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交叉熵

交叉熵

交叉熵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3年内共计365篇,主要集中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电工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62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27027篇;相关期刊169种,包括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现代电子技术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2014全国第十五届微波集成电路与移动通信学术年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交流会、第七届(2012)中国管理学年会——新经济环境下中国管理变革与范式探索等;交叉熵的相关文献由977位作者贡献,包括娄山佐、朱志强、李国成等。

交叉熵—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62 占比:0.96%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27027 占比:99.00%

总计:27300篇

交叉熵—发文趋势图

交叉熵

-研究学者

  • 娄山佐
  • 朱志强
  • 李国成
  • 毛军军
  • 吴宝昕
  • 吴文传
  • 张伯明
  • 张静
  • 戴红伟
  • 杨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宋威; 郑川龙
    • 摘要: 通过指定期望结果项集数量挖掘top-k频繁项集,可解决频繁项集挖掘中支持度阈值难以设定的问题。由于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足够多的精确结果,因此利用启发式方法挖掘项集的工作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利用启发式方法来挖掘top-k频繁项集却鲜有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交叉熵的top-k频繁项集挖掘算法KCE。首先,给出了将交叉熵应用于top-k频繁项集挖掘的建模方法;其次,提出了基于过滤支持度的搜索空间剪枝策略;第三,设计了利用按位交叉来产生下一代项集的策略,以提高样本的多样性。实验结果表明,KCE算法在运行时间和空间消耗上都有优势,且挖掘结果的平均精度在95%以上。
    • 王宁; 韩院彬
    • 摘要: 针对光照不均匀、突发噪声背景下,采用单一图像阈值分割方法兼顾所有像素,会造成图像分割效果较差、噪声平滑程度较低,导致降噪处理图像所丢失的细节较多的问题。提出低光照强噪声背景下图像多阈值分割方法。优化自适应灰度直方图多阈值,采用相应矩阵滤波处理低光照强噪声图像,根据直方图上点的界定,获取图中的背景与目标区域,根据区域对应的频率密度函数分布,得到相关概率公式与方差向量公式,依据不同灰度值的初始图像定义,构建直方图阈值等价判定准则函数,实现最优分割阈值的选取。实验结果表明,在对低光照强噪声的图像处理时,所提方法的图像分割效果较好,噪声平滑程度较高,降噪处理图像所丢失的细节较少。
    • 袁野真; 王灿升; 彩雷洲
    • 摘要: 针对传统沥青路面抗滑性能预测模型的不足及BP神经网络学习效率低的问题,文章采用交叉熵代价函数对神经网络的学习方法进行改进,建立基于交叉熵神经网络的沥青路面抗滑性能预测模型。同时,以某高速公路2014—2020年路面抗滑指标SRI为预测目标,以路面使用年限、年平均交通量、气温、降雨量以及日照时长为考虑因素,建立预测模型,并利用Matlab软件构建模型的网络拓扑结构及网络训练,对路面抗滑性能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相同预测精度下,交叉熵神经网络模型较一般的均方差神经网络模型收敛速度更快;相同训练次数下,交叉熵神经网络模型较一般的均方差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精度更高,更适用于路面抗滑性能的预测。
    • 陈丽霞
    • 摘要: 光电功率预测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以及调度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单一预测方法精度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交叉熵理论的光伏发电功率组合预测方法,以单一预测方法和最小化组合预测方法的“差值”为依据,动态地改变不同预测方法的权重,提高组合预测的精度。以某光伏电场为算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针对不同的天气,具有较强的预测适应性,可以提高预测精度,减少预测误差的出现。
    • 刘晓薇; 赵庆东; 吴小林
    • 摘要: 为了提高指纹识别算法的准确率,文中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残差网络的指纹识别算法。该算法首先对指纹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裁剪、旋转等操作,旨在增强数据的多样性;然后设计深度卷积网络,此网络是由多个改进的残差单元连接组成,专为指纹识别而设计,用于提取指纹图像的特征;最后针对深度卷积网络,采用交叉熵作为损失函数,利用Adam算法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文中算法的识别准确率达到98.79%,识别时间约为60 ms,模型大小约4.29 MB;与AlexNet及VGG相比,该算法准确率更高,模型更小,在减少处理时间的同时不会过度拟合,可显著提高指纹识别的性能。
    • 吴力华; 杨露菁; 袁园
    • 摘要: 针对目前基于模糊函数提取的几何学特征,在低信噪比时表征能力弱,导致识别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EEMD降噪和模糊函数奇异值向量的识别方法。选取合适的EEMD参数,对时域信号进行降噪,提取模糊函数矩阵奇异值向量,求解其交叉熵作为特征,实现雷达辐射源信号识别。仿真实验表明,信噪比大于-5 dB时,所提方法对于BPSK、QPSK、MSEQ、BFSK、FMCW和LFM-BC六类典型调制信号,能达到大于90%的平均识别准确率,基本满足实际复杂电磁环境需求。
    • 杨莲; 石宝峰; 董轶哲
    • 摘要: 针对传统信用风险预测模型存在对非违约样本识别过度、对违约样本识别不足的问题,将平衡损失Class Balanced Loss函数引入信用风险评价,构建Class Balanced Loss修正交叉熵的非均衡样本信用风险评价模型。利用所建模型与交叉熵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决策树、随机森林和K最近邻5种分类模型进行对比,验证BPNN-CBCE对中国某金融机构1 534笔农户贷款数据信用风险预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利用UCI公开的德国信贷数据验证BPNN-CBCE模型的稳健性。研究表明:对于农户数据,BPNN-CBCE模型在AUC、违约召回率Default recall方面普遍优于BPNN-CE、SVM、DT、RF和KNN模型,其中,BPNN-CBCE的Default recall相比5种对比模型提升了41.3个百分点,AUC相比5种对比模型提升了15.6个百分点;对于德国数据集,BPNN-CBCE评级模型在AUC、违约召回率Default recall方面也均优于5种对比模型。因此,BPNN-CBCE信用评价模型对农户不均衡信贷数据中的违约样本具有较好的识别能力,可有效降低金融机构客户误判带来的损失。创新与特色:①利用Class Balanced Loss中的平衡因子ω,增大违约样本在目标损失中的权重、降低非违约样本在目标损失中的权重,客观调节正负样本损失在目标损失中权重,弥补交叉熵函数无法调节两类样本损失权重的缺陷,克服由样本不均衡带来的评价模型对非违约样本识别过度、对违约样本识别不足。②通过考虑数据重叠,利用随机覆盖方法,分别对贷款数据中违约、非违约样本进行不放回采样,以对全样本空间X_(违约)、X_(非违约)进行不重叠覆盖,计算两类贷款客户的有效样本数量。既反映由于真实数据之间的内在相似性,随着样本数量的增加,新添加样本很可能是现有样本近似重复的客观事实,也保证基于有效样本对两类样本损失进行重新加权的客观性。将图像识别领域中的Class Balanced Loss函数引入信用评价领域,既拓展了Class Balanced Loss的使用边界,也为解决不均衡样本的信用风险评价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 张恒; 陈晓红; 蓝宇翔; 李舜酩
    • 摘要: 典型相关分析(CCA)是利用综合变量对之间的相关关系反映两组指标之间整体相关性的多元统计方法。传统的CCA方法无法有效利用样本的标签信息,导致准确率降低。将类信息融入到深度学习与CCA相结合的深度典型相关分析中,提出一种监督型降维方法DL-SCCA,用于处理带标签的非线性可分数据。在2个独立的深度神经网络(DNN)结构上,增加1个公共的输出维数与数据集类别数相同的全连接层,并且以softmax函数作为该层的激活函数,输出带有概率意义的编码向量。在此基础上,利用全连接输出与样本标签信息之间的交叉熵对DNN进行训练,获得分类性能较优的低维特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采用最近邻分类器和网络本身结构得到的分类准确率分别为98.00%和97.82%,相比CCA、DisCCA、DCCA等方法,能够有效利用样本的标签信息,并且具有较优的分类性能。
    • 马金慧; 杨玉; 李存华; 戴红伟
    • 摘要: 武器目标分配问题是军事领域中重要的研究课题,其主要任务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将武器与来袭目标合理分配,以达到最大的作战收益.提出了一种将遗传算法融入交叉熵算法的混合算法.首先,通过交叉熵算法将原本的武器目标分配优化问题与估计问题联系起来,构建满足武器目标分配方案解的离散概率分布矩阵,进而根据矩阵生成代表解的多个样本.然后,利用遗传算法中的选择、交叉、变异操作增加样本的多样性.最后,利用推导出最优解的迭代公式来更新矩阵,当满足迭代终止条件时输出的矩阵即为最优解.分别针对二维单目标函数优化问题和武器目标分配问题进行计算对比,计算结果验证了交叉熵-遗传算法的有效性.
    • 方泉; 夏飞; 宋浒; 吉明涛
    • 摘要: 为保证电力物联网视频分析类业务的实时性,业界通常将基于神经网络的智能应用部署于边缘设备。由于电力物联网边缘设备资源有限,当系统中存在多个视频分析任务时,需合理分配资源,以期在满足输出精度的要求下尽可能降低任务处理时延。文章深入分析了视频分析任务在电力物联网中的运行特征,考虑了任务之间的依赖,探究了输出精度与时延的关系。引入李雅普诺夫优化框架,为视频分析构建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在线决策问题,并设计了基于交叉熵的资源分配策略,使得在系统长期运行过程中,任务处理的总体完成时延近似于最佳。实验结果表明,与通用调度方法相比,文章提出的资源配置策略能够将性能提高40%。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