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透析充分性

透析充分性

透析充分性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2年内共计433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外科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09篇、会议论文18篇、专利文献450522篇;相关期刊202种,包括齐鲁护理杂志、透析与人工器官、中国血液净化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2011年中国自动化大会暨钱学森诞辰一百周年及中国自动化学会五十周年会庆、第一届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学术年会暨全国人工肝及血液净化攻关协作组成立大会、2016年中国医院协会血液净化中心管理分会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血液净化论坛、江苏省医院协会血液净化中心分会年会等;透析充分性的相关文献由1217位作者贡献,包括钱家麒、黄燕林、王梅等。

透析充分性—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09 占比:0.09%

会议论文>

论文:18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50522 占比:99.91%

总计:450949篇

透析充分性—发文趋势图

透析充分性

-研究学者

  • 钱家麒
  • 黄燕林
  • 王梅
  • 林爱武
  • 梅长林
  • 罗怡欣
  • 余永武
  • 侯国存
  • 俞雨生
  • 倪兆慧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向洪术; 黄益麒
    • 摘要: 目的:探究中药穴位贴敷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治疗腹膜透析(PD)合并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PD合并CHF患者随机分成为2组,即观察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其中对照组给予rhBNP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穴位贴敷联合rhBNP治疗,连续治疗4周,分别评估入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透析充分性、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量表(MLHFQ)总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5%和83.0%,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LVEF、SV、6 min步行距离、总Kt/V、残肾Kt/V及MLHFQ总分等指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而NT-proBNP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LVEF、SV、6 min步行距离、总Kt/V、残肾Kt/V及MLHFQ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单纯使用rhBNP比较,中药穴位贴敷联合rhBNP治疗PD合并CHF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心功能和透析充分性,并提高生活质量。
    • 刘春燕; 李晓苗; 葛若卿; 梁梦洁; 张新
    • 摘要: 目的采用实验室指标评价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透析的充分性,为其诊疗方案的持续改进提供实验室基础。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8月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医院血液净化中心接受透析的透析龄3个月以上的98例MHD患者(男50例,女48例),参照《中国血液透析充分性临床实践指南》对MHD患者透析充分性的评价标准,对MHD患者透析前的单室尿素清除率(spKt/V)、酸碱平衡、营养状况及骨矿物质代谢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6.3%的MHD患者spKt/V≥1.4,女性组spKt/V≥1.4的百分率高于男性(P<0.05)。62.2%的MHD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酸中毒,女性组血清碳酸氢盐浓度<20.0 mmol/L的百分率高于男性组(P<0.05)。17.3%的MHD患者血清清蛋白浓度未达到35 g/L,血清清蛋白浓度达到35~40.0 g/L的患者为59.2%,仅有23.5%患者控制较好(血清清蛋白浓度≥40 g/L),且女性组低蛋白血症的百分率高于男性(P<0.05)。33.7%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贫血,其中女性组贫血的百分率高达47.9%,高于男性(P<0.05)。43.9%的MHD患者呈现低钙血症状态,男性组校正血钙<2.10 mmol/L的百分率高于女性(P<0.05)。另外,55.1%的患者甲状旁腺激素≥300 pg/mL。结论98例MHD患者实验室指标基本能达到《中国血液透析充分性临床实践指南》的标准,但女性更易发生营养不良、酸碱平衡紊乱等临床表现,男性更易发生骨矿物质代谢紊乱,临床应制定精细化、个体化MHD患者透析治疗和生活指导方案,以期更好延长患者生存期。
    • 何宜偏; 黎伟; 谭全达; 刘勇; 李水清
    • 摘要: 目的:探讨动静脉内瘘和透析导管对老年透析患者透析的充分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3月期间在阳江市人民医院因患慢性肾衰竭而进行透析的122例老年患者,根据患者透析血管通路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两组,每组患者均为61例。对照组患者透析血管通路选择为透析导管,而观察组患者透析血管通路选择为动静脉内瘘,在透析的过程中采集并记录所有患者的透析效果、微炎症指标水平、贫血指标水平以及透析并发症发生率、通路使用时间,再通过统计学软件进行计算和比较。结果:透析后,观察组患者尿素氮下降程度、尿素氮清除情况、血管通路血流量较对照组均明显更高,通路使用时间较对照组明显更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后,观察组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α、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β2-微球蛋白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透析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为老年透析患者进行透析的过程中,选择动静脉内瘘的透析充分性更佳,效果更好,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宫雯雯; 王晓辉; 赵敏
    • 摘要: 目的研究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治疗患者接受个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6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血液透析护理;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透析期间低血糖发生情况、护理干预前后透析充分性相关指标、血糖水平、心理状态、生活质量评分、血糖复常和住院总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达到94.12%,高于对照组的79.41%,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仅有1例透析期间低血糖事件发生,少于对照组的6例,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干预后透析充分性相关指标、血糖水平、心理状态、生活质量评分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糖复常和住院总时间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治疗患者接受个性化护理干预,能够帮助保持良好心理状态,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减少透析期间低血糖事件的发生,提高透析充分性,改善生活质量,缩短住院时间,显著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 梁菲; 范玉宁
    • 摘要: 目的探究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模型对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容量负荷和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我院收治的240例CA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单双号随机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给予IMB模型干预。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试验组的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24 h超滤量、24 h尿量多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水肿发生率为60.8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的eGFR、Ccr、Kt/V均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IMB模型应用于CAPD患者中,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的容量负荷以及透析充分性,意义重大。
    • 王文峰; 吴岚; 张永志; 江丽娟
    • 摘要: 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是终末期肾脏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最主要的治疗形式,国内接受MHD治疗的ESRD患者约占80%以上[1]。MHD患者运动量普遍减少,有研究指出MHD患者体力活动水平为年龄匹配的健康人群的50%及以下,且呈进一步下降趋势。研究[2]发现体力活动水平低下是MHD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和死亡风险增高的独立危险因素。
    • 关艳宁; 胡娜娜; 崔政; 王梅; 罗莉
    • 摘要: 目的观察15G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AVF)穿刺针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2月在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透析中心行MHD治疗时间>1年、AVF成熟、常规血流速≥350ml/min的患者26例。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先后使用16G内瘘穿刺针和15G内瘘穿刺针,设置血流速(blood flow rate,BFR)350ml/min,使用统一的透析器(FX80)分别进行6次高通量血液透析(high flux hemodialysis,HFHD)治疗,观察有效血流速(effective blood flow rate,EBFR)、动脉压(arterial pressure,AP)、静脉压(venous pressure,VP)、跨膜压(transmembrane pressure,TMP),在线尿素清除率(online clearance monitor,OCM)及用采血法计算单室尿素溶质清除指数(spKt/V_(urea))。记录不同型号穿刺针对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及拔针后压迫时间(time of compression,TC)及治疗过程中不良事件。结果在设置血流速为350ml/min时使用15G内瘘穿刺针的EBFR[(322.63±15.41)ml/min比(315.36±11.42)ml/min,t=-2.776,P=0.013]和OCM-Kt/V[(1.18±0.13)ml/min比(1.14±0.14)ml/min,t=-2.178,P=0.045]均高于16G内瘘穿刺针。使用15G内瘘穿刺针的AP[(-129.61±25.71)mmHg比(-191.27±20.05)mmHg,t=-8.441,P<0.001]和VP[(139±11.77)mmHg比(167.81±10.23)mmHg,t=8.822,P<0.001]绝对值均低于16G穿刺针。使用15G穿刺针透析结束后压迫止血时间较16G穿刺针延长[(60.19±23.25)min比(54.99±20.51)min,t=3.188,P=0.004],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1.56±1.29)分比(1.93±1.61)分,t=1.336,P=0.200]。结论在血液透析患者血流速≥350ml/min的情况下,使用15G穿刺针比16G穿刺针能增加有效血流速,从而增加患者的透析充分性,疼痛评分无差异,但拔针后止血时间延长。
    • 谢丽娟; 施素华; 尤粒吉
    • 摘要: 目的:观察有氧运动护理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2月该院收治的105例MHD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3)和观察组(n=52)。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有氧运动护理,比较两组透析充分性指标[尿素清除指数(KT/V)、尿素下降率(URR)]水平、钙磷水平、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URR、KT/V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SQI、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69%,低于对照组的22.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有氧运动护理,可提高MHD患者,提高透析充分性,改善患者负面情绪,提高睡眠质量,且不会引起钙磷代谢紊乱,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其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 张帆; 廖婧; 张卫红; 李黎梅; 黄柳燕; 张华春
    • 摘要: 目的 探讨八段锦运动对腹膜透析患者透析充分性、营养状况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肾内科接受腹膜透析治疗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接受常规生活方式指导及腹膜透析相关并发症处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八段锦运动。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干预12周后的透析充分性、营养状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 与干预前比,干预12周后两组患者透析充分性均无明显变化(P>0.05);前白蛋白与血红蛋白均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肾脏病影响维度得分提高(P<0.05)。干预12周后,观察组患者躯体健康综合评分、心理健康综合评分、肾脏病影响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八段锦运动能有效提高腹膜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 蒋真斌; 甘良英; 李忠心; 申玉兰; 赵晓林; 马迎春; 余永武; 齐桂静; 李卫华; 徐明成; 张东亮; 左力; 王梅
    • 摘要: 目的探讨透析不充分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特征,为临床诊疗中提高透析充分性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横断面调查,收集2018年1月~3月期间12家血液透析中心单室尿素模型Kt/V(single pool Kt/V,spKt/V)<1.2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治疗处方数据、实际治疗数据及残余肾功能测定数据等。使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检验透析后体质量与血流速(blood flow rate,BFR)及体质量标化BFR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本研究共入组224例患者,平均年龄(58.2±13.3)岁,男女比为5.2:1,处方spKt/V为(1.39±0.29),实测spKt/V为(1.06±0.11)。其中有117例(52.2%)患者处方spKt/V<1.4,其透析器尿素清除率(t=-8.619,P<0.001)、BFR(t=-3.846,P<0.001)和体质量标化的BFR(t=-12.577,P<0.001)均显著低于spKt/V≥1.4组;224例患者中,随着体质量的增加,体质量标化的BFR逐渐降低(ρ=-0.666,P<0.001)。有42例(18.8%)患者单次透析时间不足240min。有35例(15.6%)患者发生透析器凝血。有87例患者(38.84%)存在残余肾功能,但仅有14例进行了残余肾功能检测,其中有5例患者在合并计算残余肾功能后的Kt/V达标。结论血液透析患者透析不充分与处方Kt/V低、体质量标化的血流速低、透析时间不足、透析器凝血、透析充分性计算方法不合理、透析过程中的急性并发症等原因有关。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