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铜镜

铜镜

铜镜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2年内共计1012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中国史、轻工业、手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68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33篇;相关期刊394种,包括黑龙江史志、文物春秋、文物鉴定与鉴赏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全国第十三届考古与文物保护化学学术研讨会、第十二届全国文物修复技术研讨会、吉林省博物馆协会第一届学术研讨会 等;铜镜的相关文献由977位作者贡献,包括尹钊、王纲怀、张继超等。

铜镜—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68 占比:95.65%

会议论文>

论文:11 占比:1.09%

专利文献>

论文:33 占比:3.26%

总计:1012篇

铜镜—发文趋势图

铜镜

-研究学者

  • 尹钊
  • 王纲怀
  • 张继超
  • 董亚巍
  • 孙立谋
  • 李建廷
  • 何堂坤
  • 李学勤
  • 冯飞龙
  • 刁海军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段晓静; 贾雪飞
    • 摘要: 端午节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以全民参与、活动项目多、文化内涵丰富为鲜明特征,延续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2006年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2009年9月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现收藏于河南博物院的隋代四神八卦十二支铜镜和唐代镕颜写监干支八卦生肖铜镜(图1、图2)。
    • 杨晓
    • 摘要: 两汉时期,中国进入大一统,实用工艺美术品在市场上流通的范围变大,具有照鉴功能的铜镜进入了发展高峰期。汉代铜镜种类之多、样式之繁荣前所未有。分析汉代铜镜繁荣发展的原因,探究其装饰纹样及其形制,研究汉代铜镜的设计理念都有助于挖掘其当代价值。
    • 郝素梅; 刘秀玲; 房振
    • 摘要: 铜镜作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载体,首要的是实用功能--映照面容,其次还承载着政治、科学、宗教、文化和社会风俗等精神层面的特殊内涵,尤其是镜背种类繁多的纹饰题材和铭文,准确地反映出了其时代艺术特征和灿烂辉煌的文化底蕴。根据考古发掘资料得知,时代最早的铜镜为距今约四千年的齐家文化,其出土于甘肃省和青海省的墓葬中。到了战国时期,由于周王朝的礼废乐崩,象征着权力和地位的青铜礼器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手工业和农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文化和艺术随之蓬勃发展起来,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铜镜制造业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其铸造工艺和数量均开历史之先河。
    • 夏敏
    • 摘要: 1966年蒲松龄墓出土的铜镜,年代曾有过争论。本文通过类比考古出土及博物馆收藏品,认为此镜原型就是东汉末年的龙虎对峙镜。蒲松龄对其年代的看法有其合理之处,此外也并不排除该镜为宋明时期的仿汉之物。该类型的铜镜在淄博地区比较罕见,可能不是铸自临淄,但其出土位置符合淄博地区明清时期的葬俗。通过该镜及其他出自蒲松龄夫人棺内的随葬品,我们可以感受到蒲松龄对夫人刘氏的感情至深。
    • 张显媚
    • 摘要: 铜镜是传承华夏文化的瑰宝,它诞生于新石器时代,兴起于战国时期,盛于汉唐时期,宋金时期发展缓慢,后于明清时期衰落。铜镜不仅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工具,更是人们精神文化的载体。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风格和艺术成就。在古铜镜发展过程中,由于历史原因、文化原因以及当时的铸造工艺,不同时代的铜镜形成了独特的形式。本文主要介绍不同时期铜镜的特性,总结了铜镜的发展历程。
    • 杜若铭
    • 摘要: 铜镜见证了我国朝代的兴衰更替,不同朝代的铜镜也被刻上了当时民族文化的烙印,其中,金代铜镜无疑是典型代表,不但有效地继承了传统风格,还将金代的纹饰特征融入其中,并且实现了对材质、纹饰以及形制的创新。本文对金代铜镜的纹饰特征进行深入研究,旨在全面了解金代铜镜的历史地位。
    • 甄雪燕
    • 摘要: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收藏了一面唐代月宫铜镜。该铜镜为菱花形,直径13厘米、厚0.9厘米,镜面中央为枝繁叶茂的桂树,树干中部隆起为镜钮,一侧为嫦娥振袖起舞,另一侧为玉兔捣药,下有蟾蜍作跳跃状,画面简洁生动,饶有情趣。我国古代的铜镜工艺发展至隋唐时期进入高潮,铜镜背面的装饰纹样通常取材自一些民间故事和传说。唐代开始大量出现的月宫铜镜,一般都会出现嫦娥、桂树、蟾蜍和玉兔等意象。
    • 刘鑫; 杨晓薇
    • 摘要: 铜镜就是用铜做的镜子。在古代,铜镜既是生活用具,又是精美的工艺品。它制作精良,形态美观,图纹华丽,铭文丰富,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铜镜,大体分为镜面,即镜的正面,光亮可以照面;镜背,上面多铸有各种纹饰和铭文;镜钮,即在镜背中央,有孔可以系绳,可用手持或系在镜台上;钮座,即钮的周围,紧连钮的装饰部分。
    • 李林娟
    • 摘要: 唐朝时期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各得其所,人们的心灵开放程度和精神自由追求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唐代铜镜在唐代艺术中极具代表性和影响力,可以从中深刻地感受到唐代艺术不可逾越的创造性和雍容华美的时代风貌。文章将唐代铜镜的纹饰与现代服饰相结合,使其在统一协调的基础上产生历史性与现代感碰撞的美感。
    • 周乾
    • 摘要: 我国铜镜铸造的历史可溯源至距今约4000年的齐家文化时期。铜镜蕴含着古人浓厚的文化和艺术气息,是古人对光学、物理、化学、材料加工等多种学科综合运用的体现,具有极其重要的文化和科学价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