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非对称效应

非对称效应

非对称效应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170篇,主要集中在财政、金融、经济计划与管理、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1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58048篇;相关期刊118种,包括合作经济与科技、南方经济、商业研究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中国国外农业经济研究会2014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与金融发展计量分析”学术会议、“财富的生产和分配:中外理论与政策”理论研讨会暨中国经济规律研究会第22届年会等;非对称效应的相关文献由309位作者贡献,包括金春雨、吴婷婷、徐云松等。

非对称效应—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1 占比:0.28%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58048 占比:99.71%

总计:58218篇

非对称效应—发文趋势图

非对称效应

-研究学者

  • 金春雨
  • 吴婷婷
  • 徐云松
  • 曹永琴
  • 任爱华
  • 余国锐
  • 刘向丽
  • 吕国钦
  • 唐彦
  • 姚亚伟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颜秉明
    • 摘要: 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呈现出主动意识低自觉、育人模式低动能、育人环境低协同及育人机制低保障等诸多非对称发展矛盾,严重掣肘了实践育人效能。依据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及矛盾对立统一律,真实观照实践育人过程中非对称发展矛盾的生成动因及逻辑,着力挖掘和发挥非对称发展意识、非对称发展模式、非对称发展环境、非对称发展机制等方面的优势,成为解决实践育人中因实践育人落实低于实践育人期待的非对称发展矛盾的应然路径,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及现实指导意义。
    • 方毅; 牛慧
    • 摘要: 选取沪深两市2001年第1季度至2020年第3季度所有上市A股的季度数据,通过构建不同资产误定价水平的投资组合,揭示了中国宏观经济冲击对资产误定价影响的非对称性效应。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各个时期下,宏观经济冲击对不同资产误定价水平下投资组合绩效的影响均具有非对称效应,且宏观经济超预期正向冲击的影响效果要大于负向冲击。此外,相较于资产误定价水平为零的股票,宏观经济的超预期正向冲击对资产价格被严重高估或低估的股票影响程度较小,因此市场上出现的资产误定价现象并不完全是宏观经济超预期发展引发的结果,而更有可能是由股票市场自身的特征所导致的。基于此,进一步提出继续深化改革金融市场进程、规范和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等政策建议。
    • 秦彬彬; 李彪
    • 摘要: 气候变暖问题日益严峻,各国以碳中和作为解决气候变暖的关键途径。随着碳金融交易市场规模扩大,市场风险也随之增加。分析碳交易价格的波动性特点可以有效度量市场风险,对金融风险的防范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使用条件异方差模型研究碳中和股票交易数据序列的波动性聚集、非对称效应。以华证国网英大碳中和指数以及信能低碳股票价格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GARCH类模型对于碳中和交易值波动率和非对称效应的建模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
    • 曹祯庭
    • 摘要: 基于空间计量模型,利用2007—2019年的面板数据,对省级政府间的FDI空间竞争问题进行研究,深入分析了地区异质性特征(财政分权度、对外开放度和地理位置)对我国省际FDI空间竞争的非对称效应。研究发现:我国省级政府在FDI上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竞争行为;财政分权度高的省份通常拥有更多财政权力用以调整优惠政策,其与邻近省份的FDI空间竞争更加激烈;对外开放度高的省份与其邻近省份在FDI上的空间竞争程度显著高于对外开放度低的省份;相比内陆省份,沿海省份对其邻近省份的FDI变化更加敏感。最后为各地区因地制宜制定招商引资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 余丽霞; 温文; 王璐
    • 摘要: 通过构建非对称NARDL模型和门限回归模型,文章选取2009—2021年中国114家商业银行实证分析了我国货币政策调控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影响的非对称效应及不同货币政策工具的交互作用效应。结果表明:我国金融市场存在货币政策银行风险承担渠道,并且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长期和短期影响均存在非对称效应。其中,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调控的短期效应较显著,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调控的长期效应则更明显。当两种货币政策工具存在交互作用时,会进一步扩大银行的风险承担。建议央行需进一步完善利率市场化形成机制,在实施货币政策时将数量型政策工具的总量调控和价格型政策工具的结构调控特点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应对新常态下的经济增速下滑和结构性杠杆问题。
    • 王艺枞; 关禹
    • 摘要: 文章采用混频动态因子模型提取新型房地产业景气指数,并以该指数作为代表房地产市场景气的内生变量,根据房地产周期转折点判别结果选取代表性时点,基于TVP-SV-VAR模型的时点脉冲响应函数分析我国货币政策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周期非对称效应。研究发现,货币政策对房地产行业在增长和波动两个层面均存在周期阶段的非对称效应,一方面,行业主体的预期使货币政策对房地产行业增长存在顺周期的非对称影响;另一方面,房地产行业波动上自我运行的惯性使货币政策对房地产行业的波动也存在非对称影响。
    • 王伟强
    • 摘要: 量化分析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产出增长的非对称效应对于促进一国经济政策的合理制定和经济活动的平稳运行具有指导意义.基于1985—2019年19个样本国家的月度数据,运用非线性V A R模型,从国际层面实证考察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不同规模正向冲击和负向冲击对产出增长的直接效应与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各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其国内产出增长都具有直接影响,同时美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其他样本国家的产出增长亦存在溢出效应;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产出增长的直接效应与溢出效应是否具有非对称性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自身变化幅度有关;当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变化幅度较小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各国产出增长的影响基本未出现非对称特征,但随着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变化幅度的增大,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大部分国家产出增长产生了非对称效应.
    • 李润宇
    • 摘要: 对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研究是基于货币政策非中性的前提下对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的一种拓展,从理论上讲,紧缩性货币政策具有抑制经济增长的作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具有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本文是基于该理论基础,使用TRACH模型对我国2007年到2019年的季度数据进行分析,定量检验出了我国货币政策存在非对称效应,具体表现为在经济萧条时期,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要小于经济繁荣时期,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作用以及我国货币政策的城乡非对称效应
    • 董小刚; 费佳欣; 秦喜文
    • 摘要: 针对原油价格波动的预测问题,将GARCH-MIDAS模型扩展为两类:A-GARCH-MIDAS模型研究正负面的油价波动因素对原油市场的不同影响;GARCH-MIDAS-X模型将短期成分扩展到额外的波动决定因素,将扩展模型应用于原油WTI数据.样本内估计结果表明,非对称效应对原油价格波动性有显著影响;样本外预测结果表明,非对称效应显著提高了波动率模型的预测性能.
    • 张莉; 王璐; 计玉; 郝建阳
    • 摘要: 金融危机和政治事件等重大事件会对股市产生极端冲击,为探究极端冲击和非对称效应对股市波动率预测的影响,对GARCH-MIDAS模型进行改进并探究改进后的模型能否提高股票波动率的预测性能.以上证综指数据样本为例,运用滚动时间窗的样本外预测方法和MCS检验,探究同时包含极端冲击和非对称效应的GARCH-MIDAS模型的预测性能.样本内结果表明,我国股市存在明显的杠杆效应和极端冲击且负极端冲击的影响大于正极端冲击;样本外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损失函数条件下,MCS检验的结果显示在长期项和短期项中均考虑极端冲击和非对称效应的GARCH-MIDAS模型的预测性能更好.这说明在股票波动率预测模型中考虑极端冲击和非对称效应能够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