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的相关文献在2007年到2022年内共计290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中国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85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720879篇;相关期刊146种,包括实用临床医药杂志、现代诊断与治疗、中国老年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分会第二次学术交流会议、第二届中华骨科杂志论坛、第一届中国·嵩山骨科高峰论坛暨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2016年骨科年会等;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的相关文献由713位作者贡献,包括丁宝江、于佳、兰曦等。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85 占比:0.04%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720879 占比:99.96%

总计:721167篇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发文趋势图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

-研究学者

  • 丁宝江
  • 于佳
  • 兰曦
  • 刘刚
  • 刘国泰
  • 史少华
  • 吕书军
  • 吕波
  • 周道政
  • 姜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永华; 胡斌; 杨海龙; 杨敏捷; 高展望
    • 摘要: 目的探讨术前小剂量氨甲环酸用于股骨转子间骨折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江西省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60例行PFNA内固定治疗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发放随机信封根据单双号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术前不作特殊处理,观察组术前给予小剂量氨甲环酸静滴。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失血量、术前术后血红蛋白(hardness black,Hb)、红细胞比容(Hct)指标,随访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发生率及围术期输血率。结果观察组总失血量、显性及隐性失血量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Hb及Hct指标均降低,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围术期输血率为30.0%,低于对照组的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在PFNA固定术前应用小剂量氨甲环酸,在减少围术期出血量、降低输血率方面有着突出效果,可予以推广。
    • 胡靖; 王林; 陈义; 宋峰
    • 摘要: 目的 探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及对髋关节功能、生活质量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 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62例,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PFNA组与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PFLAP)组。PFNA组采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PFLAP组采用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和骨折愈合相关指标变化;术前、术后1个月和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分量表(GQOLI-74)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 PFNA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PFLAP组(P<0.05)。PFNA组术后并发症明显低于PFLAP组(P<0.05)。PFNA组负重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快于PFLAP组(P<0.05)。两组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GQOLI-74评分、ADL评分明显高于术前(P<0.05);PFNA组术后1、6个月Harris、GQOLI-74、ADL评分明显高于PFLAP组(P<0.05)。结论 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效果良好,可明显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生活质量和ADL。
    • 李纯; 闫江涛
    • 摘要: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对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手术患者术后疼痛与T细胞亚群指标的影响,探讨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以提高麻醉效果。方法选取骨科2020年1~12月收治的82例PFNA患者,根据不同麻醉方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41例。A组应用全麻,B组应用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联合全麻,对比2组的麻醉效果(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术后疼痛程度(VAS评分)、T细胞亚群指标(CD_(4)^(+)、CD_(8)^(+)、CD_(4)^(+)/CD_(8)^(+))以及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寒颤、呼吸抑制、头晕)。结果B组的丙泊酚用量、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少于A组(P<0.05);B组术后2、6、12、24 h的VAS评分均低于A组(P<0.05);B组术后的CD_(4)^(+)、CD_(8)^(+)、CD_(4)^(+)/CD_(8)^(+)均高于A组(P<0.05);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在PFNA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减少丙泊酚用量,提高麻醉苏醒质量,能减轻术后疼痛,改善T细胞亚群指标,减少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 程后庆; 李景光; 张军; 吴德林; 黄宇
    • 摘要: 目的评价自制进针导向器在A2型老年股骨粗隆区骨折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微创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安徽省芜湖市中医医院(以下简称“我院”)2019年2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A2型老年股骨粗隆区骨折患者62例,通过计算机随机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1例)和对照组(31例)。观察组行PFNA微创手术,术中应用我院自制的PFNA进针导向器。对照组行常规PFNA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复位质量及术后1、3、12个月的Harri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ADL)评分,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手术切口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2个月的Harris、ADL评分均高于术后1、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进针导向器在PFNA微创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区骨折能够快速准确进针,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切口,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恢复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王正君; 白马恒
    • 摘要: 目的 探究股骨外侧单皮质重建锁定钢板术联合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对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手术指标及髋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标注法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0例。对照组仅采取PFNA治疗,研究组采取股骨外侧单皮质重建锁定钢板术联合PFNA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水平均低于术前,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股骨外侧单皮质重建锁定钢板术联合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的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及骨折愈合,缩短手术用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陈金晶
    • 摘要: 目的对比研究外侧壁危险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与动力髋螺钉两种技术实施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8月—2019年8月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外侧壁危险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技术实施手术治疗;治疗组采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技术实施手术治疗。对比手术治疗总有效率、手术操作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时间、操作期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切口长度、术后并发症情况、手术治疗前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疼痛程度VAS评分、生活质量SF-36量表评分、对治疗方案及效果的满意度。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3.3%,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55,P<0.05);治疗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操作时间、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操作期间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切口长度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仅有1例,少于对照组的6例;手术治疗前后,患者疼痛程度VAS评分、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生活质量SF-36量表评分水平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对骨折治疗方案及效果的满意度达到96.7%,高于对照组的73.3%。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6,P<0.05)。结论外侧壁危险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技术实施手术治疗,能够减小手术操作切口长度,对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进行有效控制,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操作时间、术后恢复时间均得到显著缩短,在短时间内减轻疼痛,大幅度改善髋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使治疗总有效和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
    • 李国伟; 周瑞华; 李文霞; 王源; 王乐乐
    • 摘要: 目的 观察中医分期论治结合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医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PFNA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分期论治,观察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骨痂生成时间、术后负重时间及愈合时间等指标,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表评价2组患者髋关节功能,记录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评定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骨痂生成时间、术后负重时间及愈合时间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Harris各项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中医分期论证结合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能促进骨折愈合,并提高髋关节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张建东; 陶若奇; 李茂树; 魏瑜周
    • 摘要: 目的 探讨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累及外侧壁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5年4月至2019年5月使用PFNA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累及外侧壁的病例52例,分别于术后1.5月、3月、6月及12月复查拍X光片,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定使用Harris评分比较.结果 本组52例患者均愈合良好,平均愈合时间3.8月,髋关节Harris评分(84.5±4.6),优良率83.6%.患者无髋内翻等并发症.结论 PFNA具有创伤小、固定可靠、并发症少恢复良好等优点,是治疗外侧壁不完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有效方法.
    • 蒋卫华
    •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2017年2月-2020年2月收治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40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三组.A组接受动力髋螺钉(DHS)治疗;B组接受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C组接受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LCP)治疗.比较三组治疗效果.结果:B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A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FNA、DHS、LC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无论是安全性还是疗效,PFNA均有明显优势,即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
    • 姜明菊; 胡勇; 李宝林
    • 摘要: 目的 对比分析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儋州市人民医院骨科住院治疗的131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内固定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DHS组(n=69)和PFNA组(n=62),DHS组接受DHS内固定,PFNA组接受PFNA内固定,比较两组术中指标、术后指标、髋关节功能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PFNA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明显短于DHS组(P0.05),住院费用明显高于DHS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和DHS两种内固定方式均可有效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DHS内固定方式费用相对较低,但PFNA内固定方式更有利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恢复,尤其是对于不稳定骨折患者具有明显优势,临床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