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边缘检测

边缘检测

边缘检测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3年内共计8943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金属学与金属工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238篇、会议论文506篇、专利文献1125471篇;相关期刊1433种,包括中国图象图形学报、光电工程、现代电子技术等; 相关会议396种,包括第二届信息、电子与计算机工程国际学术会议、第四届江苏计算机大会、2009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学术年会等;边缘检测的相关文献由17703位作者贡献,包括焦李成、王磊、苑玮琦等。

边缘检测—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238 占比:0.64%

会议论文>

论文:506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1125471 占比:99.32%

总计:1133215篇

边缘检测—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唐嘉宁; 郭川; 周思达; 谈海浪
    • 摘要: 针对基于双目视觉的室外大规模地图构建计算时间长、实时性不足、设备要求高等问题,以及无人系统有限的搭载能力和计算力对设备轻便性、计算效率需求的不断提高,文中提出一种深度网络和边缘检测融合的大规模三维单目视觉建图方法。首先,针对单目深度值和位姿的计算问题,以SC-SfMLearner方法为基础,利用端对端的深度网络直接从单目中获取单目图像对应的深度值和位姿;其次,针对单目图像边缘检测中可能存在的边缘特征不明显等问题,通过高斯滤波平滑原始图,利用Canny算子对环境物体边缘特征进行提取,总和高斯加权二值化得到边缘特征图,实现边缘特征的优化;最后,融合特征的深度值和位姿信息,以八叉树为数据结构构建场景地图。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方法对KITTI数据集进行地图构建可得到可靠的八叉树地图,与未进行边缘检测相比,效率提高50%。该算法可行、有效,能够满足无人系统室外应用中对三维地图实时构建的要求。
    • 王震; 石斌斌
    • 摘要: 基于遥感影像结构在方向尺度层面的分解,计算各像素点的Clifford梯度并建立Clifford梯度函数,以此为依据,判断像素是否为边界点,从而得到多幅边缘检测影像。最后将这些边缘影像融合,便可得到最终的边缘检测影像。此方法充分的利用了多光谱影像图层之间的关联性,克服了多维信息难以统一、表达与运算的局限,边缘检测效果优于常用的Sobel与Candy算法。
    • 姜新凡; 罗伟强; 方佳维; 刘中泽; 邓劲东
    • 摘要: 为解决目前电力二次设备监测方法中存在的时延性和可实施性,基于红外图像处理技术设计了二次设备状态评估模型。首先应用图像降噪和分割技术,将待监测二次设备从背景中分割出来,再利用基于Roberts算子的边缘检测技术,提取出图像中的各个温度分区,将温度分区通过数字信号处理得到温度拟合值,最后通过量化的指标实现二次设备状态评估。验证实例说明该评估模型的有效性。
    • 郑如新; 孙青云; 肖国栋
    • 摘要: 运用机器视觉和图像处理的方法可实现金银花的自动化采摘,提高采摘效率。首先通过摄像机对金银花进行图像采集,将采集到的金银花图像进行中值滤波处理,有效消除图中的噪音;然后对金银花图像进行RGB和HSV颜色分割,找出金银花与背景区分最明显的分量B;再对分量B进行阈值分割处理,设定阈值,将金银花从背景中提取出来,运用形态学运算,使图像更加饱满;最后运用Canny算法,对金银花图像进行边缘检测研究,通过对Canny算法进行改进,使之达到更好的边缘检测效果。结果表明:通过阈值分割的金银花识别率为79.17%,传统Canny算法识别率为66.67%,改进的Canny算法识别率为93.75%,能够满足后续金银花采摘机器人的实时作业要求。
    • 黄心畏; 单晓锋; 高红俐; 王晨
    • 摘要: 针对先进高强钢板存在的显著裂纹闭合现象导致裂纹闭合段难以检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边缘检测和数字图像相关(DIC)技术相结合的疲劳裂纹长度高精度动态测量方法。使用两个相机分别拍摄疲劳裂纹扩展试验过程中裂纹试件两面的裂纹和散斑图像,并对图像进行处理来测量裂纹长度,可检测到传统灰度边缘检测无法检测到的裂纹闭合段,从而提高测量精度。通过灰度边缘检测在裂纹图像中得到裂纹扩展路径,并对裂纹尖端进行初定位,结合模板匹配将裂纹路径坐标映射到散斑图像中,并在裂纹初尖端延伸段布置虚拟引伸计,利用DIC技术求得虚拟引伸计张开量。拟合引伸计张量- 位置曲线,分析曲线特征得到疲劳裂纹尖端亚像素精度横坐标,进而精确计算出裂纹长度。将边缘检测法、该方法、测量显微镜测量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测量精度上有显著优势,可有效检测出裂纹闭合段,测量精度可达8 μm。
    • 李松涛; 宋光明; 李雅雯; 甄富帅; 宋爱国
    • 摘要: 为了提高架空导线巡检机器人的定位精度,精确反馈输电线路缺陷位置,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导线纹理的架空导线巡检机器人视觉定位方法。针对架空导线巡检机器人的作业中环境特征单一的特点,首先通过直线检测检测导线位置,其次提取导线纹理特征用于光流跟踪。为防止因跟踪失败而导致位置信息的丢失,提出基于跟踪背景特征实现机器人相对导线的运动状态估计。实验结果证明,所提出的方法精度高于单一的编码器定位方法,满足架空导线巡检机器人的应用需求。
    • 柳磊; 钱芸生
    • 摘要: 针对低照度图像亮度低、噪声高和边缘模糊等问题,基于Xilinx公司的Artix-7系列FPGA芯片,通过驱动微光性能良好的XQE-1310图像传感器,对探测器采集的视频信号进行滤波和边缘检测,完成了低照度图像的采集和处理等一系列操作,最后将处理过的视频信号通过CameraLink视频格式实时显示,设计了一套微光夜视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的最低工作照度可达10-2 lx量级,滤波算法在保持图像边缘信息的同时有效滤除了图像中的椒盐噪声,自适应边缘检测算法可以根据照度水平实时调整阈值,凸显了低照度环境下物体的轮廓信息。系统充分利用了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速度快、效率高的优势,最后的成像结果清晰稳定,便于人眼观察。
    • 任全会; 孙逸洁; 黄灿胜
    • 摘要: 针对传统的红外图像与可见光图像融合算法存在局部模糊、背景信息不完整的问题,文章提出了一种新的融合算法。使用边缘检测算子实现图像轮廓的提取,同时还进行基于能量的加权融合处理;使用区域间相似度的方法实现信号域的提取,最后根据过信号强度进行图像的融合。为了验证算法的正确性,文章进行了对比测试,同时还使用标准差、信息熵和平均梯度3个参数进行了定量分析,本文方法和传统的加权平均算法相比标准差最大提高106.3%,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融合方法融合效果更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 李华; 麻艳娜; 谷付星
    • 摘要: 针对传统微纳光纤直径测量方法操作复杂、重复性差且易于损伤光纤等问题,开发了一套基于机器视觉的微纳光纤直径测量系统。首先,对系统采集的图像进行预处理和二值化分割,其次,通过Canny边缘算子实现微纳光纤边缘初定位,最后,基于改进Zernike矩的亚像素检测方法精确定位了亚像素级边缘。此外还提出了结合Hough变换与最小二乘法的算法拟合亚像素级边缘点的方案,将系统微纳光纤直径测量精度提升至纳米级。实验测量结果表明,该系统可实现3.51%以内误差的自动化测量,运行时间为2.671 s,更适用于微纳光纤尺寸的高精度实时测量。
    • 李一波; 刘佰仑
    • 摘要: Canny边缘检测算法在众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但是在实际的工作环境下噪声污染的问题亟需解决,图像边缘检测的效果极易受到椒盐噪声的影响,并且Canny算法检测的结果存在断层以及丢失边缘细节的问题,为了从图像中去除椒盐噪声,并且能够更加有效的从图像中提取出感兴趣区域的边缘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Canny算子的图像边缘检测算法。该算法设计了一种新型滤波器来取代传统算法中的高斯滤波器,使其能够滤除图片中的椒盐噪声。原始算法在计算图像梯度时只使用了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的梯度模板,而改进的算法增加了45°和135°两个方向的梯度模板。最后在进行高低阈值的连接时采用最大间类方差法来进行最优阈值的确定。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