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非整倍体

非整倍体

非整倍体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540篇,主要集中在妇产科学、基础医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60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76篇;相关期刊223种,包括中国妇幼健康研究、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2011临床生化与转化医学研讨会、第三届全国果树种植资源研究与开发利用学术研讨会、中国草学会牧草育种专业委员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等;非整倍体的相关文献由1668位作者贡献,包括汪旭、王应雄、郑履康等。

非整倍体—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60 占比:85.19%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74%

专利文献>

论文:76 占比:14.07%

总计:540篇

非整倍体—发文趋势图

非整倍体

-研究学者

  • 汪旭
  • 王应雄
  • 郑履康
  • 史庆华
  • 陈雯
  • 卢光琇
  • 合正基
  • 陈子江
  • 张桥
  • 李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黄锦; 加加林; 姚雅馨; 陆思嘉; 党玉姣; 乔杰; 刘平
    • 摘要: 目的 探讨利用培养液中游离DNA检测对应囊胚的13、15、16、18、21、22号染色体整倍性的效率.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239枚囊胚,所有的胚胎均来源于PGT-A周期.囊胚活检的滋养层细胞采用SNP芯片检测胚胎的整倍性;培养液游离DNA采用无创胚胎染色体筛查(NICS)方法检测整倍性;采用盲法比较两者的结果.计算NICS在检测13、15、16、18、21、22号染色体整倍性的敏感性、特异性、诊断效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239枚囊胚中的209枚有NICS结果,NICS检出率为87.5%(209/239).NICS方法在检测13、15、16、18、21、22号染色体的特异性、效率比较高,均>90%,NICS结果的阴性预测值超过97%;但是敏感性波动较大(33%~100%),阳性预测值较低(<50%).结论 NICS方法可以检测囊胚整倍性.当NICS结果显示这些重要染色体(13、15、16、18、21、22号染色体)为整倍体时,对应囊胚该条染色体整倍性几率高;但是当NICS结果显示这些重要染色体为非整倍体时,对应胚胎并不一定为非整倍体.
    • 朱琦; 丁丁; 王凯娟; 霍然; 张学森; 刘婷婷; 曹云霞; 章志国
    • 摘要: 目的探究不同浓度褪黑素(MT)对控制性超排卵(COH)周期中体外成熟卵母细胞受精后所获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收集COH周期的人未成熟卵母细胞行体外成熟(IVM)培养及单精子胞浆内注射(ICSI)受精,接着依次用含0、10^(-11)、10^(-9)、10^(-7)及10^(-5)mol/L MT的培养液进行分裂期和囊胚期胚胎体外培养,收集和冻存优质囊胚,最后通过array-CGH对复苏后优质囊胚进行非整倍体检测。结果10^(-9)mol/L组的囊胚率高于10^(-11)、10^(-7)、10^(-5)及0 mol/L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P<0.0001,P<0.01);10^(-9)mol/L组的优质囊胚率均高于其他组,但仅与10^(-5)mol/L和0 mol/L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MT组的非整倍体发生率(17.6%)低于非MT组(3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人类胚胎培养液中添加MT可以促进胚胎的体外发育,这种促进作用存在浓度相关性,10^(-9)mol/L是最佳的作用浓度。
    • 赵伟娥; 陈攀宇; 李玉洁; 贾磊; 梁晓燕
    • 摘要: 目的分析流产组织染色体整倍性对同一取卵周期冻融胚胎移植(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20年1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行辅助生殖(ART)治疗后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流产组织染色体核型,收集同一取卵周期有冷冻胚胎并行FET助孕患者的临床结局数据。根据流产组织染色体结果,分为整倍体组(206例患者,292个周期)和非整倍体组(174例患者,247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整倍体组取卵时年龄显著低于非整倍体组年龄(P0.05)。整倍体组与非整倍体组的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活产率与累积活产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流产组织染色体结果与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均无显著相关(P>0.05)。取卵时年龄、移植胚胎数目是影响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流产组织染色体核型结果并未影响来自同一取卵周期FET的临床妊娠率、流产率、活产率及累积活产率。
    • 曲守方; 黄传峰; 于婷; 黄杰
    • 摘要: 目的 使用胚胎植入前染色体非整倍体国家参考品,评价胚胎植入前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试剂盒(半导体测序法)的性能。方法 取国家参考品进行细胞裂解及片段化,制备文库,进行文库的扩增和单细胞扩增后纯化。将纯化的单细胞扩增DNA片段化和纯化后,进行末端修复、加上接头以及PCR扩增等步骤,构建文库。将文库纯化后进行定量。使用基因测序仪BioelectronSeq 4000进行测序。使用试剂盒配套的全自动分析软件对测序数据进行信息分析,报告样本的染色体异常情况。结果 对于65个异常片段大于4 Mb的国家阳性参考品,试剂盒均能检出对应的染色体异常,检出率为100%;国家阳性参考品19-del(7)-25.3 M在7号染色体100.5 Mb-125.8 Mb位置存在片段大小约25.3 Mb的拷贝数缺失,Z-score为-28.6,其他国家阳性参考品的相应异常区域对应的染色体Z-score均>3或3或0.0001;如国家阴性参考品97-NC1在1-22号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区域内均未检测出异常区域。对30%嵌合的嵌合体样本检出率为50%(3/6),相对应的70%嵌合体样本检出率为83.3%(5/6);国家嵌合体参考品110-0.3-del(4)-37.7M中,30%嵌合比例细胞在4号染色体153.1 Mb-190.8 Mb位置存在大小约37.7 Mb拷贝数缺失,其Z-score为-16.5;70%嵌合比例细胞的在15号染色体23.6 Mb-28.5 Mb位置存在大小约4.9 Mb拷贝数缺失,其Z-score为-10.5,结果显示30%嵌合和70%嵌合的细胞均正确检出。结论 胚胎植入前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试剂盒能够符合胚胎植入前染色体非整倍体国家参考品的要求。
    • 孙雷; 龙驹; 樊祖茜; 吴素萍; 林桂先; 凌秀明
    • 摘要: 目的建立一种可进行双重相对定量的基于重复序列的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SD-qPCR)方法,实现单管同时检测X和Y染色体数目。方法建立双重相对定量SD-qPCR检测体系,并将其用于197例羊水样本的检测。根据重复序列间的相对定量2-ΔΔCt值来判断样本X和Y染色体的数目,将检测结果与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筛选出了2对重复序列分子标记,分别定位于16号染色体、X染色体和1号染色体、Y染色体;197例羊水样本中,性染色体数目正常样本185例;45,X样本5例;47,XXX样本3例;47,XXY样本2例;47,XYY样本2例。双重相对定量SD-qPCR检测结果与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一致。结论建立的双重相对定量SD-qPCR方法可实现单管同时检测X和Y染色体的数目,具有检测位点多、检测结果稳定的特点,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 吕虹; 吴玥丽; 刘灵; 崔世红; 李莹; 田伟芳; 殷贵霞; 麻雪利
    • 摘要: 目的:分析扩展性无创产前检测(NIPT-plus)用于胎儿染色体异常筛查的效果。方法:选取符合无创产前检测指征的孕妇9 136例,其中6 110例接受无创产前检测(NIPT),3 026例接受NIPT-plus,共检出265例高风险孕妇,其中248例行介入性产前诊断(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以进一步明确诊断。结果:NIPT对21-三体、18-三体、13-三体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0.24%、82.14%、14.29%,对性染色体非整倍体(SCA)的阳性预测值为26.23%,对拷贝数变异(CNV)的阳性预测值为33.33%,总阳性预测值为50.86%;NIPT-plus对以上异常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3.33%、83.33%、0.00%、38.46%、32.26%,总阳性预测值为53.42%;两种方法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NIPT-plus与NIPT筛查胎儿染色体异常的效能相近,其中对21-三体、18-三体的阳性预测值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赵田田; 周长慧; 王敬亭; 杨紫轩; 李嫚琪; 常艳
    • 摘要: 非整倍体(aneuploidy)指细胞核内染色体数不是染色体组的整倍数,包括单体、三体、四体、双三体、缺体等,与恶性肿瘤发生密切相关.非整倍体诱导剂(aneugen)指诱导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增加或减少,即导致非整倍体形成的物质.现行的遗传毒性试验指导原则要求评估化学物质诱发非整倍体的可能性,但标准的遗传毒性试验组合不包括专门评估非整倍体诱导剂的试验.微核试验结合FISH和CREST染色为染色体数目畸变提供了直接的证据;体外多终点试验和毒性追踪分析可通过MoA检测非整倍体诱导剂.目前对生殖细胞非整倍体诱导剂进行全面风险评估的数据较少,因此在未来有必要开展非整倍体诱导剂对生殖细胞影响的研究,并对其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以补充这一领域数据的空缺.本文对目前哺乳动物体细胞和生殖细胞中非整倍体形成机制、检测方法、危害以及暴露后的风险评估进行综述.
    • 罗燕群; 李辉斌; 黄翠玉; 黄莉; 朱秀兰; 张曦倩; 刘风华
    • 摘要: 目的 探讨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对反复种植失败人群的非整倍体的影响.方法 共纳入2017年5月至2020年6月因反复种植失败行植入前非整倍性基因测试(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 for aneuploidy,PGT-A)治疗的79个周期,按取卵年龄分0.05).进一步比较不同年龄分层分析不同BMI组间囊胚整倍体数和整倍体率间差异仍无明显统计学意义,但35~39岁年龄段体重正常组的囊胚形成率最高,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 当反复种植失败患者年龄增加至35~39岁时,整倍体率明显降低以及体重指数的异常可能影响囊胚形成率.超重以及体重过低可能不影响反复种植失败患者的非整倍体率.
    • 梁飞
    • 摘要: 目的:分析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无创检测在产前诊断中的具体效果.方法:筛选出本院2019/1-2020/1接受的孕中期实施无创检测的单胎孕妇770例为研究对象.对孕妇进行血检,实施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无创检测,并对结果高风险者实施染色体核型分析,对检查结果呈(-)者实施电访随访.结果:通过无创检测发现高风险者15例,其中,21-三体10例、18-三体5例.并对这15例孕妇实施染色体核型检测,发现全部呈(+)性,对无创检测呈(-)性者755例进行随访,没有出现胎儿染色体异常问题.结论:通过无创检测技术对孕妇实施筛查,其筛查率比较高,且该项技术安全、有效,值得在一线广泛应用.
    • 任欢欢; 杨瑜; 徐洪宝; 王忠迈; 程宗; 梁猛; 王春景; 廖亚平
    • 摘要: 目的:探讨叶酸缺乏对L02细胞增殖、凋亡以及纺锤体组装检查点相关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叶酸(200 nmol/L、20 nmol/L、0 nmol/L)培养L02细胞2周后,用倒置显微镜观察L02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与凋亡;CCK8测定细胞增殖情况;qRT-PCR检测Mad2、Bub1、BubR1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相关蛋白Mad2、Bub1、BubR1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叶酸缺乏使L02细胞出现细胞体积变大、形态不规则现象;叶酸缺乏可降低L02细胞活性(P<0.01),诱导细胞发生S期阻滞(P<0.05),促进细胞凋亡(P<0.05),上调Mad2、Bub1、BubR1 mRNA及蛋白水平(P<0.01).结论:在L02细胞培养中,叶酸浓度为200 nmol/L时导致叶酸缺乏,SAC功能受损,细胞增殖异常,严重缺乏时导致细胞发生凋亡.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