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耐水性能

耐水性能

耐水性能的相关文献在1975年到2022年内共计437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建筑科学、轻工业、手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96篇、会议论文93篇、专利文献238935篇;相关期刊170种,包括林产工业、功能材料、非金属矿等; 相关会议81种,包括全国第十九届防水保温技术交流大会、2016年粮食食品与营养健康产业发展科技论坛暨行业发展峰会、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石膏建材分会第六届年会暨第十届全国石膏技术交流大会等;耐水性能的相关文献由1234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国忠、于文吉、朱倩倩等。

耐水性能—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96 占比:0.12%

会议论文>

论文:93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238935 占比:99.84%

总计:239324篇

耐水性能—发文趋势图

耐水性能

-研究学者

  • 李国忠
  • 于文吉
  • 朱倩倩
  • 朱效甲
  • 潘红
  • 朱芸馨
  • 许苗军
  • 余养伦
  • 吴义强
  • 朱玉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梁尔珊; 郭双薇; 赖文苑; 陈旖萱; 李鉴鹏; 吕兴聪; 孙理超
    • 摘要: 目的 探讨木薯秸秆粉的粒径和含量对复合材料物理力学性能及界面结合的影响,以期提高废弃木薯秸秆的利用率。方法 以木薯秸秆粉为增强体,高密度聚乙烯(HDPE)为基体,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MAPE)为偶联剂制备木塑复合材料。对木塑复合材料进行拉伸性能、弯曲性能、缺口冲击强度以及吸水性测试,并利用电子显微镜(SEM)对复合材料断面微观结构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随着秸秆粉含量的增大,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在整体上呈现出增大的趋势,最大值分别可以达到32.5 MPa和49.6MPa,而缺口冲击强度不断下降;当粒径减小时,材料的拉伸强度呈现先下降而后升高的趋势,弯曲强度区别不大,而缺口冲击强度则整体上呈现降低的趋势。当秸秆粉的含量降低、粒径减小时,复合材料表现出较好耐水性能。结论 秸秆粉质量分数为60%,粒径为40~60目时复合材料具有较优异的综合性能,相关性能超过GB/T 24137—2009《木塑装饰板》的使用标准。
    • 朱效甲; 朱倩倩; 朱芸馨; 朱玉杰
    • 摘要: 以镁质胶凝材料为基本体系,研究了氯化镁溶液与硫酸镁溶液不同比例复掺对镁质胶凝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掺溶液不及单独使用氯化镁溶液时镁质胶凝材料的性能优异。
    • 杨元全; 张冰
    • 摘要: 磷酸钾镁水泥是由重烧氧化镁和磷酸二氢钾通过酸碱反应生成的磷酸镁盐类胶凝材料,具有凝结硬化快、早期强度高、低p H环境、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等特点。服役性能对磷酸钾镁水泥的应用推广具有重要影响,文中主要从磷酸钾镁水泥耐水性能、体积稳定性、耐化学侵蚀及其微观结构发展等方面对磷酸钾镁水泥的服役性能进行总结与探讨,并给出了一些建议。
    • 唐启恒; 邹淼; 徐盛栋; 朱猷斌; 张镭; 郭文静; 常亮
    • 摘要: 以杨木纤维和异氰酸酯胶为原料制备高密度纤维板,探索施胶量对高密度纤维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胶量从3%增加到10%时,高密度纤维板的耐水性能、力学性能逐步增强,在施胶量为10%时,纤维之间的结合更加紧密,板材的胶合强度最高,性能达到最佳;随着施胶量的进一步增大,异氰酸酯基团和纤维中的水分发生反应释放CO_(2),易引起板材鼓泡,从而降低了高密度纤维板的物理力学性能。MDI施胶量为3%时,制备得到的异氰酸酯胶高密度纤维板,其物理力学性能满足GB/T 31765—2015《高密度纤维板》中对普通型高密度纤维板的性能要求;MDI施胶量为6%时,制备得到的异氰酸酯胶高密度纤维板,其物理力学性能均优于GB/T 31765—2015对高湿型高密度纤维板的性能要求。因此,建议根据异氰酸酯胶高密度纤维板的用途,选择适合的施胶量。
    • 高育欣; 麻鹏飞; 康升荣; 程宝军; 杨文; 顾晓薇
    • 摘要: 为了解决磷石膏抹灰砂浆耐水性差的问题,促进磷石膏抹灰砂浆在建筑行业的应用,采用预处理的改性磷石膏,研究了水胶比和减水剂掺量对改性磷石基抹灰砂浆物理性能、力学性能和耐水性能的影响,并通过在体系中引入有机硅防水剂来进一步改善磷石膏抹灰砂浆耐水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减水剂掺量和水胶比是影响磷石膏抹灰砂浆性能的主要因素,低水胶比和低减水剂掺量有利于其力学性能和耐水性能的提升,且减水剂掺量不宜高于0.9%;有机硅防水剂虽然能有效改善磷石膏抹灰砂浆耐水性能,但会对其强度造成不利影响,实际应用时其掺量不宜高于0.6%;水化产物中的凝胶和钙矾石可以填充二水硫酸钙晶体间空隙,有利于试件密实度、强度和软化系数的提高,且有机硅防水剂会在水化产物表面和间隙中形成防水膜,可以进一步改善试件耐水性能
    • 闫浩康; 王硕; 时绪智; 袁兴栋; 隋玉武; 岳雪涛
    • 摘要: 为探究矿物掺合料对改性硫氧镁水泥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分别将不同掺量的粉煤灰、矿粉掺入改性硫氧镁水泥中,对其力学性能、耐水性和耐酸性进行测试,并结合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其物相组成及微观形貌进行表征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粉煤灰的掺入会提高改性硫氧镁水泥的3 d强度,但后期强度有所下降,当粉煤灰掺量大于20%(质量分数)时,其28 d抗压强度相较于基准组损失了14.7%;掺入矿粉对改性硫氧镁水泥的前期强度影响较小,并导致后期强度下降,当矿粉掺量为30%~40%(质量分数)时,水泥的28 d强度损失率高达17.3%。适量的粉煤灰与矿粉均能够提升改性硫氧镁水泥的耐水性和耐硫酸腐蚀性,其中水泥的耐硫酸腐蚀性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而增强,耐硫酸腐蚀效果最好时矿粉掺量为20%。
    • 曹锋; 乔宏霞; 王鹏辉; 舒修远
    • 摘要: 一定条件下制备的青稞秸秆灰中活性SiO_(2)含量较高,可作为新型的水泥基辅助胶凝材料。为了研究青稞秸秆灰作为新型活性混合材料的制备条件,以及对氯氧镁水泥砂浆(MOCM)力学和耐水性能的影响,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以及激光粒度仪等微观测试技术,研究不同煅烧及研磨条件下,青稞秸秆灰的活性;通过力学测试,分析不同掺入方式及青稞秸秆灰掺量的MOCM耐水性能;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试MOCM的孔结构;通过红外光谱及微观形貌表征MOCM的微观结构;最后,揭示青稞秸秆灰对MOCM力学及耐水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青稞秸秆自然焚烧后,在600°C二次煅烧2 h,再研磨2 h,所得灰分活性最高。MOCM中掺入适量青稞秸秆灰,外掺方式比内掺方式可以获得更优的力学及耐水性能。随着青稞秸秆灰掺量的增加,外掺时,干燥、饱水状态下抗压强度先增大后减小;内掺时,干燥及饱水状态抗压强度不断减小。青稞秸秆灰外掺量为5%时力学性能最好,外掺量为10%时耐水性能最好。外掺量为10%时,MOCM中可以生成大量的水化硅酸镁(M—S—H)凝胶。有害、多害孔隙比例显著减少,从而优化孔隙结构,显著提高耐水性能
    • 罗平长; 马东利; 李杰钊; 刘欢; 李世高; 刘伟
    • 摘要: 优化特种防护靴用溴化丁基橡胶(BIIR)胶料配方。结果表明:用BIIR/天然橡胶(NR)并用胶(并用比为80/20)作为主体材料,氧化锌和抗氧剂AFS用量均为5份,在硫化温度为143°C时,胶料的硫化特性、门尼粘度、物理性能和耐热老化性能均较好;用优化配方胶料制备的特种防护靴的耐水性能和耐酸碱性能均较好,产品合格率高,满足用户需求。
    • 黄中怡; 尹健; 马琦; 李润龙
    • 摘要: 研究了单掺石灰(CaO)、水泥、页岩陶粒、草纤维对石膏基复合材料(GMC)力学性能和耐水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5%掺量石灰能提高GMC湿强度,降低吸水率,提高抗折软化系数;5%掺量水泥能提高GMC 28 d干湿抗压和抗折强度,明显降低吸水率,大幅提高抗折软化系数;陶粒能提高GMC干抗压强度,降低吸水率,掺量为10%时可提高GMC干抗折强度;草纤维仅在掺量为1%时对GMC干抗折强度有积极影响。SEM分析结果表明,掺入过多(20%)石灰会使石膏晶体生长不完全,出现晶体缺陷,导致强度降低;掺加水泥会改变石膏晶体大小和形状,且水泥水化产物钙矾石具有填充作用,水化硅酸钙(C-S-H)凝胶具有填充和胶结作用,提高了GMC致密性,但水泥过多会产生不利影响。
    • 翟健梁; 赖淏; 毛楠; 田桂成; 王昊宇; 郭豪彦; 熊锐
    • 摘要: 为了更好地促进氯氧镁水泥(MOC)的工程化应用,研究了原料配比、单掺不同磷酸盐改性剂、复掺磷酸与矿物掺合料改性剂对MOC耐水性能的影响。采用抗折强度、抗压强度(力学性能),变异系数(强度随改性剂掺量变化的稳定性),耐水系数(耐水性能)综合评价了改性剂对MOC耐水性能的改善效果,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耐水性能改善机理。结果表明:当原料摩尔比n(MgO)∶n(MgCl_(2))∶n(H_(2)O)=7∶1∶15,且1.0%磷酸和60%硅灰(占MgO的质量分数)复掺时,MOC的耐水性能改善效果最佳,改性后MOC的耐水系数在1.1以上;微集料填充效应、火山灰效应、强度相(P5)稳定性的增强效应共同提升了MOC的耐水性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