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肾虚血瘀

肾虚血瘀

肾虚血瘀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585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妇产科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524篇、会议论文21篇、专利文献1667篇;相关期刊186种,包括光明中医、吉林中医药、江苏中医药等; 相关会议19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第二十八次学术交流会、全国第五次中医学术流派交流会、中国药理学会第八届全国生殖药理学术研讨会等;肾虚血瘀的相关文献由1454位作者贡献,包括孙自学、李敏、梁健芬等。

肾虚血瘀—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524 占比:23.69%

会议论文>

论文:21 占比:0.95%

专利文献>

论文:1667 占比:75.36%

总计:2212篇

肾虚血瘀—发文趋势图

肾虚血瘀

-研究学者

  • 孙自学
  • 李敏
  • 梁健芬
  • 王佩娟
  • 刘爱峰
  • 李海松
  • 杨正望
  • 王祖龙
  • 蔡晶
  • 门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李佳蓉; 贾鹏达; 陈贤; 李营; 胡志耕
    • 摘要: 胡志耕老师认为心力衰竭(简称"心衰")多以肾虚为本、血瘀为标,肾虚是心衰疾病发展变化较为重要的病理因素,而瘀血贯穿始终。胡志耕老师经过30多年的临床实践,深刻认识到心衰疾病发展的动向,因此运用补肾活血法,将桂枝茯苓丸进行加减化裁,辨证治疗肾虚血瘀型心衰临床效果较好。该文通过总结胡志耕老师运用补肾活血法治疗心衰的经验,为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开拓新的思路。
    • 翟子豪; 谢义松
    • 摘要: 目的:观察活血壮骨汤治疗肾虚血瘀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肾虚血瘀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予钙尔奇D与阿仑膦酸钠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活血壮骨汤,疗程4个月,治疗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5.00%,治疗组总有效率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骨密度值、VAS评分、ODI评分及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改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钙尔奇D与阿仑膦酸钠片治疗的基础上,活血壮骨汤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疼痛症状,提高患者骨密度值与生活质量。
    • 王静; 马玉琴; 李春雨; 许鑫; 张敏; 赵玲; 凌智澄
    • 摘要: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肾虚血瘀型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肾虚血瘀型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雌二醇/雌二醇地屈孕酮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温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性激素指标、子宫内膜厚度、最大卵泡直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及LH、FS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E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子宫内膜厚度、最大卵泡直径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结合雌二醇/雌二醇地屈孕酮治疗肾虚血瘀型薄型子宫内膜不孕症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雌二醇/雌二醇地屈孕酮治疗。
    • 王思慧; 杨荟璇; 傅萍
    • 摘要: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中药治疗血栓前状态(PTS)相关复发性流产(RSA)的临床疗效。方法51例PTS相关RSA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中药组(24例)和中西药组(27例)。中药组孕前使用自拟益肾毓麟方加减,孕后以自拟安胎方加减治疗。中西药组在中药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联合阿司匹林片、低分子肝素针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孕前每3个月、孕后每1〜2周检测比较两组的花生四烯酸(AA)途径和二磷酸腺苷(ADP)途径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血浆D-二聚体含量,黄体中期及孕后子宫动脉血流变化情况,孕早期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雌二醇(E2)、孕酮(P)水平,观察记录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分析两组的中医症候积分、妊娠结局及临床疗效。结果中药组和中西药组均能够降低AA途径、ADP途径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左、右侧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期流速比值(S/D)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HCG、E2、P水平及中医证候评分均得到改善两组的保胎成功率、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数量、种类均少于中西药组。结论单纯补肾活血中药治疗PTS相关RSA的疗效可靠,且效果与中西药组相当,还能够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李清; 陈梦瑶; 张文红
    • 摘要: 卵巢储备功能减退是指卵母细胞数量减少或质量下降并伴有内分泌功能紊乱的一种疾病。目前西医主要通过激素补充、辅助生殖技术进行治疗。中医从整体出发,进行辨证论治,临床疗效显著。张文红教授认为该病主要病位在肾、肝、心、脾,主要病机为肾精亏虚、瘀血阻滞、肝郁气滞、心肾不交,治疗以滋肾益精活血、疏肝解郁、清心除烦为主。
    • 宋天文
    • 摘要: 目的:分析治疗肾虚血瘀型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时应用藤黄健骨胶囊联合针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0月北京市丰台区大红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肾虚血瘀型LIDP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为分为常规组与试验组,各48名。常规组单一应用针刀治疗,试验组应用针刀联合藤黄健骨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便秘和关节僵硬评分,功能(ODI)、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前列腺素E2(PEG2)、5-羟色胺(5-HT)水平,综合治疗效果和关节疼痛情况。结果:治疗后常规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低于试验组,便秘和关节僵硬评分明显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患者的ODI明显高于试验组,TNF-α、IL-1β、PEG2和5-HT水平明显低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及治疗后2周,常规组关节疼痛评分明显高于试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藤黄健骨胶囊与针刀治疗肾虚血瘀型LIDP疾病,可减轻患者疼痛感,降低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平衡患者身体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张娟; 邴雅珺; 李正军
    • 摘要: 全球迅速步入老龄化阶段,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不断上升,50岁以上人群深受骨质疏松症导致骨折及其他全身代谢性疾病折磨。中医学认为肾虚血瘀是老年骨质疏松症主要的证候要素,补肾活血法在改善患者全身骨代谢、降低再骨折的发生率方面具有独特作用。文章基于国内外相关文献,就老年骨质疏松症的病因病机、补肾活血汤以及联合西药、手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的临床研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表明补肾活血法能有效行气活血、祛瘀止痛及补肾强骨,结合西药治疗可显著缩短疗程,提高疗效。此外术后采用补肾活血法联合治疗可改善全身骨代谢,降低骨折的发生率。
    • 李叶兰; 周长征
    • 摘要: 周长征教授系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擅长骨伤科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于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中医治疗形成了观点明确、思路清晰、疗效可观的诊疗经验,介绍如下。1病因病机现代医学认为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ONFH)多见于长期或过量使用激素、酒精,或继发于血红蛋白病、减压病,以及特发性缺血性坏死等。股骨头血液循坏破坏后引起骨小梁显微骨折及空骨陷窝,出现股骨头塌陷、变性、骨关节炎等改变,进而导致股骨头骨坏死[1]。其中酒精和激素被认为是诱发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重要因素[2]。
    • 何博文; 何亚青; 何美芳; 蔡桦
    • 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子午流注低频治疗仪的“灵龟八法取穴疗法”对肾虚血瘀型腰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肾虚血瘀型腰痛患者60例,均为腰椎退行性改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以“子午流注低频治疗仪”在灵龟八法取穴疗法基础上加用双侧委中、肾俞(共8个穴位)治疗;对照组予以“子午流注低频治疗仪”常规腰痛取穴(双侧腰段夹脊、肾俞、委中、次髎共8个穴位)治疗。2组均以1周为1个疗程,治疗2周后分别评估、对比2组患者临床疗效、腰椎评分(JOA)及疼痛评分(VAS)。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周后,治疗组JO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临床应用“子午流注低频治疗仪”治疗肾虚血瘀型腰痛,“灵龟八法取穴疗法”较“常规腰痛取穴疗法”具有更好的疗效。
    • 王鹏; 李敏; 王亮; 陈旸; 李绍旦; 杨明会
    • 摘要: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已成为我国重大的公共卫生健康问题,笔者及团队在总结历代医家经验并吸纳现代医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根据多年临床实践体会将帕金森病的中医发病机制总结为肾虚血瘀。本文从帕金森病现代医学机制与中医病因病机分析,结合肾精与脑髓的化生、精血同源的关系等,提出PD肾虚的生物学基础为大脑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缺失和多巴胺分泌减少,并基于血液流变学改变与瘀的关系,认为PD血瘀的生物学基础是α-突触核蛋白(α-Synuclein,α-Syn)聚集、路易氏小体形成及铁离子沉积。本研究论证了肾精亏虚、血瘀是帕金森病的生物学基础,丰富了帕金森病的中医理论与治法内涵,可为临床提供借鉴与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