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致密化

致密化

致密化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1018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冶金工业、一般工业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59篇、会议论文62篇、专利文献561571篇;相关期刊245种,包括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材料导报、材料工程等; 相关会议51种,包括中国工程科技论坛第151场——粉末冶金科学与技术发展前沿论坛、中国金属学会炭素材料分会第二十五次学术交流会、2011全国粉末冶金学术会议暨海峡两岸粉末冶金技术研讨会等;致密化的相关文献由2640位作者贡献,包括陈振华、黄伯云、曲选辉等。

致密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59 占比:0.12%

会议论文>

论文:62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561571 占比:99.87%

总计:562292篇

致密化—发文趋势图

致密化

-研究学者

  • 陈振华
  • 黄伯云
  • 曲选辉
  • 范景莲
  • 刘咏
  • 李贺军
  • 肖志瑜
  • 陈刚
  • K·张
  • A·菲永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凌锋; 赵世贤; 郭昂; 司瑶晨; 王战民; 王刚
    • 摘要: Si_(3)N_(4)陶瓷具有高硬度、高耐磨以及高抗弯强度等优异特性,常常被应用于冶金、化工以及航空航天等现代化领域。Si_(3)N_(4)的强共价键使其难以致密化,因此热压烧结和气压烧结是目前制备致密Si_(3)N_(4)陶瓷最常见的方法。然而极高的烧结温度以及较大的N_(2)压力需求等极其苛刻的制备条件限制了致密Si_(3)N_(4)陶瓷的基础探索研究和工业化生产应用。因此,本工作提出设计以传统空气电炉作为烧结装置,通过埋碳低温制备致密Si_(3)N_(4)陶瓷,研究该工艺条件下实验用坩埚、填埋Si_(3)N_(4)粉体以及烧结试样的物相变化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1)Si_(3)N_(4)的分解使得坩埚表层生成不规则的SiC纤维堆积,较低的氧分压使所埋Si_(3)N_(4)粉体经烧结后仍存在较多Si_(3)N_(4)和少量Si_(2)N_(2)O;(2)烧结后的试样仅表面存在少量Si_(2)N_(2)O,而试样内部并未出现Si_(2)N_(2)O相;(3)1650°C低温烧结后试样致密度达到98%以上,显微组织均匀,且具有良好的性能。
    • 摘要: 在一些先进陶瓷的制备生产中,MgO是一种常见的添加剂,它的作用是什么,在烧结过程中,它会带给陶瓷哪些变化?下面我们通过几个案例了解一下。MgO对氧化铝陶瓷的影响1.MgO对氧化铝陶瓷烧结温度及致密化的影响首先氧化镁作为常见的烧结助剂,是能够有效的降低氧化铝陶瓷的烧结温度的。
    • 孙强; 雷刚; 徐元元; 谢福寿; 厉彦忠
    • 摘要: 为深入论证致密化低温推进剂带来的收益,系统性地分析了致密化液甲烷/液氧作为推进燃料的综合性能。构建了推进剂贮箱漏热、温升、增压压力、壁厚的动态热力模型,针对不同尺寸的液甲烷/液氧贮箱组合,分析了致密化液甲烷/液氧对燃料停放温升、发动机推力提升、贮箱增压压力降低、贮箱质量减轻的影响。并提出了致密化液甲烷/液氧过冷程度匹配问题,考虑燃料的充分利用与发动机的推力提升,得出了液甲烷/液氧最佳致密化程度的一一对应关系。研究表明,常沸点状态液甲烷/液氧过冷至三相点状态可分别相对减少75.3%与62.4%的增压氦气消耗,同时减轻液甲烷贮箱16%的质量与液氧贮箱31%的质量;推进剂体积流量不变时可获得三相点状态液甲烷所对应液氧最佳过冷温度为73.7K,发动机推力可相对增加3.4%;液甲烷燃料充足时,三相点状态液氧可提升发动机6.9%的相对推力。
    • 刘俊汝; 李志博; 陈奔; 周国治; 张国华
    • 摘要: 为了改善Mo-Ni合金的低塑性,在合金中加入Fe,并研究了Ni/Fe质量比对合金致密化行为、组织演变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5Mo-5Ni合金中加入Fe,可避免晶界处脆性金属中间相δ-MoNi的形成,同时在烧结过程中也可以有效抑制Mo的晶粒长大。但是由于Ni的活化效果优于Fe,Fe的加入降低了合金的致密化程度。实验结果显示:95Mo-1.5Ni-3.5Fe合金的硬度和抗弯强度最高,分别为HV 614和741 MPa。结合弯曲断裂机理分析,相对于Mo-Ni合金,性能的改善可能归因于抑制脆性相的形成。
    • 边逸军; 吴东青; 姚力军; 王学泽; 杨辉
    • 摘要: 本文采取一次热压烧结和二次热等静压烧结相结合,研究了烧结温度和压力对超高纯钨坯体(纯度99.9995%)的致密化行为。提高烧结温度和压力显著改善钨坯体的致密度,在1850°C、200MPa二次热等静压烧结中钨坯体的致密度达100%。钨坯体晶粒尺寸主要取决于烧结温度,而与烧结压力无明显相关性。据此优化出两阶段烧结工艺并制备出近全致密高纯钨靶材,其致密度达97%,晶粒尺寸19.43μm,达到面向12英寸晶圆用先进制程的技术需求。
    • 蔡利飘; 侯旭波; 崔红庄; 张曰静
    • 摘要: 五墩凹陷中侏罗统中间沟组储层岩性复杂,以砂岩、砂砾岩为主。通过区内钻井岩心资料的岩石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和包裹体测温等分析化验资料,结合镜质体反射率、粘土矿物变化和各种成岩现象,重点分析储层特征和成岩作用,定量研究了中间沟组储层的致密化过程,明确储层致密与油气成藏的关系。研究表明,五墩凹陷中间沟组砂岩为长石质岩屑砂岩、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质长石砂岩,砂岩颗粒间磨圆以次棱角—棱角状为主,分选差,以点接触和点—线接触为主,砂岩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偏低;储层物性整体较差,以特低孔、特低渗—超低渗为主;中间沟组储层主要经历了压实、胶结、溶蚀、交代和破裂等成岩作用,其成岩演化主体进入中成岩阶段A期。中间沟组储层致密化过程可以分成4个阶段,储层的原始孔隙度为33.35%,同生成岩期与早成岩阶段为压实孔隙骤减阶段,地壳的快速沉降造成原生孔隙锐减为12.8%。中成岩A1阶段,压实—压溶作用继续但强度减弱,胶结作用导致孔隙度进一步降低至7.84%,该阶段为胶结作用孔隙缓减阶段,此时储层为特低孔的致密储层。中成岩A2阶段,优质烃源岩大量生烃成藏,长石发生溶蚀而产生次生孔隙,为溶蚀作用孔隙微增阶段,孔隙度提高至9.44%。中成岩A2晚期发生胶结作用、交代作用和劈裂作用,多种作用导致孔隙缩减至7.5%。油气主成藏期为早白垩世晚期,此时储层已致密,因此中间沟组油藏为先致密后成藏,边成藏边增孔扩渗。
    • 王云燕; 薛倩; 袁英才; 乔俊伟; 许建林; 顾天祺; 李艳
    • 摘要: 目的研究导电油墨保护剂去除机理,为降低烧结所需能量、实现印刷电子的精准烧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分子动力学(MD)方法建立导电油墨中常使用的羧酸类小分子保护剂和聚合物保护剂模型,计算保护剂与银表面的相互作用能。结果模拟计算结果表明,相互作用能大小主要与保护剂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所含的官能团种类及其数量相关。保护剂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大,与银表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能绝对值越大,烧结后处理需要的能量越高;同时通过偶数碳羧酸保护剂与银表面的相互作用能拟合出线性曲线,可预测不同偶数碳链羧酸保护剂与银表面相互作用能。通过在铜版纸、聚酰亚胺(PI)薄膜2种柔性基材上进行近红外烧结实验可以明确,在导电油墨烧结过程中存在去除保护剂和致密化2个阶段,且2个阶段同步交叉进行,烧结温度越高,烧结进程越快。结论揭示了导电油墨保护剂去除机理,有助于在配制导电油墨时选择合适的保护剂,实现精准烧结,节约能源。
    • 谢永涣(编译); 田琳(编译); 王晓阳(校)
    • 摘要: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添加0.5%~2.0%Zr^(4+)的ZnAl_(2) O_(4)尖晶石前驱体粉末(ZnO∶Al_(2)O_(3)摩尔比为1∶1)。将所得粉末单轴压制成圆柱形颗粒,并在1350°C下烧结1 h。研究了添加不同含量Zr^(4+)的ZnAl_(2) O_(4)陶瓷的烧结行为、相组成和微观结构。当Zr^(4+)含量为2.0%时,烧结密度达到纯ZnAl_(2) O_(4)陶瓷理论密度的97%以上。Zr^(4+)的添加量最高时,烧结体的残余弯曲强度可达120 kg/cm^(2)。烧结体的粉末XRD图谱表明,当添加量较高时,除了以ZnAl_(2) O_(4)尖晶石为主晶相外,还存在少量四方相ZrO_(2)。烧结体断面的SEM显微图片显示,添加Zr^(4+)的ZnAl_(2) O_(4)样品具有连贯统一的微观结构,细小晶粒分布均匀。
    • 白国帅; 蒋有录; 赵承锦; 刘明; 王宇
    • 摘要: 文中基于铸体薄片、阴极发光、扫描电镜及流体包裹体等分析测试方法,对元坝地区须二下亚段储层特征、致密化过程、天然气充注时间与期次等进行研究,探讨了绿泥石衬里岩屑砂岩和强压实岩屑砂岩2种砂岩储层致密化与天然气充注的时间匹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须二下亚段储层属于致密砂岩储层,储集空间以残余粒间孔为主,压实作用是储层致密化的主要原因;绿泥石衬里岩屑砂岩由于绿泥石膜的保孔作用,储层致密化时间相比强压实岩屑砂岩较晚;结合天然气充注史与储层致密史,绿泥石衬里岩屑砂岩具有边致密边成藏的特征,强压实岩屑砂岩具有先致密后成藏的特征。该研究对明确该地区天然气成藏机理及富集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 杨勇; 郭啸天; 唐杰; 常浩天; 黄政仁; 胡秀兰
    • 摘要: 目前光固化3D打印技术因打印成型精度高而被广泛应用于陶瓷增材制造,其中非氧化物陶瓷如碳化硅、氮化硅等因打印材料粉体折射率和吸光度比较高,光固化陶瓷浆料存在分散稳定性差、入射光难穿透并产生光固化反应的固化层厚度低等问题,导致其固含量很难提高甚至于无法打印成型。高固含量的非氧化物陶瓷打印成型成为光固化3D打印的主要难点,吸引了广大学者对其光固化机理、粉体调控等机制进行研究。本文系统地总结了几种非氧化物陶瓷光固化浆料的制备、光固化成型、有机物去除及烧结致密化的研究工作,并就如何对光敏树脂组成进行调节、对陶瓷粉体进行改性的几种方法进行分析与讨论,针对性地提出创新方案来改善非氧化物陶瓷的浆料性能、光固化打印优化和致密化缺陷修复及性能提升,最终推动大尺寸、复杂结构的非氧化物陶瓷部件光固化增材制造高精度制备技术的进步。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