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耕作

耕作

耕作的相关文献在1953年到2023年内共计3025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农业基础科学、农学(农艺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79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1837篇;相关期刊578种,包括经济技术协作信息、农民致富之友、农业工程学报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中国农业机械学会第四届青年学术年会、第七届全国矿山测量学术会议、第七届全国杂草科学会议等;耕作的相关文献由5567位作者贡献,包括狄正兴、谈夕凤、王国征等。

耕作—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79 占比:38.98%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30%

专利文献>

论文:1837 占比:60.73%

总计:3025篇

耕作—发文趋势图

耕作

-研究学者

  • 狄正兴
  • 谈夕凤
  • 王国征
  • 狄琦萍
  • 韦本辉
  • 向安林
  • 邵海波
  • 韦元波
  • 张宪
  • 劳承英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关键词

    • 马星竹; 边道林; 郝小雨; 唐晓东; 周宝库
    • 摘要: 为了揭示耕作措施对东北玉米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本研究进行了连续4年的田间定位试验,探明了深松(ST)、免耕(NT)以及传统耕作(CT)对东北玉米田土壤物理指标(土壤容重、土壤三相比、土壤结构指数以及颗粒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耕作相比,深松处理能够显著降低0~20 cm土层的土壤容重(P免耕>传统耕作。种植玉米后,深松耕作措施能够显著改善土壤结构,使土壤向理想型土壤转变,对于土壤培肥、提高土壤肥力以及保障粮食安全等均具有重要的意义。
    • 谢婷婷; 肖厚军; 陈云梅; 胡岗; 秦松; 赵伦学; 何成兴; 赵欢
    • 摘要: 【目的】探究贵州黄壤区适宜的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相结合的模式,为指导黄壤区合理的秸秆还田和优化耕作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置不同的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的田间交互试验,研究其对春玉米产量、养分(N、P、K)吸收量、干物质积累量以及肥料利用率等的影响。【结果】秸秆粉碎+旋耕还田处理能优化玉米产量的构成要素,显著增加玉米百粒重,玉米增产21.39%,同时提高玉米各部位对N、P、K的吸收量,表现为N>K>P,以玉米籽粒N吸收量最高,达150.28 kg/hm^(2),差异显著;不同处理玉米的总干物质量提高15.98%~50.40%,以秸秆粉碎+旋耕还田处理最高,达26383 kg/hm^(2);旋耕秸秆粉碎还田能够提高N、P和K的肥料利用率。【结论】秸秆粉碎+旋耕还田更能优化玉米产量构成要素和生物性状等指标,提高玉米各部位对N、P和K养分吸收量,增加干物质积累量,从而达到高产。
    • 王晶
    • 摘要: 大庆市肇州县玉米的种植面积占全县粮食种植总面积的80%以上,但是由于玉米生产中的高强度种植、掠夺式开垦,即这种“重用轻养”的模式,导致肇州县的耕地退化越来越严重。传统的精耕细作对土壤的扰动大,加速土壤的风蚀和水蚀,破坏耕层,损失水分,造成土壤的退化。而免耕与垄作进行轮耕的耕作方式,不但可以减少对土壤的扰动,而且对产量的提升也有助益。免耕播种的优势主要有,一是可以保留原有的土壤结构;二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三是减少土壤水、肥的散失,有助于改善玉米的苗情;四是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因此,近年来以少动土、少耕作耕作方式愈发受到重视,不仅让土地生产粮食,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土地休养生息。
    • 摘要: 段落(1) 有一段时间,老农夫一直用小牛和骡子一起耕作,耕作相当辛苦。年轻的小牛对骡子说:“今天我们装病吧,休息休息。”老骡子却答道:“不行啊,我们需要把工作做完,因为耕种的季节很短啊。”但小牛还是装病了,农夫给它弄来新鲜的干草和谷物,尽量让小牛舒服些。等老骡子耕种回来,小牛询问地里的情况如何,“没有以前耕种得多,”老骡子回答道,“但我们也耕种了相当长的一段距离。”小牛又问道:“老家伙说我什么没有?”“没有。”老骡子回答。
    • 赵黎明; 郑殿峰; 冯乃杰; 沈雪峰; 黄安琪; 王亚新; 蒋文鑫
    • 摘要: 为探明耕作方式与植物生长调节剂(Plant Growth Regulators,PGRs)对连续旋耕稻田优质粳稻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解决或缓解不合理耕作带来的产量形成不利问题,该研究于2018-2019年在大田条件下以绥粳18、垦稻12和三江6为试验材料,在连续旋耕稻田上设置深耕(Deep Tillage,DT)与旋耕(Rotary Tillage,RT)2种耕作处理,于剑叶展叶期分别喷施己酸二乙氨基乙醇酯(Diethylaminoethylcaproate,DA-6),6-苄氨基腺嘌呤(6-benzylaminoadenine,6-BA)和亚精胺(Spermidine,Spd)3种PGRs,并设置清水对照,研究深耕与PGRs对优质粳稻生育中后期产量形成及光合物质生产特性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与RT相比,DT处理增加了生物量和茎鞘物质转运能力,提高了齐穗期和蜡熟期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Soil and Plant Analyzer Development,SPAD)和净光合速率,增加了齐穗后叶面积指数和群体生长速率,延长了齐穗后绿叶面积持续时间,增加了每平方米有效穗数、每穗粒质量、千粒质量、收获指数及籽粒产量,其中两年产量增幅5.15%~14.54%(P<0.05)。不同PGRs作用下,与CK相比,喷施6-BA能够提高齐穗后净光合速率和SPAD值,增加结实率、收获指数、每穗粒数及粒质量,实现两年产量增幅4.93%~13.88%(P<0.05)。在互作效应上,耕作与PGRs互作对收获指数和产量存在显著影响,其中DT+6-BA处理产量最高,该处理增产途径是在较高有效穗数前提下,增加了齐穗后绿叶面积持续时间,提高了齐穗后生物量、粒叶比、净光合速率和SPAD值,促进齐穗后高光效群体的形成,提高了穗粒数和收获指数,增加了籽粒产量,其次是DT+DA-6处理;而RT+6-BA处理较清水对照下的RT处理两年增产8.83%~13.88%(P<0.05)。综上所述,在连续旋耕稻田上采用1次深耕耕作方式和叶面喷施6-BA有利于提高优质粳稻光合物质生产能力和增加产量,可以作为提高本区域优质粳稻高产高效栽培的一种可持续耕作制度和有效栽培措施。
    • 钱慧杰
    • 摘要: 为探究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及籽粒形成的影响,设置旋耕,深松,浅翻和深翻4种耕作模式,研究玉米干物质积累、籽粒灌浆速率、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方式下玉米干物质积累和籽粒灌浆速率以及产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深松处理在各生育期玉米干物质积累量最多,籽粒灌浆速率最快,有利于增加玉米产量。因此,深松有利于玉米生长、籽粒形成和产量的增加,是较好的耕作方式。
    • 汪琴
    • 摘要: 我校每年的高一新生都会面临一项特殊的任务:在农业劳动基地耕作。在校园一角有一处农耕基地,每个高一班级都拥有一块自己的“责任田”。每个班级都会推选出一批“劳动精英”,来完成这块田地一个学期的耕作任务。作为一所城市中学,这里的很多学生根本没有下过农田,甚至从来不曾见过菜园。
    • 李玉梅; 王根林; 孟祥海; 胡颖慧; 王伟; 李建英; 张冬梅
    • 摘要: 为阐明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下草甸土活性有机碳组分的分布特征,基于玉米田间定位试验,分析了不同耕作与秸秆还田方式下三个深度土层土壤有机碳及其活性组分的变化。结果表明:频繁的翻耕加速了表层(0^20 cm)土壤有机碳的矿化分解,使有机碳含量下降;免耕秸秆覆盖还田有利于表层土壤有机碳的增加,秸秆翻耕还田促进了中层(20^40 cm)土壤有机碳的积累;秸秆连续翻耕还田提高了中层土壤高活性和中活性有机碳的含量及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秸秆浅翻还田对表层和中层低活性有机碳的影响显著高于深翻还田与覆盖还田,但短期内秸秆连续浅翻还田与深翻还田对提高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差异不大。研究表明,土壤高活性和中活性有机碳对耕作深度的响应更加敏感,而秸秆还田主要使低活性有机碳增加,这也是玉米增产的主要原因。
    • 洪晓强; 许喜明
    • 摘要: 陕西省渭北旱原与陕北黄土高原光照充足,土层深厚,是以苹果为主的各类果品适生区和优质区.但该地普遍存在降水偏少、耕作粗放、果园土地空闲等诸多弊端.实践证明,因地制宜地采取各种耕作覆盖蓄水保水措施、果园套种药、菌、瓜、菜、粮、草等,充分利用降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是农业增产增收的有效途径.
    • 闫雷; 喇乐鹏; 董天浩; 刘鸣一; 孙小贺; 孟庆尧; 张钰莹; 张乃文; 孟庆峰
    • 摘要: 为了明确耕作方式对东北薄层黑土坡耕地土壤物理性状以及玉米根系垂直分布的影响,该研究以东北薄层黑土坡耕地土壤为研究对象,设置免耕和翻耕2种耕作方式,研究耕作方式对不同坡位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粒径分布与稳定性、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土壤贯入阻力以及玉米根系在垂直方向主要分布深度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各指标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与免耕相比,翻耕处理通过增加土壤>1~2 mm粒级水稳性团聚体含量,降低0~20 cm土层土壤容重,改善0~20 cm土层土壤孔隙度,降低>10~20 cm土层土壤贯入阻力,增加玉米根系在垂直方向主要分布深度;但同时翻耕处理条件下>5 mm粒级土壤团聚体含量平均减少59.1%,平均重量直径平均降低31.9%.翻耕处理下,坡位对土壤孔隙度、>5 mm粒级水稳性团聚体含量以及平均重量直径的影响都呈现坡中位与坡下位优于坡上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东北薄层黑土坡耕地,在坡中位和坡下位采用翻耕有利于降低土壤紧实度,促进玉米根系下扎;在坡上位可采用免耕改善土壤结构及其稳定性.该研究可为促进黑土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