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遮阴

遮阴

遮阴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672篇,主要集中在园艺、农作物、林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74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96篇;相关期刊225种,包括植物生态学报、花木盆景:花卉园艺、中国花卉盆景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十五次全国小麦栽培科学学术研讨会、中国园艺学会热带南亚热带果树分会第四届学术研讨会等;遮阴的相关文献由2159位作者贡献,包括任海伟、刘孝敏、南军虎等。

遮阴—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74 占比:70.54%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30%

专利文献>

论文:196 占比:29.17%

总计:672篇

遮阴—发文趋势图

遮阴

-研究学者

  • 任海伟
  • 刘孝敏
  • 南军虎
  • 张东
  • 张学民
  • 张宏芝
  • 李晓霞
  • 李金平
  • 王昱
  • 程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国清; 仉劲; 王月; 秦宁; 付均惠; 赵青松
    • 摘要: 为探究遮阴对泰山黄精光合作用的影响,设置5个不同程度的遮阴处理,分别为R1(不遮阴全光照,CK,)、R2(遮阴20%,1层遮阳网)、R3(遮阴40%,2层遮阳网)、R4(遮阴60%,3层遮阳网)、R5(遮阴80%,4层遮阳网),在黄精盛花期对不同处理进行光合作用参数的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R3处理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达到最大值,而胞间CO_(2)浓度则以R5处理最大。因此,遮阴40%条件下泰山黄精的光合作用表现最佳。
    • 袁梦琦; 李黎明; 檀婷婷; 兰雪涵; 张一; 吴生海; 王玉莹; 孙光伟; 杜凤国
    • 摘要: 为探究光响应模型对不同遮阴环境下刺楸幼苗光响应参数的适应性,采用4种模型(直角双曲线模型、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指数模型)分别拟合4种遮阴环境下(0%、30%、50%与70%遮阴)的刺楸幼苗的光响应参数,分析不同遮阴环境下刺楸幼苗光响应的变化并利用R^(2)、MAE、MSE结合实测值与拟合值对4种模型拟合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不同遮阴处理影响刺楸幼苗的光响应参数,遮阴处理后的刺楸幼苗适应弱光能力较强,在弱光环境下的光合能力也较强,而无遮阴处理的刺楸幼苗对强光的利用能力高于遮阴处理后的幼苗;0%和70%遮阴处理下指数模型的拟合效果最佳,30%和50%遮阴处理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最佳。
    • 任俊杰; 原阳晨; 周苗苗; 庞久帅; 许晨阳; 赵津; 李迎超
    • 摘要: 通过开展蒙古栎幼苗期不同程度遮阴试验,定期对蒙古栎不同处理土壤温湿度、幼苗生长情况(受害程度、苗高、地径)开展动态调查监测,研究不同遮阴处理对夏季低海拔地区蒙古栎幼苗叶片变黄、焦边的受害程度以及幼苗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蒙古栎在幼苗期,遮阴条件下,2层遮阴网处理受害程度最轻,植株长势最好。
    • 毕彩虹; 孙汉收; 王玉; 王超; 丁德恩; 丁兆堂
    • 摘要: 为改善夏季茶园小气候及提高茶叶产量,以晚春茶为对照,开展夏季茶园遮阴、喷灌单项及组合试验,对夏、秋茶园的光照强度、空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及茶树百芽重、鲜叶产量、折干率进行检测、统计,共获取四批茶17个茶样。试验表明,遮阴对光照强度、空气温度的影响优于喷灌,喷灌对空气湿度的影响优于遮阴,(喷灌+遮阴)组合措施对茶园小气候的改善效果最好,对茶树鲜叶产量的影响表现为(遮阴+喷灌)>喷灌>遮阴>对照。夏季栽培设施均不同程度改善了茶园小气候,提高了鲜叶产量,以(遮阴+喷灌)组合措施更接近于晚春茶园,设施撤除短期内仍有一定持续效应,该结果为夏季茶园管理提供参考。
    • 罗勇; 戴耀良; 钱瑭璜
    • 摘要: 以2种常见的石蒜科地被植物朱顶红红狮和韭莲为研究对象,设置遮光0、30%、60%、90%等不同遮阴处理,研究不同遮阴处理对2种植物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种石蒜科植物随遮阴程度的加大,叶长、叶宽等生长指标呈规律性增大趋势;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过氧化物酶活性总体呈下降趋势,过氧化氢酶活性呈上升趋势。综合生长表现可知,朱顶红红狮适宜在遮阴30%~60%的环境下生长,韭莲适宜在遮阴0~60%的环境下生长。
    • 王兆庆; 张凤民; 陈荷英
    • 摘要: 每年的8~9月份为西红柿上市淡季,利用冬暖式大棚的闲置季节,采取遮阴避雨的保护措施,创造有利于西红柿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进行西红柿越夏生产,进一步提高西红柿的产值。一、选择优良品种西红柿越夏栽培的生长期,正处于高温多雨的季节,应选择耐强光、耐高温、耐潮湿、抗病性强的中熟和中晚熟品种。如:维也纳1号、普罗旺斯等。
    • 罗俊; 周宏; 钱发聪; 李军营
    • 摘要: 为探究遮阴处理对烤烟各生育期次生代谢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测定和分析了不同遮阴程度下烤烟烟碱、烟碱前体、中间物质含量及烟碱合成酶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遮阴15~55 d,根部烟碱含量随生育期推进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最后降低的趋势,即呈双峰曲线;遮阴25~65 d,与对照相比,中重度遮阴处理显著增加多胺含量,最大增幅分别为40.05%、36.14%、36.27%、23.47%、162.40%;遮阴15~55 d,中重度遮阴处理的烤烟根部天冬氨酸含量都高于对照,最大增幅分别为7.01%、25.65%、253.85%、22.70%、89.28%;遮阴25~55 d,与对照相比,中重度遮阴处理显著增加NtPMT基因相对表达量,最大增幅分别为283.80%、85.97%、67.17%、54.59%,且遮阴15~45 d中重度遮阴显著增加NtADC基因相对表达量,最大增幅分别为85.97%、181.83%、103.93%、54.59%。因此,中重度遮阴通过增加根部游离氨基酸、多胺含量,且有利于NtPMT、NtADC基因的表达,从而降低烟碱合成。研究结果可为烟田烟叶烟碱含量的调控提供生产指导。
    • 吴静; 徐凯莉; 薛飞; 袁平成
    • 摘要: 通过测定柠檬香茅(Cymbopogon citratus)、香蜂草(Melissa officinalis)、匍匐迷迭香(Rosmarinus officinalis‘Severn Sea’)3种香草植物在4个不同遮阴处理,即CK(全光照)、T1(50%遮阴)、T2(70%遮阴)和T3(85%遮阴)下形态生长变化,探讨光照对其株高、叶长、叶宽,生物量分配及叶片矿质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柠檬香茅、香蜂草和匍匐迷迭香3种植物的株高,叶长均随遮阴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叶宽则随遮阴强度的增加而减少;3种香草植物T1、T2的总生物量均高于CK,而T3的总生物减少,弱光抑制了3种植物的正常生长;其叶片中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均高于CK,遮阴对植株叶片中矿质养分有促进作用。因此,柠檬香茅和香蜂草在栽植时需要一定的遮阴,这既能促进其生长又有利于矿质养分的积累,而匍匐迷迭香以全光照为最佳。
    • 刘春琰; 黄勇; 郭猛; 张红瑞; 周艳; 李贺敏
    • 摘要: 为探讨遮阴对地黄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以地黄道地产区主栽品种金九为试验材料,正常光照为对照(CK),设20%遮阴、50%遮阴和80%遮阴3个遮阴处理,研究各处理间农艺性状、生理指标和有效成分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20%遮阴对地黄根长、根直径、根条数和块根数整体上无显著影响,50%遮阴和80%遮阴抑制地黄根长、根直径、根条数和块根数的生长,80%遮阴的抑制作用大于50%遮阴。3个遮阴处理地黄的单株根鲜质量和单株根干质量均较对照显著降低,遮阴度越高降幅越大,其中10月20日,80%遮阴、50%遮阴和20%遮阴地黄的单株根鲜质量分别较对照降低95.10%、45.81%、24.84%。遮阴处理后地黄块根可溶性蛋白和游离脯氨酸含量总体上均较对照显著升高(7月11日除外);50%遮阴和80%遮阴均降低块根中可溶性糖含量。遮阴抑制地黄根系活力,遮阴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遮阴处理在生育前期和后期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生育中期提高其活性。遮阴处理下地黄块根中毛蕊花糖苷含量升高,80%遮阴、50%遮阴和20%遮阴的毛蕊花糖苷含量分别较对照升高50.44%、37.47%、26.11%,但梓醇和地黄苷D含量较对照降低,地黄苷D含量分别较对照降低38.70%、26.36%、7.69%。综上,遮阴条件下地黄根部生理代谢紊乱,生长受到抑制,物质积累降低,品质变差。生产上建议在光照充足的环境下栽培地黄,或尽量减小遮阴程度。
    • 孙小红; 王国夫; 夏何; 余晓伟; 朱琰麟; 吴邵晗; 王凌峰
    • 摘要: 【目的】分析夏季遮阴条件下茶园土壤养分、丛枝菌根真菌以及茶叶品质的变化特征,为夏季茶园合理遮阴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浙江某丘陵茶园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养分、AM真菌多样性以及茶叶品质指标等。【结果】与未遮阴处理相比,茶园遮阴显著增加了土壤pH、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分别增加了15.38%、17.8%、163.6%、77.86%、45.45%和27.80%。但未遮阴处理的土壤AM真菌多样性指数、丰度均高于遮阴处理。DGGE条带测序分析显示:未遮阴处理茶园土壤的优势AM真菌为球囊霉属(Glomus),而遮阴处理土壤球囊霉属丰度较非遮阴处理低。遮阴后,茶叶中的叶绿素总含量、氨基酸含量和咖啡碱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46.18%,33.16%和32.30%。茶多酚含量比对照降低了10.41%,茶叶品质有所提高。【结论】茶园夏季遮阴能够增加土壤养分含量,提高茶叶品质,但降低了茶园土壤AM真菌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