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都尉

都尉

都尉的相关文献在1956年到2022年内共计167篇,主要集中在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中国史、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7篇、相关期刊120种,包括江汉论坛、内蒙古社会科学、青海社会科学等; 都尉的相关文献由152位作者贡献,包括陈直、李并成、李正宇等。

都尉—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7 占比:100.00%

总计:167篇

都尉—发文趋势图

都尉

-研究学者

  • 陈直
  • 李并成
  • 李正宇
  • 赵炎
  • 陈连庆
  • 余从荣
  • 刘光华
  • 朱活
  • 朱绍侯
  • 王人聪
  • 期刊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关键词

    • 卢飞; 卢巍
    • 摘要: 【接上期】(中)1.内景萧何大帐夜萧何焦急地来回踱步,苦苦思索。一马夫惊慌来报:禀丞相,方才韩都尉不知为何闷闷不乐,到马厩牵了一匹大白马,向东门而去。萧何大惊:走了多久?马夫:半个时辰。萧何:为何不早早来报?马夫:韩都尉嘱咐小人不许让任何人知晓。萧何:快,备马!
    • 摘要: 所周知,公主的丈夫、皇帝的女婿被称为“驸马”,但多数人并不知道,“驸马”原本是一种官职。“驸马”作为皇帝的女婿的专有名词始于魏晋时期。据说,曹魏时期的玄学家何晏容貌俊美,魏文帝将金乡公主许配给他,并让他担任“副马都尉”一职。从此,魏晋之后的皇帝也效仿魏文帝的做法,大都封女婿为“副马都尉”。后来,人们觉得用“副马”代指皇帝的女婿有些不妥,于是将“副马”改为“驸马”。
    • 刘效江
    • 摘要: 秦灭六国,统一天下,经历了从邦国到帝国的转变.秦统一后,进行了大规模的名号变更:内史管辖的秦邦被称为"中",负责王畿地区军事的邦尉更名为中尉;郡邦尉更名为郡尉;秦军团中的邦尉更名为都尉."中-郡"平行、"内史-中尉"平行、"郡守-郡尉"平行的态势,从秦延续到汉初.汉景帝时,中尉下属的主爵分化为与中尉平级的主爵中尉,并主掌人事权.武帝时,中尉的北军统辖权为八校尉取代;内史地区的军事权也为三辅都尉取代;中尉也更名为执金吾,仅负责京师治安,权势大大降低.文景时期,郡尉军事权向中央之集中,郡守则渐掌握郡之最高军事权.地位平等的关系被打破.这一转变,构成了战国秦汉时期国家形态转变的重要一环.
    • 文晓华1
    • 摘要: 李延年被汉武帝任命为协律都尉明显带有矛盾之处,即李延年以一个宫廷乐人的身份被封为显系武职之官。其实这次任命并非武帝异想天开,而是缘于对先秦“都尉”与“大师”职官传统的延续,亦是出于武帝礼乐文化建设的强烈需要。
    • 朱棒
    • 摘要: 作为三国时期官方铸镜的代表,尚方铜镜素来享有盛誉。在三国铜镜中,目前所见尚方镜多为魏镜,有曹魏甘露四年右尚方师作镜、甘露五年右尚方师作镜、景元四年右尚方工作镜等。近来,我有幸获观一枚东吴所制尚方神兽镜,其铭文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对研究东吴尚方铸镜和职官制度有所裨益。
    • 杨岭
    • 摘要: 黄皓,三国时蜀国的宦官,生卒年不详。重臣董允死后,与t寺中陈祗互为表里,开始参与朝政。陈祗死后,黄皓从黄门令一跃成为中常侍、奉车都尉,总揽朝政、操弄威权,并排挤在北伐前线的大将军姜维。
    • 摘要: 最初,“驸马”并不是公主的丈夫,更不是帝王的女婿。汉武帝的时候,出现了驸马都尉的职位,掌管着副车之马。这时,“驸马”和“副马”之间才有了联系。“驸马”一词的本义是:古代几匹马共同驾一辆车,辕马之外的马被称为“附”。《说文·马部》中有:“附,副马也。”秦朝以及两汉的帝王出行大部分要坐车,从安全角度考虑,为避免行踪尽量少让外界知道,故意安排了很多和皇帝乘坐的一模一样的车,从里到外,丝毫不差。《汉书·百官公卿表》中说:“驸马都尉,掌驸马,武帝初置。”
    • 王克明
    • 摘要: 堰官设置的历史李冰修建都江堰后,留下一支管理堰工的机构叫湔氐道,负责工程管理和维护,兼理地方民情。汉升湔氐县,另设水官“都水尉”“都水长”等管理堰务,汉灵帝时(168-189)设置“都水椽”,属于“水衡都尉”“内史”和“主爵都尉”的属官,专职负责维护都江堰渠首工程。
  • 10. 汉魏外封武官制度研究 北大核心 CHSSCD CSSCI CSTPCD
    • 李文学
    • 摘要: 西汉武帝时,中原王朝的武职官员开始较为系统地封授给周边民族及政权首领们,到东汉、曹魏时期,中原王朝主要武官基本都已外封,并且通过普遍加授“率众”“率善”官号使之更趋于独立、一体化和规模化。武官外封制度逐渐走向完备,并与较早成熟的外封爵位体系共同构筑起汉魏民族首领的官爵名号封赐制度。外封武官代表的汉魏职官封授制度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体系化存在,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汉魏外封武官体系的构成不仅仅是中原王朝的创造,更是各民族制度文化融合的结果,它还往往成为民族政权自身官僚制度建设的重要资源,其封授遵循先接触先封授的基本规律。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