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选贤任能

选贤任能

选贤任能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438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共产党、中国政治、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38篇、相关期刊247种,包括党建研究(北京)、党课、共产党员:上半月等; 选贤任能的相关文献由379位作者贡献,包括仇赟、李源潮、钟重明等。

选贤任能—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38 占比:100.00%

总计:438篇

选贤任能—发文趋势图

选贤任能

-研究学者

  • 仇赟
  • 李源潮
  • 钟重明
  • 齐惠
  • 张国刚
  • 张竞
  • 戴永夏
  • 朱岩
  • 朱霞
  • 郭腊军
  • 期刊论文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角向
    • 摘要: 新春伊始,万象更新。国网上饶供电公司党委在开春之际,举办了部分中层领导干部岗位公开竞聘。此次人才选用一改常态,变“伯乐相马”为“阳光赛马”,来自公司各岗位、各专业268位贤才志士策马扬鞭,上演了一场场精彩绝伦的才华展示。4名同志经过笔试、面试和面谈三个环节,过关斩将,脱颖而出,摘得自己理想的岗位。整场竞聘公正、公平、公开,精彩纷呈,达到了变“相马”为“赛马”的目的,为公司选贤任能开辟了新的途径。
    • 赵狄娜
    • 摘要: “揭榜挂帅”机制的提出,为我国围绕关键核心技术集中攻关和突破“卡脖子”问题,建立一套选贤任能、让能者脱颖而出的体制机制,提供了根本遵循。“揭榜挂帅”,也称为科技悬赏制,是一种以科研成果来兑现的科研经费投入体制,由政府组织面向全社会开放征集科技创新成果的一种非周期性科研资助安排。近年来,面对突破“卡脖子”瓶颈的迫切需求,贵州、江苏、山东、安徽等地陆续推出科技攻关“揭榜挂帅”制度,集众智、汇众力,激活创新动能。
    • 吉顺兵; 刘光亮
    • 摘要: 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选贤任能。军队各级组织在选拔人才时要坚持原则、敢于斗争,摒弃“好好先生”“一团和气”等不良倾向,切实把忠诚干净担当的优秀人才选准用好。把握原则的“基准点”。
    • 马荣花; 李全文
    • 摘要: 人才是治国理政、民族复兴的关键资源,选好人、用好人是彰显“中国之治”制度优势的重要方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才观偏重德才与贤能交融,我们可以甄别取鉴、以古通今;马克思主义人才论科学系统,必须一体遵循、丰富发展。在新时代,人才显著优势是实现党的既定奋斗目标,迈向世界舞台中央,坚定“四个自信”的有力保障。
    • 应验
    • 摘要: “党政领导干部”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中枢与骨干。目前,党政领导干部研究的深度和准确性有所欠缺。因此,辨析与比较党政领导干部概念有助于了解干部人事分类的格局,把握党政领导干部制度与公务员制度的异同,加深对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理解。从党政领导干部的概念形成过程看,主要经历了干部、党的干部、国家干部、党政干部等不同阶段。立体全面地揭示党政领导干部概念的内涵、外延以及这一群体的特征,需要从政治概念的维度、法律法规概念的维度和与公务员概念比较的维度等,对党政领导干部及其相关概念进行辨析与比较。干部一词由建党初期的职务,变为新中国成立后的身份,再变为职业;从党的干部到国家干部;从大一统式的干部群体管理到横向、纵向同时开展的分类管理格局的形成,显示出中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的趋势。
    • 孙庆聚
    • 摘要: “为政之要,惟在得人”“育才造士,为国之本”。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系统概括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坚持德才兼备、选贤任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培养造就更多更优秀人才的显著优势”。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这一显著优势,对于我们加快建设人才强国、不断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仇赟
    • 摘要: 中国共产党选贤任能制度,是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也是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的重要内容.坚持德才兼备、选贤任能,其核心就是坚持和发展"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干部标准和"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德"与"才"的内涵,因不同历史阶段的形势任务而不断丰富深化,新时代赋予了选贤任能新的时代内涵.
    • 王永清; 童玲(图)
    • 摘要: 史载,西晋开国元勋羊祜有个习惯,凡是他为谋划军国大事而写的底稿,他都一律焚毁。这样既可保密,又不致炫耀自己。他推荐了许多贤能之士人朝,却从不标榜举荐之功。何故如此?用他的话说:“拜爵公朝,谢恩私门,吾所不取也。”意思是说:选贤任能是国家的事情,不能让被选者感激私人。从此,“公恩不私谢”成了一句名言,也成了中国官场上有识之士的一种美德。
    • 萧鸣政; 应验
    • 摘要: "选贤任能"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所积累和不断完善的重要制度,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中干部人事制度的显著优势。本文基于史料与文献,将中国共产党"选贤任能"制度百年变迁的历史划分为四个阶段进行梳理:即以肇始与探索为主要特征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继承与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改革与创新为主要特征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建制与完善为主要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全景式地展现了建党百年来干部人事制度发展的历史进程。
    • 赵敏俐
    • 摘要: 《尧典》是《尚书》首篇,具有特别重要的文化意义。在《尚书》当中,《尧典》也是唯一一篇称之为“典”的文献。尧舜作为中国古代圣君的典范与此篇有关,选贤任能的禅让制也让后世津津乐道。可以说,《尧典》在漫长的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它的经典价值不能低估。20世纪以后,随着古代社会的解体和经学的衰落,《尧典》的辉煌地位不再。然而,作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它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地位,以及它的重大文化价值,仍然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思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