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足月胎膜早破

足月胎膜早破

足月胎膜早破的相关文献在2006年到2022年内共计200篇,主要集中在妇产科学、临床医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0篇、专利文献26102篇;相关期刊111种,包括母婴世界、吉林医学、中国当代医药等; 足月胎膜早破的相关文献由318位作者贡献,包括仝建业、周淑娟、张金凤等。

足月胎膜早破—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00 占比:0.76%

专利文献>

论文:26102 占比:99.24%

总计:26302篇

足月胎膜早破—发文趋势图

足月胎膜早破

-研究学者

  • 仝建业
  • 周淑娟
  • 张金凤
  • 李建新
  • 李贵燕
  • 杜海珍
  • 杨玉苹
  • 梁秀文
  • 焦志新
  • 王文君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程金莲; 李素英; 王平
    • 摘要: 目的:探讨非限制性自由体位联合心理疏导对足月胎膜早破孕产妇分娩方式及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1年3月就诊于我院的90例足月胎膜早破孕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行非限制性自由体位联合心理疏导干预。比较两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临产时残余羊水量、心理状况。结果:干预组自然分娩率较对照组高,第一与第二产程时间较对照组短,产后出血量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临产时残余羊水量优于对照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限制性自由体位联合心理疏导可改善足月胎膜早破孕产妇心理状况,改善临产时残余羊水量,提高自然分娩率,缩短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
    • 许佳贤; 朱丹萍
    • 摘要: 目的 探讨足月胎膜早破产妇选择分娩方式与临产时机对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 该研究选择2020年1—12月期间就诊于宜兴市人民医院的足月胎膜早破产妇156例,根据产妇具体情况及个人意愿进行分组,A组(39例)产妇为12 h内自然分娩;B组(39例)产妇为24 h内自然分娩;C组(39例)产妇为12 h内引产;D组(39例)产妇为24 h内引产,分别记录对比4组产妇各个产程进展情况及新生儿出生时体质量。对比4组产妇分娩方式差异,比较各组产妇母体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4组产妇第一、二、三产程时长及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3组相比,C组产妇选择剖宫产概率23.08%相对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58,P>0.05)。4组产妇母体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足月胎膜早破产妇情况良好,并无其他合并症时,可期待至24 h内自然分娩,必要情况下可采取催产素引产,对产妇及胎儿无明显不良影响,安全性高。
    • 黄大英
    • 摘要: 目的分析在足月胎膜早破临床治疗中应用小剂量米索前列醇与缩宫素进行引产的效果。方法研究简单随机选取2019年2月—2021年3月该院进行诊治的足月胎膜早破患者100例,根据单盲分组方式对患者进行分组,参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参照组以缩宫素为患者进行引产,观察组应用小剂量米索前列醇为患者进行引产,对两组患者引产成功率、用药后的临床指标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引产成功率(86.00%)、不良事件发生率(8.00%),观察组患者用药到临产时间(5.71±1.15)h、用药到分娩时间(10.98±2.01)h、总产程(5.79±1.26)h以及产后失血量(121.84±38.93)mL,均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82、5.740,P<0.05;t=13.311、16.438、12.329、5.196,P<0.001)。结论足月胎膜早破患者应用小剂量米索前列醇进行引产,可以有效提升引产成功率,控制患者产后出血量,药效更为迅速,对于降低患者分娩不良事件发生率具有积极意义,具有安全性。
    • 冯莉; 明静祎; 张瀛
    • 摘要: 目的:探讨高龄初产妇足月胎膜早破风险因素,建立风险预警模型,确定风险分级,为临床护理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300例高龄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组间基础资料有匹配性原则实施分组,对照组210例和观察组90例,统计对照组中足月胎膜早破产妇例数,经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足月胎膜早破危险因素,结合变量构建高龄初产妇足月胎膜早破风险预警管理模型,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外部验证明确模型预警评估效果。结果:统计数据显示,对照组中足月胎膜早破的高龄初产妇共62例,通过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到,双胎妊娠、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人工流产史、生殖道感染、胎位异常、腹压增加属于高龄初产妇足月胎膜早破的独立危险因素(P40分)3级,实施护理管理。结论:高龄初产妇多伴有不同程度足月胎膜早破风险,且高龄初产妇足月胎膜早破受多因素影响,研究根据回归分析法构建的风险预警管理模型能实现对足月胎膜早破风险的精准预测,为临床开展分级护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 张颖; 马艳
    • 摘要: 目的研究足月胎膜早破抗生素的应用时机及临床效果。方法56例足月胎膜早破产妇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产妇羊水破水6 h后使用抗生素,观察组产妇羊水破水6 h内使用抗生素。比较两组产妇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包括产妇产褥感染、绒毛膜羊膜炎、新生儿窒息以及胎儿宫内窘迫),分娩方式(包括自然分娩、阴道助产以及剖宫产)。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21.43%,低于对照组的6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足月产妇出现胎膜早破症状的6 h内对其应用抗生素治疗,可以增加产妇自然分娩几率,还可以明显帮助其改善妊娠结局,减少不良妊娠结局发生几率,值得临床推荐使用。
    • 霍飞霞; 高湛
    • 摘要: 目的:分析期待治疗与尽快引产用于B族溶血性链球菌(GBS)感染足月胎膜早破产妇的价值。方法:选取106例GBS感染足月胎膜早破产妇,按照产妇生产意愿,选择尽快引产的产妇为A组,选择期待治疗的产妇为B组,每组各53例。比较两组产妇分娩状况(顺产、剖宫产、产钳助产、破膜至分娩耗时),比较两组产妇分娩不良结局(产褥感染、产后出血、产后感染)和新生儿不良结局(窘迫、感染、听力障碍、娩出24 h内死亡、娩出24 h内感染肺炎)。结果:两组产妇顺产、剖宫产和产钳助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破膜至分娩耗时短于B组(P<0.05);A组产妇分娩不良结局总发生率、新生儿不良结局总发生率均低于B组(P<0.05)。结论:GBS感染足月胎膜早破产妇采用尽快引产方案,有利于改善妊娠结局。
    • 陈丽艳
    • 摘要: 目的:探讨压力疏导联合非限制性自由体位对足月胎膜早破孕产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2年3月保定第七医院产科收治的100例足月胎膜早破孕产妇,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压力疏导联合非限制性自由体位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产程时间、负性情绪、疼痛评分、分娩控制评分、残余羊水情况。结果:观察组各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第一、二、三产程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分娩控制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残余羊水指数高于对照组,且残余羊水量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足月胎膜早破孕产妇实施压力疏导联合非限制性自由体位干预可提高孕产妇的分娩控制感,改善负性情绪,降低分娩时的疼痛,使残余羊水量维持正常,对分娩有促进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王玉玲
    •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引产不同时机对分娩方式、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诊的足月胎膜早破孕妇80例观察研究,根据引产时间差异分作三组,Ⅰ组患者为胎膜早破后2~12h实施引产,Ⅱ组患者为胎膜早破后12~24h实施引产,Ⅲ组患者为胎膜早破24h后实施引产,分别记录三组产妇各产程时长,统计分娩方式差异,对比分析三组母婴结局。结果:Ⅰ组孕妇第一产程潜伏时间、分娩总时间均明显短于Ⅱ、Ⅲ组孕妇(P0.05)。同时,Ⅰ组孕妇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Ⅱ、Ⅲ组孕妇(P<0.05),另外,Ⅰ组孕妇产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Ⅱ、Ⅲ组,新生儿结局优于Ⅱ、Ⅲ组(P<0.05)。结论: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应于破膜后2~12h内尽快实施引产,有助于提高阴道分娩率,改善母婴结局,预防产后并发症。
    • 田赟; 王新萍
    • 摘要: 目的 比较地诺前列酮栓、米索前列醇及缩宫素在足月胎膜早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300例足月胎膜早破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100例,米索前列醇)、观察组(100例,地诺前列酮栓)及对照组(100例,缩宫素).比较三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与观察组的宫颈成熟率及阴道分娩率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用药至临产时间、用药至分娩时间及总产程均短于对照组(P0.05).三组的各项Apgar评分及总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地诺前列酮栓及米索前列醇在足月胎膜早破患者中具有相近的治疗效果,二者促宫颈成熟的效果及引产效果均优于缩宫素,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缩宫素.
    • 陆洁清; 赵祖英
    • 摘要: 目的:探讨产前不同时机预防性应用抗菌药对足月胎膜早破(PROM)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住院分娩的230例足月PROM孕妇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预防用药距离PROM时间不同分组:以8h为界分为<8h组(130例)和≥8h组(100例);以12 h为界分为<12 h组(194例)和≥12 h组(36例);以18 h为界分为<18h组(213例)和≥18h组(17例).对比各组产前产后观察指标和母婴不良结局发生情况.结果:各组孕妇平均年龄、孕周、初产率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h组和≥8h组孕妇产前产后观察指标及产后母婴结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 h组产后新生儿有2例凝血障碍,1例哭声异常,≥12h组产后1例新生儿为足月小样儿,均非感染患儿;<12h组产后新生儿脐动脉血pH值高于>12 h组(P<0.05);<18 h组孕妇产前WBC高于≥18h组,≥18h组孕妇产后PCT高于<18 h组,<18 h组新生儿转儿科例数高于≥18h组(P>0.05);其他各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足月PROM孕妇,分娩前可适当推迟抗菌药使用时间.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