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调制解调

调制解调

调制解调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3年内共计1744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工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49篇、会议论文100篇、专利文献44330篇;相关期刊369种,包括实验技术与管理、电讯技术、电视技术等; 相关会议84种,包括第八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第十一届中国通信学会学术年会、陕西省电子学会“信息感知与三网融合”前沿技术学术研讨会等;调制解调的相关文献由3416位作者贡献,包括刘伟、张丽佳、忻向军等。

调制解调—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49 占比:1.44%

会议论文>

论文:100 占比:0.22%

专利文献>

论文:44330 占比:98.34%

总计:45079篇

调制解调—发文趋势图

调制解调

-研究学者

  • 刘伟
  • 张丽佳
  • 忻向军
  • 刘博
  • 宁更新
  • 辛雨
  • 史毅俊
  • 吴乐南
  • 张文军
  • 管云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柯熙政; 梁静远; 许东升; 王佳帆
    • 摘要: 调制解调是提高无线光通信传输效率的关键技术,不同的调制方式其性能也有所不同。类脉冲位置调制是指脉冲位置调制(PPM)、差分脉冲位置调制(DPPM)及其组合以及由此演变而成的各种脉冲位置调制方式。本文总结了国内外类脉冲位置调制的研究进展,同时介绍了西安理工大学在类脉冲位置调制方面所做的工作,主要对开关键控、脉冲位置调制、多脉冲位置调制、差分脉冲位置调制、重叠脉冲位置调制、双宽脉冲位置调制、双幅度脉冲位置调制、数字脉冲间隔调制、双头脉冲间隔调制、双脉冲间隔调制、双幅度脉冲间隔调制、定长数字脉冲间隔调制、定长双幅度脉冲间隔调制、缩短脉冲位置调制和分离双脉冲位置调制等调制方式在符号结构、带宽需求、平均发射功率、误时隙率和平均信道容量等方面的性能做了分析比较。最后展望了无线光通信的发展方向。
    • 赵旋; 董新科; 李欢; 徐杨; 王亚哲
    • 摘要: 针对太赫兹被动成像系统前端功率探测器内部引入的低频噪声(1/f噪声)对成像精度的影响较为明显的问题,设计了一种高灵敏度调制解调系统来降低低频噪声对成像的干扰。通过控制外部信号源使功率探测器在正常工作与饱和状态之间快速切换,实现对目标信号的调制,从而将目标信号的频率调制到高于功率探测器引入的低频噪声频段以便将低频噪声滤除,进而降低该低频噪声对后续成像质量的影响。通过MATLAB软件仿真,可模拟出信噪比(SNR)为31.17 dB的功率探测器输出信号,同时通过对目标信号调制解调,目标信号的信噪比被提高到了268.13 dB。通过对所设计的高灵敏度调制解调系统实际测试,可得目标信号的信噪比由4.22 dB提高到了301.88 dB。研究结果表明,该高灵敏度调制解调系统能有效降低太赫兹探测器内引入的低频噪声对后续成像质量的影响。
    • 张伟; 蒋布辉; 何石; 栗琪凯; 孔令其
    • 摘要: 为了实现具有陡峭上升沿和下降沿的高频脉冲偏压,改善高频脉冲电子束束流品质,提出了基值偏压直流电源、脉冲偏压直流电源和高压斩波主电路串联的主电路结构。高压斩波主电路通过MOSFET功率开关管导通和关断将脉冲偏压直流电源变换为高频脉冲偏压输出,使脉冲偏压具有快速变化的上升沿和下降沿;基于调制解调工作原理,设计了高压隔离通讯电源,实现了脉冲频率、占空比等高频脉冲偏压参数及命令从低压电路向高压斩波电路的可靠传输并生成PWM波形;设计了专门的高压隔离供电电源,实现了高压端高压斩波电路的可靠供电与驱动。基于上述技术,研制出高频脉冲电子束偏压电源,获得了具有陡峭上升沿和下降沿的高频脉冲偏压输出,20 kHz时脉冲偏压上升沿≤1μs。
    • 陈永红; 张砦; 黄莉莉; 刘峰; 王友仁
    • 摘要: 面向复杂机载环境下大量电子设备控制信号和数据信息的传输需求,研究基于机载电力线的载波通信方案和设计实现方法,进行原理开发验证和应用测试;论文研究基于FPGA的机载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中调制解调模块设计方法,设计的2FSK调制解调模块包含调制通路、解调通路和控制电路3个部分,给出了每个部分内部具体子模块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方法,并针对子模块功能分别进行了仿真和实验验证,最终结合所开发的电力线载波通信系统进行通信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了文章设计的调制解调模块的正确性,在通信波特率115.2 kbps情况下,可实现通信误码率低于10^(-5)。
    • 李飞翔; 张华伟; 杨旭; 杨雁南
    • 摘要: 自由空间光通信作为一种重要的通信方式,具有传输数据量大、传输迅速、传输精度高等优点,有效弥补了采用传统射频技术进行通信传输精度低、传输速度慢等缺点,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对自由空间光通信的理论知识、系统设计等方面开展研究,结合自由空间光通信的应用场景对其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了自由空间光通信的发展前景。
    • 王沛佩
    • 摘要: 基于无线收发系统的特性,以ZYNQ XC7Z020为主控器件,结合AD/DA转换芯片,设计了一种数模混合传输的收发机。系统分为两部分:发送端和接收端,可实现单路传输,也可实现双路数模混合传输,具有按键控制,液晶显示等功能。阐述了系统主要功能并给出了两部分的硬件设计方案和软件设计流程。该系统具有性能稳定、扩展性强、使用方便等优点。
    • 赵海涛; 李开阳; 王卓鹏; 逄明祥
    • 摘要: 高频电子线路作为通信工程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理论性、工程性、实践性强。为了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知,利用虚拟仪器技术开发了虚拟实验仿真系统,以实现课堂理论和实践环节的有效衔接。文章利用LabVIEW软件搭建虚拟实验平台的基本框架,使用开源的MySQL数据库存储学生身份信息;设计了AM和FM调制解调虚拟实验仿真系统,通过虚拟仪表可观察信号的时频域波形;利用LabVIEW自带Web发布工具,实现了远程实验,突破了时空限制。该实验平台有较好的实用性。
    • 李小波
    • 摘要: 1“慧眼”的诞生“慧眼”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HXMT)是我国第一颗X射线天文卫星,它既可以开展宽波段、大视场X射线巡天,又能够定点观测黑洞、中子星等高能天体的短时标光变和能谱,同时具备对γ射线暴全天监视的能力。那么,这样一双观天“慧眼”是如何炼成的呢?HXMT从概念提出到研制成功前后历时24年,其设计思想源于我国学者李惕碚院士和吴枚研究员原创性的“调制解调成像方法”。
    • 刘航
    • 摘要: 本文主要讨论了数字信号的调制解调方式,以及盲解调的非参数功率谱估计方法.仿真了一种基于2PSK和16QAM信号的盲解调.本文所使用的方法无需知道载频、符号速率等先验信息,而是根据功率谱估计出载频和带宽,对信号做下变频等处理.定时处理是基于估计出的符号速率来实现.识别调制方式是根据差分后的高阶累积量和最小环带的方差来识别.经过幅度调整和相位调整后得到星座图,再经判决与基带信号比较计算误码率.
    • 张云洲; 吴峻; 洪小波
    • 摘要: 绝对里程定位是磁浮轨道动态检测的关键环节,读码器随列车在高速运行时进行读码,因此必须明确该新型读码装置的动态特性.根据读码器的工作机制,设计等效模拟实验:用模拟涡流场代替定位标志板的涡流效应,设计了基于调制/解调原理的检测线圈动态响应测试方案;用挡板模拟同步触发,设计了激光开关组高速响应测试方案.试验表明:激光开关组同步触发延时满足读码条件;读码器可在最高检测速度200 km/h下准确读码,最大测试时速可达252 km/h;综合考虑系统关键环节延时,该新型绝对里程读码器在最高检测时速下的几何延迟约为10.3 mm,满足磁浮轨道检测高精度的定位需求.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