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第二自然

第二自然

第二自然的相关文献在1977年到2022年内共计328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绘画、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27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437000篇;相关期刊169种,包括云南教育:小学教师、湖南教育(上旬刊)、教育科学论坛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08北京地区哲学专业研究生学术论坛等;第二自然的相关文献由349位作者贡献,包括冯嘉荟、张坤、王增福等。

第二自然—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27 占比:0.07%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37000 占比:99.92%

总计:437328篇

第二自然—发文趋势图

第二自然

-研究学者

  • 冯嘉荟
  • 张坤
  • 王增福
  • 赵长伟
  • 何启沪
  • 刘晶
  • 叶存铃
  • 杨超逸
  • 柴静
  • 秘秋桐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姚晓彤
    • 摘要: 托尼·克拉格是极具影响力的英国雕塑家。他的雕塑作品极富视觉性,运用观念将材料中的“第二自然”和“物感”表现出来。虽然克拉格雕塑作品的抽象造型,时常令观者感到不解,但其作品在精神底蕴上一直离不开对物质、自然、和人类情感的互动。透过克拉格的艺术生涯解析其雕塑作品为例,其中满含“第二自然”的情感温度和审美意味。
    • 焦援
    • 摘要: “世界祛魅”式的现代性困境是技术因素和概念因素相互作用的历史产物。在这个过程中,“自然”概念的一系列演变导致了人类对世界的外在化和抽象化体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试图巩固这种体验,而马克思主义作家则呼吁与之抗争,即呼吁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雷蒙·威廉斯的文化唯物主义通过对人类文化之能动性的强调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理论。本文借助当代思想家麦克道尔的“第二自然”进路对威廉斯的语言观进行阐释,从自然主义的维度来说明语言与文化的唯物主义性质。
    • 秘秋桐
    • 摘要: 白根治夫在《日本的四季文化:自然、文学和艺术》中提出了“第二自然”的理论,系一种区别于原生自然界的、经由人类重构或再绘的自然现象,既为人类世界的延伸,亦为对原生自然的替代和补充.笔者将着力剖析该理论中存在的长时段理论、人文地理学及比较文学文化的三重视角,并指出白根在塑造“第二自然”理论的过程中,对中国古代文化在东亚地区的影响、辐射情况存在认识不足的缺陷,同时本文也对新时代日本乃至东亚地区古典文学、文化的研究方法与前景作出展望.
    • 冯嘉荟
    • 摘要: 麦克道尔对"第二自然"概念的阐发,推进了当代学界对黑格尔的"自然主义"的关注."自然"概念在黑格尔哲学中既表示"本质"又意指"机械化的自然世界".黑格尔是在后一种意义上理解自然的,并意图回复自然的第一种意义;这一回复是精神自身运动的过程,是"第二自然".第二自然是精神现实化的机制:它一方面否定其外在规定,从自然的、直接的领域摆脱出来;另一方面保留了自然的规定,是精神性的机械作用.第二自然落实于主观方面的习惯和客观方面的制度.平卡德认为,第二自然学说体现了黑格尔对现代性问题的解决思路,用以说明主体在何种意义上能够在异化的世界找回自身.而门克强调,由于第二自然是以自然的方式运作的精神,精神的实现没有摆脱外在性,第二自然是批判的概念.肯定的或批判的,这是理解第二自然学说,甚至是黑格尔客观精神学说,两种不可通约的基本立场.
    • 秘秋桐
    • 摘要: 白根治夫在《日本的四季文化:自然、文学和艺术》中提出了"第二自然"的理论,系一种区别于原生自然界的、经由人类重构或再绘的自然现象,既为人类世界的延伸,亦为对原生自然的替代和补充。笔者将着力剖析该理论中存在的长时段理论、人文地理学及比较文学文化的三重视角,并指出白根在塑造"第二自然"理论的过程中,对中国古代文化在东亚地区的影响、辐射情况存在认识不足的缺陷,同时本文也对新时代日本乃至东亚地区古典文学、文化的研究方法与前景作出展望。
    • 冯嘉荟
    • 摘要: 麦克道尔对"第二自然"概念的阐发,推进了当代学界对黑格尔的"自然主义"的关注."自然"概念在黑格尔哲学中既表示"本质"又意指"机械化的自然世界".黑格尔是在后一种意义上理解自然的,并意图回复自然的第一种意义;这一回复是精神自身运动的过程,是"第二自然".第二自然是精神现实化的机制:它一方面否定其外在规定,从自然的、直接的领域摆脱出来;另一方面保留了自然的规定,是精神性的机械作用.第二自然落实于主观方面的习惯和客观方面的制度.平卡德认为,第二自然学说体现了黑格尔对现代性问题的解决思路,用以说明主体在何种意义上能够在异化的世界找回自身.而门克强调,由于第二自然是以自然的方式运作的精神,精神的实现没有摆脱外在性,第二自然是批判的概念.肯定的或批判的,这是理解第二自然学说,甚至是黑格尔客观精神学说,两种不可通约的基本立场.
    • 邓安庆
    • 摘要: 黑格尔伦理学虽然取得了许多成果,但迄今为止几乎很少有研究者是从其哲学体系出发来考察其伦理学哲学的.大多数人或者像张颐先生那样,以黑格尔主要哲学著作为线索,把其中涉及伦理的思想抽取出来,加以系统化阐述和评论;或者像阿伦·伍德教授那样先主观地构造一个黑格尔的伦理理论以表达其哲学立场,再重点评述其在客观精神中所表达的伦理思想.这些研究中不乏创新性洞见,但终究不能令人满意,因为不从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出发就不可能真正地理解黑格尔伦理学在其哲学体系中的地位和意义.而黑格尔成熟的哲学体系包括了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这个体系最终是要论证世界是一个向着自在自为的自由演成的结构.因此,"伦理"虽然集中地体现在精神哲学,但只有从这个通往自由的世界结构出发,我们才能理解"伦理"的世界使命,即以精神的提升促成自由的实现,也才能理解自然与伦理之间的辩证关系.未建立在"自然"基础上的"伦理",不仅使"伦理"失去自然法的根基,而且也无法阐明"伦理"作为"第二自然"究竟是如何从自然界之"自然"进化为作为本性、本质之"自然"的.唯有从具有本性、本质之"自然"中才能从自身生长出"自由"之精神."自由"作为"自然"之真相/真理才是"伦理"之本质."自由"从"自然"中演成的这一必然性才能说明"道义"为何具有绝对的义务约束力或命令性;而唯有"自由"在他在/他物中依然还"在自身处安家",才能阐明伦理性的自由在各种伦理生活的实体关系中"由自"主宰的存在论特征.由此可以证明,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作为自由演成的体系,其主观精神、客观精神和绝对精神都是伦理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都是自由演成的一个存在论环节.
    • 冯嘉荟
    • 摘要: 麦克道尔对“第二自然”概念的阐发,推进了当代学界对黑格尔的“自然主义”的关注。“自然”概念在黑格尔哲学中既表示“本质”又意指“机械化的自然世界”。黑格尔是在后一种意义上理解自然的,并意图回复自然的第一种意义;这一回复是精神自身运动的过程,是“第二自然”。第二自然是精神现实化的机制:它一方面否定其外在规定,从自然的、直接的领域摆脱出来;另一方面保留了自然的规定,是精神性的机械作用。第二自然落实于主观方面的习惯和客观方面的制度。平卡德认为,第二自然学说体现了黑格尔对现代性问题的解决思路,用以说明主体在何种意义上能够在异化的世界找回自身。而门克强调,由于第二自然是以自然的方式运作的精神,精神的实现没有摆脱外在性,第二自然是批判的概念。肯定的或批判的,这是理解第二自然学说,甚至是黑格尔客观精神学说,两种不可通约的基本立场。
    • 刘光炜
    • 摘要: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与灵魂,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基础.人们对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不断地提高,传播文化遗产、解读文化遗产的方式与方法也越来越丰富.广州作一个历史文化悠久的城市,从古越文化到丝绸之路上的大港,再到岭南文化的主阵地,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精神内涵,不仅让人们领略到文化遗产的艺术之美,更让人们感受到孕育其中不竭的精神力量.文章以广州文化遗产中的美术创作为研究对象,引入哲学概念"第二自然",对广州美术艺术的再造进行一些研究,以期用具象的行为,为"文化自信"提供生动的注解.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