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辩护律师

辩护律师

辩护律师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1369篇,主要集中在法律、中国政治、法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45篇、会议论文24篇、专利文献98篇;相关期刊570种,包括法学、法律与生活、法制与社会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第五届中国法学博士后论坛(2014)、第三届证据理论与科学国际研讨会、第四届西部律师发展论坛等;辩护律师的相关文献由1352位作者贡献,包括李蒙、王俊民、林夕等。

辩护律师—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45 占比:91.68%

会议论文>

论文:24 占比:1.64%

专利文献>

论文:98 占比:6.68%

总计:1467篇

辩护律师—发文趋势图

辩护律师

-研究学者

  • 李蒙
  • 王俊民
  • 林夕
  • 赵晓秋
  • 顾永忠
  • 张颖
  • 杨文祥
  • 杨涛
  • 罗书平
  • 韩旭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尤今
    • 摘要: 一次爬山之旅,居然成了阿欣人生的转捩点。阿欣攀爬的,是印度尼西亚高达3726米的林贾尼火山。那一年,她30岁,是而立之龄,任职于一家律师行,担任辩护律师。让她最感沮丧的是,有时,犯罪证据确凿,但她却得挖空心思为受控者脱罪;倘若输了,有挫败感;如果赢了,不但没有成就感,还得遭受良心的谴责。
    • 廖常俊
    • 摘要: 律师保密具有相对性,对案件当事人来说是义务,对国家机关和第三人来说则是权利。律师保密不仅有利于维护当事人对律师的信赖关系,实现有效辩护和代理,而且有利于保障当事人的人格尊严和辩护权的独立行使。我国立法上规定的保密规则具有可检讨之处,无论是保密主体、对象、范围,还是保密期限、例外情形、披露“度”的把握在操作中均有待明确。实践中律师泄密事件不在少数,但披露出来的较少,以至于人们对此认识不足。最严重的泄密事件是律师将当事人的秘密信息告知侦查机关。当前值班律师和法律援助辩护律师应当作为保守秘密的重点主体,律师在出书之前应当征得当事人的同意,在接受媒体采访或者与家人、朋友谈论案件时应谨言慎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修改,应当对律师泄露案件信息的惩戒作出明确规定,刑事诉讼法应建立律师免证特权制度,刑法应将严重的律师泄密事件“入刑”。多措并举,才能保障律师保密规则的落地实施。
    • 贾紫涵
    • 摘要: 2021年《法律援助法》首次从立法层面明确了无期徒刑、死刑、死刑复核三类重罪案件法律援助辩护准入的资质标准,搭建起重罪案件法律援助辩护准入制度的基本框架。这不仅有利于提高法律援助质量,维护重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也有利于缓解法律援助资源分配不均、促进司法公正的全面实现。推动重罪案件法律援助辩护准入制度在我国的系统化建构,既要立足规范,保障《法律援助法》第26条的有效施行,稳制度发展之本;也应着眼未来,扩大制度适用范围,设置层级化辩护准入标准,完善保障与监管配套性措施。
    • 刘少军; 刘阳晨
    • 摘要: 刑事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自行辩护之外,有权委托律师或者接受法律援助机构指派的律师为其进行辩护,辩护权的主体呈现出二元化的特征。由于我国律师辩护长期受到“独立辩护观”的影响,被告人与律师之间发生辩护权冲突的概率大大增加。随着我国法治程度的日益提升,司法实践中辩护权之间的冲突逐渐成为立法者关注的焦点。被告人与律师之间的辩护权冲突主要表现为律师违背被告人意志,作有利于或者不利于被告人的辩护。其冲突根源在于律师违背被告人意志作独立辩护,被告人是案件结果的承受者,却在辩护过程中成了旁观者。以被告人意志为主,被告人利益及真实义务为辅的辩护原则是化解辩护权冲突的根本途径,同时建立配套的诸如被告人会见权、律师名单等机制予以辅助,以求解决辩方内部冲突,达成辩护方案共识,保障被告人切身利益。
    • 王勇
    • 摘要: 在刑事法官基于主导权力对庭审进程的指挥中,辩护律师为了实现特定利益而运用的法律技艺可能导致审辩双方的法律话语中展现出权力表达与情绪对抗,进而使国家法律设置的检察官与辩护律师的控辩对抗方式“异化”为刑事法官与辩护律师的审辩关系紧张,导致刑事法官偏离了中立的职业角色,容易造成国家刑事司法制度的功能失调。改善审辩关系不仅是刑事法官理性的自觉行动,也是制度结构的要求。辩护律师与刑事法官只有在相互理解的氛围中才能更有利于各自代表利益的实现,进而构建和谐的法律职业共同体,实现国家倡导的法治目标。
    • 闫殊同
    • 摘要: 辩护律师的忠诚义务是指律师要竭尽全力保护被告人的利益,但同时要尊重其意志.忠诚义务的重要地位是由刑事辩护制度的改革、辩护人与委托人的代理关系以及被告人的特殊性质确立的.为避免其他的法律价值受到损害,律师的忠诚义务也要有一定的边界和范围.从《律师法》中有关律师职业伦理的内部结构来看,其规定的伦理规范存在矛盾和混乱,需要整合冲突规则,通过加强辩护人的职业素养来维护法律正义与被告人权益的平衡.
    • 董林涛
    • 摘要: 基于对律师辩护功能的重视与推崇,辩护律师被塑造成刑事诉讼中必不可少的角色,辩护关系成为刑事诉讼基本关系.在关系论视角下,辩护律师之角色定位与伦理义务决定着辩护关系的样态与走向,也是理顺辩护关系的主要抓手.从职业定位与刑事诉讼特性考量,辩护律师应被定位为以维护被告人合法利益为主兼有一定公益职责的"限制的代理人",并负有诚实、保密、真实三项伦理义务.价值追求与行为导向的差异虽导致了伦理义务冲突,但也蕴含着义务平衡规则.就履行顺位而言,诚实义务优先于真实义务,但二者均属次位义务;保密义务则处于首要(核心)地位,是辩护关系的根基所在.因此,在面对因被告人为虚假认罪、作虚假陈述与证人提供虚假证言所引发的"伦理困境"时,辩护律师应当秉持上述基本立场并结合具体情境加以分析、应对.
    • 靳昊; 王婉祺
    • 摘要: 新刑诉法司法解释坚持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将强化诉权保障作为贯穿始终的主线,依法保障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充分保障辩护律师依法履行辩护职责,切实维护被害人合法权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以下简称《新刑诉法解释》)2月4日对外发布。该解释共27章、655条,是最高法有史以来条文数量最多的司法解释。与2012年颁布的刑诉法解释相比,新解释增加"认罪认罚案件的审理""速裁程序""缺席审判程序"三章,增加107条,作了实质修改的条文超过200条。
    • 阴衍哲
    • 摘要: 法律援助,关乎经济困难群众和特殊案件当事人的权益保障,是暖人心的重要民生工程。特别是未成年人这一特殊群体,对于他们的犯罪问题,无论是辩护律师,还是公诉人员,都在为“救赎”未成年人的路上努力着。但更值得关注的是,一些受困于经济问题的家庭,在面对孩子遭受侵害时,通过法律维权就显得极为无助。
    • 金克明; 黄荣强; 汪伟彬
    • 摘要: 对于一名刑事辩护律师来说,阅卷是基本功之一,是办案质量的"关键点"。近年来,司法机关进一步保障律师执业权利,为律师提供电子诉讼档案在线查看、打印、下载等网上阅卷服务,给律师阅卷提供了便利,但效果如何则在于律师自己的阅卷能力。从阅卷能力可以看出一个刑辩律师的辩护能力,阅卷效果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办案水平。律师真正接触案件往往是从阅卷开始,而刑事卷宗少则几本,多则几十、上百本。只有提升有效阅卷能力,才能在大量的文字中找到对被告人有利的地方或矛盾之处,从而形成辩护意见。阅卷是办理一个案件的关键步骤,"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作为一名刑辩律师应学会有效阅卷。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