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非极大值抑制

非极大值抑制

非极大值抑制的相关文献在2007年到2022年内共计199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测绘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2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248485篇;相关期刊109种,包括电子技术应用、电子设计工程、激光与红外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2014年年会、第十五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第八届全国虚拟现实与可视化学术会议(CCVRV'08)等;非极大值抑制的相关文献由607位作者贡献,包括史伟忠、孔斯叶、沈德海等。

非极大值抑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2 占比:0.07%

会议论文>

论文:5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248485 占比:99.93%

总计:248652篇

非极大值抑制—发文趋势图

非极大值抑制

-研究学者

  • 史伟忠
  • 孔斯叶
  • 沈德海
  • 肖昊
  • 范彦铭
  • 丛林虎
  • 何伟鑫
  • 侯建
  • 张龙昌
  • 邓建球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娜; 戚旭磊; 包晓安; 吴彪; 涂小妹; 金瑜婷
    • 摘要: 针对单阶段多边框检测(SSD)算法中存在目标定位不准确和小目标检测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基于优化预测定位的单阶段目标检测算法EL-SSD.通过双向加权特征金字塔将原SSD预测特征图特征融合,对输出特征图进行特征位置信息解码后进行特征通道权重再分配,提升了特征语义信息,捕获了跨通道位置信息.通过构建分类置信度及额外的定位置信度级联聚类对预测框进行非极大值抑制,提高在检测阶段对选择目标的定位精度.实验结果表明,EL-SSD算法在PASCAL VOC2007上的平均检测均值达到79.8%,比原SSD算法提高了2.6%.在COCO数据集上的精度达到29.4%,比原SSD算法提高了3.5%,在检测图片上的目标定位效果及小目标检测效果明显优于SSD,适用于需要高定位性能的实时应用场景.
    • 顾燕; 李臻; 杨锋; 赵维骏; 朱波; 郭一亮; 吕扬; 焦国力
    • 摘要: 红外背景下的车辆检测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为了解决在复杂背景下红外视频的车辆检测时视野中的车辆目标像素差距过大以及目标重叠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Faster R-CNN网络模型。针对视野内车辆目标重叠率较高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改进的soft-NMS(Non-Maximum Suppression)方法对RPN(Region Proposal Network)内的NMS方法进行优化。针对视野内目标像素差距过大问题,设计了三种不同尺度感受野并行检测,权重共享的特征提取结构Tri-VGG网络,并设计出一种避免网络出现过拟合的训练策略,优化后的网络检测平均精确度(AP,Average Presion)达到85.32%,相较于仅采用soft-NMS的Faster R-CNN提高了3.01%,相较于传统的Faster R-CNN提高了5.86%。
    • 阳珊; 王建; 胡莉; 刘波; 赵皓
    • 摘要: 针对目标检测任务中目标实例密集、重叠等因素导致的检测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回归损失函数与动态非极大值抑制的目标检测框架。采用结合排斥因子Rep的GIoU-Loss进行目标位置回归,在增加回归参数间相关性的同时降低候选边框向邻近真值偏移概率。Rep-GIoU-Loss不仅有效提升目标位置回归精度,对目标遮挡情形也具有较好的鲁棒性。此外,增加稠密度预测分支预测目标被遮挡程度,并将遮挡程度预测值作为NMS方法的动态阈值,以减少漏检、虚检目标实例。实验结果表明,改进方法检测精度在PASCALVOC2007测试数据集上提高了1.3个百分点,自制数据集可提高2.8个百分点,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 孙方伟; 李承阳; 谢永强; 李忠博; 杨才东; 齐锦
    • 摘要: 遮挡目标检测长期以来是计算机视觉中的一个难点和研究热点。目前的深度学习基于卷积神经网络,将目标检测任务作为分类任务和回归任务来处理。当目标被遮挡时,遮挡物会混淆目标之间的特征,使得深度网络不能很好地识别和推理,降低检测器在理想场景下的性能。考虑到遮挡在现实中的普遍性,对遮挡目标的有效检测具有重要研究价值。为了进一步促进遮挡目标检测的发展,对基于深度学习的遮挡目标检测算法进行了全面总结,并对已有的遮挡检测算法进行归类、分析、比较。在对目标检测进行简单概述基础上,首先,对遮挡目标检测的相关背景、研究的难点以及遮挡数据集进行了介绍;然后,对遮挡检测优化算法主要按照目标结构、损失函数、非极大值抑制以及部分语义四方面进行归纳分析,在对各种算法之间的联系以及发展脉络进行阐述后,对各种算法性能进行了比较;最后,指出了遮挡目标检测仍面临的困难,并对遮挡目标检测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 柳碧辉; 王培元
    • 摘要: 针对二维图像无法深度表征目标、远海舰船目标表征困难等问题,提出基于更快卷积神经网络和区域组合识别模型相结合的三维舰船目标识别框架。重建舰船三维模型,在原始的区域生成网络上利用级联的方法改进了生成滑动窗口的方法,同时提出实际标注与区域建议联合识别模型,采用非极大值抑制的方法对容错框进行去除。实验结果表明所改进的算法在舰船目标三维识别的精确率和召回率上均有较大优势。
    • 张明; 张芳慧; 宗佳平; 宋治; 岑翼刚; 张琳娜
    • 摘要: 尽管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人脸检测器在精度上已经有了很大提升,但所需的计算量和模型复杂度越来越高,如何在计算能力有限的嵌入式设备上应用人脸检测模型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针对320×240分辨率输入图像的人脸检测在嵌入式系统上的应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轻量级网络的低分辨率人脸检测算法。该算法使用注意力机制、结合了Distance-IoU (DIoU)与非极大值抑制(NMS)、使用Mish激活函数,同时针对人脸特征比例设置合适的先验框,实现了精度和速度的平衡,并部署到嵌入式平台中。具体地,用深度可分离卷积替代普通卷积,并在卷积块后加入注意力模块(CBAM),使网络更关注待识别的目标物体;代替ReLU激活函数,采用了Mish激活函数来提高模型推理速度;通过结合DIoU与NMS,提高模型对小人脸的检测能力。实验在WIDERFACE数据集的结果证明,该方法不仅能实时高精度地进行人脸检测,而且在小分辨率输入上,精度高于传统算法。扩充数据集之后,模型在复杂光照下的泛化性得到提高。
    • 李烨; 邹铭
    • 摘要: 当前许多目标检测算法在非极大值抑制过程中基于分类置信度对检测框排序,但由于分类置信度与定位准确度没有一致性,通常会影响检测器的定位性能.对此提出一种基于定位置信度预测的二阶段目标检测方法,为Faster R-CNN框架添加定位置信度预测分支,对分类、边界框回归和定位置信度3个分支进行联合训练,进而将检测框的定位置信度与分类置信度相融合,设计了基于融合分数的非极大值抑制后处理算法.此外,为定位置信度预测分支设计一种新的基于GIoU非线性变换的定位置信度指标,增大高GIoU检测框之间的定位置信度差异,以利于非极大值抑制过程中重复检测框的筛选.在交通场景人车检测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获得了2.4%的AP提升,特别是AP_(85)和AP_(95)有2.7%~4.3%的提升,对于需要高定位性能的应用场景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 柳碧辉; 王培元
    • 摘要: 针对二维图像无法表征舰船深度信息、舰船紧密排列识别出现误检等问题,改进了MASK R-CNN的模型方法。首先在目标区域方框和类别预测的基础上,合理重建出三维模型;其次在原始的RPN网络中选取级联的方法增加滑动窗口数量,改善感受野获取信息有限问题;同时增加掩膜分支,在描述舰船目标特征的同时,增加对其轮廓边缘的限制;最后结合非极大值抑制的方法对冗余框进行过滤去除,实现对三维舰船实景目标的识别。进行了仿真实验,对舰船目标识别任务上的性能进行了全面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MASK R-CNN算法相比原始方法,在目标识别准确率上提高了14.8%,证明该方法对三维实景模型目标识别的优越性与准确性。
    • 杨巍; 刘琼
    • 摘要: 针对当前夏比摆锤冲击试验中夏比试样摆放方式具有一定危险性,且摆放位置精度易受影响问题,提出一种改进LSD的夏比试样工位点定位方法。首先对采集到的夏比试样图像进行预处理操作,基于预处理后的图像,利用非极大值抑制改进LSD算法中直线支撑域的种子点选取方法,实现加快直线检测速度;然后对检测得到的直线进行共线筛选合并;最后进行工位点定位。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LSD算法在夏比试样工位点定位用时更短、精度更高,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 杨有为; 周刚
    • 摘要: 近些年来,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在自然场景文本检测效果上较传统算法已经有了很大提升,但如何有效处理神经网络输出层候选框仍然值得研究。非极大值抑制算法(non-maximum suppression,NMS)通过选择最高置信度候选框作为检测结果,往往容易对较长文本以及混叠文本区域检测失效。考虑到该问题,可以将候选框集合进行排序滤波与融合计算,得到更准确的候选框,有效减少上述检测失效的情况。这种方法,可以直接嵌入原有方法中,而不需要改变网络结构或者增加任何训练量。通过在公开数据集上进行实验,对比其他方法,该方法有较大优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