患者取仰卧位,局麻,术者以左锁骨中点下1 cm为皮肤进针点穿刺左锁骨下静脉后置入6F穿刺鞘。经鞘回抽血液发现颜色鲜红且压力高,怀疑鞘管误入动脉。经鞘“冒烟”造影示无名动脉直接显影,考虑鞘管误置入无名动脉(图1A)。停止拟行手术,固定鞘管行主动脉急诊CTA检查,证实鞘管置入无名动脉内(图1B)。
    • 王兴臣; 王志勇
    •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PFNA内固定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肥胖患者时如何选择体位。方法:对聊城市高唐县中医院骨科收治的60例应用PFNA内固定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肥胖患者,分别采取侧卧位(侧卧位组)及仰卧位(仰卧位组)进行手术,分析手术过程中的指标及术后恢复情况,比较两种体位的利弊。结果:侧卧位组患者术中透视次数、摆放体位时间、术中显性出血量、手术时间优于仰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粗隆间骨折肥胖患者PFNA内固定时应用侧卧位比仰卧位有优势。
    • 王凌莉; 段会会; 刘玉华
    • 摘要: 目的探讨仰卧位和俯卧位通气联合振动排痰应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患者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2020年6月间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收治的60例ARDS机械通气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以仰卧位通气联合振动排痰,研究组30例予以俯卧位通气联合振动排痰。比较两组不同时刻血流动力学及氧合指标。结果研究组振动排痰干预后4h时刻HR低于改变体位前时刻,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不同时刻HR、CVP、MAP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不同时刻PaCO_(2)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振动排痰干预后1h、振动排痰干预后1h、振动排痰干预后4h时刻PaO_(2)、PaO_(2)/FiO_(2)、SPO_(2)水平均高于改变体位前,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振动排痰干预后4h、转复为仰卧位后1h时刻PaO_(2)、PaO_(2)/FiO_(2)、SPO_(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俯卧位通气联合振动排痰治疗应用于ARDS机械通气患者可显著改善患者氧合功能,且对循环功能影响较小。
    • 朱任艳; 戚彩亚
    •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手术体位下行亚洲型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 Ⅱ,PFNA-Ⅱ)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江阴市中医院收治的9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PFNA-Ⅱ内固定治疗。将43例采用骨科牵引床仰卧位手术体位患者纳入对照组,47例采用普通手术床侧卧位手术体位患者纳入研究组。对比两组手术情况、骨折愈合时间、术后骨折复位质量、手术前后髋关节功能、生活质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研究组体位摆放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手术切口长度小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术后12个月髋关节疼痛、功能、活动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畸形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术后12个月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普通手术床侧卧位下行PFNA-Ⅱ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操作简单,切口小,可缩短手术时间,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 李建乔
    • 摘要: 目的探讨侧卧位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对其髋关节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睢宁县工人医院收治的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患者,采取仰卧位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30例患者,采取侧卧位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前与术后1个月的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术前与术后6个月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术后1、3、6个月的髋屈-伸活动度(ROM),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活动时VAS评分与术前比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与术前比均显著升高;术后3~6个月两组患者髋屈-伸ROM与术后1个月比均呈升高趋势,且术后1个月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相较于仰卧位,侧卧位下闭合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可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与住院时间,减小手术创伤,患者术后早期痛感更轻,髋关节功能恢复更好,适于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