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雷达资料

雷达资料

雷达资料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208篇,主要集中在大气科学(气象学)、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0篇、会议论文64篇、专利文献62786篇;相关期刊64种,包括大气科学、应用气象学报、气象研究与应用等; 相关会议43种,包括第32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第31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等;雷达资料的相关文献由562位作者贡献,包括杨毅、郑稻根、孟辉等。

雷达资料—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0 占比:0.21%

会议论文>

论文:64 占比:0.10%

专利文献>

论文:62786 占比:99.69%

总计:62980篇

雷达资料—发文趋势图

雷达资料

-研究学者

  • 杨毅
  • 郑稻根
  • 孟辉
  • 王介君
  • 王兴
  • 凌和稳
  • 彭小燕
  • 徐芬
  • 王萍
  • 郭晓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徐丽娇
    • 摘要: 2016年8月6日,赤峰市出现了一次典型的后向传播强对流暴雨。本文利用常规探测资料、探空、卫星云图以及雷达资料深入分析了此次过程。结果表明:此次强对流天气产生在副热带高压外围高温高湿的环境中,并且是在高空槽以及低空切变线共同作用下触发的;地面存在中尺度系统的生成和发展,地面辐合线的存在是这次暴雨产生的启动机制;从卫星云图上可见清晰的带状云系,不断有新的对流单体在后侧生成并移到赤峰市上空,形成"列车效应";此次强对流暴雨的最大回波强度可达50~55 dBZ,回波方向与移动方向夹角小,使降水回波在赤峰市长时间的停滞是这次暴雨产生的重要原因。
    • 李晓坤
    • 摘要: 2021年11月5—8日,锡林郭勒盟(以下简称锡盟)出现秋末冬初第一场强降雪天气,此次大暴雪天气过程影响范围广、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存在雨雪转换特征,伴有雾霾、大风、暴风雪天气。西乌珠穆沁旗日降雪量突破历史极值,二连浩特、苏尼特左旗、正镶白旗、太仆寺旗、正蓝旗、多伦县日降雪量超过极端阈值。研究表明:此次强降雪天气过程中,高层西南气流配合低层东北气流的相互作用,使得暖湿空气沿着冷垫爬升,有利于强降雪天气的发生。高空急流加强,锡盟处于出口区左侧,“抽吸作用”加强,高空槽、低层风向风速切变、地面冷锋影响,促使上升运动加强,有利于暴雪天气的发生;锡盟西部地区低层辐合高层辐散,而东部地区低层辐散高层辐合,叠加冷锋锋区影响,存在明显的次级环流,有利于上升运动的进一步加强,造成强降雪天气;比湿达到2~4 g/kg,水汽通量散度为负值影响,850 hPa存在一支风速>12 m/s的东北风急流,有利于将鄂霍次克海的水汽源源不断地输送至锡盟上空,提供充足的水汽条件;雷达产品显示,降雪天气过程基本反射率因子最大回波强度为35dBz,回波影响时间长,径向速度显示近地层风力为39 m/s,组合反射率最大强度35 dBz,回波顶高6~8 km,OHP产品预计1 h降水量反演的量级较小。
    • 赵占秀; 王晓雍; 任得萍
    • 摘要: 利用门源县方舱式X波段雷达资料对2016—2018年5—9月的冰雹个例进行统计分析,得出门源地区人工作业指标和防雹指标,为人工防雹作业提供参考。
    • 董琪如; 邱晓滨; 王莹; 王泽林; 李季; 梁绵
    • 摘要: 利用WRF(Weather Research Forecast)模式及其3D-Var(Three-Dimensional Variational assimilation)变分系统,针对2017年7月7日一次飑线进行了雷达资料的循环同化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以循环同化雷达资料至飑线成熟期时刻的试验预报效果最好,主要原因在于预报的低层西北冷空气较强,从而导致较强的低层切变,再配合强的热力不稳定条件从而使飑线的发展得以维持.通过七组试验对比表明,对于单次雷达资料,同化的时机更为重要.同化飑线成熟阶段的雷达反射率,对低层热力层结有改善作用,为飑线发展提供了不稳定能量;对于循环同化,通过观测的影响和模式自身的热动力调整,对流场也有较好的修正作用,为对流系统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动力条件.
    • 王美琪; 辛文鹏; 李旭杰
    • 摘要: 从切实满足荣成新一代天气雷达(以下简称荣成雷达)资料考核业务的需求出发,基于.Net平台,使用Microsoft Visual C#编程语言以及 WPF 界面框架、Microsoft SQL Server LocalDB 数据库、Visual studio 2019等工具,设计实现了荣成新一代天气雷达传输监控与报警系统.系统用于自动监控雷达资料传输到达情况、监控雷达运行故障及网络连接情况,并同步发出多媒体声音、钉钉群消息、手机短信多种方式的报警通知,可以极大地缩短值班人员的故障响应时间,提高雷达传输资料的完整性,对于提高威海市雷达业务监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 石薇; 廖洪敏; 何为; 罗俊祎
    • 摘要: 为了提高铜仁市雷电预警的提前量和准确率,降低因雷电天气给当地生产生活带来的损失.选取铜仁市多普勒雷达回波数据,结合闪电定位仪,分析发生闪电和未发生闪电时雷达资料.结果表明:(1)雷达反射率因子≥35 dBZ时,可作为铜仁地区预报闪电发生的因子之一;(2)雷电的产生除了与雷达反射率因子有关外,还与回波顶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3)0°C和-20°C层结高度达到对应值时,也可作为雷电的预警因子.
    • 舒奕菲; 吴雪亚; 张惠珠
    • 摘要: 为更好地对雷雨大风天气进行预报预警,利用地面常规气象资料和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对2018年5月17日和8月6日贵州省铜仁市两次雷雨大风天气过程进行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雷雨大风发生前,常规气象要素有明显的增降变化,反射率因子、回波顶高、垂直液态水含量等雷达产品有较明显的变化特征,对雷雨大风天气有较好的指示意义,为提早及时的预报预警雷雨大风提供了可能.
    • 黄进亮
    • 摘要: 本文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全球分析资料以及雷达探测资料等对2016年4月底发生于南平市的一次冰雹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福建省中西部区域始终为上千下湿结构与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结构,在地面有高低压结构与温度锋区存在.至4月26日20:00,850hPa切变逐渐向闽西与粤北移动,急流持续东移南压且不断减弱.在500hPa形势场存在短波槽不断朝东移动到粤中北部区域,上干下湿结构消失,和850hPa切变构成前倾结构.地面锋区不断朝东移入海,闽、赣、粤三省相交区域的暖低压始终维持,这些为此次冰雹天气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天气形势.低空西南急流、上千下湿、低层辐合高层辐散与地面温度锋区等为此次冰雹天气的发生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水汽条件和动力条件.这次飑线主要以冰雹、大风为主,短时强降雨为辅.飑线产生以前激发出两个十分显著的超级单体,有中气旋存在,其西南区域的西南风雨环境场的西南风配合处的风力最为强劲.0度层和地面之间的距离不足5km,-20度层位置分布着50dBz的发射因子,这些均促进了冰雹天气的发生发展.上游前倾槽形成回波,500hPa引导气流与切变线的缓缓移动,配合稳定的西南急流共同促使福建构成列车效应,这对于冰雹天气的形成和维持十分有利.
    • 赖积强; 伍丽煌; 何秀恋
    • 摘要: 闽西北位于福建省西北部,内陆地区,山多,地势较高,是福建省主要的农业经济作物产区,同时也是强对流天气多发区.利用常规观测资料、NCEP全球分析资料以及雷达探测资料对2019年3月21-22日发生在闽西北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寻找强对流天气发生机理,以期为以后出现类似的强对流天气预报提供依据,进而提高气象服务水平,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