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肩锁关节脱位

肩锁关节脱位

肩锁关节脱位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2380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中国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66篇、会议论文54篇、专利文献46996篇;相关期刊516种,包括中国骨伤、临床骨科杂志、实用骨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44种,包括第六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科微创学术年会、第23届中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年会、第九届西部骨科论坛等;肩锁关节脱位的相关文献由5437位作者贡献,包括陈伟、王强、张奇等。

肩锁关节脱位—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66 占比:4.59%

会议论文>

论文:54 占比:0.11%

专利文献>

论文:46996 占比:95.30%

总计:49316篇

肩锁关节脱位—发文趋势图

肩锁关节脱位

-研究学者

  • 陈伟
  • 王强
  • 张奇
  • 张英泽
  • 刘军
  • 林斌
  • 李勇
  • 李强
  • 许树柴
  • 张建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王帅; 丁强; 杨昊; 罗景文; 谢进
    • 摘要: 患者,男,54岁,砸伤致左肩部疼痛、流血,2021年1月7日在外院摄X线片检查,显示左肩峰骨折、左肩锁关节脱位。在外院清创缝合后于2021年1月8日至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入院诊断:左肩峰开放粉碎性骨折,左肩锁关节脱位。待伤口情况稳定后排除其他手术禁忌,在全身麻醉下行左肩峰开放粉碎性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左肩锁关节脱位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在肩峰原开放口处做长约12 cm的倒L形切口,逐层切开后显露肩峰粉碎性骨块,清理嵌入骨折断端的软组织,以多枚克氏针临时固定后以3枚钛钢板+19枚螺钉固定,C臂机透视确认骨折复位良好。另在左肩前内侧做长约8 cm的弧形切口,逐层切开显露喙突,建立骨隧道后以3枚纽扣钢板及多根Ultrabraid缝线重建喙锁韧带,确认肩锁关节复位良好后打结收紧固定牢固。C臂机透视复位及内固定物位置满意后以可吸收线缝合肩锁韧带。术后无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14 d切口拆线并出院。
    • 唐兆宸; 陆洪军
    • 摘要: 目的:分析关节镜下带袢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本院2020-01~2020-12收治60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作为研究主体,以治疗方案不同分组,采取锁骨钩钢板治疗患者为对比组(n=30)、实施关节镜下带袢钢板治疗患者记作研究组(n=30),对比评估临床疗效。结果:与对比组比较,研究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更少(P<0.05);术前,两组VAS、Constant-Murley评分无差异,术后6个月,研究组VAS评分更低、Constant-Murley评分更高(P<0.05);与对比组20.00%比较,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3.33%更低(P<0.05)。结论:在肩锁关节脱位患者临床治疗期间,采取关节镜下带袢钢板,能够优化手术相关指标,显著改善肩锁关节疼痛、功能状况,且术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 赵玺玖; 蒋佳; 赵金忠
    • 摘要: 肩锁关节脱位是临床常见肩关节损伤,可造成患者肩锁关节功能紊乱,对患者生活造成很大影响。目前针对肩锁关节脱位有多种治疗方法,如刚性固定物固定、Weaver-Dunn手术及改良手术、韧带解剖复位等。对每种治疗方法进行生物力学研究将有助于改进治疗方法,使患者肩锁关节功能获得更好恢复。该文主要针对肩锁关节脱位及其不同修复方法的生物力学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孙晓良; 张维浩; 沈光杰
    • 摘要: 目的:探讨双纽扣钢板联合加强锚钉技术与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完全性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及预后。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手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患者42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观察组中,男14例,女7例;年龄21~63(45.05±8.70)岁;对照组中,男16例,女5例;年龄25~68(45.00±9.44)岁。观察组行双纽扣钢板联合加强锚钉技术治疗,对照组行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前及术后1、3、6个月肩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纽扣钢板联合加强锚钉技术组手术时间(65.24±5.36)min,较锁骨钩钢板组(48.81±4.72)min长(P0.05);术后1、3、6个月,观察组Constant-Murley评分分别为(73.29±2.15)、(85.43±1.47)、(93.86±1.24)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AS评分为(2.76±0.62)、(1.71±0.64)、(0.57±0.51)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例肩部疼痛;对照组术后5例肩部疼痛,2例肩关节活动受限,1例肩峰下骨质吸收,两组均未出现复位丢失。结论:双纽扣钢板联合加强锚钉治疗完全性肩锁关节脱位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无须取出内固定,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疼痛改善情况优于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更值得临床推广。
    • 叶永志; 陈榆
    • 摘要: 2015年1月~2020年10月,我科采用锁扣带袢钛板治疗40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效果良好,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18~49岁,均为单纯肩锁关节脱位,伤后至手术时间2~11 d。1.2治疗方法全身麻醉下手术。以肩锁关节为中心做切口。用1枚2 mm的克氏针在喙突基底朝后约20°、朝内约15°钻孔,钻透基底后用4 mm空心钻经导针扩孔,扩孔后移除克氏针。
    • 马武秀; 郑军贤; 陈肖松; 辛庆峰
    • 摘要: 目的探讨带线锚钉修复喙锁韧带对肩锁关节脱位患者术后肩关节疼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2020年6月本科开展手术治疗的45例RockwoodⅢ-Ⅴ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术中是否接受喙锁韧带修复,分为两组:喙锁韧带修复组(观察组)22例,单纯钩钢板组(对照组)23例。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周、1个月、2个月、3个月及6个月时的患肩VAS疼痛评分。结果术后2周、1个月和2个月时,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锁骨钩钢板相比,锁骨钩钢板联合喙锁韧带修复可改善患者术后早期肩关节疼痛。
    • 燕飞; 金泽鉴
    • 摘要: 随着微创理念的不断发展,肩锁关节脱位合并喙锁韧带损伤的治疗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肩关节镜成为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合并喙锁韧带损伤的重要方式之一,但现有手术辅助器械不够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进一步的临床应用。如何设计和改良手术工具,进一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减少肩关节镜手术并发症,是现今研究的热点。本研究设计了3项实用新型专利工具即一种肩关节手术体位固定器,一种喙锁韧带重建导向器、一种肩关节镜下韧带重建用牵引绕线钳。通过在肩锁关节脱位合并喙锁韧带损伤治疗中应用自制专利工具,提高手术效率,减少手术并发症,并进一步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 范俊
    • 摘要: 目的:探讨X线、CT及MR三种影像诊断技术对肩锁关节脱位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在泰安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0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进行研究,均采用X线、CT及MR对其进行检查,将病理检查结果作为诊断金标准,分别对三种检查方法的诊断效能进行对比。结果:80例患者经病理检查后,阳性和阴性患者分别为65例和15例。MR检查的灵敏度和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X线检查和CT检查,漏诊率显著低于X线检查和CT检查(P<0.05)。结论:采用MR对肩锁关节脱位患者进行检查,其灵敏度和特异度较高,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误诊或漏诊的概率,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张坚若; 陈永坚; 许金海; 何戟锋; 冯振; 徐东东; 竺昭; 张佩奇
    • 摘要: 锁骨钩钢板广泛应用于锁骨远端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的治疗^([1]),但也有一些并发症发生,如肩痛、肩峰撞击、肩峰溶解、肩峰下穿出、脱钩及应力性骨折等^([2-3])。研究发现,肩锁关节有解剖学上的差异,约73%的肩峰呈平坦型(肩峰与锁骨的夹角<10°),剩下的肩峰呈斜坡型(肩峰与锁骨的夹角≥10°),肩锁关节与锁骨钩钢板匹配不良,是导致术后并发症的主要原因^([4])。本研究拟观察适肩峰形态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合并锁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报道如下。
    • 倪建龙; 宋启春; 赵莎妮; 第五勇刚; 危望; 冯萌; 党晓谦; 时志斌
    • 摘要: 目的比较双RigidLoop悬吊钛板重建喙锁韧带联合肩锁韧带修复与钩钢板治疗RockwoodⅢ型急性肩锁关节脱位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19年5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一科收治的RockwoodⅢ型急性肩锁关节脱位患者58例,男性41例,女性17例;年龄20~65岁,平均38.9岁。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悬吊钛板组(28例)和钩钢板组(30例),悬吊钛板组采用双RigidLoop悬吊钛板重建喙锁韧带联合肩锁韧带修复方法治疗,钩钢板组采用钩钢板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上肢功能(DASH)评分和Constant-Murley评分。结果患者均获得门诊随访,时间12~20个月,平均13.5个月。悬吊钛板组切口长度与住院时间短于钩钢板组(5.35±0.27)cm vs.(8.42±0.51)cm,(7.24±1.13)d vs.(9.67±1.25)d,P0.05。两组患者术后VAS、DASH评分和Constant-Murley评分较术前均显著好转,且随着时间延长,评分均不断好转。悬吊钛板组与钩钢板组术后3、6、12个月VAS(3.12±0.14)分vs.(4.25±0.18)分,(2.08±0.12)分vs.(3.15±0.22)分,(0.91±0.05)分vs.(1.52±0.13)分、DASH评分(25.19±7.45)分vs.(32.34±8.13)分,(11.76±5.52)分vs.(12.88±6.63)分,(2.95±1.64)分vs.(3.25±1.15)分和Constant-Murley评分(75.72±11.91)分vs.(68.37±12.45)分,(84.32±13.44)分vs.(77.51±15.66)分,(96.19±16.45)分vs.(88.38±20.32)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RigidLoop悬吊钛板重建喙锁韧带联合肩锁韧带修复治疗RockwoodⅢ型急性肩锁关节脱位具有切口更小、疼痛缓解更好、功能恢复更快、住院时间更短、无需二次手术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